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224例的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5
80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眼外伤是临床上儿童常见的疾病,也是其致盲率最高的疾病,由于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眼外伤不仅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视功能,也给其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儿童眼外伤病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7年12月间我院收治住院的14岁以下的儿童眼外伤8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男女比例为1.96:1。
发生年龄<4岁9例(占11.25%),5~9岁39例(占48.75%),10~14岁32例(占40.00%)。
单纯右眼35例,单纯左眼43例,双眼2例。
1.2 致伤物及性质:锐器伤35例。
致伤物依次为剪刀、铁丝、树枝、钢笔、玻璃碎片、注射针头等;钝挫伤27例,致伤物依次为木棍、跌伤、石子、竹棒、塑料、跳绳等;爆炸伤13例,致伤物依次为爆竹、啤酒瓶等;动物伤3例;化学伤2例。
1.3 眼部主要表现:眼部检查:角膜裂伤30例,前房积血24例,外伤性白内障21例,角巩膜裂伤16例,巩膜裂伤10例,球内异物6例,晶体脱位6例,眼内炎6例,继发性青光眼4例,虹膜根部离断3例,玻璃体积血3例。
1.4 治疗方法:行手术治疗72例,其中行眼球伤口缝合修补术54例,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8例,同时行人工晶体植入术1例,脱位晶体摘除术6例,玻璃体切除术7例,球内异物取除术6例,前房穿刺放液术3例,行保守治疗8例。
2 结果经上述治疗后,多数患儿的视力得到了改善,但也有部分患儿由于伤势较重或就诊时间太晚,致残甚至致盲。
在总共82只眼中,治疗后视力如下:无光感4眼,光感~视力<0.1 30眼,0.1~0.2 18眼,≥0,3 25眼,不合作5眼。
3 讨论儿童眼外伤极其常见且致盲率极高,杨晓慧等报道,儿童眼外伤致盲率(视力<0.05)在出院时可达到76%。
在本组资料中,除视力检查不合作者,治疗后视力<0.1者34眼,占44.15%。
儿童是一组特殊群体,好奇好动、喜欢打闹、奔跑追逐、玩弄棍棒、剪刀、弹弓、针管、爆竹等,另外儿童年幼,缺乏生活经验,对可能发生的伤害认识不足。
眼外伤复核鉴定案件回顾性分析40例作者:杨丰强刘霞卓树涛来源:《神州》2012年第36期摘要:要眼外伤是法医临床学检案中常见损伤类型,眼球结构功能和视觉形成的特殊性、复杂性导致眼外伤鉴定的困难。
实践中应明确伤与病,并严格以损伤引起的病理改变为鉴定基础。
关键词:眼外伤复核鉴定病理改变眼部结构精细脆弱,功能重要,眼外伤发生率高、损伤后果严重,所以眼外伤鉴定是法医临床学鉴定的难点且容易引发争议。
作者对1998—2010年40例眼外伤案件进行复核鉴定后出具的法律文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在审查复核中发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资料分析在各种人身伤害的刑事和民事案件中,眼外伤均占有相当比重[1]。
40例案件的基本资料如下:1、年龄与性别情况。
40例案件中伤者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18岁,30—39岁的占75%。
39例伤者为男性,1例为女性。
2、致伤方式。
拳击伤35例,占87.5%;1例为拳击并刀砍伤;2例拳击致眼镜、镜片破碎后综合作用;2例为碎灯管、酒瓶所致眼球穿通伤。
3、伤眼情况。
伤眼均为单侧,原有屈光不正的4例,占10%。
其中1例为高度近视患者。
4、评伤内容。
涉及到视功能鉴定的有17例,占42.5%;眼眶眶壁骨折22例;1例为眼球附属器损伤。
40例原鉴定结论中有6例仅依据裸眼视力定的伤,占15%。
5、复核情况。
40例案件中有15例评定为重伤,经复核改为轻伤的2例,改为轻微伤的1例。
25例原评定为轻伤的案件中有2例改为轻微伤。
总改动率为12.5%。
6、5例改变原鉴定结论案件情况见下表。
二、讨论从这40例眼外伤复核案件看,经复核鉴定后有5例从较重的伤情结论改为较轻的结论,而没有从轻的鉴定结论改重的案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能简单归咎于鉴定时机问题,因为除案例1的轻伤结论是在10天后出具的外,其余均超过了3个月。
而且其中3例均是原鉴定人在初次鉴定后又改重了的。
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诉讼心理使伤者夸大病情或诈盲。
眼外伤患者的现状分析及预防对策发表时间:2019-05-28T10:30:02.777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2月作者:姜晓丹[导读] 对我院不同时期收治的眼外伤住院患者情况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眼外伤的预防重点与健康教育方向。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眼科姜晓丹摘要:目的:对我院不同时期收治的眼外伤住院患者情况分析,针对性的提出眼外伤的预防重点与健康教育方向。
