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管理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四章存储管理1. C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 段式B. 页式C. 固定分区D. 段页式2.虚拟存储技术是 B 。
A. 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 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 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 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3.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 的限制。
A. 物理内存的大小B. 磁盘空间的大小C. 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 计算机地址位数4.动态页式管理中的 C 是:当内存中没有空闲页时,如何将已占据的页释放。
A. 调入策略B. 地址变换C. 替换策略D. 调度算法5.多重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 B 的内存单元。
A. 地址连续B. 若干地址不连续C. 若干连续的帧D. 若干不连续的帧6.段页式管理每取一数据,要访问 C 次内存。
A. 1B. 2C. 3D. 47.分段管理提供 B 维的地址结构。
A. 1B. 2C. 3D. 48.系统抖动是指 B。
A. 使用计算机时,屏幕闪烁的现象B. 刚被调出内存的页又立刻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C. 系统盘不干净,操作系统不稳定的现象D. 由于内存分配不当,造成内存不够的现象9.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现象。
A. 静态分区管理B. 请求分页式管理C. 段式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10.在分段管理中 A 。
A. 以段为单元分配,每段是一个连续存储区B. 段与段之间必定不连续C. 段与段之间必定连续D. 每段是等长的11.请求分页式管理常用的替换策略之一有 A 。
A. LRUB. BFC. SCBFD. FPF12.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 D 。
A. 名称空间B. 虚拟地址空间C. 相对地址空间D. 物理地址空间13. C 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A. 固定分区B. 分页C. 分段D. 物理地址空间14.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A. 源程序B. 目标程序C. 可执行程序D. 非执行程序15.目录程序指令的顺序都以0作为一个参考地址,这些地址被称为 A 。
操作系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若系统中有5个并发进程涉及某个相同的变量A,则变量A的相关临界区由()个临界区构成。
A、1B、3C、5D、6正确答案:C2、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采用某些页面置换算法,会出现Belady 异常现象,即进程的缺页次数会随着分配给该进程的页面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下列算法中,可能出现Belady现象的是()。
①LRU算法②FIFO 算法③OPT算法A、仅2B、仅1、2C、仅1、3D、仅2、3正确答案:A3、下列关于管道通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管道可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B、管道的容量仅受磁盘容量大小的限制C、进程对管道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都可能被阻塞D、一个管道只能有一个读进程或一个写进程对其操作正确答案:C4、不属于基本操作系统的是()。
A、网络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C、分时操作系统D、批处理操作系统正确答案:A5、采用SPOOLing技术的目的是()。
A、提高独占设备的利用率B、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C、提高主机的效率D、减轻用户的编程负担正确答案:A6、在()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作出响应。
A、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C、批处理操作系统D、多处理机操作系统正确答案:B7、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当发现要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时,则由硬件发出()。
A、输入输出中断B、时钟中断C、缺页中断D、越界中断正确答案:C8、()可以用来解决临界区问题。
A、时间片轮转算法B、银行家算法C、LRU算法D、Test正确答案:D9、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中,若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空闲分区表”中的空闲区应该按()顺序排列。
A、地址从大到小B、大小从大到小C、地址从小到大D、大小从小到大正确答案:D10、进程从运行状态转换到阻塞状态可能是由于()。
A、现运行进程执行了signal操作B、现运行进程时间片用完C、现运行进程执行了wait操作D、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正确答案:C11、()不是进程的特征。
操作系统存储管理期末习题与答案1、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____。
A.程序编译时;B.程序装入时;C.程序链接时;D.程序运行时;正确答案:B2、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____。
A.可重入的;B.可定位的;C.可静态链接的;D.可动态链接的;正确答案:D3、在可变式分区管理中,采用内存移动技术的目的是_____。
A.增加主存容量;B.合并分配区;C.便于地址转换;D.合并空闲区;正确答案:D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_。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提高CPU效率;C.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在分区存储管理中,下面的____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变成为大的空闲区。
A.循环首次适应法;B.首次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最佳适应法;正确答案:B6、以下哪种_____存储管理能提供虚存。
A.页式;B.覆盖;C.分区方式;D.可重定位分区管理;正确答案:A7、在分页式虚存中,分页由_____实现。
A.编译器;B.程序员;C.系统调用;D.操作系统;正确答案:D8、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方案中,下面_____完成将页面调入内存的工作。
A.页面淘汰过程;B.工作集模型应用;C.缺页中断处理;D.紧缩技术利用;9、采用_____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分段式存储管理;B.段页式;C.分页式存储管理;D.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正确答案:A10、采用________存储管理不会产生外部碎片。
A.虚拟分段式;B.分段式;C.分页式;D.可变分区;正确答案:C11、一台机器有48位虚地址和32位物理地址,若页长为8KB,如果设计一个反置页表,则有______个页表项。
A.2^16;B.2^32;C.2^19;D.2^35;正确答案:C12、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该让其执行_____指令。
A.被中断的;B.被中断的后一条;C.被中断的前一条;D.启动时的第一条;正确答案:A13、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当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便产生缺页中断,缺页中断是属于____。
题4、静态链接是在( )进行的;而动态链接是在( )或( )进行的,其中在( )进行链接,可使得内存利用率最高。
Ⅰ.编译某段程序时;Ⅱ.装入某段程序时;Ⅲ.调用某段程序时;Ⅳ.紧凑时(即内存紧缩);Ⅴ.装入程序之前。
A)Ⅰ;Ⅱ;Ⅲ;ⅢB)Ⅲ;Ⅳ;Ⅴ;ⅣC)Ⅴ;Ⅱ;Ⅲ;ⅢD)Ⅰ;Ⅴ;Ⅲ;Ⅴ5、由连续分配方式发展为分页存储管理方式;再由分页系统发展为分段系统,进而又发展为段页式系统的主要动力是( )。
