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0577-2015)》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866.00 KB
- 文档页数:24
喷涂废气排放标准因地区和行业而异。
国家标准包括《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等。
地方标准有北京市《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1226-2015)、《汽车整车制造(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DB 11/1227-2015)、《木质家具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1202-2015);重庆市《摩托车及汽车配件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0/660-2016)、《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0/577-2015);江苏省《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 32/3966-2020)、《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 32/2862-2016);广东省《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 44/816-2010)等。
以江苏省为例,2021年施行的《表面涂装(汽车零部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2/3966-2021)要求苯浓度限值0.5mg/m3、甲苯与二甲苯浓度限值15mg/m3、苯系物浓度限值20mg/m3、非甲烷总烃40mg/m3、TVOC浓度限值60mg/m3、颗粒物浓度限值10mg/m3。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阅读相关行业标准原文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8-2020年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公布日期】2018.07.23•【字号】渝环〔2018〕176号•【施行日期】2018.08.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其他规定正文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2018-2020年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渝环〔2018〕176号各区县(自治县)、经开区环保局,两江新区环保分局,有关单位:为圆满完成“十三五”期间国家和市政府下达的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实现国家对我市空气质量考核目标,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原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7〕121号)(以下简称“《方案》”),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渝委发〔2018〕28号)均要求遏制臭氧等大气污染物浓度上升趋势,进一步规范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要比2015年下降10%。
根据原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及2017年环保约束性指标计划的通知》(环办规财函〔2017〕1514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通知》(渝府办发〔2017〕59号)的要求,我市将对产生夏秋季臭氧(O3)污染和冬春季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开展集中防治工作,重点对存在排放挥发性有机物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有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但未稳定良好运行等情形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整治,进一步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汽车排放标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各地纷纷出台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基地,也在不断加大力度推动汽车排放标准的提高。
重庆市的汽车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对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限制,以及对车辆燃油质量的要求。
在尾气排放方面,重庆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对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进行限制,要求新车辆必须符合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才能上市销售。
此外,重庆市还对老旧车辆进行了淘汰更新,鼓励市民使用环保型车辆,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在燃油质量方面,重庆市也对燃油的硫含量、芳烃含量等进行了限制,要求燃油生产企业必须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清洁燃油,并加强对燃油质量的监管,以确保车辆燃烧后产生的尾气污染物减少到最低。
为了有效推动汽车排放标准的提高,重庆市政府还加大了对汽
车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对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减少传统燃油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重庆市还加强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定期对车辆进行尾气排放检测,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整改或淘汰处理,以确保城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总的来说,重庆市的汽车排放标准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加大了对老旧车辆的淘汰更新力度,加强了对燃油质量的监管,推动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并建立了完善的监测体系,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不断完善,重庆的空气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为市民营造一个更加清新的生活环境。
废气治理执行排放标准《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50/577-2015)标准。
具体标准值见表2.2-1。
表2.2-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物防治法》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24409•《重庆市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条件及检测方法》DB50/577-2015)•环发[2002]26号 国家环保总局《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HJ/T75-2007《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T76-2007• HJ/T76-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75-2007《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试行)•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3271-91《锅炉大气污染物物排放标准》• GB5468-91《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米样方法》• GB310J 86《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物采样方法》• 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物综合排放标准》• HJ/T 212 —2005《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HJ/T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废气成分分析发泡车间产生废气源为脱模剂工位和消音钠工装工位。
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并对脱模剂进行成分分析,有机废气成分主要是甲苯、二甲苯和乙酸乙酯等脂类化合物,废气中还含有少量的苯等。
