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 课时训练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 格式:docx
- 大小:73.32 KB
- 文档页数:6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地震.(zhèn)劫.难(jué)天衣无缝.(fènɡ)B.褶.皱(zhě)潮汐.(xī)海洋深渊.(yuān)C.陨.落(yǔn)追溯.(sù)地壳.运动(ké)D.衍.射(yǎn)彗.星(huì)两栖.动物(xī)【解析】选B。
A项中的“劫”应读jié;C项中的“壳”应读qiào;D项中的“栖”应读qī。
2.找出下列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溶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戴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
答案:溶熔戴带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________,________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________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________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答案:然而由于所以从而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 )答案:(1)作比较(2)举例子(3)打比方、列数字(4)分类别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删去。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遗骸.(hái) 褶皱..(zhě zhòu) 追溯.(sù)鸟臀.(tún)目两栖.(qī)动物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1)随着时间的,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2)岩层的年龄为6 500万年,因此可以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3)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4)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而不是恐龙自己在。
A.流失推想一定漂移迁移B.流逝追想一定迁移漂移C.流逝追溯应该漂移迁移D.流失追溯可能迁移漂移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打比方)(2)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分类别)(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作比较)(4)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举例子)4.(2019重庆A)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A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B.①②③⑤④C.④①②③⑤D.①②⑤③④阅读选文,完成5~9题。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 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1.根据拼音写汉字(重点词语积累)(1)piāo yí (2)liú shì(3)zhě zhòu (4)xié dài (5)jié nàn (6)zhì mì(7)zhuī sù (8)tiān yī wú fèng2.根据意思写词语(重点词语积累)(1):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2):随身带着。
(3):不能弄明白的事物。
(4):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5):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3.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幅画原已破损,但经过郑师傅一天的精心修补和整理,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破旧的痕迹都看不出来。
B.古生物学家发现原始人类遗骸化石,时间可追溯到180万年前,这表明人类最古老的祖先当时生活在该区。
C.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才让人感受到其真正的意义;正因为时间的流逝,才让你我懂得时间之于生命的重要。
D.麦收时节,某市农业部门组织了近百名农机具修理能手奔赴田间地头,在这些修理能手的妙手回春之下,一批受损收割设备重新恢复了麦收作业。
4.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森林扑火实战演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演练提升森林防火指挥员和队员们的实战能力。
B.进博会不仅是采购、交易、洽谈、合作的舞台,更是观察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措施成果及走向的窗口。
C.2019 年中国科幻产业总产值达658.71亿元,同比增长超四成。
D.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兴趣。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阿西莫夫是法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B.阿西莫夫的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属于科普作品。
C.《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板块构造”学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练习: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A组1.根据拼音写汉字。
鸟tún()目zhě zhòu()()xié()带潮xī()领yù()yǎn()射2.下列词语有用法错误的一项是()A.流逝:人员流逝流失:水土流失B.熔化:岩石熔化融化:冰雪融化C.导致:导致失败倒置:本末倒置D.漂移:大陆漂移飘逸:白云飘逸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所有陆地__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2)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__对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3)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似乎常常可肯定B.似乎一直可应该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B组5.把下面的几个句子改写成一组排比句,但不要改变原意。
在逆境中保持自信。
在任何环境中都有能力自我适应、自我发展。
是在重压下的勇敢。
生命的真谛是在艰苦奋斗中的奋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人教部编版八下语文课时作业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单选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寒噤.(jīn)汩.汩(gǔ)出轧.(zhá)驰骋.(chěng)B.告诫.(jiè)俯瞰.(kàn)腈.纶(jīng)蜿.蜒(wān)C.巉.峻(chán)拾.级(shè)翌.日(yì)妩媚.(mèi)D.推搡.(sǎng)演绎.(yì)虔.诚(qián)懈.怠(xiè)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逝世除夕晶萤撵走南腔北调B.譬如鞠躬监督恰好颠沛流离C.朦胧恳切陡峭膝黑香气四溢D.累赘妥帖竹蔑瑶族悲天悯人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曼曼其修远兮”。
B.“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要喜欢你了。
”C.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家长纷纷到市教育局反映:孩子作业多,完成任务很吃力,有时甚至要做到深夜,这种情况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
D.2019 年 11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六个方面的举措。
4.【类型一判断词语运用的对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几个月来第一次想起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失意..。
B.鉴于他经历过的种种遭遇,他的乐天达观..令人惊叹。
C.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D.我的妈妈生病住院,我又扭伤了脚。
