小学四年级上册多位数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概念,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概念及组成。
2.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3.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4. 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概念、组成及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采用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概念。
3. 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对多位数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多位数的概念及组成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多位数是由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组成的,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不同。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学会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强调数位的顺序和计数单位。
(3)多位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不同数位上的数字,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讲解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强调相同数位对齐、进位和借位的操作。
3.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多位数的认识。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多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观察生活中的多位数,了解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预习下一课时内容,为学习多位数的乘除法运算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多位数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
2.能够根据多位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3.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计算多位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重点1.多位数的认识及读写。
2.多位数的比较。
3.多位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多位数?–多位数是由多个数字组成的数,数字的位数超过两位。
2.多位数的读写–例如:325 读作三百二十五。
3.多位数的比较–通过比较多位数大小,进行大小关系的判断。
4.多位数的加减法–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位数的卡片、小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示例介绍何为多位数以及多位数的读写。
2.学习:呈现多位数,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3.操练:设计多位数大小比较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4.教学: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多位数的加减法。
5.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六、教学反馈1.老师检查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
2.学生回答问题,共同解决难题。
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在课后继续练习多位数的加减法。
2.可以设计更多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多位数知识。
八、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多位数的认识,包括读写、比较和加减法的运算。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能够掌握多位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于多位数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不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点
1. 多位数的认识和表示:
- 多位数的位、数位和数值的概念。
- 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
2. 两位数的加法与减法:
- 两位数的加法,包括没有进位和有进位的情况。
- 两位数的减法,包括没有借位和有借位的情况。
- 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3. 两位数的乘法与除法:
- 两位数的乘法,包括个位数乘以十位数和十位数乘以十位数的情况。
- 两位数的除法,包括整除和有余数的情况。
- 乘法和除法的实际应用问题。
4. 规律与减法:
- 规律与数字的关系的观察和总结。
- 利用观察到的规律进行减法运算。
- 规律与解决问题的应用。
5. 简便计算:
- 利用一些简便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如利用零的性质、乘法交换律、进位、借位等。
-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简便计算方法。
这些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多位数的认识和运算的理解,同时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知识点1、多位数的认识一、认识整数和自然数1、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
2、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3、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自然数就是指大于等于0的整数。
就是0、1、2、3、4、5……。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二、认识数位顺序1、四位分级法我国习惯上把多位数按四位分级,即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作为一级。
个、十、百、千四位,称为个级;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位,称为万级;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位,称为亿级。
个级、万级、亿级……称为数级。
列表如下:2、弄清数位与数级的关系整数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特别要牢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处的数位不同,它表示的数值大小就不同。
“数级”就是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万。
2、多位数的读法一、读数法则按照四位分级的原则,我国的读数法则是:1、四位以内的数,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读起。
2、四位以上的数,先从右向左四位分级,然后从最高级起,依次读亿级、万级、个级。
读出各级里的数和它们的级名。
亿级里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归纳要点1、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
2、数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3、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三、示例30500644500读作:三百零五亿零六十万四千五百4086000 读作:四百零八万六千5094600 读作:五百零九万四千六百21600900 读作: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119000000 读作:一亿一千九百万675432 读作:六十七万五千四百三十二450594001 读作:四亿五千零五十九万四千零一450703 读作:四十五万零七百零三3、多位数的写法一、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单元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多位数的概念,认识各位数的含义。
2.能够正确读写各位数。
3.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多位数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多位数的概念及各位数的含义。
2.正确读写多位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多位数的认识和理解。
2.运用多位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教学课件、多位数卡片。
3.设备:投影仪、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讲解多位数的概念,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多位数。
2.让学生观察多位数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各位数的含义。
第二步:讲解1.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多位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步:练习1.给学生发放多位数卡片,让学生进行多位数的读写练习。
2.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第四步:巩固1.进行多位数的口算练习,加深学生对多位数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探讨多位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
第五步:作业布置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2.检查学生作业,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多位数的概念和各位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多位数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多位数的认识展开教学,通过导入引入概念,讲解和练习操作等环节,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多位数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复习多位数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
3.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4. 多位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重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3. 多位数的加减法。
四、教学难点1.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 多位数的加减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多位数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1)多位数的读写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如:从高位到低位读,从高位到低位写,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等。
(2)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多位数的组成和分解,如:一个多位数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千、百、十、个的组合。
(3)多位数的大小比较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再比较次高位,依此类推。
(4)多位数的加减法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如: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上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从上一位借一当十,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3. 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位数的概念,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分解、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多位数的概念,然后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组成和分解、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1、多位数的认识一、认识整数和自然数1、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