脱模剂废气根据监测后确认现有废气排放已经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重庆市典型工业有机废气处理适宜技术选择指南(2015版)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015年12月目录前言 (1)第1章总则 (2)1.1适用范围 (2)1.2术语解释 (2)1.2.1废气处理规模 (2)1.2.2.单位建设成本 (2)1.2.3单位运行成本 (2)第2章典型工业有机废气处理工艺选择 (3)2.1我市典型工业行业排放有机废气的特点 (3)2.1.1汽车制造业 (3)2.1.2汽车维修业 (3)2.1.3医药制造业 (3)2.1.4包装印刷业 (4)2.1.5电子产品制造业 (5)2.1.6化学工业 (6)2.1.7家具制造业 (6)2.2 我市典型工业行业有机废气的排放要求 (6)2.3我市典型工业行业有机废气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7)2.4我市典型工业行业有机废气处理工艺选择基本方法 (9)第3章工业有机废气处理技术 (11)3.1回收技术 (11)3.1.1吸收技术 (11)3.1.2吸附浓缩技术 (12)3.2销毁技术 (13)3.2.1热氧化销毁技术 (14)(一)直燃式焚烧(TNV) (14)(二)蓄热式热氧化(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 (16)(三)直接催化燃烧 (18)(四)蓄热式催化燃烧(Regenerative Catalytic Oxidation,RCO) (20)(五)超氧纳米微气泡法(Superoxide Nanometer Micro Bubble,SOMB) (22)(六)光催化氧化技术 (25)3.2.2物理销毁技术 (27)(一)低温等离子技术 (27)(二)分子击断法 (29)3.2.3生物氧化技术 (32)3.2.4组合技术工艺 (34)(一)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 (34)(二)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蓄热式热氧化(RTO)工艺 (37)(三)吸附浓缩+蓄热式催化燃烧(RCO)工艺 (39)(四)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直燃式焚烧(TNV)工艺 (42)第4章部分技术适宜的运行模式 (45)4.1活性炭集中再生 (45)4.2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处理废气的工艺运行模式 (45)第5章典型工业行业有机废气处理实际案例 (47)5.1汽车制造业 (50)5.1.1直燃式焚烧(TNV)技术 (50)5.1.2沸石转轮吸附浓缩+蓄热式热氧化工艺 (51)5.1.3低温等离子技术 (53)5.1.4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工艺 (56)5.1.5沸石转轮吸附浓缩+直燃式焚烧(TNV)工艺 (60)5.2汽车维修业 (62)5.2.1光催化氧化技术 (62)5.3医药制造业 (65)5.3.1光催化氧化技术 (65)5.3.2蓄热式催化燃烧(RCO) (68)5.4包装印刷业 (70)5.4.1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 (70)5.5电子产品制造业 (73)5.5.1超氧纳米微气泡法 (73)5.6化学工业 (76)5.6.1直接催化燃烧 (76)5.6.2分子击断法 (78)5.6.3超氧纳米微气泡法 (81)5.7家具制造业 (84)5.7.1活性炭吸附浓缩+催化燃烧 (85)5.8其他 (87)5.8.1蓄热式热氧化(RTO) (87)5.8.2生物氧化技术 (90)前言为加强重庆市典型工业有机废气污染防治,指导工业有机废气处理技术选择,促进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技术选择指南。
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发文字号】市政府令第127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公布日期】2002.03.26【实施日期】2002.04.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27号)《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3月19日市人民政府第10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市长包叙定2002年3月26日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条为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制造(含改装、组装,下同)、进口、销售、使用、维修机动车以及生产、进口、销售车用燃油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一)拟订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划和机动车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按规定报批后组织实施;(二)对新制造的机动车的排气污染状况实施监督管理;(三)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排气状况组织抽检;(四)协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行驶中的机动车的排气状况进行路检;(五)协同交通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单位(指机动车维修单位,下同)实施监督管理;(六)对有关部门执行本办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考核。
第四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行使以下职责:(一)在机动车入户、年检时审查其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对行驶机动车排气状况实施路检;(三)协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机动车停放地对机动车排气状况组织抽检。
第五条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单位实施监督管理。
其他监督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别对机动车的销售、进口和车用燃油品质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从事机动车制造、进口、销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所制造、进口、销售的机动车的排气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并按规定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20.10.30•【字号】渝环〔2020〕119号•【施行日期】2020.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关于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局、交通局、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重庆高新区城市管理局、万盛经开区交通局,有关单位: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建立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通知》(环大气〔2020〕3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将我市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存在汽车排放超标后缺乏闭环监管的问题。
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是指依法对在用汽车排放进行定期检验、监督抽测和维护修理,使汽车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管理制度。
全面建立并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形成联防联控机制,能有效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将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二、进一步加强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管理(一)汽车排放检验机构要求。
汽车排放检验机构应当依法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或校准的排放检验设备,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排放检验,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现检验数据实时共享。
市和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部门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端等便于公众获取的方式公布本行政区域汽车排放检验机构的信息并及时更新。