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我院间隔十年收治的374例与457例住院眼外伤患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眼外伤患者的发病时间、性别比例、左右眼的比例、患者年龄、职业、婚姻等情况及受伤后的就诊时间、致伤地点环境、致伤物、眼外伤的种类性质、受累组织程度、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我院间隔10年眼外伤住院患者数增多,眼球摘除者减少。
住院患者男性仍占大多数,已婚者、中年组人群增多人群的职业分布发生变化。
从致伤物及致伤原因分析,球类、有机溶液致伤明显增加。
眼外伤后12小时以内就诊率上升。
角膜巩膜挫裂伤、虹膜睫状体挫伤、眼内异物发病增加。
并发症方面继发性青光眼发现率增多,眼内炎减少。
结论:深圳社会人员结构和职业已发生明显变化,需要对发病明显增加的致伤类型的相关人群进行针对性宣传教育。
关键词:十年跨度眼外伤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2-WJK眼外伤是眼科的常见的住院疾病, 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致伤方式和临床表现千差万别, 不同地区及时间跨度有各自的不同特点。
深圳是一个年轻的城市,30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在早期的初创阶段,到现在的逐渐成熟阶段,基层医院接诊的眼外伤病人千差万别,为深入了解和研究深圳蛇口地区眼外伤不同时间段的发病原因, 根据不同时期本地区生活及工作环境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 为老百姓的眼睛健康保驾护航,具有深刻的意义。
兹就我院1992-2002 年间与2012-2017年上半年间, 眼科分别收治的眼外伤374 例、418 眼与457例、512眼, 进行统计总结并做了客观地对比分析, 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1992-2002 年间与2012-2017年上半年间, 眼科收治的眼外伤374 例(418 眼)与457例(512眼)的发病时间、性别比例、单双眼的比例、患者年龄、职业、婚姻等情况及受伤后的就诊时间、致伤地点环境、致伤物、眼外伤的种类性质、受累组织程度、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
眼外伤224例的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对眼外伤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方法针对224例眼外伤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救治了236眼,视力提高了222例。
结论眼外伤对视力的损伤极大,及时救治能不同程度地挽救视功能,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及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是预防眼外伤的关键。
【关键词】眼外伤治疗效果预防目前眼外伤已经成为眼科住院的三大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
广泛开展对眼外伤的宣传教育,提高对预防眼外伤的认识,及时正确的处理,减少并发症及严重后遗症的产生很有必要[2]。
为更好地了解眼外伤的特点,对224例(256眼)眼外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24例256眼的眼外伤中,男性172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5岁,右眼138例,占54%,左眼118例,占46%,其中有32例为双眼外伤;眼外伤发生的职业分布:工人78例,农民66例,学生30例,儿童22例,其他工业人员28例。
1.2受伤的种类29.7%在劳动中受伤,25.6%在车祸中受伤,9.2%在玩耍中受伤,18.7%在运动中受伤,12.6%为斗殴伤,其他不详者为 4.2%;致伤物多为金属、石块飞溅、较大的金属材料。
1.3受伤部位及并发症眼外伤的发生部位以角膜、巩膜穿通伤最多,占144例(约56%),其次为眼睑挫伤、眼睑全层裂伤、眼内异物。
1.4治疗方法(1)眼球穿通伤:共144例,先用4000u/ml庆大霉素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及结膜囊。
角膜伤口小于3mm,无移位,无组织嵌顿伤口对合密闭者不予缝合;角膜伤口在4mm以上者,在无菌条件下用10-0尼龙线进行急诊缝合。
对脱出的眼内容物能还纳的尽量还纳,不能还纳的仔细剪除。
术后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脱水剂等。
(2)外伤性白内障:共42例,其中10例为晶体浑浊,均早期手术摘除治疗,12例晶状体脱位,于受伤后3周进行晶状体囊内摘除手术,同时采用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儿童眼外伤153例临床调查分析目的针对儿童眼外伤的病情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方法收集近5年来我院就诊的153例不同类型儿童眼外伤病例,对其进行临床诊疗分析。
结果救治了186眼,视力提高了143例。
