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股权激励的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27
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材,充分调动公司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促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在充分保障股东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本计划。
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批准本计划的实施、变更和终止。
董事会是本计划的执行管理机构,负责拟订和修订本计划并报股东大会审议。
董事会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办理本计划的相关事宜。
监事会是本计划的监督机构,负责审核激励对象的名单,并对本计划的实施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业务规则进行监督。
(一)激励对象确定的法律依据本计划激励对象根据《公司法》、《证券法》、《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确定。
(二)激励对象确定的职务依据本计划激励对象为公司董事、监事、高层管理人员、核心员工。
其中核心员工由公司董事会提名,并向全体员工公示和征求意见,由监事会发表明确意见后,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三)不得成为激励对象的情形本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人,包括:1、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2、公司核心员工;以上激励对象中,董事、监事必须经股东大会选举、高级管理人员需由公司董事会聘任。
其它激励对象均须在本计划的考核期内与公司具有雇佣或者劳务关系。
本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某某普通股。
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数量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
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各激励对象间的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以下百分比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人员类型姓名职务获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万股)占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比例占目前总股本的比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其它名核心员工合计(一)有效期本计划的有效期为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至所有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或者回购注销完毕之日止,最长不超过个月。
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度目的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目的是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促进员工与公司利益的紧密结合,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共赢。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高管层、核心技术团队、销售团队等。
第三条法规合规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证券法规及相关监管规定,确保合规运作。
第四条管理体系建立股权激励的全面管理体系,包括激励计划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确保激励方案的有效运行。
第二章股权激励计划第五条股权激励类型5.1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类型,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奖励等。
5.2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员工群体的特点,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进行灵活组合。
第六条激励对象6.1确定股权激励的对象范围,包括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团队、优秀销售人员等。
6.2制定明确的激励标准,根据员工的贡献、职务和绩效进行综合评估。
第七条激励数量7.1根据公司规模和发展需求确定股权激励总量,确保激励数量能够达到激励目的。
7.2制定激励分配比例,不同激励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分配比例。
第三章股权激励操作第八条激励周期8.1确定股权激励的周期,包括激励计划的制定、实施、行权和退出等阶段。
8.2在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激励指标和条件,激发员工的长期稳定性。
第九条激励条件9.1制定明确的激励条件,包括员工在公司服务的时间、绩效目标的达成等。
9.2设置激励条件的权重,不同条件对应不同的激励比例。
第十条激励行权10.1确定股权激励的行权方式,包括现金结算、股票转让、股票上市等。
10.2设计行权期限和行权价格,确保员工在激励计划中取得实质性权益。
第四章股权激励监督与调整第十一条激励监督11.1设立激励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激励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1.2制定激励监督流程,包括定期报告、内外审计等,确保激励计划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十二条激励调整12.1在公司业务发展或市场环境变化等情况下,及时调整激励计划,确保激励计划的灵活性。
XXXXX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股权激励的目的为充分体现公司“共同利益体、共同事业体、共同命运体”的价值观,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薪酬激励体系,使核心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挂钩,激励他们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
第二条股权激励的原则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即个人的长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及价值增长相联系,收益与风险共担。
第二章股权激励方案执行与管理机构第三条股权激励方案的执行人事及财务部门作为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执行与管理中心,对公司经营层负责,向总经理及核心团队汇报工作。
第四条股权激励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1、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条款,包括激励对象、奖励基金的提取比例、执行方式、个人分配系数等。
2、定期对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可以变更或终止股权激励方案。
第三章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容第五条股权激励对象及股权奖金额度股权激励对象必须是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因此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在公司任职超过3个月;2、经公司现有核心团队成员考核评估确认合格后为团队核心成员。
