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2016中考化学专题突破复习 第五部分 专题二 化学计算 第三节 溶液的有关计算课件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954.00 KB
- 文档页数:34
中考计算题专题一.解答题(共18小题)1.(2014?十堰模拟)在一烧杯中盛有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制成溶液.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的10%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2.(2014?广东模拟)小明同学将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表所示:反应时间t/s t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0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2013?厦门)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应剩余物质质量锌铜合金质量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4.(2013?防城港)我们知道,每次做完实验后,剩余废液不能直接倾倒入排污管,必须回收处理.某班同学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一个兴趣小组用废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硫酸来处理,并回收处理后的溶液.他们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求:(1)通过如图可知,当反应进行至图中点时(填“A”、“B”或“C”),废液恰好处理完(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废液刚好完全转化成硫酸钠溶液).(2)当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N点时,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5Kg,此时溶液总质量为10kg.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5.(2013?东营)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碳铵(碳酸氢铵)就是农民朋友经常使用的一种氮肥,碳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常温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碳铵肥料样品的纯度,将样品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碳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两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S02030406080100120增加质量/g0m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你认为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判断表中m约为.(3)试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2013?平谷区模拟)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写出过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2013?朝阳区一模)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g.(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还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8.(2013?济南模拟)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g.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混合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只写结果)(2)实验中混合溶液与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只写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 的Na2CO3的溶液,请你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作图)(4)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9.(2013?青岛模拟)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的纯碱样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用图Ⅰ所示装置组合进行测定(假设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均能吸收完全;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取该样品于A装置中,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加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Ⅱ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Ⅱ中N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2)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M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4)小明认为用图Ⅰ装置组合来测定纯碱的质量分数不完善,这是因为,会导致结果(填“偏大”、“偏小”).10.(2012?南宁)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用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试验次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所取样品的质量/g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生成气体的质量/g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1)经分析,在第1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完全反应完了.(2)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g(3)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4)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11.(2012?历下区校级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分析生铁中铁的含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即取60g经粉碎后的生铁,把800稀硫酸分4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加入稀硫酸质量(g)200200200200剩余固体质量(g)44(说明:生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硫酸反应.)(1)第2次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其成分为.A.铁 B.铁和碳 C.碳(2)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3)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并画出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12.(2012?佛山模拟)小明同学为测定某稀硫酸溶液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他取该稀硫酸溶液20g,将30g氢氧化钡溶液分三次加入该稀硫酸溶液中,测得三次反应的有关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101010生成沉淀的质量/g请根据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1)20g该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2)将第三次反应后所得的混合液过滤,得到滤液的质量为g.(3)该稀硫酸溶液的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4)小明同时用pH计测定并记录该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请你用虚线在图中标出该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刚好完全反应时的变化点,并注明pH和所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13.(2012?金平区模拟)学校化学小组的同学用稀盐酸与石灰石(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反应制取40%的CaCl2溶液用于融雪.取稀盐酸,加入20g(足量)石灰石.反应过程如下:反应时间(s)tt1t2t3t4t5烧杯内物质质量(g)121121(1)反应共产生了CO2g.t3时溶液中的溶质是.(2)求t4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将t5时烧杯内物质过滤后,蒸发g水,即可得到40%的CaCl2溶液.(4)请在座标图中画出生成气体的质量(m)g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14.(2011?黔东南州)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取四份样品分别加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取样品质量(g)取稀硫酸质量(g)产生气体质量(g)试计算:(1)经分析,在第1份样品测得的数据中,(填物质)完全反应了;(2)列式计算黄铜屑样品中的锌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请在如图中画出在样品中加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15.(2011?泸州)小明同学将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t/s t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0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16.(2011?贵阳)有NaOH和Na2CO3混合物.为测定其中NaOH的质量,将固体溶于水,并逐渐加入稀硫酸至100g时,开始产生气体;再加入稀硫酸至100g时,不再产生气体,生成气体共(提示:Na2CO3+H2SO4=Na2SO4+CO2↑+H2O)(1)在图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2)求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多少(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17.