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港地区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3.76 KB
- 文档页数: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关于做好国家级草品种审定和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3.26•【文号】草品审秘〔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3.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关于做好国家级草品种审定和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的通知草品审秘〔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现就做好2024年国家级草品种审定申报工作和2025年国家级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报工作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草种目录(2021)》内的,经科学选育程序获得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一致,与已审定的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完成品种比较试验,申请草品种审定还需完成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证明其某一个或多个性状(产量、观赏性、品质或抗逆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可作为生产资料在生态修复及草业生产中应用的各类草品种,包括育成品种、地方品种、野生驯化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
申报地方品种和野生驯化品种者,需经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申报国外引进品种者,须提供外国登记证书(或公布的品种名录)和品种权人授权在中国申请草品种审定的证明文件。
转基因品种须获得商品化生产许可,并附许可复印件。
二、材料要求(一)草品种审定申报材料申报审定的草品种需填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品种审定申请书(试行)》(见附件1),填写时可参考《国家草品种审定申报材料填写说明》(见附件2),并附以下材料。
1.品种报告申报“育成品种”的需提交选育报告。
申报“地方品种”的需要提交整理研究报告(由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签章)。
申报“野生驯化品种”的需提交栽培驯化报告(由种源地省级林业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签章)。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1期高邮市地处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是全国、江苏省优质商品粮生产的重要基地,产能率达60%以上。
常年以稻—麦两熟制为主,是江苏优势稻麦生产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习惯由“吃饱”向“吃好”转变,消费者更关心稻米的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内在品质。
因此,发展中高端稻米,迎合现代消费群体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冬季绿肥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一种重要的、养分完全的优质生物肥源[1-2],对于节约化肥投入成本有良好的效果[3]。
“水稻—绿肥”轮作+稻鸭共作模式,创优稻米品牌,就是走中高端稻米发展道路。
多年来,扬州市马棚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这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在传统种粮模式下种植效益不断降低,而绿色种植模式下价格基本保持不变,效益波动小。
如果考虑种植大户种田租金,传统模式下种田只能保持略有盈余,遇到不好年份或产量不高就会亏损;而水稻—绿肥模式效益则比较高,即使考虑到租金,绿色栽培仍有10500元/hm 2左右效益,有机栽培效益就更高了,这表明推广水稻—绿肥模式是可行的。
种植结果表明,水稻—绿肥模式节肥、节药、节本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升有机质含量,达到“以田养田”“以地养地”“用养结合”的目的[4-5],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1基本情况1.1传统种植模式高邮市传统的种植模式为稻、麦两熟制,即一稻一麦。
水稻种植品种为高邮市主推优良食味稻米品种南粳9108,5月下旬播种,6月中旬机插,栽植27万穴/hm 2,基本苗120万~135万株/hm 2。
基肥于旋耕前施45%复合肥375~450kg/hm 2;分蘖肥于移栽后7~10d 施尿素225.0~262.5kg/hm 2,后期看苗再施尿素37.5~75.0kg/hm 2促平衡;穗肥于倒4叶期施复合肥225kg/hm 2、尿素112.5~150.0kg/hm 2。
病虫害根据植保测报开展综合防控,10月底至11月上旬收割。
浙江强基联盟 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 12 月联考地理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近年来,上门代厨日益流行,即厨艺较好的人员为某些群体上门买菜、做饭、收拾餐具等。
完成1、2题。
1.接受上门代厨服务的“某些群体”主要是A.农村老人B.学校儿童C.大都市年轻人D.城市中年妇女2.与在餐饮店就餐相比,“某些群体”选择代厨服务主要考虑Ⅰ价格便宜 Ⅰ干净卫生 Ⅰ节省体力 Ⅰ节约时间A.ⅠⅠB.ⅠⅠC.ⅠⅠD.ⅠⅠ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野外发现黑色岩层,该岩层层理极薄似书页,主要由细颗粒黏土矿物组成,含三叶虫化石。
化石往往分布在岩层内部层理面上。
完成3、4题。
3.该黑色岩层组成的岩石为A.石灰岩B.花岗岩C.页岩D.砂岩4.若用地质锤敲打出该岩石中的化石,最合理的敲打方式为西昌所在的安宁河谷素有“中国水果缩影”之称,近年来该市夏季也发展大棚水果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图1为西昌所在位置示意图。
完成5、6题。
5.西昌夏季发展大棚水果的主要目的是A.缩短生长周期B.减轻冬季冻害C.提高产品品质D.实现规模效益6.邛海周边大量发展大棚农业,对邛海的主要影响可能是A.导致水量锐减B.湖水盐度上升C.造成富营养化D.提供鱼类饵料20世纪90年代皖南农村地区水稻田多采用横平竖直的“整齐式”插秧方式(图1),一年种植两季。
近些年,当地开始出现“凌乱式”抛秧,即直接将秧苗抛入田中(图2),且多为一年种植一季。
完成7、8题。
7.“插秧变抛秧”种植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流失B.土地价格上涨C.机械化水平提升D.政府政策引导8.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破除“凌乱式”抛秧的有效途径是A.加快土地流转,实施机械插秧B.调整种植结构,多种经济作物C.实施良种补贴,提高水稻单产D.改良土壤肥力,提升耕地质量相邻流域的河流溯源侵蚀速度不同,侵蚀力强的河流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附件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请书(试行)草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育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报日期:年月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印制承诺书本人(单位)郑重承诺关于品种,申报—年度国家级草品种区试参试提交的所有材料、数据及相关附件真实有效,且未隐瞒任何影响品种区试参试结果的信息。
如有不实,本人(单位)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申报单位(法人代表):(签字、盖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区域试验参试申请书申报品种名称及拉丁名:是否为转基因品种:口是□否品种用途:口牧草口草坪草口观赏草口能源草口生态修复草品种类别:口育成品种口引进品种口野生驯化品种口地方品种繁殖方式:口有性繁殖口无性繁殖口其它种子千粒重:一(g) 净度:—(%) 种子发芽率:—(%) 现有原种等繁殖材料数量—kg品种用途及优势概述:选育(驯化、整理、引种)目标:亲本或品种来源:选育(驯化、整理、引种)过程:品种特性特征:品种比较试验情况:*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描述: *需鉴定的抗性指标及其对照品种:适宜种植范围:栽培技术要点:建议对照品种:备注:*选填项;此表可另加附页。
牧草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表(试验地点:草坪草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试验地点:注:品种用途为草坪草或与草坪草兼用填写。
天品堂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名称:二、项目承担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三、项目概述(企业简介、项目背景、建设地点、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主要经济指标、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一、公司简介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726万元。
公司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产学研究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综合型生态企业。
公司目前总的生产面积是9200平方米,主导产品:生物中药养生系列产品,佛茶系列产品。
公司下辖3个分厂,3个专业合作社。
2008年、2010年分别被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九华佛茶入选中国国际佛茶研究会重点推荐产品,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世界茶文化保护协会,茶文化遗产保护品种。
2009年公司被选定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2010年被授予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黄精活性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九华天然产物工程研究院。
2011年经省科技厅认定为第四批创新试点企业。
公司与中国中药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作协议和技术合同,聘任了一批权威教授、专家参与研究,技术力量雄厚,实战能力强。
五年来先后取得2项省级科技成果:七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型专利,十二项外观发明专利,三项省级科技成果,一项高新技术产品,构建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创造了生物中药、佛茶、黄精一流的研发能力。
1.2项目背景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国利建设地点:池州市贵池区墩上2、墩上街道办事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贵池区墩上街道办事处位于贵池区东部与青阳县五溪接壤,北靠九华山机场,西连马衙九华天池,南依神奇灵秀的九华山风景区。
办事处下辖21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38495人,其中城镇人口4193人,国土面积199平方公里,出外打工是居民的主要收益,农业是办事处的支柱产业。
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项目名称:中药材种植项目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概况
中药材种植项目是在有限的空间,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中药材种植的一项综合性项目,旨在进行中药材种植、人工培育、加工、贮藏、销售等全过程集成经营,为满足健康产业和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
1.2项目总投资
本次中药材种植项目预计总投资约为6000万元,其中经营资金5000万元,建设资金1000万元。
1.3项目规模与产值
二、项目技术及工艺
2.1种植工艺
本次中药材种植项目按行业标准规定,采用现代化的育苗、种植、管养技术,采用集中放牧、农户包容种植、小块地技术,以及温室种植等技术模式,及现代化机械化的施肥管理,以提高种植效率和品质。
2.2培育技术
本次中药材种植项目采用先进的人工培育技术,根据不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培育技术进行改良,提高中药材的质量,降低成本。
2.3加工技术。
黑龙港沧州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双高产配套栽培技
术
段永波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针对黑龙港沧州平原区小麦、玉米的种植面积较大,但产量水平不高的现实,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从而实现了对光、热、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了小麦、玉米的高产、高效.