真是祸不单行....。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子表意的一项是( )A.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B.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基础与巩固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国著名作家、科幻小说家。
代表作有《_____》《______》等。
【答案】阿西莫夫美基地新疆域【详解】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2.给画线的词语注音。
(1)海水的潮汐________与月亮的引力有关。
(2)经过12天运行,这批货物才抵达________石家庄车站。
(3)沙漠上,一队骆驼驮________着各种材料安静有序地走着。
(4)近几年,复古的褶皱________长裙非常流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
【答案】(1)cháo xī(2)dǐdá(3)tuó(4)zhězhòu【详解】本题考查汉字读音。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音近字等。
根据平时对汉字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汐”“褶”容易读错。
3.解释下列词语含义。
(1)劫难:_________________(2)致密:_________________(3)遗骸: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灾难;灾祸。
(2)细致精密。
(3)遗留下来的骨骸。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
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1分)A.鸟臀.(tún)褶.皱(zhě)两栖.(xī)岛屿.(yǔ)B.潮汐.(xī)劫.难(jié)衍.射(yǎn)骨骼.(gé)C.追溯.(sù)遗骸.(hái)陨.石(xǔn)熔.化(róng)D.蟾蜍.(yú)携.带(xié)膨胀.(zhàng)地壳.(qiào)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1分)A.骨骼蟾蜍飘移深渊B.驮着汇聚分裂爆发C.措施致蜜趋势膨胀D.携带悲残舒适流逝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组是(1分)A.大约经历..(经过)了一亿年。
B.随着砬侖的流逝..(消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
C.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悲壮)得多。
D.以色列对加沙地区发动的防御盾牌行动对平民来说是一场无法躲过的劫难..(灾难)。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分)①所有陆地________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②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________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
③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________使这种变化加快。
④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________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A.似乎常常可肯定B.似乎一直可应该C.几乎常常可能应该D.几乎一直可能肯定二、语用能力提升5.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1分)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
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大约经历了一亿年,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①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②气候逐渐变冷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④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6.《被压扁的沙子》一文说明的中心是(2分)A.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训练题(含答案)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尘埃()鸟臀目()携带()追溯()陨石()劫难()褶皱()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复盖着丰富的化石。
B.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秘,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
C.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
D.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侯。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们把很多生物并不喜欢的木材、真菌和半腐烂的枝叶当美食,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纤维素和木质素。
②白蚁只需嚼碎树枝草茎等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并吞人腹中,消化工作则由披发虫负责。
③白蚁是古怪的美食家、严格的素食主义者。
④大部分动物无法直接消化吸收纤维素,但白蚁有此本事,因为它们有一位好盟友——披发虫。
⑤纤维素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最多的有机物,白蚁只要带上披发虫,几乎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
A.③①④②⑤B.③①⑤④②C.③④②①⑤D.③①④⑤②4.文学常识填空:《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作者阿西莫夫是国著名科普作家和_小说家。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3)《恐龙无处不在》这篇文章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6、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
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
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潮汐.(xī)劫.难(jué)天衣无缝.(fènɡ)B.褶.皱(zhě) 地震.(zhèn) 海洋深渊.(yuān)C.追溯.(sù) 陨.落(yǔn) 地壳.运动(ké)D.彗.星(huì) 衍.射(yǎn) 两栖.动物(xī)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是大陆在(漂移迁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漂移迁移)。
(2)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迅速)。
3.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
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大约经历了一亿年,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①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②气候逐渐变冷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④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①③④②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3)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4)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5.填空。
(1)本课两篇短文的作者是,他是国作家、科幻小说家。
(2)《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 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②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 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③毫无疑问,6 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④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⑤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6.选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7.第③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
