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船舶货物的配积载
- 格式:ppt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94
船舶积载第一章 船舶与货物基础知识1、相关字母:船舶总重W ,排水量 ∆,空船排水量L ∆,满载排水量S ∆,载重量(船舶所 装载的载荷重量),总载重量 DW ,净载重量 NDW 。
2、有关公式:)(t DW L ∆-∆=,NDW = DWmax -∑G - C )(t ,)(max t DW L S ∆-∆=3、船舶常数包括重量:1)因船体、机械及舾装进行定期修理和局部改变而产生的空船重量的改变量;2)因货舱内残留货物、垫舱物料及垃圾而导致的船舶总重量的增加量;3)因油、水舱柜及污水井内残留污油,积水及沉淀物而导致的船舶总重量的增加;4)未计入船用备品重量的库存破旧机件、器材和各种废旧物料的重量; 5)船体外附着的海藻、贝类等海生等引起的重量增加值;6)集装箱船上可移动系固设备的重量。
4、舱柜容积(ch V )包括货舱散装容积、货舱包装容积、液货舱容积、液舱容积,是指船 体内部用来装载货物或燃料、淡水等液体载荷的围蔽处所的容积,是用船舶装载处所的 容积直接表示船舶的容积性能。
5、舱容系数:船舶每一净载重量所能提供的舱容。
)/(3t m NDWV ch ∑=ω,舱容系数可表示 船舶适宜装载重货还是轻货,系数越大,尽可能装轻货,从整体上反映船舶的容积性能。
6、船舶登记吨位:是指船舶为登记注册的需要,按照有关国家主管机关指定的丈量规范的 各项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容积。
包括总吨位GT 、净吨位NT 、运河吨位CT 。
总吨位用途:1)表示船舶规模的大小,作为商船拥有量的统计单位;2)作为船舶规范、 国际公约中划分船舶等级及对船舶进行技术管理和设备要求的依据和标准;3)作为船舶 登记、检验和丈量等收费的标准;4)作为估算船舶建造、买卖、租赁的费用以及海损事 故最高赔偿额的基准;5)作为某些港口使费的计算基准;6)作为计算净吨位的基础。
净吨位的用途:是作为计算各种港口费用或税金(如港务费、引航费、码头费、进坞费、 吨税费等)的基准。
船舶积载因数
船舶积载因数是指船舶在运输货物时所能承载的最大重量与其自身重
量的比值。
这个因数对于船舶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船舶积载因数的计算方法是将船舶的总载重量除以其自身的重量。
例如,一艘船的总载重量为5000吨,自身重量为1000吨,那么它的积载因数就是5。
这个因数越大,说明船舶的运输能力越强,但同时也意味着船舶的自重相对较轻,安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船舶积载因数的大小对于船舶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积载因数过小,船舶的运输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无法承载更
多的货物,从而影响到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而如果积载因数过大,
船舶的自重相对较轻,安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了船舶的运
输风险。
因此,船舶积载因数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选
择船舶时,需要考虑到货物的种类、数量和重量,以及航线的长度和
船舶的安全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船舶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
本等经济因素。
总之,船舶积载因数是船舶运输能力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需要根据
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选择船舶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船舶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并保障船舶的安全性。
《船舶原理与配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船舶配载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完成理货员、调度员、配载员、操作员等岗位的基本工作。
前续课程为《航海概论》、《货物学常识与实务》、《集装箱运输业务》;后续课程为《港航综合实训》。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船舶的基本组成与结构;2.掌握船舶营运技术性能,掌握船舶的载货能力、稳性、吃水、强度等原理;3.掌握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原则、过程、方法和基本要求;4.熟悉杂货船舶配积载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合理安排货物保证船舶稳性,并能进行船舶稳性调整;2.能够合理安排货物保证船舶吃水差,并能进行吃水差调整;3.能够合理安排货物重量,保证船舶的各种强度;4.能够编制集装箱船舶预配图;5.能够进行集装箱船舶实配;6.能够编制杂货船配载图。
