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期末分类汇编参考答案基础知识一、东城期末考试:C 2.B 3.D 4.A 5.B二、西城期末考试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A项中应为“平心而论”“摈弃(bìn)”;C项中应为“家具店”“望风披靡(mǐ)”; D项中应为“和衣而卧”“慰藉(jiè)”]2. A [B 项语序不当,“已经”应放在“培育”之前;主语暗换,“多次获得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应是“棉花品种”。
C项赘余,“近”与“以上”矛盾;不合逻辑,“保健品、促销品、旅游商品”不属并列关系,“预付费消费”亦不属“消费品”。
D项成分残缺,应为“借鉴……叙事方式”;搭配不当,“一批”与“群像”不搭配]3.D [①向往: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到达。
神往:内心向往。
后有“出现在我的梦里”,故选“神往”。
②迷惑: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迷失: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后有“不能再听懂别的方言与旋律”“不再会讲说了多年的普通话”,故选“迷失”。
③编造:凭想像创造故事;捏造。
编织:这里引申为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
前有“美丽的庭园”,后有“神话”,故选“编织”]4.D [④提出“双星系统”,引出③的“伴星”,再将其与“木星”比较,引出②,接着引出①“脉冲星与伴星距离”,以得到“它们是目前已知距离最近的双星系统”的结论。
根据句间逻辑顺序可保证衔接恰当]5.C[鲁迅的《阿Q正传》和老舍的《骆驼祥子》都是小说,它们并非“体裁各异”]三、海淀期末考试1. C2. A3. B4. B5. D四、朝阳期末考试1.D(A妍媸毕露混hùn淆 B部署着zhuó陆 C坐收渔利莘shēn莘学子)2.C(演化: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
演进:逐渐地进化。
施行:执行,实施。
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理论、纲领、政策、计划等。
一向:(1) 向来,从来;(2) 表示行为、情况从上次到现在的一段时间。
一直:始终)3.A(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2015.1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大家都知道,韩愈因反佛被皇帝贬谪,在半道上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这样杰出的诗句。
应该说,捍.卫儒家?道统?的甲(热情/激情),使韩愈在这方面的论述带有明显的臆断式排他倾.(qīng)向。
例如他对佛教传入前后的漫长历史的总体判断,以及他误以为佛教是在炫耀信奉者的长寿,或追求一种惩.(chěng)罚性的灵验等等,都是义.气用事的草率之言。
他不明白,他所排列的从尧到孟子的所谓?道统?是一种理论假设,而一个泱泱..大国的广大民众却需要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在实际展开时,往往伴有特殊的非理性仪式。
儒家学者再高明,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思维逻辑.来框范天下。
尤其是对于他们很少有发言权的关于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彼岸世界等课题,乙(更/但)不应该阻止别人去思考。
其实更多文人没有韩愈这么极端。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三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境界出现在中华文化之中。
一种..是温柔敦厚,载.(zài)道言志;一种..是逍遥自由,直觉天籁;一种..是拈.(niān)花一笑,妙悟真如。
中国文化人最丙(熟习/熟悉)的是第一种,但如果从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审美等级上来看,真正不可缺少的是后面两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倾.(qīng)向捍.卫B.惩.(chěng)罚义.气用事C.载.(zài)道言志泱泱..大国D.拈.(niān)花一笑逻辑.2.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A.雨打芭蕉叶带愁B.影入平羌江水流C.遥望洞庭山水翠D.雪拥蓝关马不前3.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热情更熟习B.激情更熟悉C.热情但熟悉D.激情但熟习4.对末段文字中三个“一种”依次指代的对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儒家道家佛家B.儒家佛家道家C.道家佛家儒家D.佛家道家儒家。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三上期末试卷2014.1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请将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3.考试结束,请将试卷与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屏敝百废俱兴档(dǎng)次忧心忡忡(chōng)B.国粹惊滔拍岸跟帖(tiě)令人咋(zhà)舌C.摆渡歪风斜气膝(qī)盖伺(sì)机而动D.低碳利令智昏压轴(zhòu)退避三舍(shè)2.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风尚,人们在生活中________,并在行动上追随效仿,自然会形成当时的一种文化趋向。
