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电化学专题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78
【高三】2021届高考化学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复习教案202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必修部分讲义第八单元第3讲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解读与阐释考纲要求权威解读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常见的考查形式:①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②有关电化学的计算;③判断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一般的防腐方法。
梳理与整合一、电解原理导学诱思怎样判断原电池与电解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回归1.电解定义使电流通过溶液或熔融而在______两极引起________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注意:电解不同于电解质的电离,电离是电解的前提;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2.电解池将_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电解池是由____电源、固体电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组成。
3.原理图示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的判断是难点也是重点,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采取口诀的方法记忆:原电池,正负极;电解池,阴阳极;失去电子负(原电池)阳(电解池)极;发生氧化定无疑。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导学诱思工业上怎样制取烧碱:______________;怎样冶炼金属钠或铝:__________________;怎样提纯铜:__________。
教材回归1.电解饱和食盐水(1)电极反应阳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化学根底〞的命题规律及其备考策略电化学学问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及消费生活、新材料、新科技等问题严密相连。
常以新型电池为背景,考察原电池的相关学问;以电解原理的最新应用为背景,考察电解池的相关学问。
主要题型是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正确书写电极反响式及电池反响式,新奇性和综合性比较强。
1.原电池——明确工作原理,学会两个推断(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Zn-2e-===Zn2+2H++2e-===H2↑(2)原电池正、负极的推断方法①根据电极材料:一般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燃料电池中通燃料的为负极,通氧气的为正极。
②根据反响类型: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响的是负极,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的是正极。
③根据相关流向:电子流出、电流流入、阴离子移向的电极为负极;反之那么为正极。
(3)原电池的推断①根据形成条件:有两个活泼程度不同的电极,且及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的装置。
②铅蓄电池等二次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放电时为原电池。
【例1】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一段时间后,铜棒上有红色物质析出B.正极反响为:Zn-2e-===Zn2+C.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2.电解池——理解原理,重在应用(1)电解原理阳极放电依次:Cl->OH-电极反响:2Cl--2e-===Cl2↑阴极放电依次:Cu2+>H+电极反响:Cu2++2e-===Cu(2)氯碱工业:阳极:阴极:总反响式:(3)电解硫酸铜溶液:①惰性电极作电极:阳极:阴极:总反响式:②电解精炼粗铜时:阳极(粗铜):阴极(纯铜):【例2】(2021·课标全国Ⅰ,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下图,采纳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2-4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2-4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响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 mol的O2生成3.新型电池——驾驭分析方法,正确书写反响式(1)分析新型电池的方法根据信息推断装置类型——确定电极名称——根据原理分析有关变更——写出答案。
电解池及其工作原理1.SO2和NO x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利用如图装置可同时吸收SO2和N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极为直流电源的负极,与其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阴极得到2 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为2 molC.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S2+2H2O N2+4HSD.阳极发生的反应式为SO2+2e-+2H2O S+4H+【解析】选D。
A项,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亚硫酸氢根离子得电子生成连二亚硫酸根离子,a是直流电源的负极,正确;B项,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S+2e-+2H+S 2+2H2O,阴极得到2 mol电子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为2 mol,正确;C项,连二亚硫酸根离子与一氧化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O+2S 2+2H2O N2+4HS,正确;D项,阳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错误。
2.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得高纯度的镍。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量与阴极质量的增加量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有Cu和Pt答案 D解析电解时,阳极Zn、Fe、Ni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项错误;因氧化性Ni2+>Fe2+>Zn2+,故阴极反应式为Ni2++2e-===Ni,可见,阳极质量减少是因为Zn、Fe、Ni溶解,而阴极质量增加是因为Ni析出,B项错误;电解后溶液中的阳离子除Fe2+和Zn2+外,还有Ni2+和H+,C项错误。
3.现用Pt电极电解1 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Cl、CuSO4的混合溶液,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开始时阴极有H2放出B.电解开始时阳极上发生:Cu2++2e-===CuC.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量超过0.1 mol时,此时阴极放电的离子发生了变化D.整个电解过程中,SO2-4不参与电极反应答案 D解析依据放电顺序阴极先放电的是Cu2+,故阴极开始析出的是Cu,阳极先放电的是Cl-,故阳极开始产生的是Cl2,故A、B错误;由阴极反应Cu2++2e-===Cu,n(Cu2+)=0.1 mol,当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达到0.2 mol时,此时Cu2+消耗完毕,阴极放电离子变为H+,故C错误;阳极先是Cl-放电,当Cl-消耗完毕,此时H2O电离产生的OH-开始在阳极放电,SO2-4不参与电极反应,故D正确。
