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股市应用的实证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市场给了我交易的机会,我却选择不交易。
”大道至简的投资之路,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归江讲座速记稿2010年11月21日连凯:大家好,非常高兴可以和大家探讨,我是校友投资与金融俱乐部的理事连凯。
我们做这样一个专题坚持有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知道中国资本市场过去几年发展非常快,市场变化非常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可以给我们很多做实业的同学或者是朋友能够找到他们所匹配的投资方式方法,或者是很好的投资人。
这是我们这样的一个初衷。
我们想做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一个价值桥梁。
这样一个桥梁,在过去两年我们持续在做。
我们希望所有同学和一起探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之路。
我在中国金融公司工作。
在正式我们的讲座之前,我想引用我们所尊敬的吴敬琏老先生非常喜欢的开场白。
这首诗取自于《双城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有各种各样所有的事物,我们面前又一无所有;我们正在正登天堂,我们正在直下地狱。
这是吴老用这首诗来形容中国资本市场的感受。
这是过去两年上证市场的走势图,他走的是非常的曲折,我们希望找到一种很好的投资方法,或者是找到这样的人,他可以带领我们穿越其中,让我们的资本市场投资,我们的产业资本也好,金融资本也好可以持续稳定的增长。
这是美国股市百年指数图,我们发现整个指数走势非常的波折,非常的曲折。
我们希望能找到这样一根红线,这条红色虚线代表有人可以穿越这个周期,找到这样的人,是我们的初衷。
而根据美国的抽样调查,我们从过去20年来看,富人的财富增长当中有一半是来自于金融和房地产投资。
黄色和蓝色的线代表者美国的抽样调查富人资本来源不同的比例,黄色代表着实体的经营,在过去20年当中,从89年一直到2008年平均在12%左右,而蓝色的是代表了金融资本,包括房地产和金融市场,我们发现他在比我们的经营上的财富增长多50%。
从历史数据研究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的可行性作者:刘军浩来源:《北方经济》2008年第21期一、价值型投资简介证券市场的投资模式一般可分为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
价值型投资者一般认为股票价格通常难以正确地反映其价值,投资机会产生于股票价格与其价值之间的差异。
因此可以通过应用一些财务指标如市盈率、市净率、股价/每股主营业务收入作为分析工具,来寻找那些价格与价值的比值相对较小的股票进行投资,期待价格上涨体现价值时,能够最终获取超过股市平均涨幅的投资收益。
价值型投资的鼻祖是格雷厄姆。
他的两部著作《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被认为是价值型投资的经典,他强调使用拥有安全边际的财务指标来选择股票,在有关比率较低时买入,当股价上涨、比率达到一定程度时抛出。
这种投资方式由于操作简便、获利丰厚很快成为了战后西方主要投资方式之一。
价值型投资的集大成者是巴菲特。
巴菲特对企业价值的理解更加深入,他努力把握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股票的长期价值。
当然作为一个价值型投资者,他要在价格合理的时候买人。
巴菲特获得了连续30年平均每年23%的投资收益率,这一辉煌的战绩向世界证明了价值型投资的威力,使世人对该种投资方法具有充分的信心。
在美国价值型投资是成功的,那么在中国这一模式可以被借鉴吗?本文通过使用中国股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价值型投资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并提出简单可行的价值型投资的操作方法。
二、价值型投资在中国股市的实证检验使用价值型投资模式来选择投资对象的关键在于投资于价格与价值的比值较小的股票。
股票的价格数据可以从证券市场上直接取得,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股票价值。
在经典的价值型投资模式当中,股票价值通常可以用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主营业务收入这三个指标来表示。
为了证明这一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运用情况,我们以上证30指数的30支股票作为样本,利用这些股票1994 1999年的上述三个财务指标及相应时期的价格数据来进行实证检验。
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策略的适用性探讨摘要:价值投资理论也称为稳固基础投资理论,是国外成熟股票市场上重要的投资方法和理念。
这种理论认为:股票价格始终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而内在价值是有办法测定的。
为了探讨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本文从价值投资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
关键词:价值投资;内在价值;市场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价值投资在国外的证券市场中比较盛行,认为股票应该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而购买低估价值的公司会从中获取较大的利润。
所以,价值投资策略的核心内容是利用某种方法测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作比较,再由投资人决定是否购买该股票的买卖策略。
一、价值投资的概念价值投资理论也就稳固基础投资理论,它实际上分析影响证券投资的财务状况、行业发展前景、经济因素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再测出股票的潜在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对比,最后交由投资人自己决定是否投资该股票的投资行为。