Ⅰ.提高内存利用率;Ⅱ.提高系统吞吐量;Ⅲ.满足编程需要;Ⅳ.既满足编程要求,又提高内存利用率。
A)ⅠB)ⅡC)ⅢD)Ⅳ6、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址部分空闲区的算法是( );能使内存空间中空闲区分布得较均匀的算法是( );每次分配时,把既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区分配给进程的算法是( )。
Ⅰ.最佳适应算法;Ⅱ.最坏适应算法;Ⅲ.首次适应算法;Ⅳ.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即Next fit)。
A)Ⅲ;Ⅳ;ⅠB)Ⅳ;Ⅰ;ⅡC)Ⅲ;Ⅰ;ⅣD)Ⅳ;Ⅰ;Ⅱ7、在首次适应算法中,要求空闲分区按( )的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在最佳适应算法中是按( )的顺序形成空闲分区链;最坏适应算法是按( )的顺序形成空闲链。
Ⅰ.空闲区起始地址递增;Ⅱ.空闲区起始地址递减;Ⅲ.空闲区大小递增;Ⅳ.空闲区大小递减。
A)Ⅰ;Ⅲ;Ⅱ B)Ⅰ;Ⅲ;ⅣC)Ⅲ;Ⅳ;ⅡD)Ⅲ;Ⅰ;Ⅱ8、对外存对换区的管理应以( )为主要目标,对外存文件区的管理应以( )为主要目标。
Ⅰ.提高系统吞吐量;Ⅱ.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Ⅲ.降低存储费用;Ⅳ.提高换入换出速度。
A)Ⅰ;ⅡB)Ⅲ;ⅣC)Ⅳ;ⅡD)Ⅰ;Ⅲ9、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其虚拟地址空间是( )的:在段式存储管理中,其虚拟地址空间是( )的;在段页式存储管理中,其虚拟地址空间是( )的。
Ⅰ.一维;Ⅱ.二维;Ⅲ.三维;Ⅳ.层次。
A)Ⅰ;Ⅱ;ⅡB)Ⅱ;Ⅲ;ⅣC)Ⅲ;Ⅳ;ⅠD)Ⅳ;Ⅰ;Ⅱ第 2 页共 8 页题18、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增加了若干项,其中状态位供()参考。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及答案试题一:填空题1.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是: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________管理。
答案:作业管理2. 在操作系统中,用于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称为________。
答案:进程通信3. 虚拟存储器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扩大内存空间4. 在操作系统中,负责处理中断信号的程序称为________。
答案:中断处理程序5. 在操作系统中,文件的物理结构主要有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________。
答案:索引结构试题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个操作系统不是分时系统?A. UnixC. Windows 98D. Mac OS答案:C2. 下列哪个不是进程的同步机制?A. 信号量B. 事件C. 临界区D. 管程答案:B3. 在操作系统中,下列哪个不是存储管理的方式?A. 分区管理B. 分页管理C. 分段管理D. 分区交换答案:D4. 下列哪种文件系统不支持长文件名?A. FAT16B. FAT32D. ext3答案:A5. 在操作系统中,下列哪个设备不是独占设备?A. 打印机B. 显示器C. 磁盘D. 键盘答案:C试题三:判断题1.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用于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答案:正确2.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和线程是同一个概念。
()答案:错误3. 虚拟存储器技术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答案:正确4. 在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负责管理用户的数据文件。
()答案:正确5. 通道技术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答案:正确试题四:简答题1. 简述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答案:进程是计算机中的执行单位,它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程序计数器、寄存器和状态信息。
线程是进程内部的一个执行流,它是进程的组成部分,共享进程的资源,但拥有独立的执行序列。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区别在于:(1)地址空间:进程间有独立的地址空间,而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
(2)资源:进程拥有独立的资源,而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操作系统》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在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的是()。
A 、单一连续分配B 、固定式分区分配C 、可变式分区分配D 、段页式存储管理答案:A2. 若系统中有五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两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 、5B 、2C 、3D 、4答案:D3. 主要由于()原因,使UNIX易于移植。
A 、UNIX是由机器指令书写的B 、UNIX大部分由汇编少部分用C语言编写C 、UNIX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D 、UNIX小部分由汇编大部分用C语言编写答案:D4.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7台可互换的磁带机供N个进程竞争使用。
每个进程在一段时间内需要占用2台磁带机。
N最多为()不会发生死锁。
A 、5B 、12C 、6D 、2答案:C5. 虚拟设备是指()。
A 、允许用户使用比系统中具有的物理设备更多的设备B 、允许用户以标准化方式来使用物理设备C 、把一个物理设备变换成多个对应的逻辑设备D 、允许用户程序不必全部装入主存便可使用系统中的设备答案:C6. 位示图方法可用于( )A 、盘空间的管理B 、盘的驱动调度C 、文件目录的查找D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的页面调度答案:A7. 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A 、一定存在互斥关系B 、一定存在同步关系C 、一定彼此独立无关D 、可能存在同步或互斥关系答案:D8. 在UNIX系统中,请求调用是采用()算法。
A 、LFUB 、FIFOC 、LRUD 、LIFO答案:C9. ()存储器管理方法可能使系统产生抖动。
A 、简单页式B 、请求页式C 、段式D 、可变连续分区答案:B10. 某系统采用固定分区分配存储管理,内存空间为640K,其中地址0到40K被系统占用,其他空间按分区大小相等的方法划为4个分区,则当有大小分别为7KB 、90KB 、30KB 、20KB的作业进入内存时,浪费的内存为()。
第6章 内存管理1)选择题(1)采用 __B__ 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 分页存储管理B. 分段存储管理C.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 (2)首次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 _A__ 。
A.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B.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C. 按大小递减顺序连在一起D. 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3)在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 _A__ 。
A. 集中空闲区B. 增加内存容量C. 缩短访问周期D. 加速地址转换 (4)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_D__ 。
A. 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B. 相同C. 随作业长度变化D.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5)采用分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_B__ 。
A. 224B. 216C. 28D. 232(6)设内存分配情况如图6-20所示。
若要申请一块40K 字节的内存空间,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 _C__ 。
图6-20 内存分配情况A. 100KB. 190KC. 330KD. 410K(7)把作业地址空间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的物理地址称为 __D__ 。