第六条股权激励的授予期限股权激励的授予期设为 2 年,由公司根据自身实际发展状况和个人业绩表现每 2 年重新设定一次,调整过程根据股权的增加或减少进行相应的认购或退款。
第七条奖励基金提取指标确定1、股份以公司净资产为基数,但不对净资产实施实际评估,拟定为净资产总值300万元,转换为虚拟股300万股,即每股股价1元。
若期间股权享有人离职,公司在股权享有人离职时按原价回购。
2、公司每个季度按员工持股比例进行分红一次,股份分红基金为当季度公司经营净利润。
第四章股份权利第八条股权性质1、本股权激励计划所称股份为虚拟股,享受分红权收益,但不享有转让权、出售权和继承权。
2、虚拟股股权享有人需出钱购买,但同时亦可在离职时按原价退回公司。
第九条股权生效公司确定的虚拟股激励人员需与公司签订《员工股权激励协议书》,在明确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后股权生效。
XX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实现公司员工富裕的愿景,吸引和保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造一个激励员工实现目标的工作环境,倡导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提高自主管理的水平,鼓励人才为公司长期服务,并分享公司发展和成长的收益,特制定本股权激励方案。
第二条特别说明一、法律依据本股权激励方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章程》制定。
本方案内容若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按照法律法规执行,若遇与《公司章程》相抵触的,经公司股东会决议可以对《公司章程》或本方案予以修订。
二、股权来源与额度限制本股权激励方案所涉及的股权是由公司股东A、B转让的股权份额,其总转让份额不超过当期公司总股本的15%,公司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虚拟股权,使激励对象在一定年限后持有公司的股份,在正式成为公司股东前可依据本方案分享公司利润。
本次股权激励,目标公司总资产核算为2000万元,股权激励总数确定为300万股,每股价格为 1元,首次股权激励数量为万股,每股价格1元。
三、激励对象授予资格由公司股权激励领导小组提名,经股东会批准,符合下列条件的员工:1、对公司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或公司未来发展亟需的人员,或年度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2、工龄在3年以上,级别为经理以上;3、公司特殊引进的人才,经股东会批准后不受上述条件限制。
四、虚股分红及实股股权生效条件1、虚股分红生效条件:1)激励对象与公司签订本股权激励方案和股权激励协议;2)公司和激励对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
2、实股股权生效条件:1)激励对象通过分红获得的出资全部完成;2)公司股东会表决通过;3)与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五、激励方式及资金来源1、本股权激励方案采用虚股分红的方式实施股权激励。
2、虚股分红是指激励对象按照本方案规定的条件获得分红的权利。
公司不承诺虚股分红的数额。
3、实股转让是指激励对象按照本方案约定的实股股权条件和价格,以分红所得资金购买公司股东一定份额的股份。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第一章总则1.1股权激励方案的目的第一条股权激励方案的目的:(一)推动开源节流,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益,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追求公司的持续发展;(二)提升高层管理人员、骨干员工的获得感,激励其从公司利益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其决策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三)吸引和保留关键人才。
1.2股权激励方案的原则第二条股权激励方案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二)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即个人的长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及价值增长相联系,收益与风险共担。
第二章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容2.1 用于激励的股权的归属第三条本方案中用于激励的股权分别归属于****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具体的激励对象和股权数额由总公司、分公司各自决定。
2.2 股权激励方式第四条本方案明确用于激励的公司股权为干股股权,不办理工商登记,不能转让和出售,激励对象可以据此享受一定数量的分红权,但没有所有权、表决权及其他股东权益,干股股权的发放不会影响公司的总资本和所有权结构。
2.3 股权激励期限和频率第五条干股股权在本方案制定之后签订股权激励协议时授予一次,期限为1—3年(具体期限由公司与激励对象自行商定)。
期限届满前三个月内,由公司与激励对象重新签订协议,根据上个激励期内激励对象的工作表现和职数变化,再次确定授予的股权额度和期限。
期限届满前,公司可根据激励方案执行情况及经营业绩表现,单方面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下一次股权激励。
2.4 股权激励的执行第六条干股股权对应的分红按年度执行。
公司于年初预估当年分红金额,提取其中的20%—30%(建议为预估分红金额的50%以下)按月预发放给激励对象。
年底核算出当年实际分红金额后,再比照预发放金额多退少补。
2.5 激励对象所获得的股权额度第七条由于激励对象的职位和贡献存在差异,所以每位激励对象获得的股权额度,建议参照该员工当年的薪资总额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进行核算后确定。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业务人员。
第三条股权激励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公平、公正、公开;(二)激励与约束相结合;(三)长期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四)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股权激励计划第四条股权激励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激励对象;(二)激励方式;(三)激励数量;(四)激励条件;(五)激励期限;(六)激励价格的确定;(七)解锁条件;(八)行权安排;(九)其他相关事项。
第五条股权激励计划应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第三章激励对象第六条激励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一)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核心业务人员;(二)在公司任职满一定年限;(三)对公司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四)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无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章激励方式第七条股权激励方式包括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
第八条限制性股票是指在一定期限内,激励对象按照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但股票权利受到一定限制,如解锁期限、解锁条件等。
第九条股票期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
第五章激励数量第十条激励数量应根据公司规模、激励对象的贡献程度、公司股价等因素合理确定。
第十一条激励数量不得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
