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文赏析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霍松林)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2
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情感这是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情感,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情感第1篇今天提前给孩子们上了李商隐先生的《马嵬》,为什么说提前呢?因为珠海市新教师培训需要上交老师的讲课视频,我本来上学期在新教师汇报课上已经录过视频了,可是昨晚接到“噩耗”,说上次给我录的视频没声音,要重录,于是从昨天下午第八节和整个晚自习都用来准备今天的视频录制内容。
当然,首先是选讲课内容,纵观还没有讲到的课文,只有《李商隐诗二首》中的诗歌可以一节课讲完一节,但是《锦瑟》主旨历来都有争论,况且意境很难捉摸,用来做录制可能在课堂上会出现问题,于是只剩下《马嵬》了。
《马嵬》其实还是挺适合的,因为“马嵬之变”这个故事讲得乃是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而且学生应该比较熟悉、比较好奇此段故事,所以,我想《马嵬》应该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此诗的主题比较明确,但也可以作其他方面的探索。
基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懂这首诗,我选择课它。
经过参看《唐诗鉴赏词典》中霍松林老先生(他可是我们陕西师范大学宝贝级的教授了,在全国古典文学这一块可以说名声在外了)对《马嵬》一诗的鉴赏及其他名家对这首诗的鉴赏,我设计了对本诗歌的讲解思路,制作了自认为还是比较精美的课件,于是就准备登台了。
课程开始的时候,气氛比较闷一些,远没有平时课堂的活跃,主要出现背诵此诗的时候,过了有近30多秒没人敢试一试,最后终于有学生能够背诵全诗了,气氛应该是在这里开始好转的吧?随着课程的进展,诗歌的故事内容越来越清晰了,孩子们也越踊跃了。
当说到玄宗诗歌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其中不乏学生大喊“玄宗是个大色狼”,我一听无语了,虽然玄宗因为贵妃而误国,可是玄宗后半生最爱的或者说唯一爱的也只有贵妃吧,只有花心的人才能称之为色狼吧?玄宗可不花心,反而很痴情。
课文中还有很多模仿情节,这些情节不是提前预设的,而是上课看到学生表情激动才临时想出来得,比如,假如诗人和玄宗见面了,用指责的语气模仿一下诗人对唐玄宗的说的话,另外,想想一下假如当时玄宗没有赐死贵妃的话,结局又会怎么样呢?用这些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诗歌的内涵。
《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内容之一,因此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词鉴赏《马嵬其二》马嵬·其二唐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牛郎。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注释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未卜:一作“未决”。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传:一作“鸣”。
宵柝(tuò):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句: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牵牛:牵牛星,即牛郎星。
此指牛郎织女故事。
四纪:四十八年。
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
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作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马嵬(其二)》赏析导入: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描述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又这样述说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感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被杀的情形,诗歌这样讲述:“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的感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马嵬(其二)》,看看李商隐是如何评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的。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
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
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
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
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1、释义首联从“海外”说起,气势磅礴,笔力千钧。
传说,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悲伤不已,就命蜀地方术之士寻找她的魂魄。
有人趁机进言,说在海外蓬莱仙山找到了杨贵妃,还带回了她头上的饰物。
诗人这里用“徒闻”二字将此事轻轻带过,实际上是否定了这虚妄之说。
接着,诗人又宕开一笔,指出“他生未卜此生休”。
意为:来世渺茫难求,可是李、杨今生的缘分已然断绝,却是无争的事实。
此语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
颔联、颈联二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写李、杨爱情悲剧的。
马嵬兵变之后,唐玄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晓的服务了。
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来摧肺肝”!尾联点明题旨:如何贵为天子那么多年,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反而连平常百姓人家的幸福也没有呢?这一反问虽然含蓄却很有力,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马嵬·其二》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马嵬·其二》原文翻译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1《马嵬·其二》诗歌赏析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幺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幺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