A. 加载B. 物理化0 100K 180K 190K 280K 330K 390K 410K512K -1C. 逻辑化D. 重定位(8)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_C_ 。
A. 固定式分区分配B. 页式存储管理C. 单一连续分配D. 可变式分区分配(9)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内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_D__ 。
A. 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 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 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0)采用两级页表的页式存储管理中,按给定的逻辑地址进行读写时,通常需访问主存的次数是__C__ 。
1、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空间共有32个页面,每页1KB,主存16KB. 假定某时刻为用户的第0,1,2,3页分别分配的物理块号为5,10,4,7,试将虚拟地址0A5C和093C变换为物理地址.a.将0A5C变换为2进制为: 0000,1010,0101,1100,由于页面大小为1KB约为2的10次方,所以0A5C的页号为2,对应的物理块号为:4,所以虚拟地址0A5C的物理地址为125C; b.将093C变换为2进制为: 0000,1001,0011,1100,页号也为2,对应的物理块号也为4,此时虚拟地址093C的物理地址为113C.2、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LRU页面置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4,3,2,1,4,3,5,4,3,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比较所得结果?答案:a.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为3时,所发生的缺页率为7,缺页率为: 7/12=0.583;b. 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为4时,所发生的缺页率为4,缺页率为: 4/12=0.333.3、什么是抖动? 产生抖动的原因是什么?a. 抖动(Thrashing)就是指当内存中已无空闲空间而又发生缺页中断时,需要从内存中调出一页程序或数据送磁盘的对换区中,如果算法不适当,刚被换出的页很快被访问,需重新调入,因此需再选一页调出,而此时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要被访问,因而又需将它调入,如此频繁更换页面,以致花费大量的时间,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抖动";b. 产生抖动的原因是由于CPU的利用率和多道程序度的对立统一矛盾关系引起的,为了提高CPU利用率,可提高多道程序度,但单纯提高多道程序度又会造成缺页率的急剧上升,导致CPU的利用率下降,而系统的调度程序又会为了提高CPU利用率而继续提高多道程序度,形成恶性循环,我们称这时的进程是处于"抖动"状态.【例1】可变分区存储管理系统中,若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可按(A )顺序排列A、长度递增B、长度递减C、地址递增D、地址递减分析:最佳适应算法要求每次都分配给用户进程能够满足其要求的空闲区中最小的空闲区,所以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我们把所有的空闲区,按其大小以递增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这样,第一个找到的满足要求的空闲区,必然是符合要求中最小的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例2】虚拟存储技术是(B )A、扩充主存物理空间技术B、扩充主存逻辑地址空间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技术分析: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器系统具体地说,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实际上,用户所看到的大容量只是一种感觉,是虚的,故称之为虚拟存储器虚拟存储技术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越的存储器管理技术、故被广泛地应用于大、中、小型机器和微型机中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例3】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A )A、分页存储管理方式B、分段存储管理方式C、多重分区管理D、可变式分区管理分析:“零头”也就是内存碎片,是指内存中无法被利用的小空闲区在有些内存管理方式下,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内存的碎片会占据相当的数量的空间分段存储管理方式、多重分区管理、可变式分区管理都会因为内存分配回收产生“零头”,而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按事先划分好的内存块为单位分配回收内存,所以不会产生“零头”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例4】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B )引起的A、交换的信息量过大B、置换算法选择不当C、内存容量不足D、请求分页管理方案分析:“抖动”现象是指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要被访问,为此,又要换出其他页,而该页又很快被访问,如此频繁地置换页面,以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页面置换上交换的信息量过大,内存容量不足都不是引起系统“抖动”现象的原因,而选择的置换算法不当才是引起“抖动”现象的根本原因,例如,先进先出算法就可能产生“抖动”现象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例5】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C)理论A、全局性B、虚拟性C、局部性D、动态性分析:虚拟存储技术是基于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的,程序的局部性原理体现在两个方面: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时间局部性是指一条指令被执行后,那么它可能很快会再次被执行,空间局部性是指若某一存储单元被访问,那么与该存储单元相邻的单元可能也会很快被访问所以本题的答案是C【例6】简述页和段的区别答:分页和分段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概念上两者完全不通,主要表现在:①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了系统管理内存的方便而进行的,故对用户而言,分页是不可见的,是透明的;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分段是作业逻辑上的要求,对用户而言,分段是可见的②页的大小是固定的,由系统决定;段的大小是不固定的,由用户作业本身决定③从用户角度看,分页的地址空间是一维的,而段的地址空间是二维的【例7】内存保护是否可以完全由软件来实现?为什么?答:内存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每道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内运行这就要求系统能对每条指令所访问的地址进行越界检查若发生越界,系统应能立即发现,并发出越界中断请求,以终止该指令若每次检查完全用软件来实现,则每执行一条指令,都要增加若干条指令去执行越界的检查功能,这无疑将降低程序的执行速度,因此,越界检查通常由硬件实现,并使指令的执行与越界检查功能并行执行,从而不使程序的运行速度降低当然,对发现有越界后的处理需要与软件配合来完成因此说内存保护功能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完成的【例8】用可变分区方式管理主存时,假定主存中按地址顺序依次有五个空闲区,空闲区的大小为32K,10K,5K,228K,100K现有五个作业J1,J2,J3,J4和J5它们各需主存11K,10K,108K,28K,115K若采用首次适应分配算法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1~J5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吗?你认为按怎样的次序装入这五个作业可时主存空间的利用率最高?