(2011?三水区校级二模)将20g由NaCl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50g溶液,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所得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表:Na2CO3溶液的质量/g20406080100生成沉淀的质量/g48x1010(1)x的值为.(2)求所加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画出产生沉淀与所加Na2CO3溶液质量关系的曲线图.18.(2010?海陵区校级模拟)将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放在天平上,然后把过量的碳酸钠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以测定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已知反应前烧杯内稀盐酸和碳酸钠的总质量为,从反应开始至以后的6分钟内,每1分钟读1次数并记录.结果如下:时间/min0123456质量/g试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有一个测定结果误差较大,这点所在的时间是第min;(2)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与时间的曲线图;(3)试计算50g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一.解答题(共18小题)1.(2014?十堰模拟)在一烧杯中盛有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制成溶液.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的10%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NaCl和HCl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NaCl与盐酸能互相交换成分后不变,所以不反应.因此生成的气体是碳酸钠与73g 稀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放出气体的质量;(2)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恰好完全反应,再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盐酸剩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3)根据题意分析,A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里的溶质有混合物中原有的氯化钠和生成物中的氯化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就可计算出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去Na2CO3的质量就是混合物中原有的氯化钠的质量,再加上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就是所含溶质的质量,然后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求解.解答:解:设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x,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y,混合物中NaCO3的质量为z2 Na2CO3+2HCl═2Na Cl+H2O+CO2↑106 73 117 44z 73g×10% y x=解得x==解得y==解得z=(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2)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已是完全反应,再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盐酸就有剩余;(3)反应后溶质NaCl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是:++73g﹣=234g则所得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0%故答案为:(1);(2)NaCl和HCl;(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完全反应的认识和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图象的转折点即为恰好反应的点,并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固体混合质量+加入稀盐酸质量﹣放出气体质量.2.(2014?广东模拟)小明同学将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表所示:反应时间t/s t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0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是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由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图表数据和坐标图中横轴与纵轴的表示,按要求画出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再加上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就是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最后结合所得溶液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图表数据可知,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的质量为:;2(2)根据图表数据,画出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CO2↑+H2O106 117 44x y解之得:x= y=∴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5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100g∴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5%故答为:(1);(2)见上表;(3):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样品混合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能锻炼学生的慎密思维及解题能力,难度较大.明确数据的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013?厦门)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锌铜合金质量应剩余物质质量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锌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反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质量就是氢气的质量进行解答;(2)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以及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解答.解答:解:(1)依题意可得氢气的质量=+﹣=答:氢气的质量为(2)设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Zn+H2SO4 ═ZnSO4+H2↑65 2×xx=%答: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找出突破口,再结合方程式进行计算,可以得到问题答案.4.(2013?防城港)我们知道,每次做完实验后,剩余废液不能直接倾倒入排污管,必须回收处理.某班同学实验后收集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一个兴趣小组用废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硫酸来处理,并回收处理后的溶液.他们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稀硫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求:(1)通过如图可知,当反应进行至图中 B 点时(填“A”、“B”或“C”),废液恰好处理完(即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废液刚好完全转化成硫酸钠溶液).(2)当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N点时,加入的稀硫酸质量为5Kg,此时溶液总质量为10kg.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溶于水的气体忽略不计).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图象分析在B时,溶液的PH等于7,溶液呈中性,废液恰好处理完;(2)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找出硫酸与硫酸钠的关系式,由硫酸的质量可求出硫酸钠的质量,在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解答:解:(1)由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显中性,由图示可知,当反应进行至图中B点时,pH=7,然后又下降,说明此时恰好将废液处理完;(2)设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由H2SO4+2NaOH═Na2SO4+2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得:H2SO4~Na2SO498 1425kg×% x解得:x=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答:(1)B;(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反应应用的原理,然后结合图象中的转折点,以及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进行解答.5.(2013?东营)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碳铵(碳酸氢铵)就是农民朋友经常使用的一种氮肥,碳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常温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碳铵肥料样品的纯度,将样品加入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碳铵中的杂质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把产生的所有NH3用足量的硫酸溶液吸收,同时测量两分钟内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时间/S02030406080100120增加质量/g0m试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你认为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2)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判断表中m约为.