【总页数】3页(P203-205)
【作者】段永波
【作者单位】河北省献县农业局献县06225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河北低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提升理论与技术研究 [J], 孙彩娟
2.秸秆覆盖与种植密度对黑龙港平原区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柳斌辉;王溪森;王变银;张文英
3.河北低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提升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J], 邵立威;罗建美;尹工超;刘树勋
4.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采用“两晚”技术的产量效应模拟分析 [J], 王娜;王靖;冯利平;潘学标;余卫东
5.黑龙港平原区冬小麦、夏玉米节水技术模式适应性模糊评价研究 [J], 吕丽华;王慧军;贾秀领;梁双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燕麦草市场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和背景燕麦草是一种常见的饲料作物,具有高产量、适应性强和营养丰富等优点。
本次调研旨在对国内燕麦草市场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发和推广燕麦草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市场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
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数据和信息,对燕麦草市场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估。
3. 市场需求分析3.1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燕麦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3.2 市场结构目前,燕麦草市场主要由大型养殖企业和个体养殖户构成。
大型养殖企业通常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对饲料质量有较高要求。
而个体养殖户则更注重饲料的价格和供应稳定性。
3.3 市场竞争燕麦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竞争,产品质量和价格。
一方面,优质燕麦草可以提供更好的营养价值,得到市场认可。
另一方面,价格低廉的饲料也具有市场竞争力。
4. 市场发展趋势4.1 市场机遇燕麦草作为一种高产饲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视,燕麦草在市场上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4.2 市场挑战尽管市场前景看好,燕麦草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生产工艺要求较高,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将对价格竞争造成一定的压力。
其次,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劣质产品,这给燕麦草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 市场推广和发展建议5.1 提升产品质量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燕麦草生产者应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加强科学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饲料的需求。
5.2 开展市场推广燕麦草生产者可以通过开展市场推广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可以与畜牧企业合作,通过合作推广或赞助活动等方式增强市场影响力。
5.3 加强合作与创新燕麦草生产者可以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
通过引进新技术和培育新品种,提高燕麦草的产量和质量。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名称:安徽致立千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二、项目区药业发展现状安徽省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
已有2196种中药材资源被发现,其中340多种野生、家生品种常年被收购。
虽然安徽省已被列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XXX试验示范,但目前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为促进中药材生产向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药业产业建设步伐,促进药业科技进步,提高药业科技含量,XXX计划实施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我国中药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栽培历史悠久。
已鉴定的可供药用的植物有5000多种,其中500多种需求量较大,主要依靠栽培的有250多种。
目前我国发展药材种植面积已达万公顷,中药材收购量约300万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致使多种药材市场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紧缺现象。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极大地促进了高效农业和立体农业的发展,加大了农村的开发力度,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的中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商品产量上,较以往都有了成倍的增长。
当前,全球已兴起了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热潮,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历史上,西方世界只崇信西药(化学药物),一直怀疑或否认中药(植物药)的功效。
随着中药的发展,人们对西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致使西药的疗效锐减,加之西药伴随着比较明显和普遍的毒副作用,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人们开始理解和认识了中医中药的独特疗效,中药逐渐为西方人所接受。
中药开始逐步进入了历来受禁锢的西方市场,并且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欢迎。
这给中药创造了更为可喜的历史机遇,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医药开始走向世界。
目前,中药材市场保持着供求稳定发展的状况,但是优质无公害中药材品种、市场大宗品种和临床常用品种多数处于供应不足状态。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6):166~172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6.022收稿日期:2022-10-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01190)ꎻ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1B0202030002)ꎻ岭南现代农业实验室科研项目(NT2021010)ꎻ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030301007)作者简介:邓毓灏(1996 )ꎬ男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农业生态学ꎮE-mail:1012756423@qq.com通信作者:向慧敏(1985 )ꎬ女ꎬ博士ꎬ讲师ꎬ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和土壤生态学研究ꎮE-mail:hmxiang@scau.edu.cn章家恩(1968 )ꎬ男ꎬ博士ꎬ教授ꎬ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㊁土壤生态学和入侵生态学等研究ꎮE-mail:jeanzh@scau.edu.cn水稻间作生产模式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邓毓灏1ꎬ邝美杰1ꎬ黑泽文1ꎬ章家恩1ꎬ2ꎬ3ꎬ4ꎬ5ꎬ向慧敏1ꎬ3ꎬ4ꎬ5(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ꎬ广东广州㊀510642ꎻ2.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ꎬ广东广州㊀510642ꎻ3.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ꎬ广东广州㊀510642ꎻ4.广东省现代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ꎬ广东广州㊀510642ꎻ5.农业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ꎬ广东广州㊀510642)㊀㊀摘要:间作种植模式近年来日益成为稻田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热点之一ꎮ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水稻间作生产模式及其综合效应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ꎮ在稻田系统中ꎬ水稻可与水生豆科作物㊁水生蔬菜㊁水生草本花卉㊁萍类间作ꎬ具有改善农田小气候㊁提高养分利用率㊁防控病虫草害㊁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㊁修复污染土壤㊁提高土地利用当量比㊁增产增收等综合效应和效益ꎬ值得推广应用ꎮ但在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缺少生产标准㊁综合效应未能同步发挥㊁推广难度高等现实问题ꎬ仍需要开展品种多样化优选及优化配置㊁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化㊁与农艺农机技术综合集成应用㊁与水生植物间套作修复土壤污染㊁温室气体排放与碳汇功能影响等一系列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的深入㊁系统研究ꎮ关键词:间作ꎻ水稻ꎻ生态农业模式ꎻ综合效应ꎻ产业化发展中图分类号:S511.33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6-0166-07ResearchProgressandProspectofIntegratedEffectsofRiceIntercroppingProductionPatternsDengYuhao1ꎬKuangMeijie1ꎬHeiZewen1ꎬZhangJiaen1ꎬ2ꎬ3ꎬ4ꎬ5ꎬXiangHuimin1ꎬ3ꎬ4ꎬ5(1.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ꎬ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ꎬGuangzhou510642ꎬChinaꎻ2.GuangdongLaboratoryforLingnanModer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ꎬGuangzhou510642ꎬChinaꎻ3.GuangdongProvincialKeyLaboratoryofEco ̄CircularAgricultureꎬGuangzhouꎬ510642ꎬChinaꎻ4.Guangdong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reofModernEco ̄AgricultureandCircularAgricultureꎬGuangzhou510642ꎬChinaꎻ5.KeyLaboratoryofAgro ̄EnvironmentintheTropicsofSouthChinaꎬMinistryofAgricultureandRuralAffairsꎬGuangzhou510642ꎬChina)Abstract㊀Intercroppinghasbecomeoneoftheresearchhotspotsofecologicalagriculturemodelsinricefieldsinrecentyears.Thispapersummarizedtheresearchesonriceintercroppingproductionmodelsandtheircomprehensiveeffectsathomeandabroadbyliteratureretrieval.Ricecouldbeintercroppedwithaquaticlegu ̄minouscropsꎬaquaticvegetablesꎬaquaticherbaceousflowersandduckweedsinthepaddysystemꎬwhichhadcomprehensiveeffectsandbenefitssuchasimprovingfarmlandmicroclimateꎬimprovingnutrientutilizationef ̄ficiencyꎬpreventingandcontrollingdiseasesꎬpestsandweedsꎬincreasingsoilmicrobialdiversityꎬrepairingpollutedsoilꎬimprovinglanduseequivalentratioꎬincreasingyieldandincomeꎬsothesemodelswere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Howeverꎬintheprocessoftheirindustrializationdevelopmentꎬthereweresomepracticalproblemssuchaslackofproductionstandardsꎬnonsynchronousrealizationofcomprehensiveeffectꎬhighdifficultyinpromotion.Itwasstillnecessarytocarryoutin ̄depthandsystematicresearchesonaseriesofscientificissuesandkeytechnologiessuchasvarietydiversificationandallocationoptimizationꎬpro ̄ductiontechnologyregulationandstandardizationꎬintegratedapplicationofagronomicandagriculturalmachin ̄erytechnologiesꎬsoilpollutionremediationusingriceintercroppedwithaquaticplantsꎬeffectsofriceinter ̄croppingsystemongreenhousegasemissionandcarbonsinkfunction.Keywords㊀IntercroppingꎻRiceꎻEco ̄agriculturemodelꎻComprehensiveeffectsꎻIndustrializationdevel ̄opment㊀㊀水稻是全球近50%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ꎬ90%水稻产于亚洲ꎮ我国是水稻生产的主要国家之一ꎬ种植面积3000万公顷左右ꎬ居世界第二ꎬ总产量高达2亿吨以上ꎬ是世界上水稻产量最高的国家[1]ꎮ水稻也是广东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ꎮ近30多年来ꎬ广东省水稻年平均播种面积为283万公顷ꎬ水稻总产量占广东省粮食产量的80.07%~92.06%ꎬ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8.23%[2]ꎮ长期以来ꎬ我国对水稻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遗传育种㊁栽培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ꎬ而对其绿色生态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相对较少ꎮ然而ꎬ随着水稻生产所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ꎬ可利用耕地越来越少等问题的出现ꎬ亟需研究和推广应用一些具有更高效且生态效应更好㊁经济效益更高的水稻种植模式ꎬ以同时满足当前水稻绿色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ꎮ间作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属但生长周期相似的作物在田间按一定行比间隔种植的生产模式ꎮ通常而言ꎬ间作可以使作物更好地利用光㊁热㊁土和水等自然资源ꎬ对增加作物产量㊁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和控制病虫害有显著的效果[3]ꎮ水稻间作是间作技术在稻田中的具体应用ꎬ也具有间作系统相关的生态效应[4]ꎬ但就目前而言ꎬ水稻间作相关研究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占比较少ꎮ为此ꎬ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水稻间作生产模式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ꎬ总结水稻间作模式的综合效应ꎬ分析水稻间作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原因ꎬ并提出相关的研究展望与建议ꎬ旨在为水稻间作模式的高效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ꎮ1㊀水稻间作生产研究现状水稻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广泛ꎬ除南极洲之外ꎬ几乎大部分大洲上都有水稻生长ꎮ当前ꎬ水稻生产大多为单一化生产方式(单作)ꎮ以往关于水稻遗传育种㊁栽培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研究比较多ꎬ关于水稻间作生产模式尤其是水稻与其它水生植物间作进行绿色生产方面的研究较少ꎮ当前国内外围绕水稻间作生产的研究现状如下:(1)国内外开展水稻间作模式研究的国家较少ꎬ主要集中在我国ꎬ而世界其他国家开展此方面研究缺乏[5]ꎮ(2)国内外已研究的水稻间作模式主要有水稻与水生蔬菜间作㊁水稻与花卉类草本植物间作㊁水稻与水生豆科作物间作以及水稻与萍类间作这四大类(表1)ꎮ但总体而言ꎬ水稻间作水生植物模式数量有限ꎮ㊀㊀表1㊀稻田水稻间作模式类型间作类型间作植物名称参考文献水稻//水生蔬菜雍菜[3ꎬ10ꎬ11ꎬ18ꎬ19ꎬ22]水芹[2]慈姑[18]荸荠[26]水稻//水生草本植物美人蕉[6ꎬ11ꎬ25]梭鱼草[11ꎬ12]再力花[11ꎬ12]婆罗米[24]菖蒲[11]水稻//水生豆科植物水合欢[5ꎬ7ꎬ20]水稻//萍类红萍[8]㊀㊀注:表中 // 代表间作ꎮ㊀㊀(3)以上各水稻间作模式当前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土壤养分利用㊁土壤重金属修复㊁水稻病虫草害防治㊁土壤微生物等多个领域ꎮ研究结果表明水稻间作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和边际效应761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邓毓灏ꎬ等:水稻间作生产模式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的优势ꎬ提高氮素利用率和水稻产量ꎬ降低水稻植株和土壤中的镉含量ꎬ减少杂草滋生并降低病害发病率ꎬ提高土壤微生物量ꎬ增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ꎮ但此类研究大多仅停留在效应层面ꎬ而缺乏较为深入的机理研究ꎮ总之ꎬ从水稻间作的研究区域㊁间作植物种类组成和研究深度而言ꎬ水稻间作模式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ꎬ有待进一步开展创新研究ꎬ形成关键技术ꎬ以便更好地应用到生产中ꎮ2㊀稻田间作综合效应2.1㊀对土壤理化特性的改善效应氮素是组成水稻体内器官和支持水稻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元素ꎮ研究发现ꎬ水稻与其它作物间作ꎬ在不影响其它作物营养元素吸收的条件下ꎬ能显著增加水稻对氮素养分的吸收和利用ꎬ其中水稻与水生豆科作物水合欢间作时ꎬ水合欢的固氮作用可为水稻生长提供更多的氮素营养ꎬ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6ꎬ7]ꎮ在间作系统中适当增加磷和钾等元素ꎬ更有利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ꎬ例如ꎬ水稻与红萍间作系统中ꎬ施加磷肥可以提高水稻的氮素吸收和产量ꎬ这是由于磷肥的增加使氮肥更好地发挥作用ꎬ使水稻的实粒数和穗数增加ꎬ从而增加水稻产量[8ꎬ9]ꎮ水稻间作不仅可提高氮素利用ꎬ也可促进其它元素的吸收ꎮ研究表明ꎬ水稻和水雍菜间作显著增加水稻对氮素和硅元素的吸收量ꎬ并使水稻成熟期叶片中的硅含量上升ꎬ改善水稻的营养组成ꎬ此外还可增加土壤有效硅㊁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ꎬ但不会影响土壤的全量养分[10ꎬ11]ꎮ同时ꎬ水稻间作多年生水生植物ꎬ可以提高土壤生物量碳和生物量氮ꎮ水稻与菖蒲间作系统与单作系统相比ꎬ其土壤总有机碳㊁全氮㊁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水分含量均较高ꎬ明显改善土壤肥力状况[12ꎬ13]ꎮ2.2㊀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应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通常包括物理修复㊁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种方法ꎬ其中生物修复因其具有环保㊁成本低等优势而日益受到青睐ꎮ已有研究表明ꎬ稻田间作也可发挥植物修复的作用ꎬ水稻与超累积植物间作可以解决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问题[14]ꎮ镉和砷等重金属污染是当前水稻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ꎮ镉和砷污染主要来自工业 三废 的不合规排放ꎬ其中镉大多以六价出现并最终合成镉化合物ꎻ砷元素本身毒性极低ꎬ但砷化合物均有毒性(其中三价砷化合物毒性更强)ꎬ食用镉和砷含量超标的稻米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15-18]ꎮ相关研究表明ꎬ水稻间作系统可以提高被污染土壤的pH值ꎬ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ꎬ增强铁斑ꎻ而高的铁斑会促进超累积植物对镉的吸收ꎬ进一步削弱水稻根部对镉的吸收ꎬ从而降低土壤污染ꎬ达到修复土壤污染的作用[16]ꎮ如在水稻与再力花间作模式下ꎬ由于再力花的生物量大ꎬ吸收镉的能力强ꎬ因而可明显减少水稻对镉的吸收ꎬ同时不会明显影响水稻产量ꎬ可以实现对轻度镉污染土地 边修复㊁边生产 的目标[17]ꎮ此外ꎬ在水稻与水雍菜间作等间作模式下ꎬ土壤重金属含量也显著降低ꎬ可见ꎬ稻田间作其它水生植物(特别是非食用的水生植物)有利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可持续利用[19-21]ꎮ2.3㊀对病虫草害的防控效应在水稻生产过程中ꎬ病㊁虫㊁草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ꎮ控制水稻病虫草害的常规方法有光诱捕害虫等物理方法和施用杀虫剂㊁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化学方法ꎬ还有引入害虫天敌等生物方法ꎮ运用物理防控方法通常需要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ꎬ而使用除草剂和农药又势必会加重农业面源污染㊁降低土壤生物多样性ꎬ且长期使用会致病虫草产生抗药性而使危害加重[22]ꎬ更为严重的是会影响水稻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ꎮ研究表明ꎬ间作可实现水稻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目标ꎮ例如ꎬ水稻与水雍菜㊁慈姑间作能有效降低水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率ꎬ使间作系统的病虫草害明显低于水稻单作ꎬ同时由于间作中水生蔬菜生物量的增加ꎬ有效地抑制杂草滋生[23ꎬ24]ꎮ此外ꎬ水稻与婆罗米㊁美人蕉㊁梭鱼草等[25ꎬ26]水生植物间作也可以显著减少水稻病虫草害的发生ꎻ水稻间作荸荠时ꎬ荸荠的根系分泌物中含有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ꎬ可抑制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发生[27]ꎮ2.4㊀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作物生长过程中ꎬ地上部和地下部相互作用㊁相互影响ꎬ而且作物地下部的生长又与土壤微生86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物的作用密切相关ꎮ相比水稻单作而言ꎬ两种作物间作一方面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ꎬ另一方面可通过土壤微生物与水稻根系及土壤养分的相互作用ꎬ进而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的产量㊁质量和抗逆性等[28-30]ꎮ有关研究表明ꎬ水稻间作多年生水生植物可以明显提高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ꎬ显著改善土壤特性ꎬ同时水生植物可为微生物提供更有利的栖息地ꎬ增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的可持续性[12]ꎮ另外ꎬ水稻间作对土壤病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ꎮ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发生也与土壤中的病原菌有关ꎬ研究表明ꎬ在水稻与荸荠间作模式中ꎬ荸荠对这些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ꎬ从而有助于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控制[27]ꎮ3㊀稻田间作生产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研究现状来看ꎬ有关稻田作物间作的研究日益增多ꎬ但目前大多研究还停留在间作效应层面ꎬ深层次的机理研究以及关键技术研发与生产技术体系集成构建还较为缺乏ꎮ同时ꎬ间作植物的种类与数量也十分不足ꎬ在未来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ꎮ3.1㊀水稻间作技术缺少规范化生产标准目前ꎬ水稻间作的相关研究与推广应用还处在起始阶段ꎬ与水稻间作的植物物种开发较少ꎮ从表1可以看出ꎬ目前研究的间作植物只有四大类ꎬ水稻与这四大类植物间作的综合效应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研究ꎬ同时ꎬ较为成熟的水稻间作模式与技术体系较少ꎬ且缺少正式发布的生产技术规程或标准ꎮ在整个水稻间作生产过程中ꎬ仍然缺少相应的技术标准去指导农民生产ꎮ例如ꎬ在种植过程中ꎬ水稻与间作植物的品种选择及机械化生产㊁田间管理等问题ꎻ在收获过程中ꎬ仍存在水稻和间作植物之间不同的收获方式及轻简生产㊁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参考的质量标准等问题ꎮ上述一系列问题所涉及到的技术参数和标准均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制定规范化的生产技术规程或标准ꎮ3.2㊀水稻间作模式综合效益未能同步发挥稻田间作具有农田生态改善效应㊁修复效应㊁防控效应等多种生态效益ꎬ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ꎬ达到绿色生产的要求ꎮ但由于水稻间作其它作物需占用稻田面积ꎬ进而减少水稻的实际生产面积ꎬ使水稻产量达不到最大化粮食生产目标ꎮ而且水稻间作相较于单作ꎬ生产成本会有所增加ꎬ若间作植物的经济产出不能超过间作所增加的成本投入ꎬ则其经济效益也随之下降ꎬ使得水稻间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对降低ꎬ这势必会对农民收入和生产积极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ꎬ不利于水稻间作生产的推广应用及可持续发展ꎮ因此ꎬ如何实现轻简生产ꎬ如何在提高稻田间作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ꎬ进而使农民和社会广泛接受ꎬ仍是影响其能否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ꎮ3.3㊀稻田间作推广难度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ꎬ水稻产量始终是水稻研究和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ꎬ人们一直在探寻更高产的品种ꎬ以满足社会的需求ꎮ然而ꎬ相对单作模式ꎬ水稻间作生产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水稻面积ꎬ影响水稻产量ꎮ同时ꎬ水稻间作生产中ꎬ由于其它作物的育苗㊁移栽㊁田间管理及收获等均比单一种植水稻费时费力ꎬ且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更高ꎬ这些因素都加大了水稻间作模式的推广应用难度ꎮ此外ꎬ当前农业劳动力日益减少ꎬ人工成本日渐升高ꎬ这就使水稻间作较单作增加的收入ꎬ不一定能很好地弥补其生产成本及技术难度提升所带来的附加成本ꎬ这更加大了水稻间作模式的推广难度ꎮ目前ꎬ机械化生产主要集中在水稻单作生产区域ꎬ间作生产由于 耕种管收 