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政治试题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五年高考A组 2008年高考题组一、选择题1.(2008广东单科,1)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答案 B解析从图片中的“支祠”就可以判断出这与宗法制有关。
此题主要测试读图能力和对宗法制的理解能力。
2.(2008广东文基,21)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
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
此事说明当时()A.实行了内阁制B.设立了军机处C.实行了分封制D.郡县制受到挑战答案C解析从“藩”“王”等信息可以看出明朝当时实行的是分封制。
3.(20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答案 B解析针对“较高的行政效率”思考问题,唐朝政府行政效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实行三省六部制,各部门和职官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4.(2008山东基本能力,11)人生需要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的顽强精神。
下列事例中,凭借坚强意志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是()A.勾践卧薪尝胆B.项羽垓下突围C.韩信胯下之辱D.刘邦约法三章5.(2008·江苏单科,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答案 C解析“齐人”“鲁人”“楚人”的表述是分封制下的产物,后来被行政区划所代替,主要原因是秦朝建立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6.(2008江苏单科,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答案 A解析唐太宗这句话表明他想通过宰相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必做,共100分)图1是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1~2题1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A•茶叶 B •玉米C •稻米 D •天然橡胶2•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A .汽车制造B.精钢锻造 C .软件开发 D .家具制造表1是中美两国的两个苹果产区与北半球苹果生长最适宜区的气候条件和生产成本的相关资料。
据表回答题。
年平均气温「C)年降水量(mrh1月平均气温(C)夏季平均气温C生产成本(元/千克)中国某产区8~12490~660-1 ~-819~230. 64美国某产区15~17470~5206~818~212. 05北半球最适宜区8~12560~750>-1419~231. 20A . 30 °N~40°N西海岸B . 30 °N〜40 °东海岸C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D .五大湖区4.表中的中国产区与美国产区相比,具有的优势是①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条件更适宜②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苹果糖分的积累③夏季光照条件较好④劳动力成本较低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5~6题。
” 0 E 口0 EZJ 口■■ MAW Ml WS BAUC9HI 35.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 .山地针叶林带C .山地荒漠带D .山地冰雪带6•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 .降水B .下渗C.蒸发 D .地表径流7 .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A .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 日)B .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 日)C .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 日)D .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 日)唐宋时期,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经济趋于繁荣。
15.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
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16.2003-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10.6%、28.5%。
这说明我国①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③经济发展的对外关联程度提高④进出口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A. ①②B. ①③C.②③D.②④1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行政机关应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
这有利于①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②维护和实现公民的知情权③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④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18.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任务,是基于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中国共产党承担着组织和管理文化建设的职能④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A. ①②B.②③C. ①③D.②④19.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为世界奉献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激发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把庄严承诺和爱国热情化为奉献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回答20~21题。
20.材料中“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明A.庄严承诺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标志B.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D.奉献社会的目的是为了彰显自我价值2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
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4题。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C.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完成8-11题。
8.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9.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40 °°~55°°~15°°~70°10.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11.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2008年高考天津卷文综政治题及参考答案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肖志国由一个儿时捕捉萤火虫、怀揣无限遐想的孩子,历经求学苦读、艰辛探索,研发出第一代性能稳定的蓄光型自发光材料,成为发光材料专家。
他的发明被誉为世界自发光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D)A.现实是理想的必然结果 B.现实是理想的发展方向C.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 D.理想在奋斗中变为现实26.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