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古文翻译是指将文言文、古诗词等古代语言翻译成现代常用语。
其中古文翻译分为直译和意译。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带来马嵬(其二)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马嵬(其二)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全文翻译: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
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岂料玉颜已成空。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
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
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
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马嵬(其二)对照翻译: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
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岂料玉颜已成空。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
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
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
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马嵬》(其二)赏析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杰出诗人。
李商隐年少聪慧,二十五岁进士。
然而他步入仕途之后即被卷入党争漩涡,在政治上倍受打击,一生贫困潦倒,郁郁不得其志,四十五岁即死于荥(xíng)阳。
著有《玉谿生诗》,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较为详备。
《马嵬》为咏史诗,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皇妃)故事为抒情对象。
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李商隐的《马嵬》是唐代自杜甫以来咏马嵬之变之诗中的杰作,也是李商隐咏史诗中,借历史上荒淫腐败而招致祸乱败亡之君昭示历史教训、讽刺现实政治的以古鉴今之作。
作品中,诗人不是在劝诫惋惜,而是在讥讽与讽刺。
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从杨皇妃死后唐玄宗令人寻其魂魄写起,暗示唐玄宗的无奈。
“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有方士回说在海外仙山即(蓬莱山)见到了杨玉环,同时杨玉环授之以钿合金钗,并承诺坚守生前之他生誓约。
然而,这只只是是“徒闻”的传奇而已,唐玄宗、杨皇妃二人他生永为夫妇的愿望明显是渺然“未卜”的,而现实中杨皇妃倒是确实一命长“休”了。
是人用词的感情化,表现了唐玄宗的无奈,同时也不乏讽刺意味。
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紧接首联次句,追述出逃的情形,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
夜间只能听见禁军中报更的刁斗声,哪里还能像平常在宫中那样听到宫廷卫士传唱的报晓鸡鸣呢!这两句将出逃生活与宫内生活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又用“空闻”二字写出了唐玄宗失去往日宫中沉迷美色、高枕无忧生活的孤寂与失落和失去杨皇妃之后品尝自酿苦酒的孤独味道。
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从对比的角度连续写李、杨的爱情悲剧。
那一天,禁军不起程,终于逼迫唐玄宗赐杨皇妃缢死。
而此前唐玄宗和杨皇妃还山盟海誓,愿世世为夫妇,并切曾嘲笑过牛郎、织女一年只能相会一次呢!写法上有专门大的跳跃性,但在内容上却有因果的联系。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马嵬·其二》意思|赏析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作者:佚名这是一首政治讽刺,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一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九州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
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
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次联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驿的虎旅传宵柝,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情已跃然纸上。
虎旅传宵柝的逃难生活很不安适,这是一层意思。
和鸡人报晓筹相映衬,暗示主人公渴望重享昔日的安乐,这又是一层意思。
再用空闻和无复相呼应,表现那希望已幻灭,为尾联蓄势,这是第三层意思。
虎旅传宵柝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而冠以空闻,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
意思是:虎旅虽传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
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李、杨再不可能享受安适的宫廷生活了。
第三联的:此日指杨妃的死日。
六军同驻马与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同意,但《长恨歌》紧接着写了宛转蛾眉马前死,而此日即倒转笔锋追述当时。
当时与此日对照、补充,不仅其意自明,而且笔致跳脱,蕴含丰富,这叫逆挽法。
玄宗当时七夕与杨妃密相誓心,讥笑牵牛、织女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可在遇上六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如何?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暴露无遗。
