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电气规范2005-6-10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7
8 电气8.1 一般规定8.1.1 医院的医疗场所应分为:0类医疗场所:不使用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的医疗场所。
1类医疗场所: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需要与患者体表、体内(除2类医疗场所所述部位以外)接触的医疗场所。
2类医疗场所: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需要与患者体内(主要指心脏或接近心脏部位)接触以及电源中断危及患者生命的医疗场所。
8.1.3 医疗用房内禁止采用TN-C接地系统。
8.2 电源8.2.1 应根据医疗场所的分类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
8.2.2 医疗场所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便于电源从主电网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系统。
8.2.3 需要采用净化电源设备的科室,宜采用单元净化系统,满足工艺及设备条件。
8.2.4 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的电源,应由变电所单独供电。
8.2.5 放射科、核医学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医疗设备电源,应分别设置切断电源的隔离电器。
8.2.6 大型医疗设备的电源系统,应满足设备对电源压降的要求。
8.3 安全保护8.3.1 1类和2类医疗场所的使用SELV和PELV时,设备额定电压不应超过交流25V或者直流60V,并应采取绝缘保护。
8.3.2 1类和2类医疗场所必须设防止间接触电的断电保护,并符合下列要求:1 IT、TN、TT系统,接触电压U不应超过25V。
2 TN系统最大分断时间230V为0.2s,400V为0.05s。
3 IT系统中性点不配出,最大分断时间230V为0.2s。
8.3.3 TN系统在2类医疗场所区域内采用额定剩余电流不超过30mA的,RCD仅用在以下回路中:1手术台供电回路。
2 X射线装置回路。
3额定容量超过5kVA的大型设备的回路。
4非生命支持系统的电气设备回路。
8.3.4 TT系统在1类医疗场所和2类医疗场所采用8.3.3条TN系统的要求,而且必须采用RCD。
8.3.5 2类医疗场所中,维持患者生命,外科手术和其他位于患者周围的电气装置均应采用医用IT系统(不包括8.3.4所列电气装置)。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安全
以下内容依据GB 9706.1-2007《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企业根据产品结
构特点编写相关安全要求适用条款。
A1标准适用条款:(见表A1)
A2检验规则
A2.1检验项目按表A2的规定。
A2.2判定规则
a)出厂检验;
b)注册检验;
c)安全认证检验;
d)周期检验。
表A2检验项目
A2.2.2 各类型检验的检验数量及合格判定方法。
说明:
1、“适用情况”栏,如适用填写“适用”;如不适用填写“—”;
2、“试验方法”栏,填写GB9706.1-2007中对应的条款;
3、编制说明中应将不适用的条款逐条说明;
4、出厂检验项目漏电流和电介质强度检验应注明在“正常条件”下进行。
2023年医院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医院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和质量,确保医院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工作。
电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发电机、配电箱、开关柜、电动机、线路等。
第三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安全操作和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电气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并定期接受培训,不得擅自操作未经培训的设备。
第五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标识要求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不得进行非法改装或擅自增加使用负荷。
第六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电气绝缘手套、护目镜等,并正确使用。
第七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发现电气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时,应及时停机并报告维修人员处理。
第八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保障设备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妥善保存和使用电气设备的相关文件和资料。
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电气设备巡检制度和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修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医院应配备专职的电气设备维修人员,并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
第二章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第十一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机并报告维修人员。
