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
- 格式:ppt
- 大小:11.58 MB
- 文档页数:12
背越式跳高动作分解一、引言背越式跳高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技术性较高的项目,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动作的协调和转换。
本文将对背越式跳高动作进行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技术。
二、起跑准备1. 起跑姿势:运动员站在起跳线上,双脚并拢,身体保持直立,双臂自然下垂。
2. 起跑动作:起跑时,运动员迅速弯曲膝盖,将重心向前移,同时双臂向后摆动,为后续的起跳做准备。
三、起跳阶段1. 腿部发力:运动员在起跳时,迅速伸直膝盖和踝关节,用力向上推动身体,以产生向上的动力。
2. 上肢协调:同时,运动员的上肢也要参与到起跳中,双臂向上摆动,帮助身体产生更大的上升力。
3. 身体姿势:在起跳过程中,运动员要保持身体的直立姿势,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以便后续的动作顺利进行。
四、空中动作1. 身体抬高:在空中,运动员要利用起跳时产生的动力,将身体抬高,尽量延长上升的时间。
2. 腿部动作:运动员在空中要迅速将膝盖抬起,将双腿向胸部收紧,以便后续的翻身动作。
3. 翻身动作:在达到最高点时,运动员要迅速将身体向后翻转,同时将双腿伸直,准备过杆。
五、过杆动作1. 杆高调整:运动员在过杆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杆的高度,以确保能够成功越过杆。
2. 身体通过:运动员在过杆时,要将身体尽量贴近杆,同时将双腿向上抬起,以便顺利通过杆。
3. 落地准备:运动员在通过杆后,要迅速将双腿放下,准备着陆。
六、着陆动作1. 着陆姿势:运动员在着陆时,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双脚同时着地,双膝微屈,以减少冲击力。
2. 平衡调整:着陆后,运动员要迅速调整身体的平衡,以便顺利完成整个动作序列。
七、总结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田径项目,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动作的协调和转换。
通过对背越式跳高动作的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技术。
起跑准备、起跳阶段、空中动作、过杆动作和着陆动作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运动员的精确控制和协调配合。
背越式跳高背越式跳高是一项高难度的田径项目,是在正常情况下,运动员以背朝着跳杆的方向进行跳高。
这项比赛对运动员的爆发力、柔韧性和技术要求都非常高,是田径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
背越式跳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苏联运动员伊戈尔·亚谢夫发明并运用在比赛中。
后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这项技术逐渐成为跳高项目的一项标配。
相对于传统的腹部朝下的跳高方式,背越式跳高给运动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会。
首先,背越式跳高要求运动员在起跳的瞬间将身体延伸到极限,达到最大跳高高度。
其次,背越式跳高要求运动员具备出色的柔韧性,能够在跳高过程中扭转身体,保持平衡及稳定性。
最后,背越式跳高对于运动员的爆发力要求较高,需要运动员在起跳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以便越过跳杆。
在背越式跳高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训练,以便在比赛中发挥出色。
首先,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起跳技能,准确把握起跳的时机和力量的掌控。
其次,运动员需要具备优秀的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以便在跳高过程中能够调整身体姿势,保持平衡。
最后,运动员需要不断强化力量训练和爆发力的培养,以提高跳高的高度。
背越式跳高对装备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运动员通常需要穿着专业的跳高鞋,鞋底有特殊的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摩擦力和支撑力。
此外,比赛中的跳杆也需要经过专业的调整和设置,以便符合运动员的跳高要求。
背越式跳高作为一项高难度的田径项目,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运动员们在比赛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享受着突破的喜悦和成就感。
不仅如此,背越式跳高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推动着田径项目的发展和进步。
在中国,背越式跳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和热爱这项运动,各个学校和俱乐部也纷纷推出跳高培训班,为有意从事跳高运动的人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通过这样的努力,中国的背越式跳高项目正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为中国田径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背越式跳高作为一项高难度的田径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都非常高。
背越式跳高起跳动作分析背越式跳高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技术性较高的项目,需要运动员在瞬间充分发挥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完成跳越高杠的动作。
在进行背越式跳高时,运动员需要进行起跳动作,这一动作的完成对于整个跳高动作的成功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背越式跳高起跳动作的要点和技术要求。