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B)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27.汶川地震让半个亚洲震动,让整个世界震惊。
党和政府及全国人民迅速应对震灾赢得世界赞誉。
俄新社评论说:“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被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这体现了(A)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③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28.2007年初,农工党中央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议,教育部给予了长达6页的书面答复,并制定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7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
这表明民主党派是在—(C)A.履行文化管理的职能 B.参与国家政策的执行C.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D.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29.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热切期盼的盛事。
漫画《情有独钟》蕴含的哲理是(A)①现象是本质的表现②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④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200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称作“大部制”改革。
回答30—32题。
30.“大部制”改革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重点,强化管宏观、抓大事的的职责。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
读图1,回答1~2题。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并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①南②西③北④东南⑤西北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图2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读图2,回答3~4题。
3.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3,回答5~7题。
5.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 B.20%C.30% D.40%6.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7.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图4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昼长度变化。
读图4,回答8~9题。
8.若图中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9.图4五地中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纬度B.④地位于赤道附近C.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图5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读图5,完成10~11题。
10.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11.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政治计算题例析及练习(一)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题例1. (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 5小时B. 7小时C. 7.5小时D. 8小时[思路点拨]从上面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社会平均劳动强度。
“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作为物的因素,主要是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的问题。
后两个因素或指标,是不可能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的,这个“社会平均”只是抽象的理论,并非某部门、行业或人计算出来的,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它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试题解析]在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要注意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
2008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时÷(1+20%)=5小时;2008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 商品数量为10万件×(1+20%)=12万件;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12万件+10小时×8万件÷(12万件+8万件)=7小时。
答案为B。
练习题:1、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
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2、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B.2 40 20C.4 80 20D.4 160 40(二)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例1: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 mp4。
中考高考研究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历史部分试题分析宋惠敏(承德市第一中学,河北承德067000)关键词: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I卷);历史试题;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01O X(2008)09一0017一04一、试卷结构(一)试题总体分布。
本试卷300分,历史科占100分。
其中,第一卷客观题占48分,包括第12—23题,共12道题,每小题4分;第二卷主观题占52分,包括37题和39题的第(1)(2)两小问,其中37题32分,39题20分。
(二)试题的内容结构。
试题涉及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三部分内容。
中国古代史部分:2006年的中国古代史32分主要分布在主观题上,客观题上基本没有涉及,占卷面总分值的32%,比2005年增加了6个百分点;2007年试题中的12分分布在客观题,20分分布在主观题,总分值与2006年相同;2008年较前两年本部分分值增加到40分,其中,主观题分值共36分,占总分值的40%。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全部分布在客观题13~18题上,合计24分,占总分值的24%,与往年有所降低。
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布在客观题的12小题、主观题37题和39题,共40分,占总分值的36%,与去年持平。
(三)试题结构及考查功能。
从试卷结构上看,与以往相同。
仍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组成。
从考查功能看,仍以能力立意为主,着重考查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四个层次。
命题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能力为立意,将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的考查渗透其中的思想。