第十二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应按照操作手册要求进行,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三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应戴好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四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工作参数,如需改变应向维修人员请示。
第十五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规定使用开关和按钮,不得随意操作。
第十六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不得违反电气安全规定,如私拉乱接电线、乱用电线搭接等行为。
第十七条医院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应关注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声音、异味或烟雾等应及时停机并报告维修人员。
8 电气8.1 一般规定8.1.1 医院的医疗场所应分为:0类医疗场所:不使用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的医疗场所。
1类医疗场所: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需要与患者体表、体内(除2类医疗场所所述部位以外)接触的医疗场所。
2类医疗场所: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需要与患者体内(主要指心脏或接近心脏部位)接触以及电源中断危及患者生命的医疗场所。
8.1.2 医疗用房所对应医疗场所的分类见表8.1.2。
8.1.3 医疗用房内禁止采用TN-C接地系统。
8.2 电源8.2.1 应根据医疗场所的分类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
8.2.2 医疗场所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便于电源从主电网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系统。
8.2.3 需要采用净化电源设备的科室,宜采用单元净化系统,满足工艺及设备条件。
8.2.4 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的电源,应由变电所单独供电。
8.2.5 放射科、核医学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医疗设备电源,应分别设置切断电源的隔离电器。
8.2.6 大型医疗设备的电源系统,应满足设备对电源压降的要求。
8.3 安全保护8.3.1 1类和2类医疗场所的使用SELV和PELV时,设备额定电压不应超过交流25V或者直流60V,并应采取绝缘保护。
8.3.2 1类和2类医疗场所必须设防止间接触电的断电保护,并符合下列要求:1IT、TN、TT系统,接触电压U不应超过25V。
2TN系统最大分断时间230V为0.2s,400V为0.05s。
3IT系统中性点不配出,最大分断时间230V为0.2s。
8.3.3 TN系统在2类医疗场所区域内采用额定剩余电流不超过30mA的,RCD仅用在以下回路中:1手术台供电回路。
2X射线装置回路。
3额定容量超过5kVA的大型设备的回路。
4非生命支持系统的电气设备回路。
8.3.4 TT系统在1类医疗场所和2类医疗场所采用8.3.3条TN系统的要求,而且必须采用RCD。
8.3.5 2类医疗场所中,维持患者生命,外科手术和其他位于患者周围的电气装置均应采用医用IT系统(不包括8.3.4所列电气装置)。
IEC 60601《医用电气设备》的电器安全标准目录IEC 60601-1系列:IEC 60601-1-2005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IEC 60601-1-1-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1-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医用电气系统的安全要求IEC 60601-1-2-2001 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等同YY0505-2005IEC 60601-1-3-1994 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第3节: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IEC 60601-1-4 AMD 1-1999 医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程序可控的医用电气系统修改1IEC 60601-1-4 Edition 1.1-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安全的一般要求.并行的标准:可程序化的医用电气设备IEC 60601-1-4B (英版测试表格) 医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安全的一般要求.并行的标准:可程序化的医用电气设备IEC 60601-1-6-2003 医疗电气设备.第1-6部分:安全的一般要求.并列标准:可用性(Usability)IEC 60601-1-8-2003 医疗电气设备.第1-8部分:安全的一般要求.并列标准.医疗电气设备和医疗电气系统中警报系统的一般要求、试验和指南IEC60601-2 系列:IEC 60601-2-1 AMD 1-2002 医疗电气设备.第2-1部分:1-50MeV范围内医用电子加速器安全的特殊要求.修改件1IEC 60601-2-1-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1部分:能量为1MeV至50MeV医用电子加速器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安全专用要求》GB9706.4-1999. (idt IEC60601-2-2: 1991) IEC 60601-2-3 AMD 1-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3部分:短波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IEC 60601-2-4-2002 医用电气设备.