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5.01 MB
- 文档页数:195
测量学习内容:1、水准仪及水准尺的认识2、水准仪的校核,维护及使用中注意事项3、水准仪测量读数、记录及计算4、渠道纵、断面测量及施工放样5、水准仪其它功能第一章水准仪及水准测量高程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
高程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精密测定高程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水准测量原理首先介绍下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能提供水平视线的仪器,确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推算高程的一种方法,而高程又是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个要素。
(其它两个是水平角、水平距离)如图1:AAHib HbHaB已知A点高程是HA,测定B点的高程HB,在A、B两点竖立水准尺,利用水平视线读出工A点读数为a,B点读数b, A、B两点高差:H ab=a-b测量是从A点开始,向未知方向B点进行,即A点为后视点,B点为前视点,a 为后视读数,b点为前视读数,Hab 未知点B对已知A的高差,总是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H B=HA+h=HA+a-b而HA+a正好是仪器水平视线HiHB=Hi-b反之:如果B点高程已知,B点为前视点。
当水准仪在一个测站上不移动时,它的视线Hi始终是一个常数,因此可以利用它测定和计算许多立尺点的高程。
记录和计算方法在后面共同学习。
当a -b 〉0时,说明B点高于A点,相反则B点低于A点。
由于水准仪本身放大倍数有限,这种水准测量只能测出地面上相距二、三百米的高程。
如果测定的点较远,或者高差很大,就需要在两点之间设多个立尺点,架多次仪器,把两点分成若干段,逐段测出高差,这样的测量叫连续测量,用同样方法计算出高程。
连续测量时,中间的点在相邻两测站上都进行读数,前一站上是前视读数,后一站上是后视读数,把中间点叫转点,用TP表示,即: TP1、TP2 ……AB TP1TP2TP3如果由于疏忽,缺了一个转点读数,测量结果就会脱节。
读错一个转点读数,高差就会传递下去,所以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因此在连续水准测量当中,转点读数是非常重要的,不能漏读,也不能错读。
工程测量学1 绪论一、测量学和工程测量学 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写地表的几何形状、空间位置的科学 工程测量学研究工程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放样、竣工验收、营运管理中的测量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二、测量学的内容(1)测定:用仪器和工具对地面进行测量,得到数据资料或地形图(2)测设:将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1.1 工程测量学的任务(1)勘测设计阶段: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 (2)施工阶段:施工测设放样(3)竣工阶段:竣工测量,测绘竣工图1.2 地面点位的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取决于点的坐标和高程,测量学用点的经度λ(或L )、纬度φ(或B )、高程H 或平面直角坐标系x 、y 、高程H 三个量确定点位。
一、地面点的高程 (一)、量算高程的起量基准面:水准面和大地水准面 (1)水准面:任意高度处静止的水面(2)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 (二)、地面点的高程 (1)绝对高程(海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长(2)相对(假定)高程:地面点到任意假定水准面的铅垂线长 (三)、高差:地面两点到同一水准面的高程之差 hAB = HB -HA = HB ′- HA ′二、地面点的坐标 (一)、地理坐标:用经纬度来表示地面点在地球表面上位置的球面坐标系统 (1)子午面.首子午面.赤道面Ⅰ子午面:由地面任一点及地球转轴北极、南极三点所确定的平面Ⅱ首子午面: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及地球转轴北极、南极三点的子午面 Ⅲ赤道面:过地球转轴中点并垂直于转轴的平面 (2)地理坐标 Ⅰ 点的经度λ(或L )过地面点的真子平面与首子平面所夹的二面角,分东西经各0°~180° Ⅱ 点的纬度φ(或B )过地面点的铅垂线(或法线)与赤道面所夹的线面角,分南北纬各0°~90° 例:本二院旗杆:东经102°45'25" 北纬25°05'15"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用点到 轴的垂直线段长 确定点在坐标平面内位置的平面坐标系统横 纵 xy测量学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以指向北方的纵轴为OX轴,横轴为OY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