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7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重点汇总(一)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有效性问题。
2、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推理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概述1、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所组成的集合。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讲概念划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1、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2、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3、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二、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同类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3、辨别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的方法: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概念。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
三、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与关系概念。
1、个体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
2、性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性质的概念称为性质概念。
3、关系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
4、判断关系概念是几元关系概念,其关键是看这个概念涉及几个个体。
5、个体概念是和性质概念、关系概念相对而言的,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时表达的是个体概念,有时表达的是性质概念或者关系概念。
四、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第二章第三节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术语和定义一、概述GB/T 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第三章“术语和定义”中,规定了80条术语,按其内容分别归类为10个部分。
这些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9000族标准的所有标准,而且为iso13485:2003所引用。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术语和定义,有助于标准条文的学习和应用。
本章仅就若干通用的基本术语进行解释,其它有关术语将在第三章讲术iso13485标准条款时分别加以阐述,80个术语中也有一部分不需特别解释,如“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在理解这些术语时要注意术语间的概念关系。
1、概念间的替代关系:即一个术语可能“套用”两个或更多个术语。
如产品的定义是“过程的结果”,而过程也有自己独立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如果将“过程”的定义“代入”,则“产品”的定义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
类似这样积木式的术语很多,我们可以“分层”进行理解。
如“质量”是“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而“特性”与“要求”也分别是独立的术语,在标准中特别以黑体字表示,并注上词条号。
我们了解了“特性”和“要求”的概念,对“质量”的概念也就清楚了。
2、概念间的属种关系(generic relation):即属种、属类关系。
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范、记录都属于文件的一个种,它们与文件在概念上是属种关系。
再如春、夏、秋、冬都属于季节的概念。
3、概念间的从属关系(partitive relation):即集合与部分的关系,在层次结构中,下层概念是上层概念的组成部分。
如质量管管理与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年与春、夏、秋、冬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概念间的关连关系(associativeaelation):概念之间存在着原因与结果,活动与场所,材料与产品的联系,即连带关系。
在GB/T19000标准的附录A中,将十个部分的术语以图解的方式表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关系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
第二章概念的本质、分类及相互关系第一节概念概述一、概念的本质1、概念的三种含义:一是指客观上存在的一种对象、一个东西(比如:我家门前有一棵树)以及对这种对象的主观把握,这属于哲学认识论的研究范围;二是指语言中的一个语词(比如“树”、”tree”等),树是一个木字和一个对字组成,树和数读音是一样的等等,这属于语言学研究的范围;三是指主观上的一个思维单位(比如:疼、心疼,心口疼,虚拟经济等。
一百个人的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逻辑学通过自然语言研究人们在使用概念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形式即第三种含义。
2、概念的逻辑特征:第一、概念是人们思维的最小单位。
第二、每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都有一定的范围(即外延)。
太阳、太阳系第三、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或特征。
概念是通过语词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事物的特有属性是该事务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孩子的特有属性是什么?生理上的、心理上的、认知上的以及社会化方面,既憋不住尿又憋不住话的是儿童、幼稚、成熟、衰老)。
3、概念的作用第一、概念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
(认识的起点,对事物有个基本概念)第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思维把握事物的起点。
(明确概念是思维的逻辑起点,是头脑清楚的基本保证)关键词是我们反映事物、表达思想的重要抓手,所谓关键词就是基本概念。
比如:对北外的概念:外特精。
中国梦、北外梦、个人梦想。
二、概念与语词逻辑学是通过语词研究概念。
1、概念与语词不可分开(一枚硬币的两面),概念是思维的最小单位,语词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概念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任何语词都要表达一定的概念。
2、概念和语词的不同第一、概念是思维的内容,语词是思维的形式,概念具有全人类性,语词往往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第二、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语词来表达(即使同一种语言也是“一个意思,十种说法”)。
比如“爱人、老婆、婆姨、屋里的、糟糠”等等。
中国古代关于信的说法:锦书、锦笺、信札、笺札、惠书、便函、大示等。
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各样的。
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研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1.同一关系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鲁迅”(a)和“《阿Q正传》的作者”(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
因此,在语境许可的情况下,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交替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表述重复,又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
例如:“中国”,“我的母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三个概念是同一关系,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取得不同的修辞效果。
2.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为属种关系。
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由于属概念与种概念分别反映不同层次的对象,因此,在语言表达中,属概念与种概念一般不能并立使用,否则,会使部分外延被重复断定。