第2-4部分:心脏除颤器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5-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2-5部分:超声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6-1984 医用电气设备第2-6部分:微波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7-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7部分:诊断X射线发生装置的高压发生器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8 Edition 1.1-1999 医用电气设备.第2-8部分:在10KV-1MV范围操作的治疗X射线设备的安全性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8-1999 医用电气设备第2-8部分:在10kV~1MV治疗X射线发生装置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9-1996 医用电气设备第2-9部分:放射治疗中与患者接触的剂量仪与辐射探测器连接的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10 AMD 1 Corrigendum 1-2002 医用电气设备.第2-10部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修改件1IEC 60601-2-10 AMD 1-2001 医用电气设备第2-10部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 IEC 60601-2-10-1987 医用电气设备第2-10部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11-1997 医用电气设备第2-11部分:γ射束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12-2001 医用电气设备肺通气机安全性的特定要求第2-12部分:危急护理通气机IEC 60601-2-13-2003 医用电气设备.第2-13部分:麻醉系统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15-1988 医用电气设备第2-15部分:电容放电式X射线发生器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16-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16部分: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17-2004 医用电气设备.第2-17部分:自动控制近距放射治疗后装设备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18 AMD 1-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2-18部分:内窥镜设备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IEC 60601-2-18-1996 医用电气设备第2-18部分:内窥镜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19 AMD 1-1996 医用电气设备第2-19部分:婴儿培养箱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IEC 60601-2-19-1990 医用电气设备第2-19部分:婴儿培养箱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0 AMD 1-1996 医用电气设备第2-20部分:运输培养箱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IEC 60601-2-20-1990 医用电气设备第2-20部分:运输培养箱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1 AMD 1-1996 医用电气设备第2-21部分:婴儿辐射保暖箱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 IEC 60601-2-21-1994 医用电气设备第2-21部分:婴儿辐射保暖箱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2-1995 医用电气设备第2-22部分:诊断和治疗用激光设备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23-1999 医用电气设备第2-23部分:经皮分压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4-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24部分:输液泵及其控制器的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5 AMD 1-1999 医用电气设备第2-25部分:心电图机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IEC 60601-2-25-1993 医用电气设备第2-25部分:心电图机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6-2003 医用电气设备.