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讲,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会出现一定的差别,股票价格会围绕内在价值上下波动。
从长远来看,股票价格有向内在价值回归的趋势。
其中股票价格由股市资金的供需情况来决定,内在价值由经营管理的基本因素决定。
因为决定因素的不同,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价差被称作是“安全边际”,也就是说当股票价格和内在价值出现偏差时就表示可以进行投资了。
二、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适用性分析1.证券市场投资主体有很多的投机者中小投资者和机构作为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其获利能力差别很大。
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具有时间有限、资金有限和流动性大的特点。
中小投资者大部分都不是专业的投资人,搜集信息的成本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收集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够充分,分析信息也有一定的困难。
而机构投资者都是专业的,也有专门的投资调查队伍,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上市公司的经营信息资料,防止公开资料产生虚假。
精心整理价值投资在中国的现状与出路股市中的保险资金已经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上百亿保险资金的动向日益引起各路投资者的关注。
怎样才能让保险资金真正在市场中赚钱,成为价值投资的中坚力量之一呢?保险公司投资部门的当家人们很有自己的见地如果我们对价值投资概念不认识清楚,那么就很难界定价值投资的投资期限,所以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它具体指的是什么。
张志雄:按照您对价值投资的理解,您如何界定投资期限?吴明远:价值投资不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投资。
通过对国外基金公司价值投资期限的研究,我们发现他们把期限设定为3年、5年和10年,而我们对此一般界定为18个月左右或者稍微再长一点的时间。
作为一个基金经理或者资产管理人来说,都有业绩考核压力,不可能说坚持价值投资就能无限期持有,就可以不管价格的波动。
陆晔:我觉得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要搞清两个概念。
在投资学上,有一种风格分析,它发现股票按照成长和价值、大市值和小市值这两个尺度去区分,表现出不同的投资特点和回报特征。
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市值价值基金还是小市值成长基金,在国外其实指的是它们投资于不同的风格资产。
但我们平时所说的“价值投资”,更多的是指投资时从股票的内在价值出发买被低估的股票,它更多的是相对于“投机”这个概念。
从后一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价值基金”还是“成长基金”,都应该是“价值投资者”。
因为即使是成长股票的投资者,也不能在高估时买入这些股票。
价值和成长是没有区别的,价值本身就来源于成长,成长才能给予投资者更多念。
而从国外主要是西方发达市场在过去50年的发展来看,市场投资分析方式经历了成长投资、价值投资等等不同的投资思想占主导的时期,经历了长时间洗礼的西方基金投资分析形成了风格多样的局面,基金为客户提供各种不同风格的投资服务,如大型价值、中型价值、小型价值和大型成长、中型成长、小型成长基金等等。
而国内市场由于建立时间短、容量小,很难满足不同操作风格的需要,因而还很难把基金区分为价值型、成长型和其他类型。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分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1摘要股神巴菲特运用价值成长投资策略为其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验证了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国外市场的有效性。
本文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熊市中体现的价值高于牛市的结论,以及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正在逐步提高。
关键词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可行性一、价值成长投资策略理论发展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的专著《证券分析》的出版标志着传统价值投资理论的形成,随着理论的深入投资家们不断创新,巴菲特作为格雷厄姆的学生,继承了价值投资思想的精髓,又引入费雪的成长性投资思想,将传统的价值投资策略与成长投资策略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并创造了一系列卓越的投资记录。
众所周知,股票的内在价值不仅包括资产和盈利能力价值,还包括成长性价值。
传统的投资策略仅考虑股票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而忽略了股票成长性价值。
价值成长投资策略作为一种综合选股策略兼顾股票的资产价值、盈利能力价值和成长性价值,试图挖掘股票价格明显低于公司内在价值的成长型股票的投资机会,从而获得投资收益和价值增长的双重收益。
二、价值成长投资策略适用性分析(一)中国证券市场概况中国股票市场发展至今仅有近20年的时间,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比,市场制度不够完善,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不高,国家干预力度大,中国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市”的特点,政策上的利好、利空消息对股市常产生较大影响,削弱了股票市场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降低了市场的有效性。
