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一)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0.50 KB
- 文档页数:8
一、填空题1.若两个不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则两数之商为____.-1【分析】设其中一个数为a (a≠0)它的相反数为-a然后作商即可【详解】解: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则它的相反数为-a所以这两个数的商为a÷(-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解析:-1【分析】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它的相反数为-a,然后作商即可.【详解】解:设其中一个数为a(a≠0),则它的相反数为-a,所以这两个数的商为a÷(-a)=-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和除法法则,根据题意设出这两个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1)圆周率π=3.141 592 6…,取近似值3.142,是精确到____位;(2)近似数2.428×105精确到___位;(3)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 592 6精确到百分位是____,近似数3.0×106精确到____位.(1)千分(2)百(3)314十万【分析】(1)根据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2)根据一个数精确到了哪一位应当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解答即可;(3)根据精确到哪位就解析:(1)千分 (2)百 (3)3.14 十万【分析】(1)根据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解答;(2)根据一个数精确到了哪一位,应当看这个数的末位数字实际在哪一位解答即可;(3)根据精确到哪位,就是对它后边的一位进行四舍五入以及科学记数法的精确方法解答即可.【详解】解:(1)圆周率π=3.141 592 6…,取近似值3.142,是精确到千分位;(2)近似数2.428×105中,2.428的小数点前面的2表示20万,则这一位是十万位,因而2.428的最后一位8应该是在百位上,因而这个数是精确到百位;(3)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 592 6精确到百分位是3.14,近似数3.0×106精确到十万位.故答案为: (1)千分; (2)百; (3)3.14、十万.【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掌握确定近似数精确的位数和科学记数法的精确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某班同学用一张长为1.8×103mm,宽为1.65×103mm的大彩色纸板制作一些边长为3×102mm的正方形小纸板写标题(不能拼接).则一张这样的大纸板最多能制作符合上述要求的正方形小纸板___________张.30【分析】分别用大彩纸的长宽除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再取商的整数部相乘即可【详解】解:∵18×103÷(3×102)=6165×103÷(3×102)=55∵纸板张数为整数∴18×103÷(3×102)解析:30【分析】分别用大彩纸的长、宽除以小正方形的边长,再取商的整数部相乘即可.【详解】解:∵1.8×103÷(3×102)=6.1,65×103÷(3×102)=5.5,∵纸板张数为整数,∴1.8×103÷(3×102)=6.1≈6,65×103÷(3×102)=5.5≈5,∴最多能制作5×6=30(张).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计算,正确应用正方形的边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若2(1)20a b -+-=,则2015()a b -= _______________.-1【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得出a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a -1=0b ﹣2=0解得:a =1b =2故=(1﹣2)201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析:-1【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a -1=0,b ﹣2=0,解得:a =1,b =2,故2015()a b -=(1﹣2)201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正确得出a ,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5.如果数轴上原点右边 8 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32,那么数轴上原点左边 12 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48【分析】数轴上原点右边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32即单位长度是cm 即1cm 表示4个单位长度数轴左边12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数一定是负数再根据1cm 表示4个单位长度即可求得这个数的绝对值【详解】数解析:﹣48【分析】数轴上原点右边 8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32,即单位长度是14cm ,即 1cm 表示 4个单位长度,数轴左边12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数一定是负数,再根据 1cm 表示 4个单位长度,即可求得这个数的绝对值.【详解】数轴左边 12 厘米处的点表示的有理数是﹣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数.借助数轴用几何方法化简含有绝对值的式子,比较有关数的大小既直观又简捷.6.给下面的计算过程标明运算依据:(+16)+(-22)+(+34)+(-78)=(+16)+(+34)+(-22)+(-78)①=[(+16)+(+34)]+[(-22)+(-78)]②=(+50)+(-100)③=-50.④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①加法互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相关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依此即可求解【详解】第①步交换了加解析:①加法互换律;②加法结合律;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相关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依此即可求解.【详解】第①步,交换了加数的位置;第②步,将符号相同的两个数结合在一起;第③步,利用了有理数加法法则;第④步,同样应用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故答案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有理数加法法则;有理数加法法则.【点睛】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灵活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7.在数轴上,距离原点有2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分析】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2所以x=±2【详解】设距离原点有2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为x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2∴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解析:2【分析】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2,所以x=±2.【详解】设距离原点有2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为x,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2,∴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8.若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3,a b+,b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0,3a b ,a的形式,则4a b-的值________.15【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可得b≠0进而推得a+b=0再求出=-3解得b=-3a=3然后代入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3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的形式∴∴=∴∴==∴==解析:15【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可得b≠0,进而推得a+b=0,再求出3ab=-3,解得b=-3.a=3,然后代入4a b-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以表示为3、a b+、b的形式,也可以表示为0、3ab、a的形式∴0b≠,∴a b+=0,∴3a3b=-,∴b=3-,a=3,∴4a b-=123+=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及其有理数的相关概念,根据题意推得b≠0、 a+b=0、3ab=-3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我们知道,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肥城市区海拔大约100米,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为16℃,泰山的海拔大约为1530米,那么此时泰山顶部的气温大约为______.℃【分析】首先用泰山的海拔减去肥城市区海拔求出泰山的海拔比肥城市区海拔高多少米进而求出泰山顶部的气温比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低多少;然后用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减去此时泰山顶部低的温度即可【详解】解:解析:7.42【分析】首先用泰山的海拔减去肥城市区海拔,求出泰山的海拔比肥城市区海拔高多少米,进而求出泰山顶部的气温比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低多少;然后用某时刻肥城市区地面温度减去此时泰山顶部低的温度即可.【详解】解:()1615301001000.6--÷⨯1614301000.6=-÷⨯168.58=-7.42=(℃);答:此时泰山顶部的气温大约为7.42℃.故答案为:7.4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10.阅读理解:根据乘方的意义,可得:22×23=(2×2)×(2×2×2)=25.请你试一试,完成以下题目:(1)a 3•a 4=(a•a•a )•(a•a•a•a )=__;(2)归纳、概括:a m •a n =__;(3)如果x m =4,x n =9,运用以上的结论,计算:x m+n =__.a7am+n36【分析】(1)根据题意乘方的意义7个a 相乘可以写成a7即可解决;(2)根据题意总结规律可以知道是几个相同的数相乘指数相加即可解决;(3)运用以上的结论可以知道:xm+n =xm•xn 即解析:a 7 a m+n 36【分析】(1)根据题意,乘方的意义,7个a 相乘可以写成a 7即可解决;(2)根据题意,总结规律,可以知道是几个相同的数相乘,指数相加即可解决; (3)运用以上的结论,可以知道:x m+n =x m •x n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根据材料规律可得a 3•a 4=(a•a•a )•(a•a•a•a )=a 7;(2)归纳、概括:a m •a n =m n a a a a ⎛⎫⎛⎫ ⎪⎪ ⎪⎪⎝⎭⎝⎭=a m+n ; (3)如果x m =4,x n =9,运用以上的结论,计算:x m+n =x m •x n =4×9=36.故答案为:a 7,a m+n ,36.【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的认识,能够读懂乘方的意义并且能够仿照例题写出答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等边三角形ABC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ABC 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翻转1次后,点C 所对应的数为1,则再翻转3次后,点C 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4【分析】结合数轴不难发现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再翻转3次后点C在数轴上∴点C对应的数是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的解析:4【分析】结合数轴不难发现,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再翻转3次后,点C在数轴上,+⨯=.∴点C对应的数是113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的变化规律,根据翻转的变化规律确定出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12.如果将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那么第六行,第五列的数为_______.32【分析】观察分析题图中数的排列规律可知:第n行第一列是且第n行第一列到第n列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减少1所以第六行的第一个数是36减去4即可得到第五个数【详解】解:观察分析题图中数的排列规律可知:第n解析:32【分析】观察、分析题图中数的排列规律可知:第n行第一列是2n,且第n行第一列到第n列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减少1,所以第六行的第一个数是36,减去4,即可得到第五个数.【详解】解:观察、分析题图中数的排列规律可知:第n行第一列是2n,且第n行第一列到第n列-=-=.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减少1,所以第六行第五个数是26436432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规律题,能够观察出第一个数是行数的平方,再依次减少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校运动会的拔河比赛真是紧张刺激!规定拔河时,任意一方拉过30cm就算获胜.小胖他们班在每次喊过“拉”声之后都可拉过7cm,但又会被拉回3cm.如此下去,该班在第________次喊过“拉”声后就可获得胜利.7【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离胜利还差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超过了即可取得胜利【详解】解:由题意得喊过一次拉声之后可拉过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离胜利还差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超过了即可取解析:7【分析】⨯-=,离胜利还差根据题意得到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6(73)24(cm)-=,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7cm,超过了30cm,即可取得胜利.30246(cm)【详解】解:由题意得喊过一次“拉”声之后可拉过4cm.⨯-=.当喊到第6次时,一共拉过了6(73)24(cm)-=,离胜利还差30246(cm)所以再喊一次后拉过7cm,超过了30cm,即可取得胜利.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掌握有理数的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4.某工厂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效益如下:一月份获利润150万元,二月份比一月份少获利润70万元,三月份亏损5万元.则:(1)一月份比三月份多获利润____万元;(2)第一季度该工厂共获利润____万元.225【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出答案;(2)把三个月的利润相加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根据题意则150(5)=155(万元);故答案为:155;(2)二月份获利为:15070= 解析:225【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出答案;(2)把三个月的利润相加,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根据题意,则150-(-5)=155(万元);故答案为:155;(2)二月份获利为:150-70=80(万元),∴第一季度该工厂共获利润:150+80+(5 )=225(万元);故答案为:225;【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15.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为5,另一个数的绝对值为3,且两数之积为负,则两数之差为____.±8【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出两数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设|a|=5|b|=3则a=±5b=±3∵ab<0∴当a=5时b=-3∴5-(-3)=8;当a=-5时b=3∴-5-3=-8故答案为:解析:±8【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出两数,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设|a|=5,|b|=3,则a=±5,b=±3,∵ab<0,∴当a=5时,b=-3,∴5-(-3)=8;当a=-5时,b=3,∴-5-3=-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6.把67.758精确到0.01位得到的近似数是__.76【分析】根据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把67758精确到001位得到的近似数是6776故答案是:6776【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称为近似数解析:76.【分析】根据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把67.758精确到0.01位得到的近似数是67.76.故答案是:67.76.【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数称为近似数.17.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研究的某种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820千克,某地今年计划栽种这种超级杂交稻30万亩,预计今年这种超级杂交稻的产量_____千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6×108【分析】本题已知的是亩产量和亩数要求总产量就要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先计算总产量通过简单的计算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总产量=亩产量×总亩数(注意:单位换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依题意得:解析:46×108【分析】本题已知的是亩产量和亩数,要求总产量,就要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式先计算总产量.通过简单的计算后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总产量=亩产量×总亩数(注意:单位换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依题意得:820×300000=246000000=2.46×108.故答案为:2.46×10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a 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8.已知a是7的相反数,b比a的相反数大3,则b比a大____.17【分析】先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出a和b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即可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a=-7b=7+3=10∴b-a=10-(-7)=10+7=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解析:17【分析】先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出a和b,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即可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a=-7,b=7+3=10.∴b-a=10-(-7)=10+7=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19.计算1-2×(32+12)的结果是 _____.-18【分析】先算乘方再算括号然后算乘法最后算加减即可【详解】解:1-2×(3+)=1-2×(9+)=1-2×=1-19=-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相关运算解析:-18【分析】先算乘方、再算括号、然后算乘法、最后算加减即可.【详解】解:1-2×(32+12)=1-2×(9+12)=1-2×192=1-19=-18.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若有理数a ,b 满足()26150a b -+-=,则ab =__________.90【分析】本题可根据非负数的性质两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这两个非负数的值都为0解出ab 的值再把ab 的值代入ab 中即可解出本题【详解】解:依题意得:|a-6|=0(b-15)2=0∴a-6=0b-15=解析:90【分析】本题可根据非负数的性质“两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这两个非负数的值都为0”解出a ,b 的值,再把a 、b 的值代入ab 中即可解出本题.【详解】解:依题意得:|a-6|=0,(b-15)2=0,∴a-6=0,b-15=0,∴a=6,b=15,∴ab=90.故答案是:90.【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两个非负数相加,和为0,这两个非负数的值都为0. 21.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 ________.-1【解析】由数轴得点A 表示的数是﹣3点B 表示的数是2∴A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3+2=﹣1故答案为-1 解析:-1【解析】由数轴得,点A 表示的数是﹣3,点B 表示的数是2,∴ A ,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和是﹣3+2=﹣1,故答案为-1.22.小明写作业时,不慎将墨水滴在数轴上,根据图中数值,请你确定墨迹盖住部分的整数有______.012【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继而求出答案【详解】设被污染的部分为a 由题意得:-1<a <3在数轴上这一部分的整数有:012∴被污染的部分中共有3个整数分别为:012故答案为012解析:0,1,2【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继而求出答案.【详解】设被污染的部分为a,由题意得:-1<a<3,在数轴上这一部分的整数有:0,1,2.∴被污染的部分中共有3个整数,分别为: 0,1,2.故答案为0,1,2.【点睛】考查了数轴,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被污染部分的取值范围,理解整数的概念.23.大肠杆菌每过2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_____个.512【解析】分析:由于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可得结果详解:∵3小时有9个20分而解析:512【解析】分析:由于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可得结果.详解:∵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经过第九个20分钟变为29个,即:29=512个.所以,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512个.故答案为512.点睛:乘方是乘法的特例,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24.数轴上表示 1 的点和表示﹣2 的点的距离是_____.3【分析】直接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1-(-2)|=3∴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3【分析】直接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1-(-2)|=3,∴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全球平均每年发生雷电次数约为16000000次,将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_____.【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解析:7⨯1.610【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是负数.16000000 =71.610⨯.26.在整数5-,3-,1-,6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的积的最大值为______.90【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所得乘积最大为:(-5)×(-3)×6=5×3×6=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解析:90【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所得乘积最大为:(-5)×(-3)×6,=5×3×6,=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以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熟记运算法则并准确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9,现以点C为27.一条数轴上有点A、B、C,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6A B'=,则C点表示的折点,将放轴向右对折,若点A对应的点A'落在点B的右边,若3数是______.【分析】根据可得点为12再根据与以为折点对折即为中点即可求解【详解】解:翻折后在右侧且所以点为12∵与以为折点对折则为中点即【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得到为中点是解题的关键解析:2-【分析】根据3A B'=可得点A'为12,再根据A与A'以C为折点对折,即C为A,A'中点即可求解.【详解】解:翻折后A'在B右侧,且3A B'=.所以点A'为12,∵A与A'以C为折点对折,则C为A,A'中点,即1216:22C-=-.【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得到C为A,A'中点是解题的关键.28.3-的平方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______.【分析】根据倒数相反数平方的概念可知【详解】−3的平方是99的相反数是-9-9的倒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倒数相反数平方的概念及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解析:1 9 -【分析】根据倒数,相反数,平方的概念可知.【详解】−3的平方是9,9的相反数是-9,-9的倒数是1 9 -故答案为1 9 -.【点睛】此题考查倒数,相反数,平方的概念及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各性质定义.29.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3;-101等【分析】当一个数为非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这个数是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详解】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包括绝对值等于0的整数和绝对值等于1的整数它们是0±1共有3个故答案为(1解析:3; -1,0,1等.【分析】当一个数为非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本身;当这个数是负数时,它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详解】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包括绝对值等于0的整数和绝对值等于1的整数,它们是0,±1,共有3个.故答案为(1). 3; (2). -1,0,1等.【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熟悉掌握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若||a b =,则一定有a b =±;②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1b a=-;③几个有理数相乘,若负因数有偶数个,那么他们的积为正数;④两数相加,其和小于每一个加数,那么这两个加数必是两个负数;⑤0除以任何数都为0.④【分析】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有理数的加法倒数的定义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判断即可【详解】①若则故或当b<0时无解故①错误;②时ab 互为相反数但是对于等式不成立故②不正确;③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负因数有偶解析:④【分析】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有理数的加法,倒数的定义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判断即可.【详解】①若||a b =,则0b ,故a b =或=-a b ,当b<0时,无解,故①错误;②0a b 时,a ,b 互为相反数,但是对于等式1b a=-不成立,故②不正确; ③几个有理数相乘,如果负因数有偶数个,但其中有因数0,那么它们的积为0,故③不正确;④两个正数相加,此时和大于每一个加数;一正数一负数相加,此时和大于负数;一个数和0相加,等于这个数;只有两个负数相加,其和小于每一个加数,故④正确; ⑤0除以0没有意义,故⑤不正确.综上,正确的有④.故答案为:④.【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除法等基础知识点,这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0题.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围成下列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每个面都是平的是()A.长方体B.圆柱体C.球体D.圆锥体2.如图,在长方体ABCD﹣EFGH中,与面ABCD垂直的棱有()A.2条B.3条C.4条D.8条3.如图,将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A.B.C.D.4.如图,下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圆柱体的是()A.B.C.D.5.如图:CD 是直角三角形ABC 的高,将直角三角形ABC 按以下方式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右侧几何体的是()A .绕着AC 旋转B .绕着AB 旋转C .绕着CD 旋转D .绕着BC 旋转6.按柱、锥、球分类,下列几何体中与其余三个不属于同一类几何体的是()A .B .C .D .7.下列几何体中,含有曲面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8.下列几何体中,不完全是由平面围成的是()A .B .C .D .9.将左面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A .B .C .D .10.下列图形中,不是立体图形的是()A.圆锥B.圆柱C.圆D.球11.下面几何体中为圆柱的是()A.B.C.D.12.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A.2倍B.3倍C.4倍D.6倍二.填空题(共8小题)13.六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叠在一起,成为一个长方体,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4.将一个高为8.底面半径为3的实心圆柱体铸铁零件改造成一个实心正方体零件(改造过程中损耗忽略不计),则改造后的正方体的棱长为(π取3)15.笔尖可以看作一个点,这个点在纸上运动时就形成了线,这可以说点动成线;汽车的雨刷在档风玻璃上画出一个扇面,这可以说.16.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60πdm2,底面半径是2dm.它的高是dm.17.如图,将长方形ABCD绕CD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18.一个直棱柱有15条棱,则这个直棱柱是棱柱.19.五棱柱有条棱.20.一个棱柱有12个顶点,所有侧棱长的和是48cm,则每条侧棱长是cm.。
挑战题1、已知a :b :c=2 :3 :4,且2a+3b-2c=10,求a, b,c的值。
2、麦迪在一次比赛中22投14中得28分,除了3个三分球全中外,他还投中了两分球和个罚球.3、小明、小亮、小强三个人在一起玩扑克牌,,他们各取了相同数量的扑克牌(牌数大于3),然后小亮从小明手中抽取了3张,又从小强手中抽取了2张;最后小亮说小明,“你有几张牌我就给你几张。