(3)试计算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碳酸氢铵的性质进行解答;(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解答;(3)根据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氨气的质量且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碳酸氢铵的质量即可.解答:解:(1)碳铵易溶于水、受潮时常温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时放出氨气,所以在使用碳铵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故填:储存和运输时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晒;施用后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以产生NH3质量为纵坐标,产生气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为,表中m约为;故填:;(3)解:硫酸溶液增加的质量为氨气的质量,设样品中所含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79 17XX=5g样品中所含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100%=%答: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点评:主要对碳酸氢铵的性质作了一系列的探究,考查学生的对知识的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2013?平谷区模拟)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请计算:(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30% .(2)该合金除铜外,另一种金属是锌.(写出过程)(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由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在前三次加入稀硫酸时,固体质量均减少,但是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固体质量只减少了,说明第四次中稀硫酸有剩余,所以固体中铜的质量为,可以据此求算出铜的质量分数;(2)由(1)的分析可以知道,金属和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可以据此结合+2价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出金属种类;(3)根据判断出的金属,写出化学方程式,求算出所生成的硫酸盐,然后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即可求算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图中信息可以知道,在前三次加入稀硫酸时,固体质量均减少,但是第四次加入稀硫酸固体质量只减少了,说明第四次中稀硫酸有剩余,所以固体中铜的质量为,所以铜的质量分数为:×100%=30%;(2)金属和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其中硫酸的质量为:50g×%=镁和锌在发生置换反应时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故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M+H2SO4═MSO4 +H2↑X 98=解得:X=65,所以该金属为锌;(3)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氢气的质量为z,则:Zn+H2SO4═ZnSO4+H2↑98 161 2×3 y z=解得:y=,z=;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答: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1)30%;(2)锌;(3)%.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7.(2013?朝阳区一模)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 5 g.(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还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已知:CaCl2+Na2CO3=CaCO3↓+2NaCl)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2)根据稀盐酸过量,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进行解答;(3)根据沉淀的最大质量可求出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是5g;(2)因稀盐酸过量,故加入碳酸钠后首先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若先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又与盐酸反应;(3)解:设原滤液中CaCl2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111 100x 5g=x=故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00%=%答: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故答案为:(1)5;(2)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3)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点评:此题是对物质的性质及图象识别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对图象有明确的认识,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6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P-31S-32 Ca-40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 •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酿制甜酒B •煤炭燃烧C.瓷器破碎 D •钢铁生锈2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 .鸡蛋清7.6〜8.0B .牛奶6.3〜6.63 •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C.葡萄汁3.5〜4.5)D .苹果汁2.9〜3.3A .禁止烟火B.当心爆炸C.剧毒D. 禁止拍照A、化学与能源B、环保与安全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能源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霉变的花生、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绝对不能食用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材料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人体适当补充碘兀素可防骨质疏松钢铁、硬铝和黄铜都是合金纯铁比生铁的硬度更大、熔点更咼4 .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5.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出行多乘交通工具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B .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D .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6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 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 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B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C.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D.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7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缓慢通入dh洞丝B •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C.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D •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A •测待测溶液pH9 •二氧化氯(CI02)是城市生活用水的新型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 • +4 价B • +3 价C. +2 价 D • +1 价10 •下表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NaCI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 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 NaOH溶液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 CO CO2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通过浓硫酸11 •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B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12 •如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约在64 C时KCI和Na2SO4的溶解度相等B .在室温至100C区间,随温度升高,Na2SO4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醋酸钙则相反C •分离含少量KCI的溶液,采用先蒸发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D .在40C时,40gKCI固体溶于60g水得到40%KCI溶液13 •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A . NH4HCO3 B. KNO3 C. Ca (H2PO4) 2 D. (NH4)3PO414 .如图是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 (OH )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y ,F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B •蒸发C.过滤A . X是时间,Y是pHB . 