结论儿童眼外伤的视力损伤程度与其受伤的程度及是否及时有效治疗关系密切,需加强日常安全防范教育知识的普及,提高防范意识。
标签:儿童眼外伤治疗效果安全防范\眼外伤是眼科常见疾病,在眼科住院人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引起视力下降或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
儿童眼部外伤的发病呈现出上升趋势,为更好的了解儿童眼外伤的特点,我们对近5年来我院就诊的153例不同类型儿童眼外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153例186眼的眼外伤中,男性112例、女性41例,男:女=2.7:1,年龄2~14岁,右眼79例,占52%,左眼74例,占48%,其中有33例为双眼外伤,眼外伤发生的地点:城区57例,农村96例。
受傷的类型及原因:53.7%在玩耍中受伤,10.2%在车祸中受伤,12.6%为斗殴伤,9.2%被动物击伤,10.1%被化学制剂弄伤,其他不详者为4.2%,致伤物多为尖锐的金属物件、石块飞溅或较大的金属材料致伤。
儿童接触塑料刀枪,玩具子弹及尖锐的金属利器等,是导致其眼部受伤的常见原因。
受伤部位及并发症:因儿童天性好动,其眼外伤情况也有其相应的特点。
儿童眼外伤的发生部位以角膜、巩膜穿通伤最多,占109例(约71%),其次为眼睑挫伤,眼睑全层裂伤,眼内异物。
见表1。
1.2方法1.2.1 针对眼球穿通伤处理先用生理盐水50ml+妥布霉素溶液2ml混合液反复冲洗伤口及结膜囊,去除表面污物。
如角膜伤口创面小于3mm,无移位,无组织嵌顿伤口,且对对位密闭者不予缝合;当角膜伤口在4 mm以上者,需在无菌条件下用10-0尼龙线进行急诊清创缝合。
对脱出的眼内容物,表面较为清洁无明显污物的虹膜组织,受伤时间小于48h,能还纳的尽量还纳,恢复瞳孔功能。
浅谈眼外伤的临床治疗与分析【中图分类号】r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19-01眼外伤是由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直接作用于眼部,引起眼的结构和功能损害。
眼外伤根据外伤的致伤因素,可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
机械性眼外伤通常包括挫伤、穿通伤、异物伤等;非机械性眼外伤包括热烧伤、化学伤、辐射伤和毒气伤等。
根据外伤的轻重可分为轻、中、重3类:轻伤包括眼睑擦伤及瘀血、结膜下出血、结膜及角膜表面异物、角膜上皮擦伤、眼睑ⅰ度热烧伤、刺激性毒气伤、电光性眼炎等;中度伤包括眼睑及泪小管撕裂伤、眼睑ⅱ度热烧伤、球结膜撕裂、角膜浅层异物等;重伤包括眼睑广泛撕裂缺损、眼睑ⅲ度烧伤、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眼球钝挫伤伴眼内出血、眼球ⅱ度以上化学伤、辐射伤、眶骨骨折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发生、发展及治疗转归,对我院2011~2013 年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108 例,占总住院数 9.6 % ,其中男98 例,女 10 例;年龄 4~82 岁。
职业:军人 51 例(42.2 %),其次为工人、农民、学生、干部、职员、儿童等。
致伤原因:工作训练37 例(33.3 %),打架斗殴23 例( 23.3 %),交通事故和体育锻炼各 10 例(9.2 %),爆竹、雷管、炸药炸伤各 6 例(5.5 %),烧伤5 例(4.6 %)。
1.2 治疗方法钝挫伤 42 例主要给止血、理疗及各种支持疗法,以保护和促进视功能的恢复。
眼球穿通伤 66 例,根据外伤部位、程度及有无并发症(如外伤性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眼内炎或球内异物等),重点预防和控制局部感染,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必要时加用激素,减轻和控制炎症反应后,在无菌条件下清创缝合。
伤口内有异物应立即取出,伤口内嵌有眼内组织时可用抗生素液冲洗、还纳后再缝合。
如合并球内异物,先清创缝合,经准确定位后,二期手术取出。
眼外伤200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085-01【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根据外伤的种类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之后,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其中118例视力已达到0.5~0.9,本组200例患者中,治愈率为99.0%。
结论眼外伤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给社会造成负担,我们应积极预防和减少眼外伤的发生。
【关键词】眼外伤;损伤;预防;临床分析眼外伤目前致盲性眼部疾病之一,可以导致前房出血、房角劈裂、晶状体脱位、破裂、虹膜炎等[1]。
为了有效地开展眼外伤防治工作,现将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例眼外伤患者,其中男142例,女58例。
年龄≤10岁30例,11~20岁50例,21~30岁58例,31~40岁44例,>40岁18例。
单眼损伤178例,双眼损伤22例。
职业:学生59例,工人72例,农民47例,其他22例。