当然,文化趋向并不像风尚那样没有定向,它会________某个阶层的文化追求,进而形成一个社会的文化认同,________凝聚起整个民族的情感。
A. 耳濡目染呈现甚至B.耳闻目睹呈现所以C. 耳濡目染实现所以D.耳闻目睹实现甚至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悉,市政交通一卡通除现有的乘车、购物功能外,还将增加缴纳水费、电费,从而实现在交通、商业、市政等多领域应用。
B.人们将微博、微信等公众信息平台称之为“自媒体”,其盛行主要是由于自媒体具有传播更直接、表达更自由的特点造成的。
C. “十一”黄金周是否应该取消?集中放假真的是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吗?面对人们的质疑,商务部官员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
D. 近期,酝酿已久的北京高考改革全面启动,“高考语文分数提高,英语分数降低”的说法一时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
4. 给下列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种对大一统王朝山川祭祀的理想化构拟,在大一统帝国建立之前便已形成。
②古人以“五岳”象征中央与四极,以巡狩“五岳”宣示君主对国土的控制。
③当然,也有一些理念,始终停留在思想的层面。
黄冈市2013年秋季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A.“舸”应为gě B.“聒”应为guō D.“袤”应为mào) 2.C(A.寥廓 弭谤B.喋血 相辅相成C.寒暄 嬉戏 既往不咎 不经之谈D.更迭) 3.A(悠远:离现在时间长;距离远。
幽远:幽深。
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
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截止:到期限停止。
截至:截止到某个时限。
“”指不认为是对的,“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结合语境,应选“”。
9.B(略:大致,大体上。
) 10.C(①是对“天可必”表示疑问,④是王公的期盼,⑥为写景句。
) 11.B(“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主要表现在第三段。
) 12.①我根据所见所闻事实考察,天是有必然的意志,这是明白无疑的。
(3分。
句意1分,“考”“审”各1分。
) ②今天把东西存在别人家中,明日去取,有可能取到,也有可能取不到。
(3分。
句意1分,“寓”“否”各1分。
) ③懿敏公的儿子王巩和我有交往,他崇尚道德而又善作文章,来继承他的家风,我因此作铭来记叙这些事。
(3分。
句意1分,“游”“以是”各1分。
) 【文言文参考译文】 天能说有必然的意志吗?但是贤能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却不一定长寿。
天不能说有必然的意志吗?但是仁爱的人一定有好的后代。
这两种情况那一种是正确的说法呢? 我听说包申胥说过:“人的意志可以胜过天,天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
”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天的意志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天是不可捉摸的。
善良的人因此而倦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
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天还没有表现出他的意志来的缘故。
松柏生长在山林中,开始时,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经过四季而长青,历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天的意志。
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到子孙后代才表现出来,天的意志可以说是由来久远的。
2013-2014学年度高三复习阶段性检测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三分之一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液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忤逆溺爱细腻匿名信泥古不化 B.痕迹忌讳凯觎添加剂人才济济 C.翌日关隘屹立免疫力一劳永逸 D.躯体祛除黢黑曲别针相形见绌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面对经济低迷、人心浮动的困局,安倍晋三本能地做起了邪恶的军国梦,蜇伏了半个多世纪的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其鼓动下借尸还魂。
B.节俭办晚会,朴而不拙,简而不陋,不仅不会影响节目的精彩性和内含的丰富性,反而会以一种本真和朴素彰显艺术本身的力量。
C.市场监管者要未雨绸缪,做好市场监测,因为一些征兆显示,投机者近来有可能掀起炒卖中国金融资产的风潮,从而引发市场震荡。
D.狂风肆虐,巨浪涛天,这样的极端天气让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也有少数人专挑这样的日子去赏景拍照,他们被称为“追风族。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为什么有些年青人不是朝气蓬勃,积极进取,而且老气横秋,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这其中有个人性格的因素,也有家庭熏陶、社会影响的因素。
B.一片高桂树枝的黄叶,一枚随风飘飞的羽毛,都会让他的内心有所触动。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卷)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瓜葛应读“gé”,削足适履应读“xuē”;C脂肪应读“fáng”,D友谊应读“yì”,拄地应读“zhǔ”。
