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引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任务型教学法应运而生。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教学组织结构灵活的教学方法。
它旨在通过任务的设置、组织和执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为什么应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第一,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和探究性学习。
任务型教学法的任务设计有针对性、情境性和语言交际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任务型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法所设计的任务都与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关,学生更容易投入到任务中去,从而形成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第三,任务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运用语言交际技能,例如听、说、读、写和翻译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追求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任务体验中充满着各种交流和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任务型教学法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听力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型教学法也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任务型教学法注重教学过程的情境性,任务的设计或来源往往与真实生活体验相关,具有情境感染力,这对于自然而然获取语言信息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其次,通过任务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听力活动中来,使他们能够在有意义的交际任务中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
对于词汇、语言习惯等方面的积累,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其三,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听力训练中真实感的营造,语音语调状态的交互,是听力理解的关键要素和学生 language input的重要来源。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本文将从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特点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给学生设计真实的语言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实际运用语言中学习,强调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主体性,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起到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在任务的情境中主动学习,探究语言知识和技能。
1. 强调学生参与。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任务中,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2. 注重语言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3. 强化任务设计。
任务型教学法注重设计真实、具体的语言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感受语言的实际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语言输出。
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输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1. 提供真实的语言任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境设计真实的语言任务,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角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际,完成特定的语言任务。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到语言的实际运用,增强语言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的学习动机。
2.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有趣的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知识,锻炼语言交际能力。
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日常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具体的学习项目,例如制作英语墙报、设计英语角活动等。
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概要: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是一种符合社会和学生发展要求的英语教学模式。
应该大力推广,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们的英语能力。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习过程,它使语言的教学更真实化,使课堂的学习更具实践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
让学生在小组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下,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学以致用,应用语言。
这是一种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的作用(一)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能力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任务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出发,让他们有兴趣去参与,激发了他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通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搜集整理资料,与小组成员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在任务中运用英语进行会话、交流、询问等交际活动,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单词、语法,也锻炼了英语口语能力。
在交流中遇到问题也促使他们主动去学习新的单词、语法、技巧。
这不仅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提高了他们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能力。
(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时期的初中英语教育,不应只注重英语知识的教授和英语考试成绩,还应该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
在任务型教学中,老师会提出任务,让学生自己根据要求去搜集资料,设计任务的内容,思考任务的表现形式等。
多样化的任务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而且从学习方法、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思考分析能力等多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综合素质,使其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
(三)培养情感,增强自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他对一个事情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任务型教学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调适,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和动机。
同时,任务形式的多样性使得任务完成的过程丰富有趣,课堂气氛活跃,提高教学的效果。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初探《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是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配合好新教材的使用,我们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从初一开始,希望赋予英语课堂教学新的内涵,并带来生机和活力。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作为一种语言教学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中提出来的,对初中英语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任务型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
它以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
该模式是20多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状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
具体地说,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合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在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
简单地说,任务型教学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
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谈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英国语言学家 Jane Willis 于 1996 年提出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任务前(Pre-task)、任务中(While-task) 和任务后 (Post-task)。
我们认为它合理、简便、易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精神,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检查评价和家庭练习两步,形成了五个基本步骤:任务前、任务中、任务后、检查评价和家庭作业,使课上与课下浑然一体。
具体介绍如下:1.任务前 (Pre-task)(1)介绍目标和任务。
呈现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如果可能的话让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去搜集相关资料,教师在前一节课向学生说明任务,使学生有时间去完成任务,有关资料也可由教师课前准备。
(2)让学生回忆列出所学的相关知识。
2.任务中 (While-task)(1)完成任务。
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
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首先,根据任务让全班学生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
其次,让学生完成任务。
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如生词,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或互相问,或查字典,最后再问教师。
然后,各组选出一个学生代表,在小组学生积极帮助下准备好材料向全班展示,此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走动以帮助学生。
(2)展示成果。
教师让各组学生代表依次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各组所选代表每次应该是不同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在小组展示完时,其他学生或教师如有疑问,可以向小组代表咨询有关问题。
回答问题时,既可以是学生代表,也可以是小组同伴帮助回答。
完成此步骤任务时,教师作必要的小结。
(3)听录音,使学生对课文有全面了解。
3.任务后 (Post-task)在这一步骤里,学生主要处理语言、词汇和短语、重点句型和语言知识等。
采取的方式可以由学生先讨论,教师指导他们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4.检查评价 (Assessment)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和语言知识掌握情况,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April 20212021年4月第18卷第04期Vol.18No.04读与写杂志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张凤娇(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中学福建三明365102)摘要:“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
根据仁爱英语的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4-0212-01《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1呈现任务,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谐的学习情境呈现任务,就是使学生置身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使学生就进入“参与任务”的环节。
学生通过使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完成贴近生活的任务,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基本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SectionC 、Topic2、Unit1时,Because of the large population,what problems have been caused?同学们热情很高,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如:Much more pollution.There is less living space for each family and so on.活学活用,运用pairwork,groupwork 和project 等方法,让他们结合课本,贴近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进行对话采访,使学生乐于参与,言之有物。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
轵城二中张静
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
Krashen强调,掌握语言大都是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
他认为:学生掌握语言必须通过“可理解性的输入”。
假如输入在一定限度上超出个人的现有水平,语言习得就自然产生。
Long(1998)提出:语言必须通过“对话互动”才能习得。
他认为,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机制是“变化性的互动”。
根据上述理论,外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即任务,学生只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才能产生语言习得。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任务的设置要以意义为中心,要重视学生的信息沟通;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历,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应注意任务的完成,即交际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结果是评价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志。
在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有以下特点:1、任务型教学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运用目标语言做事,一下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也体现了任务的真实性。
2、学生在运用目标语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学习的习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
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与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已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
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这一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
营造了一种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最佳环境。
3、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对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很好地体现了现化语言教育中关于交际能力、认知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合、学习策略以及合用学习等理念,从而使学生获益匪浅,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又发展了学生本身。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步骤
我们把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逐步确立了“联系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真实可行的任务活动,让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
我们将其简化为“三化”,即: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活动任务化、教学任务真实化。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即教师先引入任务。
2、任务环( task circle):
a、任务(task)即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ing)即各组学生计划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c、报告(reporting)即学生代表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后任务(post-task):
a、分析(analysis)即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操练(practice)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必须用英语。
三、任务型教学的运用
现以新目标教材Go for it Boo Ⅱ Unit 6为例说明一下:
Go for it Boo Ⅱ Unit 6学了很多关于音乐的单词,比如爵士、乡村、流行、舞蹈、摇滚、拉普、古典等等。
我们在边放音乐的过程中边呈现新单词,从听觉的基础上整体感知了这些单词后,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选取一些好听的CD片断,特别是自己的最爱。
第二天带到学校通过电脑放给大家听,猜猜是什么音乐。
只见学生站在讲台上,很风趣地说道:Guess !What kind of music is it?Do you like it?Why? I like it because it's relaxing./I don't like it because it's too exciting.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在选取CD的过程中,重新巩固了单词,也培养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在展示的时候,体会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在提问交流的时候,又不自觉地运用了所学句型和单词,如I like it because it's interesting(relaxing……)。
学生甚至会问到" What's your favorite kind of music?Who's your favorite music group a nd 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等等。
实施了任务型教学途径后,课堂上经常有两人对话,小组调查,情景表演等等。
成功地将话题、功、结构和任务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了课程标准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生在英语的认知、技能、能力、情感、策略等方面整体推进、和谐发展。
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对学生习得语言内化、以及自我认识、自我监控和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树立了学习自信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