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秋天的收获》
- 格式:ppt
- 大小:6.39 M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秋天的收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观看并参与秋天的收成,体验丰收的欢乐,情愿与别人分享欢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明白得珍爱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3、通过各种感官观看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明白得珍爱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感官观看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学预备:1、学生预备:搜集资料调查秋天收成些什么;搜集一些关于爱惜粮食的诗歌或谚语;预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2、老师预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教学过程:一、分享收成的欢乐1、师:你们明白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季)秋姐姐带着礼物悄悄来到了我们周围,你们想不想明白她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那就请每个组的组长代表你们组的同学来猜一猜。
(请每个组的组长把手伸到老师预备的袋子里,摸一摸里面的东西,说一说那个东西的大小、形状、摸后的感受,并猜一猜是什么?)猜对了,老师送一些给那个小组的成员品尝。
2、师:刚才你们品尝的食物好吃吗?这些差不多上秋季收成的果实,秋季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我们一起看看录像。
【放秋天的录像】二、认识秋天的果实1、问:(1)师:在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秋天的果实?(生回答)(2)师:你明白秋天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吗?你有没有亲自采摘过这些果实?(3)学生展现自己和家人采摘的照片,讲一讲自己明白的秋天的果实和采摘的欢乐。
(4)师:没采摘过的同学,以后有机会也让爸爸、妈妈带你去采摘,感受一下秋天收成的欢乐。
2、辨析师:刚才同学们还说到了一些不是秋天收成的果实,我们一起来辨论一下在下面这些果实中,哪些不是在秋季成熟的果实。
3、播放课件,请同学操作。
图中有西瓜、桃子、麦子、春笋、荔枝、苹果、栗子、猕猴桃、柚子,其中西瓜、桃子、麦子、荔枝是夏天成熟的果实,春笋是春天的收成。
小学品德与生活《秋天的收获》说课稿小学品德与生活《秋天的收获》说课稿一.说教材《秋天的收获》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
本单元总体目标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初步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人和自然的关系,知道爱惜劳动成果。
进一步了解出行安全,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乐于帮助别人,尊敬老人。
发展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秋天的收获》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主题,主要以“收获的季节”、“小小丰收会”两个环节来具体介绍秋天的收获以及人们丰收的喜悦心情。
其中“收获的季节”旨在引发孩子们去观察自己生活的地方,秋天收获些什么,欣赏丰收的景象,并实际参与一些秋收活动,体验收获的喜悦,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尊敬劳动者的情感。
“小小丰收会”主要是引导大家搜集当地秋天收获的东西,举办丰收会,从而观察了解当地秋天的主要土特产。
在搜集展品的过程中,学生又会加深对自己家乡主要物产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各种感观,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
(2)能力目标: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发展表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三.说重点、难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不难看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感受秋天的丰收,体验丰收的喜悦,从而热爱秋天,热爱、尊敬付出劳动带来丰收的人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并内化为品德,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四.说教学准备要想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因此,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结合看电视或随家长去郊游、采摘等,了解秋天的收获;搜集一些爱惜粮食的诗歌或谚语;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和做水果拼盘的工具。
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自然现象,春华秋实。
2.引导学生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计划:
1.儿歌出发,图片感知,感悟实践,展示创意作品。
学情分析:
南方孩子对北方秋天与南方秋天的异同作比较,较有难度,于是结合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将熟悉的蔬菜水果作主主线,引导孩子一步步深入文本,自主探究和发现,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学生感知实践,深入文本,激发学生珍惜粮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
收获的季节练习二
一、填空题。
1.秋天是个______的季节,农民伯伯为此付出了______的劳动。
2. 一粒稻谷一滴汗,爱惜______理应该。
二、选一选。
请把秋天里收获的果实序号对应选入相应类别中。
2.蔬菜:________________
3.水果:________________
三、猜一猜。
1. 一个绿娃娃,肚里水汪汪,若是剖开看,红汁往外淌。
(打一水果)______
2.一见秋姑娘到,
姐妹们齐欢笑。
大姐笑咧了嘴,
二姐笑弯了腰,
三姐笑得满脸红,
四姐笑得泪珠掉。
(打四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收获,辛勤
2.粮食
二、选一选。
请把秋天里收获的果实序号对应选入相应类别中。
1. cfik
2. bhlm
3. adegjno
三、猜一猜。
1.西瓜
2. 石榴、香蕉、苹果、葡萄。
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设计所遵循的理念: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创造了契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其中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足以看出学科课堂教学需要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性。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思路。
我们知道,就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生活学科整合而言,其主体是品德与生活学科,而不是信息技术,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与探索,以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目标为最根本出发点,达到改善学生学习,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2)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秋天的收获》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第二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活动的目标是: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注重知识、能力及行为目标,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整体的发展,针对这样一个主题目标,教师牢牢把握目标并借助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来设计教学,力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