两种作物会增加机械运行的难度和成本ꎬ而且当前可用于水稻间作的机械化生产技术尚未配套ꎬ因此ꎬ在水稻间作生产中亟需开展大量研究ꎬ实现稻田间作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突破与集成应用[31]ꎮ4㊀研究展望水稻间作生产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目标ꎬ展示出良好的生产应用前景ꎬ但仍存在一系列的理论与关键技术以及生产应用问题ꎮ为此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ꎬ以便更好地推进稻田间作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与可持续发展ꎮ4.1㊀关于水稻间作品种的多样化优选与优化配置研究总体而言ꎬ当前水稻与其它植物间作的优化961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邓毓灏ꎬ等:水稻间作生产模式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模式及其适宜种类十分有限ꎬ需进一步扩展水稻间作模式种类的相关研究ꎬ其中不仅是间作植物的选择和优化ꎬ水稻优良品种选择也十分重要ꎮ近年来ꎬ大量研究证明不同水稻品种间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ꎬ从而提高水稻产量[32ꎬ33]ꎮ不同水稻品种与同种间作植物的间作效益不同ꎬ同种水稻品种与不同种类间作植物的间作效益也各异[34ꎬ35]ꎮ相关研究表明ꎬ水稻品种有7000多种ꎬ这对水稻生态型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36]ꎮ因此ꎬ在与水稻间作品种的多样化优选与优化配置研究中ꎬ若要提高水稻产量和相应的田间综合效应ꎬ这不仅需要加大除水稻以外的间作植物种类的筛选㊁优化和开发利用ꎬ还需要同步进行不同水稻品种的优选和优化配置研究ꎮ4.2㊀关于水稻间作生产技术规程及标准化研究水稻间作模式缺少一系列的技术参数ꎬ如水稻与间作植物品种的优化匹配标准㊁间作规格㊁栽培技术标准㊁田间管理标准㊁收获技术标准㊁农产品质量标准等ꎬ均需要开展大量研究才能制定出相关的标准化技术规程ꎬ从而为稻田间作生产应用提供详细的指导方案ꎮ其它的水稻生产模式ꎬ如稻田种养模式和水稻单作机械化生产体系ꎬ相对而言较为成熟ꎬ若将水稻间作模式与这些成熟的生产模式相结合ꎬ可以兼顾水稻间作模式与其它生产模式的优势ꎬ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ꎬ扩大生产收益ꎬ从而让农民更乐于接受水稻间作模式[37]ꎮ同时ꎬ加强水稻间作模式在不同土地㊁不同气候等条件下的标准化技术规程及其与不同生产模式结合的研究ꎬ进而集成为高效㊁多样㊁生态的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标准体系ꎬ才能使水稻生产更标准㊁更高效㊁更绿色[38]ꎮ4.3㊀关于水稻间作与农艺农机技术综合集成应用研究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根本出路ꎬ我国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正走向全程机械化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以整地㊁种植㊁田间管理㊁收获㊁烘干㊁秸秆处理为重点作业环节ꎬ配置相应的机具进行生产ꎬ达到提高生产效率㊁节约生产成本㊁缓解用工难问题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目的[39ꎬ40]ꎮ水稻间作模式的发展应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相结合ꎬ以较少的人力资源使用ꎬ使水稻间作生产更高效[41]ꎮ水稻间作的机械化生产发展需要以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基础ꎬ根据种植要求㊁田间管理㊁收获方式等条件ꎬ制定相关的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技术方案ꎬ以此研发配套的农机技术来达到同时节省人工成本和规范稻田间作生产的目的[42ꎬ43]ꎮ4.4㊀关于水稻间作修复土壤污染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已有研究表明ꎬ水稻间作模式具有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作用ꎬ水稻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是重金属进入籽粒的首要环节ꎬ而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竞争能力比水稻强ꎬ使水稻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减少ꎬ降低了水稻植株中的重金属含量[44ꎬ45]ꎮ因此ꎬ水稻与超积累植物间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ꎬ可以作为稻田间作关键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46]ꎮ同时ꎬ有研究表明在施用生物炭等钝化材料的条件下ꎬ土壤pH升高ꎬ有效降低了土壤和水稻中的有效镉含量ꎬ因此在水稻间作模式中施用生物炭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稻田间作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率[47ꎬ48]ꎮ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后期处理是水稻间作模式中的技术难题ꎬ也需要开展研究来解决ꎬ进而集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水稻间作模式体系与整体方案[49]ꎮ目前ꎬ有关水稻间作模式对土壤有机污染的修复研究还很少ꎬ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研究ꎮ4.5㊀关于水稻间作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与碳汇功能影响研究在当今全球变暖的背景下ꎬ我国提出要在2030年和2060年分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ꎮ全球变暖的原因主要是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温室效应ꎬ最终使地球气温上升ꎮ温室气体中CH4和N2O对地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全球变暖有着重要影响ꎬ农业生产活动是CH4和N2O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ꎬ分别占全球人为排放总量的45%~50%和20%~70%[50]ꎮ有关研究表明ꎬ旱地作物间作(如玉米/大豆间作等)可以明显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51ꎬ52]ꎬ但稻田水稻间作能否减排温室气体却少有研究ꎬ因此ꎬ有关稻田间作的碳源/汇功能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方面有待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吴媛媛.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新农业ꎬ201807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7):27-28.[2]㊀向慧敏ꎬ章家恩ꎬ罗明珠ꎬ等.水稻与水芹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草害和产量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ꎬ2013ꎬ29(1):58-63.[3]㊀宁川川.水稻和雍菜间作的生态效应及其促进水稻吸收硅的机理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ꎬ2018. [4]㊀汤利ꎬ卢国理ꎬ楚秩欧ꎬ等.水稻间作系统高氮投入对水稻产量㊁氮素利用及稻瘟病发生的影响[C]//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上).2008.[5]㊀张少斌ꎬ梁开明ꎬ张殷ꎬ等.水稻与水合欢间作对作物群体产量㊁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ꎬ2016ꎬ25(11):1856-1864.[6]㊀蓝妮ꎬ向慧敏ꎬ章家恩ꎬ等.水稻与美人蕉间作对水稻生长㊁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ꎬ2018ꎬ26(8):1170-1179.[7]㊀HeiZWꎬXiangHMꎬZhangJEꎬetal.Watermimosa(Neptu ̄niaoleraceaLour.)canfixandtransfernitrogentoriceintheirintercroppingsystem[J].J.Sci.ofFoodandAgric.ꎬ2021ꎬ102(1):156-166.[8]㊀SinghDPꎬSinghPK.ResponseofAzollacarolinianaandricetophosphorusenrichmentoftheAzollainoculumandphosphor ̄usfertilizationduringintercropping[J].Experi.Agric.ꎬ1995ꎬ31(1):21-26.[9]㊀宁川川ꎬ杨荣双ꎬ蔡茂霞ꎬ等.水稻-雍菜间作系统中种间关系和水稻的硅㊁氮营养状况[J].应用生态学报ꎬ2017ꎬ28(2):474-484.[10]宁川川ꎬ陈权洋ꎬ胡洪婕ꎬ等.水稻与雍菜间作对水稻生长㊁产量和病虫害控制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ꎬ2017ꎬ36(10):2866-2873.[11]WangJXꎬLuXNꎬZhangJEꎬetal.Intercroppingperenniala ̄quaticplantswithriceimprovedpaddyfieldsoilmicrobialbio ̄massꎬbiomasscarbonandbiomassnitrogentofacilitatesoilsus ̄tainability[J].Soil&TillageResearchꎬ2021ꎬ208:104908. [12]XiangHMꎬLanNꎬWangFGꎬetal.Reducedpestsꎬimprovedgrainqualityandgreatertotalincome:benefitsofintercroppingricewithPontederiacordata[J].J.Sci.FoodAgric.ꎬ2021ꎬ101(14):5907-5917.[13]BaghaieAHꎬAghiliF.HealthriskassessmentofPbandCdinsoilꎬwheatꎬandbarleyinshazandcountyꎬcentralofiran[J].J.Environ.HealthSci.andEngineeringꎬ2019ꎬ17(1):467-477. [14]冯爱煊.镉污染紫色稻田土壤的植物间作修复与安全利用技术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ꎬ2020.[15]XiangMTꎬLiYꎬYangJYꎬetal.Heavymetalcontaminationriskassessmentandcorrelationanalysisofheavymetalcontentsinsoilandcrops[J].Environ.Pollutionꎬ2021ꎬ278:116911. [16]XuYGꎬFengJYꎬLiHS.Howintercroppingandmixedsys ̄temsreducecadmiumconcentrationinricegrainsandimprovegrainyields[J].J.Hazar.Mater.ꎬ2021ꎬ402:123762. [17]WangJXꎬLuXNꎬZhangJEꎬetal.Riceintercroppingwithal ̄ligatorflag(Thaliadealbata):anovelmodeltoproducesafecerealgrainswhileremediatingcadmiumcontaminatedpaddysoil[J].J.Hazar.Mater.ꎬ2021ꎬ394:122505.[18]HuangSYꎬZhuoCꎬDuXYꎬetal.Remediationofarsenic ̄con ̄taminatedpaddysoilbyintercroppingaquaticvegetablesandrice[J].Inter.J.Phytoreme.ꎬ2021ꎬ23(10):1021-1029. [19]KangZMꎬZhangWYꎬQinJHꎬetal.Yieldadvantageandcadmiumdecreasingofriceinintercroppingwithwaterspinachundermoisturemanagement[J].Ecotoxi.andEnviron.Safetyꎬ2020ꎬ190:110102.[20]黑泽文ꎬ向慧敏ꎬ章家恩ꎬ等.水合欢对重金属Cd㊁Pb的耐受性及吸收富集特性[J].生态毒理学报ꎬ2019ꎬ14(3):286-296.[21]赵泽宇.土壤农药污染现状调查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蚕业ꎬ2021ꎬ55(4):31-32.[22]LiangKMꎬYangTꎬZhangSBꎬetal.Effectsofintercroppingriceandwaterspinachonnetyieldsandpestcontrol:anexperi ̄mentinsouthernChina[J].Inter.J.Agric.Sustain.ꎬ2016ꎬ14(4):448-465.[23]梁开明ꎬ章家恩ꎬ杨滔ꎬ等.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ꎬ2014ꎬ22(7):757-765.[24]JoshiNꎬPandeySTꎬKumarAꎬetal.Weedmanagementprac ̄ticesinrice(Oryzasativa)plusbrahmi(Bacopamonnieri)in ̄tercroppingsystem[J].Ind.J.Agr.Sci.ꎬ2019ꎬ89(10):1612-1616.[25]蓝妮.水稻与美人蕉㊁梭鱼草间作的综合效应研究[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ꎬ2018.[26]QinJHꎬHeHZꎬLuoSMꎬetal.Effectsofrice ̄waterchestnutintercroppingonricesheathblightandriceblastdiseases[J].CropProtectionꎬ2013ꎬ43:89-93.[27]丁兆军ꎬ白洋.根系发育和微生物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ꎬ2021ꎬ51(10):1447-1456. [28]连文慧ꎬ董雷ꎬ李文均.土壤环境下的根际微生物和植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ꎬ2021ꎬ41(4):74-83. [29]穆文强ꎬ康慎敏ꎬ李平兰.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的生长促进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ꎬ2022ꎬ34(2):118-127. [30]秦琦.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ꎬ2019(3):3-4.[31]董楠.不同作物组合间作优势和时空稳定性的生态机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ꎬ2017.[32]左元梅ꎬ张福锁.不同间作组合和间作方式对花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ꎬ2003ꎬ36(3):300-306. [33]ZhuYYꎬChenHRꎬFanJHꎬetal.Geneticdiversityanddis ̄easecontrolinrice[J].Natureꎬ2000ꎬ406(6797):718-722. [34]HanGYꎬLangJꎬSunYꎬetal.Intercroppingofricevarietiesincreasestheefficiencyofblastcontrolthroughreduceddiseaseoccurrenceandvariability[J].J.IntegrativeAgri.ꎬ2016ꎬ15(4):795-802.[35]LiRHꎬLiMJꎬUmairAꎬetal.Exploringtherelationshipsbe ̄171㊀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邓毓灏ꎬ等:水稻间作生产模式的综合效应研究进展及展望tweenyieldandyield ̄relatedtraitsforricevarietiesreleasedinChinafrom1978to2017[J].FrontiersinPlantSci.ꎬ2019ꎬ10:00543.[36]LiMJꎬZhangJEꎬLiuSWꎬetal.Mixed ̄croppingsystemsofdifferentricecultivarshavegrainyieldandqualityadvantagesovermono ̄croppingsystems[J].J.oftheSci.ofFoodandAgri.ꎬ2019ꎬ99(7):3326-3334.[37]LiMJꎬLiRHꎬZhangJEꎬetal.Effectsoftheintegrationofmixed ̄croppingandrice ̄duckco ̄cultureonriceyieldandsoilnutrientsinsouthernChina[J].J.oftheSci.ofFoodandAgri.ꎬ2020ꎬ100(1):277-286.[38]叶雪辉ꎬ梁生ꎬ宋瑜清ꎬ等.