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合理用药培训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57
合理用药培训记录
一、培训内容
我院采用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培训及自学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内容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大纲》主要包括:
1、解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法规, 使培训人员了解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
2、依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以及培训大纲进行培训, 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二、培训效果
通过这次系统培训,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及乡医全面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和法规,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知识,规范临床用药,加快了我院基本药物实施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今后的基本药物临床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合理用药培训课件
合理用药培训课件内容建议:
1. 什么是合理用药
- 解释合理用药的定义和意义
- 强调合理用药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药物的分类和作用
- 介绍药物的分类和常见的药物类型
- 解释不同类型药物的作用和适应症
3. 药物的使用原则
- 强调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性
- 提醒遵循医嘱用药,不擅自更改剂量或频率
- 解释服药时间和注意事项
4.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 介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 强调及时向医生报告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必要性
5. 老年人、孕妇和儿童的用药注意事项
- 提醒对于不同人群使用药物时的特殊注意事项
- 强调对于老年人、孕妇和儿童应特别小心用药
6. 药物的存储和丢弃
- 强调正确存储药物的重要性,包括避免潮湿、暴晒和高温环境
- 强调正确丢弃药物的方法,包括不随意丢弃和回收利用
7. 合理用药的意识和行动
- 鼓励大家担起合理用药的责任,不盲目求药
- 强调合理用药对个人和社会的益处,包括减少医疗费用和资源浪费
以上是合理用药培训课件的内容建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添加。
村医合理用药培训资料引言合理用药是村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质量,而且也是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为村医提供合理用药的培训资料,通过提升村医的用药水平,促进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合理用药的概念及重要性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病情轻重、药物特性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的过程。
合理用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药物耐药性,而且还可以降低药物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合理用药的原则1.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药物过敏和毒副作用。
2.针对性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选择具有针对性治疗效果的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药物。
3.经济性原则:在满足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选择价格合理的药物,避免过多药物的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费用。
4.合理配伍原则: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注意药物的相互配伍禁忌。
5.监测和调整原则:及时监测患者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反应进行药物的调整和优化。
三、常见患者用药问题及解决方案1.滥用抗生素的问题解决方案: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宣传,提倡临床实践中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
2.滥用激素的问题解决方案:引导患者正确了解激素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加强对激素的监测和控制,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3.不良药物反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多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解决方案:村医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药物询问,了解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5.合理用药知识的缺乏问题解决方案:加强对村医的合理用药培训,提供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村医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四、合理用药的技巧和方法1.合理用药的前提条件在进行合理用药之前,村医应首先具备基本的临床诊断能力和用药知识,能够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给予恰当的药物治疗。
国家基本药物相关内容培训讲义(一)内容:(一)基本药物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理念,并据此制订了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同时制订了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促进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WHO处方集内容▪遴选药品的重要临床应用信息▪为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提供药品管理政策信息和技术信息▪指导医师、药师按规定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药品(二)合理使用药物的概述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得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三)药物作用药物作用可使机体的器官组织原有水平增强或降低,药物吸收入血后并非分布于全身,分布与药物对组织的亲和率有关。
某些药物只选择地影响某个或几个组织器官的功能▪钙通道阻滞药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利尿药对肾小球的作用▪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杀菌作用(四)药物的剂量▪常用量:能出现最佳治疗作用的剂量▪最大治疗量或极量:是指超过这一剂量就可能出现中毒反应▪中毒量:会引起中毒的剂量▪致死量:会引起死亡的剂量各种剂量常常是一个范围,可因年龄、对药物的敏感性、人体差异等不同,剂量也有差别医生开写处方时对于药品的剂量必须准确无误(五)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对机体可能产生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这就是药物具有“双重性"▪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的使用方法和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益、继发反应、致畸、致癌)如:阿托品缓解胃痉挛是治疗作用,口干就成了副作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异常,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六)特殊人群的用药儿童用药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按年龄折算剂量较低,较安全,因不是成人剂量的简单缩减,不够合理▪按体重折算方法简单,最常用的方法儿童剂量=剂量/kg×儿童体重(kg)▪按体表面积折算近年来推荐的方法,比较合理,但计算比较复杂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老年人生理、心理处于衰退状态,常伴有多种疾病和慢性疾病,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蓄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肾脏血管硬化、血流减少,肾脏功能仅为年轻人的一半服用地高辛半衰期延长出现中枢性和心脏性的毒性▪了解老人的生理、病理的改变和药动学和药效学的改变,正确使用药物。
马街中心卫生院“合理用药”培训资料1、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是什么?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生理功能过程中,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副作用,2.毒性作用,3.后遗效应,4.变态反应,5.继发反应,6.特异质反应,7.药物依赖性,8.致癌作用,9.致突变,10.致畸作用。
3、合理用药的四大要素是什么?1.安全性,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2.有效性,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定的目的。
3.经济性,以最小的投入成本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4.适当性,以适当的药品、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病人,使用适当的疗程,达到适当的治疗目标。
4、合理用药的原则?1、严格掌握适应症2、掌握药物不良反应3、合理选药及用药方案4、少而精,个体化5、合理的联合应用6、对症对因结合7、科学负责的态度。
5、不合理用药的危害?1、不良反应2、掩盖病情,延长治疗3、耐药性4、伤害患者。
6、简述不合理用药的常见表现。
1.有病症未得到治疗;2.选用药物不当;3.用药不足;4.用药过量或用药时间过长;5.不适当的合并用药;6.无适应症用药;7.务必要的使用价格昂贵的药品;8.给药时间、间隔、途径不适当;9.重复给药。
7、在我国不合理用药的突出表现有哪三个方面。
1.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2.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指征掌握不严,滥用现象也较多;3.解热镇痛药不合理应用现象更为严重。
8、简述不合理联合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危害性?1、使耐药菌株更容易产生;2、增加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3、增加二重感染的几率;4、浪费药品,增加国家和患者的负担;5、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9、临床上如何选择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口服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