1. 腿部动作在进行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时,运动员的腿部动作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员需要在起跳前做好准备,双腿要稍微弯曲,保持一定的张力。
在起跳的瞬间,需要迅速发力,将双腿用力蹬地,同时提高跳越腿的踢腿高度。
这个动作需要运动员有较强的爆发力和灵活性,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
2. 身体姿势在起跳的瞬间,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要保持身体的重心在前移的状态,这样能够更好地利用腿部的力量,将重心往上推动。
在腿部蹬地的瞬间,上半身要做出前倾的动作,这样可以使重心更快地往前移,帮助运动员跳越杠。
3. 臂部协助臂部在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中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起跳的瞬间,需要运动员用力挥动双臂,这可以帮助增加整个身体的爆发力和动力,帮助身体更好地向上推动。
挥动臂部的动作要配合腿部和身体的动作,形成一个整体的推动力。
4. 呼吸控制在进行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时,呼吸的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
运动员需要在起跳前做好充分的气息储备,以便在起跳瞬间能够充分释放出肺部的气息,形成更强的爆发力。
在起跳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呼吸的平稳,以便更好地控制起跳的力度和高度。
5. 身体调节在完成起跳的瞬间,运动员还需要及时做出身体的调节,以保证整个动作的完成。
需要将双腿快速收回,以便顺利跃过杠。
也需要控制上半身的动作,保持身体的稳定状态,避免出现翻滚或失衡的情况。
这个过程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协调性和控制力。
背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是一个需要高度协调和技术要求的动作。
运动员需要在瞬间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和灵活性,完成跃过杠的动作。
在训练时,需要加强对起跳动作的训练和调整,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协调能力。
背越式跳高名词解释
跳高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比赛项目,而背越式跳高则是跳高项
目中的一种技术动作。
背越式跳高是指运动员在跳高时采用的一种
动作姿势,其特点是在跨越栏杆时,运动员背朝着跳高杆,然后在
空中完成翻身动作,最终成功越过杆子着地。
这种技术动作要求运
动员具备较强的柔韧性、爆发力和空中协调能力。
在背越式跳高中,运动员需要在跨越栏杆时做出一个向后翻身
的动作,这要求运动员在起跳时要有足够的高度和速度,同时要掌
握好翻身的时机和姿势,以确保能够成功越过跳高杆。
背越式跳高
动作的完成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空中动作协调能力,因此训练背越式跳高需要注重技术细节的完善和反复训练。
背越式跳高作为跳高项目中的一种技术动作,是跳高运动员在
比赛中常用的跳越方式之一。
它在提高运动员的跳高高度、突破个
人最佳成绩和赢得比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求
和训练方法对于跳高项目的发展和运动员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背越式跳高是跳高项目中的一种技术动作,需要运
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反复训练和技术细节的完善,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背越式跳高步点测量方法背越式跳高是田径运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对于选手来说,正确的步点测量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巧和提高成绩。
下面介绍一下背越式跳高步点测量的详细方法。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步点测量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场地:背越式跳高需要在平整、硬实、无障碍物的场地上进行。
最好选择专业田径场或者篮球场等大型运动场地。
2.准备必要器材:在进行步点测量时需要使用测距仪和标尺等器材。
确保这些器材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调整好比赛鞋:选手应该穿着比赛鞋进行测试,确保步点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4.确定测试人员:测试人员应该是专业的教练或者裁判,他们应该熟悉背越式跳高的规则和技巧,并且能够正确操作测距仪和标尺等器材。
二、具体操作流程1.确定起跑线和落地线首先需要确定起跑线和落地线。
起跑线应该是一条直线,距离跳高杆约为30-40米。
落地线应该与起跑线平行,距离起跑线约为2-3米。
2.进行预热和试跳在正式进行步点测量之前,选手需要进行充分的预热和试跳。
这样可以帮助选手更好地适应场地环境,并且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3.确定步点选手从起跑线出发,采用背越式的姿势进行跳高。
在落地后,测试人员使用测距仪测量出选手的落地点和起跑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这个水平距离就是选手的步点。
4.重复多次测试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每个选手需要进行多次测试。
通常情况下,需要测试5-10次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步点数据。
5.计算平均值将多次测试得到的步点数据相加,并且除以测试次数,得到一个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就是选手的实际步点。
6.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实际比赛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例如风向变化、场地湿滑等。
