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复习课说课稿(优.选)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引言概述: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常见应用以及相关实验进行详细阐述。
一、酸的基本概念1.1 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它可以在水溶液中释放出H+离子。
1.2 酸的性质酸呈酸性溶液,具有酸味、酸腐蚀性和酸反应性。
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和硝酸等。
1.3 酸的实验通过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和金属与酸反应等实验可以证明酸的性质。
二、碱的基本概念2.1 碱的定义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够释放出OH-离子。
2.2 碱的性质碱呈碱性溶液,具有苦味、碱腐蚀性和碱反应性。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等。
2.3 碱的实验通过酸碱指示剂、酸碱中和反应和金属氢氧化物与酸反应等实验可以证明碱的性质。
三、酸碱中和反应3.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3.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酸碱中和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物的酸碱性质被中和,生成的盐是中性的。
3.3 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酸碱中和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制备盐和调节酸碱度等方面。
四、盐的基本概念4.1 盐的定义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它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晶体。
4.2 盐的性质盐可以溶于水,具有熔点和沸点,常见的盐有氯化钠、硫酸铜和硝酸铵等。
4.3 盐的应用盐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制药工业和农业等领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化合物。
五、酸碱盐的常见应用5.1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常见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和酚酞等。
5.2 蓄电池蓄电池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和释放的装置,常见的蓄电池有铅酸蓄电池和镍氢蓄电池等。
5.3 酸碱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溶液的反应滴定来确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
结论: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通过对酸的基本概念、碱的基本概念、酸碱中和反应、盐的基本概念以及酸碱盐的常见应用进行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引言概述:酸碱盐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涉及到许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对酸碱盐的复习,可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提高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从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常见应用、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酸碱盐的基本概念1.1 酸的定义:酸是指具有酸性物质的化合物,其特征是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物质。
1.2 碱的定义:碱是指具有碱性物质的化合物,其特征是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1.3 盐的定义:盐是由酸和碱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二、酸碱盐的性质2.1 酸的性质:酸具有酸味、导电性、腐蚀性和变色性等特点。
2.2 碱的性质:碱具有苦味、导电性、腐蚀性和变色性等特点。
2.3 盐的性质:盐具有味咸、导电性、溶解性和结晶性等特点。
三、酸碱盐的常见应用3.1 酸的应用:酸常用于食品加工、清洁消毒和工业生产等领域。
3.2 碱的应用:碱常用于清洁剂、药品生产和化工生产等领域。
3.3 盐的应用:盐常用于食品调味、化工生产和农业生产等领域。
四、酸碱盐的实验方法4.1 酸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PH试纸和电导实验等方法来检测酸的性质。
4.2 碱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PH试纸和电导实验等方法来检测碱的性质。
4.3 盐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溶解性实验、结晶实验和导电实验等方法来检测盐的性质。
五、酸碱盐的注意事项5.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在进行酸碱盐实验时,要注意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5.2 实验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在处理酸碱盐废液时,要注意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3 实验中要注意实验条件:在进行酸碱盐实验时,要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语:通过对酸碱盐的复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化学概念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酸碱盐知识,提高化学学科的学习效果。
愿大家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区分酸碱盐的常见特征。
学生能够掌握酸碱盐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写法。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和思考,培养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课堂互动和展示,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尊重他人观点和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包括酸碱的共同特征和区别,盐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写法。
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包括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酸碱的摩尔浓度。
2. 教学难点:学生对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入酸碱盐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酸碱物质,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性质和特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与示范(20分钟)2.1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2.1.1 酸的定义和性质,包括酸的酸味、酸的腐蚀性、酸的导电性等。
2.1.2 碱的定义和性质,包括碱的碱味、碱的腐蚀性、碱的导电性等。
2.1.3 盐的定义和性质,包括盐的无味、盐的不腐蚀、盐的导电性等。
2.2 酸碱盐的共同特征和区别:2.2.1 酸和碱的共同特征,包括酸碱指示剂的变化、酸碱中和反应的产物等。
2.2.2 酸和碱的区别,包括酸的酸味和碱的碱味、酸的导电性和碱的导电性等。
2.3 盐的命名规则和化学式的写法:2.3.1 盐的命名规则,包括酸式盐、氧化物盐、酸酐盐和复盐的命名规则。
2.3.2 盐的化学式的写法,包括酸式盐、氧化物盐、酸酐盐和复盐的化学式的写法。
3. 实验探究(30分钟)3.1 实验一:酸碱指示剂的变化学生利用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酸碱溶液对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影响,总结酸碱指示剂的变化规律。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知识目标: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常见的应用领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应用领域的复习。
2. 教学难点:酸碱盐的中和反应和应用实例的讲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2. 教学材料:PPT课件、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应用领域。
