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3.3.1语言表达的连贯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20.06 KB
- 文档页数:5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第1讲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第1讲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第1讲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的全部内容。
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 如果说成语、病句这两个题型是全国卷的必考题,相对固定,那么本专题的题型则是轮考题,命题灵活;如果说成语、病句是全国卷的命题基地,那么本专题则是全国卷创新命题的试验田。
近几年,全国卷不断在本专题上推陈出新,既推出了颇受大家好评的词语复位题(难度不大,考查面广)、补写句子题(题目虽小,综合性强),也推出了饱受争议的逻辑推断题(命题立意虽高,但思维含量低).但高考题型无论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对考生基本语言素养、基本表达能力的考查。
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揣度今后有可能再推出的高考新题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考纲为纲、以语基为本地扎扎实实地做好对考点的复习,这样就能以不变(考点)应万变(题型),也就不会因题型的调整而让我们顾此失彼、舍本逐末地打乱复习计划。
第1讲语言表达得体-—老题型有可能披上“新嫁衣”从2017年全国卷3套试题来看,考查重点是谦敬辞的运用,但从长远来看,得体题的命题将不会限于谦敬辞,而是将扩大范围,从更广的层面上考查日常用语交际和特定场合下书面语表达能力。
【专题六】语言运用之三简明、连贯、得体、图文转换【考纲解读】2019年“考试大纲”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能力等级为E,表达应用。
此专题是近年来高考语言运用类题的常考题型,应引起重视。
简明:语言不冗余,无歧义。
连贯:语序得当,前后衔接、照应。
得体:符合语境和语体要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查内容有时单独出题,有时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兼考连贯和得体,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学生在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其实隐含着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知识,实际上是对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综合考查,2019年高考中,湖北卷、山东卷、重庆卷就考查的图表转换题,今后这样的题型可能会增加。
【高考体验】1.(2019年重庆卷)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9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9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①删除的原因就在于后面提及重庆马拉松赛的比赛地点南滨公园,所以,天空所属不言而喻,无需用“重庆的”;④被删除的原因又在于前文已经出现了“2019年重庆马拉松赛”,此处又出现显得累赘;⑤写“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而它的上一句就是“热身”,语义重复,可以删除;⑦和⑤是一样的情况,“尚在安排之中”与前文“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亦可以删除。
答案:①④⑤⑦2.(2019年天津卷)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连贯的一段话。
①随着各种高效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电网的兴起,太阳能携手海浪和海风,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补写句子题课时作业(一-二)(重点高中适用)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补写句子题课时作业(一-二)(重点高中适用))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补写句子题课时作业(一-二)(重点高中适用)的全部内容。
专题三补写句子题(重点高中适用作业)课时作业(一)补写句子——高考真题感悟练1.(2015·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__①__.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而言,__②__,还易于达到货比三家、快乐购物的目的.在信息多元化的21世纪,__③__,完成购物,已经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习惯。
答:①②③解析:做此题要在读懂语段的中心意义、背景语句内容的基础上,填写相应的语句,使上下文中心一致,意义连贯、贴切.参考答案:①从而大大提高交易效率②除了大量节省宝贵时间③上网浏览商品信息2.(2015·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__①__.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__②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
第3讲语言表达连贯(主观题)——补写句子“补写句子题”因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断、逻辑思维、规范表达等语言综合能力,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经典题型之一。
试题短小精悍、意韵俱丰、松紧有度,充分体现了新高考“考活思维”的命题导向。
一、解构高考真题——明确思维切入点[提示] 请考生先试做真题,再对照右栏反思领悟。
高考真题思维切入点1.(2017·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
然而,③,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参考答案: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1.定文体主题本文是关于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其效用的说明文。
2.辨句间关系本文段共4句,第1句是总领句,第2~4句是解说句。
第2、3句从正面介绍药物发挥疗效的过程。
第4句从反面介绍药物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3.抓隐性提示根据“但若使用不当”和“然而”后面的“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推知①处所填内容与药物对身体产生危害有关。