在这种情况下,选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自己的表现最佳。
三、注意事项1.测量时需要保证测距仪和标尺等器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测试人员应该熟悉背越式跳高的规则和技巧,并且能够正确操作测距仪和标尺等器材。
3.选手需要在比赛鞋的状态下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简述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摘要:一、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概念二、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1.起跳前的准备动作2.起跳时的动作要领3.空中过杆的动作要领4.落地时的动作要领三、训练方法与建议四、总结与建议正文:背越式跳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观赏性的田径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为了更好地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以下将详细介绍背越式跳高的关键环节。
一、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概念背越式跳高是一种跳高方式,运动员在起跳时背对横杆,通过空中转体和腿部摆动等技术动作,使身体越过横杆。
相较于其他跳高方式,背越式跳高具有更高的难度和挑战性。
二、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1.起跳前的准备动作起跳前的准备动作至关重要,它为起跳提供良好的基础。
运动员应保持身体直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在起跳前,运动员应充分活动全身关节,做好肌肉拉伸,以确保动作的连贯性和力量。
2.起跳时的动作要领起跳时,运动员应迅速向前上方用力跃起,同时双手向上摆动,带动身体向上。
起跳腿要有力地向前上方踢出,为身体提供向上的初始速度。
注意在起跳时,腰部要保持紧张,以保持身体平衡。
3.空中过杆的动作要领在空中,运动员需要迅速完成转体和腿部摆动动作。
运动员应尽量保持身体伸直,头部向前,以便更容易通过横杆。
在转体过程中,运动员要用腰部发力,带动腿部向上摆动。
当腿部摆至最高点时,迅速向前伸展,以便顺利过杆。
4.落地时的动作要领落地时,运动员应保持身体平衡,双脚同时落地。
为了避免受伤,运动员应尽量缓冲身体下降的速度,可以采用双脚同时向前跳跃的方式缓冲。
三、训练方法与建议1.加强基本动作训练:运动员应熟练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并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2.提高力量和速度:运动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和速度训练,以提高起跳和空中动作的效果。
3.增强腰腹肌肉力量:腰腹肌肉是背越式跳高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部位,运动员应重点锻炼腰腹肌肉。
4.注重技巧和细节: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关注动作的细节和技巧,不断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
背越式跳高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跳高技术。
该技术动作的基本流程如下:
1. 运动员从起跑线跑向起跳点,在距离起跳线一定距离处以最快的速度起跳。
2. 运动员以弓形姿势通过跳跃将身体高度转移到杠上。
3. 运动员在空中经过杠上,同时手臂向下和向后摆动,腿部屈曲,使身体头部朝下。
4. 当运动员的背部接触到杠子时,他会将背部上方弯曲并用手助推向身体头部,同时抬起两只腿,眼睛盯着杆子上沿,腿部用力向上伸展。
5. 运动员将身体拉起,尽可能靠近杆子,同时用腿部推杆,用两只手向上推,尽可能超过杆子,然后俯身落地。
以上就是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速度和灵活性,以及良好的弹跳能力和力量控制。
跳高的动作要领和技巧背越式跳高是田径项目中的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它要求选手在有限的距离内以最高的高度越过横杆。
背越式是跳高的一种常见技巧,下面将介绍背越式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背越式的起跳准备非常重要。
选手应站在跳高杆的一侧,面对跳高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身体保持放松。
起跳前,选手应注意身体的平衡,保持稳定的站立姿势。
接下来是起跳动作。
起跳时,选手应利用双脚的力量,向上蹬腿,将身体迅速抬起。
同时,双臂向上伸展,以增加起跳的力量和高度。
起跳时要注意腿部力量的发力和协调,以及身体的平衡控制。
在空中过程中,选手需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正确的动作。
身体应保持挺直,腿部和躯干要保持一定的角度。
同时,选手应将注意力集中在跳高杆的位置,以便准确地越过横杆。
在越过横杆的过程中,选手需要灵活运用身体的力量和协调性。
在接近横杆时,选手应迅速屈膝,将身体抬起,并将双臂向下摆动,以增加越过横杆的高度。
同时,选手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避免碰到横杆或触地。
最后是着陆动作。
越过横杆后,选手应迅速将身体伸直,腿部迅速打开,并用脚尖着地。
着陆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以防止倒地或受伤。
在进行背越式跳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 动作要流畅自然,不要刻意追求速度。
起跳、越过横杆和着陆时都要保持平稳的动作和节奏。
2. 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很重要。
选手需要通过平时的训练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以便更好地掌握背越式的技巧。
3. 注意力的集中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选手要能够集中注意力,准确地判断和调整自己的动作。
