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卷练习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2.24 KB
- 文档页数:19
初中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D.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快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5N的推力,同时受到3N的摩擦力,那么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 2NB. 8NC. 5ND. 3N答案:A3. 根据欧姆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 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C. 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D. 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答案:A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
A. 340m/sB. 1000m/sC. 3000m/sD. 5000m/s答案:A5. 下列关于能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化B.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C. 能量的总量是恒定的D. 能量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年是______单位,表示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
答案:长度2. 牛顿是力的单位,以______的名字命名。
答案:艾萨克·牛顿3. 电流的国际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4.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被称为______。
答案:开尔文-普朗克表述5.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______。
答案:无线电波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求它在10秒内行驶的距离。
答案:200米2. 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2A的电流,求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答案:20伏特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答案:将物体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后在另一端放置已知质量的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
2024年中考物理考试试卷(附答案)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90分钟;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3.所有试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4.g 取10N/kg ,()34.210J/kg c =⨯⋅水℃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6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如图所示。
此时,相对于嫦娥6号静止的是( )A .月球南极B .地球南极C .太阳D .中国空间站2.军队中号声就是命令,关于号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号声是由司号员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 .士兵通过声音的响度分辨出号声 C .司号员利用号声传递信息D .号声属于超声波3.据《天工开物》记载,“晒纸”是造纸工艺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将湿纸放在阳光下晒干,如图所示。
“晒纸”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凝固B .汽化C .升华D .液化4.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的计时原理利用的是( )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5.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cm 处,在凸透镜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6.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物体的长度是1.8cm B.物体的温度是34℃C.物块的体积是80mL D.物体的重力是3kg7.关于建造楼房时利用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砌墙时使用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B.用一根U形水管来确定等高点,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C.保温板主要利用了材料硬度大的特点D.将瓷砖贴在墙上,利用了分子间存在斥力8.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C.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D.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9.下列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镊子B.天平C.瓶起子D.核桃夹10.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上升4m。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 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A.用放大镜看物体B.影子的形成C.从某一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D.树在水中的倒影2.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不变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3. 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4. 已知,则它们()A.串联时的电流之比为B.串联时的功率之比为C.并联时的电流之比为D.并联时的电压之比为5. 在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A. B. C. D.6. 关于电热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有利的B.电热对我们来说总是不利的C.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热效应的原理制成的D.电视机工作过程中没有产生电热二、填空题(9、11、14、15小题每空2分,其它小题每空1分,共18分))7. 在教室内,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投影在银幕上的影像,是由于银幕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声音的________不同.8.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和,则其最大合力为________,最小合力为________.9. 将瓶灌满水,用手堵住瓶口倒立于水槽中,如图所示,将手指移开,则瓶中水的质量________(填“减少”或“不变”).10. 某人用力推车,车仍然静止.则人做的功等于________.竖直上抛的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将动能逐渐转化为________能(不计空气阻力).11. 电荷量可使通过电流为的收音机正常工作________.12.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由吸气、________、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冲程.13. 如果人体和其他物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对人的衣、食、行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举两例:例:人将拿不住筷子________;________.14. 如图所示,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组成并联电路,此电路有发生短路的可能吗?如果有,请你具体指出来。
初中物理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慢C. 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D. 光在所有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答案:A2. 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0N,它的质量是()A. 1kgB. 2kgC. 5kgD. 10kg答案:B3. 下列关于声音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C.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4. 以下哪种物质是导体()A. 橡胶B. 塑料C. 玻璃D. 铁答案:D5. 电流的单位是()A. 瓦特B. 安培C. 伏特D. 焦耳答案:B6. 以下哪种能量转换是正确的()A. 电能转化为热能B. 热能转化为电能C.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现象是利用了光的折射()A. 镜子反射B. 透镜成像C. 影子形成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是绝缘体()A. 铜B. 银C. 铝D. 木头答案:D9. 以下哪种现象是利用了电磁感应()A. 磁铁吸引铁B. 电磁铁吸引铁C. 发电机发电D. 以上都不是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半导体()A. 金B. 银C. 硅D. 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10^82. 物体的重力大小可以用______来测量。
答案:弹簧秤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米/秒。
答案:3404.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产生______。