第六章激励条件第十二条激励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一)公司业绩达到一定指标;(二)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评价合格;(三)公司股价达到一定水平。
第七章激励期限第十三条激励期限应根据激励对象职位、贡献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最长不超过10年。
第八章激励价格的确定第十四条激励价格应不低于以下两者中的较高者:(一)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1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二)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
股权激励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提升公司竞争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全体员工。
本制度中所述股权激励特指:以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进行的长期性激励计划。
如无特殊说明,本制度所述股权激励计划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员工持股计划或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激励方式。
第三条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一)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二)提升经营业绩;(三)约束和规范短期行为;(四)吸引、培育和留住优秀人才。
第四条股权激励的基本原则(一)聚焦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激励)的前提,价值评价(考核)是价值分配的基础。
(二)公平公正。
股权激励计划应公平对待所有符合条件的员工,确保激励效果的公正性。
(三)长期激励。
股权激励计划应注重长期效益,引导员工关注公司长远发展。
(四)风险与收益对等。
激励对象应承担与激励相匹配的风险,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等。
第二章股权激励计划第五条股权激励计划由公司董事会制定,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第六条股权激励计划包括以下内容:(一)激励对象;(二)激励方式;(三)激励额度;(四)授予条件;(五)授予程序;(六)行权条件;(七)行权程序;(八)激励计划的变更、中止和终止条件;(九)激励对象的解锁及回购注销条件;(十)其他相关事项。
第七条激励对象为公司各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具体名单由董事会确定。
第八条激励方式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员工持股计划等。
第九条激励额度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工作绩效等因素确定。
第十条授予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一)公司业绩达到一定水平;(二)激励对象为公司连续工作一定年限;(三)激励对象具备相关能力和潜力。
第十一条授予程序包括但不限于:(一)董事会审议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二)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三)激励对象签署股权激励协议;(四)公司办理股权激励相关的登记和公告手续。
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股权激励的目的:(1)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薪酬激励体系,使高中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挂钩,激励他们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
(2)吸引和保留关键技术人才,增强公司竞争实力,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条股权激励的原则:(1)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即个人的长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及价值增长相联系,收益与风险共担。
(3)存量不动,增量激励的原则,即在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在净资产增值中解决奖励股份的来源问题。
第二章股权激励方案执行与管理机构第三条设立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作为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执行与管理机构,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汇报工作。
第四条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1)研究对股权激励人员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提出建议,研究和审查董事与高层管理人员薪酬政策与方案。
(2)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的具体条款,包括激励对象、奖励基金的提取比例、执行方式、个人分配系数等。
(3)定期对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在发生重大事件时可以变更或终止股权激励方案。
第三章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容第五条股权激励对象:(1)在公司领取董事酬金的董事会成员(2)高层管理人员(3)中层管理人员(4)公司专业技术骨干人员(5)由总裁提名的卓越贡献人员股权激励对象的人数一般不超过公司员工总人数的20%,且不包括独立董事,具体人员由公司董事会确认。
第六条股权激励的授予期设为3年,根据公司发展状况和个人业绩每三年重新设定一次。
第七条奖励基金提取指标确定本方案奖励基金的提取以净资产增值率为指标,在净资产增值额中提取奖励基金。
净资产增值率计算公式为净资产增值率=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100%期初净资产例:假定期初净资产为100万,期末净资产为280万,则期末的净资产增值率为:净资产增值率=280万-100万⨯100%=180% 100万以上公式中所有数据以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准。
公司章程(股权激励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公司章程的制定,旨在明确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基本原则、对象范围、激励方式、实施程序等事项,以规范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促进公司持续发展,提高公司竞争力。
第二条本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以下简称“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全体在职员工。
第三条本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修改和废止本方案,以及监督本方案的实施。
第四条本公司监事会对董事会执行本方案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本方案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第二章股权激励对象第五条本方案的激励对象为公司的全体在职员工,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重要业务人员。
第六条激励对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对公司发展有重要贡献;(二)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三)公司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参与本方案的股权激励。