第2-26部分:脑电图机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27-1994 医用电气设备第2-27部分:心电图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8-1993 医用电气设备第2-28部分:医疗诊断用X射线源组件和X射线管组件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29-1999 医用电气设备第2-29部分:放射治疗模拟机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0-1999 医用电气设备第2-30部分:自动循环间接血压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1 AMD 1-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31部分:带内部能源的体外心脏起搏器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IEC 60601-2-31-1994 医用电气设备第2-31部分:带内部能源的体外心脏起搏器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1991 医用电气设备第2-3部分:短波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2-1994 医用电气设备第2-32部分:X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3-2002 医用电气设备.第2-33部分:医疗诊断用磁共振设备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34-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2-34部分:直接血压监护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5-1996 医用电气设备第2-35部分:医用电热毯、褥和垫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6-1997 医用电气设备第2-36部分:体外碎石机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7-2001 医用电气设备第2-37部分:超声医疗诊断和监护设备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38 AMD 1-1999 医用电气设备第2-38部分:医院电动床安全专用要求修改1IEC 60601-2-38-1996 医用电气设备第2-38部分:医院电动床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39-2003 医用电气设备.第2-39部分:腹膜透析仪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40-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40部分:电子肌动描记器及诱发反应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41-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2-41部分:外科手术灯和诊断用灯的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43-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2-43部分:介入过程用X射线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44 AMD 1-2002 医用电气设备.第2-44部分:计算机断层摄影用X射线设备安全的特殊要求.修改1IEC 60601-2-44 Edition 2.1-2002 医用电气设备.第2-44部分: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44-2001 医用电气设备第2-44部分: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45-2001 医用电气设备第2-45部分:乳腺X射线摄影设备和乳腺摄影立体定位器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46-1998 医用电气设备第2-46部分:手术台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47-2001 医用电气设备第2-47部分:不卧床的心电描记系统安全(包括主要性能)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49-2001 医用电气设备第2-49部分:多功能病人监护设备安全的特殊要求IEC 60601-2-50 Corrigendum 1-2001 医用电气设备.第2-50部分:婴儿光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50-2000 医用电气设备第2-50部分:婴儿光治疗设备安全专用要求IEC 60601-2-51-2003 医用电气设备.第2-51部分:单道和多道心电描记器记录和分析的安全性的特殊要求IEC 60601-3-1-1996 医用电气设备第3-1部分:经皮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监护设备基本性能要求。
配电室招标要求1.1 设计依据1.1.1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1.2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1.1.3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1.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1.6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1.1.7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1.1.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1.1.9 其它相关的国家与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
1.2招标范围门诊医技楼配电室 10/0.4kV 变配电系统;低压系统设备安装及调试。
1.3 配电室变压器共采用 4 台户内型干式变压器,接线为Dyn11。
变压器容量选择、负载率及供电范围如下表:1.4 供电电源1.4.1. 10kV 电源由病房楼高压开关站引来 4 路 10kV 电源。
其中变压器 1TA 引自病房楼变压器出线柜(06#柜);变压器 2TA 引自病房楼变压器出线柜(08# 柜);变压器 3TA 引自病房楼变压器出线柜(07#柜);变压器4TA 引自病房楼变压器出线柜(05#柜)。