2、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3、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自然数就是指大于等于0的整数。
就是0、1、2、3、4、5……。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二、认识数位顺序1、四位分级法我国习惯上把多位数按四位分级,即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作为一级。
个、十、百、千四位,称为个级;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位,称为万级;亿、十亿、百亿、千亿四位,称为亿级。
个级、万级、亿级……称为数级。
列表如下:2、弄清数位与数级的关系整数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特别要牢记,右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是亿位。
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处的数位不同,它表示的数值大小就不同。
“数级”就是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为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它表示有多少个万。
2、多位数的读法一、读数法则按照四位分级的原则,我国的读数法则是:1、四位以内的数,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读起。
2、四位以上的数,先从右向左四位分级,然后从最高级起,依次读亿级、万级、个级。
读出各级里的数和它们的级名。
亿级里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二、归纳要点1、读数的时候,从高位开始,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读,只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亿”或“万”字。
2、数中间有1个0,或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
3、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
四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的认识》整理与复习【知识要点】1.多位数的读写⑴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⑵数位: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数单位是个(一),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表示几个百;第四位是千位,计数单位是千,表示几个千;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表示几个万。
以此类推。
⑷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⑸多位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亿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记忆:读准大数并不难,分好级来是关键,亿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亿”字要牢记;万级是几读作几,再加“万”字要牢记;每级末尾0不读,中间有0读一个。
⑹多位数的写法:写数从高位写起。
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记忆: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无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
⑺多位数大小的比较: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时,从高位依次比起。
[8]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数⑴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如, 15,0000 = 15万 24,0000,0000 = 24,0000万 = 24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⑵求大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一种方法,首先确定需要精确到的数位,将其后面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进行取舍。
0~4为“舍”,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的数字不变,5~9为“入”,尾数清零且精确数位上的数字加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位数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多位数的概念,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进行多位数的简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认识,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和简单的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多位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多位数的概念,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感。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方法。
2.多位数的简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位数,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多位数的特点和读写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多位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如万、亿等单位的使用,以及多位数的读写规则。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多位数的特点和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用教学卡片进行多位数的读写和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多位数的运算题目,引导学生独立解答,并给予讲解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索多位数的更多应用,如数的比较、数的转换等。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多位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教案标题:多位数的认识及读写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位数的含义和构成规律;2.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3.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多位数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重点:1. 多位数的认识;2. 多位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的教具、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的教材、多位数的认识和读写的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出示一些多位数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多位数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多位数的认识和兴趣。
并师生共同探讨多位数的构成规律。
2. 多位数的认识(15分钟)教师将多位数的定义写在黑板上:“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合在一起就是多位数。
”引导学生理解多位数的含义,并通过一些多位数的例子进行讲解。
3. 多位数的读写(2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多位数的图片或数字,提问学生如何读写这些多位数,并让学生逐个进行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4. 操练与巩固(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
学生在完成练习的同时,教师逐个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 展示与总结(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并与全班进行讨论和比较。
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并对整节课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多位数的认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合在一起就是多位数。
多位数的读写:数的位数和位数顺序要正确。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提问、讲解和练习等,引导学生理解多位数的含义和构成规律,并能够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位数的概念,能正确读写多位数。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多位数的认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多位数的概念2. 多位数的读写方法3. 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
2. 教学难点:多位数的概念理解,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多位数,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激发学生学习多位数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多位数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多位数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字组成的数,进一步明确多位数的定义。
(2)多位数的读写方法a. 整数的读写: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写,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b. 小数的读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写法来读、写;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如:这是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位,千位上是几……。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和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多位数,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多位数的积极性,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练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提高数学语言描述多位数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多位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1题,“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以及多位数的读、写,能正确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2.会正确将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地读、写多位数。
难点:数位上有0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本学期中,我们对多位数有哪些认识呢?让学生翻阅第1单元教材,回顾多位数的认识,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并共同进行整理。
(教师提示:可采用结构图或表格进行归纳整理)2.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归纳整理。
3.师生共同整理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位…亿位亿位亿位位万位万位万位位位位位位(1)区别数位与计数单位。