同时,七夕笑牵牛是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政事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马嵬其二翻译及赏析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所处的盛唐时代不同,李商隐的时代背景下唐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因此他的诗文也更晦涩难懂,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马嵬其二翻译及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翻译】忽然听到传闻,说海外还有九州,贵妃就住在那里的仙山上;来生之誓约夫妇相守的事尚且虚幻渺茫,而今生的缘分已分明结束了。
只听得巡夜的禁军一声声敲着凄切的刁斗,再也听不到朱雀门外的卫士黎明时分传唱的报晓鸡鸣声。
如今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月七日在长生殿上,还笑话过人家牛郎织女相聚得太少呢。
为什么做了几十年的皇帝的天子,却赶不上卢家夫婿,能与妻子莫愁终生陪伴厮守?【赏析】李商隐,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进士及第。
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郁郁不得志。
诗歌成就很高,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或抒发政治失意之痛,或反映晚唐政治生活,或为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其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读者所喜爱。
构思新巧,辞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文学价值较高。
有《李义山诗集》。
[3]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金钗,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
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
李商隐马嵬其二赏析|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李商隐《马嵬(其二)》阅读问答及答案为了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在教学李商隐《马嵬(其二)》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启发性提问: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明确: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和“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和“不复”,可以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明确: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
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明确: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
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明确: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
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颈联在艺术表现手法有何特点?明确:对比7、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明确: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8、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明确: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9、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
马嵬·其二原文及赏析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牛郎。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注释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
指贵妃也。
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海外徒闻更九州:此用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外有仙山”句意,指杨贵妃死后居住在海外仙山上,虽然听到了唐王朝恢复九州的消息,但人神相隔,已经不能再与玄宗团聚了。
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听说。
“更”,再,还有。
九州:此诗原注:“邹衍云:九州之外,复有九州。
”战国时齐人邹衍创“九大州”之说,说中国名赤县神州,中国之外如赤县神州这样大的地方还有九个。
未卜:一作“未决”。
虎旅:指跟随玄宗入蜀的`禁军。
传:一作“鸣”。
宵柝(tuò):又名金柝,夜间报更的刁斗。
鸡人:皇宫中报时的卫士。
汉代制度,宫中不得畜鸡,卫士候于朱雀门外,传鸡唱。
筹:计时的用具。
“此日”句:叙述马嵬坡事变。
白居易《长恨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牵牛:牵牛星,即牛郎星。
此指牛郎织女故事。
四纪:四十八年。
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
莫愁:古洛阳女子,嫁为卢家妇,婚后生活幸福。
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作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李商隐《马嵬》赏析马嵬(其二)[唐] 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原诗共有两首,本篇是第二首。
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
《通志》云:“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
”《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
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指贵妃也。
帝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古诗今唱:空荡荡的马嵬坡啊,默默承载玉颜空死的疼痛。
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深情,早已变成一个久远的传说。
何必再一次苦苦寻觅,今生的恩爱已然化作飞烟。
比翼连理的誓言,不要再温柔地回荡耳畔。
用我的生命换你的安稳,愿禁军冷冷的梆子,别惊醒你的记忆,不要联想那些被朱雀门外报晓声唤起的黎明。
如今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要清除祸水。
可叹当年长生殿上,我还笑话牛郎织女聚少离多的冷清。