本题着重考查了多音字、形声字的读音,解、葛、削、扎、臭、冠、模是多音字,杆、罹、黢、肪、锃、臻、歆、谊、甄、拄是易误读形声字。
备考要特别关注多音字与易误读形声字。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用比较排除法。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
A圣地,错误,根据句意旅游风景名胜古迹,可知,应为“胜地”;B甘败下风,固定词语错误,应为“甘拜下风”:C零零总总,固定词语错误,应为:林林总总。
所以选D。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A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C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为流传。
风行一时。
D语义重复。
相形见拙:指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搭配不当,可改为“提出…的口号”。
B成分残缺,介词“由于”“使”的误用导致主语缺失。
C“对这次文化交流活动给予很高评价”前缺少主语。
所以选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⑥①有共同的结构,“……,就是因为……”,所以排除A、C;④②“虫和花自己都不计较或留恋,而人类则在生老病死以后偏偏要加上一个‘苦’字”明显构成转折关系,所以排除B。
2013年秋高三(上)期末测试卷语文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至6题、第8至10题为选择题,27分;第7题、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3分。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6题、第8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7题、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取缔美仑美奂晕.车yùn繁文缛.节rùB.函盖冥思苦想散.落sàn卓.有成效zhuóC.联袂不温不火草茎.jīng溘.然长逝kèD.辟谣要言不烦当.晚dāng一哄.而数hò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很多进口婴幼儿奶粉的成本,一罐基本不会超过l00元.但在国内的价格要比国外高出3到4倍。
近日“发改委”对这些把持价格的洋品牌开出了巨额罚单B.船好多次几乎都要给风浪掀翻,好像随时都会倒扣过来一样,更糟糕的是由于出发前休息不好,出现了晕船的情况。
肚子里翻江倒海,让人痛苦万分。
C.数字电子产品市场风起云涌,既有国外品牌的打压,又有国内同行的排挤,但该品牌手机就在这样的双重压下应运而生,可谓一开始就风雨兼程。
D.岁末年终,许多商家抽奖促销,提供的奖品花样百出。
尽管抽到大奖很幸运,但是,很多人得到奖品却没什么用处,于是奖品的网上转让风生水起。
3.下列句户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图书馆不是游乐场,不能任由孩子玩闹,家长也应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但孩子进入图书馆不是为了玩闹,只是他们情绪不易控制罢了,不能因此就一拒了之。
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题卷(2月月考卷)语文准考证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下载zài熬菜āo汤匙chǐ诲人不倦huǐ(B)蹊跷qiāo 挑剔tī甲壳虫ké莘莘学子shēn(C)洁癖pì框架kuàng 拘泥nì远见卓识zhuō(D)逮捕dài 亲戚qī刽子手guì强人所难qiǎng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宁波人过大年离不开的还是一个“吃”字,年三十要吃年糕、暖锅和鲞冻肉。
鲞冻肉做的时候非常讲究火候,黄鱼把它煮化了,溶在猪肉里,猪肉就会变得晶莹剔透。
更重要的是,这道菜不是吃现煮的,而是要打冻了再吃。
(B)由浙江即时报团队制作的“浙一年,我们都去哪儿了”日前在浙江新闻网发布,其中包括杭长高铁带来的一路向西的速度之旅,阿里巴巴股票在美国市场正式开始交易,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等。
(C)翁丁佤寨,有着近400年的建寨历史,原始佤族民居建筑风格、原始佤族风土人情……被称为了“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完整的传统草房以及佤族图腾、神林、寨庄以及祭祀房等,一切都在诉说着佤族的沧桑历史和千年传承。
(D)有些词语不带光环光晕,在颂扬赞美时往往可以不动声色、不着痕迹,效果较之正统颂词更胜一筹。
不过,条件是恰如其分,一旦言过其实,颂词就会变为愚词,甚至沦为笑料。
3、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领导人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这些人才往往成为单位之间竞争的主要力量。
这种为渊驱鱼....的行为实在令人痛心。
(B)日本与中国有绕不开的历史恩怨,又不能从日美同盟中脱身。
他可以羡慕的对象是印度,因为印度能够做到在中美之间左支右绌....。
(C)如果无安全的饮用水、无新鲜的空气、缺放心的食品,那么虽然..国人个个腰缠万贯,中华遍地黄金,也不是“美丽中国”。
2013-2014学年高三(上)期末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i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光驱煊赫一时应.变(yìng)酩酊.大醉(dǐng)B.竞猜唇枪舌箭熨.帖(yùn)。