汽车排放检验机构要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上传汽车排放检验信息,下载并使用汽车维护修理信息,在场区内办事大厅、休息区醒目位置张贴本辖区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信息,便于车主联系和送修。
重庆市汽车排放标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重庆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
首先,重庆市汽车排放标准参照国家标准执行,对新车和在用车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对于新车,重庆市严格执行国家第五阶段汽车排放标准,对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进行严格限制。
对于在用车,根据车辆排放情况进行分类管理,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进行限行或淘汰更新,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其次,重庆市汽车排放标准加强了监测和检测力度,建立了完善的汽车排放监测网络,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记录。
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采取强制报废或罚款等措施,确保车辆排放达标。
此外,重庆市还加强了对汽车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对汽车生产企业和销售商进行排放标准的严格管理和监督,确保新车销售时符合排放标准,杜绝超标车辆上路。
重庆市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也促进了清洁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将继续加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力度,不断完善排放标准,为城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重庆市汽车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促进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将继续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推动汽车工业向更加清洁、高效的方向发展,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汽车喷涂行业废气排放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汽车喷涂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产业,其废气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汽车喷涂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已经成为环保和健康问题的主要源头之一。
废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汽车喷涂行业的概述、废气排放的危害以及国内外汽车喷涂行业废气排放标准对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汽车喷涂行业的背景和特点,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行业的重要性和发展状况。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废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及其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以及对人体的直接健康影响。
然后,我们将对国内外汽车喷涂行业废气排放标准进行比较,探讨各国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及其标准的差异。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汽车喷涂行业废气排放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标准制定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提出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废气排放监测和治理技术的研发、完善现有标准并提高执行力度等,以期能够有效应对这一环境和健康挑战。
总而言之,本文旨在通过对汽车喷涂行业废气排放标准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相关部门制定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标准提供参考,以促进汽车喷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环境与人类健康。
1.2文章结构2.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内容和功能。
2.1 引言引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认识和了解本文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对汽车喷涂行业这个特定领域进行概述,介绍其行业规模、发展状况和影响力。
接下来,我们将阐述本文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以便读者了解整个文章的逻辑和组织结构。
最后,在引言的末尾,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即通过对汽车喷涂行业废气排放标准的讨论和分析,探讨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摩托车及汽车配件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的批复
正文: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摩托车及汽车配件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批复
渝府〔2016〕4号
市环保局、市质监局:
你们《关于批准发布重庆市〈摩托车及汽车配件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请示》(渝环文〔2015〕12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
(DB50/660―原则同意自2016年2月1日起实施《摩托车及汽车配件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16)。
请你们按照程序予以公布并牵头组织实施。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16年1月22日
——结束——。
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涂装车间废气处理设施总承包工程招标书招标编号:2015-7-23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第一章投标人须知标段一:1.1.工程概况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涂装车间设计喷涂能力为年喷涂12万辆轿车,为满足环保要求,我公司拟对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综合治理。
(1)工程名称:重庆力帆汽车涂装车间喷涂有机废气综合治理总承包工程;(2)工程地点: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同源16号(3)建设单位: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拟治理废气基本情况:本次需要治理的废气总量约为800000m³/h。
包括(喷漆室出口废气、胶烘炉出口废气、调漆间废气、PVC喷胶做出方案说明)标段二:1.2.工程概况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涂装一车间设计喷涂能力为年喷涂5万辆轿车,为满足环保要求,我公司拟对喷涂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综合治理。
(1)工程名称: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涂装一车间喷涂有机废气综合治理总承包工程;(2)工程地点:重庆市北部新区金开大道1539号(3)建设单位: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拟治理废气基本情况:本次需要治理的废气总量约为840000m³/h。
包括(喷漆室排废气、面漆、中涂、电泳、胶烘炉排废气、调漆间、PVC喷胶出口废气、打蜡涂黑出口废气、漆泥处理间废气处理做出方案说明)。
2. 招标范围2.1本次招标范围为:2.1.1 本次招标范围拟对标段一中的喷漆室出口废气、胶烘干出口废气、调漆间废气、PVC喷胶出口废气以及标段二中的电泳烘炉进口废气,中涂漆喷涂、流平及烘炉出口废气,面漆喷涂、流平及烘炉出口废气,调漆间废气,漆渣处理间废气、PVC喷胶出口废气、打蜡涂黑出口废气等有机废气综合治理工程的总承包,为交钥匙工程,包括:设计、采购、运输、制作、安装、调试及试运行。
2.2.1 处理工艺流程方案采用沸石转轮吸附+RTO燃烧工艺方案,处理工艺流程框图(参考)涂装废气2.2.2 烘干炉排放的废气采用新增RTO进行处理。
