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3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改善环境的技术手段,通过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对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吸收、转化和降解作用,来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在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改善水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确保人类健康。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发展前景及挑战。
一、生物强化技术原理生物强化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吸收、转化和降解作用来改善环境质量的一种技术手段。
其原理包括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三个方面。
生物吸附是指生物体表面的一层吸附膜对有害物质的吸附作用。
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都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转化是指生物体对有害物质进行化学变化的作用。
微生物能够利用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能源和营养来源,通过代谢过程将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的物质,如将有机物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将重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
生物降解是指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对有机物进行分解的作用。
微生物通过分泌酶类物质,能够将有机物降解成更简单的物质,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
1. 微生物生物滤池微生物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的装置,是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典型应用。
通过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或污水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微生物膜能吸附并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
2.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对有害物质的吸收和转化作用来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的技术手段。
通过在水体中引种适宜的植物,如菖蒲、芦苇等,这些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污染物,净化水质。
4. 自然湿地修复技术自然湿地是一个具有天然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净化水质。
通过利用自然湿地的植被和土壤,在湿地中通过生物吸附、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实现水污染的治理。
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水污染治理一直是当今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
传统的水污染治理方式往往会造成各种不良影响。
如何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水污染治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生物强化技术利用微生物代谢和生物吸附、生物膜积聚等作用清除有毒、有害、有机和无机物质,能有效地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程度。
生物强化技术治理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本文将从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生物强化技术的分类生物强化技术分为自然强化和增强强化两类,其中自然强化是指自然环境中生物系的自然衰退或碳、氮的循环、沉积过程所带来的污染物的清除;增强强化是指通过添加不同生物菌剂、基质和适宜的水质条件,增强水体中微生物对于各种污染物的代谢、吸附、沉淀和降解的作用。
生物强化技术的分类也体现了在工程应用中,增强强化技术被广泛应用。
将生物强化技术应用到水体污染治理中,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成简单无害的物质,氮、磷等营养物质沉积在污泥中去除出水中,从而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
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染治理领域所起到的作用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证实。
(一)植物污染治理生物强化技术主要运用于植物污染治理。
比如在水体中引入具有净化特性的植物,提高植物在水体中的生长和代谢能力,将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通过植物吸收,并将其附着在植物体表面,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二)微生物群落治理通过调节水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或引入特定菌群代谢水中目标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微生物纯化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藻类等。
(三)底泥处理底泥内的有机质通过搅拌、气提等作用进入水体筒流,通过氧气等氧化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降解。
通过生物强化技术,活化底泥中的微生物,将部分底泥中有机质进行降解脱除,最终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生物强化技术在治理水体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物中具有优异的优势,但其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 存活性问题微生物的存活性与使用材料有关。
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5-28T02:08:54.16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6期作者:李蓉[导读]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给水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污染问题,而且由于缺乏水资源保护意识,也使得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于水污染方面的治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生物强化技术作为新兴的水污染治理工艺,在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加强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生产污水、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给水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污染问题,而且由于缺乏水资源保护意识,也使得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于水污染方面的治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生物强化技术作为新兴的水污染治理工艺,在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进一步提升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加强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水污染治理;生物强化技术;应用引言水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广泛分布于大地、河流甚至空气当中,可以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作用的水体,对于水环境的治理工作千头万绪,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