第三章股权激励方式第八条本方案采用的限制性股票为主要激励方式。
第九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解锁条件如下:(一)授予条件:激励对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且公司业绩达到约定目标;(二)解锁条件:激励对象在公司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且公司业绩持续达到约定目标。
第十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公司上一年度平均股价的一定比例。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与激励对象签订股权激励协议,约定股权激励的具体事项,包括但不限于授予数量、解锁条件、授予价格、锁定期限等。
第四章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程序第十二条公司董事会应当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决定本方案的实施。
第十三条公司董事会应当设立专门的股权激励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方案的具体实施。
第十四条股权激励管理委员会负责确定激励对象、授予数量、解锁条件等事项,并报董事会批准。
第十五条公司在解锁条件满足后,应当及时办理限制性股票的解锁事宜。
第十六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制度,确保合规。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七条公司董事会应当定期评估本方案的实施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股权激励与股东嘉奖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股权激励与股东嘉奖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旨在调动和激励公司股东的乐观性,推动公司的发展和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股东,包含自然人股东、法人股东以及其他特定股东。
第二章股权激励制度第三条概述公司将通过股权激励制度,向股东供应股权激励,以激励和回报对公司发展做出紧要贡献的股东。
第四条股权激励方式公司将采取以下方式之一或多种方式对股东进行股权激励:1.股票期权:公司向股东供应购买优先订购权,使其能以优惠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2.股权转让:公司鼓舞股东参加股权转让计划,将其持有的股权有选择地转让给有潜力的股东。
3.加添股东权益:公司将依据股东对公司发展作出的贡献,审慎考虑适度加添其股东权益。
第五条股权激励条件股权激励的授予将取决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的达成:1.公司盈利指标:公司盈利水平实现设定标准。
2.公司市值增长:公司市值相较于肯定期限前有显著增长。
3.绩效考核:股东的个人或团队绩效考核实现预设目标。
4.持股期限:股东需持有股权肯定期限,方可获得相应的股权激励。
第三章股东嘉奖制度第六条概述公司通过股东嘉奖制度,对于对公司作出杰出贡献的股东予以特殊嘉奖,以表扬和鼓舞其对公司发展的紧要贡献。
第七条股东嘉奖方式公司将依据股东对公司发展的贡献情况,考虑以下方式之一或多种方式进行股东嘉奖:1.股息派发:公司将向股东派发肯定比例的股息,作为对股东的杰出贡献的嘉奖。
2.现金嘉奖:公司将向股东发放现金嘉奖,以表扬其对公司发展的杰出贡献。
3.股权加添:公司将在股东原有股权的基础上适度加添其股权,作为股东的杰出贡献的嘉奖。
第八条股东嘉奖条件股东嘉奖的授予将取决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的达成:1.公司盈利贡献:股东对公司盈利的贡献实现肯定比例。
2.企业发展贡献:股东通过供应战略看法、资源支持等形式对公司的发展做出紧要贡献。
3.创新贡献:股东通过创新实践、技术突破等方面对公司的发展做出紧要贡献。
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制度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緒言公司是法人組織,股東通過持有公司股份享有公司盈利的權利和財產的風險。
作為公司的股東,他們能夠通過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分享公司發展的成果。
但是,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經營環境的日趨複雜,公司的經營管理層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
為了激勵和鼓勵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積極投入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在公司股權激勵管理制度的指導下,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節目的与意义公司的發展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經營管理團隊,他們能夠根據公司的戰略規劃和商業目標,有效地引導和管理公司的發展。
通過公司股權激勵管理制度,可以激勵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積極投入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公司的發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另外,在公司的經營管理中,資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股權激勵管理制度可以通過股權激勵計劃,提高公司的資本運作效率,降低公司的成本,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對公司的長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三節公司股权激励的基本理念股權激勵是指公司將部分股權分配給公司的組織成員,作為其工資和獎勵的一部分,以鼓勵他們更加努力地工作,積極地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
股權激勵的基本理念是:1. 激勵機制:通過股權激勵,可以有效地激勵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積極投入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
2. 分榮榮利:通過股權激勵,可以讓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與公司共同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提高他們對公司的歸屬感和忠誠度,促進公司的穩定和持續發展。
3. 員工參與:通過股權激勵,可以讓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參與公司的股東大會和公司的決策過程,提高他們對公司的管理和決策的參與度,促進公司的民主化管理和健康發展。
第二章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方式第一節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公司股權激勵計劃是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具體方案,包括股權激勵的對象、激勵標準、激勵形式、激勵程序和激勵效果等內容。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运作的有效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利用公司股权及相关权益,鼓励和约束公司经营者、技术人员、核心员工等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公司业绩增长成果的一种激励方式。
第三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市场规律、公司实际情况和员工综合素质,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和措施。