答案:热量5. 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6.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转化过程中______。
答案:总量不变7.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的现象。
(物理)中考物理力学练习题及答案含解析一、力学1.如图所示,小蚂蚁背负着果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A.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果实所受的重力B.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果实所受的重力C.果实所受的支持力等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D.果实所受的支持力小于蚂蚁所受的支持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果实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的支持力与自身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蚂蚁和果实作为一个整体,它们所受的总重力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果实受到的支持力小于蚂蚁受到的支持力,D选项正确.考点:二力平衡受力分析2.《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 D【解析】【解答】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C不符合题意;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所以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即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即可.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2)用滚动代替滑动;(3)加润滑油;(4)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
河北省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题时间为120分钟。
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用食醋清除水壶中的水垢B.鸡蛋清受热凝固C.用滤网除去水中的菜叶D.面包发霉【答案】B2.图1中能说明分子间隔变小的是()【答案】D3.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 )A.良好的导热性B.良好的延展性C.较强的抗腐蚀性D.较小的密度【答案】B4.公路建设中使用的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再加入不同的化学制剂,与沥青混合而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橡胶和沥青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橡胶沥青使“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C.橡胶沥青路面弹性好,且可增大摩擦D.橡胶沥青路面的空隙较大,能降低交通噪声【答案】A【解析】本题作为新情景考查同学们对现象本质的把握。
例如题中提到“橡胶沥青是把废旧轮胎制成橡胶粉”因此该措施为“废物利用”,B正确;由其性质不难想到C、D也正确。
所谓“合成材料”即指人工合成。
沥青不是合成材料,而是石油产物中的一部分,所以是天然的。
故答案为A。
5.对图2所示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图2A.甲图:因为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所以再铜片上留下了较深的划痕B.乙图: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所以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C.丙图:由于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因此白磷能在水下燃烧D.丁图:由于流体压强的大小与流速有关,因此人应站再安全线外【答案】B【解析】本题为易错题,注意B选项中墨水在温度不同的水中扩散的快慢不同是正确的,但其原因解释却是错误的,是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受温度影响而非“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
6.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
为了把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法:①蒸发②测密度③测导电性④测pH ⑤加入氯化钠⑥加入食醋。
你认为可行的是()A.①②③⑤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⑥D. ②③⑤⑥【答案】A【解析】物质的鉴别类考题可以用物理方法区分也可以用化学方法区分,因此是综合试题考查的热点。
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一些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成倾斜,则管内液体的高度将变大B .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旋转折转的光屏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C .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通过电流表的示数比较电阻大小D .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通过比较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大小2.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上,小球由A 点以速度v 沿轨道滚下,经过另一侧高点B 后到达最高点C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小球在A 、B 、C 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C B A v v v <<B .小球在A 、B 两点的动能之差等于小球从A 点到B 点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 .小球在A 、B 两点具有的重力势能相同D .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3.下列工具读数正确的是( )A .天平的读数是82.8gB .刻度尺的读数是2.0cmC .秒表的读数是5min 8.5sD.电阻箱的读数是624Ω4.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小球都带正电,但甲球带的电荷比乙球的多,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A.B.C.D.5.家庭常用的电吹风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下列电路中最符合电吹风工作要求的是()A.B.C.D.6.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7.小明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足球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机械能守恒C.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落地D.足球最终停止在草坪上时,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下列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水中的倒影B.海市蜃楼C.路灯下人的影子D.人视网膜上成的像9.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
九年级物理中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物理量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A. 力B. 速度C. 质量D. 能量2.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会做匀速直线运动?A. 受到平衡力作用B. 受到非平衡力作用C. 无力作用D. 受到重力作用3. 下列哪种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A. 钻石的光泽B. 三棱镜分解光C. 海市蜃楼D. 小孔成像4. 关于电流,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电流是由电压产生的B. 电流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C. 电流的方向是由电子的流动方向决定的D. 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正比5. 关于声音,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D.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低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会保持静止状态。
()2.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3.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4.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5. 声音的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______和改变物体的______。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的______。
4.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______、响度和音色。
5.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
2. 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3. 简述串联电路的特点。
4. 简述声音的传播条件。
5. 简述内能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是3N,另一个力是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3. 两个电阻分别为R1=10Ω和R2=20Ω,串联接在电源上,求电路中的电流。