广东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荐模式[J].现代农业装备ꎬ2021ꎬ42(3):79-82. [39]徐飞.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农业ꎬ2021(4):41-42.[40]熊元清ꎬ熊青琳.水稻人工直播与机械化生产的利弊与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ꎬ2016ꎬ4(12):99-101.[41]聂照义.水稻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J].农技服务ꎬ2015(8):61.[42]罗宗德.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与农艺结合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ꎬ2021(4):212-213.[43]彭天玥ꎬ王洁玲.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㊁风险与管控对策研究[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 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二).2021:336-345ꎬ395.[44]许肖博ꎬ安鹏虎ꎬ郭天骄ꎬ等.水稻镉胁迫响应机制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ꎬ2021ꎬ35(5):415-426. [45]霍文敏ꎬ邹茸ꎬ王丽ꎬ等.间作条件下超积累和非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镉的积累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ꎬ2019(3):165-171.[46]王港ꎬ余海英ꎬ李廷轩ꎬ等.两种淹水模式下施用钝化材料对镉污染农田水稻安全生产的影响[J].环境科学ꎬ2022ꎬ43(2):1015-1022.[47]梁程ꎬ胡逸文ꎬ嵇梦圆ꎬ等.稻草生物炭对土壤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研究ꎬ2020ꎬ33(6):1539-1548.[48]张杏锋ꎬ夏汉平ꎬ李志安ꎬ等.牧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综述[J].生态学杂志ꎬ2009ꎬ28(8):1640-1646. [49]温婷ꎬ赵本良ꎬ章家恩.稻鸭共作中CH4和N2O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ꎬ2020ꎬ39(7):1442-1450.[50]陈津赛ꎬ王广帅ꎬ张莹莹ꎬ等.玉米大豆间作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ꎬ2020ꎬ39(9):32-40. [51]唐艺玲ꎬ王建武ꎬ杨文亭.间作对旱地CO2和N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ꎬ2016ꎬ27(4):1323-1330. [52]唐艺玲ꎬ管奥湄ꎬ周贤玉ꎬ等.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对华南地区甜玉米连作农田N2O排放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ꎬ2015ꎬ23(12):1529-1535.271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
林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度增加,市场对中药材需求量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以及现代农业对化肥、农药和水资源的过度依赖,传统的中草药种植方式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项目应运而生。
本项目旨在利用林地资源,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将传统中草药种植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并通过加工措施,延长草药的保质期,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项目分析和评估(一)市场需求分析:中药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者对高质量中草药的需求日益增长。
林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作为一种创新的种植模式,能够提供高品质的中草药材,满足市场需求。
(二)资源评估:我国拥有广阔的林地资源,适宜进行林下中药材种植。
同时,中草药对土壤要求较低,可以更好地利用林地资源。
(三)技术条件评估:林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需要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包括种植技术、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并降低劳动力成本。
(四)投资评估:林下中药材种植和加工项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种苗、农资、设备等,并进行线下市场推广。
预计初期投资约为100万元。
(五)风险评估: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市场竞争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政策风险等。
但是,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
三、项目实施方案(一)选择合适的林地资源:根据土壤环境和天气条件,选择适宜的林地进行种植。
(二)引进先进技术: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包括灌溉设备、喷灌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提高产量和质量。
(三)建立完善的种植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合理安排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良好的生长条件。
(四)加工和包装:通过采用现代加工技术,提高草药的保质期。
同时,进行精细包装,增加产品附加值。
(五)销售和推广: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通过线下市场渠道和线上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并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农业农村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的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8.12•【文号】农办案〔2024〕79号•【施行日期】2024.08.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150号(农业水利类006号)提案答复摘要农办案〔2024〕79号唐冬生等6名委员:你们提出的《关于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破解耕地“碎片化”的提案》收悉。
经商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创新综合种养模式,构建绿色种植制度2022年10月,我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耕地粮食生产功能,保持水稻生产主体地位,科学利用稻田水土资源,提高水稻和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合理确定发展规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采取系列政策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
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新增了关于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的罚则。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强调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决策部署,2021年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建立耕地进出平衡制度。
2023年建立耕地和生态保护“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耕地“非粮化”等重大问题。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指导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稳步推进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配合自然资源部继续抓好防止耕地“非粮化”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强化监测监管,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不种小麦种什么?河北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油葵杂交谷配套种植模式试推情况的调查小麦、玉米等作为主粮作物,长期在黑龙港地区普遍种植,由于都是高耗水作物,造成该地区地下水过度开采,井深多在3、4百米,有的甚至6、7百米,已经用到万年前的水了,对生态安全形成严重威胁,种植结构再不调整,势必危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各地对此已有共识,都在积极摸索合适的种植结构。
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难题是,不种小麦种什么?什么作物即可以维护生态安全,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又能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解决农民增收增效问题?对此,河北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年来在巨鹿、广宗、平乡推广油葵杂交谷配套种植模式,取得初步效果,对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范例。
一、油葵、杂交谷轮作模式推广办法。
从2012年开始,河北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巨、广、平三县为中心,辐射到邯郸市、衡水市、石家庄市,推广油葵杂交谷配套种植模式13万亩。
油葵品种选用早熟、高产、出油率高的美国矮大头系列品种,主要以S997为主。
杂交谷品种是杂交谷子专家赵治海培育的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特点的晚夏播品种,即“特早一号”。
每年3月播种油葵,7月中旬收获;杂交谷7月中下旬播种10月旬收获。
一年两熟,确保资源充分利用不浪费。
河北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河北省粮食产业集团合作,利用3—5年时间,建设冀中南100万亩油葵杂交谷配套种植基地,我单位以村为单位与基地村签订产品回收协议,油葵、杂交谷以每市斤分别高于市场价0.05元和0.3元的价格回收加工。
河北省粮食产业集团负责销售。
通过产业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化解市场风险,确保农民利益。
邢台市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通过广泛调研,对葵谷配套种植给予充分肯定,并组织邢台市东部10个县市于2014年1月在巨鹿召开推广会议,计划推广10万亩,产品由河北治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订单回收。
二、油葵、杂交谷配套种植模式效益良好1、经济效益出人意料。
广宗县种地大户李国钦,2013年在油葵收获后种植特早一号杂交谷子1400亩,平均亩产600斤,每市斤3元,已售完,两季亩收益3100元。
㊀第3卷㊀第3期2023年9月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JournalofForestryandGrasslandPolicyVol 3㊀No 3Sep 2023我国草产业发展实践及启示∗韩高翔㊀孙㊀彤㊀朱震锋(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㊀哈尔滨㊀150040)㊀收稿日期:2023-06-21∗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东北林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2572022BM01)㊀第一作者:韩高翔(2001-)ꎬ男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ꎮE-mail:hgxnsn@163 com㊀通信作者:朱震锋(1987-)ꎬ男ꎬ博士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ꎮE-mail:zzf_nefu@163 com摘要:我国草产业发展集中在草资源禀赋较为丰富的地区ꎬ近年来部分地区也因地制宜逐渐探索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草产业发展新模式ꎮ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促进草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ꎬ为推动各地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ꎮ文中梳理了1984年以来我国草产业发展的研究概况ꎬ总结了草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ꎬ涉及饲料草产业实践㊁草坪产业实践㊁药草产业实践和其他草产业实践ꎻ在此基础上ꎬ从正确处理草资源开发和草地保护的关系㊁发挥草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㊁加大草产业资源投入力度㊁发挥法律和政策对草产业的积极作用4个方面ꎬ提出了对未来我国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启示ꎮ关键词:草产业ꎻ草地资源ꎻ草地退化ꎻ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323 21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2096-9546(2023)03-0047-07DOI:10.12344/lczcyj.2023.06.21.0007韩高翔ꎬ孙彤ꎬ朱震锋.我国草产业发展实践及启示[J].