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1年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4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
1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
2 《硫及其化合物》
授课题目 课题: 《硫及其化合物》 拟 课时
第 3 课时
明确目标 1.掌握硫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其应用。
2.了解硫的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4。硫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4.硫酸。
重点难点 重点:硫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师生活动设计
4.浓硫酸与稀硫酸的鉴别
方法一:取少量蒸馏水,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硫酸,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硫酸,反之则为稀硫酸;方法二:观察状态,浓硫酸为粘稠状液体,而稀硫酸为粘稠度较小的溶液;方法三:比较同体积试样质量,因为浓硫酸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浓硫酸的质量大得多;方法四:取少量试样,向其中投入铁片,若产生大量气体则为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钝化)则为浓硫酸;方法五: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立即变黑(浓硫酸的脱水性)为浓硫酸,另一为稀硫酸;方法六:将胆矾晶体(CuSO4·5H2O)分别投入少量试样内,若有颜色改变(蓝色消失或变无色),则为浓硫酸(浓硫酸的吸水性),另一为稀硫酸;方法七:取少量试样,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稍加热,发生反应的(有气泡产生、溶液变蓝)为浓硫酸,无现象的是稀硫酸.
SO错误!的检验 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
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容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
3 被检液错误!取清液错误!有无白色沉淀(判断有无SO错误!)。
一、SO2与CO2的比较与鉴别
例1下列物质能与SO2气体起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 )
①溴水 ②Ba(OH)2溶液 ③石灰水 ④Na2CO3 ⑤稀H2SO4 ⑥Na2SO4 ⑦Na2SO3
A.只有① B.①④⑤ C.④⑥⑦ D.①④⑦
SO2 CO2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1:40) 无色、无气味气体微溶于水(1:1)
与水反应 SO2+H2O H2SO3 中强酸 CO2+H2O H2CO2 弱酸
与碱反应 Ca(OH)2 CaSO3↓Ca(HSO3)2白清液 Ca(OH)2CaCO3↓ Ca(HCO3)2白清液
氧化性 SO2+2H2S=3S↓+2H2O CO2+C错误! 2CO
还原性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氯水、溴水、碘水等氧化剂氧化 无
漂白性 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使其褪色 无
与碱性氧化物 Na2O2+SO2==Na2SO4 2Na2O2+2CO2==2Na2CO3+O2
对环境的影响 形成酸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引起温室效应
因材施教: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2016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教学设计
4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