1. 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15分钟)首先,通过展示PPT课件,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介绍酸碱盐的定义和常见的性质,如酸的味道酸、酸的溶液能导电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回忆酸碱盐的基本特征。
2. 复习酸碱盐的性质(25分钟)接下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复习酸碱盐的性质。
首先,展示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然后,进行以下实验:实验一: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步骤:1) 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2) 分别加入几滴酸碱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步骤: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2) 将两种溶液缓慢混合,观察是否产生中和反应。
通过实验的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加深对酸碱盐性质的理解。
3. 复习酸碱盐的常见应用领域(30分钟)最后,通过PPT课件的展示,复习酸碱盐的常见应用领域。
包括:1) 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加工、清洁剂等。
2) 酸碱盐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化肥生产、金属腐蚀等。
3) 酸碱盐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水处理、废气处理等。
通过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酸碱盐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掌握酸碱盐的常见性质和实验方法,并能够正确命名和写出一些常见酸碱盐的化学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实验守则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实验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命名和写出一些常见酸碱盐的化学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是酸、碱还是盐。
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的鉴别方法、酸碱的常见性质等。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和性质。
3. 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如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的使用等。
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现象,体验酸碱反应的过程,加深对酸碱盐的理解。
4. 实验探究(30分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酸碱盐实验题目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和实验结果分析等。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5. 总结归纳(10分钟)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酸碱盐知识,回答一些问题,让他们加深对酸碱盐的理解和记忆。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关于酸碱盐的实际应用的作文,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写出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四、板书设计酸碱盐的复习1. 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
2. 碱的定义:碱是指能够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
3. 盐的定义: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4. 酸碱的常见性质:酸味、蓝红指示剂变色、与金属反应、与碱中和反应等。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引言概述: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引言概述和正文内容的方式,详细阐述酸碱盐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酸的定义和性质;二、碱的定义和性质;三、盐的定义和性质;四、酸碱中和反应与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一、酸的定义和性质:1.1 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H+离子的化合物,它可以在水中产生酸性溶液。
常见的酸包括硫酸、盐酸和硝酸等。
1.2 酸的性质:酸呈酸性溶液,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的酸性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PH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
1.3 酸的影响:酸具有腐蚀性,可以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对植物和动物组织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二、碱的定义和性质:2.1 碱的定义:碱是指能够释放出OH-离子的化合物,它可以在水中产生碱性溶液。
常见的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氨水等。
2.2 碱的性质:碱呈碱性溶液,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碱的碱性也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PH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2.3 碱的影响:碱具有腐蚀性,可以与脂肪酸反应生成肥皂,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三、盐的定义和性质:3.1 盐的定义:盐是由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它可以在水中产生中性溶液。
常见的盐包括氯化钠、硫酸铜和硝酸铵等。
3.2 盐的性质:盐呈中性溶液,不具有酸性或碱性。
盐可以通过溶解度来判断其溶解性,溶解度越大表示溶解性越好。
3.3 盐的应用:盐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食盐用于调味和食品加工,硫酸铜用于农业中的杀菌和防腐等。
四、酸碱中和反应与酸碱指示剂的应用:4.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反应的过程中,酸和碱的酸碱性质被中和,溶液的PH值趋于中性。
4.2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酸碱指示剂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溴蓝和甲基橙等,它们在不同PH值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综上所述,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标题: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引言概述: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化学反应以及溶液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常见应用以及实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酸碱盐的基本概念1.1 酸的定义和特征- 酸的定义: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
- 酸的特征:酸味酸性,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导电。
1.2 碱的定义和特征- 碱的定义: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 碱的特征:碱味苦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导电。
1.3 盐的定义和特征- 盐的定义:盐是由酸和碱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 盐的特征:无味或味淡,能溶于水,能导电。
二、酸碱盐的性质2.1 酸的性质- 酸的酸度:酸度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pH值越小,酸度越强。
- 酸的反应性:酸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酸能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
2.2 碱的性质- 碱的碱度:碱度可以通过pOH值来表示,pOH值越小,碱度越强。
- 碱的反应性:碱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
2.3 盐的性质- 盐的溶解度:盐的溶解度可以通过溶解度积(Ksp)来表示,溶解度积越大,盐的溶解度越大。
- 盐的导电性:盐在溶液中能够导电,因为盐溶解时产生离子。
三、酸碱盐的常见应用3.1 酸的应用- 酸的食品应用:酸能提鲜、调味,如柠檬酸、醋酸等。