药物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血液的药物肯定越来越多,而又根据横线后面的“药物浓度”,可推知②处所填内容应强调血液中药物浓度高。
“然而”提示我们,③处所填内容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且与药物浓度有关。
2.(2017·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
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1.定文体主题本文是关于变色龙变颜色的说明文。
2.辨句间关系本文段共4句,第1句是总领句,第2~4句是解说句。
专题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遵意发挥,提纲点睛2019年、2020年全国卷出现了考查“压缩语段”考点的题目,压缩语段题与新闻报道、应用类文本结合,具体考查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结合地方省市对此考点考查情况来看,扩展语句题主要考查选词扩展。
这两个考点也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结合起来考查,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
本专题两大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正好是两种相反的思维。
本专题先熟悉考情,然后分考点突破。
每一考点都采用分题型的形式突破,每一题型都是先讲解方法再即练即悟,以此掌握本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扩展语句1.(2017·浙江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6分)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
首先,明确题干要求。
本题要求根据诗句,描写一个场景,且要求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不少于100字。
其次,研读文本材料。
文本的叙述人称是第一人称,需要转换成第三人称,诗句简练,需要适当补充心理描写,如坐在台阶上他想到了什么,看见蚂蚁之后他又有哪些心理活动。
最后,结合原有叙述语句,形成答案。
答案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
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荡荡的,没了着落。
月色溶溶,树影婆娑。
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2.(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一次,妈妈忽见阿必一脸狼狈相,鼻子上抹着一道黑。
问她怎么了,她装作若无其事,只说:“我囫囵着跌下来的。
”“囫囵着跌下来”,用语是幼稚的创造,意思却很明显,就是整个人从楼上滚下来了。
问她跌了多远,滚下多少级楼梯,她也说不清。
微案语言表达轮考点微点突破一简明“简明”包括简洁和明确两方面的要求,是指语言表达简约而无冗余、明晰而无歧义,主要考查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的能力。
语言表达简明的解题方法:语言表达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避免节外生枝;用语简洁,避免有功能相似的成分或内容重复的句子。
1.删除冗余信息。
对多条或对表达主题无关的信息予以删除。
2.可以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而不用再重述原来的内容.比如:“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这个复句中,后一分句中的“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完全可以用“对上述问题”来替代。
3.避免含糊,消除歧义.在语言运用中,一些句子往往由于运用兼类词、多义词或因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歧义,从而影响语意表达。
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1)添加语境法。
如“班长说服了我和王佳一起去爬山”,后边加上“他自己却游泳去了”,歧义即可消除。
(2)变换词语法。
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等等.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就消除了歧义.(3)加注标点法。
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
(4)调整语序法。
如“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成为奥运会中历届参赛国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好评如潮”中,将“历届”调至“成为”后,表意就明确了。
典题演示(2018·东营模拟)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①父母从经济和财力上资助成年子女的现象,被称为“经济再哺”。
②这一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当代中国则更为普遍.③根据某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左右中国家庭的老人都曾经或正在资助成年子女.在不改变语意的前提下,为了表达简明,文中必须删掉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中小学教育授课资料三语句补写的技巧预习练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合适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满连结, 内容贴切, 逻辑严实, 每处不高出20个字。
2021 年12 月14 日诗人余光中先生病逝, 余光中一世横跨文学四大领域, 一手写诗一手写散文, 还波及文学谈论和翻译, 仅就诗歌而言, 成就比?乡愁?更高的也不在少许。
可是①?这其实不是余光中的诗文作品在大陆初版不多, 人们对他认识不够, ②。
这首诗流行的时候, 也是中国社会出现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颠簸迁徙的阶段, 好多人从家乡出发出门打工、创业, 一年难得回家一趟, 难免思乡情切; 此后, 随着城乡大规模变迁, 好多人的故土变成自己不认识的模样, 这时候③, 进而产生浓烈的乡愁意识。
? 导学号37740275?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合适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满连结, 内容贴切, 逻辑严实。
每处不高出15字。