”小亮给小明牌之后他手中还有张牌。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如果长减少1,宽增加2,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则可列方程为.5、生产某种型号的打火机.每只的成本为2元,毛利率为25%.工厂通过改进工艺,降低了成本,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毛利率增加了15%.则这种打火机每只的成本降低了.(精确到元.毛利率即利润率)6、元代朱世杰所著《算学启蒙》里有这样一道题:“良马日行两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请你回答:良马___________天可以追上驽马.7、古尔邦节,6位朋友均匀地围坐在圆桌旁共度佳节.圆桌半径为60cm,每人离圆桌的距离均为10cm,现又来了两名客人,每人向后挪动了相同的距离,再左右调整位置,使8人都坐下,并且8人之间的距离与原来6人之间的距离(即在圆周上两人之间的圆弧的长)相等.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8、一张试卷共25道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明做了全部试题,若要得70分以上,那么小明至少要做对的题数是()9、小亮的爸爸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月工资5500元,按规定:其中25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部分又要分为两部分,并按不同税率纳税,即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按3%的税率;超过1500元不超过4500元的部分则按5%的税率,你能算出小亮的爸爸每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10、民航规定:旅客可以免费携带a千克物品,若超过a千克,则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当携带物品的质量为b 千克(b>a)时,所交费用为Q=10b-200(单位:元).(1)小明携带了35千克物品,质量大于a千克,他应交多少费用?(2)小王交了100元费用,他携带了多少千克物品?(3)若收费标准以超重部分的质量m(千克)计算,在保证所交费用Q不变的情况下,试用m表示Q.11、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秋游,由王老师和甲、乙两同学到客车租赁公司洽谈租车事宜.(1)两同学向公司经理了解租车的价格.公司经理对他们说:“公司有45座和60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100元.”王老师说:“我们学校八年级昨天在这个公司租了2辆60座和5辆45座的客车,一天的租金为1600元,你们能知道45座和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各是多少元吗?”甲、乙两同学想了一下,都说知道了价格.你知道45座和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各是多少元?(2)公司经理问:“你们准备怎样租车?”,甲同学说:“我的方案是只租用45座的客车,可是会有一辆客车空出30个座位”;乙同学说“我的方案只租用60座客车,正好坐满且比甲同学的方案少用两辆客车”,王老师在一旁听了他们的谈话说:“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有别的方案吗?”如果是你,你该如何设计租车方案,并说明理由.12、某地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至7500元.当地一家农工商公司收获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加工的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内将这批蔬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可行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多地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有来得及进行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13、某人承做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做40个,可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工艺,工作效率提高了20%,结果不但提前了16天完成,而且超额完成了32件,求原来预定几天完成?原计划共做多少零件?14、小华家是我市第一批9万户统一换装“峰谷分时”电表的家庭之一,他们家将率先享受苏州市生活用电“峰谷分时电价”的新政策,用电价将按不同时段实行不同的价格,具体为:8点至21点为“峰时”,电价为每千瓦时0.55元;21点至次日8点为“谷时”,电价为每千瓦时0.30元,而我市原来实行的电价为每千瓦时0.52元。
1.下列四种说法: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②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和为0;③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④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或差等于零.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B 解析:B【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故本小题正确;②互为两个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零,故本小题正确;③减数是负数时,差大于被减数,故本小题错误;④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这两个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互为相反数,故本小题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④共3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有理数的减法,是基础题,熟记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近似数1.50和1.5是相同的B .3520精确到百位等于3600C .6.610精确到千分位D .2.708×104精确到千分位C 解析:C【分析】相似数和原值是不相同的;3520精确到百位是3500;2.708×104精确到十位.【详解】A 、近似数1.50和1.5是不同的,A 错B 、3520精确到百位是3500,B 错D 、2.708×104精确到十位.【点睛】本题考察相似数的定义和科学计数法.3.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是负数的是( )A .3(2)⨯-B .|1|-C .(2)7-+D .2(1)- A 解析:A【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式子可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3(2)6,故选项A 符合题意,|1|1-=,故选项B 不符合题意,(2)75-+=,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2-=,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1)1故选:A.【点睛】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4.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a|>|b| B.|ac|=ac C.b<d D.c+d>0B解析:B【分析】先弄清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及大小,根据实数大小比较方法可以解得.【详解】从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b<0,d>c>1;A、|a|>|b|,故选项正确;B、a、c异号,则|ac|=-ac,故选项错误;C、b<d,故选项正确;D、d>c>1,则c+d>0,故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实数大小比较. 解题关键点:记住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B.既没有绝对值最大的数,也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数C.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和为零D.既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D解析:D【分析】分别根据有理数的定义,绝对值的定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逐一判断即可.【详解】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故原说法错误,故选项A不合题意;没有绝对值最大的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故原说法错误,故选项B不合题意;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和等于零或大于0,故原说法错误,故选项C不合题意;既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正确,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定义、绝对值的定义,熟知有理数和绝对值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3)2和﹣32B.(﹣3)2和32C.(﹣2)3和﹣23D.|﹣2|3和|﹣23|A 解析:A各项中两式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详解】A、(﹣3)2=9,﹣32=﹣9,互为相反数;B、(﹣3)2=32=9,不互为相反数;C、(﹣2)3=﹣23=﹣8,不互为相反数;D、|﹣2|3=|﹣23|=8,不互为相反数,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7.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A.若|a|=|b|,则a=b B.若|a|=b,则a=bC.若|a|=﹣b,则a=b D.若a=﹣b,则|a|=|b|D解析: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详解】选项A、B、C中,a与b的关系还有可能互为相反数,故选项A、B、C不一定成立,D.若a=﹣b,则|a|=|b|,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关系是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是解题的关键.8.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一次(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经过3个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分裂为()A.8个B.16个C.32个D.64个D解析:D【分析】每半小时分裂一次,一个变为2个,实际是21个.分裂第二次时,2个就变为了22个.那么经过3小时,就要分裂6次.根据有理数的乘方的定义可得.【详解】26=2×2×2×2×2×2=6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应注意观察问题得到规律.9.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长度为()A.312⎛⎫⎪⎝⎭米B.512⎛⎫⎪⎝⎭米C.612⎛⎫⎪⎝⎭米D.1212⎛⎫⎪⎝⎭米C【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和题意可知: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2米,那么依此类推得到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6米.【详解】∵1-12=12,∴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2米;依此类推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6米.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其中解题是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能够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是解题主要步骤.10.下列四个式子,正确的是()①33.834⎛⎫->-+⎪⎝⎭;②3345⎛⎫⎛⎫-->--⎪ ⎪⎝⎭⎝⎭;③ 2.5 2.5->-;④125523⎛⎫-->+⎪⎝⎭.A.③④B.①C.①②D.②③D解析:D【分析】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再根据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大的数反而小,可得答案.【详解】①∵33 3.754⎛⎫-+=-⎪⎝⎭,33.83 3.754>=,∴33.834⎛⎫-<-+⎪⎝⎭,故①错误;②∵33154420⎛⎫--==⎪⎝⎭,21335502⎛⎫--==⎪⎝⎭,1512 2020>,∴3345⎛⎫⎛⎫-->--⎪ ⎪⎝⎭⎝⎭,故②正确;③∵ 2.5 2.5-=,2.5 2.5>-,∴ 2.5 2.5->-,故③正确;④∵111523623⎛⎫--==⎪⎝⎭,217533346+==,3334 66<,∴125523⎛⎫-->+⎪⎝⎭,故④错误.综上,正确的有:②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以及有理数大小比较,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11.按键顺序是的算式是()A.(0.8+3.2)÷45=B.0.8+3.2÷45=C.(0.8+3.2)÷45=D.0.8+3.2÷45=B解析:B【分析】根据计算器的使用方法,结合各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按下列按键顺序输入:则它表达的算式是0.8+3.2÷45=,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计算器的应用,根据有理数的输入方法正确输入数据是解题关键.12.6-的相反数是()A.6 B.-6 C.16D.16- B解析:B【详解】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化简|-6|,再由相反数的概念解答即可.解:∵|-6|=6,6的相反数是-6,∴|-6|的相反数是-6.13.把实数36.1210-⨯用小数表示为()A .0.0612B .6120C .0.00612D .612000C解析:C【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6.12×10−3=0.0061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4.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a+b <0B .a+b >0C .a ﹣b <0D .ab >0A解析:A【分析】根据数轴判断出a 、b 的符号和取值范围,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从图上可以看出,b <﹣1<0,0<a <1,∴a+b <0,故选项A 符合题意,选项B 不合题意;a ﹣b >0,故选项C 不合题意;ab <0,故选项D 不合题意.故选:A .【知识点】本题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根据数轴判断出a 、b 的符号,熟知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5.若2020M M +-=+,则M 一定是( )A .任意一个有理数B .任意一个非负数C .任意一个非正数D .任意一个负数B 解析:B【分析】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解:∵M +|-20|=|M |+|20|,∴M≥0,为非负数.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应用,灵活应用绝对值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对于有理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规定a ☆2b a b =-,则3☆(2)-=__.【分析】根据新定义把新运算转化为常规运算进行解答便可【详解】解:3☆(﹣2)=32﹣|﹣2|=9﹣2=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新定义运算是解题的关键解析:【分析】根据新定义把新运算转化为常规运算进行解答便可.【详解】解:3☆(﹣2)=32﹣|﹣2|=9﹣2=7,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新定义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1)÷6×(﹣16)=_____.【分析】根据有理数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详解】解:(-1)÷6×(-)=-×(−)=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熟练掌握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解析:136. 【分析】 根据有理数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详解】解:(-1)÷6×(-16), =-16×(−16), =136. 故答案为136. 【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熟练掌握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3.数轴上表示 1 的点和表示﹣2 的点的距离是_____.3【分析】直接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1-(-2)|=3∴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3【分析】直接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1-(-2)|=3,∴数轴上表示-2的点与表示1的点的距离是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按下面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的值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满足条件所有x的值是___.131或26或5或【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来做分析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656可得方程5x+1=656解方程即可求得第一个数再求得输出为这个数的第二个数以此类推即可求得所有答案【详解】用逆向思维来做:第一解析:131或26或5或45.【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来做,分析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656,可得方程5x+1=656,解方程即可求得第一个数,再求得输出为这个数的第二个数,以此类推即可求得所有答案.【详解】用逆向思维来做: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其结果的:5x+1=656,解得:x=131;第二个数是(5x+1)×5+1=656,解得:x=26;同理:可求出第三个数是5;第四个数是45,∴满足条件所有x的值是131或26或5或45.故答案为131或26或5或45.【点睛】此题考查了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注意理解题意与逆向思维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已知a是7的相反数,b比a的相反数大3,则b比a大____.17【分析】先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出a和b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即可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a=-7b=7+3=10∴b-a=10-(-7)=10+7=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解析:17【分析】先根据相反数的定义求出a和b,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即可求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a=-7,b=7+3=10.∴b-a=10-(-7)=10+7=17.故答案为:17.【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6.运用加法运算律填空:212+1(3)3-+612+2(8)3-=1(22+____)+[ ____+2(8)3-].【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两数之和为0以及同分母的分数相加的原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2++6+=)++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掌握加法法则和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621(3)3-【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两数之和为0以及同分母的分数相加的原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212+1(3)3-+612+2(8)3-=1(22+162)+[1(3)3-+2(8)3-].故答案为:162;1(3)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掌握加法法则和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7.计算:3122--=__________;︱-9︱-5=______.-24【分析】直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即可;先运算绝对值再进行减法运算【详解】=-=-2;︱-9︱-5==9-5=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以及有理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解析:-2 4【分析】直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即可;先运算绝对值,再进行减法运算.【详解】3122--=-42=-2;︱-9︱-5==9-5=4, 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以及有理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8.运用加法运算律填空:(1)[(-1)+2]+(-4)=___=___;(2)117+(-44)+(-17)+14=____=____.(-1)+(-4)+2-3117+(-17)+(-44)+1470【分析】(1)根据同号相加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先计算(-1)+(-4);(2)利用抵消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解析:[(-1)+(-4)]+2 -3 [117+(-17)]+[(-44)+14] 70【分析】(1)根据同号相加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先计算(-1)+(-4);(2)利用抵消的特点,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详解】(1)同号相加较为简单,故:[(-1)+2]+(-4)=[(-1)+(-4)]+2=-3(2)117和(-17)可通过抵消凑整,(-44)和14也可通过抵消凑整,故:117+(-44)+(-17)+14=[117+(-17)]+[(-44)+14]=7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法的简算,解题关键是灵活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凑整进行简算. 9.某商店营业员每月的基本工资为4000元,奖金制度是每月完成规定指标10000元营业额,发奖金300元;若营业额超过规定指标,另奖超额部分营业额的5%.该商店的一名营业员九月份完成营业额13200元,则他九月份的收入为________元.4460【分析】工资应分两个部分:基本工资+奖金而奖金又分区间所以分段计算最后求和【详解】根据题意得他九月份工资为(元)故答案为:4460【点睛】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字语解析:4460【分析】工资应分两个部分:基本工资+奖金,而奖金又分区间,所以分段计算,最后求和.【详解】根据题意,得他九月份工资为4000300(1320010000)5%4460++-⨯=(元). 故答案为:4460.【点睛】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字语言中的关键词,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计算即可.10.等边三角形ABC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ABC 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翻转1次后,点C 所对应的数为1,则再翻转3次后,点C 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4【分析】结合数轴不难发现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再翻转3次后点C 在数轴上∴点C 对应的数是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的解析:4【分析】结合数轴不难发现,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然后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再翻转3次后,点C 在数轴上,∴点C 对应的数是113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数的变化规律,根据翻转的变化规律确定出每3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11.若2(1)20a b -+-=,则2015()a b -= _______________.-1【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得出a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a -1=0b ﹣2=0解得:a =1b =2故=(1﹣2)201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析:-1【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得出a ,b 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a -1=0,b ﹣2=0,解得:a =1,b =2,故2015()a b -=(1﹣2)2015=-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正确得出a ,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计算:(1)117483612⎛⎫-+-⨯ ⎪⎝⎭; (2)20213281(2)(3)3---÷⨯-. 解析:(1)36-;(2)26.【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即可.【详解】解:(1)117483612⎛⎫-+-⨯ ⎪⎝⎭ 1174848483612=-⨯+⨯-⨯ 16828=-+-36=-;(2)20213281(2)(3)3---÷⨯- 31(89)8=---⨯⨯ 127=-+2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运算的相关运算法则并灵活运用运算律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计算(1)(-1)2019+0.25×(-2)3+4÷23 (2)21233()12323-÷+-⨯+解析:(1)3;(2)-2【分析】(1)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原式=-1+0.25×(-8)+6=-1-2+6=3;(2)原式=12931212323-÷+⨯-⨯+ =-3+6-8+3=-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正确的进行计算.3.计算:(1)412115(2)5⎡⎤⎛⎫----⨯-÷- ⎪⎢⎥⎝⎭⎣⎦(2)1111243812⎛⎫÷-+- ⎪⎝⎭(要求简便方法计算) 解析:(1)-21;(2)17-【分析】 (1)先进行幂的运算,再算括号里面的,去括号应注意括号前的负号,再算加减. (2)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24可得1111243812⎡⎤⎛⎫÷⨯-+- ⎪⎢⎥⎝⎭⎣⎦再算括号里的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原式=﹣16﹣[-11+1]÷(-2)=﹣16-5=-21;(2)原式=1111243812⎡⎤⎛⎫÷⨯-+- ⎪⎢⎥⎝⎭⎣⎦ =[]1832÷-+-1(7)=÷- =17-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某粮仓原有大米132吨,某一周该粮仓大米的进出情况如下表:(运进大米记作“+”,运出大米记作“-”,例如:当天运进大米8吨,记作8+吨;当天运出大米15吨,记作15-吨)若经过这一周,该粮仓存有大米88吨.(1)求星期五粮仓大米的进出情况;(2)若大米进出粮仓的装卸费用为每吨15元,求这一周该粮仓需要支付的装卸总费用. 解析:(1)星期五粮仓当天运出大米20吨;(2)2700元.【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答案;(2)根据单位费用乘以总量,可得答案.【详解】(1)m=88﹣(132﹣32+26﹣23﹣16+42﹣21)=﹣20,∴星期五粮仓当天运出大米20吨;(2)(|﹣32|+|+26|+|﹣23|+|﹣16|+|﹣20|+|+42|+|﹣21|)×15=2700(元),答:这一周该粮仓需要支付的装卸总费用为27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及有理数加减法的应用,第(2)问利用单位费用乘以总量是解题关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培优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相关报道,开展精准扶贫户工作五年来,我国约有5500万人摆脱贫困,国家发放扶贫资金共375亿元.将375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375×107B.3.75×1010C.3.75×109D.37.5×1082.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a B.ab>0 C.b—a>0 D.a+b>0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16)÷(﹣4)=﹣4 B.﹣|2﹣5|=3C.(﹣3)2=9 D.(﹣2)3=﹣64.股民小王上周五买进某公司的股票,每股25元,下表为本周内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则本周五收盘时,该股票每股价格是()A.27.1元B.24.5元C.29.5元D.25.8元5.如果|a|=7,|b|=5,试求a-b的值为()(A)2(B)12(C)2和12(D)2;12;-12;-26.一根1米长的小木棒,第一次截去它的13,第二次截去剩余部分的13,第三次再截剩余部分的13,如此截下去,第五次后剩余的小木棒的长度是()A.(23)5B.1﹣(23)5C.(13)5D.1﹣(13)57.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有理数有最大的数,也有最小的数B.有理数有最大的数,但没有最小的数C.有理数有最小的数,但没有最大的数D.有理数既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3B .绝对值不大于2的数有±2,±1,0C .若|a|=﹣a ,则a≤0D .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大于这个数的相反数9.现规定一种运算:1!=1,2!=2×1=2,3!=3×2×1=6,4!=4×3×2×1=24,……,则200!199!的值为( ) A .200B .199C .200199D .110.当2<a <3时,代数式|3﹣a|﹣|2﹣a|的结果是( ) A .﹣1 B .1C .2a ﹣5D .5﹣2a二、填空题 11.﹣23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223的相反数的差是_____. 12.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_____.13.已知m 为最大的负整数,x 与y 互为相反数,则(x+y )2018+m 2=_____. 14.在(-1)2 017,(-1)2 018,-22,(-3)2中,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的和等于______. 15.计算(-34)×(-112)÷(-214)的值为______. 16.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b ﹣c|﹣|c|+|c ﹣a|=_____.三、解答题 17.计算(1)﹣(3﹣5)+32×(1﹣3) (2)﹣32﹣3122(1)293-⨯-- . 18.(1)当a≠0时,求aa的值.(写出解答过程) (2)若a≠0,b≠0,且a a +b b=0,则abab 的值为 .(3)若ab >0,则a a+b b +abab 的值为 . 19.某公司的线路检修小组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工作,从甲地出发,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下表记录的是检修小组从甲地出发后连续七次行驶情况.(单位:km,每次行驶终点为下次行驶的起点)解答下列问题:(1)检修小组在第几次纪录时距甲地最远?(2)检修小组收工时,位于出发点甲地哪一侧,距甲地多远?20.股民李叔叔在上周星期五以每股11.2元买了一批股票,共购进5000股,下表为本周星期一到星期五该股票的涨跌情况:(1)求本周星期三收盘时每股的价格;(2)本周内每股最高是多少元?最低是多少元?(3)已知李叔叔买进股票时支付了0.15%的手续费,卖出时还需支付成交额的0.15%手续费和0.1%的交易税,如果李叔叔在星期五收盘时将全部的股票卖出,你对他的收益情况如何评价?21.