第四条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应当明确其目的、对象、方式、期限、条件以及权益的行使和退出机制等内容,并进行全面风险评估。
第二章股权激励计划的设计与实施第五条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确保激励计划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相一致。
第六条股权激励对象包括公司经营者、技术人员、核心员工等,应当根据岗位职责、贡献度、绩效表现和市场竞争情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和确定。
第七条股权激励计划可以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票奖励、定向增发等形式,具体方式应当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规定进行选择。
第八条股权激励期限应当合理确定,一般不少于三年,可以根据业绩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适当延期。
第九条股权激励计划应当根据业绩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激励权益的行使和权益的分配。
第十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应当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股权激励的管理与监督第十一条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股权激励管理制度,明确内部管理程序和责任分工,保障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实施。
第十二条公司董事会应当对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审批,并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披露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上市公司应当将股权激励计划的执行情况纳入年度报告和公司治理报告,及时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披露。
第十四条监事会应当对股权激励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向股东大会报告。
第四章附则第十五条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股权激励方案(最新4篇)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篇一第一章总则1、目的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计划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公司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各部门、事业部的计划管理工作,各部门、事业部内部科室、班组计划工作可在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3、计划的分类3.1 公司的计划按计划主体分为公司计划和部门计划,其中部门计划包括公司职能部门和事业部计划。
3.2公司的计划按计划层次分为战略规划、经营计划和业务计划。
战略规划是指导公司发展方向的规划性文件;经营计划是公司战略规划的分解和落实,以及确定公司经营目标的指导性文件;业务计划是具体工作的计划安排,包括销售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质量计划等。
3.3公司的计划按计划时间分为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
长期规划为公司三年以上经营目标的确定和阶段性实施策略的书面文件,包括战略规划和业务规划;年度计划是指导一年内工作的计划,包括公司年度计划和部门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是年度计划的分解和落实,指导一个季度的具体工作;月度计划是对一个月内各部门工作的硬性规定,包括公司月度计划和部门月度计划。
3.4对于特别重要的工作公司以重点专项计划的形式来开展,包括公司重点专项计划和部门重点专项计划。
3.5对于临时性工作、突发事项公司以追加计划的形式下达。
4、公司的计划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全面的计划管理体系。
企划部是全公司计划工作的日常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级的计划管理,各部门、事业部负责本部门的计划管理。
第二章计划的内容5、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确定公司和部门未来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的长期计划,它通过年度1计划的安排逐步实现,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的发展方向;2)生产的发展规模;3)技术发展方向;4)组织、管理发展水平;5)技术经济指标将要达到的水平;6)员工职业发展和生活福利的提高水平。
股权激励方案为促进健康持续跳跃性发展,更有效地激发核心人员的积极性,实现把公司做强、做大的目标,特制定如下股权激励方案。
第一章激励对象股权激励第一条:股权激励计划的对象:本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列员工的职位或员工具体姓名。
第二条:股权激励的股份来源和股份数量、价格1.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和本股权激励机制考核,增加公司股本,相应股份公司在实际股本的基础上增加股份。
2.激励股权数量:________股。
3.激励股权价格:________元/股。
第三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期间自_______年度至_______年度分________ 期实施,_______年度为第一期,_______年度为第二期,________年度为第三期。
第四条:本股权分配方案,系基于责任、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激励对象所承担的岗位职责以及其绩效表现确定。
第五条:股权的行权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激励对象完成董事会下达的_______目标,即:____________________,于下年初经董事会组织考核合格、呈报股东大会审核通过。
第 1 页共4 页2.当未达到_______万元的目标时,不获激励股权行权资格。
第六条: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激励对象分_______ 期受让激励股权,每期受让的激励股权数量如下:第一期受让的激励股权数量不少于可受让激励股权总量(即公司总股本的________ )的______ ,不高于可受让激励股权总量的___________;第二期累计受让的激励股权数量不高于可受让激励股权总量的__________ ;第三期受让激励股权数量包括当时可受让激励股权总量中尚余的全部股权。
股权激励计划的股权授权日为:____________ 。
员工股权激励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提高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经济效益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吸引和保持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创造一个激励员工实现目标的工作环境,倡导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提高自主管理的水平,鼓励经营管理者为公司长期服务,并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原则三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公司产业的稳健经营;有利于公司产业的快速成长;有利于公司吸引并留住高层管理团队。
业绩导向原则:根据岗位责任和岗位风险的大小,确定股份分配额度,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公平性原则。