咎.由自取(jiù)C.帐篷深居简出执拗.(niù)恪.守不渝(gé)D.涣散披肝砺胆精髓.(suǐ)卷帙.浩繁(zhì)2.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学生攀比消费严重,有的不惜以重金.“培养感情”,朋友外出聚餐,一顿饭的花费少则三四百元,多则问鼎..千元,全不考虑父母艰辛。
B.西方美术界流行的观念至上的观点在国内大行其道,各种天花乱坠....的观念艺术大为流行,而艺术家用艺术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能力却大大削弱。
C.打手机时有人窃听,和朋友吃饭时有人偷拍,外出游玩时已被定位,甚至在宾馆住宿的信息也都被暴露,而这一切,受害人可能闻所未闻....。
D.“桥坚强”受到特别关注,实在是耐人寻味,在“桥脆脆,,大量存在的今天它犹如一面“照妖镜",让形形色色....的问题桥、“豆腐渣”桥无法藏身。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世界羽联表示:“取消这些选手的参赛资格,是因为她们消极比赛,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
”这令人想起罗格的一句话,“赢得胜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比赛。
"B.当分数成为学习的唯一目的,健康生活的诉求显得不那么强烈和正当时,许多人认为,“养好身体,是为好好学习”——此处,“健康"成为从属于“学习”的手段。
商丘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答案高三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1.C(李白《静夜思》并非中秋赏月之余的作品。
)2.D(并不是到明代才“把月饼象征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的记载,与“这种团圆多指夫妻之间的团圆”的意义也不相符。
)3.B(拜月的习俗与“使中秋节增加了文化的气息”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厌:满足。
)5.A(④写的是驸马宦官的事,与自当无关;⑤写自当任职的情况,不能表明自当正直。
)6.D(“但遭到撒迪等权贵的报复”与原文不符。
)7.(1)(5分)御史台的官员认为赃物已经具备,这只不过是御史(自当)害怕杀人罢了,不理会,最终处死(那个人)。
(译出“既具”“是”“特”“竟”各1分,句意通顺1分)(2)(5分)官员来报告自当,自当马上逮捕(宦官),戴上刑具以示众,从此丞相府中没有敢坑害百姓的。
(译出“有司”“白”“械以令众”“自是”各1分,句意通顺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雄浑、富有生机的美好的山川风景图。
(1分)山峦重重叠叠,江水蜿蜒东流,犹如丝带一缕;南山台十里长街,人烟密集;枫叶纷纷飘落,白鹭翩翩而飞;黄昏来临,下起细雨,家家疏帘半卷。
(4分)(意思对即可)9.(6分)最后两句意思:道家的老子在人间无处可去,愿意到横山来做主人。
(另解:认为“老子”是指作者自己)(2分)这两句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横山自然风光的热爱,愿意归隐山水、放浪形骸,(2分)同时也暗含了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被迫退隐的苦闷。
(2分)(意思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间关莺语花底滑冰泉冷涩弦凝绝(每空1分,与答案不一致该空不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5分)答D得3分,答B得2分,答C得1分。
( A “这表明他对佛森能够保出自己有充足的信心”错。
连云港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D。
(zhān/niān, jiàn /zhàn, chà /zhà;A项依次为xuān/xuàn,qiàn/ xiān,hùn;B项依次为fǔ,miǎn, xiān/ qiān ;C项依次为zhuī/chuí,lù,huó/hé。
)2.(3分)B。
(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A.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不合语境。
C.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感情色彩不当。
D.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对象用错)3.(4分)示例一:孝顺。
“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传统美德,不管是北大校长还是普通平民,跪拜父母都没错。
难道孝敬父母还分官职大小?(引用,反问)(即使作秀,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
)(修辞2分,表达简明、流畅2分。
)示例二:作秀。
对老人来说,长跪不如常探,用钱不如用心,记者不如记着。
孝顺,贵在发自内心,不在于表面文章。
(排比)(修辞2分,表达简明、流畅2分。
)4.(5分)(1)(3分)第一幅图中一个戴眼镜、干部模样的人在主席台讲话(1分),旁边标有讲话的内容:“公鸡能下蛋”(1分)。
背后的三个听众(下属)闭着眼睛昏昏欲睡(1分)。
(2)(2分)寓意: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罔顾事实、谄媚领导的现象。
(意思对即可)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D。
省:看6.(3分)B。
(②表现他为人谦虚退让;⑤表现他有情有义。
)7.(3分)C。
臧宣的做法,得到的是孙权的赞赏嘉奖。