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进入“秋天的收获”这一课学习的时候,已经是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季节了。
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丰收的季节里,小学生们是比较容易获得有关秋天的直接体验和感受的。
秋天的收获教学目标:1、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3、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教学难点: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资料调查秋天收获些什么;搜集一些关于爱惜粮食的诗歌或谚语;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2、老师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教学过程:一、分享收获的喜悦1、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季)秋姐姐带着礼物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知道她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礼物?那就请每个组的组长代表你们组的同学来猜一猜。
(请每个组的组长把手伸到老师准备的袋子里,摸一摸里面的东西,说一说这个东西的大小、形状、摸后的感觉,并猜一猜是什么?)猜对了,老师送一些给这个小组的成员品尝。
2、师:刚才你们品尝的食物好吃吗?这些都是秋季收获的果实,秋季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我们一起看看录像。
【放秋天的录像】二、认识秋天的果实1、问:(1)师:在录像中,你看到了哪些秋天的果实?(生回答)(2)师: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吗?你有没有亲自采摘过这些果实?(3)学生展示自己和家人采摘的照片,讲一讲自己知道的秋天的果实和采摘的喜悦。
(4)师:没采摘过的同学,以后有机会也让爸爸、妈妈带你去采摘,感受一下秋天收获的喜悦。
2、辨析师:刚才同学们还说到了一些不是秋天收获的果实,我们一起来分辨一下在下面这些果实中,哪些不是在秋季成熟的果实。
3、播放课件,请同学操作。
图中有西瓜、桃子、麦子、春笋、荔枝、苹果、栗子、猕猴桃、柚子,其中西瓜、桃子、麦子、荔枝是夏天成熟的果实,春笋是春天的收获。
2。
2 秋天的收获4教学目标:1、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3、通过各种感官认识一些秋天成熟的果实。
教学重点: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
教学难点: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调查自己的家乡秋天收获些什么;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2、老师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分享收获的喜悦1、师:前些日子,老师到农村去看了看,领略了秋天丰收的美景,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野里收割粮食,在果园里采摘水果,可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老师还拍了一些照片,想看吗?(看照片)2、师:经过农民的辛勤劳动,到了秋天,粮食、水果、蔬菜全丰收了,他们打心眼里高兴,所以你看他们笑得多么开心。
3、是啊,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田野里、果园里还有什么也成熟了?你知道吗?二、认识秋天的果实1、问: 在我们生活的地方秋天有哪些收获?说一说(生回答)2 师:你有没有亲自采摘过这些果实?说一说采摘的感受3 师:没采摘过的同学,以后有机会也让爸爸、妈妈带你去采摘,感受一下秋天收获的喜悦。
4 秋天还收获些什么果实,我们来找找吧。
(看课件)三、分类1、师:看来,秋天真是个诱人的季节啊!许多同学还带来了自己在秋天的发现,快展示给大家看看。
老师也带来了许么多秋天的收获物,我们用它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什么游戏呢?游戏的名字叫“猜猜看”(请每个组的组长把手伸到老师准备的袋子里,摸一摸里面的东西,说一说这个东西的大小、形状、摸后的感觉,并猜一猜是什么?)猜对了,老师就送给你品尝。
2 我们给这些果实分分类。
(按水果类、蔬菜类、粮食类分)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果实摆放在相应的位置。
3、还有哪些分类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内同学带来的果实分分类。
4、小结:同学们能想到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分类,非常好!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与思路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秋游去【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盲从。
2.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培养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重难点】引导学生正确选择适合秋游的物品,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
培养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教学过程】一、秋游的准备。
1.同学们,这个星期四我们就要去秋游了,秋游时,你打算带什么东西去呢?2.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准备带的物品。
3.小组讨论:秋游带多少东西才适量?4.小组合作:大家互相商量,设计出行的物品清单。
5.小组派代表像大家介绍本组准备的物品以及选择这些物品的理由。
二、闯关游戏。
1.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负责把守一道关,围绕守关内容,小组同学讨论问题答案。
教师巡视,作适当补充。
⑴秋游出发前要检查什么?如:水是否够,衣服、鞋是否合适等。
⑵乘车时应注意什么?如:上下车守秩序、互相谦让等。
⑶游玩时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如:和集体一起活动,掉队的应急措施等。
⑷大家一起游玩时,怎样做到互相关心和帮助?如: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
⑸怎样保护旅游点的环境?如:不乱丢垃圾等。
⑹秋游完,回家路上应注意什么?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
2.每个小组推荐2至3个同学闯关,其他同学把守本组负责的关口。
3.闯关的同学走到第一道关口,回答问题,守关的同学做裁判,全部答对进入第二关,没能答全时,该组这名同学被罚下,其他成员继续依次闯关。
(被罚下的同学,可以在其他组同学没能答全时,补充正确答案,再加入闯关。
)4.最后,看哪组闯关同学全部过关、安全回家,则获得"小小旅行家"奖。
三、活动延伸。
说说这个星期四秋游时你会如何做?秋天的收获教学目标:1、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体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
2、增强劳动意识和技能,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3、通过各种感官观察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认识几种秋天成熟的果实,初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