(二)价值成长投资策略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分析价值成长投资策略的实施需要具备的以下条件:第一,投资对象的长期性和业绩的优良性。
价值分析是建立在可靠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
目前国内的上市公司中业绩优良、信息公开并且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企业并不多,披露的信息来源也并不可靠,很大程度还存在人为操纵信息的现象,所以实施价值成长投资策略没有现实的经济基础。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统计学中国股票市场价值投资分析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中国股票市场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市场上主流的股票投资理念和方法也随着市场的发展阶段不断转换。
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随着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投资者的数量飞速增长。
投资者的高度投资热情为各种投资理念在中国的应用提供了契机。
从基本面分析到技术分析,从成长股投资到价值股投资,投资者总是运用各种投资策略以希望取得超额收益。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各种投资者和证券界的从业人员逐渐接受了在成熟市场国家已经成为主导流派的价值投资理念,在这样的情况下,价值投资成为投资策略的热点。
从长远来看,它有助于逐渐改变目前中国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跟风炒作、希望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回报的投机理念和过度炒作的现象,有助于规范我国证券市场的秩序,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股票市场功能。
价值投资理念的产生源于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反思,其策略共同点是摒弃技术分析,按照股票的内在价值来确定其是否有投资价值。
价值投资理念是由埃利奥特·吉尔德最先提出。
约翰·B·威廉斯在其著《投资价值理论》的一书中,论证了股票的内在价值等于其日后获得的全部股息的现值,给出一个计算内在价值的公式,特别提到“贴现”这一概念。
1934年,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一书,正式把这一理论推广开来。
后来沃伦·巴菲特,马里奥·加比拉,格伦·格林伯格,罗伯特·H·海布伦等投资家按照价值投资理论在实践中都取得了丰厚的收益,从而使价值投资理念的影响大增。
格雷厄姆——证券分析:投资价值理念,即通过对股票内在价值的分析,并比较股票价格来决定股票买卖策略的一种投资理念[1]。
安迪·基尔伯特里认为价值投资的真谛在于通过对股票基本面的经济分析,使用金融资产定价模型估计股票的内在价值,并通过对股价和内在价值的比较去发现并投资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他内在价值的潜力个股,以期获得超过大盘指数增长率的超额收益[2]。
价值投资在中国的最佳实践
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价值投资,认为它是一种可靠的投资策略。
然而,在实践中,价值投资并非易于实现。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中国市场中实践价值投资的最佳实践: 1. 不断学习和更新
在中国市场中实践价值投资,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
由于市场变化快速,投资者需要及时了解市场变化、政策变化、公司业绩变化等信息,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2. 着眼长期
价值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策略,投资者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公司的长期前景上。
在中国市场中,一些公司的业绩可能会有波动,但如果公司在长期内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那么这个公司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标的。
3. 了解公司基本面
在中国市场中实践价值投资,需要深入了解公司的基本面,例如公司的业务模式、财务状况等。
通过深入了解公司的基本面,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评估公司的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4. 投资有品质的公司
在中国市场中实践价值投资,需要投资那些有品质的公司。
这些公司拥有长期竞争力和高质量的管理团队,能够持续地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和盈利。
投资这些公司可能会带来更好的长期回报。
5. 确保合理的估值
在中国市场中实践价值投资,需要确保投资标的的估值合理。
当公司的估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
但是,投资者也需要避免投资那些估值过高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可能会经历价格调整。
在中国市场中实践价值投资需要投资者持续学习和更新,着眼长期,了解公司的基本面,投资有品质的公司,并确保合理的估值。
如果能够正确地实践这些最佳实践,投资者就可能在中国股市中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以净利润增长率检验价值投资在中国的适用性作者:吴后宽来源:《会计之友》2012年第01期【摘要】证明价值投资在中国适用性的指标与方法有很多种。