答:最先适应分配算法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1~J5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时,J1、J2分割第一个空闲区,剩11K;J3、J4分割第四个空闲区,剩92K;J5无法装入,所以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不能把这五个作业按J1~J5的次序全部装入主存如果先装入J3,装入第四个空闲区,剩余空间120K;再装入J5,装入第四个空闲区,剩余空间5K;再装入J4,装入第一个空闲区,剩余4K;再装入J1,J1装入第五个空闲区,剩余空间104K;再装入J2,装入第二个空闲区,这样效率最好【例9】简述什么是覆盖?什么是交换?覆盖和交换的区别是什么?答:所谓覆盖,是指同一主存区可以被不同的程序段重复使用通常一个作业由若干个功能上相互独立的程序段组成,作业在一次运行时,也只用到其中的几段,利用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就可以让那些不会同时执行的程序段共用同一个主存区所谓交换,就是系统根据需要把主存中暂时不运行的某个(或某些)作业部分或全部移到外存,而把外存中的某个(或某些)作业移到相应的主存区,并使其投入运行覆盖技术要求程序员必须把一个程序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段,并规定好它们的执行和覆盖顺序,操作系统根据程序员提供的覆盖结构来完成程序之间的覆盖覆盖主要在同一个作业或同一个进程内进行;而交换主要是在进程或作业之间进行另外,覆盖只能覆盖那些与覆盖程序段无关的程序段【例10】对一个将页表放在内存中的分页系统:(1)如果访问内存需要0.2μs,有效访问时间为多少?(2)如果增加一个快表,且假定在快表中找到页表项的几率高达90%,则有效访问时间又是多少(假定查找快报需花的时间为0)?分析:每次访问数据时,若不使用快表,则需要两次访问内存,即先从内存的页表中读出页对应的块号,然后再根据形成的物理地址去存取数据;使用快表时,若能从快表中直接找到对应的页表项,则可立即形成物理地址去访问相应的数据,否则,仍需两次访问内存答:(1)有效访问时间为:2×0.2=0.4μs(2)有效访问时间为:0.9×0.2+(1-0.9)×2×0.2=0.22μs【例11】某系统采用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2K,拥有物理空间1M(1)写出逻辑地址的格式(2)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进程的页表项有多少项?每项至少有多少位?(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页表结构应相应作怎样的改变?答:该系统拥有逻辑空间32页,故逻辑地址中页号必须用5位来描述;而每页为2k,因此,页内地址必须用11位来描述,这样可得到它的逻辑地址格式如下:15 11 10 0(2)每个进程最多有32个页面,因此,进程的页表项最多为32项;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则页表项中只需给出页所对应的物理块号,1M的物理空间可分成29个物理块,故每个页表项至少有9位(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则页表中页表项数仍不变,但每项的长度可减少1位【例12】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逻辑地址的长度为16位,页面大小为4096字节,现有一逻辑地址为2F6AH,且第0、1、2页依次存放在物理块5、10、11中,问相应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分析:在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进行地址转换时,地址变换机构将自动把逻辑地址转化为页号和页内地址,如果页号不小于页表长度,则产生越界中断;否则便以页号为索引去检索页表,从中得到对应的块号,并把块号和页内位移分别送入物理地址寄存器的块号和块内位移字段中,形成物理地址答:由题目所给条件可知,分页存储管理系统的逻辑地址结构为: 15 12 11 0页号页内位移逻辑地址2F6AH的二进制表示如下: 0010 111101101010 页号页内位移由此可知逻辑地址2F6AH的页号为2,小于页表长度3,没有越界,该页存放在第11个物理块中,用十六进制表示块号为B,所以物理地址为BF6AH【例13】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如何实现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答: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器系统具体地说,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要实现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首先要扩充页表,扩充后的页表是在原来页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以下内容:页号、物理块号、状态位、访问位、修改位、外存地址其中状态位表示该页是否已经调入内存;访问位表示该页在内存期间是否被访问过;修改位表示该页在内存中是否被修改过,若未被修改,则在置换该页时就不需将该页写回到外存,以减少系统的开销和启动磁盘的次数;若已被修改,则在置换该页时必须把该页写回到外存,以保证外存中所保留的始终是最新副本;外存地址用于指出该页在外存上的地址,通常是物理块号,供调入该页时使用另外,还要使用两项关键技术:请求调页技术和页面置换技术【例14】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为什么说一条指令执行期间可能产生多次缺页中断?答:因分页虚拟管理方式中,只要作业的部分页在内存,该作业就能执行,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所要访问的指令或者数据不在内存时,则产生缺页中断,将所需的页面调入内存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一条指令(如Copy A to B )可能跨了两个页,而其中要访问的操作数可能也跨了两个页当要执行这类指令,而相应的页都不在内存时,就将产生多次缺页中断(如Copy A to B可能产生6次缺页中断)【例15】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假定系统为某进程分配了四个主存块(将开始4页先装入主存),页的引用顺序为:7,1,2,0,3,0,4,2,3,0,3,2,7,0,1,若采用FIFO调度算法、LRU调度算法时分别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依次淘汰的页分是什么?答:按照先进先出算法的原则:当发生缺页中断时,将淘汰最先调入主存的页面:页号 7 1 2 0 3 0 4 2 3 0 3 2 7 0 主存块的情况 7 7 7 7 3 3 3 3 3 3 3 3 3 3 1 1 1 1 1 1 4 4 4 4 4 4 4 4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7 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淘汰页 7 1 2 共发生了3次缺页中断,依次淘汰的页位7、1、2按照最近最少用算法的原则:当发生缺页中断时,后者则淘汰最近一段时面内最久没有被访问的页面页号 7 1 2 0 3 0 4 2 3 0 3 2 7 0 主存块的情况 7 1 2 0 3 0 4 2 3 0 3 2 7 0 1 7 1 2 0 3 0 4 2 3 0 3 2 7 2 2 7 1 2 2 3 0 4 2 2 0 3 2 0 0 0 7 1 1 2 3 0 4 4 4 0 3 淘汰页 7 1 4 发生了3次缺页中断,依次淘汰的页位7、1、4【例16】现有一分页虚拟存取管理系统,其页表保存在寄存器中若有一个可用的空页或被替换的页未被修改,则它处理一个缺页中断需要8ms如果被替换的页已被修改,则处理一个缺页中断需要20ms内存存取时间为1μs假定70%被替换的页被修改过,为保证有效存取时间不超过2μs,可接受的最大缺页率是多少?分析:因为页表放在寄存器里,所以访问页表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则存取时间就包括内存存取时间和处理缺页中断的时间答:如果用P表示缺页率,则有效访问时间不超过2μs可表示为:(1-p)×1μs+p×(0.7×20ms+0.3×8ms+1μs)≤2μs因此可计算出:p≤1/16400≈0.000062.下列(A )存储方式不能实现虚拟存储器A、分区B、页式C、段式D、段页式3.操作系统处理缺页中断时,选择一种好的调度算法对主存和辅存中的信息进行高效调度尽可能地避免(D )A、碎片B、CPU空闲C、多重中断D、抖动4.分页式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C )A、要求处理缺页中断B、要求扩充主存容量C、不要求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D、不要求作业全部同时装人主存5.LRU页面调度算法淘汰(B )的页A、最近最少使用B、最近最久未使用C、最先进入主存D、将来最久使用6.虚拟存储器实际容量受(B )限制A、物理主存的大小B、计算机的地址结构C、磁盘容量D、数据存放的绝对地址7.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的主存单元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的C、若干连续的页D、若干不连续的帧8.页面置换算法中(A )不是基于程序执行的局部性理论A、先进先出调度算法B、LRUC、LFUD、最近最不常用调度算法9.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的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10.