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幸福, 一般认为经济睁开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对幸福的奉献较大, 这主若是由于①,如快捷的交通、便利的通信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 经济睁开诚然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②, 即最初的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较强, 而当经济睁开到必然程度后, ③。
亚当·斯密从道德维度对幸福作了解析, 认为人生的幸福本源于积极生活和有助于他人的行动, 懒散和豪侈都会以致幸福感的降低。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合适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满连结, 内容贴切, 逻辑严实。
每处不高出12字。
在电影院里, 我们大概都曾有过这样不快乐的经历: 在你聚精会神地静坐着看电影的时候, 会突然感觉①, 动得很匀, 不至于把你从座位里掀出去; 动得很促, ②; 颤抖之快慢急徐, 恰好令你感觉他讨厌。
大概是轻微地震吧?左右探察震源, ③。
在你刚收起心来连续看电影的时候, 颤抖又来了。
若是下信心搜寻震源, 不久就可以发现, 弊端大概是出在周边的一位先生的大腿上。
一语言表达的连贯1.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人生的绿色阅读,①从梦想起飞的少年开始。
少年最宜学诗,②入门得句,③清新可喜。
④这与童眼观察、童心体味,终以无忌童言天真道出,大有关系。
少年脱口吐秀,不倚雕琢,只关性灵,⑤难能可贵。
⑥,当今寄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更应洞开诗窗,让孩子们翱翔于充〚导学号37740270〛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将“神舟”飞船看作天地间往返的载人工具,②“天舟”飞船就是货运工具,③“天舟”一号这次主要承担“天宫”二号的推进剂补加任务。
④飞船上没有人,损耗小,⑤3到53.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当然,“空巢青年”也不会一直空巢下去。
就连比较开放自由的美国人,①对婚姻存在质疑,②未婚者中依然有超过90%的人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选择结婚。
③,社会的压力却往往不给“空巢青年”喘息的空间,每逢过年,④上演逼婚的戏码,也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空巢〚导学号37740271〛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乐音在基本确定了音高的范围后,有规律的声音节奏或声音组合①成了让人产生美感的第一要素。
②声音仅仅含有节奏和有序性,③不能成为“好声音”,钟表的“滴答”声、音乐节拍器的摇摆是最精准的节奏声音,④它却无法给人以美感,⑤会带来厌烦。
⑥,为了使美好的声音成为艺术,还必须具备下一个条件:声音变化的丰富性。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一些思念,开始在夜里失眠,在白天睡去。
我的指尖开始氲氲无尽的情思,在闲暇的午后,夜来临的时候,安静成一泓秋水的宁静,最后,消失在一首词的张望里。
,在文字中蜿蜒,在心底扎根,最后把相思饮尽。
A.夜很黑,我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紧紧地把时光包裹,也把我的眼睛糊住B.夜很黑,我只能紧紧地把时光包裹,也把我的眼睛糊住,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C.夜很黑,我只能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去把我的眼睛糊住,紧紧地把时光包裹D.夜很黑,我只能紧紧地把时光包裹,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把我的眼睛糊往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科幻文学展示的是人在科学技术发展史的一个背景下,通过想象的方式,依靠科学技术,来表达人类未来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它原本要表达的是人们对未来通过科学技术获得美好生活的一种坚定的信念,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但是,有时候科学技术。
所以,如今的科幻作品已经从之前的对科学带给我们美好生活的一种坚定的信念,转向了通过文学的方式来反思其可能带来的灾难。
A.会使人无法控制,使人类走向异化,给人带来一种无法预知的结果B.会给人带来一种无法预知的结果,使人类走向异化,使人无法控制C.会使人类走向异化,使人无法控制,给人带来一种无法预知的结果D.会使人类走向异化,给人带来一种无法预知的结果,使人无法控制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当然,好的故事在结尾的地方一定要给读者或观众一把开悟的钥匙,要让读者或观众在故事结束的时候,有一点恍然大悟,有一点如梦方醒,这种故事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假如你能给观众或者读者一把开悟的钥匙,。
A.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观众留住B.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者观众留住,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C.那么你才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才能把你的读者或者观众留住D.就能把你的读者或者观众留住,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好的小说家的素质8.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印度思想家甘地说,“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及其道德是否伟大与崇高”。
从人类学的一些观点来看,如果没有尊重生命这个基础,,而这些都是社会治理、法律制定的重要基础。
动物福祉实际上衡量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实际上关乎人类自身的福祉。
A.人类社会也许无法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B.人类社会中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不可能被演化出C.人类社会将会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吗D.人类社会不可能演化出社会公认伦理、个人伦理观的文明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人终究是个经验的动物,。
如果只生活在天气预报的数字上,你永远也不会懂得零下17度的寒冷到底有多冷。
一旦被来自外部的意见操控,你就会错过很多。
