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衣架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衣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幼儿认识衣架的形状、颜色和基本结构,掌握衣架的基本用途。
2. 培养幼儿对衣物的分类和整理能力,了解衣物保养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衣架特征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衣架,自主挂取、整理衣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幼儿爱护衣物、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帮助、合作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3. 培养幼儿对生活用品的审美观念,激发对生活美的追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幼儿园生活实践课程,注重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学生特点:幼儿园阶段的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善于模仿,对生活用品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以引导为主,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衣架:介绍衣架的形状、颜色、材质及基本结构,让幼儿了解衣架的种类和用途。
教材章节:《我们的日常生活》——衣架的使用2. 衣物分类与整理:教授幼儿如何根据衣物的种类、颜色、大小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幼儿良好的收纳习惯。
教材章节:《我会整理》——衣物的分类与整理3. 衣物挂取方法:讲解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衣架挂取衣物,强调注意事项,避免损坏衣物和衣架。
教材章节:《我会使用衣架》——衣物的挂取与保养4. 环保意识培养:教育幼儿节约资源,爱护衣物,了解衣物循环利用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从我做起5. 实践操作:组织幼儿进行衣架使用、衣物分类整理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共分为5个课时,每个课时针对上述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好玩的衣架大班科学教案科学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科学教育,孩子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认识世界、思考问题,并培养他们对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趣而富有创意的教案——衣架科学,用以引发幼儿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第一部分:引入1. 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2. 活动准备:- 准备足够的衣架(至少每个幼儿一枚);- 准备一些各种材质(布、塑料、金属等)的衣架;- 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纸张、绳子等。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1. 活动引导:- 向幼儿们展示不同材质的衣架,让他们自由探索和观察;- 引导他们通过触摸和看到的视觉信息来描述衣架;-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察结果。
2. 实验探索:- 引导幼儿们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索实验,每组有一个衣架和一些辅助材料;- 鼓励幼儿们自由发挥,用辅助材料对衣架进行加工和改造;- 引导幼儿们思考:改造后的衣架具有什么特点?能够做些什么事情?3. 实验记录:- 鼓励幼儿们用纸张或绘画板记录他们的实验和观察结果;- 引导他们通过描绘、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实验过程和结果表达出来;- 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发现。
4. 分享和讨论:- 引导幼儿们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发现分享给其他幼儿;- 鼓励幼儿们提出问题,进行互动和讨论;- 帮助幼儿们总结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部分:延伸拓展基于衣架科学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1. 衣架椅子- 鼓励幼儿们使用衣架和辅助材料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椅子;- 引导他们通过实际制作和尝试来了解不同形状的衣架在椅子设计中的作用;- 让幼儿们分享自己设计的椅子,并进行展示和互动。
2. 衣架拼图- 鼓励幼儿们利用不同形状的衣架进行拼图游戏;- 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衣架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帮助幼儿们分享自己设计的拼图,进行交流和展示。
幼儿衣架妙用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衣架的用途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了解衣架的用途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
1. 幼儿衣架。
2. 彩色纸。
3. 剪刀。
4. 胶水。
5. 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拿出一个幼儿衣架,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处。
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2. 学习。
让幼儿观察幼儿衣架的形状和结构,然后告诉他们幼儿衣架的用途是挂衣服。
接着,老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用幼儿衣架做一些有趣的手工。
3. 操作。
首先,老师给每个幼儿发一根幼儿衣架,然后给他们发彩色纸、剪刀、胶水和彩色笔。
让幼儿用彩色纸和剪刀把幼儿衣架装饰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可以是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
然后,用彩色笔在彩色纸上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
最后,用胶水把装饰好的彩色纸贴在幼儿衣架上,让幼儿衣架焕然一新。
4. 总结。
让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幼儿衣架,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设计灵感和创意。
鼓励幼儿多分享,互相学习。