林草政策研究ꎬ2023ꎬ3(3):47-53.GrassIndustryDevelopmentinChina:PracticesandEnlightenmentHanGaoxiang㊀SunTong㊀ZhuZhenfeng(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ꎬ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ꎬHarbin150040ꎬHeilongjiangꎬChina)Abstract:China sgrassindustryisconcentratedintheregionswiththerichgrassresourcesꎬandinrecentyearsꎬsomeotherregionshavegraduallyexploredanewdevelopmentmodelforgrassindustryinlinewithlocalconditions.Ourcountryhasreleasedaseriesofdocumentson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grassindustryꎬwhichprovidespolicyguidanceforpromotinghigh ̄qualitydevelopmentinvariousregions.ByreviewingtheresearchonthegrassindustrydevelopmentinChinasince1984ꎬthepapersummarizesthepracticalexperienceingrassindustrydevelopmentꎬinvolvingfodderindustryꎬturfindustryꎬmedicinalherbindustryandtheothers.Onthisbasisꎬtheinspirationsonthefuturehigh ̄qualitydevelopmentofgrassindustryinChinaareputforwardfromthe4aspectsꎬi e ꎬcorrectlytackl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grassresourcedevelopmentandthegrasslandprotectionꎬplayinganimportantroleinruralrevitalizationꎬincreasingtheinputstograssindustryꎬandgivingplaytotherolesoflawsandpoliciesingrassindustry.Keywords:grassindustryꎻgrasslandresourcesꎻgrasslanddegradationꎻhigh ̄qualitydevelopment㊀㊀我国关于草产业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ꎮ1984年ꎬ钱学森[1-2]提出 立草为业的概念ꎬ设想建立知识密集型草业产业ꎬ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发展草业产业ꎮ随着我国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3卷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ꎬ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篇章ꎬ草产业不仅是草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ꎬ还承担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使命ꎮ发展草产业已成为推动各地区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ꎮ2019年2月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促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ꎬ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中包括要培育和壮大草产业ꎻ2022年1月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 2025年)»ꎬ提出我国林草产业的任务及目标(到2025年)ꎬ明确了包括草产业在内的 十四五 时期林草产业发展的12个重点领域ꎮ近年来ꎬ我国草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ꎬ综合效益不断显现ꎮ本文将梳理1984年以来草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ꎬ归纳总结我国草产业的实践经验ꎬ并提出对未来我国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启示ꎮ1㊀草产业发展历程关于我国草产业发展阶段国内学者界定不一ꎬ总体上可将1949年以来我国草产业的发展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3]ꎮ第1阶段为1949 1978年ꎮ此阶段是我国草产业初步建立ꎬ也是草产业艰难发展的阶段ꎮ草产业不兴是该时期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ꎮ第2阶段为1979 1999年ꎮ此阶段以饲料草产业和草坪产业为代表的草产业逐渐形成生产㊁加工和经营一体化发展格局ꎮ这一时期ꎬ国内学者就饲料草产业如何促进畜牧产业发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4-5]ꎮ就草坪产业而言ꎬ国内学者认为我国草坪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初步发展[6]ꎬ并涌现出一批草坪产业实践的生动案例ꎬ其作为新兴产业拥有较强的发展潜力[7-8]ꎻ20世纪90年代ꎬ虽然我国草坪产业发展仍处于 初级阶段 ꎬ但草坪产业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ꎬ并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9-12]ꎮ第3阶段为2000年至今ꎮ进入21世纪ꎬ机遇与挑战并存ꎮ此阶段草业集约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ꎬ我国草产业也将进行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ꎮ这一时期越来越多的草产业实践落地生根ꎬ国内学者就饲料草产业与畜牧产业二者的关系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探讨[13-18]ꎮ我国草坪产业迈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ꎬ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19-24]ꎮ药草产业[25-32]㊁橡胶草产业[33]㊁薰衣草产业[34-35]㊁竹藤芒草产业[36]㊁观赏草产业[37-40]等成为20世纪以来各地开创的草产业实践新形式ꎮ2㊀草产业发展实践经验2 1㊀饲料草产业饲料草产业与畜牧业密不可分ꎮ优良牧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ꎬ烘干后加工的绿色蛋白质饲料具有综合利用的高效益性[41]ꎬ高质量发展的饲料草产业有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ꎮ阿里木江等[5]认为草业不兴将掣肘畜牧产业的发展ꎬ振兴新疆草业刻不容缓ꎻ应建设人工饲料基地ꎬ促进畜草平衡ꎬ满足家畜对饲料草的需求ꎬ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ꎬ尤其要以技术推广为重点ꎮ黄国安等[13]通过分析饲料草产业和畜牧业之间的关系指出ꎬ饲料草产业化是实现农牧产业化的首要前提ꎻ提出内蒙古应结合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㊁退牧还草等工程扩大青贮饲料和紫花苜蓿的种植规模ꎬ加大退耕力度以大力推广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人工饲料草ꎬ并保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ꎮ张涛[14]总结平凉市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ꎬ提出平凉市饲料草产业在种植㊁加工等方面实现一体化ꎬ其饲料草种植面积达29 01万hm2ꎬ从事饲料草生产加工企业3家㊁专业合作社1家ꎬ年加工量达15万tꎬ能够为畜牧业提供有效饲料供应ꎮ随着畜牧业的生产发展和牧户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ꎬ饲料草商品的生产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将成为农牧结合重要且有效的方式之一[42]ꎮ改革开放后ꎬ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ꎬ食品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ꎬ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会倒逼草产业的转型升级ꎮ天水市为实现科学饲养管理㊁提高畜禽产品品质ꎬ在2013年建立起混合饲料加工场62个㊁粗饲料加工点211个ꎬ2009 2013年共生产混合饲料67 1万t㊁加工草粉43 4万tꎬ因地制宜推广青贮㊁微贮饲料㊁广氨化饲料等ꎬ加速饲料草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进程[16]ꎮ高质量的畜牧产品离不开高质量84㊀第3期㊀韩高翔㊀孙㊀彤㊀朱震锋:我国草产业发展实践及启示㊀㊀的饲料草产品ꎬ因此保证饲草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供给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ꎮ张志刚[17]提出发展以苜蓿为主的饲料草产业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ꎬ拓宽饲料来源ꎬ有效解决饲料草供应等难题ꎬ更大程度上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ꎬ满足社会对蛋白质的有效需求ꎬ进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ꎮ王玉斌等[18]对青海省某公司的特色畜牧业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表明ꎬ优质饲料草对畜牧业的贡献能够显著改善畜产品质量ꎬ使消费者购买到更安全㊁更绿色㊁更有机和更营养的畜产品ꎮ饲料草产业和畜牧业的深度融合是涉农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势所趋ꎮ我国饲料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ꎬ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ꎮ如今生活在草资源丰富和畜牧业发达地区的农民ꎬ其大部分的收入来自饲料草产业ꎮ各地立足于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ꎬ贯彻新发展理念ꎬ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ꎬ牢牢把握当地饲料草产业发展新机遇ꎬ通过饲料草这一新兴产业创造出较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ꎮ2 2㊀草坪产业起步晚是我国草坪业发展的一大特点ꎮ草坪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ꎮ孙吉雄[7]对我国草坪产业概况进行总结ꎬ界定草坪的概念㊁阐释草坪的内涵ꎬ并分析了草坪研究的历史和现状ꎬ总结草坪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ꎬ提出草坪业是草原科学的新领域ꎬ是较快发展的一门社会生产性的行业ꎮ发展速度快是我国草坪业发展的又一特点ꎮ邬桐[8]总结了1982年沈阳市用结缕草直播法成功建造大面积草坪足球场㊁1983年北京市建成天安门前3000m2草坪等相关实践ꎬ表明我国草坪产业正走上发展的快车道ꎮ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ꎬ我国从事草坪生产的企业达1000家ꎬ草坪产业年增长率高达30%~40%ꎮ我国草坪种子进口量年增长率高达70%以上ꎬ并且呈现逐年攀升态势ꎬ草坪产业相关的技术㊁设备㊁基础设施㊁技术人员等基本要素需求量增大[10]ꎮ草坪产业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ꎬ拓宽了更大产值空间ꎮ近年来ꎬ随着我国草坪产业结构不断完善ꎬ草坪产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ꎮ拉萨市草坪建植面积已突破百万平方米ꎬ不仅增添了城市现代化气息ꎬ还能提高高原地区的含氧量[20]ꎮ草坪产业已经成为溧阳市具有活力的特色富民产业之一[21]ꎮ溧阳市通过发展草坪产业能够快速提升城市绿色覆盖率ꎬ草坪的播种和栽培技术也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ꎻ未来溧阳市将加强草坪草种的培育和筛选ꎬ创新生产方式ꎬ促进草坪产业同肥料㊁农药和机械等产业融合ꎮ余承良等[24]对寿县草坪产业发展的调研结果显示ꎬ寿县草坪种植面积达2000hm2ꎬ草坪生产基地实现大面积㊁集中连片的规模化经营ꎬ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就业㊁增加了居民可支配收入ꎬ产生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ꎮ国内学者多从各地区草坪产业的基本情况出发ꎬ分析草坪产业的现状ꎬ认为草坪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前景ꎬ但也存在一些问题ꎬ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草坪产业的发展ꎮ孙衍启等[12]从全国各地草坪面积扩展的角度分析国内草坪业发展现状ꎬ指出建设高质量草坪是草坪业发展的根本出路ꎬ要不断提高草坪的建植和管护水平ꎮ于智勇等[23]认为草坪产业是绿色朝阳产业ꎬ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快发展现代草坪产业ꎮ单华佳等[24]从草坪建植㊁草坪产品㊁服务和科研教育4个体系出发ꎬ总结了我国草坪产业2001 2010年的发展状况ꎬ指出我国草坪产业发展要在加强行业管理㊁科技产出2方面下功夫ꎮ各地区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多因素ꎬ积极探索草坪产业发展的特色模式ꎬ借助草坪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ꎬ草坪产业生产经营体系也日渐成熟ꎮ未来我国草坪产业发展还将接续奋进ꎬ转换调整产业结构的思维方式ꎬ巩固拓展各地新兴产业模式发展的新优势ꎮ2 3㊀药草产业中草药产业是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ꎮ我国中药材种植的品种丰富ꎬ因此国内不同地区的学者致力于研究符合当地实际的中药材产业发展ꎬ并提出中药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ꎮ不同地区深入挖掘多种中药材的潜在价值ꎬ我国药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ꎬ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ꎬ逐步建立起更加完整和规范的药草产业体系ꎮ随着对艾草健康功效认知的逐渐深入ꎬ人94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3卷们越来越偏爱高质量的特色艾草产品ꎮ各地区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ꎬ巩固拓展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新优势ꎬ艾草产业发展正焕发出蓬勃生机ꎮ截至2022年底ꎬ南召县艾草种植面积达800hm2ꎬ年总产量超6 5万tꎬ艾草加工企业年产值为1 8亿元[25]ꎮ余海英等[26]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蕲春县艾草产业发展状况ꎬ指出当地发展艾草产业具备的自然㊁文化㊁基础设施等优势ꎬ截至2021年底全县种植艾草15600hm2ꎬ培育艾草产品1000多种ꎬ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0万个ꎬ品牌效益达98 69亿元ꎬ 小艾草ꎬ大产业 