文章尝试从本杰明·格雷厄姆成长股价值评估模型出发,以净利润增长率为指标,按照价值投资的原则,以我国8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跨行业与分行业两个角度分析净利润增长率与收益率的相关性,并对不同规模下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跨行业还是分行业,净利润增长率与收益率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基本不受股票规模大小的影响,并且价值投资在中国具有适用性。
【关键词】净利润增长率;收益率;关性;价值投资;适用性价值投资的经典操作是股票价格低于股票价值时买入股票,股票价格回归股票价值时卖出股票。
这种操作的理论基础是,股票价格短期内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长期却主要由上市公司的价值决定。
格雷厄姆、巴菲特、林奇、邓普顿等人的价值投资实践证明,这种理论基础在成熟市场是有效的。
但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受到了质疑,典型的是宣称“价值投资神话的破灭”,“巴菲特陷阱”。
价值投资理论是否适用于中国股市?该理论认为,企业的最根本价值在于创造利润,净利润增长率越高,企业价值增长越快,其长期股价上涨越多。
如果能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与长期投资收益率存在高度相关性,那么价值投资理论就有适用的基础。
否则,就不一定适用。
证明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适用性的指标与方法有很多种。
本文尝试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成长股价值评估模型出发,以净利润增长率指标为基础,按照价值投资理论的原则,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上市公司最近五年净利润增长率与收益率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价值投资视角下净利润增长率指标考察的要求(一)净利润增长率是股票价值的核心指标价值投资理论的创立者本杰明·格雷厄姆在1934年提出成长股价值评估模型。
该模型简化成数学表达式为:V=EPS ×(200G+8.5)。
存档日期:存档编号: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价值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可行性与策略分析姓名:陶鑫元学号:078313224专业:金融工程年级: 07级指导教师:李刚科文学院教务部印制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价值投资在中国股市的可行性与策略分析[摘要]:价值投资理论经过许多价值投资者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已经构建起了以“内在价值”和“安全边际”为核心的价值投资理论体系。
本文从价值投资的含义跟特点出发,结合中国股市的具体情况。
从宏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微观因素三个方面反映其对价值投资的影响,研究价值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可行性以及具体价值投资股策略。
[关键词]:股票市场价值投资影响因素选股策略Investment in China's stock market value of the feasibility andStrategic AnalysisAbstract:Theory of Investment Value After many value investors i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has built up a "intrinsic value " and "margin of safety " as the core value investing theories.In this pape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aning of value investing,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hina's stock market.From the macro factors, factors and micro factors in the outlook reflects the three aspects of its value investing.Research investment in China's stock market value of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specific value of the investment stock strategy.Key Words:Stock market Value investing Factors Stock pickin目录一、价值投资概念 (1)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1)三、股市价值投资的影响因素 (1)(一)宏观因素 (1)(二)中观因素 (2)(三)微观因素 (3)四、价值投资在中国股票市场上的可行性 (3)五、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的策略分析 (4)(一)宏观因素中的价值投资机会与策略分析 (4)(二)中观因素中的价值投资机会与策略分析 (5)(三)微观因素中的价值投资机会与策略分析 (6)六、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一、价值投资概念价值投资理论大家都耳熟能详,许多分析师,理论家都对它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其主要的框架还是由格雷厄姆与多德合写的《证券投资》中提出的。
价值投资在中国市场的现实与未来中国的股市历史虽然不太长,但却是多变的。