5. 拓展。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幼儿衣架除了挂衣服以外,还能用来做什么?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可以用来挂小挂件、做成小画架等。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对幼儿衣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资源的意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手工创作,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大班科学教案衣架大班科学教案:衣架导语: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和场景进行教学,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培养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针对大班幼儿的科学教案,以衣架为主要素材,帮助幼儿了解衣架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1. 认识衣架,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发现衣架的其他用途,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衣架(足够多的衣架,每组两个)。
2. 彩色纸、剪刀、胶水。
3. 相关生活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4. 幼儿园教室或户外空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衣架的图片,向幼儿们提问:“大家看到了这个东西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然后,教师给出答案:“这是衣架,我们可以用它来挂衣服。
”2. 实践探究(20分钟):(1)观察衣架:将衣架递给幼儿们,让他们仔细观察衣架的形状、颜色、材质等。
教师可引导幼儿们观察衣架的钩子、挂杆等部分,并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
(2)试穿衣架:分成小组,一个小组两个人,分别扮演挂衣服和试穿衣服的角色。
幼儿们配合动作,将衣架放进上衣领口后,掌握衣架的使用方法。
(3)集体讨论:把幼儿们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两人,让幼儿们合作探讨衣架还能用来做什么。
鼓励幼儿们进行合理猜想和自由表达,并记录下他们的提议。
3. 小组活动(30分钟):(1)制作变形衣架:教师发放彩色纸、剪刀和胶水,要求每组利用这些材料创作一个变形衣架,让衣架具备新的功能。
例如,可以在衣架上添加翅膀,让它成为能飞的玩具;或者制作衣架花瓶,让它既可以放衣服又可以插鲜花。
(2)展示和交流:每个小组完成后,让他们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变形衣架,并简要介绍自己设计的功能。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点赞,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4. 拓展活动(20分钟):(1)场景应用:教师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幼儿展示衣架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例如商店中的衣服陈列架、家庭中的晾衣架等。
衣架在幼儿园的玩法教案引言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有趣且有意义的玩耍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发展、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
衣架作为一种简单而易于获取的材料,可以在幼儿园中开展多种有益的玩耍活动。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幼儿的衣架玩法,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和设计课堂活动。
目标通过衣架玩耍活动,幼儿将能够: - 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 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 加强问题解决和逻辑思考能力。
活动一:衣架串珠活动目标通过将串珠穿在衣架上的活动,帮助幼儿培养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步骤1.准备一些彩色串珠和衣架。
2.将串珠放在幼儿面前,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并将串珠穿在衣架上。
3.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颜色或形状将串珠穿在衣架上,培养幼儿的分类和排序能力。
4.鼓励幼儿创造自己的图案或形状,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活动拓展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用衣架串珠制作简单的首饰,如项链、手链等,增加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二:衣架画画活动目标通过将纸张固定在衣架上进行画画活动,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创造力和手指灵活性。
活动步骤1.准备一些纸张和衣架,并将纸张固定在衣架上。
2.将彩色笔、蜡笔等材料摆放在幼儿面前,鼓励他们用画笔或手指在纸张上进行绘画。
3.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指导,如在纸上画一只动物或画一座房子,激发幼儿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绘画技巧。
4.鼓励幼儿在完成作品后展示给其他幼儿,并互相欣赏和交流。
活动拓展教师可以在衣架上固定多个纸张,让幼儿进行连续的绘画,创造出有趣的故事情节。
同时,可以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画笔、颜色和材料,扩展他们的绘画技能。
活动三:衣架组装活动目标通过使用衣架进行组装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步骤1.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衣架,并摆放在幼儿面前。
2.鼓励幼儿用衣架进行组装,可以制作出各种有趣的形状,如房屋、桥梁、动物等。
儿童衣架的巧妙利用教案教案标题:儿童衣架的巧妙利用教学目标:1.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3. 引导儿童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活动。
教学资源:1. 儿童衣架(每位学生准备一个)。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儿童衣架,并提问:“你们通常用衣架来做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其他可能的用途,鼓励他们提出创意和想法。
活动一:衣架画架1. 将彩色纸剪成适合衣架大小的矩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 将彩色纸用胶水粘贴在衣架的两侧,形成一个画架。
3. 鼓励学生在画架上画画或贴上自己喜欢的图片。
活动二:衣架书签1. 将彩色纸剪成适合衣架大小的长方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 将彩色纸对折,然后将衣架夹在对折的纸片中间,形成一个书签。
3. 鼓励学生在书签上绘制图案或写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活动三:衣架小挂钩1. 将彩色纸剪成适合衣架大小的小圆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 将小圆形纸片用胶水粘贴在衣架的一侧,形成一个小挂钩。
3. 鼓励学生在小挂钩上挂上自己的小饰品或钥匙。