8.(1)(3分)英武伟岸的君子,被他所结交的人珍爱,为什么一定要从本州搜寻人才呢?(游,结交,1分;见珍,1分;何必……哉,1分。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煞风景英雄倍出挟.(xiā)制命运多舛.(chuǎn)B.舶来品貌和神离纰.(pī)漏不着.(zháo)边际C.协奏曲鞭辟入里混.(hùn)淆西学东渐.(jiān)D.度难关铤而走险慰藉.(jí)铩.(shā)羽而归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近年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除了书本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乏一技之长而在现代职场中难以立足。
B.中华民族园中风姿绰约....的民族歌舞表演,令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如醉如痴,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C.国际社会纷纷要求中国运用对朝鲜的影响力促使这个国家冷静下来,以避免其与韩国在冲突中两败俱伤....。
D.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一拍即合....,充分反映了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办会理念。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是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证明,我们应当秉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珍惜。
B.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是值得媒体深思的问题。
C.近年来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目前正在加快高铁设备的出口规模。
D.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各大报纸都关于亚运会开幕式作了详细报道。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说,如《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则长于叙事,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
C.“五四”以后,新诗发展渐入高潮,创作日渐丰富且风格日渐多样,其中“雨巷诗人”戴望舒和抒情诗人徐志摩享有盛名。
D.美国作家欧·亨利是十九世纪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羊脂球》等。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语文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汉白玉凭心而论摈弃(bìng)没齿难忘(mò)B.发祥地星罗棋布感喟(kuì)间不容发(jiān)C.家俱店矢口否认关卡(qiǎ)望风披靡(mí)D.水龙头合衣而卧慰藉(jí)汗流浃背(jiā)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诺贝尔奖评委会有关人士表示,作家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惟一标准是文学作品的质量,对于作者的政治立场,他们并不关心。
B.大学毕业后,卢怀玉带领他的团队培育出12个已经通过国家级、省级审定的棉花品种,多次获得优质产品称号,填补了国家的空白。
C.调查结果显示,近40%以上的老年人在消费时曾经被骗,最容易让老人被骗的消费品是:保健品、促销品、旅游商品及预付费消费等。
D.最近上演的话剧《红岩魂》借鉴时下流行的情节剧的叙事和节奏,塑造了一批革命英雄群像,是一部讴歌忠诚与信仰的新编历史剧。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苏州的小巷令我,它曾不止一次地出现在我的梦里;苏州弹词、苏剧的珠圆玉润使我,真怕听久了便不能再听懂别的方言与旋律,甚至不再会讲说了多年的普通话;苏州那美丽的庭园,那一草一木、一墙一瓦真让人怀疑苏州人是不是生活在自己的神话里。
A.向往迷惑编织 B.向往迷失编造C.神往迷惑编造 D.神往迷失编织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近日,德国科学家在人马座中发现了一颗运行速度奇快的毫秒脉冲星,其环绕轨道一周所需时间仅为93分钟。
,,。
,是地球和月球距离的约1.4倍,它们是目前已知距离最近的双星系统。
①这颗脉冲星与伴星距离约为52万公里②但质量却达到木星的8倍多③伴星直径约为木星的60%④它处在一个双星系统中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至今流传的许多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游刃有余”“目无全牛”“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踌躇满志”都出自《庄子》。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高三语文2014.1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共6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纤.巧/纤.维熨.帖/电熨.斗蹊.跷/另辟蹊.径B. 富饶./妖娆.暑.假/马铃薯.傍.晚/大雨滂.沱C. 拜谒./笑靥.角.色/挖墙脚.嗔.怒/瞋.目而视D. 蹒跚./珊.瑚戏曲./文曲.星硝.烟/销.声匿迹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延迟退休的政策信号一经释放,立刻在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一时之间,,反对之声。