另外,由于属概念反映的是一个类,外延比较大,因此,属概念不可能是单独概念,也不可能是集合概念。
4.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教师”(a)和“律师”(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即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 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第二章 概 念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
逻辑学从外延方面来研究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下列五种:
一、全同关系
a 、
b 两个概念,如果它们的外延全部重合,即所有的a 都是b ,同时,所有的b 都是a ,那么,a 与b 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全关系又叫同一关系。
(全同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即如果a 、b 两个概念,a 概念的全部外延都是b 概念的外延,b 概念的全部外延也都是a 概念的外延,则a 、b 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同关系。
)例如:
等边三角形(a )与等角三角形(b )
《四世同堂》的作者(a )与老舍(b )
北京(a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b )
上述例子中,a 与b 的外延是完全重合的。
拿“等边三角形”与“等角三角形”这两个概念来说,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角三角形”,所有的“等角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同一对象,外延是完全重合的。
全同关系可用图形表示:
二、真包含关系
a 、
b 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b 都是a ,但有的a 都不是b ,那么,a 与b
之
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
大城市(a)与上海(b)\动物(a)与脊椎动物(b)
规律(a)与经济规律(b)\工人(a)与纺织工人(b)
以上例子中,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
拿“工人”和“纺织工人”这两个概念来说,所有的纺织工人都是工人,但有的工人(如钢铁工人)不是纺织工人,这样,“工人”对于“纺织工人”的关系,就是真包含关系。
真包含关系可用图形表示:
a、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的a都是b,但有的b都不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
大学生(a)与学生(b)\长篇小说(a)与小说(b)
工业产品(a)与劳动产品(b)\老人(a)与人(b)
以上例子中,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拿“大学生”和“学生”这两个概念来说,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学生,但有的学生(如中学生、小学生、中专生)不是大学生,这样,“大学生”对于“学生”的关系,就是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可用图形表示:
小的概念。
外延较大的那个概念,叫做属概念。
外延较小的那个概念,叫做种概念。
例如“小说”与“长篇小说”,“小说”的外延大于“长篇小说”的外延,其中,“小说”就是“长篇小说”的属概念,“长篇小说”就是“小说”的种概念。
在传统逻辑中,把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统称为包含关系(或属种关系)。
真包含关系叫属种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叫种属关系。
四、交叉关系
a、b两个概念,有的a是b,有的a不是b,而且,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
医生(a)与军人(b)\妇女(a)与工人(b)
共青团员(a)与大学生(b)\管理干部(a)与科技人员(b)
以上例子中,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拿“妇女”和“工人”这两个概念来说,有的妇女是工人,但有的妇女(如老师、歌唱演员、律师)不是工人;而且,有的工人是妇女,有的妇女不是工人。
这样,“妇女”与“工人”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又如:共青团员(a)与大学生(b)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
因为在
“共青团员”和“大学生”这两个概念里,有的共青团员是大学生,但有的共青团员(如工人、医生等)不是大学生;而且,有的大学生是共青团员,有的却不是共青团员。
这样,“共青团员”和“大学生”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可用图形表示:
逻辑上把这以上4种关系统称为相容关系。
五、全异关系
a 、
b 两个概念,所有的a 都不是b ,那么,a 与b 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异关系。
它又叫不相容关系。
(全异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没有任何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例如: 社会主义国家(a )与资本主义国家(b )\金属(a )与非金属(b )
亚洲(a )与非洲(b )\ 北京(a )与上海(b )
以上例子中,a 与b 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异关系。
拿“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个概念来说,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这样,“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就是全异关系。
全异关系可用图形表示:
全异关系又可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1.矛盾关系
(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互相排斥,并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等于邻近的属概念外延的关系。
)
是指具有全异关系的a、b两个概念,它们都包含于另一个概念c。
如果a 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全部外延,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
例如:
无产阶级(a)与非无产阶级(b)\脊椎动物(a)与无脊椎动物(b)
共产党员(a)与非共产党员(b)\核国家(a)与无核国家(b)
以上例子中,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
拿“无产阶级”和“非无产阶级”这两个概念来说,它们都包含于“阶级”,而“无产阶级”加上“非无产阶级”,其外延等于全部“阶级”的外延,这样,“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的关系,就是矛盾关系。
“无产阶级思想”+“非无产阶级思想”=思想
矛盾关系可用图形表示:
2.反对关系
近的属概念的外延的关系。
)
也叫对立关系,是指具有全异关系的a、b两个概念,它们都包含于另一个概念c。
如果a与b的外延之和小于c的全部外延,那么,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例如:
白(a)与黄(b)\钢笔(a)与毛笔(b)
工人(a)与农民(b)\李白(a)与杜甫(b)
无产阶级(a)与资产阶级(b)
以上例子中,a与b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概念来说,它们都包含于“阶级”,而且“无产阶级”加上“资产阶级”,其外延小于全部“阶级”的外延,因为,除了这两个阶级之外,还有“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等。
这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就是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可用图形表示:
画一画:
画出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图:
①大名、邯郸、河北
②教师、党员、女人
③美丽的、白色的、黑衣服
④坐、走、爬、行为
练一练:
2016上半年真题(中学):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与“土豆”和“马铃薯”一致的是(D)
A.坦克—战车
B.录音机—录音笔
C.萝卜—青萝卜
D.番茄—西红柿
2016上半年真题(幼教):下列选项中与“三角形—几何图形”逻辑相同的是(D)
A.矩形—椭圆形
B.菱形—六边形
C.圆形—三角形
D.梯形—四边形
2015下半年真题(幼教):下列和“书法家---画家”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B ) A.童星---明星B.党员---老师
C.军人---军官D.幼儿---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