“十四五”当中对于水环境治理应着重于生态的保护性修复和污染治理,最终实现“人水和谐”的工作目标,获得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
1生物强化技术概述生物强化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逐渐被应用于水污染治理领域。
生物强化技术是目前应用于水污染处理技术中的较为普遍的一种。
生物强化技术是将具有净化功能的微生物放置于自然菌群中,将包含微生物的自然菌群投入农村河道水中,利用微生物具有的处理作用,令投入的菌群与水中的污染物形成共代谢作用,有效处理水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杂质。
生物强化技术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生物强化技术是指通过利用自然界中已有的生物体,或者通过引入特定的生物体,来增强和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以达到河道水体治理的目的。
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善河道水质、提高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水生植物的引种和培育。
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吸收污染物的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负荷。
通过引种和培育适宜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提高水质。
2.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藻类和浮游动物等来降解和吸附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这些生物体在水体中进行代谢作用,将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3.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工程是指通过构建适宜的生态环境来改善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常用的生态工程包括湿地建设、人工湖建设、生物滤池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增加生态系统的抗扰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生物监测和评价。
生物监测是通过对水体中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观测来评估水体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方法。
通过对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生物进行监测,可以了解水体中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浓度和种类,从而指导水体治理工作。
5.生物修复与物理化学处理的结合。
生物强化技术通常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结合使用,形成综合治理的模式。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电解等方式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而生物强化技术可以进一步降解和吸附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提高水体质量。
生物强化技术在河道水体治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引入适宜的生物体和构建合适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净化水质。
生物监测和评价技术为水体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推进,生物强化技术将会在河道水体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增强环境中的特定物质的技术。
它在水污染治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入手,介绍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未来发展前景。
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生物体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力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成无毒、无害物质,或将其浓度降至安全浓度范围内。
生物强化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吸附、生物膜技术、微生物降解和植物修复等。
这些方法可以分别适用于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有机磷农药、氨氮等不同种类的污染物。
生物吸附是利用各种生物材料(如活性炭、酵母菌、细菌、藻类等)对水中污染物的物理吸附作用进行处理,将污染物从水中吸附到生物材料表面。
生物膜技术是将污染水通过一层生物膜进行处理,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微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对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从而将有机物转化成无害物质。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行吸收和富集,从而将其从水中去除。
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生物吸附、生物膜技术和微生物降解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氨氮废水等的处理中。
在农村污水处理中,植物修复技术被用于湿地和人工湿地的建设中,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富集,将农村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去除。
在城市水处理中,生物强化技术也被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中,通过生物膜技术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
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还有很多潜力有待挖掘。
生物强化技术可以与其他传统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高效的污染治理系统。
生物强化技术还可以在水污染修复领域得到应用,例如利用植物修复技术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湿地和水域。
生物强化技术还可以被应用于水源净化和提纯领域,通过生物吸附和微生物降解技术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
在未来,随着生物强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水污染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HUANJINGYUFAZHAN95陈小妹(深圳市福田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广东 深圳 518048)摘要:水污染问题是当前国家发展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用水的增加,水污染问题逐渐严重。