一只小虫从某点O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记为负数,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5,﹣3,+11,﹣8,﹣6,+12,﹣10.(单位:厘米)(1)小虫离开O点最远是厘米.(2)小虫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O的位置?为什么?(3)在爬行过程中,每爬行1厘米被奖励两粒芝麻,则小虫可得多少粒芝麻?22.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大括号内:﹣13.5,0,+27,﹣45,227,﹣10,3.14(1)正数集合:{}(2)负数集合:{}(3)整数集合:{}(4)分数集合:{}(5)非负整数集合:{}23.请观察下列定义新运算的各式:1⊙3=1×4+3=7;3⊙(﹣1)=3×4﹣1=11;5⊙4=5×4+4=24;4⊙(﹣3)=4×4﹣3=13.(1)请你归纳:a⊙b=;(2)若a≠b,那么a⊙b b⊙a(填“=”或“≠”);(3)先化简,再求值:(a﹣b)⊙(2a+b),其中a是最大的负整数,b是绝对值最小的整数.参考答案1.B【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解:将375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75×10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解题关键是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2.B【分析】由数轴可得b<a<0,从而可以判断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数轴可得,b<a<0,∴a>b,(故A错误);ab>0,(故B正确);b-a<0,(故C错误);a+b<0,(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点,能根据各数的大小判断选项中的结论是否成立.3.C【分析】原式利用有理数的乘方,乘法,以及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解:A、(﹣16)÷(﹣4)=4,故A错误;B、﹣|2﹣5|=﹣3,故B错误;C、(﹣3)2=9,故C正确;D、(﹣2)3=﹣8,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除法,绝对值的化简,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乘方,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法则.4.B【分析】本题是一道较为基础的题型,考查的是对正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的熟练程度,对于本题而言,星期五收盘时,该股票每股是:25﹣2.1+2﹣1.2+0.5+0.3=24.5(元).【详解】解:25﹣2.1+2﹣1.2+0.5+0.3=24.5(元),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解题关键是掌握本题中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5.D【解析】绝对值等于7的数有正负7,绝对值等于5的数有正负5.6.A【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到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题意可得,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1−13)(1−13)(1−13)(1−13)(1−13)=(23)5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乘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7.D【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分类,可得答案.【详解】解:有理数既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的数.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8.C【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解答,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详解】解:A、绝对值等于3的数是3和﹣3,故错误;B、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有±2,±1,0,故错误;C、若|a|=﹣a,则a≤0,正确,D、负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及相反数的定义,解答关键是熟知以下知识:(1)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9.A【分析】首先观察已知条件,不难找到规律n!=n×(n-1)×(n-2)×…×2×1,注意不要找错对应关系;然后根据新运算法则将待求式转化为一般的算式,再进行化简、计算即可求出所要求的结果. 【详解】解: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2001991 1991981⨯⨯⋅⋅⋅⨯⨯⨯⋅⋅⋅⨯=200,【点睛】本题考查定义新运算,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乘法,解题关键是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得到新运算的法则.10.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解答,即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详解】解:∵2<a<3,∴3﹣a>0,2﹣a<0,∴|3﹣a|﹣|2﹣a|=3﹣a﹣a+2=5﹣2a,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性质,解答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11.﹣313.【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和相反数的定义分别求出−23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223的相反数,再相减即可得出.【详解】解:﹣23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为﹣23,﹣223的相反数为223,﹣23﹣223=﹣313.故答案为﹣31 3【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相反数,绝对值,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绝对值、相反数的意义. 12.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及性质可知,一对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故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互为相反数.【详解】解: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互为相反数.故答案为相等或互为相反数.【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相反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熟练、准确掌握意义.13.1.【分析】根据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为-1,可得m=﹣1;相反数的定义:实数a与-a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本身,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为-1【详解】解:由题意得:m=﹣1,x+y=0,∴原式=02018+(﹣1)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相反数、乘方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为-1,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为-1.14.5【详解】(-1)2 017=-1,(-1)2 018=1,-22=-4,(-3)2=9,其中最大的数是9,最小的数是-4,它们的和等于5.故答案是5.15.﹣12.【分析】因为负数的倒数仍然是负数,所以把除法变成乘法,除数变为它的倒数后,先定积的符号,再算绝对值的积.【详解】解:(﹣34)×(﹣112)÷(﹣214)=(-34)×(-32)×(﹣49)=﹣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运算顺序及符号的确定.16.a+b﹣c.【分析】首先根据数轴,确定a、b、c的大小及b﹣c 、c﹣a正负,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绝对值意思是值一定为正值,按照“符号相同为正,符号相异为负”的原则来去绝对值符号.①绝对值符号里面为负,在去掉绝对值时必须要加一个负的符号老确保整个值为正值,也就是当:│a│=a (a为正值,即a≥0 时);│a│= -a (a为负值,即a≤0 时)【详解】解:由图知:c<b<0<a,∴b﹣c>0,c﹣a<0,∴|b﹣c|﹣|c|+|c﹣a|=b﹣c+c+a﹣c=a+b﹣c.故答案为a+b﹣c.【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意义和整式的加减,解题关键是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确定需要化简的式子的绝对值.17.(1)﹣16;(2)﹣811 12.【分析】(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即可;(2)先算乘方和绝对值,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即即可. 【详解】解:(1)﹣(3﹣5)+32×(1﹣3)=﹣(﹣2)+9×(﹣2)=2+(﹣18)=﹣16;(2)﹣32﹣31221293⎛⎫-⨯--⎪⎝⎭.=﹣9﹣(﹣278)×29﹣23=﹣9+34﹣23=﹣811 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关键是运算顺序、乘方、绝对值化简. 18.(1)1或-1;(2)﹣1;(3)3或﹣1.【分析】(1)当a≠0时,可能a>0.也可能a<0,所以需要分两种情况解答.(2),因为两个式子的和为0,所以两个加数互为相反数,a、b是异号. (3)需要分a、b同号和异号两种情况解答.【详解】解:(1)当a>0时,|a|=a,则原式=1;当a<0时,|a|=﹣a,则原式=﹣1;(2)∵a≠0,b≠0,且aa+bb=0,∴a与b异号,即ab<0,∴|ab|=﹣ab,则原式=﹣1;(3)∵ab>0,∴a与b同号,当a>0,b>0时,原式=1+1+1=3;当a<0,b<0时,原式=﹣1﹣1+1=﹣1.故答案为(2)﹣1;(3)3或﹣1【点睛】本题考查绝对值的意义及式子化简,解题关键是分类讨论.19.(1)检修小组在第五次纪录时距甲地最远;(2)检修小组位于出发点甲地东侧,距甲地5千米.【分析】(1)分别计算每次距A地的距离,进行比较即可;(2)收工时距A地的距离等于所有记录数字的和的绝对值;【详解】解:(1)第一次距甲地|﹣4|=4千米;第二次距甲地:|﹣4+7|=3千米;第三次距甲地:|﹣4+7﹣10|=7千米;第四次距甲地:|﹣4+7﹣10+9|=2千米;第五次距甲地:|﹣4+7﹣10+9+6|=8千米;第六次距甲地:|﹣4+7﹣10+9+6﹣1|=7千米;第七次距甲地:|﹣4+7﹣10+9+6﹣1﹣2|=5千米.所以检修小组在第五次纪录时距甲地最远;(2)因为收工时,﹣4+7﹣10+9+6﹣1﹣2=5千米,所以此时检修小组位于出发点甲地东侧,距甲地5千米.【点睛】此题主查考查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本周星期三收盘时每股的价格为11.7元;(2)本周内每股最高是12.2元,最低是11.5元;(3)盈利2768.5元.【分析】(1)用每股原价加上每天每股涨跌数就是该天每股的钱数,依次类推,计算出周三股价;;(2),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每天涨跌的数据,计算出每一天的股价,从中找出本周内最高价每股的钱数,同理,计算出本周内最低价每股的钱数;(3),用周五每股的钱数乘1000,再分别减去买进股票时付的手续费、卖出时付的手续费、交易税,即得他的收益.【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11.2+0.3+0.4+(﹣0.2)=11.7(元),则本周星期三收盘时每股的价格为11.7元;(2)星期一收盘价格为11.2+0.3=11.5(元),星期二收盘时价格为11.5+0.4=11.9(元),星期三收盘时价格为11.9﹣0.2=11.7(元),星期四收盘时价格为11.7+0.5=12.2(元),星期五收盘时价格为12.2﹣0.4=11.8(元),所以本周内每股最高是12.2元,最低是11.5元;(3)买进的费用:5000×11.2×(1+0.15%)=56084(元);卖出时的受益:5000×11.8×(1﹣0.15%﹣0.1%)=58852.5(元).则盈利:58852.5﹣56084=2768.5(元).【点睛】本题考查如何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有关计算.解题关键是:读懂表格中正、负数的含义,涉及的知识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加减、百分数乘法的应用等.21.(1)13;(2)小虫最后没有回到出发点O的位置;(3)小虫可得110粒芝麻.【分析】(1)由于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为负数,所以要计算出它爬行所有数的和,于是可判断到离出发点多远;(2)依次往后计算看哪个数最大即可得到离O点的最远距离;(3)计算所有数的绝对值的和得到小虫爬行的路程,再把路程乘以2得到小虫共得的芝麻.【详解】解:(1)第一次爬行距离O点是5cm,第二次爬行距离O点是5﹣3=2(cm),第三次爬行距离O点是2+11=13(cm),第四次爬行距离O点是13﹣8=5(cm),第五次爬行距离O点是|5﹣6|=|﹣1|=1(cm),第六次爬行距离O点是﹣1+12=11(cm),第七次爬行距离O点是11﹣10=1(cm),从上面可以看出小虫离开O点最远是13cm.故答案为13;(2)小虫最后没有回到出发点O的位置.理由如下:∵(+5)+(﹣3)+(+11)+(﹣8)+(﹣6)+(+12)+(﹣10)=1(cm ), ∴小虫最后没有回到出发点O 的位置;(3)(|+5|+|﹣3|+|+11|+|﹣8|+|﹣6|+|+12|+|﹣10|)×2=55×2=110(粒),所以小虫可得110粒芝麻.【点睛】本题考查数轴,正数和负数,22.见解析【分析】利用正数,负数,整数,分数,以及非负整数定义判断即可.【详解】(1)正数集合:{+27,227,3.14}; (2)负数集合:{413.5,,105---}; (3)整数集合:{0,+27,10-};(4)分数集合:{13.5-,45-,227,3.14}; (5)非负整数集合:{0,+27},【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3.(1)4a +b ;(2)≠;(3)-6.【分析】(1)根据题目中的式子可以猜出a ⊙b 的结果;(2)根据(1)中的结果和a≠b ,可以得到a ⊙b 和b ⊙a 的关系;(3)根据(1)中的结果可以得到(a-b )⊙(2a+b )的值,【详解】解:(1)由题目中的式子可得,a ⊙b=4a+b ,故答案为4a+b ;(2)∵a ⊙b=4a+b ,b ⊙a=4b+a ,∴(a ⊙b )-(b ⊙a )=(4a+b )-(4b+a )=4a+b-4b-a=4(a-b)+(b-a),∵a≠b,∴4(a-b)+(b-a)≠0,∴(a⊙b)≠(b⊙a),故答案为≠;(3)(a-b)⊙(2a+b)=4(a-b)+(2a+b)=4a-4b+2a+b=6a-3b.由题意a=-1,b=0∴原式=6×(-1)-3×0=-6.【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挑战题1、已知a :b :c=2 :3 :4,且2a+3b-2c=10,求a, b,c的值。
2、麦迪在一次比赛中22投14中得28分,除了3个三分球全中外,他还投中了两分球和个罚球.3、小明、小亮、小强三个人在一起玩扑克牌,,他们各取了相同数量的扑克牌(牌数大于3),然后小亮从小明手中抽取了3张,又从小强手中抽取了2张;最后小亮说小明,“你有几张牌我就给你几张。
”小亮给小明牌之后他手中还有张牌。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如果长减少1,宽增加2,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则可列方程为.5、生产某种型号的打火机.每只的成本为2元,毛利率为25%.工厂通过改进工艺,降低了成本,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毛利率增加了15%.则这种打火机每只的成本降低了.(精确到元.毛利率即利润率)6、元代朱世杰所著《算学启蒙》里有这样一道题:“良马日行两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请你回答:良马___________天可以追上驽马.7、古尔邦节,6位朋友均匀地围坐在圆桌旁共度佳节.圆桌半径为60cm,每人离圆桌的距离均为10cm,现又来了两名客人,每人向后挪动了相同的距离,再左右调整位置,使8人都坐下,并且8人之间的距离与原来6人之间的距离(即在圆周上两人之间的圆弧的长)相等.设每人向后挪动的距离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8、一张试卷共25道题,做对一题得4分,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明做了全部试题,若要得70分以上,那么小明至少要做对的题数是()9、小亮的爸爸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月工资5500元,按规定:其中2500元是免税的,其余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部分又要分为两部分,并按不同税率纳税,即不超过1500元的部分按3%的税率;超过1500元不超过4500元的部分则按5%的税率,你能算出小亮的爸爸每月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10、民航规定:旅客可以免费携带a千克物品,若超过a千克,则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当携带物品的质量为b 千克(b>a)时,所交费用为Q=10b-200(单位:元).(1)小明携带了35千克物品,质量大于a千克,他应交多少费用?(2)小王交了100元费用,他携带了多少千克物品?(3)若收费标准以超重部分的质量m(千克)计算,在保证所交费用Q不变的情况下,试用m表示Q.11、某中学组织七年级学生秋游,由王老师和甲、乙两同学到客车租赁公司洽谈租车事宜.(1)两同学向公司经理了解租车的价格.公司经理对他们说:“公司有45座和60座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租用,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比45座的贵100元.”王老师说:“我们学校八年级昨天在这个公司租了2辆60座和5辆45座的客车,一天的租金为1600元,你们能知道45座和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各是多少元吗?”甲、乙两同学想了一下,都说知道了价格.你知道45座和60座的客车每辆每天的租金各是多少元?(2)公司经理问:“你们准备怎样租车?”,甲同学说:“我的方案是只租用45座的客车,可是会有一辆客车空出30个座位”;乙同学说“我的方案只租用60座客车,正好坐满且比甲同学的方案少用两辆客车”,王老师在一旁听了他们的谈话说:“从经济角度考虑,还有别的方案吗?”如果是你,你该如何设计租车方案,并说明理由.12、某地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若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每吨利润为1000元;经粗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可达4500元;经精加工后销售,每吨利润涨至7500元.当地一家农工商公司收获这种蔬菜140吨,该公司加工的生产能力是:如果对蔬菜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16吨;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工6吨,但两种加工方式不能同时进行.受季节等条件限制,公司必须在15天内将这批蔬菜全部销售或加工完毕,为此公司研制了三种可行方案.方案一:将蔬菜全部进行粗加工;方案二:尽可能多地对蔬菜进行精加工,没有来得及进行加工的蔬菜,在市场上直接销售;方案三:将部分蔬菜进行精加工,其余蔬菜进行粗加工,并恰好15天完成.你认为选择哪种方案获利最多?为什么?13、某人承做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做40个,可按期完成任务,由于改进工艺,工作效率提高了20%,结果不但提前了16天完成,而且超额完成了32件,求原来预定几天完成?原计划共做多少零件?14、小华家是我市第一批9万户统一换装“峰谷分时”电表的家庭之一,他们家将率先享受苏州市生活用电“峰谷分时电价”的新政策,用电价将按不同时段实行不同的价格,具体为:8点至21点为“峰时”,电价为每千瓦时0.55元;21点至次日8点为“谷时”,电价为每千瓦时0.30元,而我市原来实行的电价为每千瓦时0.52元。
一、解答题1.计算:(﹣1)2014+15×(﹣5)+8 解析:8【分析】先算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由此顺序计算即可.【详解】原式=1+15×(﹣5)+8=1﹣1+8=8. 【点睛】此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的顺序与符号的判定.2.计算:(1)412115(2)5⎡⎤⎛⎫----⨯-÷- ⎪⎢⎥⎝⎭⎣⎦(2)1111243812⎛⎫÷-+- ⎪⎝⎭(要求简便方法计算) 解析:(1)-21;(2)17-【分析】(1)先进行幂的运算,再算括号里面的,去括号应注意括号前的负号,再算加减. (2)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24可得1111243812⎡⎤⎛⎫÷⨯-+- ⎪⎢⎥⎝⎭⎣⎦再算括号里的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原式=﹣16﹣[-11+1]÷(-2)=﹣16-5=-21;(2)原式=1111243812⎡⎤⎛⎫÷⨯-+- ⎪⎢⎥⎝⎭⎣⎦ =[]1832÷-+-1(7)=÷- =17-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3.计算题:(1)()()121876---+-+;(2)()231513221428⎫⎛---⨯-+ ⎪⎝⎭; (3)2111(3)[]()63⨯--÷-. 解析:(1)29;(2)5-;(3)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解答本题;(2)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和乘法分配律即可解答本题;(3)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1)|-12|-(-18)+(-7)+6=12+18+(-7)+6=30+(-7)+6=23+6=29;(2)23151(32)(21)428---⨯-+ =3513132()428-+⨯-+ =35131323232428-+⨯-⨯+⨯ =-1+24-80+52=-5;(3)16×[1-(-3)2]÷(−13) =16×(1-9)×(-3) =16×(-8)×(-3) =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4.如图,将一根木棒放在数轴(单位长度为1cm )上,木棒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 重合,右端与数轴上的点B 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 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3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 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由此可得这根木棒的长为________cm ;(2)图中点A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点B 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3)由(1)(2)的启发,请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妙妙去问奶奶的年龄,奶奶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37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就119岁啦!”请问奶奶现在多少岁了?解析:(1)8;(2)14,22;(3)奶奶现在的年龄为67岁.【分析】(1)由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的长度,即可求出这根木棒的长;(2)由所求出的这根木棒的长,结合图中的已知条件即可求得A 和B 所表示的数; (3)根据题意,设数轴上小木棒的A 端表示妙妙的年龄,小木棒的B 端表示奶奶的年龄,则小木棒的长表示二人的年龄差,由此参照(1)中的方法结合已知条件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观察数轴可知三根这样长的木棒长为30624cm -=,则这根木棒的长为2438cm ÷=;(2)由这根木棒的长为8cm ,所以A 点表示为6+8=14,B 点表示为6+8+8=22;(3)借助数轴,把妙妙和奶奶的年龄差看做木棒AB ,奶奶像妙妙这样大时,可看做点B 移动到点A ,此时点A 向左移后所对应的数为37-,可知奶奶比妙妙大()11937352⎡⎤⎣÷⎦--=,则奶奶现在的年龄为1195267-=(岁). 【点睛】此题考查认识数轴及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和有理数的加减法,难度一般,读懂题干要求是关键.5.计算(1)1140336177⎛⎫⎛⎫-+-+-- ⎪ ⎪⎝⎭⎝⎭(2)()()341110.5123⎡⎤---⨯⨯--⎣⎦解析:(1)-6;(2)52-【分析】(1)根据加法运算律计算即可;(2)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的即可;【详解】(1)1140336177⎛⎫⎛⎫-+-+-- ⎪ ⎪⎝⎭⎝⎭, ()1140363177⎛⎫=-++-+ ⎪⎝⎭,42=--,=-6;(2)()()341110.5123⎡⎤---⨯⨯--⎣⎦, 111923=--⨯⨯, 312=--, 5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准确应用加法运算律解题的关键.6.已知数轴上的点A ,B ,C ,D 所表示的数分别是a ,b ,c ,d ,且()()22141268+++=----a b c d .(1)求a ,b ,c ,d 的值; (2)点A ,C 沿数轴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103秒后两点相遇,点A 的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求点C 的运动速度;(3)A ,C 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与此同时,D 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数轴正方向开始运动,在t 秒时有2BD AC =,求t 的值;(4)A ,C 两点以(2)中的速度从起始位置同时出发相向匀速运动,当点A 运动到点C 起始位置时,迅速以原来速度的2倍返回;到达出发点后,保持改后的速度又折返向点C 起始位置方向运动;当点C 运动到点A 起始位置时马上停止运动.当点C 停止运动时,点A 也停止运动.在此运动过程中,A ,C 两点相遇,求点A ,C 相遇时在数轴上对应的数(请直接写出答案).解析:(1)14a =-,12b =-,6c =,8d =;(2)点C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3)4t =或20;(4)23-,223-,10-. 【分析】(1)根据平方数和绝对值的非负性计算即可;(2)设点C 运动速度为x ,由题意得:101042033x AC +⨯==,即可得解; (3)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AC ,BD ,在进行分类讨论计算即可;(4)根据点A ,C 相遇的时间不同进行分类讨论并计算即可;【详解】(1)∵()()22141268+++=----a b c d ,∴()()221412+6+80+++--=a b c d , ∴14a =-,12b =-,6c =,8d =;(2)设点C 运动速度为x ,由题意得:101042033x AC +⨯==, 解得:2x =,∴点C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3)t 秒时,点A 数为144t -+,点B 数为-12,点C 数为62t +,点D 数为8t +,∴()62144202AC t t t =+--+=-,()81220BD t t =+--=+,∵2BD AC =, ∴①2020t -≥时,()2022202t t +=-,解得:4t =; ②20-2t <0时,即t >10,()202220t t +=-,解得:20t =; ∴4t =或20.(4)C 点运动到A 点所需时间为()614102s --=,所以A ,C 相遇时间10t ≤,由(2)得103t =时,A ,C 相遇点为102144-33-+⨯=,A 到C 再从C 返回到A ,用时()()()6146147.548s ----+=; ①第一次从点C 出发时,若与C 相遇,根据题意得()852t t ⨯-=,203t =<10,此时相遇数为20226233-⨯=-;②第二次与C 点相遇,得()()87.52614t t ⨯-+=--,解得8t =<10,此时相遇点为68210-⨯=-; ∴A ,C 相遇时对应的数为:23-,223-,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动点问题,准确分析计算是解题的关键.7.计算(1))()()(2108243-+÷---⨯-;(2))()(22000112376⎡⎤--⨯--÷-⎥⎢⎦⎣. 解析:(1)20-;(2)116-. 【分析】(1)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与乘法,再计算有理数的除法,然后计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即可得;(2)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再计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即可得.【详解】(1)原式108412=-+÷-,10212=-+-,20=-;(2)原式())(112976=--⨯-÷-, ())(11776=--⨯-÷-, )(7176=-+÷-, 116=--, 116=-.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乘方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8.计算:(1)()()30122021π--+---;(2)()41151123618⎛⎫---+÷ ⎪⎝⎭. 解析:(1)18-;(2)-17.【分析】(1)原式第一项利用绝对值代数意义进行化简,第二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原式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去括号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进行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30122021π--+--- =1118-- =18-;(2)()41151123618⎛⎫---+÷ ⎪⎝⎭=115118 236⎛⎫--+⨯⎪⎝⎭=115 118+1818 236-⨯⨯-⨯=1-9+6-15=-1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点B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三个点所表示的数中最小的数是多少?(2)在数轴上找一点D,使点D到,A C两点的距离相等,写出点D表示的数;(3)在数轴上找出点E,使点E到点A的距离等于点E到点B的距离的2倍,写出点E 表示的数.解析:(1)1-(2)0.5(3)3-或7-【分析】(1)根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结合数轴即可回答;(2)根据题意可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3)在点B左侧找一点E,点E到点A的距离是到点B的距离的2倍,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1)点B表示的数为-4+5=1,∵-1<1<2,∴三个点所表示的数最小的数是-1;(2)点D表示的数为(-1+2)÷2=1÷2=0.5;(3)点E在点B的左侧时,根据题意可知点B是AE的中点,AB=|-1+4|=3则点E表示的数是-4-3=-7.点E在点B的右侧时,即点E在AB上,则点E表示的数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的认识,找出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10.小李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他以30分钟为基准,将连续七天的跑步时间(单位:分钟)记录如下:10,-8,12,-6,11,14,-3(超过30分钟的部分记为“+”,不足30分钟的部分记为“-”)(1)小李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几分钟?(2)若小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0.1千米,请你计算这七天他共跑了多少千米?解析:(1)22分钟;(2)24千米.【分析】(1)时间差=标准差的最大值-标准差的最小值;(2)先计算出一周的总运动时间,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计算即可.【详解】(1)()14822--=(分钟).故小李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22分钟.(2)()30710812611143240⨯+-+-++-=(分钟),0.124024⨯=(千米).故这七天他共跑了24千米.【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运用标准差计算时间差,标准时间计算总时间是解题的关键.11.某农户家准备出售10袋大米,称得质量如下:(单位:千克)182,180,175,173,182,185,183,181,180,183(1)填空:以180千克作为基准数,可用正、负数表示这10袋大米的质量与180的差为 ;(2)试计算这1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解析:(1)+2,0,−5,-7,+2,+5,+3,+1,0,+3;(2)1804千克【分析】(1)规定超出基准数为正数,则不足部分用负数表示,即可;(2)把第(1)题10个数相加,再加上180×10,即可.【详解】(1)以180千克为基准数,超过180千克的记作正数,低于180千克的记作负数,那么各袋大米的质量分别为:+2,0,−5,-7,+2,+5,+3,+1,0,+3,故答案是:+2,0,−5,-7,+2,+5,+3,+1,0,+3;(2)(+2+0−5-7+2+5+3+1+0+3)+ 180×10=1804(千克),答:这1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1804千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2.