重庆汽车排放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汽车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重庆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善空气质量,其中汽车尾气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为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重庆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对新车和在用车辆的排放要求,以及相关的监测和管理措施。
首先,针对新车的排放标准,重庆市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新车在生产时就要符合一定的排放要求。
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对废气排放的限制,以及对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通过严格的生产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新车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其次,对于在用车辆,重庆市也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通过对在用车辆的排放进行监测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超标车辆,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重庆市还加强了对老旧车辆的淘汰和更新工作,逐步淘汰高排放、高污染的老旧车辆,推动车辆更新换代,进一步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重庆市还加强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超标车辆,保障空气质量。
同时,加强了对汽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推动汽车行业向环保、低碳方向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重庆市的汽车排放标准严格,措施有力,通过多方面的管理和监测措施,有效地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重庆市将继续加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力度,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为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作出更大的贡献。
ICS13.040.40Z 6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1227—2015汽车整车制造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painting process of automobilemanufacturing industry2015-08-18发布2015-09-01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5 监测与检测 (6)6 实施与监督 (7)附录A(规范性附录)涂装生产线单位涂装面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核算 (8)附录B(规范性附录)工艺措施与管理要求 (9)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北京市汽车整车制造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按本标准执行,不再执行DB11/ 50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8月18日批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霞、聂磊、潘涛、张国宁、李国昊、任培芳、闫磊、高喜超、王迪、袁勋、王海林、王敏燕、何万清、高美平II引言为控制汽车整车制造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引导汽车整车制造业(涂装工序)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制定本标准。
DB11/ 1227—2015 汽车整车制造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汽车整车制造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与检测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新建、改建、扩建汽车整车制造涂装生产线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DB## /###-2014江苏省地方标准DBxxx/xx-2015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or surface coating of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征求意见稿)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发布2015-##-##发布2015-##-##实施ICSZDB###目次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4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要求 (4)5 生产工艺与管理要求 (6)6 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要求 (7)7 实施与监督 (8)附录A (9)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总量核算 (9)附录B (10)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 (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人体健康,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定本标准。
为促进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加强江苏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本标准规定了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未规定的污染物项目仍执行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国家或地方新发布的(综合或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排放限值严于本标准限值的,按照从严要求的原则,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15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2015年■月■日实施。
本标准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负责解释。
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汽车制造行业表面涂装相关作业,包括汽车整车及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储运、混合、搅拌、清洗、涂装、干燥及其后处理单元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阴极电泳涂装环评报告目录前言 (1)1 总论 (3)1.1 编制目的 (3)1.2 编制依据 (3)1.3 评价内容及重点 (6)1.4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评价因子 (6)1.5 评价标准 (8)1.6 评价工作等级、范围、时段 (12)1.7 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14)2 项目概况 (15)2.1 现有项目概况 (15)2.2 改扩建项目概况 (20)3 工程分析 (26)3.1 生产工艺流程 (26)3.2 水平衡、VOC S平衡 (30)3.3 产污分析及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32)3.4 本项目“以新带老”治理措施 (38)3.5“三本账”分析 (39)4 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40)4.1 自然环境状况 (40)4.2 社会环境概况 (43)4.3 园区规划 (43)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6)5.1 环境空气 (46)5.2 地表水环境 (47)5.4 小结 (50)6 环境影响分析 (51)6.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51)6.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6)6.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8)6.