已经逐渐成为当地的共识ꎮ社旗县艾草种植面积达800hm2ꎬ培育并扶持了公司㊁专业合作社㊁家庭农场等具有代表性的艾草种植和加工主体ꎬ社旗县艾草产业已基本实现生产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27]ꎮ除艾草外ꎬ赶黄草㊁龙胆草㊁鸡骨草㊁仙草和冬凌草等也是非常宝贵的中药材ꎮ胡尚钦等[28]提出ꎬ要积极培育药用植物赶黄草新品种㊁加快良种的推广和应用ꎬ从而促进赶黄草产业的发展ꎮ黄彬等[29]研究显示ꎬ云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ꎬ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 4万hm2ꎬ总产值达2 58亿元ꎬ开创了中草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ꎬ依靠种植龙胆草药材带动种植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ꎮ覃杏柳[30]指出ꎬ鸡骨草具备种植成本低㊁药用价值高等优势ꎬ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资源之一ꎬ政策引导是促进鸡骨草中草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ꎮ武平县是传统中药材优势产区之一ꎬ仙草种植面积超过1000hm2ꎬ每年仙草产值在5500万元以上[31]ꎮ当地在推动仙草基地扩展壮大的同时ꎬ还积极推进仙草品牌建设ꎬ打造 武平仙草 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㊁ 可馨绿 福建省著名商标等ꎮ原维梓[32]总结了井镇枣庙村研发和推广种植野生冬凌草的现状ꎬ其核心种植区面积达333 33hm2ꎬ年产量达6500tꎬ冬凌草特色产业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ꎮ受自然条件的限制ꎬ药草产业的发展难度大ꎮ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要立足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ꎬ充分调研选择适合药草生长的自然环境ꎬ精心挑选㊁种植推广㊁培育开发优质的中草药品种ꎮ例如ꎬ黑龙江省可以依托其气候冷凉㊁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和森林资源广袤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ꎬ推动药草产业和林下经济的发展ꎮ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ꎬ药草产业的发展也逐渐具备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ꎬ高质量的药草产品更能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ꎬ进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ꎮ2 4㊀其他草产业我国草产业的实践类型丰富ꎬ除以上国内学者关注的3类典型的草产业实践外ꎬ国内学者还关注其他类型草产业的发展ꎮ高宇等[33]研究表明ꎬ橡胶草是天然产胶的原料ꎬ发展橡胶草产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ꎬ更是实现我国战略安全的重要保障ꎮ我国发展橡胶草产业必须要调整橡胶草品种结构ꎬ引进㊁开发㊁培育橡胶草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并推广ꎮ也有国内学者研究薰衣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经济社会价值ꎮ贾敏[35]实地调查表明ꎬ伊犁河谷具备独特的自然环境㊁强劲的市场需求和优越的旅游开发潜力ꎬ当地种植薰衣草的面积达3333 33hm2ꎬ占我国薰衣草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3%ꎬ是我国唯一一个以种植和生产薰衣草为主的地区ꎮ马凤江等[35]总结沈北新区薰衣草产业发展概况ꎬ沈北新区在2001年建成我国最大的薰衣草庄园ꎬ占地面积达333 33hm2ꎬ庄园中薰衣草的种植面积为106 67hm2ꎻ并指出其薰衣草产业的目标发展旨在全面提升沈北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ꎬ推动区域农户走上致富道路ꎮ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ꎬ文化与产业的融合为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ꎮ黄永平[36]提出ꎬ竹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ꎬ承载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ꎬ能焕发出巨大的商业价值ꎮ竹藤芒草是竹编的主要原材料ꎬ博白县竹藤芒草产业集采集㊁加工㊁利用和产品开发于一体ꎬ已经从自产自销模式发展到出口创汇模式ꎬ360多家竹藤芒草编织企业中有50多家获得了自营出口权ꎬ实现的销售总收入超过10亿元ꎬ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ꎮ此外ꎬ中国观赏草资源丰富ꎬ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我国观赏草产业发展的重要节点ꎮ中国观赏草产业在经历了北京奥运会㊁上海世博会等大型05㊀第3期㊀韩高翔㊀孙㊀彤㊀朱震锋:我国草产业发展实践及启示㊀㊀活动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ꎬ但也面临一些问题ꎮ武菊英[37]提出ꎬ奥运绿化建设中 鸟巢 周边种植的大量观赏草很大程度上展示了观赏草的魅力ꎬ但存在园林中运用观赏草时间较短㊁总体生产规模小㊁育苗的技术和标准不完善等问题ꎮ王秀英[38]研究表明ꎬ观赏草在鸟巢周边㊁奥运会沙滩排球场等大型项目中广泛使用ꎬ效果显著ꎮ郭丽娟[39]研究表明ꎬ张家口市发展观赏草产业兼具自然和经济双重优势ꎬ部分观赏草种植示范基地已逐渐探索出一条由政府主导㊁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发展思路ꎮ刘人君[40]研究发现ꎬ昆明市种植了较多观赏草ꎬ虽然大多数游客对观赏草品种的了解较少ꎬ但观赏草具有较大的园林应用潜力ꎬ应加强观赏草的推广力度ꎮ20世纪以来ꎬ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进步ꎬ其他草产业实践的形式逐渐丰富ꎬ并被赋予新的内涵ꎬ各地开创出不同的草产业实践类型ꎬ多样化的草产业实践也将为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ꎮ3㊀启示3 1㊀正确处理草资源开发和草地保护的关系就草资源开发而言ꎬ要紧紧依托自然资源优势ꎬ研究分析草产业发展的适应性ꎬ进行草资源的适度开发ꎮ草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种草ꎮ要充分认识到草地资源是农牧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ꎬ也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保障ꎬ是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ꎮ草产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自然资源条件ꎬ还要充分分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ꎮ草地资源发达的地区大部分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ꎬ要发挥草产业在提高收入㊁增加就业机会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ꎬ充分发挥草产业兼具的经济㊁社会和生态等多重功能ꎮ就草地保护而言ꎬ草原的生态系统功能关乎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地区稳定ꎮ如果草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ꎬ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遭到削弱ꎬ将会带来草原生产力下降和一定程度的 缺草 ꎬ不利于我国的供草安全ꎮ因此ꎬ发挥草产业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中的独特作用ꎬ践行 两山 理念ꎬ积极探索 两山 转化模式势在必行[43]ꎮ此外ꎬ还要在划定草原保护的生态红线㊁贯彻落实草原生态工程㊁加强草原生态的修复力度㊁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ꎮ3 2㊀发挥草产业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㊀㊀ 三农 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ꎬ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以来我国重大战略部署ꎮ草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ꎬ还能实现草产业和农牧产业的深度融合ꎬ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赋能[44]ꎮ要不断发扬草产业的资源优势ꎬ进行资源的深度整合ꎬ可以通过诸如饲料草产业和畜牧业二者的交叉融合ꎬ在设备㊁人才㊁信息等要素上积极合作共享ꎬ打造完整且有效的产业链条ꎬ以实现饲料草产业和畜牧业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ꎬ以二者合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提质和增效ꎮ在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和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过渡期ꎬ我国各地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实现共同富裕积累了大量经验ꎮ借鉴各地草产业的实践经验ꎬ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45]ꎮ3 3㊀持续加大对草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㊀㊀草产业具有发展周期长㊁收益见效慢㊁前期投入大等特点ꎮ要实现草产业规模化经营和逐渐壮大ꎬ吸引各类资源要素集聚ꎮ因此ꎬ完善草产业资源投入机制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ꎬ实现草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㊁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显得尤为必要ꎮ3 3 1㊀完善资金投入机制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扶持ꎬ也离不开多样化融资渠道的开拓ꎬ要探索出一条政策性资金扶持结合社会资本参与的融资道路ꎮ中央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需要加大对草产业发展资金㊁设施的扶持力度ꎬ如可以将资金用于购进种植和加工的机械ꎬ并给予从业者一定的生产性补贴和专项扶持资金等ꎬ切实解决草产业从业者的困难[46]ꎮ资金的投入还应向符合国家草产业大政方针导向的重点项目倾斜ꎬ如在草原科研投入方面ꎬ扶持一批草原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等ꎬ为草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ꎮ此外ꎬ15㊀㊀㊀㊀林㊀草㊀政㊀策㊀研㊀究㊀第3卷要优化投资结构ꎬ建立投资新机制ꎬ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草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㊁重点项目扶持㊁示范性种植基地建立等方面ꎮ3 3 2㊀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技术创新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体现ꎬ要加大先进技术应用于草产业的生产与加工环节ꎬ利用先进种植技术自主培育优质草种ꎬ并持续更新与草产业生产相关的机械设备[47]ꎮ草种质量是全面提升草产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ꎬ要逐步筛选一批优质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并推广ꎬ科学进行草种种植生产管理ꎬ不断完善良种繁育制度以提升草种品质ꎮ此外ꎬ有必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ꎬ完善产学研协同机制ꎬ提升涉林涉草高校科研能力ꎬ不断为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㊁信息和人才支撑ꎮ3 3 3㊀引导企业实施科学经营管理制度推动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应用于草产业的发展ꎬ不断优化企业组织管理结构㊁革新组织管理模式ꎬ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ꎮ此外ꎬ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ꎬ创新企业管理方案与管理模式ꎬ进而降低草企业的管理成本ꎬ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ꎬ加快生产㊁加工㊁销售和物流等一体化建设ꎬ完善草产品生产的供应链条ꎬ逐步建成现代化的企业经营方式ꎮ3 3 4㊀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ꎬ各地区要引进一批林草科技人才ꎬ建成科技人才体系ꎬ激励人才助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ꎬ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48]ꎮ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人才ꎬ要深刻把握社会需求和草产业战略导向[49]ꎬ更加重视草学基础知识对草产业的基础性作用[3]ꎬ通过讲座宣讲等形式加强草学基础知识的宣传力度ꎬ为草产业从业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ꎮ3 4㊀发挥法律和政策对草产业的积极作用3 4 1㊀利用法律法规保障草产业发展目前ꎬ我国已经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为主体ꎬ行政法规㊁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㊁地方性政府规章所构成的草原法律体系[50]ꎮ未来要建立健全保障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ꎬ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ꎮ3 4 2㊀利用政策支持草产业发展深入贯彻国家各部门的纲领性文件ꎬ既能引领草产业发展ꎬ也为草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ꎮ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1 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ꎬ未来我国要促进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林草产业体系ꎬ初步确立林草产品国际贸易强国地位ꎮ同时ꎬ还要落实好«规划»中提及的 十四五 期间林草产业发展的12个重点领域[2]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 十四五 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ꎬ 十四五 期间我国要着力构建 2+4 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ꎮ« 十四五 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提出ꎬ到2025年ꎬ我国优质饲料草产量要达到9800万tꎬ牛羊饲料草需求保障率达80%以上ꎬ饲料草种子总体自给率达70%以上ꎬ饲料(草)生产与加工机械化率达65%以上ꎬ这对于草产业的发展来说任重道远[51]ꎮ3 4 3㊀利用政策规范草产业发展市场失灵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难以避免的问题之一ꎬ草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ꎮ这要求政府 有形的手 进行科学宏观调控ꎬ出台一系列有利于草产业市场发展稳定性的政策ꎬ加强草产业的行业指导ꎬ促进我国草产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ꎮ各个地区可以出台针对草产业发展的政策ꎬ如内蒙古自治区为推动草产业高质量发展㊁提高饲草料保障能力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羊草产业发展规划(2023 2030)»ꎮ参考文献[1]钱学森.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㊁林业㊁草业㊁海业和沙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ꎬ1984ꎬ5(5):1-6. [2]钱学森.创立知识密集型草业产业[J].中国民族ꎬ1985(9):27.[3]卢欣石.中国草产业的发展历程与机遇[J].草地学报ꎬ2015ꎬ23(1):1-4.[4]缪振鸿ꎬ陆勇华ꎬ冷和荣ꎬ等.驸马庄种草养牛ꎬ牛粪养鱼ꎬ实现良性循环ꎬ发展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J].中国奶牛ꎬ1987(3):57-60.[5]阿里木江ꎬ石长魁.振兴新疆草业的对策[J].新疆畜牧业ꎬ1990(4):2-6.[6]赵金龙ꎬ唐芳林ꎬ刘永杰.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我国草坪业发展的思考[J].草业科学ꎬ2021ꎬ38(10):2077-2086. [7]孙吉雄.草原科学的新领域:草坪业[J].中国草原与牧草ꎬ25。