(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二、复习应用出示教材第110页第1题。
1.在上面的数位顺序表中,写出一个数,让同桌读出来。
再任意指出这个数中的数字,说出它的含义。
同桌两人交换,互相读同桌写的数,说数字的含义。
2.写一个数并读出来,让同桌写出来,看看与你写的是否一样。
同桌两人交换进行。
3.说一说:你是怎样读、写多位数的?4.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你能将写出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吗?三、综合训练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换检查。
四、课堂小结关于多位数的读、写,你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感受到这次复习比过去有进步。
学生思维活跃了,打破了以往复习中的机械与沉闷,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学会了整理知识的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沟通。
多位数的认识一、复习整理: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数位顺序表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读多位数的方法是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再加上级的单位“亿”或“万”。
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
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
若某一级全为0,那么只读一个零。
写多位数的方法是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四舍五入”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三、练习内容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315400000 507080000002、写出下面各数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 480000000005、求近似数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6、比大小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的数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能力拓展:1、填空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3、数位顺序表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
2、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
“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锐角;大于90°又小于180°的角叫钝角;直角等于90°;平角等于180°;周角等于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多位数的认识一、复习整理: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二、复习知识点1、复习数位顺序表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读多位数的方法是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
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
读亿级、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再加上级的单位“亿”或“万”。
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
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
若某一级全为0,那么只读一个零。
写多位数的方法是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四舍五入”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三、练习内容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2、写出下面各数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 480000000005、求近似数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6、比大小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的数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四、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五、能力拓展:1、填空题。
(16分)1. 6xx00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 在70358400中,7表示(),5表示()3. ()是10个十万,一亿是()个一千万。
4. 与最大的五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 由3个千万,6个十万,5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6. 一个数的百万位上是1,十万位上是3,千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它是一个()位数。
7. 要使139□800这个七位数最接近140万,□里应填()。
8. 用3个2和3个0组成六位数,且要求三个零都不读,这个六位数可能是(),也可能是()。
2、判断题。
(12分)1. 60500305读作六千零五万零三百零五。
()2.千万、百万、十万、万是万级的四个数位。
()3. 读3000300时,只读一个零。
()4. 比最大的8位数多一的数是最小的九位数。
()5. 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40万,这个数最小是395000。
()6.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为上的计数单位是亿位。
()3、选择题。
(10分)1. 100个十万是()。
A. 一百万B. 一千万C. 一亿2. 把40954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A. 400万B. 409万C. 410万3. 47□368≈47万,□里可填入()。
A. 0~4B. 0~9C. 5~94. 下面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 509800B. 74000380C. 4050005.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507039B. 507309C. 507903D. 5079304、读出下面各数。
(8分)35725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143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000935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00701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各数。
(8分)三千五百零八万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千零三十万八千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百零七万零六百八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千零六万三千零二十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6分)365040○365039298050○37500 30050○30万477万○478000 207548○20744801356040○1356400 7、在○里填上“≈”或“=”。
(9分)3500000○350万2485000○249万460000○46万28000000○2800万8、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9分)80000()3500000()640000()3020000()70050000()2340000()9、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12分)374000()506000()85000()237000()3095000()7486000()10、按要求用四个2,三个0组成七位数。
(10分)1. 一个零都不读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读出一个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读出两个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出三个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创新思维。
(奖10分)一个三位数,末尾去掉一个0后,就比原来少342,这个三位数是多少?六、强化练习:1、判断:(1)最小的八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的300倍。
()(2)整数246000中的“4”在十万位上,表示4个十万。
()(3)千万位比百万位大。
()(4)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
()(5)一个含有亿位的数字,它一定是九位数。
()(6)一个六位数一定比一个五位数大。
()(7)两个五位数,千位上为9的数一定比千位上8的数打。
()(8)最小的五位数和最大的四位数相差1。
()(9)比3400789多1的数是3400790。
()(10)最大的七位数比最小的六位数多1。
()(11)位数相同的多位数在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
()(12)2690080000比26090800000大。
()(13)全校有2670名学生,3000多套桌椅,占地面积近15万平方民,这三个数字都是近似数。
()(14)阳光中心共投入780000000元,这个数可以写成7800万元。
()(15)把一个后四位为0的五位数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只要把后面的4个“0”直接去掉就可以。
()(16)4106000人=411万人。
()(17)19008009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19万。
()(18)读3008009时,需要读出两个“0”。
()2、填空:(1)一个数的千万位、万位和十位都是8,其余数位都是0,这个数是()。
A 80800080 b 80008080 c 80080080(2)一个数,千万位上是3,万位上是6,千位上是7,十位上是5,其余的数都0,这个数是()A 3675 b 30067050 c 30607050(3)99□5670000≈99亿(填上最大的数)500□408≈5000000(填上最小的数)(4)北京市人口约有1062万人,请你估计一下,该市人口最多有()人,最少又()人。
(5)由4个百万、6个十万和2个十组成的数是读作:(6)在560后面填上()个0,这个数就读作五百六十万;再添上()个0就读作五十六亿。
3、读出下面各数:(1). 350000 读作:(2).20010000 读作:(3).2135135135 读作:(4).305000000 读作:(5).3000030 读作:(6).560760000060 读作:4、写出下面各数:(1).三十万写作:(2).四百六十五万八千写作:(3).二百零九万写作:(4).九十万零九十写作:(5).十万零六写作:(6).十亿零一十写作:5、能力提高:1 195000,205000,215000,(),(),()。
2 56210000,57210000,(),(),()。
3 987654321,997654321,(),(),1027654321。
4 若4812037>□812037,则“□”里可以填()5 若527□998<5271008<527100□,则第一个“□”里可以填(),第二个“□”里可以填()。
6 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1)408706>(467080 406708 407806 460078)(2)459827<(495278 727958 254798 459872)(3)100万=(10个10万10000000 1000000 1000个100)(4)300330<(330030 300303 303030 303003)6、拓展延伸: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456789=1×4×100000+5×+6×+78× +9×2 两个数,一个大于最大的五位数,一个小于最大的五位数,并且两个数相差3,那么这两个数分别是()和()或者()和()。
3 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所得近似数是40万,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取整数)4 一个数“四舍”后是23万,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如果“五入”后是23万那么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取整数)5 一个六位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所得近似数是100万,那么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如果100万是七位数的近似数,那么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的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