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59)6.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60)7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62)7.1 社会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62)7.2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 (62)7.3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62)7.2 社会环境影响结论 (63)8 环境风险评价 (64)8.1 概述 (64)8.2 危险化学品及重大危险源辨识 (64)8.3 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 (66)8.4 最大可信事故及概率 (67)8.5 风险事故环境影响分析 (67)8.6 风险管理 (68)8.7 小结 (70)9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71)9.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其评述 (71)9.2 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评述 (72)9.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4)9.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74)9.5 环保投资估算 (75)10 清洁生产分析与循环经济 (76)10.2 循环经济分析 (81)1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82)11.1 总量控制基本原则 (82)11.2 总量控制因子及总量指标的确定 (82)11.3 总量指标来源 (82)12 公众参与 (83)12.1 公众参与的目的 (83)12.2 公众参与的方式、内容和调查范围 (83)12.3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84)12.4 评价对公众意见的反馈 (86)13 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合理性分析 (87)13.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87)13.2 与重庆市相关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87)13.3 规划符合性分析 (90)13.4 选址合理性分析 (90)14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2)14.1 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92)14.2 环境效益 (92)14.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3)15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94)15.1 环境管理 (94)15.2 环境监测 (95)15.3 环保竣工验收 (96)16 结论及建议 (99)16.1 结论 (99)16.2 建议 (104)附图附图1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本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点分布及评价范围示意图附图3 塘坊片区标准厂房分布图附图4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及排水管网示意图附图5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示意图附图6 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示意图附图7 璧山工业园区土地利用及产业布局规划图附图8-1 公众参与调查首次公示(现场张贴公示)附图8-2 公众参与调查第二次公示(现场张贴公示)附件附件1 《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附件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渝(璧山)环评通[2013]123号附件3 《环评通知书延期申请》附件4 《环境保护现场监察记录单》附件5 项目厂房租赁合同附件6 《重庆市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渝(璧山)环排证[2013]0080号附件7 关于重庆璧山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附件8 《监测报告》璧山环(监)字[2014]第WT041号;《监测报告》璧山环(监)字[2012]第HP061号;《监测报告》SPBEMS-2012-SYW011;《监测报告》璧山环(监)字[2014]第WT167号;《监测报告》璧山环(监)字[2013]第PX046号附件9 阴极电泳涂料SGS监测报告附件10 危废处置协议附件11 公众参与汇总意见及部分公众参与调查表附件12 《璧山县涂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阴极电泳涂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会专家组评审意见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前言璧山县涂鑫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2007年,原名璧山山鑫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厂原厂址位于璧山县青杠街道缙云路16号。
附件ICS XXXXXXXXX XX备案号:XXXX-XXXX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DB 50/ 577-2015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Air Pollutants for Surface Coating of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发布稿)2015-2-10发布 2015-3-1实施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DB 50/577- 2015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4.1执行区域划分 (4)4.2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 (4)4.3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5)4.4单位涂装面积VOC S排放总量限值 (5)4.5排气筒高度与排放速率要求 (6)4.6生产工艺与管理要求 (6)4.7其他控制要求 (7)5.污染物监测要求 (7)5.1原材料VOC S含量监测 (7)5.2排气筒监测 (7)5.3无组织排放监测 (8)5.4监测工况要求 (8)5.5汽车涂装生产线单位涂装面积VOC S排放总量核算 (9)6.实施与监督 (9)附录A(资料性附录)确定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 (10)附录B (资料性附录)等效排气筒有关参数计算方法 (11)附录C (规范性附录) VOCs监测技术导则 (12)附录D (规范性附录)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总量核算 (18)附录E/T 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VOCs自愿性排放限值 (20)IDB 50/ 577-2015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改善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减轻有机废气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加强大气污染物尤其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管理,促进汽车整车制造涂装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整车制造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监测与监督管理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比本标准严格时,应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文件要求执行。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重庆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志恩,吴莉萍,方维凯,张丹,乔雷,杨清玲,王同桂、鲜思淑、刘永明。
本标准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1月31日批准。
本标准于2015年2月10日首次发布,自2015年3月1日实施。