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缺页中断时,欲调度一页进入主存中,内存己无空闲块,如何决定淘汰已在主存的块时,(B )的选择是很重要的A、地址变换B、页面调度算法C、对换方式D、覆盖技术11.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B )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结构D、目标程序12.(D)存储管理兼顾了段式在逻辑上清晰和页式在存储管理上方便的优点A、分段B、分页C、可变分区方式D、段页式1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修改空闲区表使空闲区始址改变但空闲区数不变的是(C )情况A、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无上邻空闲区但有下邻空闲区D、无上邻空闲区且也无下邻空闲区14.可变分区管理中,首次适应分配算法可将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栏目按(A )顺序排列A、地址递增B、长度递增C、地址递减D、长度递减15.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C )A、随作业长度变化B、相同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16.存储管理主要管理的是( C )A、外存存储器用户区B、外存存储器系统区C、主存储器用户区D、主存储器系统区17.下述(B )页面置换算法会产生Belady现象A、最佳置换算法B、先进先出算法C、LRU算法D、Clock算法18.作业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C )指令A、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后一条C、被中断的D、启动时的第一条19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A)总是找到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小空闲区分配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最坏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20可变分区方式常用的主存分配算法中,(C)总是找到能满足作业要求的最大空闲区分配A、最佳适应算法B、首次适应算法C、最坏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二、多项选择题1.不需硬件地址转换机构支撑的存储管理方式是(AD )A、单用户连续方式B、可变分区方式C、页式和段式D、固定分区方式E、段页式2.可用上下界限寄存器实现存储保护的是(ACE )存储管理A、分段B、段页式C、可变分区D、分页E、固定分区3.在下列存储器管理方案中,能实现虚拟存储的是(CD )A、分区管理B、分页存储管理C、请求分页存储管理D、请求分段存储管理E、段页式存储管理4.在下列算法中,可用于页面置换算法的是(ABE ) A、先进先出算法 B、LRU算法C、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D、时间片轮转法E、Clock算法三、填空题1.在存储器管理中,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页面大小由系统确定,段的大小由_用户作业本身确定2.将作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主存中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地址转换3.为了解决碎片问题,可采用一种方法,将内存中的所有作业进行移动,使原来分散的多个小分区拼接成一个大分区,这种方法称为紧凑4.覆盖技术的关键是提供正确的覆盖结构5.页表的作用是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映射6.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体现在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两个方面7.在分页虚拟存储管理方式中,常采用的页面置换算法有:最佳置换算法,淘汰不再使用或最远的将来才使用的页;先进先出算法,选择淘汰在主存驻留时间最长的页;最近最少使用算法,选择淘汰离当前时刻最近的一段时间内使用得最少的页8.所谓虚拟存储器是指具有请求调入功能和置换功能,能从逻辑上对内存容量进行扩充的一种存储器系统9、可变分区中为提高主存利用率,采用紧凑技术,但这样做花费处理器时间,增加系统开销11.段页式存储管理兼顾了段式在逻辑上清晰和页式存储管理上方便的优点.12.页面调度算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如果选用了一个不合适调度算法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淘汰的页面又立即要用,把它调入,不久又被调出,调出不久又再次调入,如此反复,使调度时间非常频繁,以致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来回调度上,这种现象叫做抖动,又称颠簸13.页式存储管理中,进行存储分配时,以块为单位进行分配,采用不连续的分配办法,作业信息可以按页分散在主存不连续的主存块中。
操作系统第4章练习题第4章存储器管理4.1 典型例题解析【例1】某系统采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管理内存,内存空间为640K,高端40K用来存放操作系统。
在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
对下列的请求序列:作业1申请130K、作业2申请60K、作业3申请100K、作业2释放60K、作业4申请200K、作业3释放100K、作业1释放130K、作业5申请140K、作业6申请60K、作业7申请50K、作业6释放60K,请分别画图表示出使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
答:使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上述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如图(a)和(b)所示。
(a)(b)【例2】对一个将页表存放在内存中的分页系统: (1)如访问内存需要0.2μs,有效访问时间为多少?(2)如果加一快表,且假定在快表中找到页表项的机率高达90%,则有效访问时间又是多少(假定查快表需花的时间为0)?答:(1)有效访问时间为:2×0.2=0.4μs (2)有效访问时间为:0.9×0.2+(1—0.9)×2×0.2=0.22 ps。
【例3】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2K,拥有物理空间1M。
(1)写出逻辑地址的格式。
(2)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进程的页表有多少项?每项至少有多少位?(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页表结构应相应作怎样的改变?答:(1)该系统拥有逻辑空间32页,故逻辑地址中页号必须用5位来描述:而每页为2K,因此,页内地址必须用11位来描述,这样可得到它的逻辑地址格式如下:15 11 10 0(2)每个进程最多有32个页面,因此,进程的页表项最多为32项;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则页表项中只需给出页所对应的物理块块号,1M的物理空间可分成29个内存块,故每个页表项至少有9位(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则页表中页表项数仍不变,但每项的长度可减少1位。
第3章-存储管理-练习题第3章存储管理3.1 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3.2 重定位1.主存的地址空间常称为P39 ( C )A.逻辑地址空间B.程序地址空间C.物理地址空间D.相对地址空间2.⽀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P40 ( D )A. 页式地址转换B. 段式地址转换C. 静态重定位D. 动态重定位3.要保证⼀个程序在主存中被改变了存放位置后仍能正确执⾏,则对主存空间应采⽤下列哪个技术。