1.4.2. 应急电源1)柴油发电机本工程由病房楼柴油发电机房引来一路电源作为第三路电源。
当 2 路10kV 市电停电、缺相、电压或频率超出范围,或同一组两台变压器同时故障时,从低压配电进线柜进线开关前端处取柴油发电机的延时启动信号,至柴油发电机房,信号延时 0~10s(可调)自动启动柴油发电机,达到额定转速、电压、频率后,投入额定负载运行。
当市电恢复 30~60S(可调)后,自动切换市电供电,柴油发电机组经冷却延时后,自动停机。
柴油发电机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2) EPS:应急照明采用相对集中的EPS作为备用电源,要求电源切换时间小于5秒。
强电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2008《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2-2013建筑、给排水及空调通风等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
2.设计范围:空调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接地保护及安全措施。
3.负荷等级(1)手术室设备及其照明用电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
(2)内镜检查室;医疗用电设备;公共走道照明;应急照明为一级负荷(3)其余均为三级负荷。
4.供电电源本区域照明、空调通风、医疗设备等用电由楼层总配电箱或地下一层变配电所低压出线柜引来,所有用电设备电压等级为380V/220V。
5.计量在强电井总配电箱处设计量表计对照明、空调、医疗设备等用电负荷进行分项计量。
6.配电系统:本改造区域低压配电干线由强电井总配电箱引出经桥架穿管引到末端设备。
应急照明、医疗用电设备、走道照明等由两路电源加末端自切。
手术室用电由双电源+柴油发电机供电外,还需增设UPS不间断电源。
7.配电线路敷设应急照明干线采用矿物绝缘电力电缆敷设,支线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型铜芯聚录乙烯绝缘导线,管线明敷时,穿具有防火涂层的金属管或金属桥架敷设;暗敷时,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30mm。
其他照明、空调动力设备干线采用无卤低烟绝缘电力电缆穿金属管或金属桥架敷设,配电支线采用铜芯聚乙烯绝缘导线,穿镀锌钢管在楼板内或吊顶内敷设。
8.接地保护及安全措施(1)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为TN-S系统。
手术室为局部IT系统,选用专用配电箱,配电箱内设置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两侧不设过载保护,需设高温绕组监控及绝缘监视装置。
(2)本工程接地形式利用原配电保护接地方式。
医院电气工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指导医院电气工程建设、维护管理工作,保证医院电力设施的安全、可靠和有效运行,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电力设施的建设、改造、维护及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电力设施包括变配电设备、照明设备、低压开关设备、接地装置、绝缘电气设备等。
第四条医院电力设施建设、维护管理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
第五条医院应设立电气工程部门,负责医院电气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第六条医院电气工程部门应定期进行巡检、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七条所有从事电气工程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持证上岗。
第八条医院电力设施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测,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九条医院电力设施的维护管理应建立相应的档案记录,并定期整理。
第十条医院应加强对电气设施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对电气安全的认识。
第二章医院电气设施建设第十一条医院电气设施建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要求和技术标准。
第十二条医院电气设施建设应编制施工图纸,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医院电气设施建设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设备材料。
第十四条医院电气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第十五条医院电气设施建设后应进行验收,设备运行正常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六条医院电气设施建设完成后,应编制建设档案,做好设备、资料的归档工作。
第十七条医院电气设施建设完成后,应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十八条医院电气设施建设后,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三章医院电气设施维护管理第十九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电气设备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二十条医院电气设施维护管理应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型、等级,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
第二十一条医院电气设施维护管理应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人员,明确维护任务和要求。