比如,依靠天气预报了解气候过生活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这场寒冷过去后,什么时候小草才会发芽,什么时候燕子要飞回来……A.既需要听别人说,又需要自己去亲身感受B.除了自己去亲身感受,还需要听别人说C.听人说得再多,也不如自己的亲身感受D.不需要听别人说,而是要靠自己去亲身感受10.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近几年,,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会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不过,走向世界的路,对我们来说还“曼曼其修远”。
中国如果要走向世界,就要高度现代化,全盘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已经“化”出了很大的成绩,?细细思量,的确,。
①中国飞速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火车头,拉动全球经济增长②中国发展飞速,势头迅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成为火车头③而我们的服务、管理和制度的现代化呢④而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的现代化呢⑤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⑥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竹有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最长可以活到一百年。
①竹米即竹实,是竹子的种子,色青味馨,甜,状如麦,可以煮了当饭吃②食竹实可以延年益寿③老死前有的开竹花,花小而白,有淡香,花谢结竹米④其实竹子开花也不是十分稀罕,年年有相关的新闻,我做记者时就曾经拍过照片,竹枝披散裂变如薏米的禾子,如水稻将熟⑤史传常以竹子开花结果为凶兆,借之附会成篇推演乱世史⑥世传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可知竹实的罕见和珍贵A.④①②③⑤⑥B.③①⑥⑤④②C.③①⑥⑤②④D.④①②⑤③⑥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所谓朗读剧,就是登场人物与解说者根据其角色朗读有关内容而展开故事情节、教学内容的一种文体与教学相结合的活动方式。
,适合儿童阅读和理解。
,一方面通过体验角色,有利于促进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另一方面将书本文字外化成声音,。
也就是说,,。
,共同展开了情感体验的深层交流和互动。
①有利于帮助那些有阅读障碍的学生去理解登场人物的情感与行为②朗读者是通过朗读剧本走进剧本中③作为文体,朗读剧一般以对话的文本形式来呈现故事,剧本简短且文字浅显易懂④读的人与听的人就是这样在朗读的情境中共同走进了一个生活世界⑤作为教学,朗读剧一般指的是通过朗读所承担的角色的台词⑥听者则是静心倾听并发挥想象力去体会剧本的内容A.③⑤①④⑥②B.③⑤①②⑥④C.⑤③④①⑥②D.⑤③①②⑥④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一个讲究包装的社会里,我们常禁不住羡慕别人光鲜华丽的外表,而对自己的欠缺耿耿于怀。
但就多年观察,。
,,。
若没有苦难,我们会骄傲;若没有沧桑,我们不会以同情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人生不要太圆满,有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人是很美的一件事。
①时时提醒我们谦卑,要懂得怜恤②我发现没有一个人的生命是完整无缺的,每个人多少少了一些东西③每个人的生命,都被上苍划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却如影随形④有人才貌双全,情路上却坎坷难行;有人家财万贯,却沉疴在身;有人看似好命,却一辈子脑袋空空⑤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现在我却能宽心接受⑥因为我认识到生命中的缺口,仿若我们背上的一根刺A.②③④①⑤⑥B.②④③⑤⑥①C.③①②④⑥⑤D.③④①②⑤⑥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
,,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
①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②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③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④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⑤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⑥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A.②⑤③⑥①④B.②⑤③①④⑥C.⑤③⑥②④①D.⑤③②⑥①④答案与解析专题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一语言表达的连贯1.B ⑥后面表明自己的观点,应是因果关系,排除C、D两项。
③处表结果,用“则”太绝对,因此排除A项。
2.A ①与后面的句子不是因果关系,排除B项;也不是条件关系,排除C项;④和⑤不是假设关系,⑥与后面的句子不是递进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B 答题时可以运用排除法。
此题⑥前后的语句是选择关系,由此排除A、C两项;③前后是转折关系,由此排除D项。
4.C 理清这段文字之间的语句关系是答题的关键。
①前后是顺承关系,可以排除B项;②前后是假设关系,可以排除A项和D项。
5.B “夜很黑”强调一种状态,身处其中会觉得恐惧,故下文应是“紧紧地把时光包裹,也把我的眼睛糊住”;“借着微弱的星光和记忆”与后文一系列的动作衔接更为通畅,正是有了“星光和记忆”,才可进行后续的行为。
6.C 本题所给的选项均由三个相同的单句组成,只是语序不同。
所以答题时要首先确定与前句紧密衔接的句子,然后再分析三个单句之间的关系,确定后边两句的语序。
7.D 根据前文的叙述,先有“一把开悟的钥匙”,然后让读者或观众怎么样,最后是“成为好小说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所以A项与C项的语序不符合;“假如”是假设的条件,后面应该用副词“就”与之呼应,所以B项不符合。
8.D A项预测语气与前后文的语气不对。
B项叙述对象不一致,前半句是站在“人类社会”的角度,而B项的叙述对象是“文明”。
C项句式不当,后半句没有答句。
9.C 整个语段强调人充分感受的重要性,故排除B项;亲身感受与“听别人说”不能构成并列关系,故排除A项;文意并无“不需要听别人说”的意思,故排除D项。
10.C ①②句中,应先有“火车头”,才有“拉动”;另外“经济增长”与下文“经济总量”也衔接;本题考的是“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不是结构一致,所以①比②好。
③中“服务、管理和制度”按照由具体到抽象或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表达,更妥当。
⑤⑥句意上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⑤是定语后置,突出“长”,与上文“走向世界的路,对我们来说还‘曼曼其修远’”中的“远”照应。
11.B 给这段文字排序,先按“竹花”“竹实”“竹实的罕见”的顺序解说,然后插叙史传、校正,最后回到“竹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