这里面的变化可能在过去四十年中比任何其他时期都要多,从电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到中国自己的股市泡沫和崩溃,再到现在的疫情和全球政治变革,这些都对中国的股市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但不管怎么变化,有一个投资策略从未改变,那就是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是一种资产管理策略,它的核心理念是寻找低估股票、购买它们并长期持有,等待股票价格被市场重估并获得利润。
这种投资策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为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中国股市的波动性很大,高风险和高回报的投机行为无法成为基础的投资决策。
相反,价值投资的长期投资方法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市场风险,并在时间框架内利用股票市场暴涨暴跌的表现来获取回报。
在中国达到市场化以前,许多金融机构的业绩只构建在你情我愿的行为上。
这使得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并不总是按照市场需求,而是按照有权和财富归属的机构意愿。
但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兴盛,公众投资者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股票市场的机制、规则和就算保护都得到了改善。
随着价值投资策略的采用,市场上的资金流向开始更加及时和理性,不同的投资者开始聚焦在公司实际利润和现金流量等内在价值上。
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股市上了一次大幅波动。
一些股票甚至下跌了50%以上,但是另一些则保持了强劲的增长。
对于投资者来说,即便是一次波动,都能带来巨大的机遇。
中国市场的下一步,就是发展成一个更加成熟的、尊重市场规律的股票市场。
在价值投资战略中,用基本面数据来决策是很重要的。
基本面数据包括收入、净利润、股息收益率、现金流等。
寻找内在价值和估值的方法就是评估公司的现金流、市盈率、股息率以及预测未来的市场趋势,从而把股票进行估值。
不过要注意的是,仅仅依靠基本面数据来进行决策是不够的,股票市场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必须被考虑到。
正如巴菲特所说,他不仅寻找具有“强健的经济实力和过去良好的经营表现”,还想确认公司是“一个实际、真实的公司,而非一个卖股票”和是否有些重要的因素其他投资者未能考虑到的,比如投资团队的贡献,公司的管理人员是否具备足够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
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股市应用的实证分析价值投资是股票市场上一种重要的投资理念,目前运用广泛的投资策略之一是价值投资策略。
本文以苏宁电器为例,选取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为研究时段,通过长线持有该股六年后的投资收益,论证价值投资理论。
关键词:价值投资策略价值投资股票市场国内对价值投资策略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金融理论界没有太多相关研究,对价值投资策略的研究集中在投资界,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胡关金等所做的《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策略研究》。
在该报告中,胡关金等利用财务报表所揭示的信息来挖掘中国股票市场上投资价值高的公司;检验在中国股票市场价值投资策略能否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林斗志通过不同年份统计结果的对比,观察股票市场价格与基本面的相关性,以期对价值投资策略在中国的表现有更准确的认识。
沈洪博验证由每年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净资产前五名的公司组成的投资组合,对比市场指数平均收益率是否有超额收益,来观察中国股票市场走势反映公司财务信息的有效程度。
价值投资理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所谓的价值投资是指以影响股票价格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行业发展、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为分析基础,以上市公司发展潜力为关注重点,判断股票内在价值为目的的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股票的经济分析,发现有价值的潜力股,以期获得超过大盘指数增长率的超额收益。
价值投资是股票市场上的一种重要投资理念,是利用一定方法测定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以该股票同期的市场价格作比较,从而作出投资决策的一种投资方法。
即集中投资优秀的企业,以大大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
1934年,格雷厄姆首次在他与多德合写的《证券投资》中提出了价值投资理论。
19世纪20年代,证券市场上的股票交易只需要很低的保证金,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股市,使股票价格的上涨远远超过股票的实际价值。
随着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股票大跌,股票市场损失了140亿美元,格雷厄姆与合伙人的投资在这一时期也遭受重大的损失。
这场经济危机促使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进行重新认识。
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格雷厄姆提出了价值投资理论,并以巴菲特的实践闻名于世。
价值投资理论是把公司经营情况以及财务指标等作为研究对象,把该股票价格分为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两部分:内在价值是分析的基础;而市场价格则主要由股票市场上资金的供给所决定,同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所谓内在价值是指由收益、股利等未来现金流以及管理状况等因素所决定的股票的现在价值。