本文结合水污染问题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在水污染治理中使用较多的生物强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一技术的作用机理、应用策略和应用注意事项,希望可以推动我国水污染治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水污染治理;生物强化;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9)08-0095-02DOI:10.16647/15-1369/X.2019.08.054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ioaugmentation technology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Chen Xiaomei(Futian Distri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Affairs Bureau,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8,China)Abstract: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current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e of people’s living water,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io-enhancement technology that is currently used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alyzes the mechanism, application strategy and application considerations of this technology, and hopes to promote China’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business.Key words:Water pollution control;Biofortification;Application strategy在水污染治理中,生物治理技术是指借助具备水体净化功能的微生物完成对污染水体的净化,减少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问题。
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大挑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体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水污染的治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因此人们亟需寻找一种更加环保、高效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深入了解这一技术在解决水污染问题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为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生物强化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水体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促进水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该研究旨在为解决当前水污染问题提供新的治理思路和方法,促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实现水污染治理的长期目标。
1.3 意义,语法等的提示。
谢谢!在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促进水质的改善。
生物强化技术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投入,相比于传统的化学或物理方法,生物强化技术更加经济实惠,有利于推动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生物强化技术也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自净能力,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重要的是,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饮用水资源,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研究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改善水质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水污染治理现状分析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还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因水污染导致的疾病和死亡人数令人担忧。
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水污染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持续发展的问题。
针对水污染治理,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具有极大应用潜力的治理方法。
本文将对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索。
生物强化技术是利用生物学的方法增强处理污染物的效果,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或植物,利用它们的生理代谢作用来降解和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
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生物携带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生物携带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作为载体,将其投入到受污染的水体中,通过它们的生理代谢作用来降解污染物。
常见的生物携带技术包括微生物携带技术和植物携带技术。
微生物携带技术主要利用一些特定的细菌和真菌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这些微生物具有降解特定污染物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
植物携带技术则是利用植物的吸附和生理代谢作用来降解和吸附水体中的污染物。
这些植物具有较强的生理代谢和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生物催化技术是利用特定的酶或酶系统来催化水中的污染物降解。
酶是一类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反应的能量消耗。
在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催化技术主要用于降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选择合适的酶和调控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特定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和去除。
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生物强化技术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
与传统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生物强化技术能够通过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代谢作用,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降解和去除,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治理成本的目的。
生物强化技术具有环境友好性。
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微生物和植物来降解和吸附污染物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化学方法,更加环境友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生物强化技术具有可持续性。
生物强化技术能够利用生物体的自我繁殖和生物代谢能力,不需要频繁替换和添加治理材料,具有较长的运行寿命和稳定性。
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水污染是当前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致力于研究水污染治理技术,而生物强化技术便是其中之一。
生物强化技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其生物学特性来改善水体环境。
本文将重点研究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生物强化技术概述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体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通过生物学途径降解、吸附、转化或沉积污染物质的技术。