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自信和冷静,以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
背越式是跳高项目中的一种常用技巧,掌握其动作要领和技巧对于提高跳高成绩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起跳准备、正确的起跳动作、良好的空中姿势和准确的着陆动作,选手可以更好地完成背越式跳高动作,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本文对跳高爱好者们有所帮助。
背越式跳高技术分析及教学建议
背越式跳高是田径项目中的一种跳高技术,需要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完成腿部协调、推力和灵活转身等复杂动作。
下文将对背越式跳高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点是身体前倾、双臂挥动和腿部协调。
在起跳阶段,运动员需要将身体前倾,通过重心转移产生更大的推力。
双臂的有力挥动也能帮助运动员提高起跳高度。
在空中阶段,运动员需要通过腿部的协调动作完成腾空和过杆。
这些技术要点是背越式跳高成功的基础。
教学建议方面,可以从身体协调和技术细节入手进行训练。
培养学员的身体协调能力。
背越式跳高需要运动员的身体各部分协调运动,可以通过跳绳、平衡训练和灵敏度训练等方式提高学员的身体协调能力。
注重技术细节的训练。
训练学员正确的起跳姿势,包括身体前倾,双臂伸直挥动,腿部协调等。
还可以通过模仿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进行仿真训练,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
增加实践训练的时间和次数也是提高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有效方法。
通过反复练习,运动员可以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教练员应该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关注每个学员的特点和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改进建议。
注重鼓励和激励学员,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提高技术水平。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田径项目,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技术细节的掌握。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指导,可以帮助学员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技术水平。
希望以上分析和建议可以对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背越式跳高技术分析及教学建议
背越式跳高(Fosbury Flop)是现代跳高的基本技术,由美国选手弗兰克·福斯伯里于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首次使用,并在当时获得了金牌。
它的优点是跳高高度较高、跳越点偏后、时间控制较为灵活。
技术分析:
1. 跑道上的起跑姿势要低,要将身体重心置于两腿之间。
这样可以提高起跳力,从而获得更佳的起跳高度。
2. 在接近跳台前的几步跑中,要将节奏放缓,使身体逐渐进入紧张状态,以便做好后半段的准备动作。
3. 到达跳台前,要将双臂向前上方伸展,同时将膝盖弯曲,并利用跳板的弹性将身体向上弹起。
跳板的收腿与拓腿是重中之重,这在手摆高度和脚摆高度上都有很大的关系。
4. 通过跳板弹性将身体向上推起后,身体贴着跳板向前过渡。
在这个过程中,要将身体的重心转移到头部和肩部,并且脊椎弯曲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教学建议:
1. 基础动作的训练要强调技巧的正确性和细节的训练,要对运动员的动作有严格的把控,保证基础动作的打好,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2. 对于高度较大的训练,首先要从较低的高度开始,随着运动员的提高,再逐步提高高度,保证训练的顺利与安全。
3. 在教学中,要多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让运动员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动作技巧。
4. 训练必须贯彻全面的体能素质、技术素质的训练方法,不仅要加强动作技术方面的训练,也要注意训练运动员的跑步、弹跳、灵敏度等方面的能力。
5.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都有很大的影响。
鼓励运动员要有良好的心态,保持自信,发扬永不言败的精神。
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横杆,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的一种过杆技术。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
各阶段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一)助跑1.助跑的任务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
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助跑的技术要点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
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
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
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
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
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
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