1.2 治疗方法1.2.1 眼部浅层损伤及表面异物处理:对眼球表面异物,可先冲洗结膜囊。
如异物仍未去除,应在表面麻醉下用无菌操作方法取除,对眼睑或结膜撕裂伤,要彻底清洁,细致缝合,术后第5天拆线。
术后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或磺胺眼膏,包盖伤眼,必要时包盖双眼,疑有感染者,应予抗感染治疗。
1.2.2 眼挫伤处理[2]①前房出血:云南白药或维生素c、安络血等止血药内服或肌内注射。
有眼压升高或大片血凝块时,应使用降眼压药,必要时作前房穿刺及冲洗。
②外伤性青光眼:可先行药物治疗,口服降眼压药和应用可的松等消除虹膜和睫状体外伤性炎性反应;若反应消退后眼压仍不下降(一般3~6个月),可先考虑减压手术或激光治疗。
③视网膜震荡:应滴散瞳剂,卧床休息,应用维生素b1、b12、c,皮质类固醇等。
儿童眼外伤统计学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本县当前引起儿童眼外伤的发病诱因和后果。
方法:通过对五年来因眼外伤而住院的所有患儿临床调查和分析。
结果:儿童眼外伤以眼球挫伤最为常见,约占眼外伤的60%。
患儿多因外伤伴有前房积血而住院。
51%的眼外伤发生在室内。
在5~14岁年龄段中,游戏运动是引起眼外伤最常见的诱因,几乎没有因车祸和(或)鞭炮引起的眼外伤。
平均住院日为7天,最短的1天,最长的30天。
1%的眼外伤愈后视力在4.2~4.7之间,1%的单眼视力完全丧失,没有因眼外伤而双眼同时失明的病例。
结论:儿童眼外伤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愈后较前也有很大改观,小儿眼外伤较成年人预后好。
【关键词】儿童;眼外伤【中图分类号】R3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255-03 儿童眼外伤是引起儿童眼病的重要病因,亦是导致儿童后天单眼失明的常见原因。
眼外伤的发生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通过对引起眼外伤的潜在危险因素的分析,找到减少眼外伤及视觉损害的力法是可能的。
因此了解眼外伤的发病机理,场所,诱因及预后情况对防盲治疗和希望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调查的目的:(1)分析本地区引起儿童眼外伤的流行病因:(2)阐明眼外伤的严重后果:(3)揭示预防眼外伤的措施。
调查方法:以五年来本县所有就诊的眼外伤患者为对象,分析则以0一14岁儿童为研究目标,所有资料来源于住院登记,资料的收集采用人口统计学方式,以“发病机理,病因,场所和愈后为特征进行填表登记,汇总,再进行逐层分类统计和分析,所有患儿随防3个多月。
临床资料:调查期间,本县共有830例患者因眼外伤就诊,其中儿童(0~14岁)有186例,占22%。
男性134 例,占70%,女性52例,占30%,30例(占16%)不足4岁,156例(占84%)在5一14岁之间,左眼86例(占46%),右眼96例(占52%),双眼4例(占2%)。
五年里因眼外伤就诊的患儿占全县0~14岁儿童10.7/100000,比眼外伤占全县人口的9.68/100000高1.02/100000。
机械性眼外伤200例临床分析李华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机械性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例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并发症及随访视力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性别与年龄:男性发病率高(160例,80.00%),<35岁青少年发病比例高(132例,61.00%).(2)致伤原因与类型:锐物刺伤(116例,58.00%)原因及开放性眼外伤(170例;85.00%)类型比例较大.(3)并发症情况:外伤性白内障(22.98%)、玻璃体积血(10.64%)、眼内炎(10.21%)等多见.(4)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视力与入院时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眼外伤男性和青少年发病率高,锐物刺伤和开放性外伤比例高,外伤性白内障、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多见.完善检查并及时治疗可提高视力改善率.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减少眼机械性外伤发病率的关键.【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机械性眼外伤;锐物刺伤;并发症;预防【作者】李华栋【作者单位】河南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镇平 474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12机械性眼外伤是眼科的常见急症,是影响患者视力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和眼球摘除[1-2]。
2011-03—2015-03,我们共收治200例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均排除单纯性的外眼损伤和非机械性眼外伤患者。
其中男160例,女 40例;年龄 2~75岁,平均35.46岁,2~35岁132例(61.00%)。
开放性眼外伤170例,闭合性眼外伤30例。