虽然延迟退休有益于减缓养老金不足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潮流,但遭到如此多的质疑和反对却是的,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决策者深思。
A.群情激奋甚嚣尘上始料未及B.群情鼎沸甚嚣尘上超乎想象C.群情鼎沸此起彼伏始料未及D.群情激奋此起彼伏超乎想象3. 用对偶句式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4分)[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嫦娥三号探测器14日21时11分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落月是从15公里高度开始的。
大约11分钟的落月过程中,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减为0。
在距离月面100米高度时,探测器暂时停下脚步,利用敏感器对着陆区进行观测,以避开障碍物、选择着陆点。
在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最后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面。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坊.间(fǎng)减否.(pǐ)瞭.望台(liào)不可小觑.(qù)B.罡.风(gāng)启碇.(diàn)好来坞.(wù)冰冷成坨.(tuó)C.甄.别(zhēn)不啻.(chì)处.方药(chù)外强中干.(gān)D.屐.痕(jī)苔.藓(tái)豁.出去(huō)长歌当.哭(d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受益惟谦、有容乃大”。
与人相处,懂得谦虚礼让,我们才会有所神益;人之相交,学会宽容善待,德行才会显得伟大。
因此,即使是冥玩不化的人,我们也切忌对他忿然忌恨。
B.谈到反腐问题时,总书记表示:“物必须先腐,而后虫生,”反腐不能讳疾忌医,如果任基滋生蔓延,必会祸国殃民;他还称必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C.文物造假者虽有百密必有一疏,假文物定会露出模仿的蛛丝马迹,我们将通过龙尾巴的历史演变与真品比较,揭穿“造假帮”的鬼域伎俩,使赝品原形毕露。
D.春天,莺歌燕舞,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它们摇曳在屋顶上方,尤如刚刚出茧的蝴蝶娇弱的翅膀。
姹紫嫣红的樱花花,宛如旭日东升时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祥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市委书记着西装但没打领带,提前10分钟到会场,就.打破了以往由副书记主持会议的惯例,在脱稿发言和互动交流中,充分听取了专家学者对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B.2006年,马啸怀揣当主播的梦想到北京打拼。
期间..,他曾做过编辑,但在升迁中受挫。
2011年,马啸因没有实现他与家人关于户口等方面的约定,选择回家参加法院系统考试。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卷参考答案一、1.【答案】A【解析】A.kuì/wèi huán/yuán mú/mó tòng/dòng B.pì/bì sù qu ān/juàn bǎn/guī C.kù/kuà kuài/huì qiǎng/jiàng jīng D .jìng xué/xu è tuò/tà dàng3.【答案】C【解析】A,“授权”应为“受权”。
B,“行迹”应为“形迹”。
D“无可厚非”应为“无可非议”。
4.【答案】答案:D书名号之间不用“、”,“……”和等等不能联合用。
5.【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谓语“采取”缺少宾语,可在“等”后加上“措施”。
B项,不合逻辑(时态错误,“将”与“参加了”矛盾)。
D项,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二、6.【答案】D【解析】“催生”的不是公益活动,且“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无据。
7.【答案】A【解析】该项是对影片艺术风格的肯定,不是思想内容上担负起社会责任。
8. 【答案】B【解析】A“只能在……播放”不对,从最后一段“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微电影大开‘绿灯’”可知;C原文说的是“微电影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有助于”的说法没有根据;D“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而不是“不久会”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误将或然当做必然。
三、、9.B(病:疲惫不堪)10.B(B.都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A.助词,的/指示代词,这;C.介词,向/相当于“被”;D.连词,表承接/介词,因)11.A(③表现的是他的远见,④只是回答皇帝的问话,⑤表现的是他的勇敢)12.C(没有具体指出错误)四、13. (1)傅鼐接受皇上的命令后,背着一箱子书徒步前往,率领家僮砍柴自己做饭。
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卷参考答案一、1.【答案】A【解析】A.kuì/wâi huán/yuán mú/mó tòng/dòng B.pì/bì sù qu ān/juàn bǎn/guī C.kù/kuà kuài/huì qiǎng/jiàng jīng D .jìng xuã/xu â tuò/tà dàng3.【答案】C【解析】A,“授权”应为“受权”。
B,“行迹”应为“形迹”。
D“无可厚非”应为“无可非议”。
4.【答案】答案:D书名号之间不用“、”,“……”和等等不能联合用。