利益共享原则: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结合起来,促使员工注重企业的长期利益。
第三条定义根据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长期激励主要采用虚拟股权的方式。
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可以进一步考虑实行管理层和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多元化的股权激励方式。
第二章激励方式与条件第四条激励方式公司采用虚拟股权的方式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
虚拟股权指员工在公司中享有的与实际股权相似的分红权和资产增值权,但不具备实际的股权属性,如表决权、转让权等。
第五条激励条件激励对象需满足以下条件:(一)为公司正式员工,并且工作表现优秀;(二)具备较高的岗位责任和贡献;(三)能够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三章激励计划的实施第六条激励计划的制定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财务状况,制定具体的激励计划。
激励计划应包括激励对象、激励额度、激励条件、激励方式、激励期限等内容。
第七条激励计划的授予公司每年根据激励计划,确定激励对象并授予虚拟股权。
激励对象的授予数量根据其岗位责任、工作绩效和公司业绩等因素综合确定。
第八条激励计划的实施流程(一)公司董事会制定激励计划,并报股东大会审议批准;(二)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对激励对象进行选拔和审核;(三)公司与激励对象签订股权激励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激励对象在满足约定条件后,按照协议享受虚拟股权的分红和资产增值权;(五)激励对象在激励期限内离职或因其他原因不再符合激励条件的,公司有权收回其虚拟股权。
股权激励方案股权鼓励方案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股权鼓励目的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量,吸引和保持一支高素养的经营管理队伍,制造一个鼓励员工完成目标的工作环境,提倡以业绩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提高自主管理水平,激励经营管理者为公司长期服务,并共享公司的发展成果,依据《公司法》,并参照《上市公司股权鼓励管理方法(试行)》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鼓励方案。
第二条股权鼓励原则1、公开、公正、公正原则。
2、鼓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原则。
3、存量配送,增量鼓励的原则,即在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只有在净资产增值的前提下,鼓励股份才可提取嘉奖基金。
第二章股权鼓励方案的执行第三条执行与管理机构建立股权考核与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股权鼓励方案的执行与管理机构,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及股东汇报工作。
第四条鼓励对象由公司提名与薪酬委员会依据以下标准在可选范围内确定详细人员名单,报经董事会批准。
(一)确定标准:1、在公司的历史发展中作出过突出奉献的人员;2、公司将来发展亟需的人员;3、年度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4、其他公司认为必要的标准。
(二)鼓励对象:1、董事;2、高级管理人员;3、公司核心技术(业务)人员;4、公司认为应当鼓励的其他员工。
(三)不得成为鼓励对象的:1、同时为控股股东或5%以上的股东及其他关联股东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的,不属于鼓励对象范围;公司上市以后,持有鼓励股权或期权的员工不得担任独立董事和公司监事;2、最近3年内被证券交易所公开责备或宣布为不恰当人选的;3、最近3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惩罚的;4、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的。
第五条鼓励形式(一)股票期权1、股票期权是指上市公司授予鼓励对象在将来肯定期限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置本公司肯定数量股份的权利。
鼓励对象可以其获授的股票期权在规定的期间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置上市公司肯定数量的股份,也可以放弃该种权利。
股权激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调动公司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股权激励是指公司以本公司股权为标的,对公司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四条本制度所指的股权包括公司股东所持有的公司股权,以及公司增发的新股。
第二章股权激励的对象第五条股权激励的对象包括以下人员:1.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2.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3. 公司核心营销人员。
4. 其他经公司董事会认定的对公司有特殊贡献的人员。
第六条股权激励的对象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在本公司工作满一年。
2. 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核心营销人员或其他特殊贡献人员。
3. 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章股权激励的方式第七条股权激励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1. 股票期权: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未来一定期限内以约定价格购买本公司股权的权利。
2. 限制性股票: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但激励对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公司规定时才有权出售这些股票。
第八条股权激励的有效期为 5 年,自授予日起计算。
第四章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第九条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如下:1. 公司董事会制定股权激励计划。
2. 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股权激励计划。
3. 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激励对象签订股权激励协议。
4. 公司财务部根据股权激励协议发放股权激励收益。
第五章股权激励的管理机构第十条公司董事会是股权激励的决策机构,负责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和批准股权激励方案。
第十一条公司人力资源部是股权激励的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激励对象签订股权激励协议,并办理股权激励的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公司财务部是股权激励的核算机构,负责根据股权激励协议发放股权激励收益。
第六章股权激励的实施条件第十三条股权激励的实施条件如下:1. 公司业绩达到预定目标。
2. 激励对象的工作年限或业绩目标符合公司规定。
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激励企业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的乐观性、创造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股东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管理层和核心员工。