均在受伤24 h内入院,均为单只眼受伤。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积极治疗眼外系统并发症,完善视力、眼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
评估伤情、选择治疗方式并行单眼加压包扎、局部冰袋冷敷、限制剧烈运动、手术取出异物等治疗。
眼外伤220例住院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黎燕英;支育齐;吴艺;夏婷婷;李华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11(032)033
【摘要】目的:探讨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眼外伤患者共220例,对其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适当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其中眼球摘除25眼,视力无光感14眼,视力低于0.05以下41眼,0.05~0.3者74眼,0.4~0.5者54眼,0.6~1.0者52眼.结论:眼外伤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及时救治、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是预防眼外伤的关键.
【总页数】2页(P7109-7110)
【作者】黎燕英;支育齐;吴艺;夏婷婷;李华
【作者单位】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317;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广东广州51031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20例眼外伤临床分析 [J], 陈文智;秦云风
2.眼外伤220例住院患者临床诊治分析 [J], 黎燕英;支育齐;吴艺;夏婷婷;李华
3.195例眼外伤住院患者的受伤原因和临床分析 [J], 林树燕;吴志群;吴庆伟;蔡隆生;曾炎
4.2207例眼外伤临床分析 [J], 戴军;张宁
5.眼外伤住院患者1851例临床分析 [J], 黄勤;王敬伟;黄旺兴;张玉婷;周丽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4例0~7岁儿童眼外伤住院患儿资料分析及出院后管理夏雪兰;代成;姚小彦【摘要】目的:分析204例0~7岁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总结出院后护理经验,为建立良好的出院后管理模式及眼外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4例0~7岁眼外伤住院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0~7岁儿童眼外伤男性患儿多见,约为女性患儿2倍,好发年龄以4~7岁多见,其次为2~3岁,1岁内少见;农村地区多于城镇,多数眼外伤为意外伤,原因多样,受伤类型以闭合性眼损伤及开放性眼损伤常见;多数患儿经治疗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但常伴随角膜瘢痕等并发症.结论:7岁内儿童眼外伤较常见,且后果严重,结合患儿眼外伤类型及不同年龄阶段视力、心理发育特点,强化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服务管理,能有效预防眼外伤及并发症.【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3)006【总页数】4页(P947-949,953)【关键词】0~7岁儿童;眼外伤;延续性护理【作者】夏雪兰;代成;姚小彦【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川北医学院眼视光学系,四川南充 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9.120~7岁是儿童身体、心理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1],眼外伤常见[2],是单眼致盲的主要原因[3]。
这个时期的儿童发生眼外伤不仅影响患儿视功能发育及身心健康,还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了解0~7岁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特点,对其提供个性化出院后管理指导,可有效的降低眼外伤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4例7岁以内儿童眼外伤住院患儿病例资料及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204例(206眼)0~7岁眼外伤患儿,诊断均由医生给出。
其中,男性患儿137例138眼,女性患儿67例68眼,男女比为2.04∶1。
眼外伤150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探讨眼外伤的临床诊疗方法与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接收治疗的150例眼外伤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这些资料结合各种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