价值投资者首先通过评估某一金融资产的基础价值,并将其与市场价格相比较。
当价值超过市场价格的部分越多,则代表投资越安全,相应的获利能力越强,此时投资者可以考虑买入该只股票。
当价格高于价值,此时应放弃购买股票。
总之,只要获得足够大的安全边际,价值投资者就可以买入相对应的证券。
价值投资策略共同点是按照股票的内在价值来确定其是否有投资价值。
目前,国内外学者并没有对价值投资策略的分类给出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
大多数学者将价值投资策略主要分为两种: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
价值型投资策略主要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关注企业的过去和现状,寻找低市盈率、高股息的股票。
成长型投资策略是寻找未来有良好发展前景、生产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的企业。
本文按持股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不同认识,认为在确定股票的内在价值时,除了取决于财务报表和数据以外,还要关注公司的管理层是否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从公司各部门获取的信息。
也就是说资产价格不仅包括持有的现金、流动资本、固定资产、现有资产净值,还应包括不动产、设施和设备,甚至产品的品牌形象以及客户关系、员工素质等无形资产。
在具体的投资策略中主要表现为集中持有和长期持有两个特点。
他们认为将资金分布在少数几只股票上比分散在上百只股票上更能分散投资风险,主张选择少于十家公司的股票,并且按照公司的管理水平、盈利水平、主营业务增长率等指标选出重点投资的公司,将资金按比例分配在这些公司的股票上,并把大部分资金投资在重点选择的公司股票上。
价值投资策略的另一个特点是长期持有,在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变得很差的时候,不轻易改变投资对象,通过长期持有减少分析公司的交易成本以及信息成本等,从而更有效地分析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
但是,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并未把价值的具体衡量标准明确提出来,只是提出了进行价值投资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用安全边际法确定自己的股票观察池,用安全边际法选出来的股价都远低于公司流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再根据一些选股标准进行投资组合的选取。
其主要标准有:收益率至今是信用评级为AAA债券的2倍;股价利润比例是以往5年最高数字的40%;股息至少是AAA级债券利息的2/3;股价最好是净流动资产的2/3;货款不应超过账面净资产;流动资产应2倍于流动负债;所有债务应不超过流动资产的2倍;过去十年的利润成长率至少为7%。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变化,现代投资者判断价值投资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
从一般意义讲,把具有较高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B/M)、盈利/股票价格(E/P)、分红/股票价格(D/P)、现金流量/股票价格(U/P)比率的股票称作价值股。
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股市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价值投资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某一标度方法测定出股票的内在价值,从而指导投资者慎重投资,通过逐一分析企业的盈利情况、资产情况、未来前景因素,对公司独立于市场的价格形成一个概念,并依据此概念作出自己的投资判断。
长期以来,中国股市由于其特殊的股权结构、相对过高的市盈率以及不够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使人们普遍认为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无法得到判断。
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股票市场,要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首先必须了解市场的本质,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股票市场的投资就是一个价格发现、价值培育、价值兑现的过程,强调价值投资有利于帮助投资者理性投资。
(一)有效市场理论是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有效市场假设是指市场价格可以充分、迅速地反映所有相关信息的市场状况。
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市场有效性集中体现在证券价格上,证券价格在任何时点上都是证券内在价值。
(二)股权分置改革奠定价值投资的基础2005年9月4日,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通过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
股权分置改革后,首先,全流通后,股价与所有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其次,所有股东的收益来源于公司分红和股价的升值;同时,全流通股票供应量加大,操纵股价十分困难,炒作股价必须立足于股票的价值。
因此所有股东必须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
这样也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运营与治理质量,有利于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为价值投资奠定市场基础。
(三)股票市场加强监管为价值投资提供保障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正在深化,法律、法规从无到有,从建立到实施。