第二十二条医院电气设施维护管理应定期检查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十三条医院电气设施维护管理应做好维护记录,及时整理、归档。
医院电气设备工作场所应分为:零类医疗场所:无需与患者身体接触的电气工作场所。
一类医疗场所:需要与患者体表、体内(二类医疗场所所述环境)接触的电气工作装置场所。
二类医疗场所:需要与患者体内(主要指心脏或接近心脏部位)接触以及电源终端危及患者生命的电气工作场所。
医疗用房内禁止采用TN—C接地系统。
应根据医疗场所的分类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
医疗场所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便于电源从户电网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系统。
需要采用净化电源设备的科室,宜采用单元净化系统,满足工艺及设备条件。
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的电源,应由变电所单独供电。
放射科、核医学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医疗设备电源,应分别设置切断电源的隔离变压器。
大型医疗设备的电源系统,应满足设备对电源压降的要求。
安全保护:1类和2类医疗场所的使用SELV和PELV时,设备额定电压不应超过交流25V或者直流60V,并应采取绝缘保护。
1类和2类医疗场所必须设防止间接触电的断路保护,并符合下列要求:2类医疗场所中,维持患者生命,外科手术和其他位于患者周围的电器装置均应采用IT系统。
多个医疗功能房间,至少安装一个医用IT系统,并必须配置绝缘监视器。
隔离变压器需设置过载和高温的监控。
在1类、2类医疗场所内应设置辅助医用等电位连接母排,等电位连线将保护线、外部电导电部分、电磁干扰隔离板等与等电位母排联结。
隔离变压器应尽量靠近医疗场所,并采取措施防止人的无意接触。
2类医疗场所的配电系统应设置过流保护。
隔离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禁止使用过载保护。
二次侧应设置双极断路器。
2类医疗场所内,IT系统的每组插座回路,应独立设置过流保护,宜独立设置过载报警。
1类医疗场所和2类医疗场所内,至少提供两路不同的照明电路。
电气装置与医疗气体释放口的安装距离不得少于0.2m一类和二类医疗场所内,任一导体上的电压下降值高于标准电压10%时,应急电源应自动启动。
医疗场所应急电源的种类:1切换时间≤0.5s的电源:专用安全电源恢复供给时间不得>0.5s,主要应用在维持手术室照明和重要的医疗设备工作。
医院制剂中心配电规范一、引言医院制剂中心是医院药学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药品的制剂和配制工作。
在医院制剂中心的运作中,配电是一个关键环节。
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制剂中心配电工作,确保安全可靠地供电。
二、配电设备要求1.医院制剂中心的配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持有合法的检测报告和使用证书;2.配电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3.配电设备的运行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设备周围不得存放易燃物品;4.配电设备应配备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安全装置,确保电流和电压稳定、安全;5.配电设备的线路应合理布置,防止相互干扰和交叉,确保正常供电。
三、保护措施1.配电设备的开关控制箱应设在专门的控制室内,控制室门应加锁,仅授权人员可以进入;2.配电设备应配备可靠的漏电保护装置,及时检测和切断漏电的电路;3.配电设备应配备过载保护装置,避免电流超过设备额定容量;4.配电设备的电缆应采用防火电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5.配电设备应设有操作说明,保证操作人员能正确操作设备;6.配电设备的维护保养应进行定期计划,并建立相应的维护记录。
四、应急处理1.配电设备发生故障或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避免火灾等进一步安全事故的发生;2.授权人员应上报相关部门,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3.配电设备恢复正常供电后,需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安全可靠;4.配电设备的故障和维修记录应详细记录,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五、培训和意识提升1.医院制剂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配电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2.员工应定期进行电气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电气安全意识;3.员工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如发现异常电流、电压或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六、总结医院制剂中心配电规范是保证医院制剂中心正常运作和员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遵守配电设备要求、保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培训和意识提升,可以有效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制剂中心的工作效率和电气安全水平。
8 电气
8.1 一般规定
8.1.1 医院的医疗场所应分为:
0类医疗场所:不使用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的医疗场所。
1类医疗场所: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需要与患者体表、体内(除2类医疗场所所述部位以外)接触的医疗场所。
2类医疗场所:医疗电气设备的接触部件需要与患者体内(主要指心脏或接近心脏部位)接触以及电源中断危及患者生命的医疗场所。