( B )A.静态重定位B.动态重定位C.动态分配D.静态分配4.动态重定位是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完成的( C )A. 作业执⾏前集中⼀次B.作业执⾏过程中集中⼀次C.作业执⾏过程中D.作业执⾏过程中由⽤户完成5.采⽤静态重定位⽅式装⼊的作业,在作业执⾏过程中进⾏地址转换的是( B )A. 由软件和硬件相互配合B. 由软件独⽴C. 只需要硬件D. 不需要3.3 单⽤户连续存储管理6.在以下存贮管理⽅案中,不适⽤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A )A. 单⽤户连续分配B. 固定式分区分配C. 可变式分区分配D. 页式存贮管理7.MS-DOS的内存空间采⽤的存储管理⽅式是( D )A.固定分区B.可变分区C.页式D.单连续3.4 固定分区存储管理8.采⽤固定分区⽅式管理主存储器的最⼤缺点是( B )A.不利于存储保护B.主存空间利⽤率不⾼C.要有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D.分配算法复杂9.下⾯的存储管理⽅案中,可以采⽤静态重定位的是( A )A.固定分区B.可变分区C.页式D.段式3.5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10.每次分配时总是顺序查找空闲区表,找到第⼀个能满⾜作业长度要求的空闲区,此种分配算法称为( A )A. 最先适应分配算法B. 最优适应分配算法C. 最坏适应分配算法D. 随机适应分配算法11.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为了实现主存的空间分配,应设置( D )A.页表B.段表C.位⽰图D.空闲区表12.在可变分区分配⽅案中,为了实现主存的空间分配,管理采⽤( D )A.页表B.段表C.段表+页表D.分区分配表+空闲区表13.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相邻空闲区合并,在修改空闲区表时使空闲区数不变且空闲区起始地址不变的情况是( C )A.⽆上邻空闲区也⽆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下邻空闲区C.⽆上邻空闲区但有下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14.在⼀个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最坏适应分配算法宜将空闲区表中的空闲区按下列次序排列的是( D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长度递增D.长度递减15.可变分区⽅式常⽤的主存分配算法有:最先适应、最优适应和最坏适应分配算法,其中,按分区⼤⼩排序组织空闲区表的是( B )A. 最先适应和最坏适应B. 最优适应和最坏适应C. 最先适应和最优适应D. 最先适应、最优适应和最坏适应3.6 页式虚拟存储管理16.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的是( A )A.扩充主存容量B.扩充辅存容量C.实现存储保护D.加快存取速度17.分页式存储管理时,每读写⼀个数据,要访问主存( B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18.在存储管理的各⽅案中,可扩充主存容量的管理⽅案是( D )A. 固定式分区分配B. 可变式分区分配C. 页式存储管理D. 分页虚拟存储管理19.页式存储管理中的页表是由( C )A. ⽤户建⽴B. 编译程序建⽴C. 操作系统建⽴D. 编辑程序建⽴20.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为实现地址变换,应建⽴( C )A. 空闲区表B. 分区分配表C. 页表D. 段表21.在采⽤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 B )A. 不可以把作业分散到⼏个不连续的主存区域B. 不需要采⽤移动技术移动作业区C. 不需要硬件⽀持 D .不采⽤动态重定位的⽅式装⼊作业22.在页式存储管理⽅案中,为地址转换提供依据需建⽴( A )A.页表B.段表C.段表和页表D.空闲区表23.LRU页⾯调度算法是选择先调出的页⾯是( B )A.最近才使⽤的B.最久未被使⽤的C.驻留时间最长的D.驻留时间最短的24.如果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 )A. 2GBB. 4GBC. 640KBD. 16MB25.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产⽣缺页中断是因为查找的页不在( B )A. 外存中B. 虚存中C. 内存中D. 地址空间中26.采⽤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24位表⽰,其中8位表⽰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长度是( B )A. 224B. 216C. 28D. 2321.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的⼯作称为。
第4章存储器管理4.1 典型例题解析【例1】某系统采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管理内存,内存空间为640K,高端40K用来存放操作系统。
在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
对下列的请求序列:作业1申请130K、作业2申请60K、作业3申请100K、作业2释放60K、作业4申请200K、作业3释放100K、作业1释放130K、作业5申请140K、作业6申请60K、作业7申请50K、作业6释放60K,请分别画图表示出使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
答:使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上述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后,内存的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如图(a)和(b)所示。
(a )(b) 【例2】对一个将页表存放在内存中的分页系统:(1)如访问内存需要0.2μs ,有效访问时间为多少?(2)如果加一快表,且假定在快表中找到页表项的机率高达90%,则有效访问时间又是多少(假定查快表需花的时间为0)? 答:(1)有效访问时间为:2×0.2=0.4μs (2)有效访问时间为:0.9×0.2+(1—0.9)×2×0.2=0.22 ps 。
【例3】某系统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拥有逻辑空间32页,每页2K ,拥有物理空间1M 。
(1)写出逻辑地址的格式。
(2)若不考虑访问权限等,进程的页表有多少项?每项至少有多少位? (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页表结构应相应作怎样的改变? 答:(1)该系统拥有逻辑空间32页,故逻辑地址中页号必须用5位来描述:而每页为 2K ,因此,页内地址必须用11位来描述,这样可得到它的逻辑地址格式如下: 等,则页表项中只需给出页所对应的物理块块号,1M 的物理空间可分成29个内存块,故每个页表项至少有9位(3)如果物理空间减少一半,则页表中页表项数仍不变,但每项的长度可减少1位。
【例4】已知某分页系统,主存容量为64K ,页面大小为1K ,对一个4页大的作业,其0、l 、2、3页分别被分配到主存的2、4、6、7块中。
操作系统第四章练习题第四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 节省内存空间B 物理上扩充内存容量C 提高CPU效率D 实现内存共享2,采用()不会产生内部碎片A 分页式存储管理B 分段式存储管理C 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D 段页式存储管理3,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B 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C是任意的D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4,某虚拟存储器系统采用页式内存管理,使用LRU页面替换算法,考虑下面的页面访问地址流(每次访问在一个单位时间内完成):1,8,1,7,8,2,7,2,1,8,3,8,2,1,3,1,7,1,3,7假定内存容量为4个页面,开始时是空的,则页面失效次数是()A 4 B5 C6 D75,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A 按大小递减顺序连在一起B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C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D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6,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A 集中空闲区B 增加内存容量C 缩短访问周期D加速地址转换7,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A 相同B 随作业长度变化C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8,分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页面的大小与可能产生的缺页中断次数()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成固定比例9,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A 实现存储保护B 实现程序浮动C 扩充辅存容量D 扩充内存容量10,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 不要求将作业装入到内存的连续区域B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内存的连续区域 C 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D 不要求进行页面置换11,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影让其执行()指令A 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C被中断的后一条D启动时的第一条12,把作业地址空间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的物理地址称为()A 加载B 重定位C 物理化D 逻辑化13,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分配的页面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A 减少B 增加C 无影响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14,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内存等分成(),程序按逻辑模块划分成若干()A 块B 基址C 分区D 段E 页号F 段长15,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理论A 局部性B全局性C 动态性D 虚拟性16,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A 单用户连续分配B 固定式分区分配C 可变式分区分配D 页式存储管理17 下述()页面淘汰算法会产生Belady现象。