课后跟踪训练(十九)[基础巩固练]1.(2019·江西鹰潭期末)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易产生铜绿B.镀锡铁制品和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锡铁中铁的腐蚀速率更慢C.轮船的船体水位线以下常装有一些锌块,这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不锈钢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在钢铁表面上镀上一层铬[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发生腐蚀时,铜作正极而受到保护,不易产生铜绿,A错误;镀层破损后,镀锡铁中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而镀锌铁中铁是正极,被保护,故镀锡铁中铁的腐蚀速率更快,B错误;轮船的船体水位线以下装锌块,由于Zn比Fe活泼,发生腐蚀时,Zn作负极被腐蚀,船体作正极而受到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正确;不锈钢是以铁与铬为主,再添加如镍、锰、钼等元素冶炼而成的合金,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并非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铬,D错误。
[答案] C2. (2019·上海嘉定区一模)有关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电极直接连接,a是食盐水,则铁发生析氢腐蚀B.若两电极直接连接,a是食盐水,则负极反应为Fe-2e-===Fe2+C.若铁接电源负极,石墨接电源正极,a是食盐水,左侧电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比右侧电极上的多D.若铁接电源负极,石墨接电源正极,a是氯化铜溶液,铁上有气泡产生[解析]若两电极直接连接,a为食盐水,则正极发生O2得电子的反应,故Fe发生吸氧腐蚀,负极Fe失电子,电极反应为Fe-2e-===Fe2+,A项错误、B 项正确;若铁接电源负极,则Fe作阴极,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 -,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2↑,故两侧电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一样多,C项错误;若铁接电源负极,a是CuCl2溶液,铁上析出Cu,D项错误。
[答案] B3.(2019·贵州遵义航天高中考试)关于如图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电子移动的途径:负极→Fe→M溶液→石墨→正极B.若M溶液为滴加酚酞的NaCl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铁电极附近溶液显红色C.若M溶液为CuSO4溶液,可以实现石墨上镀铜D.若将电源反接,M溶液为NaCl溶液,可以用于制备Fe(OH)2并可以使其较长时间保持白色[解析]该装置是电解池,电子只能沿着导线移动,不能进入溶液中,A项错误;铁电极为阴极,溶液中的H+在此电极上得电子变为H2,溶液中的OH-浓度增大,碱性增强,酚酞遇碱变红,B项正确;石墨作阴极才能实现石墨上镀铜,C项错误;若将电源反接,铁作阳极,铁失电子生成Fe2+,石墨作阴极,溶液中的H+在此极得电子变为H2,溶液中的OH-浓度增大,Fe2+和OH-反应生成Fe(OH)2白色沉淀,但是溶液中的O2能够把Fe(OH)2氧化为红褐色沉淀Fe(OH)3,Fe(OH)2不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D项错误。
电化学知识总结及做题技巧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较原电池电解池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
②电解质溶液存在(注意: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③两电极之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三、快速判断原电池的电极四、快速判断电解池的电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池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
电子的流向:阴得阳失。
如图所示:五、有关电化学的做题技巧:先读题,判断考查的知识点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
①先利用常见的物质判断正负极(或阴阳极)。
②电子总是从负极流出,快速判断原电池或电解池的电极。
③原电池的离子流向:正正负负;电解池的离子流向:阴阳相吸。
例⒈(2020·全国Ⅰ卷,12)科学家近年发明了一种新型Zn-CO2水介质电池。
电池示意图如下,电极为金属锌和选择性催化材料,放电时,温室气体CO2被转化为储氢物质甲酸等,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 -+4OH -Zn(OH )42−B.放电时,1 mol CO 2转化为HCOOH,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C.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2Zn(OH )42−2Zn+O 2↑+4OH -+2H 2OD.充电时,正极溶液中OH -浓度升高 【答案】D【解析】 由题可知,放电时,CO 2得到电子转化为HC00H ,即CO 2发生还原反应,故放电时右侧电极为正极,左侧电极为负极,Zn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Zn(OH)42- ;充电时,右侧为阳极,H 20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 2,左侧为阴极,Zn(OH)42-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Zn ,以此分析解答。
A.放电时,负极上Zn 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 +40H- =Zn(OH)42-,故A 正确,不选; B.放电时,CO 2转化为HCO0H, C 元素化合价降低2,则1molCO 2转化为HC0OH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故B正确,不H时,转移电子数为2mol,故B正确,不选; C.充电时,阳极上H20转化为O2,负极上Zn(OH)42-转化为Zn,电池总反应为: 2Zn(OH)42- =2Zn+O2↑+40H- +2H2O故C正确,不选;D.充电时,正极即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4H++O2↑,溶液中H+浓度增大,溶液中c(H+)*c(OH-)=Kw,温度不变时,Kw不变,因此溶液中0H-浓度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答案选D。
第2讲原电池化学电源复习目标知识建构1.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能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一、原电池1.概念和反应本质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形成条件(1)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反应。
(2)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形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两种装置①装置Ⅰ中Zn与Cu2+直接接触,会有部分Zn与Cu2+直接反应,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②装置Ⅱ中不存在Zn与Cu2+的直接反应而造成能量损耗,电流稳定,且持续时间长。