近年来,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6~2014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的降幅分别为26.9%和19.4%,而同期大豆及大豆替代品的进口量却逐年攀升;2006~2015年河北省大豆播种面积减少了45.1%,产量下降了42.8%[1]。
黑龙港低平原区是我国传统的大豆种植区,近年来,由于主栽大豆品种产量低、品种更新换代慢、退化严重,导致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滑[2]。
同时,该区域降雨量年际间变化剧烈,具有明显的丰枯交替周期[3],尤其是21世纪以来进入丰水期[4],涝害发生频繁。
涝害会导致大豆根系缺氧,引发根系发育不良、落花落荚、百粒重下降、病害严重甚至死亡,给大豆生产带来严重损失[5]。
因此,筛选产量高、耐涝性强的大豆品种,对当地大豆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黑龙港低平原地区发生严重涝灾,通过对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种植的16份春大豆品种进行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以筛选适宜该地区种植的高产、耐涝大豆品种,可为黑龙港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区概况试验于2016年在河北吴桥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摘要:涝害是黑龙港春大豆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引进和筛选高产耐涝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
采用大田比较试验,在涝害发生情况下,对黑龙港低平原地区种植的16份大豆品种进行了产量和农艺性状测定;并采用平方Euclidean 距离法,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沈农27、沈农24、中黄30、沈农22和沈农28属于高产类型,其平均产量为2057.8kg/hm 2,尤其是沈农22,产量高达2233.3kg/hm 2。
这5个品种表现出单株荚数多、单荚粒数多、荚长短的高产耐涝特性,可在黑龙港低平原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春大豆;品种筛选;产量;耐涝性;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S66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8)02-0078-04收稿日期:2018-02-23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11)作者简介:冯喜梅(1997-),女,广西贵港人,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豆禾轮作。
doi:10.11838/sfsc.1673-6257.22252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玉米轮作体系中氮素对玉米产量和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苏珊珊1,张吉立1,彭 程2,王 龙3,尚 磊4,蒋雨洲1,王 鹏1,5*(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9;2.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七星泡农场有限公司,黑龙江 嫩江 161435;3.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尖山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黑龙江 嫩江 161444; 4.北大荒集团黑龙江大西江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黑龙江 嫩江 161448; 5.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大庆 163319)摘 要:试验研究了经过6年秸秆还田下连续实施大豆-玉米轮作培肥土壤后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为九三分公司区域玉米生产氮肥用量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于2021年在大西江、尖山和七星泡3个农场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以当地推荐施用量为基础,设计了减氮和增氮处理,研究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养分吸收和利用变化。
结果表明:3个农场减氮20%左右与当地推荐施肥量相比在生长季节并未对玉米株高、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指标产生显著影响;减氮降低了成熟期玉米茎叶干物质积累量,但尖山农场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4.29%;大西江和尖山农场减氮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2.48%和4.29%,经济效益提高了802和1031元/hm2;减氮显著降低了玉米茎叶氮吸收量,提高了大西江和尖山农场籽粒氮吸收量;减氮显著提高了大西江和尖山农场氮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
综合分析认为,秸秆还田条件下实施大豆-玉米轮作措施6年后,玉米茬口氮肥施用量可以降低20%左右。
关键词:玉米;产量;氮吸收;氮肥利用率 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粮食兼经济作物,其产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当地农民收入状况,也会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影响[1]。
玉米属于对土壤氮吸收量较大的作物,长期单一栽培玉米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引起氮素亏缺[2]、造成土壤有机质消耗过快和耕地质量降低[3]。
黑土练习题一、选择题A. 黄淮海平原B. 东北平原C. 华北平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2. 黑土的土壤质地特点是什么?A. 砂质B. 黏质C. 壤质D. 砾质3. 黑土的肥力特点是什么?A. 肥力低B. 肥力中等C. 肥力高D. 肥力不稳定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蔬菜5. 黑土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向是什么?A. 粮食生产B. 经济作物生产C. 畜牧业D. 林业二、填空题6. 黑土是我国__________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8. 黑土的土壤质地以__________为主。
9. 黑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10. 黑土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
三、判断题11. 黑土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类型。
()12. 黑土地区的农业发展应以粮食生产为主。
()13. 黑土的肥力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14. 黑土地区的植被类型单一,主要以草原为主。
()15. 黑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四、简答题16. 简述黑土的形成过程。
17. 简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18. 简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 简述黑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 简述黑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五、论述题21.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2.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24.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25. 论述黑土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六、匹配题A. 黑土厚度B. 黑土肥力C. 黑土质地D. 黑土分布E. 黑土植被1. 一般在3050厘米2. 高,适合多种作物生长3. 以壤质为主4. 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5. 主要为草甸草原A. 水稻B. 玉米C. 大豆D. 小麦E. 蔬菜1. 需要充足的水分2. 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3. 适合在湿润气候下种植4. 对土壤质地要求不严七、改错题28. 黑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炎热,适合发展畜牧业。
2024年燕麦草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燕麦草市场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为投资者、农民和相关行业提供可靠的市场信息和参考。
通过市场规模、市场动态、竞争分析和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本报告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燕麦草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与概述燕麦草是一种常见的饲料作物,主要用于牧草和青贮饲料制作。
据统计,全球燕麦草市场的规模在过去5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燕麦草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是饲养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高质量饲料的需求增加。
3. 市场动态分析3.1 市场驱动因素燕麦草作为一种高营养价值的饲料,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因此受到了牧场和饲养业的青睐。
此外,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也在推动燕麦草市场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养殖业主开始关注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这使得对燕麦草市场需求的增加。
3.2 市场约束因素尽管燕麦草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些约束因素。
首先,燕麦草的生产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如土地、水和劳动力,这给农民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燕麦草市场面临竞争激烈的局面,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
最后,一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限制了燕麦草的种植和生产,也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4. 竞争分析燕麦草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主要来自国内外的种植者和供应商。
国内燕麦草市场主要由大型农场和企业占据,他们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此外,进口燕麦草也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
5. 发展趋势和机会燕麦草市场在未来几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存在着一些机会。
首先,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增加,燕麦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饲料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其次,全球养殖业的发展也将带动对燕麦草的需求增加。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如亚洲和拉丁美洲也将成为燕麦草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6. 总结通过对燕麦草市场的规模、动态、竞争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本报告认为燕麦草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