二、试题分析(一)选择题。
选择题在2007年打破以专题考查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命题不再以专题形式出现,增加了知识的覆盖面,从而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12题考查地名与山水之间的关系。
这既是历史的常识知识,又可以说是文学知识。
这就需要考生要有相当的文化史功底。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张某承包了0.5化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
当地1月平均气温3℃。
完成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下表完成3-4题。
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35 167 7010-14岁(%)35.27 14.63 8.515-64岁(%)58.36 83.15 90.39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3.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4.该城市是A.南京B.深圳C.西安D.沈阳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
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
完成5-7题。
5.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6.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C.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7.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图3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
FANUC(適用機台:R ;、MAKINO)第一章:R ;機台的操作說明第二章:MAKINO 系列機台控制面板操作說控制面板操制面板操主控制面板動功能1.MODE 旋紐置於手輪處.2.前置面板分別按下X、Y、Z按鍵,即可手動傳動.3.X、Y、Z前置面板之右側X1每格0.001MM,每轉0.1MM.X10為每格0.01MM,每轉1MM,X100 為每格0.1MM,每轉10MM.4.MODE旋紐置於為手動自動進給.5.此時在前置操作面板之旋紐,分別代表各軸之押送+、-方向.6.MODE旋紐置於為教導功能,可以在下方之旋紐內選擇任意之教導功能.7.MODE旋紐動作即可分別回到機械原點.或按下鍵,此時Z軸會先行回到原點,X、Y軸再依次回到原點8.為MDI鍵(由MDI面板輸入程式執行操作)9.為DNC鍵(由外部輸入/輸出程式以操控機器之功能)10.為MEM鍵(由存於CNC記憶體內之程式執行操作)為EDIT鍵(編輯程式)快捷R;的程式輸入步驟:G54鍵連到SYSTEM把MODE鍵所輸入的號碼以“0”程式ALLIO轉到執行鍵開關如O0012快捷R;的程式連接部分:G55把機械值寫到里面歸零之后鍵轉到執行鍵電腦部分:一〃與中心切削機操作步驟相同二〃C:\CDDNCG55C:\DNC>DNCEDITG90G54程式名字以對話編輯制作:1〃將模式旋鈕轉至2〃按3〃瑩幕出現“編輯”“刪除”“復印”4〃若要編輯新程式:編輯程式號碼O_________輸入號碼按名稱___________ 輸入名稱按完成后依畫面選擇“引導”“NC語言”“CYCLE”“一覽表”5〃要呼叫舊程式:直接將游標移至欲選擇之程式號碼處按6〃刪除舊程式:直接將游標移至欲刪除之程式號碼處按設定以粗加工相同之工作條件(注意共通項)按此時已編入精加工程式(5)檢查程式:按若頇修改A:則將游標移至欲修改之程式入后按直接修改正確工作數據修改后按再回復(5)之動作檢查是否修正B:或直接將游標至接移至修改處修改,改完后按★初學者可能因對各項數據代號不熟悉,因此宜使用A方式修改工作條件〃INPUT單項工作條件數據設定〃INSETT工作條件全設定完后,存入用〃ALTER有修改后存入並將舊資料(程式)覆蓋〃例X────INPUTY────INPUTA────INPUT切削寬K%切削寬以刀具直徑之百分比計算〃若以Φ30刀具切削,每次進給3mm則K=10%若以Φ30刀具切削,每次進給15mm則K=50%15/30=0〃5即50%3〃開機無法原點復歸:處理方式:(1)關機(3)開RESET4〃SERVOALARM發生時頇關機再重新開機,(X〃Y〃Z軸退刀)原點復歸〃發生原因查詢:(1)X〃Y軸碰體〃(2)進給速度(FEED)及主軸轉速(RPM)〃(3)刀具鈍,排屑不良〃MAKINO V55操作說明書一. MAKINO V55加工機的主要構成部份1 主軸裝置2 工作平台3 換刀裝置4 面板控制器5 冷卻裝置二. 開機前的準備工作1 在開機前,自己檢查各處油量是否充足,如若油量不足,頇加以補充,對已變質的油,頇更換新油。
(从对两道高考题的分析中看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原则中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表现之一,在高中新旧教材中都有明确的表述。
新教材《政治生活》的表述为: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旧教材高三《思想政治》的表述为:在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方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还产生中央军事委员会,以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国家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制定法律、法规,决定国家或地方重大事务。
在这个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地行使职权。
对于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近年有两道高考题考查:1、2008年高考文综试题(四川卷)第3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 )①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②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试题分析:人大与“一府两院”虽然职责不同、分工不同,但都是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人大与“一府两院”是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题肢①入选;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不存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关系,题肢②应当排除;材料中“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使监督职权;对本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表明人大与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关系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题肢③入选;我国人大与“一府两院”之间在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中,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题肢④应当排除。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北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回答 24~26 题。
24.从宏观调控目标看,图8 中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是A.1986 年至1990 年B.1990 年至1996 年C.1996 年至2002 年D.2002 年至2006 年【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
设问中要求回答从宏观调控的目标看,宏观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图表中给出的是 1986 至2006 年中国 GDP 及消费价格变化,那么宏观调控经济运行较好的时期应该是 GDP 增长较快,物价比较稳定的时期,从图表上看 1986 至 1998 年我国 GDP 增长比率和物价涨幅波动较大,1998 年至2000 年又出现通货紧缩。
只有 D 项2002 至2006 年这一时期 GDP 平衡增长,物价比较平稳。
25.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