2006年,国家对《证券法》、《公司法》进行修订并对一些与我国股市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进行调整完善。
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市公司只有为投资者提供真实、完善、完整的财务信息,才能被投资者认可。
上市公司把提升自身业绩和质量,以股利等形式回报投资者作为己任。
在此种情况下,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研究,探讨上市公司价值,应用价值投资理念将更可行,更容易操作,这也为我国价值投资策略提供保障。
(四)QFII的引入产生示范效应在比较成熟的股票市场,例如美国,100多美元与1美元的股票并存,香港股市绩优股与绩差股股价相差100倍。
坚持“长期投资”理念从QFII的投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来。
QFII引入市场后,高调提出使用价值投资理念,只做长期投资,选择真正值得投资的好公司,在合适的价位购入股票,长期持有,耐心等待企业的成长,为自己创造财富。
由此可见,QFII看重的是业绩托底,即具有内在价值的公司。
QFII等外国机构引入成熟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对我国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价值投资将会成为我国股票市场的主流。
价值投资策略应用案例分析文章为缩小选股的范围,将现金、流动资本财务状况好,且产品的品牌形象以及客户关系、员工素质等无形资产佳的“苏宁电器”股票为例来研究,而且注重长期持有,研究时期为6年(2004年1月-2009年12月)。
首先,依照复权计算方法,分析“苏宁电器”在股票市场的表现,检验期6年的平均累计收益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若从2004年7月21日以收盘价32.7元/股买入一股“苏宁电器”并长期(6年)持有该股票,那么六年后一股“苏宁电器”复权价格就高达1346.5元/股。
这也意味着,持有股票六年,按价值投资策略投资,可以获得高于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
结论尽管各国的证券市场在成熟度、信息披露、交易者的素质、上市公司质量、相应的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但有一条是相同的,那就是价值规律。
所以把握这一规律提出的价值投资理论在任何一个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的证券市场都适用。
对我国的证券市场来说,由于国内投资者一般都认为一个政策市场容易受到短期巨额资金的冲击,且存在较严重的操纵现象,所以,价值投资理论在中国的实用性受到质疑。
投资蓝筹股即选择具有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对股东有超额回报的企业是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经营者尽量表现得理性一些,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经营稳定性;上市公司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投资者对其了解的可能性增强,使其可预测性增强,从而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提供较好的保证,这样市场才能更快地发现其内在价值;要树立起正确的投资理念,尽量减少认知偏差。
这就需要投资者提高对自己所投资的对象的了解程度,要认识到股票的价值所在,正确对待所持股票的短期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恐惧、盲目等愚蠢行为,要利用有限的资源集中投资。
总之,我国的证券市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理念。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固有的体制缺陷和制度缺失使其稳定性不足,证券信息不是总能够有效地传递给投资者,市场的有效性大致处于无效或者弱式有效的情况。
这是我国证券市场推行价值投资理念不利的外部环境。
影响价值投资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上市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的偏离,导致投资者趋于短期的趋势投资而非长期的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理论在我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及投资者队伍的进一步壮大,价值投资的理念将势必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主流理念,这也是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1.Bruce C.N.Greenwald,Judd Kahn.Paul D.Sonkin,MichaelVan Biema.ValueInvesting:fromGraham to Buffett and Beyond.John Wiley&Sons.Inc,20012.[美]本杰明·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3.王孝德,彭艳.价值投资策略: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证.深圳证券交易所,20094.陈耀年,周学农.价值投资策略的行为金融学解释及其实证研究.系统工程,20085.王春艳,欧阳令南.价值投资于中国股市的可行性分析.财经科学,2009(1)6.毕海龙,谢太峰,刘超.基金投资理念的变迁与启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8(1)7.江振华,李敏,汤大杰.对外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股市风险分析.经济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