结果本组150例眼外伤患者通过常规治疗后,125例患者视力较先前有明显改善和提高,症状也较先前有所改善。
经治疗视力达10以上者40例,视力在05到09之间者28例,02至05者22例,02以下者35例。
结论对于眼外伤的患者要仔细检查眼底,必要时结合眼底造影剂、眼底镜、视觉电生理检查等可及时发现眼底受损部位,并进行早期治疗,从而减少对视力的损坏。
眼外伤是导致眼盲的严重因素之一,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眼外伤的发生,对容易造成眼外伤的活动应引起重视,一旦发生,要及早就医治疗,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眼外伤;临床治疗方法;临床分析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0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75-02眼外伤是指某些外力直接撞击眼睛导致眼睛外伤。
视力受损是眼外伤最主要的并发症,患者多为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在日常生活中,打架斗殴、体育锻炼、田间劳作等都是造成眼外伤的直接原因。
眼外伤可导致多种其他眼病,最严重可致眼盲。
能导致眼外伤的原因和方式多种多样,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1]。
现将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5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0例眼外伤患者中,男性110例,占733%,年龄在5岁至75岁之间,平均年龄258岁。
女性患者40例,占267%,年龄在7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275岁。
其中,单眼损伤者135例,占90%,双眼损伤者15例,占10%。
职业:工人50例,农民40例,学生40例,其他20例。
12 致伤原因和类型导致眼外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患者有73例,占487%,殴打致伤者11例,工伤者15例,其他伤者51例。
眼外伤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附1485例报告)眼球位置暴露且组织结构精细脆弱,眼外伤引起眼部组织结构的损害,常引起视力障碍、失明、眼球丧失等并发症,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报道[1],眼外伤后5%~8%的患者继发青光眼,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是眼外伤主要的顽固并发症之一,亦是眼外伤后期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
我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共收治眼外伤患者1485例,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485例患者中,男1267例,女218例,年龄5~80岁。
右眼伤1201例,左眼伤例219例,双眼伤65例。
其中,角膜、巩膜穿孔伤球内异物619例、眼球挫伤222例、前房积血189例、眼球破裂伤130例、外伤性白内障74例、爆炸伤70例、泪小管断裂58例、化学性烧伤37例、外伤性晶体脱位16例、外伤性视神经挫伤15例、外伤后继发青光眼13例、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12例、外伤性视网膜脱离10例、眼眶骨骨折8例、眼睑挫裂伤8例、眼睑烧伤4例。
根据患者的致伤因素、外伤部位、外伤类型,给予相应治疗和护理后,除眼球摘除的患者外,其余患者视力均得到恢复或不同程度提高。
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伤者中对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心理上没有任何准备,精神上会受到极大打击,唯恐眼的视力不能恢复,会影响到将来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交婚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患者的思想疏导工作,主动与其进行交谈,解除顾虑,安定情绪,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充满信心地去战胜病魔,以最佳精神状态接受和配合治疗,以取得满意疗效。
2.2术前急救治疗及护理眼外伤患者人院后,应抓紧时间了解外伤原因,致伤物性质,受伤时间,经过何种处理,创口污染程度。
检查及治疗时应动作轻巧,勿翻转眼睑,勿压迫眼球。
同时询问药物过敏史,对于需手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2.2.1角膜异物伤可用冲洗法进行处理,或者使用无菌湿棉签进行处理;对于角膜局部存在异物者,可对结膜囊滴入比例为0.5%的丁卡因溶液,再使用一次性1ml无菌注射器针头将异物剔除,操作过程中,要顺着异物边沿下针,针尖朝向角膜缘,一次无法完成者,可隔日进行处理。