5.【答案】C【解析】A项,成分残缺,谓语“采取”缺少宾语,可在“等”后加上“措施”。
B项,不合逻辑(时态错误,“将”与“参加了”矛盾)。
D项,搭配不当,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二、6.【答案】D【解析】“催生”的不是公益活动,且“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无据。
7.【答案】A【解析】该项是对影片艺术风格的肯定,不是思想内容上担负起社会责任。
8. 【答案】B【解析】A“只能在……播放”不对,从最后一段“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微电影大开‘绿灯’”可知;C原文说的是“微电影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有助于”的说法没有根据;D“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而不是“不久会”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误将或然当做必然。
三、、9.B(病:疲惫不堪)10.B(B.都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A.助词,的/指示代词,这;C.介词,向/相当于“被”;D.连词,表承接/介词,因)11.A(③表现的是他的远见,④只是回答皇帝的问话,⑤表现的是他的勇敢)12.C(没有具体指出错误)四、13. (1)傅鼐接受皇上的命令后,背着一箱子书徒步前往,率领家僮砍柴自己做饭。
(“闻命”“负”“斧薪自炊”各1分)(2)恰逢敌人有求降的想法,但是满朝的大臣都想派遣使者谈判讲和结束战争。
(“会”“而”“盈廷”“罢兵”各1分)(3)况且燕国与赵国处在秦国消灭诸侯国将近结束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
(“殆尽”“际”“智力”各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14.(1)①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塑造了“山翁”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
②“招” 与“笑” ,可见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笑指菊花开遍” ,可见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
作者正是通过对“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
(2)①描绘了竹树、潭烟,渔船下滩,芦花隐船三幅图景。
②叠词:“重重”写出“竹树” 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的清幽、静谧之美。
远近结合:“隔岸”远观,“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
动静结合:“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一动一静显出静谧,引人遐思。
(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15.(1)穷岛屿之萦回,列冈峦之体势,(2)渐车帏裳。
女也不爽(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而无信16.答案:中国富人在新西兰抢购房产17.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能力。
考生要通过阅读图片,把握其主题特征;准确找出并解读构成会徽的各种元素,领会它们共同表现的设计意图。
答案:会徽的主体部分是三个动感的小人,三个人联手共舞,寓意亚洲人民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
(1分)同时,会徽主体图案是汉字“海”的变形,与上方的太阳相映成趣,表明举办地是海阳。
(1分)会徽下方的一笔象征沙滩,与上面运动的人体姿态和灿烂的太阳共同组成了一幅形象而精彩的运动会图景,寓示人们同享沙滩运动带来的快乐。
(2分)18. 解析:长句变短句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一种就是对修饰成分进行处理。
处理时,可以把修饰语分离出来,独立成句;也可以利用找出复指的办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条理清晰;还可以重新组句,重新排序。
解答此题,先确定长句表达的主要内容“3月3日再次……材料”,其他内容是作为附加成分出现的,可以分离出来,单独成句。
答案:①英国国家档案馆去年公开了近6000页不明飞行物(UFO)的相关档案,②3月3日再次解密了35份记录目击UFO事件的档案材料,③这些档案材料是2005年以前由军方和民众提供的,④记录的事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写对一句得1分,共4分)六、(一)19.答案: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任两点即得全分)20.(1)答案: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1分)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1分)(2)答案:“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喜爱、赞叹之情。
(1分)21.答案:③段内容: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
(1分)结构: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