(2)反应原理电极名称负极正极电极材料锌片铜片Cu2++2e-电极反应Zn-2e-===Zn2+===Cu 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盐桥中离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子移向(3)带电粒子移动方向及闭合回路的形成(4)盐桥的组成和作用①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KNO3等溶液和琼胶制成的胶冻。
②盐桥的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平衡电荷,使原电池不断产生电流。
③盐桥中离子移向与电解液中离子流向保持一致。
4.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原电池中,负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正极一般是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氧化还原反应形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
(3)用于金属的防护:将需要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
(4)设计制作化学电源。
【判一判】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aOH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此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正极()(3)Mg—Al形成的原电池,Mg一定作负极()(4)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入正极,再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负极()(5)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6)带有“盐桥”的原电池一般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效率高()答案(1)×(2)×(3)×(4) ×(5)×(6)√二、化学电源1.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负极材料:Zn。
第六讲电化学综合1. 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
a.Fe2O 3 b.NaCl c.Cu2S d.Al2O3(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 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当1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
(3)右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
(4)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Ag2S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为。
2. 下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II中,a、b、c和d均为Pt电极。
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
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选项X YA.MgSO4CuSO4B.AgNO3Pb(NO3)2C.FeSO4Al2 (SO4)3D.CuSO4AgNO33. (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题11图所示。
①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直流电Pt电Ag-Pt电极H2ONO3—质子交换A B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为 g。
4.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 溶液。
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燃料电池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2)闭合K开关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3)若每个电池甲烷通入量为1L(标准状况),且反应完全,则理论上通过电解池的电最为(法拉第常数F= 9.65×104C∙mol-1,列式计算),最多能产生的氯气体积为L(标准状况)。
2021年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34电解原理的应用测标题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足量CuSO4溶液。
通电一段时间后,欲使用电解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CuSO4 B.H2O C.CuO D.CuSO4·5H2O2.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3.高铁酸盐在能源、环境保护等有着广泛的用途,可以用电解法制高铁酸盐(已知高铁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总反应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为阳极,H2SO4为电解液B.铁为阴极,浓NaOH为电解液C.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8OH-一6e-═4H2O+FeO42-实用文档D.铁失去3mol电子可以在阴极得到33.6L氢气4.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C.每生成1 mol O2,有44 g 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 + 18H+-18e--= C3H8O+5H2O5.500 mL Na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 mol·L-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气体22.4 L(标准状况下),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Na+)=6 mol·L-1 B.电解后溶液中c(H+)=4 mol·L -1C.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8 mol电子 D.电解后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2 mol6.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1.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池为原电池装置,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浓度不变B.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NO-3C.若用铜制U形物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U形物称量,质量会减小D.若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增加5.4 g时,乙池某电极析出1.6 g 金属,则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AgNO溶液3解析:选D A项,甲池有盐桥,乙池中两电极材料相同,甲池为原电池,乙池为电解池,因为活泼性Cu>Ag,所以甲池中Cu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B项,NO-离子由甲池右侧烧杯向左侧烧杯定向移动,左侧烧杯中3的浓度增大,错误;C项,若用铜制U形物代替“盐桥”,甲池的左侧烧杯为NO-3电解池,右侧烧杯为原电池,U形物插入右侧烧杯中的Cu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u-2e-===Cu2+,插入左侧烧杯中的Cu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根据电子守恒,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U形物称量,质量不变,错误;D项,甲池中Ag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若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增加5.4 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物质的量为n(e-)=n(Ag)=5.4 g÷108 g/mol=0.05 mol,乙池某电极析出1.6 g金属,乙池中盐溶液的阳离子应为不活泼金属的阳离子,若溶液,根据电子守恒,乙池中阴极先后发生的电极反应乙中的某盐溶液是AgNO3为Ag++e-===Ag、2H++2e-===H↑,正确。