计算:(1)14-25+13(2)42111|23|()823---+-⨯÷ 解析:(1)2;(2)4【分析】 (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即可求出答案;(2)先计算乘方、绝对值、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14251311132-+=-+=;(2)42111|23|()823---+-⨯÷=111834--+⨯⨯ =26-+=4.【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13.计算(1)(-1)2019+0.25×(-2)3+4÷23 (2)21233()12323-÷+-⨯+解析:(1)3;(2)-2【分析】(1)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原式=-1+0.25×(-8)+6=-1-2+6=3;(2)原式=12931212323-÷+⨯-⨯+ =-3+6-8+3=-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正确的进行计算.14.计算:(1)22123()0.8(5)35⎡⎤-⨯--÷-⎢⎥⎣⎦(2)5233(2)4()(12)1234⨯-+-+--⨯- 解析:(1)13;(2)10. 【分析】(1)依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法则依次运算即可;(2)分别计算乘法、绝对值和后面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将结果相加、减.【详解】解:(1)原式=12790.8()95⎡⎤-⨯-÷-⎢⎥⎣⎦ =95()()527-⨯-=13; (2)原式=52364[(12)(12)(12)]1234-++⨯--⨯--⨯- =64(589)-++-++ =6412-++=10.【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运算法则.注意运算律的运用.15.设0a >,x ,y 为有理数,定义新运算:||a x a x =⨯※.如323|2|6=⨯=※,()414|1|a a -=⨯-※.(1)计算20210※和()20212-※的值. (2)若0y <,化简()23y -※.(3)请直接写出一组,,a x y 的具体值,说明()a x y a x a y +=+※※※不成立. 解析:(1)0;4042;(2)6y -;(3)1a =,2x =,3y =-(答案不唯一)【分析】(1)根据题意※表示前面的数与后面数的绝对值的积,直接代入数据求解计算;(2)有y<0,得到y 为负数,进而得到-3y 为正数,去绝对值后等于本身-3y ,再代入数据求解即可;(3)按照题意要求写一组具体的,,a x y 的值再验算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202102021|0|0=⨯=※; ()202122021|2|4042-=⨯-=※;(2)因为0y <,所以30y ->,所以()()232|3|236y y y y -=⨯-=⨯-=-※;(3)由题意,当,,a x y 分别取1a =,2x =,3y =-时,此时()2311※※(-1)=1-=,而11※2※(-3)=2+3=5+,所以,()a x y a x a y +=+※※※不成立. 【点睛】本题是新定义题型,按照题目中给定的运算要求和顺序进行求解即可. 16.计算: (1)()11270.754⎛⎫--+-+ ⎪⎝⎭; (2)()()202023111242144⎛⎫-++-⨯--⨯- ⎪⎝⎭; 解析:(1)6;(2)11. 【分析】(1)先变成省略括号和形式,同时把小数化分数,把分数相加,同号相加,最后异号相加即可;(2)先算乘方,去绝对值和带分数化假分数,再计算乘法,最后计算加减法即可. 【详解】 解:(1)()11270.754⎛⎫--+-+ ⎪⎝⎭, =1312744+-+, =1217+-, =13-7, =6;(2)()()202023111242144⎛⎫-++-⨯--⨯- ⎪⎝⎭, =()351124444⎛⎫++⨯--⨯- ⎪⎝⎭=11235++- =11. 【点睛】本题考查含有乘方的有理数混合,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17.计算: (1)157(36)2612⎛⎫--⨯-⎪⎝⎭ (2)2138(2)3⎛⎫⨯-+÷- ⎪⎝⎭解析:(1)33;(2)1. 【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解答本题;(1)根据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解:(1)原式=157(36)(36)(36)2612⨯--⨯--⨯-= -18+30+21=33; (2)原式= -1+2=1.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18.(1)371(24)812⎛⎫-+⨯- ⎪⎝⎭;(2)431(2)2(3)----⨯-解析:(1)-29;(2)13. 【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得出结果; (2)先计算有理数的乘方与乘法,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详解】解:(1)371(24)812⎛⎫-+⨯- ⎪⎝⎭37(1242424)812=-⨯-⨯+⨯(24914)=--+29=-;(2)431(2)2(3)----⨯- 1(8)(6)=----- 186=-++13=.【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法则及乘法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 19.计算 (1)442293⎛⎫-÷⨯- ⎪⎝⎭2; (2)313242⎛⎫⨯⨯- ⎪⎝⎭3()32490.5234-⨯-÷+-. 解析:(1)16-;(2)34【分析】(1)按照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进行运算即可求解;(2)按照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先算乘方,注意符号. 【详解】解:(1)原式944163616499=-⨯⨯=-⨯=-,(2)原式1139 24()(8)8444 =⨯--⨯-⨯+ 39324=-++3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计算过程中细心即可.20.计算(1)2125824(3)3 -+-+÷-⨯(2)71113 ()24 61224-+-⨯解析:(1)113-;(2)-19【分析】(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详解】解:(1)2125824(3)3 -+-+÷-⨯=11 4324()33 -++⨯-⨯=8 433 -+-=11 3 -(2)71113 ()24 61224-+-⨯=71113242424 61224-⨯+⨯-⨯=-28+22-13=-19【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1.计算:2202013(1)(2)4(1)2-÷-⨯---+-.解析:33 【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详解】解:2202013(1)(2)4(1)2-÷-⨯---+-=1(2)4192-÷⨯--+ =192(2)4-⨯⨯--+=3641-+ =33.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2.计算:(1)31113+(0.25)(4)3444---+-- (2)31(2)93--÷(3)1125100466()46311-⨯-⨯-⨯ 解析:(1)21;(2)-35;(3)-392 【分析】(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到右以此计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可以使用加减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得计算简便;(2)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使得计算简便. 【详解】解:(1)31113+(0.25)(4)3444---+-- =311113+434444-+ =3111(13+4)(3)4444+-=183+ =21(2)31(2)93--÷ =893--⨯ =827-- =35-(3)1125100466()46311-⨯-⨯-⨯ =11101004664633⎛⎫⎛⎫--⨯-⨯- ⎪ ⎪⎝⎭⎝⎭=11101004466664633+-⨯-⨯-⨯⨯ =40011120+--- =392-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3.计算:|﹣2|﹣32+(﹣4)×(12-)3 解析:162- 【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注意先算乘方,然后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详解】解:|﹣2|﹣32+(﹣4)×(12-)3 =2﹣9+(﹣4)×(﹣18) =2+(﹣9)+12=162-.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法则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24.计算: (1)-8+14-9+20(2)-72-5×(-2) 3+10÷(1-2) 10 解析:(1)17;(2)1. 【分析】(1)原式利用加法结合律相加即可求出值;(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解:(1)814920--++()()=891420--++=17-+34=17(2)2310752+()(1012)--⨯-÷-()1=4958+10--⨯-÷=49+40+10-=1【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5.某路公交车从起点经过A ,B ,C ,D 站到达终点,一路上下乘客如下表所示.(用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到终点下车还有多少 人;(2)车行驶在____站至___ 站之间时,车上的乘客最多;(3)若每人乘坐一站需买票0.5元,问该车出车一次能收入多少钱?列式计算. 解析:(1)30;(2)B ,C ;(3)71.5元. 【分析】(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上车为正数,下车为负数,求出A 、B 、C 、D 站以及终点站的人数,即可得解;(2)根据(1)的计算解答即可;(3)根据各站之间的人数,乘票价0.5元,然后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1)根据题意可得:到终点前,车上有16+15-3+12-4+7-10+8-11=30,即30人; 故到终点下车还有30人. 故答案为:30;(2)根据图表:A 站人数为:16+15-3=28(人) B 站人数为:28+12-4=36(人) C 站人数为:36+7-10=33(人) D 站人数为:33+8-11=30(人) 易知B 和C 之间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B ;C ;(3)根据题意:(16+28+36+33+30)×0.5=71.5(元). 答:该出车一次能收入71.5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图表信息,求出各站点上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26.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O 出发,它先向左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 ,再向右爬了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最后向左爬了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 (1)写出A ,B ,C 三点表示的数;(2)根据点C 在数轴上的位置回答,蚂蚁实际上是从原点出发,向什么方向爬了几个单位长度?解析:(1)A ,B ,C 三点表示的数分别是-2,1,-8;(2)向左爬了8个单位. 【分析】(1)向左用减法,向右用加法,列式求解即可写出答案; (2)根据C 点表示的数,向右为正,向左为负,继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1)A 点表示的数是0-2=-2, B 点表示的数是-2+3=1, C 点表示的数是1-9=-8;(2)∵O 点表示的数是0;C 点表示的数是-8, ∴蚂蚁实际上是从原点出发,向左爬了8个单位.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应用,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理解向左用减法,向右用加法,是关键.27.(1)()()()()413597--++---+; (2)340.2575⎛⎫-÷-⨯ ⎪⎝⎭. 解析:(1)-6;(2)715. 【分析】(1)原式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原式把除法转换为乘法,再进行乘法运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413597--++---+ =-4-13-5+9+7 =-22+9+7 =-13+7 =-6;(2)340.2575⎛⎫-÷-⨯ ⎪⎝⎭ =174435⨯⨯ =715.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8.小明早晨跑步,他从自己家出发,向东跑了2km 到达小彬家,继续向东跑了1.5km 到达小红家,然后又向西跑了4.5km 到达学校,最后又向东跑回到自己家.(1)以小明家为原点,以向东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km ,在图中的数轴上,分别用点A 表示出小彬家,用点B 表示出小红家,用点C 表示出学校的位置;(2)求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3)如果小明跑步的速度是250m/min ,那么小明跑步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1)见解析;(2)4.5km ;(3)36分钟 【分析】(1)根据题意在数轴上标出小彬家和小红家,再标出学校即可; (2)根据数轴上两点距离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得出答案;(3)先计算小明总共跑的路程,先向东跑了3.5km ,再向西跑了4.5km ,再向东跑了1km ,用总路程除以跑步速度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如图所示:(2)3.5(1) 4.5()km --=, 故小红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4.5km ; (3)小明一共跑了(2 1.51)29()km ++⨯=, 跑步用的时间是:900025036÷=(分钟). 答:小明跑步一共用了36分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式解决本题的关键. 29.体育课上全班男生进行了百米测试,达标成绩为14秒,下面是第一小组8名男生的成绩记录,其中“+”表示成绩大于14秒,“-”表示成绩小于14秒. -1.2+0.7-1-0.3+0.20.3+0.5解析:9秒.【分析】根据平均成绩的计算方法,先列式计算表格中所有数据的平均数,再加上标准成绩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1.20.7010.30.20.30.50.18-++--+++=-(秒)140.113.9-=(秒).答:这个小组8名男生的平均成绩是13.9秒.【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目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是列式计算的关键.30.计算:-32+2×(-1)3-(-9)÷2 1 3⎛⎫ ⎪⎝⎭解析:70【分析】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原式=92(1)(9)9-+⨯---⨯=9281--+=7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
第一章 有理数单元培优测试题姓名 得分一、选一选:一、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那么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 ( C )(A)a+b<0 (B)a+c<0(C)a -b>0 (D)b -二、假设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必然有结论( D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B )A 、奇数B 、偶数C 、负数D 、整数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那么它们的商为: ( B )A 、0B 、-1C 、+1D 、不能确信5.若是0a b +>,且0ab <,那么( D )A.0,0a b >> ;B.0,0a b << ;C.a 、b 异号; D. a 、b 异号且负数和绝对值较小6.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别离标有质量为(25±0.1)kg ,(25±0.•2)kg ,(25±0.3)kg 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B )A .0.8kgB .0.6kgC .0.5kgD .0.4kg*7、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别离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D ).A .A 、B 两点的距离 B .A 、C 两点的距离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江苏省竞赛题)八、已知m m -=,化简21---m m 所得的结果是__-1______.*9.3028864215144321-+-+-+-+-+-+- 等于( D ). A .41 B .41- C .21 D .21-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13.假设ab ≠0,那么b a a b+的取值不可能是 ( B ) A 0 B 1 C 2 D -2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57分)一、若是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1.5,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4.5,1.5__________。
一、解答题1.如图是一个去掉盖子的长方体礼品盒的展开图(单位:cm).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A.该长方体礼品盒的容积为______3cm.B.如果把这个去掉盖子的礼品盒沿某些棱重新剪开,可以得到周长最大的展开图,则周长最大为____cm.解析:A:800;B:146【分析】A:根据题意可以得到长方体的长为16宽为10高为5,即可求出体积.B:依据题意展开,计算即可.【详解】解:A:根据题意高为20-15=5 宽为15-5=10 长为 26-10=16V=16×10×5=800B:依据题意展开如图周长=5×2+16×6+10×4=14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及最大展开周长,注意最大展开周长一定是最长棱长最多的.2.如下图,第二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解析: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旋转的特点和各几何图形的特性判断即可.试题如图所示:3.如图是由若干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堆成的,平放于桌面上。
其中,上面正方体的下底面的四个顶点恰是下面相邻正方体的上底面各边的中点,如果最下面的正方体的棱长为1.(1)当只有两个正方体放在一起时,这两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是;(2)当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时,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多少?(3)按此规律下去,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会不会一直增大?如果会,请说明理由;如果不会,请求出不会超过哪个数值?(提示:所有正方体侧面面积加上所有正方体上面露出的面积之和,就是需求的面积,从简单入手,归纳规律.)解析:(1)7;(2)4个;(3)不会,理由见解析【分析】(1)若只有一层(即只有一个)时,每个面的面积是1,共露出5个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4=5;若有两层,则第二层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2,与一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12)×4=7;(2)若有三层,则第三层的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4,与两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1+(1+12+14)×4=8,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4个;(3)若有n层,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为:1+[1+12+14+……+(1)12n-]×4<1+2×4=9,即按此规律堆下去,总面积最大不会超过9.【详解】解:(1)若只有一层(即只有一个)时,每个面的面积是1,共露出5个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4=5;若有两层,则第二层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2,与一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为:1+(1+12)×4=7;(3)若有三层,则第三层的每个侧面的面积是14,与两层相比,多了4个侧面,所以外露面积=1+(1+12+14)×4=8,∴这些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和超过8,那么正方体的个数至少是4个;(3)若有n层,所以,露在外面的面积为:1+[1+12+14+……+(1)12n-]×4<1+2×4=9,∴按此规律堆下去,总面积最大不会超过9.【点睛】此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上下正方体的一个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即可得出依次排列的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这里还要注意把最下面的正方体看做是5个面之外,上面的正方体都是露出了4个面.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上下正方体的一个面积之间的关系.4.古时候,传说捷克的公主柳布莎曾出过这样一道有趣的题:“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两个给第二个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李子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李子多少个?”解析:34个【分析】在最后一次送了一半加三个,篮子的李子没有剩余,可以知道最后一次的一半就是三个,所以上一次剩余6个,6个加上送的2个合计8个,为第二次的一半,可以知道第一次送出后还有16个,16在加上第一次送的1个为17个,所以最初一共有34个.【详解】用逆推法:解: ()32221234⎡⎤⨯+⨯+⨯=⎣⎦(个)【点睛】送出一半又3个的时候,剩余为0,直接可以知道一半就是3个.5.已知A ,B ,C 三点,他们所表示的数分别是5,-3,a.(1)求线段AB 的长度AB ; (2)若AC=6,求a 的值; (3)若d=3a ++5a -,求d 的最小值,并判定d 与AB .解析:(1)8;(2)a =11或-1;(3)8,d =AB .【分析】(1)线段AB 的长等于A 点表示的数减去B 点表示的数;(2)AC =|A 点表示的数-C 点表示的数|,然后解方程即可;(3)要想使d 的最小,点C 一定在A 、B 两点之间,且最小值为8.【详解】(1)AB =5-(-3)=8;(2)AC =5a -=6,解得:a =11或-1;即在数轴上,若 C 点在A 点左边,则a =-1,若C 点在A 点右边,则a =11;(3)要想使d 的最小,点C 一定在A 、B 两点之间,且最小值为8,所以d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利用数轴上求线段长度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解决问题.6.如图,把下列物体和与其相似的图形连接起来.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圆锥,圆柱,球体,正方体的形状连接即可.【详解】连接如图.【点睛】此题考查认识立体图形,解题关键在于掌握立体图的概念.7.已知AOB m ∠=,与AOC ∠互为余角,与BOD ∠互为补角,OM 平分AOC ∠,ON 平分BOD ∠,(1)如图,当35m =时,求AOM ∠的度数;(2)在(1)的条件下,请你补全图形,并求MON ∠的度数;(3)当AOB ∠为大于30的锐角,且AOC ∠与AOB ∠有重合部分时,请求出MON ∠的度数.(写出说理过程,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27.5°;(2) 135°或10°;(3) 2135︒-︒m 或45+︒︒m 或1352︒-︒m .【分析】(1)根据题目已知条件OM 平分AOC ∠,得出∠COM=∠MOA ,因35m =即可求出.(2)∠AOB 和∠BOD 互补,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是∠AOB 和∠BOD 没有重合部分时,第二种情况是∠AOB 和∠BOD 有重合部分时,再根据题目已知条件求解.(3)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符合题目的图,在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求解.【详解】解:(1)∠AOB=35°∵OM 平分AOC ∠∴∠COM=∠MOA=()9035227.5︒-︒÷=︒(2)当∠AOB 和∠BOD 没有重合部分时如图所示∵∠AOB=35°,∠AOB 与∠BOD 互补∴∠AOB+∠BOD=180°∵ON 平分BOD ∠∴∠BON=∠NOD=()18035272.5︒-︒÷=︒∴∠MON=∠NOB+∠BOA+∠AOM=72.5+35+27.5=135︒︒︒︒当∠AOB 和∠BOD 有重合部分时由(1)知∠MOA=27.5°,∠AOB=35°∠AOB 与∠BOD 互补∴∠AOB+∠BOD=180°∠BOD=180°-35°=145°同理可得:∠NOB=72.5°∠MON=72.5°-27.5°-35°=10°∴∠MON=135°或10°(3)如图所示因为∠AOB ∠AOC 互余,AOB m ∠=∴∠AOC=90︒-m∵OM 平分AOC ∠∴∠COM=∠MOA=()902=452︒︒-÷︒-m m ∵∠OB 与∠BOD 互补∴∠AOB+∠BOD=180°ON 平分BOD ∠∴∠CON=∠NOD=()1802902︒︒-÷=︒-m m ∴∠NAO=3909022︒︒--︒=︒-m m m ∴∠MON=390+45135222︒-︒-=︒-︒m m m同理可得∠MON=45+︒︒m同理可得∠MON=2135︒-︒m∴∠MON=2135︒-︒m 或45+︒︒m 或1352︒-︒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余角和补角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应用,再做题之前一定要思考清楚需要分几个情况,再根据已知条件解出每种情况.8.小明用若干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准备拼成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拼完后,小明看来看去觉得所拼图形似乎存在问题.(1)请你帮小明分析一下拼图是否存在问题,若有多余图形,请将多余部分涂黑;若图形不全,则直接在原图中补全;(2)若图中的正方形边长为5cm ,长方形的长为8cm ,请计算修正后所折叠而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解析:(1)多余一个正方形,图形见解析;(2)表面积为:210cm 2;体积为:200cm 3.【分析】(1)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判断出多余一个正方形;(2)根据表面积=四个长方形的面积+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体积=底面积×高分别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多余一个正方形,如图所示:(2)表面积为:225285450160210()cm ⨯+⨯⨯=+=,体积为:2358200()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求法,熟练掌握长方体的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22AB =,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点P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解析:(1)14-,85t -;(2)2.5秒或3秒;(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图形见解析.【分析】(1)根据点B 和点P 的运动轨迹列式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点P Q 、相遇之前;②点P Q 、相遇之后,分别列式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 分别列式求解即可.【详解】(1)14-,85t -;(2)分两种情况:①点P Q 、相遇之前,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 2.5t =.②点P Q 、相遇之后,由题意得32522t t -+=,解得3t =.答:若点P Q 、同时出发,2.5或3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3)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理由如下: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 11111()22112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1111()11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动点的问题,掌握数轴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AOC =40°,求∠BOD 的度数.结合图形,完成填空:解:因为∠AOC+∠COB = °,∠COB+∠BOD = ①所以∠AOC = .②因为∠AOC =40°,所以∠BOD = °.在上面①到②的推导过程中,理由依据是: .解析:90,90,∠BOD ,40,同角的余角相等【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AOC+∠COB = 90 °,∠COB+∠BOD = 90 ° -﹣﹣﹣①所以∠AOC = ∠BOD .﹣﹣﹣﹣②-因为∠AOC =40°,所以∠BOD = 40 °.在上面①到②的推导过程中,理由依据是:同角的余角相等.故答案为:90,90,∠BOD ,40,同角的余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及角的和差关系.11.如图,平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1)画直线AB 、CD 交于E 点;(2)画线段AC 、BD 交于点F ;(3)连接E 、F 交BC 于点G ;(4)连接AD ,并将其反向延长;(5)作射线BC .解析:见解析.【分析】(1)连接AB 、CD 并向两方无限延长即可得到直线AB 、CD ;交点处标点E ; (2)连接AC 、BD 可得线段AC 、BD ,交点处标点F ;(3)连接AD 并从D 向A 方向延长即可;(4)连接BC ,并且以B 为端点向BC 方向延长.【详解】解:所求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及性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以下知识,即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画出图形即可.12.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若9,6AC cm CB cm ==,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 a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求出MN 的长度吗?请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bcm M N -=分别为 AC 、BC 的中点,你能求出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析:(1)7.5;(2)12a ,理由见解析;(3)能,MN=12b ,画图和理由见解析(1)据“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先求出MC 、CN 的长度,再利用MN=CM+CN 即可求出MN 的长度即可.(2)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MN=MC+CN 即可得出答案.(3)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MN=MC-NC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CM=12AC=4.5cm , CN=12BC=3cm , ∴MN=CM+CN=4.5+3=7.5cm .所以线段MN 的长为7.5cm .(2)MN 的长度等于12a , 根据图形和题意可得:MN=MC+CN=12AC+12BC=12(AC+BC )=12a ;(3)MN 的长度等于12b , 根据图形和题意可得:MN=MC-NC=12AC-12BC=12(AC-BC )=12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关键是掌握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注意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也是关键.13.如图,已知∠AOB=90°,∠EOF=60°,OE 平分∠AOB ,OF 平分∠BOC ,求∠AOC 和∠COB 的度数.解析:120°,30°【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求得∠BOE 的度数,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得BOF ∠的度数,最后根据角平分线,求得BOC ∠、AOC ∠的度数.∵OE 平分∠AOB ,∠AOB=90°∴∠BOE=∠AOB =45°又∵∠EOF=60°∴∠BOF=∠EOF -∠BOE= 15°又∵OF 平分∠BOC∴∠BOC=2∠BOF=30°∴∠AOC=∠AOB +∠BOC=120°故∠AOC=120°,∠COB=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也可以根据AOC ∠的度数是EOF ∠度数的2倍进行求解.14.如图所示,∠AOB =35°,∠BOC =50°,∠COD =22°,OE 平分∠AOD ,求∠BOE 的度数.