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六年级课件求阴影部分面积(圆)
- 格式:ppt
- 大小:891.00 KB
- 文档页数:27
【考点精讲+期中期末通用讲义—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考点精讲+优选易错题(拔高版)01 圆一、圆的认识(一)1.圆的特征: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在食指绕拇指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拇指所按的点不变,食指与拇指间的距离不变。
2.圆的画法。
(1)手指画圆法。
以拇指为固定点,食指与拇指间的距离不变,将食指绕拇指旋转一周,食指的运动轨迹就形成了一个圆。
(2)实物画圆法。
把圆形物体放在纸上固定不动,用笔沿实物的边缘描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3)系绳画圆法。
用一个图钉、一根线(没有弹力)和一支笔画圆的方法:用图钉将线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用笔将线拉直并绕这个固定的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了一个圆。
用图钉、线和笔画圆时,图钉要固定好,线要拉直。
(4)圆规画圆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步骤如下: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②把带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③把带有铅笔的一只脚绕这个固定点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用圆规画圆,针尖所在的位置是圆心,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
3.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画圆时,圆规带有针尖的脚所在的点叫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半径。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所画圆的半径,即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叫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1.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
2.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
(3)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圆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同圆(或等圆)中的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
5.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6.圆在生活中的应用。
汽车车轮、自行车的车轮、球、齿轮、方向盘、圆规、井盖、钟表、水杯、环岛……1.判断直径和半径时,一定要看其是否经过圆心。
圆的面积第3课时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的面积(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求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面积计算之后安排的,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学习与圆有关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组合图形的基本方法,并在交流、讨论中开阔思路,修正想法,从而更好地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教材中一共安排了两个例题,本节课学习例1.例1是两个图形(半圆和正方形)面积的组合,解答时突出它的主要思路是:半圆面积+正方形面积,用主要解题思路指导解题过程,关注对共用条件的分析。
(1.2米既是正方形的边长,又是圆直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计算窗户的面积,掌握求组合图形面积或周长的方法;通过计算花坛周围小路的面积,掌握求圆环面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圆的面积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求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将组合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圆规、直尺、练习本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所学过的几何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
让学生说说怎样求这些图形的面积?生活中,有些现实问题并不是直接求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
例如:希望小学的阅览室有这样的窗户(呈现例1图),圆形花坛的周围有一条小路(呈现课堂活动第2题图)。
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解决相关的问题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几种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唤醒学生的旧知,为下面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作下铺垫。
】(二)探究新知投影出示例1情境图。
学校阅览室的窗户上面是半圆的,下面是正方形(如右图)。
求阴影部分面积例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解: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圆面积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2×1=1.14(平方厘米)例2.正方形面积是7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解:这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
设圆的半径为r,因为正方形的面积为7平方厘米,所以=7,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7-=7-×7=1.505平方厘米例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解: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用四个圆组成一个圆,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2×2-π=0.86平方厘米。
例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解:同上,正方形面积减去圆面积,16-π()=16-4π=3.44平方厘米例5.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解:这是一个用最常用的方法解最常见的题,为方便起见,我们把阴影部分的每一个小部分称为“叶形”,是用两个圆减去一个正方形,π()×2-16=8π-16=9.12平方厘米另外:此题还可以看成是1题中阴影部分的8倍。
例6.如图:已知小圆半径为2厘米,大圆半径是小圆的3倍,问:空白部分甲比乙的面积多多少厘米.解:两个空白部分面积之差就是两圆面积之差(全加上阴影部分)π-π()=100.48平方厘米(注:这和两个圆是否相交、交的情况如何无关)例7.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解:正方形面积可用(对角线长×对角线长÷2,求)正方形面积为:5×5÷2=12.5所以阴影面积为:π÷4-12.5=7.125平方厘米(注:以上几个题都可以直接用图形的差来求,无需割、补、增、减变形) 例8.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解:右面正方形上部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左面正方形下部空白部分面积,割补以后为圆,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π()=3.14平方厘米例9.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圆及圆的周长一、圆的认识1、圆的定义: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如图,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半径的长度就是圆规两个角之间的距离。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直径与半径的关系:d=2r2、圆的对称性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下图:练习:判断对错(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同一个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3、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测量方法:A、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
B、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
以下是通过上述方法测得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大致关系:周长C(厘米)直径d(厘米))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dC3.1421 3.14 9.53 3.16 12.64 3.1515.85 3.1631.410 3.14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π。
⋅⋅⋅⋅⋅≈1415926535.314.3≈如果用C 表示圆的周长,就有:C=πd 或C=2πr例1 求下列圆的周长练习:1、求下列圆的周长2、在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
3、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3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
4、看图填空(单位:cm )正方形的周长是()cm ,圆的周长是()cm 。
其中一个圆的周长是( )cm ,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