生物强化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植物进行生物强化,另一种是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强化。
植物生物强化技术是利用植物的吸附、吸收和生物降解等作用来治理水体污染,而微生物生物强化技术则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吸附和转化等作用来治理水体污染。
生物强化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比如具有较高的治理效率、成本较低、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1.植物生物强化技术植物生物强化技术是利用植物的吸附、吸收和生物降解等作用来治理水体污染。
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许多植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
在重金属污染水体中,一些金属植物如水蕨、香蒲等能够有效吸附和富集重金属离子,将其从水体中去除。
在有机污染水体中,一些具有生物降解能力的植物如蜀葵、蓖麻等能够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质。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有效治理水体污染,还可以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
三、生物强化技术的优势和不足1.优势(1)生物强化技术具有较高的治理效率。
植物和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生物学功能能够较好地降解或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2)生物强化技术成本较低。
相比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生物强化技术所需的设备和能耗较低,治理成本也较低。
(3)生物强化技术对环境友好。
生物强化技术所使用的植物和微生物都是天然存在于环境中的生物体,其治理过程对环境非常友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生物强化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来修复污染环境的技术方法。
它具有修复范围广、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环保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治理领域中。
生物强化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种方法。
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的生长、吸附、分解等特性,将其种植在污染区域进行修复。
植物能够通过根系将土壤中的污染物吸附并储存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根系也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加速土壤中污染物的分解和去除。
微生物修复则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微生物或微生物种群来分解或吸收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 应用于污水处理厂。
生物强化技术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和三级处理过程中,通过生物反应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同时,生物强化技术还可以用于处理污水厂的余泥,通过添加特定的微生物对污泥进行处理,降低臭味和减少残留量。
2. 应用于河道湖泊修复。
生物强化技术可以利用水生植物的吸附和分解能力来修复河道湖泊的水质。
比如,利用芦苇等植物种植在湖泊附近的岸边,通过其根系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同时也可以吸附并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污染物。
3. 应用于地下水修复。
生物强化技术可以利用地下水层自然微生物的分解能力来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促进地下水的自然修复。
同时,也可以通过向地下水层中注入特定的微生物来加速修复过程。
总之,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其修复效率和效果也受到了许多影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等。
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水污染情况选择合适的生物强化技术和修复策略。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Vol.37,No.32019年3月- 74 -污水治理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彭修辉(山东博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济南 250101)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问题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
水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水资源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生物科技的发展拓展了环境问题的治理渠道。
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强化技术的相关概念,研究了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以期助力我国环境治理工作。
关键词:水污染;生物强化技术;污染治理;水资源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19)03-0074-03DOI:10.3969/j.issn.1008-9500.2019.03.022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ofor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Waterpollution ControlPeng Xiuhui(Shandong Bol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Jinan 250101,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the public. Water pollu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ter resour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has expanded the channels of governance for environmental issu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bio-enhancement technology, and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bio-enhancement technology in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in order to help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work.keywords: Water pollution; biofortification technologies; pollution control; water resource在众多治理环境问题的生物技术中,生物强化技术以其灵活性和针对性脱颖而出。
在对水污染问题治理的过程中,生物强化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生物技术拥有更高效的效果[1]。
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物强化技术概述结合我国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其通常应用于我国水污染治理中,它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在水污染区域投放具有特殊作用的微生物,借助微生物的力量来促使污染区域中的菌种与水域底质产生代谢作用,进而对水污染区域中的杂质以及相关有害物质进行分解与吸收,最终起到水质保护和处理污水的作用[2]。