九年级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完整版)九年级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完整版)大家都了解,九年级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有什么吗?物理有什么的答题技巧呢?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九年级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内容,欢迎使用学习!九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扩散现象和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B.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进行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有较大的引力2.从微观角度上说,系统内能是构成系统的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的总和。
下面的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B.用热水袋捂手,手会变暖和C.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D.棉被被晒得暖乎乎的3.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
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
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
他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4.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C.可以改变物体的热值D.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5.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铡刀B.钓鱼杆C.天平D.瓶盖起子6.下列现象中,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A.向纸中间吹气两纸片靠拢B.用吸管吸饮料C.吸盘贴在光滑墙面上不脱落D.茶壶嘴和壶身一样高7.下列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是一个喷油嘴B.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柴油的混合物C.吸气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下列关于物体的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越小,比热容越小B.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物体升高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D.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都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9.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L1、L2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灯泡。
2024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2分)中考考场附近设有禁鸣喇叭的标志,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该标志的是()A.B.C.D.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标志的理解作答即可.解答:解:A、此图表示汽车驶入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故A正确;B、此图表示禁止拍照,故B错误;C、此图表示禁止使用手机,故C错误;D 、此图表示禁止吸烟,故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牌表示含义的认识和理解,属于基础题.要求我们多观察、留意生活,多思考.2.(2分)下列现象中的“影”,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形影不离B.水中倒影C.投影仪D.皮影戏考点: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形影不离中的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投影仪,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D、皮影戏中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点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包括: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等;光遇到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平面镜成像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钢笔错位、筷子变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3.(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淮安市夏季平均气温约50℃B.微型电风扇额定功率约500WC.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2sD.初中生使用的课桌高度约0.8m考点: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电功率.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淮安夏季高温,最高温度超过35℃,但平均气温不可能达到50℃.故A不符合实际;B、节能灯的功率在10W左右,微型电风扇额定功率与节能灯差不多,在10W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75次,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1s.故C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4.(2分)荡秋千的人从最高点向最低点摆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则他的()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的高度,质量越大,所处的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解答:解:荡秋千的人从最高点向最低点摆的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其动能变大;同时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故其重力势能减少.故选C.点评: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5.(2分)如图所示为最简单的电动机,下列四种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B.C.D.考点: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专题:电动机、磁生电.分析: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A、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是发电机的制作原理,A错误;B、闭合开关,电路中有电流,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B错误;C、闭合开关,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C正确;D、闭合开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和磁中的相关实验及其原理,要注意掌握,特别注意电动机、发电机的制作原理实验.6.(2分)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常听到“啪啪”声D.冬季晴天,梳头时常看到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考点:物体带电现象.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分子是运动的,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使人感到花香四溢;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毛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电荷放电,发出啪啪声,属于摩擦起电;梳子梳头发,梳子和头发摩擦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把头发吸引起来.解答:解:A、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故A符合题意;B、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属于摩擦起电,故B不符合题意;C、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两者带有异种电荷,放电产生的劈叭声,属于静电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季晴天,梳头时由于摩擦使梳子与头发间带有异种电荷,头发间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属于摩擦起电,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的现象,这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现象,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就在身边,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7.(2分)太阳能是人类优先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之一,关于太阳能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的化学能B.图乙中,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做功方式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C.图丙中,太阳能交通信号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信号灯的光能D.