- 酸的工业应用:酸能用于金属表面处理、制造化肥等工业领域。
- 酸的医药应用:酸能用于制造药品,如维生素C等。
3.2 碱的应用- 碱的清洁应用:碱能去除油脂、清洁污渍,如肥皂、洗衣粉等。
- 碱的工业应用:碱能用于制造肥料、玻璃等工业领域。
- 碱的医药应用:碱能用于制造药品,如抗酸药等。
3.3 盐的应用- 盐的食品应用:盐是调味品,用于增加食物的味道。
- 盐的工业应用:盐能用于制造化学品、冶金等工业领域。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本次复习课的教材内容主要涉及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常见的实际应用。
通过复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对酸碱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复习并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
(2)了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实际操作等方式,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进行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2)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1)酸碱盐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
(2)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难点:(1)酸碱盐的中和反应。
(2)酸碱盐的应用实例。
四、说教学过程本次复习课分为三个部份:导入与激发兴趣、知识点复习与拓展、实践与应用。
1.导入与激发兴趣(1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与酸碱盐相关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量。
(2)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酸碱物质?它们有什么特点和用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知识点复习与拓展(30分钟)(1)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等。
(2)复习酸碱盐的性质,包括酸碱的滋味、导电性、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等。
(3)复习酸碱盐的分类,包括强酸强碱、弱酸弱碱、中性物质等。
(4)通过实验演示和图表展示,复习酸碱盐的pH值和酸碱度的计算方法。
(5)引导学生思量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例如食品加工、清洁剂、肥料等。
3.实践与应用(4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
(2)让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判断物质的酸碱性质,并进行分类。
(3)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择一个酸碱盐的应用实例,进行调研并展示给全班。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酸碱盐的复习说课稿一、说课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复习酸碱盐的知识,掌握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常见应用的掌握。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实验材料、PPT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它们是酸、碱还是盐,并请学生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30分钟)(1)酸碱盐的定义:教师通过PPT展示酸碱盐的定义,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酸碱盐的概念。
(2)酸碱盐的性质: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PPT展示酸碱盐的性质,如酸的酸味、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酸碱盐的性质。
(3)酸碱盐的常见应用:教师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酸碱盐的常见应用,如酸的腐蚀作用、碱的中和作用、盐的食品调味等,让学生了解酸碱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20分钟)教师通过提供一些酸碱盐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酸碱盐的性质和反应,加深对酸碱盐的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验,如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酸碱中和反应等。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并提醒学生注意酸碱盐的应用和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课堂作业布置一些与酸碱盐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学实践活动,如制作酸碱指示剂等。
六、板书设计酸碱盐的复习- 定义:酸、碱、盐的概念及特点- 性质:酸的酸味、酸碱中和反应等- 应用:酸的腐蚀作用、碱的中和作用、盐的食品调味等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使学生全面了解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酸、碱、盐的性质说课稿
执教者:邵玉
《专题学习----酸碱盐的性质》说课稿
康宁乡中学邵玉
一、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这部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都需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有的学生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做不到心中有数,有的学生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做题时与物质的性质联系不上,有的学生即使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那样做,没有清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全凭做题经验套解习题。
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围绕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识别物质类别,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体会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学案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过程和方法: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将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反应的发生,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归纳、总结等,由此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能在中考前的复习中让学生感到课堂压力不是很大,心里稍微轻松,对我们的复习课感兴趣,我以一名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导入,将本节课即将复习的内容以遇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为情景逐步展示给学生。
1、将给出元素组成的物质分类整理,从而复习酸碱盐化学性质中涉及到的物质的类别。
幻灯片再次展示是让学生对物质的分类做到心总有数。
2、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交流签别方法的过程中涉及到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老师点拨之后让学生梳理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然后教师展示幻灯片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再次让学生掌握。
同时也能起到一个让学生查漏补缺的作用。
3、酸碱盐化学性质除了涉及到酸碱盐的性质,还涉及到酸碱指示剂、金属单质、氧化物的性质。
让学生继续将这些物质的性质及反应条件进行总结,进一步复习酸碱盐化学性质中的一些限定条件及反应类型,引出复分解反应。
5、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的规律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判断一些物质能不能反应,归纳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酸碱盐的通性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最后通过情景教学中学生所复习的知识,来完成一些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应用,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