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64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 重点知识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及其主要特征1.有关信息的定义和解释几种影响较大的对信息的定义和解释:(1)信息是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
(2)信息是控制系统进行调节活动时,与外界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
(3)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信息是物质系统中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通俗地说:信息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的反映,是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
2. 信息的主要特征社会性、传载性、不灭性、共享性、时效性、能动性。
3. 信息的分类对信息进行分类的常见的8 种方法:内容上、存在形式上、状态上、外化结果上、符号上、信息流通方式上、信息论方法上、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简要掌握信息在现代中的5 点作用:认知作用、管理作用、控制作用、交流作用、娱乐作用。
(三)信息技术1.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提高或扩展人类信息能力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这些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指完成信息产生、获取、检索、识别、变换、处理、控制、分析、显示及利用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时期⑴以人工为主要特征的古代信息技术;⑵以电信为主要特征的近代信息技术;⑶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
3.信息技术的体系信息技术是一个由若干单元技术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又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技术体系。
信息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层次。
⑴主体层次: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①信息存储技术;②信息处理技术;③信息传输技术;④信息控制技术。
⑵应用层次:是信息技术的延伸部分。
⑶外围层次: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4.信息技术的特点掌握信息技术的技术特性:⑴数字化;⑵网络化;⑶高速化;⑷智能化;⑸个人化。
5. 信息技术的功能信息技术的功能是指信息技术有利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功用与效能。
信息技术学业⽔平考试知识点⼤全(过A必看)第⼀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式。
信息的载体形式:⽂字、图像、图形、声⾳、符合、动画、视频。
2、信息的基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存在,需要依附⼀定的载体,如声⾳必须依靠空⽓进⾏传播。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也同时是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和可转换等特点。
2)价值性信息本⾝具有价值,⼜可以增值。
但信息只有被⼈们利⽤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信息的价值相对性3)时效性信息反映的只是事物某⼀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时间的推移⽽变化。
例:在学校⾥⾯同学⼀般都会在周⼀查看本周的学校活动,如果不在指定时间参与,就有可能错过。
4)共享性信息⽆损使⽤、公平分享。
其实,信息的特征还有很多,如不完全性、真伪性、传递性等,3、物资、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要素。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1、信息技术:简称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切与信息的获取、加⼯、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柱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次、语⾔的使⽤,从猿到⼈的重要标志。
第⼆次、⽂字的创造,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次超越时间、地域的局限。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可靠保证。
第四次、电报、电话、⼴播、电视的发明普及,进⼀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推进到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机界⾯虚拟现实技术利⽤三维图形⽣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分辨显⽰技术,⽣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如:3D游戏、电⼦宠物、三维全景图⽚、虚拟试验语⾳技术关键技术有⾃动语⾳识别技术(ASR)和语⾳合成技术(TTS)语⾳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是指将⼈说话的语⾳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字信息,从⽽识别说话⼈的语⾳指令以及⽂字内容的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这个名词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商业、科技等各个领域,它通常作为消息、情报、数据、知识以及信号的统称。
目前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定义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物质载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
("教材也引用了一个定义: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它不能给人们直接带来物质上的满足,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学习目标:1、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信息获取和管理的简单操作和技巧3、加强基础知识的熟悉度,提升信心。
预习导学:一、知识模块认知,寻找重难点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二、知识解析1、信息指数据或消息所包含内容的意义。
信息具有感知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失真性、加工性、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2、信息技术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应用和反馈等有关的技术。
它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如:电子警察、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
3、为便于计算机处理各类信息,需要对信息进行编码。
由于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件有通电和不通电两种状态,可以用0和1来表示,所以在计算机里用二进制编码表示各种信息。
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为便于信息交换,必须采用标准化编码。
当前国际上采用“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码,如,字母A编为:01000001。
2005年中国制定的汉字国标码GB18030-2005收录了70244个汉字。
而在使用繁体字地区实行BIG5码。
二维码是我们生活中常用一种信息编码方式。
当堂展示:1、挑出自己知识点薄弱,提出疑问;2、学生解答、老师点评;3、总结。
反馈提升:试题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论述,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就是获取信息的技术B.信息技术就是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C.信息技术就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技术D.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2、综合处理多媒体的信息处理技术称为()A.人工智能技术B.多媒体技术C.网络技术D.通信技术3、甲骨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
将文字刻在龟甲上主要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 )A.价值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存储性4、为解决计算机处理汉字的问题,我国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1980》,这一编码也称( )A.汉字国标码B.ASCII码C.多媒体信息编码D.大五码5、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ASCII编码是()A、汉字国标码B、多媒体信息编码C、二进制码D、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6、在计算机内部对动画信息的表示是采用()A、十进制代码B、八进制代码C、动画代码D、二进制代码7、下列何种技术在人机交互过程中能让人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A、虚拟现实B、人工智能C、办公自动化D、自动控制。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 物质、能源与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P2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P2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与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P2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P25. 信息是指对消息同意者来说是预先不明白的东西,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P2例:下列是否属于信息1、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2、书本中的知识(√)3、电脑报(×)4、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实况(√)5、《07年春节联欢晚会》VCD光盘(×)◎信息的载体与形态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务必通过载体才能表达,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P3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与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P33.纸张能够承载文字与图像,磁带能够承载声音,电视能够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与视频,因此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之信息的载体。
P34.相同的信息,能够用多种不一致的载体来表示与传播。
P3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P3◎信息的五个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务必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P32.信息是能够加工与处理的。
信息也能够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P33.信息能够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与保留与传播。
P34.信息是能够传递与共享的。
信息能够被重复使用而不可能像物质与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P35.信息具有的时候效性。
P3例1: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B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例2: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传递与共享)1.2 信息的编码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