解析:5°【解析】【分析】首先根据角的和差关系算出∠AOD 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OE =12∠AOD ,进而得到答案.【详解】∵∠AOB =35°,∠BOC =50°,∠COD =22°,∴∠AOD =35°+50°+22°=107°.∵OE 平分∠AOD ,∴∠AOE =12∠AOD =12×107°=53.5°,∴∠BOE =∠AOE -∠AOB =53.5°-35°=18.5°.【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15.已知:如图,18cm AB =,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把线段MB 分成:2:1MC CB =的两部分,求线段AC 的长.请补充下列解答过程:解:因为M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18cm AB =,所以AM MB ==________AB =________cm .因为:2:1MC CB =,所以MC =________MB =________cm .所以AC A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解析:12,9,23,6,MC ,9,6,15. 【分析】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可得AM ,根据线段的比,可得MC ,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详解】解:∵M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18cm AB =,∴19cm 2AM MB AB ===. ∵:2:1MC CB =,∴26cm 3MC MB ==. ∴9615(cm)AC AM MC =+=+=. 故答案为:12,9,23,6,MC ,9,6,15.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线段中点的性质得出AM ,线段的比得出MC 是解题关键.16.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1134BD AB 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的间距是10cm ,求AB 、CD 的长.解析:AB=12cm ,CD=16cm【分析】先设BD=xcm ,由题意得AB=3xcm ,CD=4xcm ,AC=6xcm ,再根据中点的定义,用含x 的式子表示出AE=1.5xcm 和CF=2xcm ,再根据EF=AC-AE-CF=2.5xcm ,且E 、F 之间距离是EF=10cm ,所以2.5x=10,解方程求得x 的值,即可求AB ,CD 的长.【详解】设BD=xcm ,则AB=3xcm ,CD=4xcm ,AC=6xcm .∵点E 、点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AE=12AB=1.5xcm ,CF=12CD=2xcm . ∴EF=AC -AE -CF=2.5xcm .∵EF=10cm ,∴2.5x=10,解得:x=4.∴AB=12cm ,CD=16cm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中点的性质,设好未知数,用含x 的式子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是解题关键.17.如图,已知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15cm AC =,35CB AC =,D ,E 分别为线段AC ,AB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解析:5cm【分析】根据线段的中点定义即可求解.【详解】解:因为15cm AC =,35CB AC =, 所以3159(cm)5CB =⨯=, 所以15924(cm)AB =+=.因为D ,E 分别为线段AC ,AB 的中点,所以112cm 2AE BE AB ===,17.5cm 2DC AD AC ===. 所以127.5 4.5(cm)DE AE A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线段的中点定义.18.如图所示,已知O 是直线AB 上一点,90BOE FOD ∠=∠=︒,OB 平分COD ∠.(1)图中与DOE ∠互余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2)图中是否有与DOE ∠互补的角?如果有,直接写出全部结果;如果没有,说明理由.解析:(1)EOF ∠,BOD ∠,BOC ∠;(2)BOF ∠,COE ∠.【分析】(1)由∠BOE=90°,则∠DOE+∠BOD=90°,要求与∠DOE 互余的角,只要找到与∠BOD 相等的角即可,即∠BOC ,∠EOF ;(2)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结合OB 平分∠COD ,可得∠DOE=∠AOF ,∠EOF=∠BOD=∠BOC ,则∠DOE 的补角与∠AOF 的补角相等,即∠DOE 互补的角:∠BOF 、∠EOC ;【详解】解:(1)∵∠BOE=∠FOD=90°,∴∠AOF+∠EOF=90°,∠BOD+∠DOE=90°,∠DOE+∠EOF=90°,∵OB 平分∠COD ,∴∠BOD=∠BOC ,∠AOF=∠DOE ,∴与∠DOE 互余的是:∠EOF 、∠BOD 、∠BOC ;故答案为:∠EOF 、∠BOD 、∠BOC ;(2)由(1)以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可知,∠AOF=∠DOE ,∠EOF=∠BOD=∠BOC , ∴∠DOE 的补角与∠AOF 的补角相等,∵∠AOF+∠BOF=180°,∠BOF=∠EOC ,∴∠AOF+∠EOC=180°,∴∠DOE 的补角有:∠BOF 和∠EOC .【点睛】本题考查了补角和余角的定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进行解答.19.如图,射线ON ,OE ,OS ,OW 分别表示以点O 为中心的北,东,南,西四个方向,点A 在点O 的北偏东45︒方向,点B 在点O 的北偏西30方向.(1)画出射线OB ,若BOC ∠与AOB ∠互余,请在图(1)或备用图中画出BOC ∠; (2)若OP 是AOC ∠的平分线,直接写出AOP ∠的度数.(不需要计算过程) 解析:(1)见解析;(2)45︒或30.【分析】(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如图所示,BOC ∠与BOC '∠即为所求.(2)AOP ∠的度数为45︒或30︒.∵∠AON=45°,∠BON=30°,∴∠AOB=75°,∵∠BOC 与∠AOB 互余,∴∠BOC=∠BOC′=15°,∴∠AOC=90°,∠AOC=60°,∵OP 是∠AOC 的角平分线,∴∠AOP=45°或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的定义,余角的定义,作出图形,正确掌握方向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0.关于度、分、秒的换算.(1)5618'︒用度表示;(2)123224'''︒用度表示;(3)12.31︒用度、分、秒表示.解析:(1)56.3︒.(2)12.54︒.(3)121836'''︒.【分析】(1)将18'转化为118()0.360⨯︒=︒即可得到答案; (2)将24''转化为124()0.460''⨯=,32.4'转化为132.4()0.5460⨯︒=︒即可得到答案; (3)将0.31︒转化为0.316018.6''⨯=,将0.6'转化为0.66036''''⨯=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1561856185618()56.360''︒=︒+=︒+⨯︒=︒; (2)123224︒''' 123224'''=︒++1123224()60''=︒++⨯ 1232.4'=︒+11232.4()60=︒+⨯︒ 12.54=︒;(3)12.31120.31︒=︒+︒120.3160'=︒+⨯1218.6'=︒+12180.6''=︒++12180.660'''=︒++⨯121836'''=︒++1218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度分秒的换算,关键是掌握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以60,反之,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除以60.2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该几何体是________;A .正方体B .长方体C .三棱柱D .四棱锥(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解析:(1)C ;(2)4【分析】(1)本题根据展开图可直接得出答案.(2)本题根据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求解即可.【详解】(1)本题可根据展开图中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此判定该几何体为三棱柱,故选C .(2)由图已知:该几何体底面积为等腰三角形面积12222=⨯⨯=;该几何体的高为2; 故该几何体体积=底面积⨯高=22=4⨯.【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展开图以及体积求法,根据展开图推测几何体时需要以展开图的特征位置作为推测依据,求解体积或者面积时按照公式求解即可.22.如图,点O 是直线AB 上一点,OC 为任一条射线,OD 平分∠AOC ,OE 平分∠BOC . (1)分别写出图中∠AOD 和∠AOC 的补角(2)求∠DOE 的度数.解析:(1)∠BOD,∠BOC;(2)90°.【分析】(1)由题意根据补角的定义即和是180度的两个角互补,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进行分析;(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E,∠COD,再根据角的和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根据补角的定义可知,∠AOD的补角是∠BOD;∠AOC的补角是∠BOC;(2)∵OD平分∠AOC,OE平分∠BOC,∴∠COD= 12∠AOC,∠COE=12∠BOC.由角的和差得∠DOE=∠COD+∠COE=12∠AOC+12∠BOC=12∠AOB=90°.【点睛】本题考查余角和补角,利用了补角的定义和角的和差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分析求解.23.已知线段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BC=6cm,M为线段AB的中点,N为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解析:2cm或8cm【分析】分两种情况:(1)点C在线段AB上时,(2)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时,分别求出线段MN的值,即可.【详解】解:(1)若为图1情形,∵M为AB的中点,∴MB=MA=5cm,∵N为BC的中点,∴NB=NC=3cm,∴MN=MB﹣NB=2cm;(2)若为图2情形,∵M为AB的中点,∴MB=AB=5cm,∵N为BC的中点,∴NB =NC =3cm ,∴MN =MB +BN =8cm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和差倍分和线段的中点概念,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4.已知: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COD ∠是直角,OE 平分BOC ∠.(1)如图1.若30AOC ∠=︒.求DOE ∠的度数;(2)在图1中,AOC a ∠=,直接写出DOE ∠的度数(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将图1中的DOC ∠绕顶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探究AOC ∠和DOE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解析:(1)15DOE ∠=︒;(2)12DOE a ∠=;(3)2AOC DOE ∠∠=,理由见解析.【分析】 (1)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BOC 的度数,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COE 的度数,根据∠DOE =∠COD -∠COE 即可得出结论;(2)同(1)可得出结论;(3)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COE =∠BOE =12∠BOC ,再由∠DOE =∠COD -∠COE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COD ∠是直角,30AOC ∠=︒, 180903060BOD ∴∠=︒-︒-︒=︒,9060150COB ∴∠=︒+︒=︒,∵OE 平分BOC ∠,1752BOE BOC ∴∠=∠=︒, 756015DOE BOE BOD ∴∠=∠-∠=︒-︒=︒.(2)COD ∠是直角,AOC a ∠=,1809090BOD a a ∴∠=︒-︒-=︒-,9090180COB a a ∴∠=︒+︒-=︒-,∵OE 平分BOC ∠,119022BOE BOC a ∴∠=∠=︒-, ()11909022DOE BOE BOD a a a ∴∠=∠-∠=︒--︒-=. (3)2AOC DOE ∠=∠,理由是:180BOC AOC ∠=︒-∠,OE 平分BOC ∠,119022BOE BOC AOC ∴∠=∠=︒-∠, 90COD ∠=︒,()909018090BOD BOC AOC AOC ∴∠=︒-∠=︒-︒-∠=∠-︒,()11909022DOE BOD BOE AOC AOC AOC ⎛⎫∴∠=∠+∠=∠-︒+︒-∠=∠ ⎪⎝⎭, 即2AOC DOE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的计算,熟知角平分线的定义、补角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作图:如图,平面内有 A ,B ,C ,D 四点 按下列语句画图:(1)画射线 AB ,直线 BC ,线段 AC(2)连接 AD 与 BC 相交于点 E.解析:答案见解析【分析】利用作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方法作图.【详解】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26.已知线段14AB =,在线段AB 上有点C ,D ,M ,N 四个点,且满足AC :CD :1DB =:2:4,12AM AC =,且14DN BD =,求MN 的长. 解析:7或3【分析】 求出AC ,CD ,BD ,求出CM ,DN ,根据MN CM CD DN =++或MN CM CD ND =+-求出即可.【详解】如图,14AB =,AC :CD :1BD =:2:4,2AC ∴=,4CD =,8BD =,12AM AC =,14DN DB =, 1CM ∴=,2DN =,1427MN CM CD DN ∴=++=++=或1423MN CM CD ND =+-=+-=. 则MN 的长是7或3.【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出两点间的距离的应用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关键是找找出线段间的数量关系.27.把一副三角板的直角顶点O 重叠在一起.(1)问题发现:如图①,当OB 平分∠COD 时,∠AOD+∠BOC 的度数是 ; (2)拓展探究:如图②,当OB 不平分∠COD 时,∠AOD+∠BOC 的度数是多少? (3)问题解决:当∠BOC 的余角的4倍等于∠AOD 时,求∠BOC 的度数.解析:(1)180°;(2)180°;(3)60°.【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OB 平分∠COD 得出∠BOC 及∠AOC 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结论; (2)根据直角三角板的性质得出∠AOB=∠AOC+∠BOC=90°,∠COD=∠BOD+∠BOC=90°进而可得出结论;(3)根据(1)、(2)的结论可知∠AOD+∠BOC=180°,故可得出∠AOD=180°﹣∠BOC ,根据∠BOC 的余角的4倍等于∠AOD 即可得出结论.解:(1)∵OB 平分∠COD ,∴∠BOC=∠BOD=45°.∵∠AOC+∠BOC=45°,∴∠AOC=45°,∴∠AOD+∠BOC=∠AOC+∠COD+∠BOC=45°+90°+45°=180°.故答案为180°;(2)∵∠AOB=∠AOC+∠BOC=90°,∠COD=∠BOD+∠BOC=90°,∴∠AOD+∠BOC=∠AOC+∠BOC+∠BOD+∠BOC=90°+90°=180°;(3)∵由(1)、(2)得,∠AOD+∠BOC=180°,∴∠AOD=180°﹣∠BOC .∵∠AOD=4(90°﹣∠BOC ),∴180°﹣∠BOC=4(90°﹣∠BOC ),∴∠BOC=60°.考点:余角和补角;角平分线的定义.28.如图,将一个长方形沿它的长或宽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回答下列问题:(1)得到什么几何体?(2)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6cm 和4cm ,分别绕它的长和宽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得到不同的几何体,它们的体积分别为多少?(结果保留π)解析:(1)圆柱;(2)它们的体积分别为3144cm π,396cm π【分析】(1)矩形旋转一周得到圆柱;(2)绕长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6cm ,绕宽旋转得到圆柱底面半径为6cm ,高为4cm ,从而可以计算出体积.【详解】解:(1)圆柱(2) 绕宽旋转得到圆柱底面半径为6cm ,高为4cm ,21V r h π=264π=⨯⨯144π=绕长旋转得到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6cm ,2246V π=⨯⨯96π=∴它们的体积分别为3144cm π,396cm 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圆柱的体积,熟记圆柱的体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9.已知: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100BOC ∠=︒.(1)如图1,求AOC ∠的度数;(2)如图2,过点O 作射线OD ,使90COD ∠=︒,作AOC ∠的平分线OM ,求MOD ∠的度数;(3)如图3,在(2)的条件下,作射线OP ,若BOP ∠与AOM ∠互余,请画出图形,并求COP ∠的度数.解析:(1)80°;(2)50°;(3)50︒或150︒,图见解析【分析】(1)直接根据邻补角的概念即可求解;(2)直接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P BO ∠与M AO ∠互余,可得50BOP ∠=︒,分①当射线P O 在C BO ∠内部时;②当射线P O 在C BO ∠外部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详解】解:(1)180********∠=︒-∠=︒-︒=︒AOC BOC ;(2)由(1)得80AOC ∠=︒,90COD ∠=︒,10AOD COD AOC ∴∠=∠-∠=︒, OM 是AOC ∠的平分线,11804022AOM AOC ∴∠=∠=⨯︒=︒, 401050MOD AOM AOD ∴∠=∠+∠=︒+︒=︒;(3)由(2)得40AOM ∠=︒,BOP ∠与AOM ∠互余,90BOP AOM ∴∠+∠=︒,90904050∴∠=︒-∠=︒-︒=︒,BOP AOM∠内部时(如图3-1),①当射线OP在BOC∠=∠-∠=︒-︒=︒;COP BOC BOP1005050∠外部时(如图3-2),②当射线OP在BOC∠=∠+∠=︒+︒=︒.10050150COP BOC BOP∠的度数为50︒或150︒.综上所述,COP【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邻补角的概念、角平分线的性质、余角的概念,熟练进行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30.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村庄,用四个点A,B,C,D表示.(1)连接AB,作射线AD,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2)若要建一供电所M,向四个村庄供电,要使所用电线最短,则供电所M应建在何处?请画出点M的位置并说明理由.解析:(1)如图所示.见解析;(2)如图,见解析;供电所M应建在AC与BD的交点处.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分析】(1)根据射线、直线的定义进而得出E点位置;(2)根据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结合题意,要使它与四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就要使它在AC与BD的交点处.【详解】(1)如图所示:点E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点M即为所求.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与应用作图,关键是掌握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
一、选择题1.为庆祝“六·一”儿童节,綦江区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举行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摆n 个“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 ) A .+26n B .+86n C .44n + D .8n 2.计算:1252-50×125+252=( ) A .100B .150C .10000D .225003.甲乙两个超市为了促销一种定价相等的商品,甲超市连续两次降价10%,乙超市一次性降价20%,在哪家超市购买同样的商品最合算( ) A .甲 B .乙C .相同D .和商品的价格有关4.﹣3的绝对值是( ) A .﹣3B .3C .-13D .135.如图,O 在直线AB 上,OC 平分∠DOA (大于90°),OE 平分∠DOB ,OF ⊥AB ,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对.A .6B .7C .8D .96.x =5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A .x +5=0B .3x ﹣2=12+xC .x ﹣15x =6 D .1700+150x =24507.如图,长方形ABCD 沿AE 折叠,使D 点落在BC 边上的F 点处,∠BAF=600,那么∠DAE 等于( )A .45°B .30 °C .15°D .60°8.如图,从左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形状是( )A.B.C.D.9.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A.B.C.D.10.已知∠1=18°18′,∠2=18.18°,∠3=18.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1=∠3 B.∠1=∠2C.∠2=∠3D.∠1=∠2=∠3 11.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个数:-2,4,-8,16,-32,64,….若最后三个数的和为768,则为()A.9 B.10 C.11 D.1212.在如图的2016年6月份的日历表中,任意框出表中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A.27B.51C.69D.7213.00004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5位得到4.3,所以0.00004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3×10﹣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4.一周时间有604800秒,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D.66.048100.604810⨯6.04810⨯C.6604810⨯B.515.一年之中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变化,1个天文单位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即1.496亿k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496亿是()A .71.49610⨯B .714.9610⨯C .80.149610⨯D .81.49610⨯二、填空题16.已知3x -8与2互为相反数,则x = ________.17.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2,4,8,16,32,,---⋅⋅⋅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124,则这三个数的和是_____.18.某电台组织知识竞赛,共设置20道选择题,各题分值相同,每题必答,下表记录了3个参赛者的得分情况.若参赛者D 得82分,则他答对了__________道题. 参赛者答对题数答错题数 得分A20 0100B191 94 C 1466419.将一些形状相同的小五角星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据此规律,第10个图形有_______个五角星.20.30万=42.3010⨯ ,则2.30中“0”在原数中的百位,故近似数2.30万精确到百位.21.如右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如果原正方体前面的字为“友”,则后面的字为____________.22.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 第1行1第2行2 3 4第3行9 8 7 6 5第4行10 11 12 13 14 15 16第5行252423222120191817…则2018在第_____行.23.若x 、y 互为相反数,a 、b 互为倒数,c 的绝对值等于2,则201820182()()2x y ab c +--+=_____. 2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6亿=______. 25.观察一列数:12,25-,310,417- 526,637-…根据规律,请你写出第10个数是______.三、解答题2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点,AOC ∠与AOD ∠的度数比为4:5,OE AB ⊥,OF 平分DOB ∠,求EOF ∠的度数.27.已知:223+2A B a ab -=,223A a ab =-+-. (1)求B ;(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2)比较A 与B 的大小. 28.某公园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购票张数 1—50张 51—100张 100张以上 单张票价13元11元9元某校七年级(一)(二)班共104人去游园,其中(一)班有40多人,不足50人.经估算,如果两个班以班为单位购票,则一共应付1240元. (1)问两个班各有多少名学生?(2)如果两个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多少钱?(3)如果七年级(一)班单独组织去游园,作为组织者的你应如何购票? 29.如图,∠AOB=90°,∠BOC=2∠BOD ,OD 平分∠AOC ,求∠BOD 的度数.30.某市电力公司对全市用户采用分段计费的方式计算电费,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若某用户7月份的电费是139.2元,则该用户7月份用电为多少度?【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6.2【解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可得3x-8+2=0解得x=2点睛: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可得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答案17.-384【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字可以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可以求得这三个数从而可以求得这三个数的和【详解】一列数为这列数的第个数可以表示为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设这三18.17【解析】【分析】由参赛者A的得分就可以得出答对一题的得5分再由参赛者BC可知答错一题扣1分;设答对的题有x题则答错的有(20-x)题根据答对的得分-答错题的得分=82分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详19.【解析】寻找规律:不难发现第1个图形有3=22-1个小五角星;第2个图形有8=32-1个小五角星;第3个图形有15=42-1个小五角星;…第n个图形有(n+1)2-1个小五角星∴第10个图形有11220.无21.诚【解析】【分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两个面中间必须隔着一个小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结合题意可正确解答【详解】如果原正方体上友所在的面为前面则信所在的面为左面所以相对的正方体的右面是国后面是诚故答22.45【解析】【分析】分析可得各行最大数依次为1491625可得每行的最大数为行数的平方接下来求得2018两边的平方数再结合结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观察可知:各行最大数依次为1491625可得每行的最23.3【解析】【分析】根据xy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得出x+y=0ab=1c=±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知或则所以原式=0﹣1+4=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倒数及绝对24.-206×1010【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25.【解析】【分析】仔细观察给出的一列数字从而可发现分子等于其项数分母为其所处的项数的平方加1根据规律解题即可【详解】…根据规律可得第n个数是第10个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6.2【解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可得3x-8+2=0解得x=2点睛: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可得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答案 解析:2 【解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可得,3x -8+2=0,解得x =2.点睛: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和为零,可得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答案.17.-384【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字可以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可以求得这三个数从而可以求得这三个数的和【详解】一列数为这列数的第个数可以表示为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设这三解析:-384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字,可以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124,可以求得这三个数,从而可以求得这三个数的和. 【详解】一列数为1,24,816,32---⋯,,,, ∴这列数的第n 个数可以表示为1(2)n --,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124,∴设这三个相邻的数为11222n n n +﹣(﹣)、(﹣)、(﹣),则11122)2)2)4(((n n n +••﹣--﹣=,即32122)2)n(-=(,32424=((2)22)n ∴-=-,324n ∴=,解得,8n =,∴这三个数的和是: 7892)(2)(2)++(---=72)(124)128)3⨯-+⨯(-=(-384=-,故答案为:384-. 【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18.17【解析】【分析】由参赛者A 的得分就可以得出答对一题的得5分再由参赛者BC 可知答错一题扣1分;设答对的题有x 题则答错的有(20-x )题根据答对的得分-答错题的得分=82分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详解析:17 【解析】 【分析】由参赛者A 的得分就可以得出答对一题的得5分,再由参赛者B ,C 可知,答错一题扣1分;设答对的题有x 题,则答错的有(20-x )题,根据答对的得分-答错题的得分=82分,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详解】由参赛者A 的得分就可以得出答对一题的得5分,再由参赛者B ,C 可知,答错一题扣1分;设答对的题有x 题,则答错的有(20-x )题, 所以5x-(20-x )=82 解得x=17 故答案为:17. 【点睛】考核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与比赛问题.理解题意,求出积分规则是关键.19.【解析】寻找规律:不难发现第1个图形有3=22-1个小五角星;第2个图形有8=32-1个小五角星;第3个图形有15=42-1个小五角星;…第n 个图形有(n +1)2-1个小五角星∴第10个图形有112解析:【解析】寻找规律:不难发现,第1个图形有3=22-1个小五角星;第2个图形有8=32-1个小五角星;第3个图形有15=42-1个小五角星;…第n 个图形有(n +1)2-1个小五角星. ∴第10个图形有112-1=120个小五角星.20.21.诚【解析】【分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两个面中间必须隔着一个小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结合题意可正确解答【详解】如果原正方体上友所在的面为前面则信所在的面为左面所以相对的正方体的右面是国后面是诚故答解析:诚【解析】【分析】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的两个面中间必须隔着一个小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结合题意可正确解答.【详解】如果原正方体上“友”所在的面为前面,则“信”所在的面为左面,所以相对的正方体的右面是“国”,后面是“诚”故答案为:诚【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立意新颖,是一道不错的题.关键是分清每一个面的位置.22.45【解析】【分析】分析可得各行最大数依次为1491625可得每行的最大数为行数的平方接下来求得2018两边的平方数再结合结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观察可知:各行最大数依次为1491625可得每行的最解析:45【解析】【分析】分析可得各行最大数依次为1、4、9、16、25,可得每行的最大数为行数的平方,接下来求得2018两边的平方数,再结合结论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观察可知:各行最大数依次为1、4、9、16、25,可得每行的最大数为行数的平方.22==,,441936452025因为1936<2018<2025,所以2018是第45行的数.故答案为45.