图丁中,首架环球航行的太阳能飞机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飞机的机械能考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从能的转化方向、转化形式分析解答此题.解答:解: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B、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C、太阳能信号灯先将太阳能先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故C错误;D、太阳能飞机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能的转化的理解,熟知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提高对新能源的认识.8.(2分)下列情景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A.B.C.D.考点:安全用电原则.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分析:(1)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会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会发生安全事故;(2)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杆,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3)水属于导体,用湿手拔插头时,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4)为了防止用电器的外壳漏电,所以应将其外壳接地.解答:解:A、在电源电压一定,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总功率会过大,由P=UI可知,会引起电流过大,易引发火灾,故A错误;B、使用测电笔时,测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和带电体相连接,不能用手去接触,否则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故B错误;C、接在电路中的插头属于带电体,用湿手拔插头时,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C错误.D、为了防止用电器的外壳漏电,所以应将其外壳接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安全用电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止发生触电事故.9.(2分)汽车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航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导航B.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发动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有较小的比热容考点:电磁波的传播;惯性;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对于没有空气的情况下的信息传递一般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压缩气体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换为内能;水的比热容比其他物质大,常常用来做冷却剂.解答:解:A、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导航,故A错误;B、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运动,撞击车体而对人造成伤害,故B正确;C、发动机工作时,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有较大的比热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类题目考查知识了电磁波的传播、惯性、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和比热容的相关问题,要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重点.10.(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不变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专题:应用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判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结合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故D错误;由R=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R0的阻值,则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滑动变阻器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2分)11.(2分)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且正负电荷数量相等.考点: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和构成原子的微粒所带电量和电性分析解答.解答: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两者所带电荷量相等,对外不显电性.故答案为:原子核;核外电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构成和带电性质即可解答.12.(2分)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船、榆堤(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1)从“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认为“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2)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即“云与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对于地球向东运动.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榆堤”或运动的“飞花”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船;榆堤.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所以说运动和静止都具有相对性.13.(3分)如图所示,小明用50N的力F将重为80N的物体在5s时间内匀速提升1m,在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为80J,滑轮的机械效率80%,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 W.考点:有用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功率的计算.专题:功、功率、机械效率.分析:①已知物重和上升高度,利用W=Gh得到有用功;有用②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2,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绳子拉下的长度;已知拉力和绳子拉下的长度,可以得到总功;已知总功和所用时间,可以得到拉力的功率;③已知有用功和总功,两者之比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答:解:①小明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80N×1m=80J;②绳子拉下的长度为s=2h=2×1m=2m,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50N×2m=100J,拉力的功率为P===20W;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80%.故答案为:80;80%;20.点评:这是一道较典型的关于滑轮组的计算题,主要用到了功的公式、功率的公式、机械效率的公式,虽然用到的公式较多,但只要搞清楚力与距离的对应关系,难度也并不大.14.(3分)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升华、后凝华(选填“升华”、“凝华”、“汽化”或“液化”)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为3410℃.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解答:解: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的内壁上造成的.钨是晶体,凝固点与熔点相同,即它的凝固点为3410℃.故答案为:升华;凝华;3410.点评:本题考查了升华和凝华的认识以及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灯泡的构造和使用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注意挖掘,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15.(2分)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和折断了,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凸(选填“凸”或“凹”)透镜.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明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解答:解: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从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所以看起来像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圆柱形的玻璃杯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功能,所以铅笔在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故答案为:折射;凸.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16.(2分)如图所示,以中点O作为支点,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在O点右侧第8格上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用弹簧测力计在O点左侧第4格上竖直向下拉,使杠杆水平平衡,该拉力大小为2N;将测力计由图示位置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考点:杠杆的平衡条件.