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1分)(12)段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1分)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末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1分)22.答案:要点参考: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
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3分)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3分)(只要举出文中事例并简单分析即得分)(二)19.答案:勤奋好学、注重实学、关心民族命运、有宏大理想、有毅力、博览群书又重视实践、淡泊名利。
(答出任4点即得全分。
)20.(1)答案:行动描写,刻画了郑樵以坚强的毅力,博览群书,为通史的编纂做充分的准各。
(2分)(2)答案:语言描写(答比喻亦可),是借粱启超对他高度的评价.突出他的巨大成就及对史学界的贡献。
(2分)21.答案:①注重实践知识。
他为了考察研究动植物,在夹漈山下搭茅屋居住,访问田夫野老,观察动植物;与富有实际知识的农民交流。
②读书有计划性。
为了具备渊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他制订了一个三十余年的研究计划。
③读书、研究与著述结合。
郑樵在读书研宄中,把成果分别写成九十类、五十种专门著作,这许多著作.后来大部成为《通志》的底本。
(答出任两点,即得4分)22.答案:观点。
:郑樵不愿参加科举考试,不愿出来做宫,是出于他的研宄学问的需要。
①他认为科举文章不是“实学”,不值得学习;②他拒绝地方官吏推荐他出来做官,是为了专心著述、讲学;③宋高宗也支持郑樵专心著述,让他监潭州南岳庙,并允许给他笔墨用具,让他回家继续撰写《通志》,观点二:如果他出来做官,更有利于人生理想实现。
①他的理想是编撰一部继《史记》之后、贯通古今的通史,如果做官,会更有利于利用朝廷的资源,完成自己的著述:②从宋高宗后来给予他一定官职、支持他专心著述来看,做官会有更优厚的条件,有利于他的著述;③他抱负很大,对民族命运也很关心,如果做官,会更好的造福一方。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4分。
)23.这则材料中,可以有以下立意:1)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通常是有两套标准的;2)别太高估自己;3)也别太低估别人;七、23.审题提示:将鸡蛋论中的相关因素联系社会现实社会生活人生经历等,解读其内涵或象征意义。
在此基础上确定立意。
鸡蛋:自己(个人),集体,国家,民族……蛋壳:艰难困苦,曲折坎坷,挫折失败,误解打击……打破:直面战胜,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从内:积极主动,毫不畏惧,敢于拼搏……从外:消极被动,畏惧退缩,得过且过……立意提示:一、从内从外打破:1.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与被动);2.突破束缚,才能不断成长;3.活出自我(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4.内因决定外因二、蛋壳: 压力、困境、挫折、失败……1.冲破人生的“蛋壳”才能看到广阔的天地2.人生的“蛋壳”可以让人重生,也可以让人毁灭。
三、从内打破是重生:冲破“蛋壳”才能重生例文李嘉诚的“鸡蛋论”亚洲首富李嘉诚,有一段关于鸡蛋的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如果你等待着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你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李嘉诚用一个鸡蛋做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是的,人生就像是一个鸡蛋,外表看上去毫无吸引人的地方,而且还极容易破碎。
可是,如果这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实现一种自我的突破,那么最终就能打破包裹自己的这层蛋壳,不但可以就此看见外面的世界,而且将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相反,有些人惧怕外面的世界,觉得外面的世界变幻莫测,处处充满了危险,远远没有躲在鸡蛋壳里更安全,更惬意,于是就躲在蛋壳里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出来。
可是,一旦错过了鸡蛋的孵化期,不是变为“臭蛋”,就是像李嘉诚说的那样,成为别人的食物。
这样的人生,岂不是遗憾,岂不是悲惨?其实人生就像鸡蛋一样,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很多时候必须小心翼翼才能躲开这些压力,必须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但是一旦获得了重生的机会,进入了人生的“孵化期”,就一定要抓住机会,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别人打破蛋壳之前,主动出击,自己打破蛋壳,脱离束缚,获得新的生命。
当我们的人生获得了重生,就像鸡蛋变成小鸡一样,我们就会发现,不但束缚我们的蛋壳没有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狭小的空间,而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再也不用束手束脚,而是可以大展拳脚,做出一番属于我们自己的事业。
由此可见,人生在很多时候需要突破的,就是这么一层薄薄的蛋壳。
从内部打碎这层蛋壳,就是人生的一个关键,就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愿意也能够打破这层蛋壳,但遗憾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却让这层蛋壳成为了一生的束缚和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