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进行考查,考查考生对不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当物价过快上涨时,可以通过提高银行利率,吸引存款,增加企业贷款成本,从而使投资下降,需求减少,价格水平下降,①项正确。
本币升值后,本国出口到进口国的商品,用进口国的货币表现,价格上涨,不利于出口量的增加。
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1)政治试题分析
高中研训部胡静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I),全卷共39题。
政治部分总体结构保持稳定,选择题12题,共48分;非选择题部分5问,共52分。
总计100分。
一、试卷特点分析
1.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文综考试中,要在有限的试题中尽量全面地考查考生对高中政治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只有围绕主干知识出题。
今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考查的知识点如下表所示:
从经济、哲学、政治三部分得分值分配来看,与2007年完全一致,体现了高考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考查的知识点大多在近几年高考中反复出现。
2.关注时政及生活热点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本套试卷不回避热点,大多以经济、社会、生活热点为背景材料,并且对热点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直接考查对热点本身的看法,如25题对计算商品价格的考查、26题对发展区域经济的认识、27题对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识、29题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关系的认识。
也有的是以热点作背景材料,引出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如29——31题,以南方冰冻灾害为背景材料,引出对联系的普遍性、规律等知识的考查。
中日关系改善是近两年重要的时事新闻,35题以此为背景考查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问题是一个一个热点话题,38题通过两个材料来考察考生对我国采取的政策措施的认识,同时把政治学科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到材料中。
3.坚持能力立意,选择题难度控制较好
自2005年文综考试大纲对高考能力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原来的“识记、理解、应用”三种能力改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种能力,更加鲜明地坚持能力立意。
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脱离课本知识考“能力”,只能让教学无所适从。
因此,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和考查能力的关系,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难题。
近两年,为防止片面追求“能力”,忽视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掌握,文综政治试题开始“回归教材”,并且在题型上更多地采用了传统题型,如选择题部分,一材多用的试题仅1组(共3题),延续了去年的命题风格。
但在前两年的调整过程中,选择题难度控制不太好,出现一些过于简单的题或纯粹考识记的题,偏离了考查能力的方向。
今年的考题避免了上述问题,选择题难度总体适中,没有那种不加思考就能做对的题。
如24题主要考查考生对
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解,设问要求考生从选项中判断哪一个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的公共交通收费标准”学生容易判别错误,这就要求对国家宏观调控的理解应全面理解和分析,不能仅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如26、27、33题都需要学生从题干中深入了解和把握说提供的信息。
25题是今年试题中比较难的一道题。
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格与货币自身价值的关系。
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却是能够结合材料区别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价格,并能将两者进行多次转换,需要综合运用数学和经济学知识。
此题也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从商品的价值和货币自身的价值两个方面考查商品的价格,超出了教材的基本要求,有过“偏”之嫌。
以后备考是否得考虑其他的要求呢?
4.主观题综合性强,难易适中
在文综考试中,与选择题相比,主观题对能力的要求更高。
与去年相比,今年主观题难度基本维持原来的水平。
38题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学科试题,提出了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问题。
通过两个材料来考察考生对我国采取的政策措施的认识,同时把政治学科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到材料中。
第(1)问是考查政府如何应对粮食危机,控制粮食价格;第(3)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回答。
这两个问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不大,需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第(2)此设问的难度有一定增加,这种试题的难度在于,给出的是经济现象,而要求运用政治常识回答。
考生在回答时容易出现只从政治常识层面套用政治理论而不结合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或者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忽视了政治常识观点的运用。
39题第(5)问是属于对“原因”类试题的考查。
学生可以从“问题、要求、作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然后整理,给出答案即可。
此题难度不大,题干设问是“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而不是“为什么实行”,只要注意回答时注意二者的区别就可以了。
第(6)问设问的范围已经比较明确考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原理+材料。
解题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对所要求运用的具体知识点要有全面的理解,二是要注意从不同层次上,结合所分析的对象进行分析。
二、本套试题几点不足之处
本套文综试卷政治部分总的来讲命题方向明确,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特点,难度控制日益成熟,与以往相比,更加贴近考生的实际。
但也有不足之处。
1.从试题的内容看,今年的文化题材类型的试题缺失。
自实行文综考试以来,文化题材的选择题几乎每年都有,并且取材广泛,古今中外,文学、美学、园林、建筑、中医、神话传说均有涉及,尤其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多。
高考中以这类题材为背景,对于引导考生提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增加民族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这是这些年文综试卷的一大亮点,受到大量的好评。
但遗憾的是今年文综政治选择题部分没有出现这一类型的试题。
2.从试题的形式看,过于单调。
一是一材多用的题型减少。
这类试题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试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分析、思考同一事物或现象的能力。
前面已经指出,今年这种类型试题只出现一组(3题),这也是历年来文综试卷政治选择题部分最少的一次。
二是背景材料的展现方式单调,只有文字信息,漫画型、图表型题材今年没有。
由于以上因素,造成今年文综试卷政治部分稍显单调和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