IIDB 50/ 577- 2015 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重庆市汽车整车制造表面涂装相关作业,包括储运、混合、搅拌、清洗、涂装、干燥及后处理单元等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生产工艺要求和管理要求,以及标准实施与监督等相关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现有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或生产设施表面涂装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以及重庆市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卫生防护距离内有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现有汽车配件制造、汽车维修(有表面喷涂工艺)企业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14554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4409 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HJ 583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 584 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 629 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44 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675 固定污染源排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酸碱滴定法HJ 692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93 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 3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4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3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55 大气污染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 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1DB 50/ 577-20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0〕38号)《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汽车automotive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者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
3.2 特种车special duty automotive指外廓尺寸、重量等方面超过设计车辆限界的及特殊用途的车辆。
包括:油罐车、汽罐车、液罐车、冷藏车;用于牵引、清障、清扫、清洁、起重、装卸、升降、搅拌、挖掘、推土等专用机动车;装有固定专用仪器设备从事专业工作的监测、消防、医疗、电视转播等的各种专用机动车;集装箱拖头等。
3.3 表面涂装surface coating将涂料覆于基底表面形成具有防护、装饰或特定功能涂层的过程,包括前处理、底漆、中涂、色漆、清漆、密封胶、流平、烘干、注蜡、车身发泡、图案和打腻等所有工序。
3.4 烘干室oven指加热、保温和冷却使表面涂料的聚合物得以干燥、固化的室体设备。
3.5后处理单元emission control units指工艺废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的回收单元及以吸收、吸附或焚化等方式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单元。
3.6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在20℃时,饱和蒸汽压大于或等于0.01kPa,或者特定适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统称,简称VOCs。
根据控制对象与控制方法的不同,本标准规定了不同的VOCs控制指标:a)针对污染源和无组织排放的VOCs,以特定的单项物质和涵盖该行业主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代表的综合性指标作为控制指标;b)针对原料中的VOCs,指实际生产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的统称。
3.7 苯系物benzene compounds单环芳烃中的苯、甲苯、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三甲苯(1,2,3-三甲苯、1,2,4-三甲苯和1,3,5-三甲苯)、乙苯、苯乙烯合计。
3.8 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 hydrocarbon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检测器有明显响应的除甲烷外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C2-C8)的总称(以碳计)。
3.9 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
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气体为基准。
[GB 16297-1996,定义3.1]2DB 50/ 577- 20153.10 新建企业new facility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改、扩建的汽车制造工业建设项目。
3.11现有企业existing facility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汽车制造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
3.12 单位涂装面积VOCs排放总量total VOCs emission per unit coating area涂装工艺从底涂开始,到最后的面涂罩光、修补、注蜡所有工艺阶段的来自涂料和稀释剂的VOCs排放量,以及溶剂用作工艺设备(喷漆室、其他固定设备)的清洗(既包括在线清洗也包括停机清洗)的排放量总和除以底涂总面积。
3.13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aximum approval emission concentration经处理后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或指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GB 16297-1996,定义3.2]3.14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maximum approval emission rate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
[GB 16297-1996,定义3.3]3.15 排放推荐限值recommended maximum emission value为鼓励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及治理技术而设立的排放限值,不作为强制性限值执行,可成为申请政府相关激励措施评定的依据之一。
3.16 无组织排放fugitive emission指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3.17无组织排放监控点fugitive emission monitoring site为判别无组织排放是否超过标准而设立的监测点。
3.18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concentration limit of fugitive emission monitoring point标准状态下,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在任何1小时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
3.19 排气筒高度stack height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处的高度。
[GB 16297-1996,定义3.10]3.20 周边建筑物surrounding building企业排气筒建设之前已经存在的有人类活动的建筑物。
建筑物的高度考虑地势高差,当排气筒(及其主体建筑)所在水平面与评价范围内的建筑物所在水平面的地势高差大于排气筒高度和其最大烟气抬升高度之和时,可不视此建筑为周边建筑物,不执行4.6.2的要求而按照环评相关要求执行。
3.21 基准排气量benchmark exhaust volume per unit product指用于核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而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的废气排放量上限值。
3DB 50/ 577-20154.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4.1执行区域划分标准分主城区和其他区域两类区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