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地球的运动[程勇]【市一等奖】优质课
- 格式:ppt
- 大小:777.50 KB
- 文档页数:23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昼夜长短;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判断某一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
能够使用恰当的方法计算或推断某一地的昼长和夜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科学的认识生活当中的现象与变化;
2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一轮复习内容,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已经有所了解,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在难度和深度上有所扩展。
部分学生高一的基础不够扎实,因此基础知识的巩固仍然是本节课的重点,例如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3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难点:昼夜长短的计算
4教学过程
4.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昼夜长短变化现象
同学们在生活当中肯定感受过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的直观感受是夏天白昼长,黑夜短,冬季白昼短,黑夜长。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活动2【活动】观看视频。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知识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黄赤交角的大小以及直射点的挪动规律。
3.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日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相关地方时的计算,正确判断日照图。
4.不一样纬度日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中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5.四时和五带的区分。
二.讲堂学习(第1课时)(一)地球运动的的基本形式1、地球的运动包含和两种基本形式。
附:在无穷的宇宙空间中,地球只可是是沧海之一粟,它处在永不只息的运动中。
地球的运动有多种形式,此中最明显的是自转和公转.2、地球运动的基本状况地球绕转运动方向周期运动速度运动中心自向真实周期:叫1恒星日,线速度:由北极上空:时分秒.向递减.自转南极上空:日夜更替的周期叫1太(60 度约为赤道阳日时.一半 )角速度:除南北注:理解恒星日和太阳的两极点外到处的差别/小时注:南北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是恒星年 : 日时近期点( 月自向分秒初 )公转速度最远日点( 月公转初 )公转速度最注:均匀角速度约 1°∕日 , 线速度约为 30km∕ s3.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 :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为(2) 直射光芒 : 垂直照耀地面的光线判断依照:光芒沿长线过地球的球心,直射光芒只有一条.在图中找出直射光芒?(3)直射点 ( 直射光芒和地面的交点 ) 回归运动规律标出下边两图中 ABCD四点的时间及节气 ?(二)地球的自转与时差(第2课时)1.日夜更替:(1)产生日夜的原由:(2)日夜更替的周期为小时,叫做(3)晨昏线:,晨线:、昏线:如图:在上图中找出晨线和昏线?判断 NS是晨线仍是昏线?附:因为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则从东向西进行日夜交替,日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
日夜交替不单调理了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关于地球上生物界的生计与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2.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而不一样的时辰。
a.经度同样,地方时同样b.经度相差 15° , 地方时相差小时 , 经度相差 1° , 地方时相差分(2) 时区:全世界共分为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相邻两个时区相差小时。
地球运动的教案引言:地球运动是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运动,是地球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现象之一。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掌握相关概念,并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规律。
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上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1. 地球模型2. 世界地图3. 时钟4. 实验器材:小太阳、小地球、小月亮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地球自转的实验观察(15分钟)1. 展示地球模型,并解释地球自转的概念。
2. 将地球模型放置于一张平面上,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
3. 让学生围绕地球模型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 引导学生发现地球自转的规律,并进行讨论。
步骤二:地球自转对时间的影响(15分钟)1. 展示世界地图,指出不同地方的时间可能不同。
2. 解释地球自转导致日出和日落的现象。
3. 利用时钟模拟地球自转对时间的影响,并观察时间的变化。
4. 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方时间差异的原因。
步骤三:地球公转的实验观察(20分钟)1. 展示地球、太阳和月亮模型,并解释地球公转的概念。
2. 将太阳模型放置于一定距离的位置,并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的现象。
3. 让学生围绕太阳模型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4. 引导学生发现地球公转的规律,并进行讨论。
步骤四:地球公转对季节的影响(15分钟)1. 解释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的原因。
2. 利用地球和太阳模型,模拟不同季节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观察季节变化。
3. 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的原理,并进行讨论。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帮助学生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并梳理相关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并解释其他天文现象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扩展相关知识,并积极参与天文俱乐部、观测活动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学生能准确记录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观察现象,体现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