【点睛】本题属于探究规律类题目,解答本题需掌握题目中数的排列规律,考虑从最大数与行数入手.23.3【解析】【分析】根据xy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得出x+y=0ab=1c=±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知或则所以原式=0﹣1+4=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倒数及绝对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x、y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得出x+y=0、ab=1,c=±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知x y 0+=,ab 1=,c 2=或c 2=-, 则2c 4=, 所以原式()20182018014--+=0﹣1+4 =3, 故答案为: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倒数及绝对值的计算,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互为倒数的两数积为1是解题的关键.24.-206×1010【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解析:-2.06×1010 【解析】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 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将-206亿=-206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06×1010 . 故答案为:-2.06×1010. 【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 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25.【解析】【分析】仔细观察给出的一列数字从而可发现分子等于其项数分母为其所处的项数的平方加1根据规律解题即可【详解】…根据规律可得第n 个数是第10个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解析:10101-【解析】 【分析】仔细观察给出的一列数字,从而可发现,分子等于其项数,分母为其所处的项数的平方加1,根据规律解题即可. 【详解】12,25-,310,417-,526,637-…..根据规律可得第n 个数是()1211n n n +-+,∴第10个数是10101-, 故答案为; 10101-. 【点睛】 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三、解答题26.50∠=EOF .【解析】【分析】根据AOC ∠与AOD ∠互补且度数比为4:5,求得80AOC ∠=,由OE AB ⊥得到90BOE =∠,根据对顶角相等得80AOC BOD ∠=∠=,则可求得DOE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得∠DOF 的度数,进而得到答案.【详解】解:4AOC x ∠=,则5AOD x ∠=,∵180AOC AOD ∠+∠=,∴45180x x +=,解得:20x =,∴480AOC x ∠==,∵OE AB ⊥,∴90BOE =∠,∵80AOC BOD ∠=∠=,∴10DOE BOE BOD ∠=∠-∠=,又∵OF 平分DOB ∠, ∴1402DOF BOD ∠=∠=, ∴104050EOF EOD DO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计算,解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题图中各角的位置关系.27.(1)-5a 2+2ab-6;(2)A >B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目中223+2A B a ab -=,223A a ab =-+-,可以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出B ;(2)根据题目中的A 和(1)中求得的B ,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详解】(1)∵2A-B=3a 2+2ab ,A=-a 2+2ab-3,∴B=2A-(3a 2+2ab )=2(-a 2+2ab-3)-(3a 2+2ab )=-2a 2+4ab-6-3a 2-2ab=-5a 2+2ab-6,(2)∵A=223a ab -+-,B=-5a 2+2ab-6,∴A-B=(223a ab -+-)-(-5a 2+2ab-6)=-a 2+2ab-3+5a 2-2ab+6=4a 2+3,∵无论a 取何值,a 2≥0,所以4a 2+3>0,∴A >B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式加减的计算方法.28.(1)七年级(一班)有48名学生,(二)班有56名学生;(2)节省304元;(3)应购51张票.【解析】【分析】(1)设(1)班有x 个学生,则(2)班有(104-x )个学生,根据购票总费用=(1)班购票费用+(2)班购票费用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2)求出购买104张票的总钱数,将其与1240做差即可得出结论;(3)分别求出购买48张门票以及购买51张门票的总钱数,比较后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解:(1)设(1)班有x 个学生,则(2)班有(104-x )个学生,根据题意得:13x+11(104-x )=1240,解得:x=48,∴104-x=56.答:七年级(1)班有48个学生,七年级(2)班有56个学生.(2)1240-9×104=304(元).答:如果两班联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可省304元钱.(3)51×11=561(元),48×13=624(元),∴561<624,∴如果七年级(1)班单独组织去游园,购买51张门票最省钱.【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购票总费用=(1)班购票费用+(2)班购票费用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购买104张门票的总钱数;(3)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购买48张门票以及购买51张门票的总钱数.29.∠BOD=22.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两角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试题解析】设∠BOD=x,因为∠AOB=90°,则∠AOD=90°-x,因为 OD平分∠AOC,所以∠D OC=∠AOD=90°-x,所以∠BOC=∠DOC-∠BOD=90°-2x ,因为∠BOC=2∠BOD,所以90°-2x=2x,解得:x =22.5°.即∠BOD=22.5°.【方法点睛】本题目是一道考查角平分线的题目,在本题中,根据两角的数量关系借助方程解决更简单一些.30.262度【解析】【分析】先判断出是否超过120度,然后列方程计算即可.【详解】解:因为180×0.5=90,(280﹣180)×0.6=60,90+60=150,而150>139.2,所以7月份用电是“超过180度但不超过280度”.故设7月份用电x度,由题意,得180×0.5+(x﹣180)×0.6=139.2解得x=262答:该用户7月份用电为262度.【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根据等量关系得出方程,难度一般.。
一、选择题1.计算:1252-50×125+252=( ) A .100 B .150 C .10000 D .225002.甲乙两个超市为了促销一种定价相等的商品,甲超市连续两次降价10%,乙超市一次性降价20%,在哪家超市购买同样的商品最合算( )A .甲B .乙C .相同D .和商品的价格有关 3.绝对值不大于4的整数的积是( )A .16B .0C .576D .﹣1 4.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 .由25x +=,得52x =+B .由23x =,得32x =C .由104x =,得4x =D .由45x =-,得54x =-- 5.23的相反数是 ( ) A .32 B .32- C .23D .23-6.已知∠1=18°18′,∠2=18.18°,∠3=18.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1=∠3B .∠1=∠2C .∠2=∠3D .∠1=∠2=∠3 7.下列各个运算中,结果为负数的是( ) A .2- B .()2-- C .2(2)- D .22- 8.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华文化影响日益增强,学中文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中文已成为美国居民的第二外语,美国常讲中文的人口约有210万,请将“21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0.2110⨯B .62.110⨯C .52110⨯D .72.110⨯ 9.一个多项式加上3y 2-2y -5得到多项式5y 3-4y -6,则原来的多项式为( ). A .5y 3+3y 2+2y -1 B .5y 3-3y 2-2y -6 C .5y 3+3y 2-2y -1D .5y 3-3y 2-2y -1 10.已知x =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mx+2=0的解,则m 的值为( )A .﹣1B .0C .1D .211.如图,将一三角板按不同位置摆放,其中1∠与2∠互余的是( )A .B .C .D .12.一球鞋厂,现打折促销卖出330双球鞋,比上个月多卖10%,设上个月卖出x 双,列出方程( )A .10%x =330B .(1﹣10%)x =330C .(1﹣10%)2x =330D .(1+10%)x =330 13.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A .若x =y ,则x -5=y -5B .若-3x =-3y ,则x =yC .若x a =y a,则x =y D .若mx =my ,则x =y 14.我县人口约为530060人,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53006×10人 B .5.3006×105人 C .53×104人 D .0.53×106人 15.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 000km ,把 384 000km 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A .38.4 ×10 4 kmB .3.84×10 5 kmC .0.384× 10 6 kmD .3.84 ×10 6 km二、填空题16.当k =_____时,多项式x 2+(k ﹣1)xy ﹣3y 2﹣2xy ﹣5中不含xy 项. 17.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依此规律,那么第4个图形中的x=_____,一般地,用含有m ,n 的代数式表示y ,即y=_____.18.若关于x 的方程2ax =(a+1)x+6的解为正整数,求整数a 的值_____.19.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2,4,8,16,32,,---⋅⋅⋅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124,则这三个数的和是_____.20.某商店一套夏装进价为200元,按标价8折出售可获利72元,则该套夏装标价为______________元.21.若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6,则这两个数是____.22.若x 、y 互为相反数,a 、b 互为倒数,c 的绝对值等于2,则201820182()()2x y ab c +--+=_____. 23.比较大小:123-________ 2.3.(“>”“<”或“=”)24.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数分别是a 和b ,对于以下结论:①0b a -<;②0a b +>;③a b <;④0ab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5.已知实数x ,y 满足150x y ++-=,则y x 的值是____.三、解答题26.(1)填一填21-20=2( )22-21=2( )23-22=2( )⋯(2)探索(1)中式子的规律,试写出第n 个等式,并说明第n 个等式成立;(3)计算20+21+22+⋯+22019.27.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3|a c b a b c a a +---+-+.28.生活中的数学(1)小明同学在某月的日历上圈出2×2个数(如图),正方形方框内的4个数的和是28,那么这4个数是 ;(2)小丽同学在日历上圈出5个数,呈十字框型(如图),他们的和是65,则正中间一个数是 ;(3)某月有5个星期日,这5个星期日的日期之和为80,则这个月中第一星期日的日期是 号;(4)有一个数列每行8个数成一定规律排列如图:①图a 中方框内的9个数的和是 ;②小刚同学在这个数列上圈了一个斜框(如图b ),圈出的9个数的和为522,求正中间的一个数.29.股民王先生上周星期五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18元,本周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表(正数表示价格比前一天上涨,负数表示价格比前一天下跌,单位:元) 星期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 3+ 2.5+ 4- 2+ 1.5-(1)星期三结束时,该股票每股多少元?(2)该股票本周内每股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是多少元?3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AOD ∠,FOC ∠=90°,∠1=40°.求∠2和∠3的度数.【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二、填空题16.3【解析】【分析】不含有xy项说明整理后其xy项的系数为0【详解】解:整理只含xy的项得:(k-3)xy∴k-3=0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概念不含某项说明整理后的这项的系数之和为017.m(n+1)【解析】【分析】【详解】解:观察可得3=1×(2+1)15=3×(4+1)35=5×(6+1)所以x=7×(8+1)=63y=m(n+1)故答案为:63;y=m(n+1)【点睛】本题考查18.2347【解析】【分析】把a看做已知数表示出方程的解由方程的解为正整数确定出整数a的值即可【详解】方程整理得:(a﹣1)x=6解得:x=由方程的解为正整数即为正整数得到整数a=2347故答案为:2319.-384【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字可以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可以求得这三个数从而可以求得这三个数的和【详解】一列数为这列数的第个数可以表示为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设这三20.340【解析】【分析】设该服装标签价格为x元根据售价-进价=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该服装标签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得:x-200=72解得:x=340答:该服装标21.-88【解析】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为8故这两个数分别为8和-8故答案为-8822.3【解析】【分析】根据xy互为相反数ab互为倒数c的绝对值等于2得出x+y=0ab=1c=±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知或则所以原式=0﹣1+4=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倒数及绝对23.<【解析】【分析】直接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比较即可【详解】∵||=≈233|−23|=23233>23∴−233<−23∴<−2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突破口是根据负24.①③【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断两数的和差及积的符号用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详解】①:由数轴有0<a<3b<﹣3∴b﹣a<0①正确②:∵0<a<3b<﹣3∴a+b<0②错误③:∵025.【解析】∵∴且∴∴点睛:(1)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2)的奇数次方仍为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6.3【解析】【分析】不含有xy项说明整理后其xy项的系数为0【详解】解:整理只含xy的项得:(k-3)xy∴k-3=0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概念不含某项说明整理后的这项的系数之和为0解析:3【解析】【分析】不含有xy项,说明整理后其xy项的系数为0.【详解】解:整理只含xy的项得:(k-3)xy,∴k-3=0,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概念.不含某项,说明整理后的这项的系数之和为0.17.m(n+1)【解析】【分析】【详解】解:观察可得3=1×(2+1)15=3×(4+ 1)35=5×(6+1)所以x=7×(8+1)=63y=m(n+1)故答案为:63;y=m(n+1)【点睛】本题考查解析:m(n+1)【解析】【分析】【详解】解:观察可得,3=1×(2+1),15=3×(4+1),35=5×(6+1),所以x=7×(8+1)=63,y=m(n+1).故答案为:63;y=m(n+1).【点睛】本题考查规律探究题.18.2347【解析】【分析】把a看做已知数表示出方程的解由方程的解为正整数确定出整数a的值即可【详解】方程整理得:(a﹣1)x=6解得:x=由方程的解为正整数即为正整数得到整数a=2347故答案为:23解析:2,3,4,7【解析】【分析】把a看做已知数表示出方程的解,由方程的解为正整数,确定出整数a的值即可.【详解】方程整理得:(a﹣1)x=6,解得:x=61 a-,由方程的解为正整数,即61a-为正整数,得到整数a=2,3,4,7,故答案为:2,3,4,7【点睛】本题考查了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关于a的等式.19.-384【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字可以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可以求得这三个数从而可以求得这三个数的和【详解】一列数为这列数的第个数可以表示为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设这三 解析:-384【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字,可以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根据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124,可以求得这三个数,从而可以求得这三个数的和.【详解】一列数为1,24,816,32---⋯,,,,∴这列数的第n 个数可以表示为1(2)n --,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积是124,∴设这三个相邻的数为11222n n n +﹣(﹣)、(﹣)、(﹣),则11122)2)2)4(((n n n +••﹣--﹣=, 即32122)2)n (-=(,32424=((2)22)n ∴-=-,324n ∴=,解得,8n =,∴这三个数的和是: 7892)(2)(2)++(---=72)(124)128)3⨯-+⨯(-=(-384=-, 故答案为:384-.【点睛】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规律. 20.340【解析】【分析】设该服装标签价格为x 元根据售价-进价=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该服装标签价格为x 元根据题意得:x-200=72解得:x=340答:该服装标解析:340【解析】【分析】设该服装标签价格为x 元,根据售价-进价=利润,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该服装标签价格为x 元, 根据题意得:810x-200=72, 解得:x=340. 答:该服装标签价格为340元.故答案为:34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售价-进价=利润,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1.-88【解析】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为8故这两个数分别为8和-8故答案为-88解析:-8、8【解析】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为8,故这两个数分别为8和-8.故答案为-8、8.22.3【解析】【分析】根据xy 互为相反数ab 互为倒数c 的绝对值等于2得出x+y=0ab=1c=±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知或则所以原式=0﹣1+4=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倒数及绝对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x 、y 互为相反数,a 、b 互为倒数,c 的绝对值等于2得出x+y=0、ab=1,c=±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知x y 0+=,ab 1=,c 2=或c 2=-,则2c 4=,所以原式()20182018014--+=0﹣1+4=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反数、倒数及绝对值的计算,掌握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互为倒数的两数积为1是解题的关键. 23.<【解析】【分析】直接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比较即可【详解】∵||=≈233|−23|=23233>23∴−233<−23∴<−2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突破口是根据负解析:<【解析】【分析】直接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比较即可.【详解】∵|123-|=123≈2.33,|−2.3|=2.3,2.33>2.3,∴−2.33<−2.3, ∴123-<−2.3.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解题突破口是根据负数比较大小的法则进行比较. 24.①③【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断两数的和差及积的符号用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详解】①:由数轴有0<a <3b <﹣3∴b ﹣a <0①正确②:∵0<a <3b <﹣3∴a+b <0②错误③:∵0解析:①③【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判断两数的和、差及积的符号,用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判断.【详解】①:由数轴有,0<a <3,b <﹣3,∴b ﹣a <0,①正确,②:∵0<a <3,b <﹣3,∴a+b <0②错误,③:∵0<a <3,b <﹣3,∴|a|<|b|,③正确,④:∵0<a <3,b <﹣3,∴ab <0,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点睛】此题考查了绝对值意义,比较两个负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的运算,解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的运算.25.【解析】∵∴且∴∴点睛:(1)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2)的奇数次方仍为解析:1-【解析】50y -=,∴10x +=且50y -=,∴1?5x y =-=,, ∴5(1)1y x =-=-.点睛:(1)两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2)1-的奇数次方仍为1-.三、解答题26.(1)0,1,2(2)11222n n n ---=(3)22020-1【解析】【分析】(1)根据乘方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式子规律可得11222n n n ---=,然后利用提公因式法12n -可以证明这个等式成立;(3)设题中的表达式为a ,再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得出2a 的表达式相减即可.【详解】(1)10022212-=-=,21122422-=-=,32222842-=-=,故答案为:0,1,2;(2)第n 个等式为:11222n n n ---=,∵左边=()111222212n n n n ----=-=,右边=12n -,∴左边=右边,∴11222n n n ---=;(3)20+21+22+⋅⋅⋅⋅⋅⋅+22019=21-20+22-21+⋅⋅⋅⋅⋅⋅+22020-22019=22020-1∴01220192020222221++++=-….【点睛】此题主要考察了探寻数列规律问题,认真观察,总结出规律,并能正确的应用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2b .【解析】【分析】先由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确定a >0,c <b <0,b a c <<,进而可确定,,,3a c b a b c a a +-+-的符号,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根据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a >0,c <b <0,b a c <<,所以0,0,0,30a c b a b c a a +<-<+-<>,所以原式=()()()3a c b a b c a a -+-----+-+⎡⎤⎡⎤⎣⎦⎣⎦=3a c b a b c a a --+-++-+=2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有理数的绝对值和整式的加减运算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相关式子的符号、熟练进行绝对值的化简和整式的加减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8.(1)3、4、10、11;(2)13;(3)2;(4)①252;②正中间的数是58.【解析】【分析】(1)设第一个数是x ,其他的数为x+1,x+7,x+8,根据和为28列方程求解即可;(2)设中间的数是x ,则上、下两个数分别为x-7、x+7,左、右两个数分别为x-1、x+1,根据和为65列方程求解即可;(3)设第一个星期日是x ,则后四个星期日为:x+7,x+14,x+21,x+28,根据和为80列方程求解即可;(4)①由和是中间数的9倍即可得;②设中间的数是x ,根据和为522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第一个数是x ,其他的数为x+1,x+7,x+8,则x+x+1+x+7+x+8=28,解得x=3,∴四个数分别为3、4、10、11,故答案为3、4、10、11;(2)设中间的数是x ,则上、下两个数分别为x-7、x+7,左、右两个数分别为x-1、x+1,由题意得:x+(x+1)(x-1)+(x-7)+(x+7)=65,解得x=13,故答案为13;(3)设第一个星期日是x ,则后四个星期日为:x+7,x+14,x+21,x+28,则x+x+7+x+14+x+21+x+28=80,解得x=2,即第一个星期日是2号,故答案为2;(4)①和是中间的数的9倍,所以和是28×9=252,故答案为252;②设中间的数是x ,则9x=522,解得x=58,答:正中间的数是58.【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图形中存在的规律,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9.(1)19.5元;(2)该股票本周内每股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是23.5元和19.5元.【解析】【分析】(1)根据题,先求出每天的股价即可;(2)求出每天的股价,再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1)由已知可得每天的股价如下:星期一:18+3=21(元)星期二:21+2.5=23.5(元)星期三:23.5-4=19.5(元)答:星期三结束时,价格是19.5元.(2)星期四:19.5+2=21.5(元)星期五:21.5-1.5=20(元)结合(1)可得该股票本周内每股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是23.5元和19.5元.答:该股票本周内每股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是23.5元和19.5元.【点睛】考核知识点:有理数加减应用.理解股价的意义是关键.30.∠2=65°,∠3=50°.【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平角以及∠FOC和∠1的度数求出∠3的度数,然后根据∠3的度数求出∠AOD 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2的度数.【详解】∵AB为直线,∴∠3+∠FOC+∠1=180°.∵∠FOC=90°,∠1=40°,∴∠3=180°-90°-40°=50°.∵∠3与∠AOD互补,∴∠AOD=180°-∠3=130°.∵OE平分∠AOD,∴∠2=∠AOD=65°.【点睛】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度的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培优测试卷七年级数学·上(R 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教材P 4练习T 3变式】【2020·孝感】如果温度上升3 ℃记作+3 ℃,那么温度下降2 ℃记作( ) A .-2 ℃B .+2 ℃C .+3 ℃D .-3 ℃2.【2020·温州】数1,0,-23,-2中,最大..的是( ) A .1B .0C .-23D .-23.【2021·玉林】计算-1+2的结果是( )A .1B .-1C .3D .-3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5G 网络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宠儿”,预计到2025年,全球5G 用户将达到1 570 000 000人.将1 57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57×109B .157×107C .1.57×108D .157×1095.【教材P 20练习T 2(2)改编】计算314+⎝ ⎛⎭⎪⎫-235+534+⎝ ⎛⎭⎪⎫-825时,用运算律最为恰当的是( )A.⎣⎢⎡⎦⎥⎤314+⎝ ⎛⎭⎪⎫-235+⎣⎢⎡⎦⎥⎤534+⎝ ⎛⎭⎪⎫-825 B.⎝ ⎛⎭⎪⎫314+534+⎣⎢⎡⎦⎥⎤⎝ ⎛⎭⎪⎫-235+⎝ ⎛⎭⎪⎫-825 C.⎣⎢⎡⎦⎥⎤314+⎝ ⎛⎭⎪⎫-825+⎣⎢⎡⎦⎥⎤⎝ ⎛⎭⎪⎫-235+534 D .以上都不对6.【2020·福建】如图,数轴上两点M ,N 所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m ,n ,则m -n 的结果可能是( )A .-1B .1C .2D .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B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C .负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D .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3个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7289÷8=-919 B .15×23+(-12)×23=-18 C.⎝⎛⎭⎪⎫1-12-13×0=16 D .4÷⎝ ⎛⎭⎪⎫2-12=-6 9.【2020·枣庄】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 |<1B .ab >0C .a +b >0D .1-a >110.一根100 m 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13,第三次截去剩下的14……如此下去,直到截去剩下的1100,则剩下的小棒长为( ) A.12 mB .1 mC .2 mD .4 m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把(-1)-(-3)+(-5)-(+6)改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教材P 51复习题T 3改编】2 022的相反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13.将数59 840精确到千位是__________.14.比较大小:-0.3________-13(填“>”“<”或“=”).15.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A 表示的数是-1,那么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第15题) (第17题)16.如果|a +2|+(b -3)2=0,那么a b =________.17.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图,当输入x 的值为-1时,输出的数值为________.18.已知|m |=4,|n |=6,且|m +n |=m +n ,则m -n =__________.三、解答题(19,24题每题12分,20题16分,21题6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19.(1)【教材P 14习题T 1变式】将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2.5),(-1)2,-|-2|,-22,0,-12.整数:{ …}; 分数:{ …}; 正有理数:{ …}; 负有理数:{ …}.(2)【教材P 51复习题T 1改编】把表示上面各数的点画在数轴上,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把这些数连接起来.20.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10-3+|-9|; (2)-49-⎝ ⎛⎭⎪⎫-118+⎝ ⎛⎭⎪⎫-18-59;(3)23×⎝ ⎛⎭⎪⎫1-14-16×1.5; (4)-42÷(-2)3-(-1)2 023-49÷23.21.现规定一种新运算“*”:a *b =a b -2,例如:2*3=23-2=6.试求⎝ ⎛⎭⎪⎫-32*2*2的值.22.【教材P 26习题T 9变式】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从某食品厂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把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1)若标准质量为450 g ,则抽样检测的20袋食品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2)若该食品的合格标准为450 g±5 g ,求该食品的抽样检测的合格率.23.某景区工作人员接到任务后,驾驶电瓶车从景区大门出发,向东走2 km 到达A 景区,继续向东走2.5 km 到达B 景区,然后又回头向西走8.5 km 到达C 景区,最后回到景区大门.(1)以景区大门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以1个单位长度表示1 km ,建立如图所示的数轴,请在数轴上表示出上述A ,B ,C 三个景区的位置.(2)若电瓶车充足一次电能行走15 km ,则该工作人员能否在电瓶车一开始充足电而途中不充电的情况下完成此次任务?请计算说明.24.如图,用线在数轴上表示了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包含所有大于1且小于2的数(数轴上表示1与2这两个数的点空心,表示这个范围不包含数1和2).请你在数轴上表示出一个范围,使得这个范围:(1)包含所有大于-4且小于0的数(画在数轴①上);(2)包含-1.5,π这两个数,且只含有5个整数(画在数轴②)上;(3)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画在数轴③上):①有很多对互为相反数;②有最小的正整数;③这个范围内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表示的点的距离大于5但小于6.答案一、1.A 2.A 3.A 4.A 5.B 6.C 7.C 8.A 9.D10.B 点拨:剩下的小棒长为100×⎝ ⎛⎭⎪⎫1-12×⎝ ⎛⎭⎪⎫1-13×⎝ ⎛⎭⎪⎫1-14×…×⎝ ⎛⎭⎪⎫1-1100=100×1100=1(m).二、11.-1+3-5-6 12.-2 022;2 022;12 022 13.6.0×104 14.> 15.3 16.-8 17.-2 18.-2或-10三、19.解:(1)整数:{(-1)2,-|-2|,-22,0,…};分数:{-(-2.5),-12,…}; 正有理数:{-(-2.5),(-1)2,…}; 负有理数:{-|-2|,-22,-12,…}. (2)图略.-22<-|-2|<-12<0<(-1)2<-(-2.5).20.解:(1)原式=-6+10-3+9=(-6-3+9)+10 =10;(2)原式=-49+118-18-59 =⎝ ⎛⎭⎪⎫-49-59+⎝ ⎛⎭⎪⎫118-18 =-1+1 =0;(3)原式=(23×1.5)×⎝ ⎛⎭⎪⎫1-14-16 =(8×1.5)×⎝ ⎛⎭⎪⎫1-14-16 =12×⎝ ⎛⎭⎪⎫1-14-16 =12-3-2=7;(4)原式=-16÷(-8)-(-1)-49×32 =2+1-23 =73.21. 点方法:观察新运算法则,找出新运算规律,把新运算转换成几种已学习过的基本运算,同时要注意运算顺序. 解:⎝ ⎛⎭⎪⎫-32*2*2=⎣⎢⎡⎦⎥⎤⎝ ⎛⎭⎪⎫-322-2*2 =14*2 =⎝ ⎛⎭⎪⎫142-2 =-3116.22.解:(1)450×20+(-6)+(-2)×4+1×4+3×5+4×3=9 000-6-8+4+15+12=9 017(g ).答:抽样检测的20袋食品的总质量为9 017 g . (2)1920×100%=95%.答:该食品的抽样检测的合格率为95%. 23.解:(1)如图所示.(2)电瓶车一共走的路程为|+2|+|+2.5|+|-8.5|+|+4|=17(km).因为17>15,所以该工作人员不能在电瓶车一开始充足电而途中不充电的情况下完成此次任务.24.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3)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