(三)素质目标1.通过船图制定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和质量意识;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72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4学分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货物积载实训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评价方法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2.师资条件建议本课程的教师有实际配载经历,或到集装箱码头船公司进行过实践锻炼,除熟悉集装箱码头业务和航运业务外,还要掌握船舶基本原理3.学习资源选用推荐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资源;选用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
船舶积载课程概述船舶货运(海上货物运输):• 研究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货物管理的一门学科,包括货物的装载、海上运输、卸载等环节中对船运货物管理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 是研究各类货物海运特性,各类船舶货运性能,货物在船上装载规律,以及编制和实施货物积载计划程序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
• 对船舶积载的基本要求: 总体上:安全、优质、经济。
• 对船舶积载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船舶与货物基础知识以船舶装载特性为重点,介绍船舶与运输有关的性能和知识,介绍货物与海运有关的共同特性。
一. 船舶的重量性能概念:与浮力和载重有关的船舶性能,是决定船舶装载货物重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船舶总重W : W = ∑Pi(1)排水量 ∆(Displacement ):无航速的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船体排开水的重量。
排水量在数值上等于该装载状态下的船舶的总重量。
空船排水量 ∆L(Light ship displacement) :全船装备齐全但无载重时的排水量。
常指新出厂时的值。
包括固定压载,动力装置内可供试运行的少量油水,但无航行所需的油水及其他载重量。
满载排水量 ∆S(Full loaded displacement) :船舶吃水达到规定的满载水线时的排水量。
数值上等于船舶满载时的总重量。
(2)载重量(船舶所装载的载荷重量)总载重量 DW(Dead weight) :船舶在某一水线下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
DW = ∆ - ∆L = f(ρ,dm)DW 包括载货量、航次储备量和船舶常数。
即该装载状态所包含的所有货物、燃润料、淡水、压载水、船员及行李、备品、船舶常数等重量的总和。
净载重量 NDW(Net deadweight):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重量。
NDW = DWmax - ∑G - C航次储备量 ∑G(Load of voyage stores) :指船上船员、行李、备品重量G1和油水重),(m d f ρρ=∇⋅=∆量G2之和。
《船舶配积载》复习题1、根据我国定义,型吃水d是指(D )。
A.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下缘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B.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水线的垂直距离C.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下缘量至实际装载水线的垂直距离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2、一般情况下,船舶最大长度与垂线间长相差( D )。
A.首垂线到船舶最前端的距离 B.尾垂线到船舶最后端的距离C.首垂线到尾垂线之间的距离 D.A+B3、船舶散装舱容是扣除了( D )得出的船舶各货舱的总容积。
①通风管;②货舱护条;③舱内支柱;④舱内骨架。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普通杂货船的包装舱容为散装舱容的( C )。
A.85%~90% B.90% C.90%~95% D.95%5、对于具体船舶,装载排水量( D )。
A.为一定值 B.随吃水不同而变化 C.随装载货物不同而变化 D.B、C均对6、我国8000t远洋货船,8000t是指( A )。
A.总载重量 B.净载重量 C.总吨位 D.满载排水量7、载重线标志中各条载重线的( B )为船舶在不同航区和季节中所允许的最大装载吃水的限定线。
A.下边缘 B.上边缘 C.线中央 D.下2/3处8、杂货船的夏季淡水干舷等于( D )。
A.夏季海水干舷减去夏季吃水的1/48 B.夏季海水干舷加上夏季吃水的1/36C.夏季海水干舷减去腟/40TPC D.A或C9、件号标志No.81/120表示( D )。
A.该件货物共120件,该件货物为第39件B.该件货物共120件,该件货物为第81件C.该件货物共201件,该件货物为第120件D.该件货物为自81至120一组货物的某一件10、海上货物运输中,货物的交接、装运常以(B )作为货物的一种计量单位。
A.容积吨 B.重量吨 C.容积吨或重量吨 D.既非容积吨又非重量吨11、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是指每一吨货物所具有的(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