嫁入顶级豪门又怎样,牵手的是当今天子,又哪里赶得上卢家夫婿,给莫愁相依相伴的喜乐人生?我的解读:印象中唐玄宗是一个颇出色的男子——作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耍音乐,人家能赢得当世名家真诚的叹服,有自己的作品传世;当情人,可以不管不顾世俗的眼光,爱我所爱,酣畅淋漓。
如果故事就此结束该有多好,奈何上苍还要耍一出“马嵬断肠”,硬生生扒出那光鲜亮丽的龙袍下藏着掖着的种种不堪,是不是想唤醒那一个个痴情的小女子?李商隐大约是极不喜欢这个位高权重的人物的。
开篇一个“徒”,将那个为了自己的位置、为了所谓的江山,“不得已”命自己的女人自缢的大唐天子一脸愀然撕开。
是啊,既然选择了江山要守牢那皇帝的位置,何苦又来扮演什么情圣?今生的恩爱是你生生撕裂割断,还虚伪地说什么来生再见、下辈子相依相伴?如果不是逃难至蜀地得知叛乱初平,天子回头匆匆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已然成了“太上皇”。
天下依然是老李家的天下,坐掌天下的却不是依然雄心万丈的隆基皇上。
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李商隐《马嵬》全诗翻译与赏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嵬》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翻译:传说,天下九州之外,尚有大九州。
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
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
岂料玉颜已成空。
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妹。
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
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
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题解:马嵬即马嵬坡,在今天的陕西兴平县西面。
天宝十五载(756),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走到马嵬坡的时候,随行的将士发动兵变,杀死了权相杨国忠,并迫使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题材,歌咏此事的诗词曲赋有很多,其中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牧的《过华清宫》、洪昇的《长生殿》都是千古名篇。
唐人写马嵬之变往往把罪责推到杨贵妃身上,以“红颜祸水”为玄宗开脱。
李商隐生在已经走向衰败的晚唐社会,对唐玄宗的失政感到特别痛心。
他的这首诗便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唐玄宗,对他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别开生面。
句解: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徒然听说海外另有神仙世界,那不过是虚幻无凭的事罢了;来生究竟怎样,不可预知,而这一世的夫妇关系则肯定完结了。
古代将中国分为九州。
战国时邹衍创“大九州”之说,认为中国的九个州总合为一大州,名赤县神州,在海内;而海外另有像赤县神州这样的大州共九个。
《马嵬》其二赏析(霍松林)
唐人咏马嵬之变的诗很多;在艺术表现上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思想倾向上看,其中的大
多数,是把罪责归给杨贵妃、而为唐玄宗辩护的。李商隐这首七律,却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别
开生面。
诗以“马嵬”命题,重点是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妃死。一开头,
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还有)九州”的故实概括了方士在海外仙山上寻见杨妃的传说,
而后用“徒闻”加以否定:玄宗听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密约,十分震
悼;但这又有什么用处?“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经明
明白白地完结了。怎样完结的呢?这就很自然地拍到题上。而“徒闻”“未卜”和“休”流
露的讥讽语气,又为下文定了基调。
中间两联,紧承“此生休”写马嵬之变,这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值得注意的是写法上
的独创性。
先看颔联。长期做“太平天子”、沉湎于淫乐生活的唐玄宗及其宠妃,哪里听到过军营
中报更的梆子声呢!在皇宫中,连公鸡都不准养;安然高卧,自有专人干公鸡报晓的工作。
诗人抓住最有特征性的事物,只用“虎旅鸣宵柝”五个字,就烘托出逃难途中的典型环境;
而主人公的狼狈神态和慌乱心情,也依稀可见。诗人还用宫廷中的“鸡人报晓筹”反衬马嵬
驿的“虎旅鸣宵柝”,使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虎旅鸣宵柝”,
本来是为了巡逻和警卫,以保障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冠以“空闻”二字,意义就适得其反。
从章法上看,“空闻”上承“此生休”,下启“六军同驻马”。“虎旅”虽“鸣宵柝”,却
不是为了保障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了。正因为如此,才“无复鸡人报晓筹”。
颔联和颈联都是写马嵬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用笔非常灵活,运用对比,时间和空间上
都有很大的跳跃。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是传诵已久的名句。这里
只说“六军同驻马”,而“驻马”的原因和结果都未涉及。然而和“七夕笑牵牛”相对照,
那意义就丰富了,耐人寻味了。玄宗当年七夕和杨妃“密相誓心”的时候,讥笑牵牛、织女
一年只能相见一次,而他们两人,则是要“世世为夫妇”、永远不分离的。可是当遇上“六
军不发”的时候,结果又怎样呢?两相映衬,杨妃“赐”死的结局,就不难于言外得之,而
玄宗虚伪、自私的精神面貌,也被暴露无遗。同时,“七夕笑牵牛”,这是对玄宗迷恋女色、
荒废朝政的典型概括,用来对照“六军同驻马”,就表现出二者的因果关系。没有“当时”
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行文至此,尾联的一问已如箭离弦,眼看要一发破的了。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自己的宠妃。就章
法上说,这是对前六句的总结。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够保住既善“织绮”、又
能“采桑”的妻子莫愁。就艺术构思说,这是由前一方面引起的联想。这两方面,各有深刻
的社会意义,值得问一个“为什么”。诗人又把这二者联系起来,发出了冷峻的诘问:为什
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够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做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
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