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列出等式算出拉力大小;(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拉力对应力臂的变化,确定拉力的变化.解答:解:(1)设每一格长度为L,由题意有:G×8L=F×4L,F===2N;(2)将测力计由图示位置向左移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拉力对应的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右侧钩码和力臂不变情况下,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减小.故答案为:2;减小.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的计算和分析力的变化,熟知平衡条件是解题关键.17.(2分)如图所示,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选填“明显”或“不明显”).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平衡力(选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考点:压强;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1)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解答:解:(1)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按笔尖的手指较疼,说明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属于平衡力.故答案为:明显;平衡力.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同时要弄清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18.(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0Ω,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为3V;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0.5A,则R1的阻值为15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专题:欧姆定律.分析:(1)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R单独工作,根据电流表示数为0.3A和R的阻值,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2)再闭合开关S1,两电阻并联,根据电压相等和分流特点,运用欧姆定律求解电阻.解答:解:当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R单独工作,则I R =0.3A,由I=得:U=I R R=0.3A×10Ω=3V;再闭合开关S1后,R与R1并联,则U=U1=3V通过R1的电流为I1=I﹣IR=0.5A﹣0.3A=0.2A,由欧姆定律可得:R1===15Ω故答案为:3;1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特点,熟知公式变形是解题关键.19.(4分)某小组用塑料瓶做了以下实验:(1)将塑料瓶装满水,覆盖一张硬纸片后倒置,水和纸片均不会下落,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2)将塑料瓶装满水,在瓶侧面扎两个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如图乙所示,该实验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完好的空塑料瓶横放并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小纸团放在瓶口处,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此时小纸团将会飞出瓶外(选填“飞出瓶外”、“原地不动”或“进入瓶中”),判断的理由是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考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液体的压强的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1)大气能产生压强;(2)越往下的孔流出的水喷得越急,说明深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解答:解:(1)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纸片盖住瓶口后倒置,纸片不会落下.该现象说明了大气有压强;(2)观察到水从小孔射出,小孔的位置越低,射出的水越急,液体压强越大.该现象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3)正对着瓶口用力迅速吹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因此瓶口处压力变小,瓶内的大气压就会产生一个力把小纸团推出来.故答案为:(1)大气压强;(2)深度;(3)飞出瓶外;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的压强特点、大气压存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平时学会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多动手、多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解答题(共7小题,共38分,解答24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20.(4分)(1)画出图甲中出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2)画出图乙中细线对木块A拉力的示意图.(3)小磁针静止在磁体旁,如图丙所示,标出小磁针的N极;(4)如图丁所示,用螺丝刀撬钉子,O为支点,画出动力F的力臂L.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仔细观察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2)力的示意图要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木块受到的拉力是沿细线向上的;(3)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据此判断;(4)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解答:解:(1)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2)拉力作用点在细线与木块的接触点,方向沿细线方向.如图所示:(3)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小磁针的上端为N极,如图所示:(4)过支点O作出动力F作用线的垂线,即为动力臂L.如图所示:点评:(1)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力的示意图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所以找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画力的示意图的关键;(3)考查了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属于基础题目;(4)作力臂时重点是找出支点与力的作用线,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21.(5分)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O”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104g.(3)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筒内盐水的体积V=30mL.(4)接着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m2=71g.(5)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1.1g/cm3.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将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观察两盘高度,根据左盘高向左调节平衡螺母,右盘高向右调节平衡螺母;(3)看清量筒的分度值读出体积;(4)物品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看清标尺分度值,求出质量;(5)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解答: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O”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侧调节.。
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月光下的人影B。
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
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D。
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
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用电磁波来通信C。
只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只有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B。
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
用安培定则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D。
1kW•h=3.6×106J5.潜水员逐渐从水里浮出水面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始终不变D。
先增大后不变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钻木取火B。
水蒸气将塞子冲出C。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D。
焦耳定律实验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
-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8.XXX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了,如图所示,如果此时将开关闭合,则()A。
两表都可能被烧坏B。