总结:1. 回顾今天的活动,询问学生对于利用衣架的创意使用的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进行巧妙利用,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尝试。
扩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其他废旧物品,如纸盒、塑料瓶等,并进行类似的创意利用活动。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展示,与其他同学分享创意和想法。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创意发挥情况。
2. 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对于利用衣架的巧妙运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剪刀和胶水。
2. 鼓励学生相互分享和交流创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趣味手工教案DIY小衣架幼儿园趣味手工教案DIY小衣架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如何将不同的材料组装成为个性化的小衣架。
2.发挥幼儿的创意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提高孩子们交流的能力,并锻炼孩子们的合作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材料:木夹子、丝带、纸板、线、羽毛等2.教具:胶水、剪刀等3.课件:小衣架的样例、制作步骤的图片或视频介绍教学步骤:一、引入1.首先介绍小衣架的种类、用处和小衣架的各种颜色和材质2.引导孩子们自由发挥,让孩子们自己发挥,自由搭配二、制作环节1.教师先讲解如何操作胶水、剪刀等,在自由的引导孩子们是自由的使用2.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分别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小衣架和制作的步骤3.首先告诉孩子们朵朵羽毛的:让羽毛成为小衣架的装饰,可以在手工纸板上增添一些花边和彩带来制作小衣架。
4.教师还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解决因小失大、不细心、不仔细等问题。
三、展示和分享1.让孩子们展示他们制作出来的小衣架2.教师鼓励孩子互相交流,并邀请每个孩子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及作品材料的特点3.鼓励孩子讨论可以可怜更多有创意的方式和材料,以及分享其他小朋友的创意灵感和体会四、总结1.教师引导孩子们总结制作小衣架的步骤2.为孩子们介绍其他可以制作的小玩具,升级到去做其他想做的事情教学亮点:1.在引导孩子自由创作的同时,还培养孩子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分享与包容的精神。
3.在手工制作小玩具的过程中,不断升级孩子的创造力,既能训练孩子t 的手腕灵活性,还能让孩子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大脑智力。
衣架的联想教案
教案一:激发联想力的衣架游戏
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造力。
材料:衣架和不同颜色的纸片。
步骤:
1. 引导学生观察衣架的形状和结构,并提醒他们它的常见用途。
2. 分发纸片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用纸片在衣架上做一些变化,形成新的形状或功能。
3. 在学生开始工作之前,和他们讨论一些激发联想力的问题,例如:“你能想象衣架可以用来做什么其他的事情吗?”“你可
以设计一个与衣架有关的新产品吗?”等等。
4.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联想力,利用纸片在衣架上做出改变和创新。
5. 鼓励学生在衣架上进行多次尝试,探索各种可能性。
6. 在学生完成设计后,组织他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联想过程和创意激发的来源。
拓展练习:
1.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方式,将自己的联想过程记录下来。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其他物品或事物,通过联想和改变,发掘它们新的用途或可能性。
注意事项:
1.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
2. 为了培养创造力,提醒学生不要害怕犯错,鼓励他们尝试各种可能性。
3.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以便他们能够深入思考和尝试。
4. 在展示和讨论环节,鼓励同学们提出建设性的反馈和意见,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进步。
幼儿园STEM教育教研案例分析制作凉衣架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根据幼儿园STEM教育的要求,分析一个针对幼儿园的制作凉衣架的教研案例。
1. 目标本案例的目标是让幼儿们体验STEM教育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到如何制作简单的凉衣架。
2. 活动设计2.1 首先,老师可以先给幼儿们介绍什么是STEM教育,并与他们分享实例。
2.2 接着,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观察和分析凉衣架的结构和原理,并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凉衣架可以夹住衣服?如何使凉衣架更稳定?2.3 然后,老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幼儿们动手设计并制作一个凉衣架。
教师可以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些材料,例如竹签,橡皮筋,洗衣夹等。
孩子可以使用这些材料,或自己搜寻适合的材料来制作凉衣架。
2.4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设计和结构,并观察实验结果。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启示性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这个凉衣架更稳定?这个设计比其他设计更优秀吗?2.5 最后,孩子们可以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让其他同学试用,以便给出反馈和建议。
3. 教育价值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将得到许多STEM教育方面的培养,例如:3.1 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们需要观察和分析凉衣架的结构,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
3.2 学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孩子们可以使用试验设计和观察实验结果,以便更好地理解凉衣架的原理和结构。
3.3 培养创意和创造性思维。
孩子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结构来制作凉衣架,并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结论STEM教育是未来教育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也应该包括STEM教育。
通过制作凉衣架这个案例,幼儿可以学到STEM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也可以尝试探索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意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