浙教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数学期中培优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平方根是0 B .(﹣3)2的平方根是﹣3 C .1的立方根是±1 D .﹣4的平方根是±2 【答案】A【解析】A 、0的平方根是0,正确, B 、(-3)2的平方根是±3,原命题错误; C 、1的立方根是1,原命题错误; D 、-4没有平方根,原命题错误, 故答案为:A.2.有下列4个算式:①-5+(+3)=-8;②−(−2)3=6;③(+56)+(−16)=23;④-3÷(−13)=9;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解析】-5+(+3)=-2,故①错误; −(−2)3=−(−8)=8,故②错误;(+56)+(−16)=23,故③正确;−3÷(−13)=3×3=9故④正确; ∴正确的个数为2. 故答案为:B.3.如图,该平面展开图按虚线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两个数之和为8,则x+y 的值是( )A .7B .8C .9D .10 【答案】D【解析】∵与x 相对的面是2,与y 相对的面是4, ∴x+2=8,y+4=8, ∴x=6,y=4, ∴x+y=10. 故答案为:D. 4.x 是一个两位数,y 是一个三位数,若把y 放在x 的左边,组成一个五位数,则这个五位数为( ) A .yx B .100x +y C .100y +x D .1000y +x 【答案】C【解析】∵x 表示一个两位数,y 表示一个三位数, ∴y 放在x 的左边边组成一个五位数是:100y+x , 故答案为:C .5.若 a 、 b 为有理数, a <0 , b >0 ,且 |a|>|b| ,那么 a , b , −a , −b 的大小关系是( )A .−b <a <b <−aB .b <−b <a <−aC .a <−b <b <−aD .a <b <−b <−a 【答案】C【解析】∵a <0 , b >0 ,且 |a|>|b| ,∴−a >0 , −b <0 , −a >b , ∴a <−b ,∴a <−b <b <−a . 故答案为:C.6.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a +b +c >0B .abc >0C .a +b −c >0D .0<ab c<1【答案】B【解析】由数轴知,a<-2<b<-1<0<c ,∴a+b+c<0, abc >0 ,a+b-c<0, ab c>1 ,故答案为:B .7.x 、y 、z 是有理数且xyz <0,则|x|x +|y|y+|z|z 的值是( )A .−3B .3或−1C .1D .−3或1 【答案】D【解析】∵xyz <0,∴x、y 、z 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或三个数为负数,当这三个数中有一个负数时,假设x <0,y >0,z >0, 则|x|x +|y|y +|z|z =−x x +y y +zz =−1+1+1=1;当这三个数中有三个负数时,假设x <0,y <0,z <0, 则|x|x +|y|y +|z|z =−x x +−y y +−zz =−1−1−1=−3;故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观察下列各式:-11×2=-1+12,-12×3=-12+13,-13×4=- 13+14,-14×5=-14 +15,按照上面的规律,计算式子-11×2 -12×3 -13×4 - … -12020×2021 的值为( ) A .- 20202021 B .20202021C .2020D .2021【答案】A【解析】原式=−11×2+(−12×3)+(−13×4)+⋯+(−12020×2021),=−1+12+(−12+13)+(−13+14)+⋯+(−12020+12021),=−1+12−12+13−13+14−⋯−12020+12021,=−1+12021,=−20202021, 故答案为:A.9.自定义运算: a ☆b ={a −2b(a <b)2a −b(a ≥b)例如: 2☆(−4)=2×2−(−4)=8 ,若m ,n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 (m +n)☆(m −n)=7 ,则 6n −2m +2021 的值等于( )A .2028B .2035C .2028或2035D .2021或2014【答案】B【解析】∵a ☆b ={a −2b(a <b)2a −b(a ≥b),且 (m +n)☆(m −n)=7 , 根据题图可知: n <0<m , 当 |n|≥|m| 时∴m +n <0 , m −n >0 ∴m +n <m −n∴(m +n)☆(m −n)=(m +n)−2(m −n)=7 ,化简得: 3n −m =7 ∴6n −2m =14∴6n −2m +2021=14+2021=2035 , 当 |n|≤|m| 时∴m +n ≥0 , m −n >0∵(m +n)−(m −n)=m +n −m +n =2n <0 ∴m +n <m −n∴(m +n)☆(m −n)=(m +n)−2(m −n)=7 ,化简得: 3n −m =7 ∴6n −2m =14∴6n −2m +2021=14+2021=2035 , 故答案为:B.10.如图,长为y (cm ),宽为x (cm )的大长方形被分割为7小块,除阴影A ,B 外,其余5块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其较短的边长为4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小长方形的较长边为y ﹣12;②阴影A 的较短边和阴影B 的较短边之和为x ﹣y+4; ③若x 为定值,则阴影A 和阴影B 的周长和为定值; ④当x =20时,阴影A 和阴影B 的面积和为定值.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解析】①∵大长方形的长为ycm ,小长方形的宽为4cm ,∴小长方形的长为y ﹣3×4=(y ﹣12)cm ,说法①正确; ②∵大长方形的宽为xcm ,小长方形的长为(y ﹣12)cm ,小长方形的宽为4cm ,∴阴影A 的较短边为x ﹣2×4=(x ﹣8)cm ,阴影B 的较短边为x ﹣(y ﹣12)=(x ﹣y+12)cm , ∴阴影A 的较短边和阴影B 的较短边之和为x ﹣8+x ﹣y+12=(2x+4﹣y )cm ,说法②错误;③∵阴影A 的较长边为(y ﹣12)cm ,较短边为(x ﹣8)cm ,阴影B 的较长边为3×4=12cm ,较短边为(x ﹣y+12)cm ,∴阴影A 的周长为2(y ﹣12+x ﹣8)=2(x+y ﹣20)cm ,阴影B 的周长为2(12+x ﹣y+12)=2(x ﹣y+24)cm ,∴阴影A 和阴影B 的周长之和为2(x+y ﹣20)+2(x ﹣y+24)=2(2x+4), ∴若x 为定值,则阴影A 和阴影B 的周长之和为定值,说法③正确;④∵阴影A 的较长边为(y ﹣12)cm ,较短边为(x ﹣8)cm ,阴影B 的较长边为3×4=12cm ,较短边为(x ﹣y+12)cm ,∴阴影A 的面积为(y ﹣12)(x ﹣8)=(xy ﹣12x ﹣8y+96)cm 2,阴影B 的面积为12(x ﹣y+12)=(12x ﹣12y+144)cm 2,∴阴影A 和阴影B 的面积之和为xy ﹣12x ﹣8y+96+12x ﹣12y+144=(xy ﹣20y+240)cm 2, 当x =20时,xy ﹣20y+240=240cm 2,说法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说法有①③④,共3个, 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要注意认真看清题目的条件和要填写的内容,尽量完整地填写答案. 11.|﹣25|的相反数是 ,|﹣25|的倒数是 .【答案】−25;52【解析】|﹣25|=25的相反数是:﹣25,|﹣25|=25的倒数是:52. 故答案为:﹣25,52.12.如果a 4=81,那么a= . 【答案】3或﹣3【解析】∵a 4=81,∴(a 2)2=81, ∴a 2=9或a 2=﹣9(舍), 则a =3或a =﹣3. 故答案为3或﹣3.13.若单项式−a m b n+2与−23a 2b 5合并后的结果仍为单项式,则m n 的值为 .【答案】8【解析】根据题意得m =2,n +2=5, ∴n =3, ∴m n =23=8. 故答案为:8.14.一个数与﹣4的乘积等于 135,则这个数是 .【答案】﹣ 25【解析】135÷(﹣4)=﹣ 25 ,故这个数是﹣ 25 ,故答案为:﹣ 25.15.已知x +y =2,则(x +y)2+2x +2y +1= . 【答案】9【解析】(x +y)2+2x +2y +1, =(x +y)2+2(x +y)+1, 当x +y =2时,原式=22+2×2+1, =9,故答案为:9.16.如图所示,已知长方形ABCD 的长AD=8,内有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AIGJ 和小正方形ELCK ,其重叠部分为长方形EFGH .设小正方形边长为a ,则EH 的长为 (用a 的代数式表示).若长方形ABCD 的宽AB=6,长方形EFGH 的周长为8,则图中阴影部分周长和为 .【答案】2a-8;20【解析】∵JD=AD-AJ=8-a ,∴EH=EK-HK=EK-JD=a-(8-a )=2a-8,∴阴影部分周长和=长方形ABCD 的周长-长方形EFGH 的周长 ==2(AD+AB )-8 =28-8=20.故答案为:2a-8,20.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第17~19题每题6分,第20、21题每题8分,第22、23题每题10分,第24题12分,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计算:(1)√25+√−83−√62 (2)√(−3)2+√6+|√6−3|【答案】(1)解:√25+√−83−√62=5+(−2)−6=−3 (2)解:√(−3)2+√6+|√6−3|=3+√6+3−√6=618.化简求值:(1)−(x 2−3)−(7−5x 2) ,其中 x =−2(2)4(2x 2y −xy 2)−5(xy 2+2x 2y) ,其中 x =−12,y =13.【答案】(1)解: −(x 2−3)−(7−5x 2) ,= −x 2+3−7+5x 2 , = 4x 2−4 ,当 x =−2 时,原式 =4×(−2)2−4 =12 (2)解: 4(2x 2y −xy 2)−5(xy 2+2x 2y)=8x 2y −4xy 2−5xy 2−10x 2y=−2x 2y −9xy 2当 x =−12,y =13 时,原式 −16+12=1319.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形.(1)根据图中尺寸大小,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 S ; (2)若 x =3 ,求 S 的值.【答案】(1)解:由图形可知: S =4×8−12×4×8−12×4(4−x)=16−8+2x=8+2x(2)解:将 x =3 代入上式, S =8+2×3=1420.如图,是某住宅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了有关尺寸(墙体厚度忽略不计,单位:米),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y的式子表示地面总面积;(2)当x=4,y=2时,如果铺1平方米地砖的费用为20元,那么地面铺地砖的费用是多少元?【答案】(1)解:由题意得:客厅的面积为:8xy(米2),厨房的面积为:x×2y=2xy(米2),卧室的面积为:2x×2y=4xy(米2),卫生间的面积为:xy(米2),∴地面总面积为:8xy+2xy+xy+4xy=15xy(米2).(2)解:当x=4,y=2时,地面总面积为:15×4×2=120(米2);∴地面铺地砖的费用为:120×20=2400(元).答:地面铺地砖的费用为2400元.21.已知关于x的两个多项式A=x2-8x+3.B=ax-b,且整式A+B中不含一次项和常数项.(1)求a,b的值;(2)如图是去年2021年3月份的月历.用带阴影的十字方框覆盖其中5个数字,例如:1,7,8,9,15.现在移动十字方框使其履盖的5个数之和等于9a+6b,则此时十字方框正中心的数是.【答案】(1)解:∵A=x2-8x+3.B=ax-b,∴A+B=x2-8x+3+ ax-b=x2+(-8+a)x-b+3,由结果中不含一次项和常数项,得到-8+a=0,-b+3=0,解得:a=8,b=3;(2)18【解析】(2)设十字方框正中心的数是m,则它上面的数为m-7,它下面的数为m+7,它左面的数为m-1,它右面的数为m+1,列方程得,m+7+m−7+m+1+m−1+m=9a+6b,∵a=8,b=3;∴5m=90,解得,m=18;故答案为:18.22.王明同学家的住房户型呈长方形,平而图如下(单位:米),现准备铺设地面,三间卧室铺设木地板,其它区域铺设地砖.(1)a的值=,所有地面总面积为平方米:(2)铺设地而需要木地板平方米,需要地砖平方米:(含x的代数式表示)(3)已知卧室2的面积为15平方米,按市场价格,木地板单价为300元/平方米,地砖单价为100元/平方米,求小明家铺设地面总费用为多少元.【答案】(1)3;136(2)(85+13x);(51+13x)(3)解:∵卧室2的面积为15平方米,∴卧室2的长为:15÷3=5(米),∴5+x+4x−2+2x=10+7,解得:x=2,则小明家铺设地面总费用为:300(85−13x)+100(51+13x)=25500−3900x+5100+1300x=30600−2600x当x=2时,原式=30600−2600×2=30600−5200=25400(元),答:小明家铺设地面总费用为25400元.【解析】(1)由题意得:a+5=4+4,解得:a=3,则所有地面总面积为:(10+7)×(4+4)=136(平方米);故答案为:3,136;(2)由题意得:卧室2的长为:(10+7)−(x+4x−2+2x)=19−7x(米),卧室铺设木地板,其面积为:4×2x+4×7+3(19−7x)=85−13x(平方米),除卧室外,其余的铺设地砖,则其面积为:136−(85−13x)=51+13x(平方米),故答案为:(85−13x),(51+13x);23.将7张相同的小长方形纸片(如图1所示)按图2所示的方式不重叠的放在长方形ABCD内,未被覆盖的部分恰好被分割为两个长方形,面积分别为S1,S2,已知小长方形纸片的长为a,宽为b,且a>b(1)当a=9,b=2,AD=30时,请求:①长方形ABCD的面积;②S2﹣S1的值.(2)当AD=30时,请用含a,b的式子表示S2﹣S1的值.【答案】(1)解:①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AD•AB=AD•(a+4b)=30×(4×2+9)=510;②由题意可得:S2=(30﹣3b)·a=(30﹣3×2)×9=216,S1=(30﹣a)·4b=(30﹣9)×4×2=168,S2-S1=216-168=48;(2)解:当AD=30时,S2﹣S1=a(30﹣3b)﹣4b(30﹣a)=30a﹣3ab﹣120b+4ab=ab+30a﹣120b.24.探究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两点的对应关系.(1)观察数轴,填空:点A与点B的距离是;点C与点B的距离是.我们发现:在数轴上,如果点M对应的数为m,点N对应的数为n,那么点M与点N之间的距离MN可表示为(用m,n表示).(2)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解决下列问题:数轴上表示x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则求x的值:(3)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利用逆向思维解决下列问题:①若|x−2|=5,则x的值是多少?②若 |x +3|=|2x −4| ,则 x 的值是多少? 【答案】(1)2;5;m-n(2)解:∵数轴上表示x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 ∴|x −2|=3 , ∴x =5 或-1(3)解:①|x −2|=5 表示的意思是x 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5,而与2距离5个单位长度的是7或-3,∴x =7 或 −3 . ②x +3=2x −4x =7x +3=−2x +43x =1x =13。
一、选择题1.为庆祝“六·一”儿童节,綦江区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举行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摆n 个“金鱼”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 ) A .+26n B .+86nC .44n +D .8n2.81x >0.8x ,所以在乙超市购买合算.故选B . 【点睛】本题看起来很繁琐,但只要理清思路,分别计算降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百分之多少便可判断.渗透了转化思想.3.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m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的结果为(单位:mm )( ) A .4.3×10﹣5B .4.3×10﹣4C .4.3×10﹣6D .43×10﹣54.7-的绝对值是 ( ) A .17-B .17C .7D .7-5.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结果为10的是( )A .x =7,y =2B .x =﹣4,y =﹣2C .x =﹣3,y =4D .x =12,y =3 6.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计数”.如图,一位母亲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七进一,用来记录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由图可知,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数是( )A .81B .508C .928D .13247.如图,从左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形状是( )A .B .C .D .8.下列数中,最小的负数是( ) A .-2B .-1C .0D .19.在如图的2016年6月份的日历表中,任意框出表中竖列上三个相邻的数,这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A .27B .51C .69D .7210.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和发展都位居世界前列,如南宋数学家杨辉(约13世纪)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a+b )n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此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根据“杨辉三角”请计算(a+b )20的展开式中第三项的系数为( ) A .2017B .2016C .191D .19011.如图,将一三角板按不同位置摆放,其中1∠与2∠互余的是( )A .B .C .D .12.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A .20B .27C .35D .40 13.如果||a a =-,下列成立的是( )A .0a >B .0a <C .0a ≥D .0a ≤ 14.我县人口约为530060人,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53006×10人 B .5.3006×105人 C .53×104人 D .0.53×106人 15.2019 年 1 月 3 日,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384 000km ,把 384 000km 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38.4 ×10 4 kmB .3.84×10 5 kmC .0.384× 10 6 kmD .3.84 ×10 6 km二、填空题16.当k =_____时,多项式x 2+(k ﹣1)xy ﹣3y 2﹣2xy ﹣5中不含xy 项.17.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且A ∠比B 的2倍少45°,则A ∠=__________. 18.数轴上点A 、B 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若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表示的数为___19.如图,每个图案均由边长相等的黑、白两色正方形按规律拼接而成,照此规律,第n 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比黑色正方形多________个.(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0.某校春游,若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那么就有14人没有座位;如果多包租1辆,那么就多了26个空位,若设春游的总人数为x 人,则列方程为_____21.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_____个.22.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 a |+| a -b |-| c +b |=________.23.若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6,则这两个数是____. 24.如图,AB ∥ED ,AG 平分∠BAC ,∠ECF =80°,则∠F AG =_____.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6亿=______.三、解答题26.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数a ,B 点示数b ,C 点表示数c ,b 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b 满足|a+2|+(c ﹣7)2=0.(1)a= ,b= ,c=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 点与C 点重合,则点B 与数 表示的点重合; (3)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 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 秒钟过后,若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 ,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则AB= ,AC= ,BC=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4)请问:3BC ﹣2AB 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27.阅读理解与计算:(1)用“⊕”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都有21a b b ⊕=+.例如:2744117⊕=+=.则①填空:53⊕= ;②当m 为有理数时,求()2m m ⊕⊕的值;(2)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x y 互为倒数,1=a ,试求()()201220122a m n xy -++-的值.28.如图,∠AOB=90°,∠BOC=2∠BOD ,OD 平分∠AOC ,求∠BOD 的度数.29.(9分)某班去看演出,甲种票每张24元,乙种票每张18元.如果35名学生购票恰好用去750元,甲、乙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30.解下列方程. (1)2(35)26x x -=+; (2)2(1)132x x+=+.【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A A C D B B A D D C B D B B二、填空题16.3【解析】【分析】不含有xy 项说明整理后其xy 项的系数为0【详解】解:整理只含xy 的项得:(k-3)xy∴k -3=0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概念不含某项说明整理后的这项的系数之和为017.或【解析】【分析】由∠A 与∠B 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到∠A=∠B 或者∠A 与∠B 互补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A 的度数【详解】∵∠A 和∠B 的两边分别平行∴∠A=∠B 或∠A+∠B=180°当∠A=∠B 时∠A=18.-5【解析】分析: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所以|AB|=4;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所以点C到点A的距离|AC|=4即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1-x=4解出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点A表示的19.4n+3【解析】【分析】利用给出的三个图形寻找规律发现白色正方形个数=总的正方形个数-黑色正方形个数而黑色正方形个数第1个为1第二个为2由此寻找规律总个数只要找到边与黑色正方形个数之间关系即可依此类20.x-1413=x+2614【解析】【分析】设春游的总人数是x人由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有14人没有座位可得一辆大巴所坐的人数为x-1413人;由多包租1辆就多了26个空位可得一辆大巴所坐的人数为x+221.1838【解析】分析: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六进一的数为:万位上的数×64+千位上的数×63+百位上的数×62+十位上的数×6+个位上的数即1×64+2×63+3×62+0×6+222.2a+c【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c<b<0<a∴a-b>0c+b <0则原式=a+a-b+c+b=2a+c故答案为:2a+c【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数轴;绝对值23.-88【解析】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为8故这两个数分别为8和-8故答案为-8824.14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AC求出∠BAF和∠BAG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B∥ED∠ECF=80°∴∠BAC=∠FCE=80°∴∠BAF=180°﹣80°=100°∵AG平分25.-206×1010【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6.3【解析】【分析】不含有xy项说明整理后其xy项的系数为0【详解】解:整理只含xy的项得:(k-3)xy∴k-3=0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概念不含某项说明整理后的这项的系数之和为0解析:3【解析】【分析】不含有xy项,说明整理后其xy项的系数为0.【详解】解:整理只含xy的项得:(k-3)xy,∴k-3=0,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多项式的概念.不含某项,说明整理后的这项的系数之和为0.17.或【解析】【分析】由∠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到∠A=∠B或者∠A与∠B互补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A的度数【详解】∵∠A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A=∠B或∠A+∠B=180°当∠A=∠B时∠A=解析:45︒或105︒【解析】【分析】由∠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可得到∠A=∠B或者∠A与∠B互补,再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出∠A的度数.【详解】∵∠A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A=∠B或∠A+∠B=180°,当∠A=∠B时,∠A=45°当∠A+∠B=180°时∵∠A比∠B的两倍少45°,∴∠A=2∠B-45°,∵∠A=2∠B-45°,∠A+∠B=180°∴∠A=105︒.综上可知∠A的度数为45︒或105︒故答案为:45︒或10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方程组的解法.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由∠A和∠B的两边分别平行,即可得∠A=∠B或∠A+∠B=180°,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18.-5【解析】分析: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所以|AB|=4;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所以点C到点A的距离|A C|=4即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1-x=4解出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点A表示的解析:-5【解析】分析: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所以,|AB|=4;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所以,点C到点A的距离|AC|=4,即,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1-x=4,解出即可解答;解答:解:如图,点A表示的数是-1,点B表示的数是3,所以,|AB|=4;又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所以,点C到点A的距离|AC|=4,设点C表示的数为x,则,-1-x=4,x=-5;故答案为-5.19.4n+3【解析】【分析】利用给出的三个图形寻找规律发现白色正方形个数=总的正方形个数-黑色正方形个数而黑色正方形个数第1个为1第二个为2由此寻找规律总个数只要找到边与黑色正方形个数之间关系即可依此类解析:4n+3【解析】【分析】利用给出的三个图形寻找规律,发现白色正方形个数=总的正方形个数-黑色正方形个数,而黑色正方形个数第1个为1,第二个为2,由此寻找规律,总个数只要找到边与黑色正方形个数之间关系即可,依此类推,寻找规律. 【详解】 解:方法一:第1个图形黑、白两色正方形共3×3个,其中黑色1个,白色3×3-1个, 第2个图形黑、白两色正方形共3×5个,其中黑色2个,白色3×5-2个, 第3个图形黑、白两色正方形共3×7个,其中黑色3个,白色3×7-3个, 依此类推,第n 个图形黑、白两色正方形共3×(2n+1)个,其中黑色n 个,白色3×(2n+1)-n 个,即:白色正方形5n+3个,黑色正方形n 个, 故第n 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比黑色正方形多4n+3个, 方法二第1个图形白色正方形共8个,黑色1个,白色比黑色多7个,第2个图形比第1个图形白色比黑色又多了4个,即白色比黑色多(7+4)个, 第3个图形比第2个图形白色比黑色又多了4个,即白色比黑色多(7+4×2)个, 类推,第n 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比黑色正方形多[7+4(n-1)]个,即(4n+3)个, 故第n 个图案中白色正方形比黑色正方形多4n+3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探索型问题,图中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0.x-1413=x+2614【解析】【分析】设春游的总人数是x 人由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有14人没有座位可得一辆大巴所坐的人数为x-1413人;由多包租1辆就多了26个空位可得一辆大巴所坐的人数为x+2解析:x−1413=x+2614.【解析】 【分析】设春游的总人数是x 人,由包租相同的大巴13辆,有14人没有座位可得一辆大巴所坐的人数为x−1413人;由多包租1辆,就多了26个空位可得一辆大巴所坐的人数为x+2614人,由此即可得方程x−1413=x+2614.【详解】设春游的总人数是x 人.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x−1413=x+2614,故答案为:x−1413=x+261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表示出一辆大巴所坐的人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1838【解析】分析: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六进一的数为:万位上的数×64+千位上的数×63+百位上的数×62+十位上的数×6+个位上的数即1×64+2×63+3×62+0×6+2解析:1838【解析】分析: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六进一的数为:万位上的数×64+千位上的数×63+百位上的数×62+十位上的数×6+个位上的数,即1×64+2×63+3×62+0×6+2=1838.