第二章股权激励计划第三条股权激励计划的设立和修改公司设立股权激励计划时应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照相关程序进行公告和备案。
对于已经设立的股权激励计划,如需进行修改,同样需要经过合规程序进行审议和批准。
第四条股权激励计划的内容股权激励计划的内容包含参加对象、股权激励期限、激励方式、激励条件、激励数量、解冻期、回购权等条款。
具体的股权激励计划将由公司董事会依据公司的发展情况和员工的具体情况进行订立。
第五条股权激励计划的评估与公开公司应定期对股权激励计划进行评估,并向股东、员工和社会公开披露计划的执行情况、激励效果等相关信息,以实现对股东和员工的监督和公正。
第三章股权激励实施第六条股权激励对象确实定公司对于参加股权激励计划的对象应依据岗位层级、贡献度、发展潜力等因素进行评估,并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确定。
第七条股权激励方式公司可以采用股票期权、股票嘉奖、优先股等方式进行股权激励。
具体的激励方式将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股权激励计划的要求进行确定。
第八条股权激励条件股权激励计划的执行应设定相应的激励条件,包含但不限于个人绩效目标、团队绩效目标、公司经营业绩目标等。
激励条件应公平、合理,充分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员工的实际情况。
第九条股权激励数量股权激励计划的数量应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贡献度进行确定,同时要兼顾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发展需要。
第十条解冻期和回购权公司设定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应设有解冻期,以确保员工能够在肯定期限后获得股权。
同时,公司应设立回购权,以防止员工在获得股权后快速减持或转让股票。
第四章股权激励退出第十一条股权激励退出条件股权激励计划的退出条件应包含员工在公司内工作的时间、合法离职或退休等因素。
第一章股权激励的内容第一节股权激励的内涵一、什么是股权激励随着公司股权的日益分散和管理技术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大小公司为了合理、高效地激励公司员工,创新激励方式,纷纷推行了各种各样的股权激励机制。
所谓股权激励,就是一种通过员工获得公司股权的形式,给其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股权激励是经过发达国家资本市场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相对于其他激励方式而言,它具有以下特点:1.力度大,时效长;2.有利于理顺“委托-代理”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关系;3.可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高科技企业、95%以上的上市公司都实行了股权激励制度,股权激励收入一般占员工薪酬收入的30%以上。
股权激励在我国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包括海尔、联想、华为等诸多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实施了。
目前在国内,实施了股权激励的绝大多数为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中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并不多。
即便如此,这里也很有必要简要了解“股权”的概念,以帮助对后文的理解:通常认为,上市发行的股权称为“股票”,未上市发行的股权称为“股份”,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上市公司实行的股权激励其实是“股票激励”,因为其标的是“股票”;非上市公司实行的股权激励其实是“股份激励”,因为其标的是“股份”。
二、股权激励的特点1.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企业员工的薪资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固定薪酬、短期激励、长期激励和福利4个部分。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薪酬组成部分对经营者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员工的层级越高,其薪酬构成就越复杂,同时变动薪酬尤其是长期激励所占的比重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职位越高,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公司希望以长期激励的方式,将这些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以督促其努力尽责地工作。
股权激励之所以可以起到长期激励的作用,是因为股价持续升高归根结底源于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回报的预期,因此股权激励的对象,特别是经营者,会产生努力工作使公司长期增长,并提升市场评价的动机。
2.股权激励是一种对人的价值回报机制在企业当中,必然有为数不多的一类人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的核心人才。
这类人才的价值回报通过一般的薪资、奖金很难满足,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他们进行股权激励,将对他们的回报同企业的持续增值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企业的持续增值来回报核心人才为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股权激励使员工和股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并驱动他们努力提高公司业绩,使激励动态化、长期化,最终达到股东和员工“双赢”的局面。
有或将收入与股权价值挂钩,让他们在经营过程中可以使自己的3.股权激励是一种企业控制权激励对于被授予股权的企业员工来说,他们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企业的打工者变成了企业的所有者。
角色的变换,使得企业员工不仅关心企业的短期业绩,更要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从而使员工的目标函数和行为选择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一致。
通过股权激励,企业员工开始真正拥有对企业的部分控制权,开始参与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的重大事项的决策,开始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行为,并真正为此负责。
对员工来说,所有权的授予是一种控制权的激励,是无形的精神激励,并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
三、股权激励的作用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其作用不外乎如下4种:1.激励员工使员工拥有(或部分拥有)企业的部分股份(或股权),用股权这个纽带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使其能够积极、自觉地按照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要求,为了实现企业利益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努力工作,释放出其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督成本。
2.约束员工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因为员工与企业已经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如果员工因不努力工作或其他原因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比如出现亏损,则员工会同其他股东一样分担企业的损失;二是通过一些限制条件(比如限制性股票)使员工不能随意(或轻意)离3.改善员工福利这对于那些效益状况良好且比较稳定的企业,实施激励面比较宽的股权激励使多数员工通过拥有公司股票(或股权)参与企业利润的分享(比如美国的ESOP,中国的职工持股计划),有十分明显的福利效果。