两表都不会被烧坏C。
电流表不会被烧坏D。
电压表不会被烧坏,电流表可能被烧坏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9.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与视网膜上,对于近视眼患者而言,远处物体成的像位于视网膜,可配戴透镜矫正。
10.如图所示是滑冰运动员在训练中通过弯道时的情景,这一过程中她们的运动状态不变;运动员穿的速滑冰鞋的冰刀表面要光滑、平整是为了减小滑动摩擦力。
中考物理试题卷(word版有答案)注:计算时g取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写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
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1.下列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书桌上的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CD.一本物理课本的的质量约为2Kg2.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C.照相机成虚像D.凸透镜只能成实像3.如图1所示,当闭合开关S后看到灯)发光,灯L2不发光,则可能的原因是A.灯I断路B.灯I短路C.灯L?断路D.灯L?短路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0的冰块也有内能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B.超导技术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C.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切断电源6.关于图2中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精品文档A.图2(a)表明磁场产生电流B.图2(b)判断出电源的左端为正极C.图2(c)是电动机的原理图D.图2(d)显示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7.关于图2中所示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3(a)表示P甲>。
乙B.图3(b)表示晶体熔化的图像C.图3(c)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图3)d)表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8.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把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位置如图4所示。
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两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分别为F甲、F乙,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二、填空题(每空1分,8小题,共20分)9.张丽同学发现妈妈在厨房炒菜时,在客厅里也能闻到香味,这是由于分子的原因;同时她听到的炒菜声是通过传播的;细心的她还发现吃饭时用的筷子是(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6. 下列短语或词句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鱼翔浅底C.三点一线D.一叶障目17.我国自主研制的“中华牌”月球车将在2013年送上月球,该月球车装有6只车轮。
其车轮上刻有螺旋花纹的目的是A.减小摩擦B.增大摩擦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18.5月10日出版的《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
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A.半导体网B.磁性物质网C.真空带D.金属物质网19.如图所示是一种声光报警器电路,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只闭合S2时,铃响灯不亮B.只闭合S1时,灯亮铃不响C.同时闭合S1、S2,铃响灯不亮D.同时闭合S1、S2,灯亮铃不响20.以下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保险丝熔断后,用铜丝来代替B.趁停电时来检修电路而不需要关闭总闸C.将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D.将电吹风放在浴缸旁,以便洗完澡后马上吹干头发21.目前,很多汽车的驾驶室里装有一个叫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的装置。
GPS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
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依靠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电磁波D.激光22.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B.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C.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D.探究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压、电阻的关系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磁场中的导体一定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B.发电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C.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D.电热水壶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24.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后,湖南长沙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向日本捐赠一台62米混凝土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作业。
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物理试卷第一卷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注意:第1~9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某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
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该旅游船 B.湖岸边的树C.湖中的水 D.远处的山峰2.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越大:则鼓声A.音调越高 B.音色越好C.响越大 D.越低沉3.下列各生活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4.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可行的办法是A.改变磁场的强弱B.改变电流的大小C.只改变磁场方向D.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5.关于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银体温计可以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B.当水银体温计示数变大时:水银的密变小C.当水银体温计示数变小时:水银的质量变小D.用水银做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沸点低于42℃6.关于停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没有惯性B.汽车受平衡力作用C.汽车不受力作用D.汽车受静摩擦力作用7.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B.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气体膨胀:气体温降低8.目前:大连地区电能的主要来源是火力发电。
关于火力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能→内能→动能→电能B.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内能→机械能→电能D.化学能→内能→电能9.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滑到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注意:第10~12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10.一杯开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变为一杯常温的水:则A.水的内能变小B.水分子平均动能变小C.水分子平均速变大D.水的比热容变小11.甲、乙两盏白炽灯并联在电路中:两灯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则A.甲灯两端的电压比乙灯的大B.甲灯的电阻比乙灯的小C.通过甲灯的电流比乙灯的大D.相同时间内:甲灯消耗的电能比乙灯多12.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2所示。
2019中考物理试卷练习(含答案)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
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中考物理试卷练习的内容。