眼外伤246例临床分析摘要】眼外伤是基层综合性医院眼科急诊常见病种之一。
本文从基层综合医院眼外伤患者246例着手,从致伤原因、首诊时间、受伤程度及愈后等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目前眼外伤在基层医院一期及时处理与恰当的治疗,对视功能恢复,降低致盲率有重要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于1999年至2010年共诊治眼外伤246例患者,男162例,女84例,年龄6~72岁,其中6~14岁21例,15~30岁83 例,31~60岁107例,61~72岁35例;共303眼受伤:其中双眼受伤57 例,单眼受伤189,其中右眼受伤103例,左眼受伤86例。
1.2 致伤原因钝挫伤92例,爆炸伤43例,锐器伤57例,化学烧伤38例,热灼伤12例,辐射伤10例。
1.3 首诊时间 24h内就诊158例,3日内就诊56例,3~7日内就诊21例,7日以上就诊11例。
1.4 诊断情况眼睑裂伤37例,结膜裂伤19 例,泪器伤12例,巩膜伤59例,前房积血47 例,角膜损伤29例,晶体损伤22例,玻璃体损伤18例,视神经网膜眼球壁损伤及眼内异物15例。
1.5 治疗情况非手术治疗68例,清创缝合62例,眼表异物取出术25例,眼球破裂伤探查修补及异物取出54例,白内障摘除术23例,眼内容物剜除8例,眼球摘除6例。
术后视力情况见表12 结果视力标准参照WHO盲及低视力标准,均为患眼裸视,而非最好眼的矫正视力。
3 结论眼外伤是基层眼科急诊常见病种之一,近年由于我市工业减少,特别是机械加工工业及化工业的减少以及职业防护意识的加强,机械性眼外伤及化学伤比例下降,随之上升的为钝挫伤,诱因多为意外因素。
眼球的解剖结构决定了易致伤性及视功能恢复难度,特别是严重的眼外伤,往往既是致盲和低视力的重要因素,部分还会导致面部畸形(严重的眼睑撕脱伤)。
我院由于在眼外伤一期选择了恰当治疗方式与果断的手术时期,视功能恢复理想,降低了致盲率,但仍存在过度关注中心视力,而未兼顾周边视力。
儿童眼外伤209例临床资料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儿童眼外伤患者中的分布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儿童眼外伤提供指导。
方法运用对比的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0月就诊的209例儿童眼外伤患者进行分类分析。
结果儿童眼外伤患者明显多于城镇,处于校外监管外的时间也是儿童眼外伤的好发因素。
结论加强儿童的监管及提高患儿的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眼外伤,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关键词】儿童眼外伤眼外伤是眼科中常见的眼病。
儿童作为自主能力较差的群体,又是眼外伤的好发人群,眼外伤不仅会严重损害儿童的视功能,而且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造成很大损失[1]。
我国儿童眼外伤占全部眼外伤的12.4-40.4%[2]。
绝大多数造成孩子眼外伤的原因是意外受伤或误伤。
儿童眼外伤是儿童常见病,为儿童致盲之首,其致盲率达28.5%[3]。
本文统计了笔者所处地区的儿童眼外伤的致伤原因、事发地点、救治时间及预后等情况、分析了上述特性与其环境的关系,对儿童眼外伤(尤其是农村地区)的预防与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一般资料: 收集统计了我院从2004年1月—2010年10月门诊及住院就诊治疗的年龄小于14岁的儿童眼外伤患儿209例,共287只眼,其中男性183例(87.56%),女性26例(12.44%);农村儿童:152例,城市儿童:57例。
1.2 分析方法对本组儿童眼外伤患者从地域分布、致伤原因、就诊时间、预后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假设检验采用t检验。
2 结果2.1 制伤原因儿童眼外伤的致伤因素较为复杂,以危险玩具致伤居多,运动性损伤占较大比例,这与国外的临床眼外伤病案报道[4]具有一致性。
依其形成原因分类如下:表1 儿童眼外伤的致伤因素致伤原因农村儿童构成比(%)城镇儿童构成比(%)总计构成比(%)玩具、子弹 60 39.47 22 38.60 82 39.23烟花爆竹 29 19.08 9 15.79 38 18.18运动性损伤 33 21.71 18 31.58 51 24.40化学物品 12 7.89 1 0.55 13 6.22其他锐器伤 18 11.84 7 12.28 25 11.61总计 152 100.00 57 100.00 209 100.002.2 致伤地点经X2检验,儿童眼外伤在校内与校外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眼外伤224例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对眼外伤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方法针对224例眼外伤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救治了236眼,视力提高了222例。
结论眼外伤对视力的损伤极大,及时救治能不同程度地挽救视功能,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及改善劳动保护条件是预防眼外伤的关键。
【关键词】眼外伤治疗效果预防