计科技专业计算机操作系统资料一、选择题(选择最确切的一个答案,将其代码填入括号中,每空2分,共20分)1.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从磁盘上读人数据,此时该进程的状态是()。
A. 从就绪变为运行B. 从运行变为就绪C. 从运行变为阻塞D. 从阻塞变为就绪2.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A.解决碎片问题B.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C.回收空白区方便D. 摆脱用户干预3.原语是()。
A.一条机器指令B. 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C.一条特定指令D. 中途能打断的指令4. 设备I/O方式有如下三种:()、()和()。
A.假脱机B. 询问C.联机D. 中断E.通道F. 脱机5.文件目录的主要作用是()。
A. 按名存取B. 提高速度C. 节省空间D. 提高外存利用率6.单机操作系统的共享资源是指()。
A. 内存、CPU、打印机B. 内存C. CPUD. 打印机7.操作系统负责为方便用户管理计算机系统的()。
A. 程序B. 文档资料C.资源D. 进程8.没有下列设备计算机无法工作()。
A. 软盘B. 硬盘C. 内存D. 打印机二、是非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20分)(T)1.进程的互斥和同步的相互制约一般不会同时发生。
(T )2.多用户操作系统在单一硬件终端硬件支持下仍然可以工作。
(T)3,作业同步面向用户而进程同步面向计算机内部资源管理控制。
(F)4.实时操作系统的响应系数最小,设备利用率最低。
(T)5.UNIX或Linux操作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分时、多用户、多任务和倒树型文件结构。
(T)6.常用的缓冲技术是解决慢速设备与快速CPU处理之间协调工作。
(T )7.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都处于互等状态而无法继续工作。
(T )8. 多用户操作系统一定是具有多道功能的操作系统。
(T)9.一般的分时操作系统无法做实时控制用。
(T)10.一个物理硬盘可以分成多个逻辑硬盘分区进行面向用户文件系统的管理。
三、填空题(40分)1.按资源分配,设备类型分为以下三类:独享设备、共享设备和虚拟设备。
第五章存储管理一、选择题:1.将作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中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
A.重定位B.逻辑变换C.地址交换D.进程创建2.虚存的基础是()。
A.局部性理论B.程序执行时对内存访问不均匀C.指令局部性D.变量的连续访问3.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实现存储保护B.实现信息共享C.扩充辅存容量D.扩充主存容量4.在地址映射方式中,静态重定位具有的特点是()。
A.可以把一个作业分配在一个不连续的存储区域中B.可以实现不同作业主存信息的共享C.要求把一个作业分配在一个连续的存储区域中D.很容易实现主存的扩充5.在地址映射方式中,动态重定位具有的特点是()。
A.很难实现主存的扩充,可采用覆盖技术来实现B.地址在执行过程中是可以改变的C.很难实现不同作业主存信息的共享D.非常简单,任何计算机,任何操作系统都可以实现6.可重定位内存分区分配目的为()。
A.解决碎片问题B.便于多作业共享内存C.回收空白区方便D.摆脱用户干预7.实现虚存最主要的技术是()。
A.整体覆盖B.整体对换C.部分对换D.多道程序设计8.动态重定位是在作业的()中进行的。
A.编译过程B.装入过程C.修改过程D.执行过程9.在下面关于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要求程序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一直驻留在内存B.要求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C.要求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一直驻留在内存D.要求程序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10.虚存的可行性的基础是()A.程序执行的离散性B.程序执行的顺序性C.程序执行的局部性D.程序执行的并发性11.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12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一、选择1.分页存储管理的存储保护是通过( )完成的.A.页表(页表寄存器)B.快表C.存储键D.索引动态重定2.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称为()。
A、加载B、重定位C、物理化D、逻辑化3.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紧凑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时间D.加速地址转换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减少程序占用的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代码在主存中共享5.存储管理方法中,( )中用户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区 B.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 D. 段页式存储管理6.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称为()。
A.地址分配B.地址映射C.地址保护D.地址越界7.在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法”中,空闲块是按()。
A.始地址从小到大排序B.始地址从大到小排序C.块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序D.块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序8.下面最有可能使得高地址空间成为大的空闲区的分配算法是()。
A.首次适应法B.最佳适应法C.最坏适应法D.循环首次适应法9.那么虚拟存储器最大实际容量可能是( ) 。
A.1024KB.1024MC.10GD.10G+1M10.用空白链记录内存空白块的主要缺点是()。
A.链指针占用了大量的空间B.分配空间时可能需要一定的拉链时间C.不好实现“首次适应法”D.不好实现“最佳适应法”11.一般而言计算机中()容量(个数)最多.A.ROMB.RAMC.CPUD.虚拟存储器12.分区管理和分页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分区管理中的块比分页管理中的页要小B.分页管理有地址映射而分区管理没有C.分页管理有存储保护而分区管理没有D.分区管理要求一道程序存放在连续的空间内而分页管理没有这种要求。
13.静态重定位的时机是()。
A.程序编译时B.程序链接时C.程序装入时D.程序运行时14.通常所说的“存储保护”的基本含义是()A.防止存储器硬件受损B.防止程序在内存丢失C.防止程序间相互越界访问D.防止程序被人偷看15.能够装入内存任何位置的代码程序必须是( )。
A.可重入的B.可重定位C.可动态链接D.可静态链接16.虚存管理和实存管理的主要区别是()。
A.虚存区分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实存不分;B.实存要求一程序在内存必须连续,虚存不需要连续的内存;C.实存要求一程序必须全部装入内存才开始运行,虚存允许程序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装入;D.虚存以逻辑地址执行程序,实存以物理地址执行程序;17.在下列有关请求分页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程序和数据是在开始执行前一次性装入的B.产生缺页中段一定要淘汰一个页面C.一个被淘汰的页面一定要写回外存D.在页表中要有“中段位”.“访问位”和“改变位”等信息18.LRU置换算法所基于的思想是()。