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9葫芦岛)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gB.同桌同学跑完800米所需时间是20sC.他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D.加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2.(2019乐山)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C.乐山地区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50℃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3.(2019张家界)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3m/sB.人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3℃左右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页 1 第D.我们的课桌高大约70cm4.(2019遂宁)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遂宁6月平均气温约50℃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约5m/s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D.教室内课桌高约40cm5.(2019广安)小华同学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5kg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1minC.拿起2个鸡蛋的力约1ND.学校旗杆的高度约3m6.(2019济南)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7.(2019阜新)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kgB.一张课桌的高度是1.6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0m/sD.阜新4月的昼夜平均温差约4℃8.(2019龙岩)今年父亲节恰逢星期天,小莉拾爸爸煮了两个鸡蛋.通常两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页 2 第A.10gB.20gC.100gD.200g9.(2019黔西南州)一张课桌质量约为()A.800gB.8kgC.0.08tD. 8000mg10.(2019沈阳)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为200gB.普通绿叶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40℃C.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0.5mD.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20min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给下列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和数字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重力大约是N.12.在下列数字后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本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35.13.请在下列数值后写上合适的单位(1)一本书的质量约为300;(2)铅的密度是11.3;(3)某同学的身高160;(4)小车的速度80.1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一个同学的质量约为45;地球的半径为6400;一只钢笔的长度约为15.15.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页 3 第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16.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为50,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17.给下面的数值填入恰当的单位以及单位换算.(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是40;(2)物理课文的质量约是160;(3)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6t,合kg;(4)水银的密度超过许多金属块的密度,达13.6103kg/m3,合g/cm3.18.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或单位:(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是45(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3)水的密度是1.0103=g/cm3.19.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出来的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质量65、飞船内的气体的密度约为1.40kg/m3.20.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2)一个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5;页 4 第(3)纯水的密度为1.质量的估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9葫芦岛)小利参加体育测试时对一些物理量做了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A.一双运动鞋的质量是10gB.同桌同学跑完800米所需时间是20sC.他跑步时的步幅约为1mD.加试时当地平均气温约为60℃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两个苹果的质量在300g左右,一双运动鞋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3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800m跑的成绩在200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步幅在50cm左右,跑步时的步幅大约是步行时的2倍,在100cm=1m左右.故C符合实际;D、我们地区夏季炎热,最高气温超过35℃,但不会达到页5 第60℃,平均气温更远低于60℃.故D不符合实际.2.(2019乐山)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C.乐山地区6月份的平均气温约50℃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电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乐山地区最高气温一般在40℃左右,不会达到50℃,故C不符合实际;3.(2019张家界)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3m/sB.人最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3℃左右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页 6 第D.我们的课桌高大约70cm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两个鸡蛋重约1N,质量约100g.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50g,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符合实际.4.(2019遂宁)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A.遂宁6月平均气温约50℃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约5m/s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D.教室内课桌高约40cm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页7 第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遂宁夏季高温,最高气温在35℃左右,所以平均气温不可能达到50℃.不符合实际;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在18km/h=18 m/s=5m/s左右.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不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不符合实际.5.(2019广安)小华同学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5kg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1minC.拿起2个鸡蛋的力约1ND.学校旗杆的高度约3m考点: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页 8 第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0.2kg左右.不符合实际;B、人在平静状态下,1min呼吸的次数在25次左右,呼吸一次的时间在2s左右.不符合实际;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符合实际;D、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学校旗杆的高度与三层楼高差不多,在10m左右.不符合实际.6.(2019济南)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A.一只麻雀B.一只老鼠C.一只鸡D.一只羊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一个麻雀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50g=0.05kg左右.不符合题意;B、一只老鼠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不符合题意;C、一只鸡的质量在3kg左右.符合题意;7.(2019阜新)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页9 第际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kgB.一张课桌的高度是1.6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0m/sD.阜新4月的昼夜平均温差约4℃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成年人的质量在7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阜新4月平均温差在10℃以上.故D不符合实际.8.(2019龙岩)今年父亲节恰逢星期天,小莉拾爸爸煮了两个鸡蛋.通常两个鸡蛋的总质量约为()A.10gB.20gC.100gD.200g考点:质量的估测.页 10 第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物体质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从所学的质量单位中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即可.解答:解: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9.(2019黔西南州)一张课桌质量约为()A.800gB.8kgC.0.08tD.8000mg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质量及其测量.