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形态——具象的形态
生活中,更多的以具像的形态综合表现情感状态。虽然或多 或少的被认为是没有深邃的设计思想内涵,但是,人们似乎 愿意接受这类设计。相比那些寓意深远、难于瞬间理解的设 计产品,率真、直接、自然、无忌的造型更让人们感到惬意 。
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瓦设计的萨伏依 花瓶,其设计灵感来自祖国弯弯曲曲的海 岸线,其有机的曲线设计,不同与包豪斯 的直线形态,温暖而富有情感
消费者购买动机示意图
简介
产品属性
购买决策 标准
感情变化
购买动机 出现
无购买动 机
理论
Desmet 模型
感性 工学
情感设计 三层次
三种显著理论
理论
(1)Desmet 的非口述情感测量工具,以他的产品情感模型为基础。 (2)Kansei 工程学, 即“感性工学”。 (3)唐纳德·A·诺曼教授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的三种层次。
视觉——色彩
理论
色彩——共同式感受
依赖色彩本身感受 A、轻重感 B、冷暖感 C、距离感 D、味觉感
常用色彩的情感定位
本能层次——色彩
理论 色彩——情绪式 情绪式,也可称为情感功能。依赖联想。
Desmet 设计情感程序纵览
PrEmo测量软件的界面
感性工学
理论
“感性工学”最早由日本马自达汽车集团前会长山本健一于1986年在美国密西 根大学发表题为“汽车文化论”的演讲中首次提出.它是一种运用工程技术手段 来探讨“人”的感性与“物”的设计特性间关系的理论及方法.在产品设计领域, 它将人们对“物”(即已有产品、数字或虚拟产品)的感性意象定量、半定量地 表达出来,并与产品设计特性相关联,以实现在产品设计中体现“人”(这里包括 消费者、设计者等)的感性感受,设计出符合“人”的感觉期望的产品.感性工学 也是一种消费者导向的基于人因工程的产品开发支持技术,利用此技术,可将人们 模糊不明的感性需求及意象转化为细部设计的形态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