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C . X是加入Ba (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n | \/D . X 是加入Ba (OH ) 2溶液的质量,丫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21分)15 •钒被誉为 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钒原子的质子数为 ___ ,x=.2)钒属于 ___________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查阅资料可知,米酒味道变酸是因为米酒中产生的醋酸杆菌使乙醇(C 2H 5OH )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醋酸(CH 3COOH )和另一种常见的液体.回答下列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变质是一种氧化反应(填 剧烈”、缓慢”).(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酒味道变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可用 验证米酒味道变酸是生成了醋酸. (1) 图① 和② 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___ ①,② .(2) 图③ 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实验室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的矿石名称为 ;图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1) B 框中的物质属于 (2)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是.(填序号:请回答:16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0第廉子硫原子RC18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和通气”(通入CO)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0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 - I分别是下列物质中的一种:锌、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稀盐酸、碳酸钠溶液、石灰水、生石灰、石灰石和水.他们之间相互的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恰好包含了化合反应(A+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E)、中和反应(F+G)、复分解反应(H+I )等反应类型•试回答下列问题:(1)A+B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硫酸铜溶液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填反应类型)•(3)H+I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甲班学生做完实验室制备氧气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后,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里•乙班课外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步骤②实验现象推知,甲班同学制取氧气所用的固体反应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3)由步骤④ 所得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可得红棕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步骤③产生的气体判断固体A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名称);综合步骤③④ 现象推理,固体A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至少两种物质的化学式)•(5)根据上述实验和分析判断固体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22 •小明在课外阅读中得知:氢氧化铜受热会分解生成氧化铜Cu (OH)2—CuO+X ,于是用CUSO4溶液与KOH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并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在加热氢氧化铜时,发现蓝色固体先变成黑色;继续高温灼烧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气体产生•为弄清这种红色固体的成份,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查阅资料】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CU2O+H 2SO4—CU+CUSO4+H2O •【提出猜想】红色固体是:I. CU D. CU2O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震荡,静置.固体减少.定有:②过滤、洗涤、干燥.得红色固体23 •根据图1回答有关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E 的名称为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A 〜C 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 操作写出改正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选择仪器D 〜I 完成下列实验操作:① 用KMnO 4制备。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 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 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制定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Ca-40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酿制甜酒 B.煤炭燃烧2. 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A.鸡蛋清7.6〜8.03. 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直 ®A.禁止烟火B.当心爆炸C.剧毒D.禁止拍照4.C.瓷器破碎D.钢铁生锈)B.牛奶6.3〜6.6C.葡萄汁3.5〜4.5D.苹果汁2.9〜3.35•“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 出行多乘交通工具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6.如“题6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B.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C.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D.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7.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纯碱、烧碱都属于碱B. 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C. 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D. 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9.二氧化氯(CI02)是城市生活用水的新型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 +4 价B. +3 价C. +2 价D. +1 价10.下表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CI泥沙溶解、过滤、蒸发通过灼热的铜网B.N202C.NaOH溶液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CO C02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在通过浓硫酸11.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B.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C. 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2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 __。
专题五化学计算类型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地沟油中含有的黄曲霉素(C17H12O7)是一种强致癌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试回答下列问题:(1)黄曲霉素(C17H12O7)中共含有______种元素,它属于__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黄曲霉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3)黄曲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如图为某分子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该物质是白酒的主要成分,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2)该物质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到0.1%)。
3.头孢硫脒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引起的感染及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某注射用头孢硫脒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头孢硫脒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氮、氧、硫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头孢硫脒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3)头孢硫脒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4)成人患者肌内注射,每天最多注射该头孢硫脒__________瓶。
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4.(2016·兰州)实验室有一瓶硫酸溶液,老师请小明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明先取一只洁净的小烧杯,称其质量为16.4 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溶液后称量,总质量为30.2 g,之后,将一枚质量为11.8 g的铁钉(已用砂纸打磨去除铁锈)放入该小烧杯中,待铁钉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再次称量,总质量为41.9 g。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