22.钴酸锂电池是目前用量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用它作电源按如图装置进行电解。
通电后,a电极上一直有气泡产生;d电极附近先出现白色沉淀(CuCl),后白色沉淀逐渐转变成橙黄色沉淀(CuOH)。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钴酸锂电池放电时总反应为Li1-x CoO2+LixC6===LiCoO2+6C,则Li1-x CoO2作负极,失电子B.当外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电极b处有2.24 L Cl2生成C.电极d为阴极,电解开始时的电极反应式为Cu+Cl--e-===CuClD.随着电解的进行,U形管Ⅱ中发生了如下转化CuCl+OH-===CuOH+Cl-解析:选D A项,LixC6中C为负价,根据电池总反应,LixC6作负极,则Li1-x CoO2作正极,得电子,故A错误;B项,没有说明是否是标准状况,因此无法直接计算生成氯气的体积,故B错误;C项,d电极发生的变化Cu→CuCl是氧化反应,故d极为阳极,d极反应式为Cu+Cl--e-===CuCl,故C错误;D项,d 电极先产生白色沉淀(CuCl),白色沉淀逐渐转变成橙黄色沉淀(CuOH),发生的反应是CuCl+OH-===CuOH+Cl-,故D正确。
2021年高考复习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专项五 电化学1.(2021·陕西宝鸡市·高三其他模拟)环己酮()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可在酸性溶液中用环己醇间接电解氧化法制备,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极与电源正极相连B .理论上生成 1mol 环己酮时,有22.4LH 2生成C .生成环己酮()的反应为氧化反应D .a 极电极反应式是322272Cr 6e 7H O Cr O 14H +--+-+=+ 【答案】B 【详解】A .根据装置图可知,a 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则与电源正极相连,A 正确;B .理论上由环己醇生成1mol 环已酮()时,转移2mol 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阴极有1mol氢气放出,但因题中没明确状态,故不能确定氢气的体积,B 错误;C .由图示可知,环己醇被227Cr O -氧化生成环已酮,即生成环己酮的反应为氧化反应,C 正确;D .a 极为阳极,Cr 3+失电子被氧化,电极反应式是322272Cr 6e 7H O Cr O 14H +--+-+=+,D 正确; 故选D 。
2.(2021·山西临汾市·高三二模)羟基自由基(·OH)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
一种能将苯酚(C 6H 5OH)氧化为CO 2、H 2O 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如图。
该装置能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 极为阴极,M 为阳离子交换膜B .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6H 5OH-28e -+28OH -=6CO 2↑+17H 2O C .d 极区苯酚被氧化的反应为C 6H 5OH +28·OH=6CO 2↑+17H 2OD .右侧装置中,每转移0.7 mol e -,c 、d 两极共产生气体11.2L(标准状况) 【答案】B 【详解】A .根据电池装置图可知,左侧是原电池装置,a 电极上重铬酸根离子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氧化铬,b 电极上苯酚生成二氧化碳,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b 电极是负极,a 电极是正极,c 电极是阴极,d 电极是阳极,A 项不符合题意;B .b 电极上苯酚转化成二氧化碳,苯酚和生成的二氧化碳在碱性条件下不共存,所以应当选择酸性环境,故电极反应式为-+6522C H OH-28e +11H O=6CO +28H ↑,B 项符合题意; C .右侧装置是电解池装置,d 是阳极,结合图示,电极反应中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H +,没有生成氧气,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 O-e =OH+H ,羟基自由基氧化能力很强,能氧化苯酚为二氧化碳和水,故苯酚被氧化大的方程式为6522C H OH+28OH=6CO +17H O ,C 项不符合题意;D .c 极上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2H +2e =H ↑,d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O-e =OH+H ,结合苯酚的氧化过程知,当转移0.7mol 电子时,d 极生成0.7mol 的▪OH ,它氧化苯酚时生成0.7?6mol=0.15mol 28二氧化碳,标况下体积为3.36L ,c 极上生成0.35mol 的氧气,标况下体积为7.84L ,则气体总量为11.2L ,D 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B3.(2021·四川遂宁市·高三三模)车发动机在稀燃和富燃条件下交替进行,将尾气中的NO x 在催化剂上反应脱除。
课时达标作业19 原电池化学电源基础题1。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2.在超市里经常会看到一种外壳为纸层包装的电池,印有如图所示的文字。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是一次电池B.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入正极C.该电池含有的金属元素中毒性最大的是HgD.该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少3.25 g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4.电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下图是镁—次氯酸钠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Mg+ClO-+H2O===Cl-+Mg(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惰性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镁电极是该电池的负极C.正极反应式为ClO-+H2O+2e-===Cl-+2OH-D.进料口加入NaClO溶液,出口为NaCl溶液5.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产生Ca(OH)2,溶液呈碱性。
根据这一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E)法测水泥初凝时间,此法原理如图所示。
反应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 +2A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制备水泥的原料有黏土、石灰石、石膏B.测量原理装置图中Ag2O/Ag极发生还原反应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H2O-2e-===Cu2O+2H+D.在水泥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导致电动势变化6.利用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设计一种新型二次电池,其装置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