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沉降观测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
塔吊沉降观测记录
一、观测点布置图
为确保塔吊的沉降观测准确性,需在塔吊基础周围设置观测点。
观测点的位置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选择,并绘制观测点布置图。
二、观测点标识
每个观测点应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在观测时能够准确找到每个点的位置。
标识可以包括颜色标识、标签或标志物等。
三、观测时间与周期
沉降观测需要定时进行,观测时间应选择塔吊基础施工完成后,并记录每个观测时间点。
观测周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可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进行。
四、观测方法与仪器
沉降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
每次观测前应对水准仪进行检查和校准,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五、观测数据记录
每次观测后应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包括观测时间、观测点编号、高程等数据。
数据记录应准确、完整,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记录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计算相邻观测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可以得出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量。
同时,可以根据沉降量绘制沉降曲线图,以便更好地分析沉降趋势。
七、沉降趋势预测
根据沉降曲线图和数据处理结果,可以对塔吊基础的沉降趋势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八、安全评估与建议
根据沉降观测结果和预测趋势,可以对塔吊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如果发现沉降量过大或沉降不均匀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加固或调整。
同时,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如加强塔吊基础的稳定性、定期检查塔吊的运行状态等,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关于停车楼8 #塔吊变形观测措施及要求一、情况概述8#塔吊垂直度观测记录于9月25日对塔吊基础节顶部水平位移观测发现,南北向水平误差约为15m m,为此次塔吊倾斜的直接原因。
经过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及对现场的勘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无塔吊安装基础数据及塔吊基础误差数据,无法判断塔吊倾斜是由安装误差造成的还是由于使用过程中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2、观测点布置随意(多次观测点仪器安装位置不统一、观测频次也无具体要求),观测人员,仪器使用不固定。
观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塔吊的垂直偏差状况。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本措施以规范塔吊观测,在一周到两周的时间找出塔吊垂直偏差的原因和确定塔吊的安全状况,进而确定是正常使用还是拆除重装、测量安排三、观测频次1、每两天测一次:定于2009年9月28日、30日,10月2日、4 日、6日、8日、10日。
2、同期对7#、9#、10#塔吊进行塔吊基础不均匀沉降及塔吊垂直度进行测量,至少每周一次(2009年9月28日起),责任人:7#—吴佳禄、9#—段玉龙、10#—包文。
四、数据收集及报送观测数据整理后及时报送至:杨勇、陈芝轩、杨寿坤处。
报送及时,数据真实、有效。
五、观测点布置>1V1 | I ■,H,1、位移测量测点固定,每次仪器安装于同一位置进行测量(分1#、2#位进行两个角点的测量),大臂方向统一置于东西方向。
沿塔高分上、中、下分别测设两个垂直偏差值。
2、基础不均匀沉降测量按图示位置选定一个测点,以15#控制点为基准进行塔吊四个角点的沉降观测六、对8#塔吊限制使用的要求1、在未确定塔吊已可正常使用和变形仍在增加过程中,均只允许白天使用,禁止晚上使用,以免发生异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处理。
2、再次对塔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用。
3、指挥人员到位(起吊点一人、落点一人),保持信号畅通,密切关注塔吊整体变形情况,禁止出现拖、拉、拽等违规操作,坚持“十不吊”,在吊运物料的过程中禁止挂碰任何物件,防止意外发生。
阿城百姓花园A区1﹟楼塔吊及基础底板垂直度检测与沉降观测记录哈尔滨建工建设有限公司工程概况一、1、阿城百姓花园A区1﹟楼工程,位于阿城区解放大街万顺宾馆对面,工程建筑面积13412.29㎡,大体呈一字型。
建筑物总长为50.6m,总宽度18m,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
主体一层为餐厅,二-十六层为民用住宅,框剪结构。
由于气温逐渐回升,本工程开始进入解冻期,为保证越冬工程复工后的工程质量,解冻前要对现存的建筑物、机械设备等做好沉降观测,并下越冬前的沉降测量值进行比较,前将结果上报监理公司及建筑公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塔吊进行垂直度检测和基础有无冻害检查。
质量标准:塔吊倾斜度25mm范围内。
建筑物及塔吊基础沉降观测为均匀沉降观测。
塔吊基础十字梁顶设计标高为-4.0m。
基础底板顶设计标高为-4.60m。
3、操作过程:将仪器架于图中所示位置,对建筑物基础底及塔吊基础进行抄测正值超出设计标高,负值低于设计标高。
1)以±0.000为基准点下返4.6m对基础底板进行抄测,见图。
2)以±0.000为基准点下返4.0m对塔吊基础顶进行抄测,见图。
3)将经纬仪架于A点对中整平视B点对塔吊架臂垂直度进行检测,塔吊向北微偏20mm。
4)将经纬仪架于C点对中整平视D点对塔吊架臂垂直度进行检测,塔吊向东微偏20mm。
检测结果:基础底板与塔吊基础沉降观测为均匀沉降。
说明越冬维护及防风解冻前基础未受冻害。
塔吊倾斜度为允许偏差范围内。
检测合格。
阿城百姓花园A区1﹟楼工程项目部年月日越冬检查记录参加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年月日基础承台、承台梁全部施工完毕,冬期施工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对基础承台、承台梁进行越冬维护。
冬季越冬维护期间对基础底板进行了不间断跟踪测温,温度均在正温以上(10C-30C)。
基础无受冻。
在年施工准备期间,根据天气情况撤出基础底板覆盖物后,观察基础无受冻害现象。
经现场观察及过程跟踪测温检测,本工程在越冬维护过程中,维护方案经济合理,能保证该工程的结构使用功能,经受住实际检验,因此,认为本工程在越冬维护及防风解冻前基础未受冻害,工程的实体质量符合要求。
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是指对地基、建筑物或其他工程结构的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和测量的方法。
它是工程监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地基或结构的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沉降观测方法及其应用。
一、测斜法。
测斜法是一种常见的沉降观测方法,它通过安装测斜仪或倾斜仪来监测地基或建筑物的倾斜情况,从而间接判断其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较小范围内的倾斜进行监测,操作简便,数据准确性较高。
但是,测斜法需要在地表上设置测斜点,对地面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且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二、水准测量法。
水准测量法是利用水准仪对地面或建筑物的高程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高程数据来判断其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大范围地面或建筑物的沉降进行监测,操作相对复杂,但数据的准确性较高。
水准测量法需要在地面上设置测点,并且对地面的平整度要求较高,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三、GPS定位法。
GPS定位法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来监测地面或建筑物的位置变化,从而判断其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可以实时监测目标的位置变化,数据准确性较高。
但是,GPS定位法受到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在开阔地带进行监测,成本较高。
四、应变测量法。
应变测量法是通过安装应变计或应变片来监测地基或结构体的应变变化,从而判断其沉降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的沉降进行监测,操作相对复杂,但数据的准确性较高。
应变测量法需要在目标表面粘贴应变片或安装应变计,对目标表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综合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多种沉降观测方法来进行监测,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如结合测斜法和水准测量法进行监测,可以相互验证数据,提高监测的可靠性;结合GPS定位法和应变测量法进行监测,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对材料应变情况的评估。
综合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是工程监测中常见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