目前眼外伤已经成为眼科住院的三大疾病(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
广泛开展对眼外伤的宣传教育,提高对预防眼外伤的认识,及时正确的处理,减少并发症及严重后遗症的产生很有必要[2]。
为更好地了解眼外伤的特点,对224例(256眼)眼外伤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24例256眼的眼外伤中,男性172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5岁,右眼138例,占54%,左眼118例,占46%,其中有32例为双眼外伤;眼外伤发生的职业分布:工人78例,农民66例,学生30例,儿童22例,其他工业人员28例。
1.2受伤的种类
29.7%在劳动中受伤,25.6%在车祸中受伤,9.2%在玩耍中受伤,18.7%在运动中受伤,12.6%为斗殴伤,其他不详者为 4.2%;致伤物多为金属、石块飞溅、较大的金属材料。
1.3受伤部位及并发症
眼外伤的发生部位以角膜、巩膜穿通伤最多,占144例(约56%),其次为眼睑挫伤、眼睑全层裂伤、眼内异物。
1.4治疗方法
(1)眼球穿通伤:共144例,先用4000u/ml庆大霉素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及结膜囊。
角膜伤口小于3mm,无移位,无组织嵌顿伤口对合密闭者不予缝合;角膜伤口在4mm以上者,在无菌条件下用10-0尼龙线进行急诊缝合。
对脱出的眼内容物能还纳的尽量还纳,不能还纳的仔细剪除。
术后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脱水剂等。
(2)外伤性白内障:共42例,其中10例为晶体浑浊,均早期手术摘除治疗,12例晶状体脱位,于受伤后3周进行晶状体囊内摘除手术,同时采用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3)前房积血:共64例,均采取卧床休息,并给糖皮质激素、抗炎止血及后期予活血化瘀等治疗。
(4)眼球萎缩:共4例,眼球破裂伤清创缝合后,因眼球萎缩而行眼球摘除及经基磷灰石义眼座植人术。
(5)视网膜脱离:共14例,予玻璃体切割及眼内容物填充术等治疗。
2结果
经适当的药物和手术治疗224例(256眼),其中眼球摘除20眼,视力无光感14眼,视力低于0.05以下42眼,0.05-0.3者74眼,0.4-0.5者54眼,0.6-1.0者52眼,视力低于0.05者的主要原因为眼球穿通伤、角膜白斑及玻璃体出血等。
3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生活中的眼外伤越来越多[2]。
眼外伤是眼科住院患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3]。
虽然眼外伤不是致命的,
但可造成永久性残疾。
眼外伤是临床常见的眼病,也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4]。
眼外伤在眼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就本次研究来看,眼外伤具有累及范围广,各个年龄层次都有受伤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的特点。
男性人数占本次研究的76.8%,女性占23.2%,青壮年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这与男性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性质有关[5]。
从职业特点来看,工矿企业的工人眼外伤的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很多是从事采石和爆破行业的工人。
20岁以下的患者多以外伤为主,如玩耍时被铅笔、剪刀、树枝等扎伤或玩具子弹击伤,运动中被羽毛球、足球等踢伤。
20-50岁的患者多是青壮年,在从事各种劳动过程中,眼部受到意外伤害的机率和类型也是最大的。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多是由于摔伤、撞伤及随意涂抹各种外用药膏等所致。
此外,眼外伤的左右眼发病无明显特点[6]。
在本研究中发现,有大约85%的受伤患者是在当地县乡受伤,经县乡卫生所就诊后再就诊于我院,就诊时间超过3d 的患者约40%.因眼球结构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外伤强度的不确切性及医疗条件的限制,患眼外伤时可能发生交感性眼炎危及另一眼。
鉴于眼外伤引起的各种眼部严重后果,如果就诊时间越早,视功能恢复越好,预后越好。
因此眼外伤后首先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早期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不可盲目等待,那样会错失治疗良机,造成终生遗憾。
其次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广泛深入宣传,加强防护意识。
要做好个人劳动防护,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儿童、学生的安全教育,防范意外伤害。
正确选择合适的玩具,正确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团结同学,讲文明,不打架[7]。
针对中老年人要做好照顾及看护工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