这样能够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生物强化技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物强化技术对于污染水域能够直接进行降解处理。
二是利用生物强化技术能够使污染水域中的微生物产生代谢作用,有效改变污染水域中有害物体的自身结构,最终使无法降解的毒物降低毒性,能够降解的直接降解,为提高水域质量打下基础。
三是基因水平转移作用,利用生物强化技术能够对污染水域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找到具有强大代谢功能的微生物,加速微生物与自然基因之间的代谢,使得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提高,最终使降解效率得到提高。
四是收稿日期:2019-01-23作者简介:彭修辉(1973-),男,山东莒南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污染治理。
第3期- 75 -彭修辉:水污染治理中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污水治理固定化生物强化作用,想要实现固定化生物强化作用,可以采用交联法、吸附法以及包埋法。
包埋法指的是在凝胶作用下,将微生物放入载体内,在这三种方法中,此方法最为便捷,并且对于微生物的细胞活性影响不大,通常采用此方法较多。
交联法指的是利用交联反应,使载体与微生物能够互联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最终使微生物固定化[3]。
吸附法指的是利用物理吸附等方式,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内部或者表面,进而为微生物的繁殖和成长提供场所。
2 生物强化技术的特点2.1 成本低生物强化技术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使用生物强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微生物菌群的退化,在进行水污染防治过程中还无需进行反复试验,使得治理费用大大降低,再加上传统的活性淤泥法,最终水污染中的污染物得以降解[4]。
2.2 适用范围较广使用生物强化技术能够有效保证微生物在高盐度等恶劣环境中存活,该技术可以用于处理污染浓度较高的水域。
在治理水污染时,人们可以利用微生物有效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其间不会有污染物发生转移,使得水域不会发生二次污染。
与此同时,利用生物强化技术治理水污染,其效率是传统技术的几倍,治理时间更短,治理效果更佳。
3 影响生物强化技术治理水污染问题的因素3.1 菌种的投放量在治理水污染时,在一定的污染区域投放的菌种量越大,治理效果越佳,但是,由于菌种的稳定性和活性难以测定,因此在投放过程中应该结合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和污染物的实际含量,结合生物强化技术,对菌种进行合理投放。
3.2 菌种的投放方式在治理水污染问题时,如果直接使用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种或者高代谢能力的菌种,虽然会使操作过程简化,但是极易使污染水域产生微生物被其他原生动物吞噬的情况,最终造成微生物流失,水污染处理效率低下。
3.3 营养物质的多少在水域中,微生物的成长离不开营养物质。
因此,在对污染水域投放微生物时,除了要保证水域中的碳源符合微生物的需求之外,还应为微生物的成长提供氮、磷等元素,并且应该针对微生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水中的营养物质,以便为微生物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
4 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领域的应用结合我国当前的使用情况来看,生物强化技术通常被应用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中,对污水进行脱氮除磷,对污染水域中的淤泥特性进行有效改善,最终使污泥产量得以降低。
除此之外,还能够使废水区域中的油脂降解或液化,使地下水体修复、江海湖泊的水体修复等[5]。
4.1 能够有效改善水污染内的污泥性能相关试验表明,在治理水污染问题时,在水域内投放适量的降解苯酚的菌种,能够有效改善污染水域内的沉降性能,使污染水域内的污泥总量减少,相关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污染水域内,这样能够使污泥容积减少30%。
与传统的生物技术相比,其减少量高出18%[6]。
除此之外,利用生物强化技术能够使水污染区域内淤泥活性增加,提高污泥自身的沉降性能[7]。
4.2 生物强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污泥系统的稳定性与抗负荷冲击能力根据以往实践来看,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投放一定量的具有降解苯酚性质的菌株后,此系统内部降解苯酚的效能最多只能持续20 d,20 d 后,降解苯酚的能力只能维持在40%,系统中的微生物降解能力会逐渐降低,最终失效。
但是,此系统投放具有混合高效苯酚分解噬菌体后,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大大提升,稳定性也有所提升。
4.3 生物强化技术能够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启动速度结合当前我国应用生物强化技术的情况来看,该技术能够有效缩短生物系统的启动时间,进而降低水污染处理成本,使电能消耗降低。
5 生物强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5.1 提高降解效果相关生物强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将一株具有高效率降解功能的菌种放入生物反应容器中,观察发现,此菌种在降解苯酚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降解速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没有投放此菌种的反应器中,在降解苯酚的过程中效果十分不理想,最终降解苯酚的速率降到40%,并且还在不断降低[8]。
除此之外,中国资源综合利用第3期- 76 -污水治理Chin 等人还进行了混合优势菌的试验,此菌种能够针对苯、甲苯等物进行有效降解,在试验过程中,在生物床投放适量的混合优势菌,在相同的时间内,添加了混合优势菌的生物床有效降解了10 mg/L 的苯与甲苯等物,但是没有添加混合优势菌的生物床,对于苯以及甲苯的降解量只有3.2 mg/L。
由此可知,在降解苯和甲苯的过程中,添加混合优势菌的生物床降解效率最佳[9-10]。
5.2 改善淤泥性能在对生物强化技术改善淤泥性能方面进行应用效果评价时,Chamber 等人通过在氧化沟、延时曝气与曝气塘三种生物系统中应用生物强化技术发现,在氧化沟中采用此种技术,使得沟中的淤泥膨胀在四周时间内便消除,但是在接种了生物强化剂后,只用了三周便使膨胀淤泥得以消除,效果十分明显。
5.3 增强耐负荷冲击能力与系统稳定性在对生物强化剂增加耐负荷中间能力与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时,Belia 和Smith 在活性污泥中投放了10%的能够降解磷的菌种,研究发现,此次试验中的脱磷率高达90%,整个过程只用了14 d,如果采用传统的污泥驯化方式,脱磷过程需要进行58 d,由此可见,使用生物强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降解磷的速率。
6 生物强化技术失败及原因分析在利用生物强化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时,经常会出现最终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通过探究其根本原因,笔者发现,待处理的废水成分十分复杂,导致试验中应用生物增强技术,难以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除此之外,废水不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可生长因素,使微生物难以成长,最终影响生物强化技术的有效实施[11]。
影响生物强化技术的原因还有系统中原生动物等因素,原生动物对于菌种的捕食造成污水中菌含量减少,最终导致试验效果不理想。
在治理水污染的过程中,废水中往往存在较多的抑制性基质,它们严重影响菌种的生长代谢,最终会使污水处理效果受到影响,降低了生物强化技术的应用效果[12]。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温度、气压等都因素会直接影响生物强化技术的使用效果。
7 结语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前,人们在治理水污染问题时对于生物强化剂的应用十分认可,生物强化剂在治理环境问题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污泥性能,还能针对地下水、湖泊水等水资源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