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
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
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
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
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
田径背越式跳高教案教学1. 引言田径运动作为一项基础性的运动项目,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能、协调能力和竞技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背越式跳高是田径项目中的一种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运动技巧。
本教案将介绍田径背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2. 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求背越式跳高是指运动员以背向跳高台的方式进行跳高。
学生在进行背越式跳高时,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技术要求:•跑步起势:起势阶段是跳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学生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起势点,进行半蹲准备,并在跑步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
•弹跳起跳:在起跳时,学生应该用力蹬离地面,同时将身体的重心向前倾斜。
•过度动作:学生需要将双臂向上甩动,并在空中完成身体的过度动作,将双腿向后掀起。
•落地稳定: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用脚掌着地,并迅速调整身体平衡。
3.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3.1 学生的分组与准备在开始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每个小组应包含4至6人,以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观摩。
教师还需要对课堂教学所需的器材进行准备,包括跳高杆、标尺、标志物等。
3.2 基本技术动作的示范和练习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背越式跳高的基本技术要求,并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技术动作。
学生可以通过观摩教师的示范,逐步理解并模仿正确的技术动作。
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高器材的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各阶段的跳高动作。
3.3 反馈和指导教师应当时刻观察学生的跳高动作,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在学生进行跳高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录制学生的跳高过程,让学生观看自己的动作并进行自我评价。
3.4 跳高比赛和总结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背越式跳高动作后,教师可以组织跳高比赛。
比赛可以采用小组内部竞争的方式进行,以激发学生的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比赛结束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取得的进步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
跳高运动员为什么采用背越式背越式跳高是现代运动员跳高时普通采用的一种方式。
那么这种方式有什么优点呢?下面跟店铺去看看把。
跳高时为什么采用背越式由于运动员过杆的姿势不同、肢体位置的变化,人体重心的位置也是变化的。
根据重心模型估算:用跨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约40厘米左右; 用俯卧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约10~15厘米左右; 用背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下方约0~5厘米左右。
从以上比较看出,在相同弹跳能力的情况下,跨越式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高,跳高成绩也最差;而背越式时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低,跳高成绩也最好。
可以看一些实际的数据: 一个身高1.80米的运动员,直立时重心距地面的高度为1.1米,最大弹跳高度为1.00米,当他竖直向上跳起后,重心高度为2.10米。
当他用不同姿势过杆时,跳高成绩分别为:跨越式的跳高成绩约为1.70米; 俯卧式的跳高成绩约为1.95~2.00米; 背越式的跳高成绩约为2.10~2.15米。
在背越式中,人在越过横杆时,臀部、腹部位置较高,头、四肢位置较低,往往低于横杆,人呈弓形,重心在人体外,在横杆的下方。
故而跳高成绩可以好于正常竖直跳起人体重心的高度。
用“背越式”重心可以以几乎“贴杆”的高度过杆,而“跨越式”则需要把重心再提高“从跨下到重心”这段高度,无形间就增加了运动员需要的起跳高度了。
因为人在背越过杆时。
人身体是弯曲的。
这时候人的质心不在人身上,而是在腰部下方。
这样的话,实际是质心是从杆下过,而人却从杆上过了,所以跳的更高. 还是重心的问题,背越式要提高重心的高度要小于跨越式重心提高的高度。
地球有引力,那么重心提高的高度是要人体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这就是为什么背越式比跨越式要跳得高的原因!背越式跳高技术可分为4个部分: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
背越式助跑距离长9~12步,有的甚至更长,先跑直线,最后4~5步跑弧线,要求运动员速度快,跑得自然,类似短跑运动员的跑法。
助跑最后4步不降低身体重心,在倒数第2步时才采用脚跟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