8.第②~④段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两种原因是什么?9.第②段中加点的“可能”“也许”两个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4题。
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①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做出的最大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一千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
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③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
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
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④实际上,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濒危动物。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冬天,居然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的事情发生。
⑤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约1 000倍,比新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万倍。
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⑥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来的选择。
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⑦在地球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灭绝。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 500万年前,一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
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的行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边缘……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⑧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使命..”。
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
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⑨作为人类的个体,我们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什么贡献呢?我们可以不再吃珍稀野生动物,少吃肉类多吃素食,节约用纸和燃气,少坐车多步行……其实,由于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太密切,只要我们能稍微压制一点点欲望,都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的贡献。
10.文章说明了的现状,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11.根据第①②段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12.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3.第⑧段中加点的短语“特定的‘使命’”指的是。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⑧段中“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中“或许”表猜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说明文语言也可以生动形象,例如第③段中“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像瘟疫一样”等就体现了这一点。
C.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关系密切,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D.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蜜蜂,按照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进行说明。
表达交流15.学了本课之后,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更多有关“恐龙”的最新科研成果,语文老师号召大家办一期题为《恐龙情报站》的手抄报。
请你走进图书室,或网上冲浪,搜集并筛选更多的关于“恐龙”的新资料,作为手抄报的素材。
体验中考16.(2017浙江温州中考)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
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作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③”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B.过了冬至大一岁C.冬至一阳生17.(2017北京中考)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
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
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
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标点符号修改:句子修改:参考答案夯基达标1.B解析A项,“劫”应读“jié”。
C项,“壳”应读“qiào”。
D项,“栖”应读“qī”。
2.(1)漂移迁移(2)缓慢3.A解析②与①相比,寒冷的程度要轻,因此排在第一位;④从“植物”的数量角度揭示②“气候逐渐变冷”的后果;③紧承④揭示②“气候逐渐变冷”的后果;①在语意上更进一步,表明变成“冰天雪地”的原因。
4.(1)举例子(2)打比方(3)作比较(4)列数字5.(1)阿西莫夫美科普(2)“板块构造”理论撞击导致恐龙灭绝课内品读6.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逻辑顺序。
7.举例子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8.(1)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2)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
9.不能删去。
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这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课外拓展10.物种正在加速灭绝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11.a授粉b粮食作物、蔬菜瓜果c饲料植物12.列数字作比较作用:准确说明了目前地球物种消失速度之快。
13.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或:维持生态平衡)14.D15.示例(1)美国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了距今2.3亿年的新种类恐龙化石,这种恐龙外形与始盗龙相似,身长只有4英尺(约合 1.3米),颈骨还有气囊,这给兽脚类恐龙最终进化为鸟类增添了更多证据。
新恐龙种类的发现让科学家对恐龙取代其他爬行动物统治地球以前的时代有了新的认识。
(2)中国科学家领导的科考小组在内蒙古临河地区的早白垩纪时期沉积的岩石中首次发现单指恐龙。
这种单指临河爪龙体型只有鹦鹉大小,属于阿尔瓦兹龙超科,是兽脚类恐龙的一个分支。
它体长只有几十厘米,体重不足500克。
这种奇特的恐龙前肢上只有一个手指,科学家推测其可能是用于掘开昆虫巢穴获取食物。
16.解析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解题要紧扣语境,通过对选项语句的准确理解和语境中句子含义的理解,准确选择相应的语句。
第①句前面提示冬至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因此相对应的俗语应该是C项“冬至一阳生”;第②句前面的提示是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把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因此应该是A项;第③句提示中有“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因此应该是指过了冬至大一岁的意思,所以应选择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