8.1.3 医疗用房内禁止采用TN-C接地系统。
8.2 电源
8.2.1 应根据医疗场所的分类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
8.2.2 医疗场所配电系统的设计,应便于电源从主电网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系统。
8.2.3 需要采用净化电源设备的科室,宜采用单元净化系统,满足工艺及设备条件。
8.2.4 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的电源,应由变电所单独供电。
8.2.5 放射科、核医学科、功能检查科、检验科等部门的医疗设
备电源,应分别设置切断电源的隔离电器。
8.2.6 大型医疗设备的电源系统,应满足设备对电源压降的要求。
8.3 安全保护
8.3.1 1类和2类医疗场所的使用SELV和PELV时,设备额定电压不应超过交流25V或者直流60V,并应采取绝缘保护。
8.3.2 1类和2类医疗场所必须设防止间接触电的断电保护,并符合下列要求:
1 IT、TN、TT系统,接触电压U不应超过25V。
2 TN系统最大分断时间230V为0.2s,400V为0.05s。
3 IT系统中性点不配出,最大分断时间230V为0.2s。
8.3.3 TN系统在2类医疗场所区域内采用额定剩余电流不超过30mA的,RCD仅用在以下回路中:
1手术台供电回路。
2 X射线装置回路。
3额定容量超过5kVA的大型设备的回路。
4非生命支持系统的电气设备回路。
8.3.4 TT系统在1类医疗场所和2类医疗场所采用8.3.3条TN系统的要求,而且必须采用RCD。
8.3.5 2类医疗场所中,维持患者生命,外科手术和其他位于患者周围的电气装置均应采用医用IT系统(不包括8.3.4所列电气装置)。
多个功能相同的房间,至少安装一个医用IT系统。
医用IT系统必须配置绝缘监视器。
并具有如下要求:
1交流内阻≥100KΩ。
2测量电压不超过直流25V。
3测试电流,故障条件下峰值应不大于1mA。
4当电阻减少到50 kΩ时能够显示,并备有试验设施。
5每一个医疗IT系统,具有显示工作状态的信号灯。
声光警
报装
置,应安装在便于永久性监视的场所。
6隔离变压器需设置过载和高温的监控。
8.3.6 为使“患者环境”内的下列装置达到等电位,在1类、2类医疗场所的“患者环境”内应设置辅助医用等电位联结母排,等电位连线将下列装置与等电位母排联结。
1保护线
2外部导电部分
3电磁干扰隔离板
4与导电板的联结部分
5隔离变压器的金属外壳
8.3.7 在2类医疗场所内,电源插座的保护线与安装设备或外露导电部分和等电位母排之间导体的电阻(包括连接部分的电阻)不应超过0.2Ω。
8.3.8 辅助医用等电位母排应安装在医疗场所的附近,靠近配电屏或在配电屏中。
便于为8.3.6条所述装置提供辅助医用等电位联结。
这样的联结应该明显可见,同时可以独立断开。
8.4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8.4.1 医用IT系统隔离变压器
1 医用IT系统通常采用单相变压器,其额定容量不应低于
0.5kVA,且不超过8kVA。
2隔离变压器应尽量靠近医疗场所,并采取措施防止人的无意接触。
3隔离变压器二次侧的额定电压不应超过250V。
4当隔离变压器处于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空载运行时,流向外壳或大地的漏电流不应超过0.5mA。
8.4.2 1类医疗场所和2类医疗场所需要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
时,应仅选择A型或B型脱扣器。
8.4.3 2类医疗场所每个终端回路均应设置短路与过负荷保护,但医用IT系统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禁止使用过负荷保护。
8.4.4 2类医疗场所内,医用IT系统二次侧各终端回路应设置双级保护电器。
在患者治疗环境应配置至少两个独立回路供电的多个插座。
每组插座回路,应独立设置短路保护,有条件的可独立设置过载报警。
医用IT系统插座应有固定而明显的标志。
8.4.5 1类医疗场所和2类医疗场所内,至少提供两个不同电源的照明回路。
8.4.6 电气装置与医疗气体释放口的安装距离不得少于0.2m。
8.4.7 防火保护
1 医疗场所电气装置的防火保护应执行国家相关规范。
2 医疗场所应急系统的电源、控制缆线宜采用无卤低烟阻燃型
或矿物绝缘型。
3 如设置防火漏电保护器,宜采用可调节型。
8.5 应急电源系统
8.5.1 应急电源的类别见表8.5.1。
1类和2类医疗场所内,任一导体上的电压下降值高于标准电压10%时, 应急电源应自动启动。
8.5.2 医疗场所应急电源的种类:
1切换时间≤0.5s的电源:
专用安全电源恢复供给时间不得>0.5s,主要应用在维持手术室照明和重要的医疗设备工作。
2切换时间≤15s的电源
当导体上的电压降至10%电源电压额定值且持续时间大于3s 时,设备在15s内可以连接到能维持24小时的供电安全电源。
3切换时间>15s的电源
电源故障时,可通过自动或手动切换到能持续供电至少3-24h 的安全电源。
8.5.3 应急照明系统切换时间不超过15s。
对下列场所应提供必要的最低照度。
1疏散通道以及出口指示照明。
2应急电源以及正常电源的配电装置及其控制装置所在场所。
3重要的房间,每个房间至少有一个由安全电源供电的灯具。
4在1类医疗场所每个房间至少有一个由安全电源供电的灯具。
5在2类医疗场所电源至少能提供50%的亮度。
8.6 照明设计
8.6.1 医疗建筑的照明设计执行国家相关规范,满足绿色照明要求。
8.6.2 医疗建筑医疗用房应采用高显色照明光源,显色指数≥80。
宜采用带电子镇流器的三基色荧光灯。
8.6.3 医疗建筑的照明系统采用荧光灯时应对系统的谐波进行校验,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8.6.4 病房照明宜采用间接型灯具或反射式照明。
床头宜设置局部照明,一床一灯,床头控制。
8.6.5 护理单元走道、诊室、治疗、观察、病房等处灯具,应避免对卧床患者产生眩光,宜采用漫反射灯具。
8.6.6 护理单元走道和病房应设“夜间照明”,床头部位照度不应大于0.1lx,儿科病房不应大于1lx。
8.6.7 需要观察患者的 x线诊断室、加速器治疗室、核医学扫描室和γ照相机室、手术室等用房,应设防止误入的红色信号灯,其电源应与机组连通。
8.7 防雷、接地与电磁兼容
8.7.1 医疗建筑防雷设计应按国家相关的设计规程、规范执行。
8.7.2 医疗建筑应采用防雷接地及电力系统共用接地系统。
8.7.3 医院建筑所有电气设备应满足相关的电磁兼容(EMC)的要求,应符合有关电磁兼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