而且,这种福利作用还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利于形成一种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4.稳定员工由于很多股权激励工具都对激励对象利益的兑现附带有服务期的限制,使其不能轻言“去留”。
特别是对于高管人员和技术骨干、销售骨干等“关键员工”,股权激励的力度往往比较大,所以股权激励对于稳定“关键员工”的作用比较明显。
第二节股权激励的模式目前,世界各国比较通行的股权激励模式有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ESOP)、管理层收购(MBO)、股票增值权、业绩股票、限制性股票等10种,下面将一一讲到。
一、股权激励的10大模式模式1:期股期股是一种通过经营者部份首付、分期还款而拥有企业股份的股权激励方式,其实行的前提条件是经营者必须购买本企业的相应股份。
具体实施过程是:企业贷款给经营者作为其股份投入,经营者对其有所有权、表决权和分红权。
其中所有权是虚拟的,只有把购买期股的贷款还清后才能实际拥有;表决权和分红权是实在的,但是分得的红利不能拿走,应按协议用来偿还贷款。
经营者要想把期股变实,必须努力地将企业经营好,有可供分配的红利。
如果企业经营不善,不仅期股不能变实股,本身的投入都可能亏掉。
所以,期股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股票的增值与企业资产的增值、效益的提高紧密联系,这就促使经营者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利益,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
(2)经营者的股票收益中长期化,其利益获得也将是渐进的、分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一次性重奖使经营者与员工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矛盾,有利于稳定。
(3)可有效解决经营者购买股票的融资问题,从而实现以未来可获得的股份和收益来激励经营者今天更努力地工作的初衷。
模式2:股票期权股票期权是较常用的一种股权激励模式,也称认股权证,实际上是一种看涨期权。
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行权期)以事先确定的价格(行权价)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流通股票(行权)。
股票期权只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持有者在股票价格低于“行权价”时可以放弃这种权利,因而对股票期权持有者没有风险。
此外,股票期权的行权也有时间和数量限制,且需激励对象自已为行权支出现金。
通常情况下,股票期权的授予对象是:1.2.实施股票期权的假定前提是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在证券市场能够得到真实的反映。
由于在有效市场中股价是公司长期盈利能力的反映,而股票期权至少要在1年以后才能实现,所以被授予者为了使股票升值而获得价差收入,会尽力保持公司业绩的长期稳定增长,使公司股票的价值不断上升,这样就使股票期权具有了长期激励的功能。
同时,股票期权还要求公司必须是公众上市公司,有合理合法的、可资实施股票期权的股票来源。
股票期权模式目前在美国最流行,运作方法也最规范。
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出现牛市,股票期权给高管人员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股票期权在国际上也是一种最为经典、使用最为广泛的股权激励模式,全球500家大型公司企业中已有89%对高层管理者实施了股票期权。
◎案例作为“硅谷新贵”的代表人物之一,甲骨文CEO埃里森在耶鲁大学2000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显得嚣张而又经典:“我,是这个世界上第2富有的人,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就目前来说是个退学生,而你不是。
艾伦,是世界上第3富有的人,也退了学,而你没有。
再来一点验证吧,戴尔,世界上第9富有的人——他的排名还在不断上升,也是个退学生。
因为你没有辍学,所以你永远不会成为世界富豪。
”是什么使他们如此富有,如此张狂呢?答案是:股票期权计划。
2000年埃里森的收入有9200万美元以上,同时还得到2000万股股票期权,而此前他已经拥有了该公司近7亿股股票。
戴尔公司的CEO迈克尔〃戴尔,从1996年到1998年间共享受了价值超过3800万美元的股票期权,而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他拥有了公司3.53亿股股票。
思科公司的CEO钱伯斯在2000年享受到了与期权相关的1.56亿美元的分红。
模式3:业绩股票业绩股票是指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指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预定的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
业绩股票是股权激励的一种典型模式,主要用于激励经营者和工作业绩有明确的数量指标的业务负责人。
同时,它也是我国公司中最先得到推广,且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激励模式,具体原因在于:(1)对于激励对象而言,在此种模式下,其工作绩效与所获激励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而紧密的,且业绩股票的获得仅取决于其工作绩效,几乎不涉及股市风险等激励对象不可控制的因素。
(2)对于股东而言,该模式对激励对象有严格、明确的业绩目标约束,责、权、利的对称性较好,能形成双方共赢的格局,激励方案较易为股东大会所接受和通过。
(3)对于公司而言,业绩股票激励模式所受到的政策限制较少,一般只要股东大会通过即可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强,实施成本低。
可以将激励对象的业绩与报酬较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适合业绩稳定并持续增长、现金流充裕的企业。
模式4:账面价值增值权所谓账面价值增值权,就是直接拿每股净资产的增加值来激励其高管人员、技术骨干等。
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因此激励对象并不具有所有权、表决权和配股权。
为: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账面价值增值权一般有以下2种形式:(1)购买型指激励对象在期初按每股净资产实际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份,在期末再按每股净资产期末值回售给公司。
(2)虚拟型虚拟型是一种模拟认股权方式,指激励对象在期初不需支出资金,公司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名义股份,在期末根据公司每股净资产的增量和名义股份的数量来计算激励对象的收益,并据此向激励对象支付现金。
模式5:员工持股计划(ESOP)员工持股计划是指由公司内部员工个人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股份,并委托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的产权组织形式。
员工持股计划核心在于通过员工持股运营,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新型利益制衡机制。
同时,员工持股后便承担了一定的投资风险,这就有助于唤起员工的风险意识,激发员工的长期投资行为。
由于员工持股不仅使员工对企业运营有了充分的发言权和监督权,而且使员工更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这就为完善科学的决策、经营、管理、监督和分配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员工持股的方式通常有这么两种:一是通过信托基金组织,用计划实施免税的那部分利润回购现有股东手中的股票,然后再把信托基金组织买回的股票重新分配给员工;二是企业建立工人信托基金组织,一次性购买原股东的股票,然后企业按照制定的员工持股计划向员工出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