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质量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在10kg左右,课桌的质量略小于10kg,在8kg=8103g=810﹣3t=8106mg左右.10.(2019沈阳)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普通2B铅笔的质量为200gB.普通绿叶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40℃C.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0.5mD.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20min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页 11 第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铅笔的质量很小,一般不超过20g,200g接近一只大苹果的质量,故A不合实际;B、普通绿叶蔬菜保鲜要求温度较低,适宜温度约为4℃,40℃属高度,蔬菜容易变质,故B不合实际;C、中学生正常行走时一步的长度约为半米,即0.5m,故C 符合实际;D、播放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音乐的时间约为5min,达不到20min,故D不合实际.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给下列物理量填上合适的单位和数字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 g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 kg ;重力大约是 500 N.考点:质量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质量的单位有t、kg、g、mg,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数据我们可以填上单位和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比较;根据重力公式G=mg计算中学生的重力.页 12 第解答:解:八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应该在50kg 左右;12.在下列数字后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本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35 g .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估算题.分析:首先要对物理课本的质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质量间的单位换算关系要熟悉,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106g=109mg=1012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质量单位. 解答:解: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故填235g符合实际;13.请在下列数值后写上合适的单位(1)一本书的质量约为300 g ;(2)铅的密度是11.3g/cm3 ;(3)某同学的身高160 cm ;(4)小车的速度80 km/h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题.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页 13 第叫估测法.解答:解:(1)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一本书的质量与苹果的质量差不多,所以为300g;(2)铅的密度为11.3103kg/m3=11.3g/cm3;(3)中学生的身高在1.65m=165cm左右,所以某同学的身高为160cm;(4)小轿车的速度在25m/s=253.6km/h=90km/h左右,所以此车的速度为80km/h.14.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一个同学的质量约为45 kg ;地球的半径为6400 km ;一只钢笔的长度约为15 cm .考点:质量的估测;长度的估测.专题:质量及其测量;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质量和长度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质量、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 解答:解:①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②成年人的质量在60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45kg左右;③地球的半径在6400km左右;页 14 第④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2cm左右,一只钢笔的长度略大于12cm,在15cm左右.15.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t= 120190 kg;某位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104 g ;我们教室中地板所用的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 kg/m3 .考点:质量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1)质量单位的关系是:1t=1 000kg;1kg=1000g;(2)利用密度的单位填写.解答:解:(1)∵1t=1000kg120t=120190k g;(2)∵1kg=1000g九年级男同学的质量约为:60kg=6(3)大理石密度约为2.7103 kg/m3;16.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为50 kg ,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 Pa .考点:质量的估测;压强.专题:估算题.分析:根据生活实际中对物体的质量和压强的大小的了解,结合质量和压强的常用单位填写正确的单位.解答:解: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质量约为50kg;页 15 第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Pa.17.给下面的数值填入恰当的单位以及单位换算.(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是40 kg ;(2)物理课文的质量约是160 g ;(3)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6t,合 6103 kg;(4)水银的密度超过许多金属块的密度,达13.6103kg/m3,合 13.6 g/cm3.考点:质量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专题:估算法.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生活中物体的质量进行估计,明确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再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合适的单位. 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6t,前面的6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t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解答:解:∵质量的单位有:t,kg,g,mg,(1kg=1公斤,500g=1斤)(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是40kg,(2)物理课文的质量约是160g,(3)1t=1000kg6t=61000kg=6103kg,(4)1kg=1000g,1m3=106cm3,13.6103kg/m3=13.6103 =13.6g/cm3,页 16 第18.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或单位:(1)某中学生的质量约是45kg ;(2)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3)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 1.0 g/cm3.考点:质量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应用题.分析:先用生活中熟悉的单位估测物体的物理量单位,再根据物理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填写正确答案.解答:解:(1)2斤=1kg,学生的质量约为:90斤=45kg;(2)1两=50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两=50g;(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1.0g/cm3;19. 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必须为它耗费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小、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出来的我国第一个太空人杨利伟质量65 kg 、飞船内的气体的密度约为1.40kg/m3.考点:质量的估测;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应用题.页 17 第分析:不同物理量单位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为了减小飞船的质量,制造飞船应采用密度小的材料;根据生活常识可知成年人杨利伟的质量应为65kg.20.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 kg ;(2)一个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5 km/h ;(3)纯水的密度为1 g/cm3 .考点:质量的估测;密度及其特性;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结合对生活实际的认识,填入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在100斤即50kg 左右;故50kg符合实际;(2)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53.6km/h=18km/h;故15km/h 符合实际;(3)水的密度为1000kg/m3=1g/cm3;故1g/cm3符合实际; 为大家推荐的2019中考物理试卷练习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页 18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