A.在最近的过去用得少的在最近的将来也用得少B.在最近的过去用得多的在最近的将来也用得多C.在最近的过去很久未使用的在最近的将来会使用D.在最近的过去很久未使用的在最近的将来也不会使用19.在下面关于虚拟存储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要求程序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一直驻留在内存B.要求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且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C.要求程序运行前不必全部装入内存但是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一直驻留在内存D.要求程序运行前必须全部装入内存但在运行过程中不必一直驻留在内存20.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中的改变位是供()参考的。
A.页面置换B.内存分配C.页面换出D.页面调入21.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中的访问位是供()参考的。
A.页面置换B.内存分配C.页面换出D.页面调入22.在请求分页系统中,页表中的辅存始地址是供()参考的?A.页面置换B.内存分配C.页面换出D.页面调入23.适应于请求段的内存分配方法是()。
A.首次适应和最佳适应B.固定分区和可变分区C.首次适应和固定分区 C.最佳适应和可变分区24.在请求分页管理中,已修改过的页面再次装入时应来自()。
A.磁盘文件区B.磁盘对换区C.后备作业区D.I/O缓冲池25.选择在最近的过去使用次数最少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
A.Opt.B.LRUC.MFUD.LFU26.选择在最近的过去最久未访问的页面予以淘汰的算法称为()。
A.Opt.B.LRUC.MFUD.LFU27.程序动态链接的时刻是()。
A.编译时B.装入时C.调用时D.紧凑时28.虚存的可行性基础是()。
A.程序执行的离散性B.程序执行的顺序性C.程序执行的局部性D.程序执行的并发性29.虚存最基本的特征是()。
A.一次性B.多次性C.交换性D.离散性30.在下列关于虚存实际容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等于外存(磁盘)的容量B.等于内.外存容量之和C.等于CPU逻辑地址给出的空间的大小D.B.C之中取小者31.实现虚存最主要的技术是()A.整体覆盖B.整体对换C.部分对换D.多道程序设计32.首次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
A.按地址递增顺序连在一起B.始端指针表指向最大空闲区C.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D.寻找从最大空闲区开始33.采用()不会产生内部碎片。
A.分页式存储管理B.分段式存储管理C.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D.段页式存储管理34.下面哪种内存管理方法有利于程序的动态链接?A.分段存储管理B.分页存储管理C.可变分区分配D.固定分区分配3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次缺页中断?A.7B.8C.9D.1036.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引起的?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C.内存容量充足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37.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A.224B.216C.28D.23238.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实现存储保护B.实现程序浮动C.扩充辅存容量D.扩充主存容量39.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进程分配到的页面数增加时,缺页中断的次数()。
A.减少B.增加C.无影响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40.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A.相同B.随作业长度变化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41.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周期D.加速地址转换51.设主存容量为1MB,辅存容量为400MB,计算机系统的地址寄存器有24位,那么虚存的最大容量是()。
A.1MBB.401MBC.1MB+224BD.224B52.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只需要进行一次比较就可以判定系统是能否满足作业对主存空间要求的是()。
A.最先适应算法B.最佳适应算法C.最差适应算法D.固定式分区方法53.虚存的基础是()。
A.局部性理论B.程序执行时对内存访问不均匀C.指令局部性D.变量的连续访问54.页式虚拟存储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B.不要求将作业同时全部装入到主存的连续区域C.不要求进行缺页中断处理D.不要求进行页面置换55.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当所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便产生缺页中断,缺页中断是属于()。
A.I/O中断B.程序中断C.访管中断D.外中断56.采用动态重定位方式装入的作业,在执行中允许()将其移动。
A.用户有条件地B.用户无条件地C.操作系统有条件地D.操作系统无条件地57.虚存是()。
A.容量扩大了的内存B.提高运算速度的设备C.不存在的存储器D.充分利用了地址空间58.分页式虚拟存储系统中,页面的大小与可能产生的缺页中断次数()。
A.成正比B.成反比C.无关D.成固定比例59.在硬件条件和环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一个作业在( )存储管理系统中执行的时间最多。
A.分区B.分页C.分段D.段页二、判断正误,错误的简要说明理由1.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若把页面的大小增加一倍,则缺页中断次数会减少一倍。
2.虚地址即程序执行时所要访问的内存地址。
3.交换可以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因此,交换也实现了虚拟存储器。
4.为了使程序在内存中浮动,编程时都使用逻辑地址。
因此,必须在地址转换后才能得到主存的正确地址。
5.在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页面的调入.调出只能在内存和对换区之间进行。
6.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页面置换算法很多,但只有最佳置换算法能完全避免进程的抖动,因而目前应用最广。
其他(如改进型CLOCK)算法虽然也能避免进程的抖动,但其效率一般很低。
7.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是基于程序局部性原理,其实质是借助外存将内存较小的物理地址空间转化为较大的逻辑地址空间。
8.虚存容量仅受外存容量的限制。
9.UNIX操作系统没有提供虚拟存储器,为了使容量有限的内存能支持较大规模的程序,系统除采用正文段共享和自我覆盖技术外,主要采用了程序对换技术来扩充存储容量,使其具有类似于虚拟存储器的作用。
10.静态页式管理可以实现虚存。
11. 用可变分区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外部碎片,但不能消除内部碎片。
12.页表的作用是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13.系统中内存不足,程序就无法执行。
14.用绝对地址编写的程序不适合多道程序系统。
三、简答题1.什么是动态链接?用何种内存分配方法可以实现这种链接技术?2.为什么静态重定位后的程序在内存中不能移动?动态地址重定位的程序在内存中可以移动什么?3.在什么时候只能使用交换的方法,而不能使用覆盖的方法?4.虚拟存储器的理论容量与什么有关,实际容量与什么有关?5.考虑一个由8个页面,每页1K字节组成的逻辑空间,把它映射到由32个物理块组成的存储器。
问:(1)有效的逻辑地址有多少位?(2)有效的物理地址有多少位?6.程序员如何识别系统采用的是分页式虚存还是段式虚存?7.设某进程分得的内存页面数为m,其需访问的页面个数为p,其中有n个不相同的页面,对于任意置换算法,(1)求页面失效次数的下限(2)求页面失效次数的上限8.在某分页虚存系统中,测得CPU和磁盘的利用率如下,试指出每种情况下的问题和措施。
(1) CPU的利用率为15%,盘利用率为95%;(2) CPU的利用率为88%,盘利用率为3%;(3) CPU的利用率为13%,盘利用率为5%。
9.对访问串:1,2,3,4,1,2,5,1,2,3,4,5,指出在驻留集大小分别为3,4时,使用FIFO和LRU替换算法的缺页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