详解:2+0×6+3×6×6+2×6×6×6+1×6×6×6×6=1838,故答案为:1838.点睛:本题是以古代“结绳计数”为背景,按满六进一计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图中的数学列式计算;本题题型新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22.2a+c【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c<b<0<a∴a-b>0c+b<0则原式=a+a-b+c+b=2a+c故答案为:2a+c【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数轴;绝对值解析:2a+c.【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得:c<b<0<a,∴a-b>0,c+b<0,则原式=a+a-b+c+b=2a+c故答案为:2a+c.【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数轴;绝对值.23.-88【解析】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为8故这两个数分别为8和-8故答案为-88解析:-8、8【解析】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表示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为8,故这两个数分别为8和-8.故答案为-8、8.24.14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AC求出∠BAF和∠BAG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B∥ED∠ECF=80°∴∠BAC=∠FCE=80°∴∠BAF=180°﹣80°=100°∵AG平分解析:14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AC,求出∠BAF和∠BAG,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B∥ED,∠ECF=80°,∴∠BAC=∠FCE=80°,∴∠BAF=180°﹣80°=100°,∵AG平分∠BAC,∴∠BAG=12∠BAC=40°,∴∠F AG=∠BAF+∠BAG=100°+40°=140°,故答案为1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能正确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BAC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5.-206×1010【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解析:-2.06×1010【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 n 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将-206亿=-206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06×1010 .故答案为:-2.06×1010.【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 n 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三、解答题26.(1)-2, 1,c=7;(2)4;(3)3t+3, 5t+9, 2t+6;(4)不变,3BC﹣2AB=12.【解析】【分析】(1)利用|a+2|+(c−7)2=0,得a+2=0,c−7=0,解得a,c的值,由b是最小的正整数,可得b=1;(2)先求出对称点,即可得出结果;(3)AB 原来的长为3,所以AB =t +2t +3=3t +3,再由AC =9,得AC =t +4t +9=5t +9,由原来BC =6,可知BC =4t−2t +6=2t +6;(4)由 3BC−2AB =3(2t +6)−2(3t +3)求解即可.【详解】(1)∵|a +2|+(c−7)2=0,∴a +2=0,c−7=0,解得a =−2,c =7,∵b 是最小的正整数,∴b =1;故答案为:−2;1;7.(2)(7+2)÷2=4.5,对称点为7−4.5=2.5,27.(1)①10;②26;(2)2【解析】【分析】(1)根据新定义运算法则可得:①53⊕=32+1;②()2221551m m ⊕+=⊕=+; (2)根据互为相反数和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关系,和绝对值定义可得:m+n=0,xy=1,a 2=1,代入式子可得.【详解】解:(1)根据新定义运算法则可得:①53⊕=32+1=10故答案为:10②()222155126m m ⊕+=⊕=+=(2)因为,m n 互为相反数,,x y 互为倒数,1=a ,所以m+n=0,xy=1,a 2=1所以()()201220122a m n xy -++-=1-0+1=2【点睛】考核知识点:新定义运算,有理数运算.理解新定义运算法则,掌握有理数运算法则是关键. 28.∠BOD=22.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两角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试题解析】设∠BOD=x ,因为∠AOB=90°,则∠AOD=90°-x , 因为 OD 平分∠AOC ,所以∠D OC=∠AOD=90°-x , 所以∠BOC=∠DOC-∠BOD=90°-2x , 因为∠BOC=2∠BOD ,所以90°-2x=2x ,解得:x =22.5°.即∠BOD=22.5°.【方法点睛】本题目是一道考查角平分线的题目,在本题中,根据两角的数量关系借助方程解决更简单一些.29.甲种票买了20张,乙种票买了15张.【解析】试题分析:设甲、乙两种票各买x 张,y 张,根据“共买了35张电影票”“共用750元”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解.试题解析:设甲买了x 张,乙买了y 张,由题意可知,352418750x y x y +=⎧⎨+=⎩, 解方程组可得2015x y =⎧⎨=⎩. 答:甲买了20张,乙买了15张.30.(1)4x =;(2)2x =【解析】【分析】(1)先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方程的解;(2)先去分母,再去括号,再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即可得到方程的解.【详解】解:(1)去括号,得61026x x -=+,移项,得62610x x -=+,即416x =.两边同除以4,得4x =.(2)去分母,得4(1)36x x +=+,去括号,得4436x x +=+,移项,得4364x x -=-,即2x =.【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一次方程,正确掌握解方程的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一、选择题1.(0分)若12a =,3b =,且0a b <,则+a b 的值为( ) A .52 B .52- C .25± D .52± D 解析:D【分析】 根据a b判断出a 和b 异号,然后化简绝对值,分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详解】 ∵0a b< ∴a 和b 异号又∵12a =,3b = ∴12a =,3b =-或12a =-,3b = 当12a =,3b =-时,15322+-=-a b = 当12a =-,3b =时,15322+-+=a b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有理数的除法,和有理数的加法,关键是根据a b判断出a 和b 异号. 2.(0分)数轴上点A 和点B 表示的数分别为-4和2,若要使点A 到点B 的距离是2,则应将点A向右移动( )A .4个单位长度B .6个单位长度C .4个单位长度或8个单位长度D .6个单位长度或8个单位长度C解析:C【分析】A 点移动后可以在B 点左侧,或右侧,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到2距离为2的数为2+2=4或2-2=0∴-4移动到0需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移动到4需向右移动8个单位长度故选C .本题考查了数轴表示距离,分两种情况一左一右讨论是本题的关键.3.(0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3B .﹣2﹣2=0C .﹣14=1D .0.1252×(﹣8)2=1D解析: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方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 、原式=3,故A 错误;B 、原式=﹣4,故B 错误;C 、原式=﹣1,故C 错误;D 、原式=[0.125×(﹣8)]2=1,故D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化简,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的运算法则是本题的关键,要注意符号变号问题.4.(0分)已知︱x ︱=4,︱y ︱=5且x >y ,则2x-y 的值为( )A .-13B .+13C .-3或+13D .+3或-1C 解析:C【分析】 由4x =,5y =可得x=±4,y=±5,由x >y 可知y=-5,分别代入2x-y 即可得答案.【详解】 ∵4x =,5y =,∴x=±4,y=±5,∵x >y ,∴y=-5,当x=4,y=-5时,2x-y=2×4-(-5)=13,当x=-4,y=-5时,2x-y=2×(-4)-(-5)=-3,∴2x-y 的值为-3或13,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正确地判断出x ,y 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0分)一件商品原售价为2000元,销售时先提价10%;再降价10%,现在的售价与原售价相比( )A .提高20元B .减少20元C .提高10元D .售价一样B 解析:B根据题意可列式现在的售价为()()2000110110⨯+%⨯-%,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现在的售价为()()20001101101980⨯+%⨯-%=(元),所以现在的售价与原售价相比减少20元,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6.(0分)用计算器求243,第三个键应按( )A .4B .3C .y xD .=C 解析:C【解析】用计算器求243,按键顺序为2、4、y x 、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熟练应用计算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熟悉不同的按键功能.7.(0分)若|a |=1,|b |=4,且ab <0,则a +b 的值为( )A .3±B .3-C .3D .5± A 解析:A【分析】通过ab <0可得a 、b 异号,再由|a |=1,|b |=4,可得a=1,b=﹣4或者a=﹣1,b=4;就可以得到a +b 的值【详解】解:∵|a|=1,|b|=4,∴a=±1,b=±4,∵ab <0,∴a+b=1-4=-3或a+b=-1+4=3,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运算,先根据题意确定绝对值符号中数的正负再计算结果,比较简单.8.(0分)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长度为( )A .312⎛⎫ ⎪⎝⎭米B .512⎛⎫ ⎪⎝⎭米C .612⎛⎫ ⎪⎝⎭米D .1212⎛⎫ ⎪⎝⎭米C 解析:C【分析】 根据乘方的意义和题意可知: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2米,那么依此类推得到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6米. 【详解】∵1-12=12, ∴第2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2米; 依此类推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12)6米.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方的意义.其中解题是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能够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是解题主要步骤.9.(0分)计算(-2)2018+(-2)2019等于( )A .-24037B .-2C .-22018D .22018C 解析:C【分析】直接利用偶次方,奇次方的性质化简各数得出答案.【详解】解:(-2)2018+(-2)2019=(-2)2018+(-2)2018·(-2)=(-2)2018·(1-2)=-22018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偶次方的性质,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0.(0分)已知 1b a 0-<<< ,那么 a b,a b,a 1,a 1+-+-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a b a 1a 1+<-<-<+B .a 1a b a b a 1+>+>->-C .a 1a b a b a 1-<+<-<+D .a b a b a 1a 1+>->+>- C解析:C【分析】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分别进行解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b <a <0,∴a+b <a+(-b)=a-b .∵b >-1,∴a-1=a+(-1)<a+b .又∵-b <1,∴a-b=a+(-b)<a+1.综上得:a-1<a+b <a-b <a+1,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大小的比较,熟练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和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0分)在有理数3.14,3,﹣12,0,+0.003,﹣313,﹣104,6005中,负分数的个数为x,正整数的个数为y,则x+y的值等于__.4【解析】负分数为:﹣﹣3共2个;正整数为:36005共2个则x+y=2+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记有理数的分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析:4【解析】负分数为:﹣12,﹣313,共2个;正整数为: 3, 6005共2个,则x+y=2+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分类,熟记有理数的分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0分)大肠杆菌每过20分钟便由1个分裂成2个,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_____个.512【解析】分析:由于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可得结果详解:∵3小时有9个20分而解析:512【解析】分析:由于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然后根据有理数的乘方定义可得结果.详解:∵3小时有9个20分,而大肠杆菌每过20分便由1个分裂成2个,那么经过第一个20分钟变为2个,经过第二个20分钟变为22个,⋯经过第九个20分钟变为29个,即:29=512个.所以,经过3小时后这种大肠杆菌由1个分裂成512个.故答案为512.点睛:乘方是乘法的特例,乘方的运算可以利用乘法的运算来进行.13.(0分)按下面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x的值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满足条件所有x的值是___.131或26或5或【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来做分析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656可得方程5x+1=656解方程即可求得第一个数再求得输出为这个数的第二个数以此类推即可求得所有答案【详解】用逆向思维来做:第一解析:131或26或5或45.【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来做,分析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656,可得方程5x+1=656,解方程即可求得第一个数,再求得输出为这个数的第二个数,以此类推即可求得所有答案.【详解】用逆向思维来做:第一个数就是直接输出其结果的:5x+1=656,解得:x=131;第二个数是(5x+1)×5+1=656,解得:x=26;同理:可求出第三个数是5;第四个数是45,∴满足条件所有x的值是131或26或5或45.故答案为131或26或5或45.【点睛】此题考查了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注意理解题意与逆向思维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4.(0分)(1)-23与25的差的相反数是_____.(2)若|a+2|+|b-3|=0,则a-b=_____.(3)-13的绝对值比2的相反数大_____.-5【分析】(1)先计算两个数的差再计算相反数即可;(2)由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ab的值再求出答案即可;(3)由题意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根据题意则;(2)∵|a +2|+|b-解析:1615-5123【分析】(1)先计算两个数的差,再计算相反数即可;(2)由绝对值的非负性,求出a 、b 的值,再求出答案即可;(3)由题意列出式子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根据题意,则221616()()351515---=--=; (2)∵|a +2|+|b -3|=0,∴20a +=,30b -=,∴2a =-,3b =,∴235a b -=--=-;(3)根据题意,则111(2)22333---=+=; 故答案为:1615;5-;12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相反数,列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题意,正确的列出式子,从而进行解题.15.(0分)在括号中填写题中每步的计算依据,并将空白处补充完整:(-4)×8×(-2.5)×(-125)=-4×8×2.5×125=-4×2.5×8×125______=-(4×2.5)×(8×125)______=____×____=____.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101000-10000【分析】分别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以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求出即可【详解】(-4)×8×(-25)×(-125)=-4×8×25×125=-4×25×8×解析: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10 1000 -10000【分析】分别利用有理数乘法法则以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求出即可.【详解】(-4)×8×(-2.5)×(-125)=-4×8×2.5×125=-4×2.5×8×125(乘法交换律)=-(4×2.5)×(8×125)(乘法结合律)=-10×1000=-10000.故答案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10,1000,-100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律,正确掌握运算法则和乘法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16.(0分)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为5,另一个数的绝对值为3,且两数之积为负,则两数之差为____.±8【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出两数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设|a|=5|b|=3则a=±5b=±3∵ab <0∴当a=5时b=-3∴5-(-3)=8;当a=-5时b=3∴-5-3=-8故答案为:解析:±8【分析】首先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得出两数,进而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设|a|=5,|b|=3,则a=±5,b=±3,∵ab <0,∴当a=5时,b=-3,∴5-(-3)=8;当a=-5时,b=3,∴-5-3=-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7.(0分)有下列数据:我国约有14亿人口;第一中学有68个教学班;直径10 cm 的圆,它的周长约31.4 cm ,其中是准确数的有_____,是近似数的有_____.68和1014亿和314【分析】准确数是指对事物进行计数时能确切表示一个量的真正值的数;近似数是指跟一个数量的准确值相接近并且用来代替准确值的数值;据此直接进行判断【详解】我国约有14亿人口;第一中解析:68和10 14亿和31.4【分析】准确数是指对事物进行计数时,能确切表示一个量的真正值的数;近似数是指跟一个数量的准确值相接近,并且用来代替准确值的数值;据此直接进行判断.【详解】我国约有14亿人口;第一中学有68个教学班;直径10 cm 的圆,它的周长约31.4 cm ,其中准确数的有68和10;近似数的有14亿和31.4故答案为:68和10;14亿和31.4【点睛】理解“准确数”和“近似数”的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0分)A ,B ,C 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是50-米,70-米,20米,则最高点比最低点高______米.90【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得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详解】因为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米则(米)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故答案为:90【 解析:90【分析】先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得出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列出运算式子,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即可得.【详解】因为205070>->-,所以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20米,最低点的海拔高度70-米,则20(70)207090--=+=(米),即最高点比最低点高90米,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依据题意,正确列出运算式子是解题关键.19.(0分)在数轴上,距离原点有2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_.【分析】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2所以x=±2【详解】设距离原点有2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为x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2∴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解析:2±【分析】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 |=2,所以x =±2.【详解】设距离原点有2个单位的点所对应的数为x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 |=2,∴x =±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20.(0分)已知2x =,3y =,且x y <,则34x y -的值为_______.-6或-18【分析】先依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得xy 的值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当x=2y=3时;当x=-2y=3时故答案为:-6或-18【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解析:-6或-18【分析】先依据绝对值的性质求得x 、y 的值,然后再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2x =,3y =,∴2x =±,3=±y .∵x y <,∴2x =±,3y =,当x=2,y=3时,346x y -=-;当x=-2,y=3时,3418x y -=-.故答案为:-6或-18.【点睛】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绝对值,熟练掌握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0分)计算:(1)()()()923126--⨯-+÷-(2)()2235112342⎛⎫-+--÷- ⎪⎝⎭. 解析:(1)1;(2)-1.【分析】(1)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即可求解;(2)先算乘方,后算除法,最后算加减即可求解.【详解】(1)()()()923126--⨯-+÷-=962--=1;(2)()2235112342⎛⎫-+--÷- ⎪⎝⎭ =11891632-+-÷ =1893216-+-⨯ =892-+-=-1.【点睛】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22.(0分)已知: b 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 、b 满足(c -5)2+|a + b |= 0请回答问题: (1)请直接写出a 、b 、c 的值: a = ,b = ,c = ,(2)数轴上a , b , c 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 ,B ,C ,则 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 ;(3)在(2)的条件下,点A 、B 、C 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了t秒,①此时A表示的数为;此时B表示的数为;此时C表示的数为;②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解析:(1)-1;1;5;(2)4;(3)①-1-t;1+2t;5+5t;②BC-AB的值为2,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分析】(1)先根据b是最小的正整数,求出b,再根据c2+|a+b|=0,即可求出a、c;(2)由(1)得B和C的值,通过数轴可得出B、C的距离;(3)①在(2)的条件下,通过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可表示出A、B、C;②先求出BC=3t+4,AB=3t+2,从而得出BC-AB=2.【详解】解:(1)∵b是最小的正整数,∴b=1.∵(c-5)2+|a+b|=0,∴a=-1,c=5;故答案为:-1;1;5;(2)由(1)知,b=1,c=5,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B、C,B、C两点间的距离为4;(3)①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运动了t秒,此时A表示的数为-1-t;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右运动,运动了t秒,此时B表示的数为1+2t;点C以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运动了t秒,此时C表示的数为5+5t.②BC-AB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其值是2,理由如下:∵点A都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BC=5+5t–(1+2t)=3t+4,AB=1+2t–(-1-t)=3t+2,∴BC-AB=(3t+4)-(3t+2)=2.【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与绝对值,通过数轴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也就是把“数”和“形”结合起来,二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把很多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23.(0分)计算:(1)117483612⎛⎫-+-⨯⎪⎝⎭;(2)20213281(2)(3)3---÷⨯-.解析:(1)36-;(2)26.【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即可;(2)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即可.【详解】解:(1)117483612⎛⎫-+-⨯ ⎪⎝⎭ 1174848483612=-⨯+⨯-⨯ 16828=-+-36=-;(2)20213281(2)(3)3---÷⨯- 31(89)8=---⨯⨯ 127=-+26=.【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运算的相关运算法则并灵活运用运算律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4.(0分)计算题:(1)3×(﹣4)﹣28÷(﹣7);(2)﹣12020+(﹣2)3×1123⎛⎫-+ ⎪⎝⎭. 解析:(1)﹣8;(2)13. 【分析】(1)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即可得到答案;(2)先计算乘方、然后计算乘法和括号内的运算,再计算加法即可.【详解】解:(1)3×(﹣4)﹣28÷(﹣7)=(﹣12)+4=﹣8;(2)﹣12020+(﹣2)3×1123⎛⎫-+ ⎪⎝⎭. =-1+(-8)×16⎛⎫-⎪⎝⎭ =413-+=13.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进行解题. 25.(0分)某农户家准备出售10袋大米,称得质量如下:(单位:千克)182,180,175,173,182,185,183,181,180,183(1)填空:以180千克作为基准数,可用正、负数表示这10袋大米的质量与180的差为 ;(2)试计算这1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解析:(1)+2,0,−5,-7,+2,+5,+3,+1,0,+3;(2)1804千克【分析】(1)规定超出基准数为正数,则不足部分用负数表示,即可;(2)把第(1)题10个数相加,再加上180×10,即可.【详解】(1)以180千克为基准数,超过180千克的记作正数,低于180千克的记作负数,那么各袋大米的质量分别为:+2,0,−5,-7,+2,+5,+3,+1,0,+3,故答案是:+2,0,−5,-7,+2,+5,+3,+1,0,+3;(2)(+2+0−5-7+2+5+3+1+0+3)+ 180×10=1804(千克),答:这10袋大米的总质量是1804千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6.(0分)某市质量监督局从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随意抽取了20袋进行检查,超过标准质量的部分记为正数,不足的部分记为负数,抽查的结果如下表:(2)若每袋奶粉的标准质量为480克,则抽样检测的这些奶粉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解析:(1)多1.75克;(2)9635克【分析】(1)先计算出平均质量,若正则比标准质量多,若负则比标准质量少;(2)抽样总质量等于标准总质量加上超出的质量,或等于平均每袋质量乘以抽取的袋数.【详解】解:(1)()()15505551035110203520 1.571-÷=÷=⎡⨯+-⨯+⎤⎣⨯++⨯++⎦⨯⨯(克).所以这批样品每袋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1.75克.(2)()5428001.56793+⨯=(克)所以抽样检测的这些奶粉的总质量为9635克.【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和正负数的意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7.(0分)某儿童自行车厂计划一周生产儿童自行车1400辆,平均每天生产200辆,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每天的生产量与计划每天的生产量有出入.实际情况如下表(超产记为正,减产记为负)(2)这周生产量最多的一天比生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多少辆?(3)该厂实行每周计件工资制,每生产一辆可得50元,若超额完成任务,则超出部分每辆另奖12元;少生产一辆扣20元,那么该工厂这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元?解析:(1)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分析】(1)根据每天的增减量,依次相加,可得答案;(2)根据每天的增减量,用最多的一天减去最少的一天即可;(3)该厂一周工资=实际自行车产量×50+超额自行车产量×12.【详解】解:(1)1400+5-2-4+13-10+16-9=1409(辆),答:该厂本周实际生产自行车1409辆;(2)16-(-10)=26(辆),答: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自行车26辆;(3)50×1409+12×9=70558.答:该厂工人这一周工资总额是70558元.【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应用,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明白“+”是比计划多、“-”是比计划少是解题的关键.28.(0分)计算下列各式的值:(1)1243 3.55-+-(2)131(48)64⎛⎫-+⨯- ⎪⎝⎭(3)22350(5)1--÷--解析:(1)-24.3;(2)-76;(3)-12【分析】(1)先将减法化为加法,再计算加法即可;(2)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3)先计算乘方,再计算除法,最后计算减法.【详解】解:(1)原式=24 3.2( 3.5)-++-=-24.3;(2)原式=131(48)(48)(48)64⨯--⨯-+⨯-=488(36)-++-=-76;(3)原式=950251--÷-=921---=9(2)(1)-+-+-=-1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记运算顺序和每一步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023年7月2日初中数学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A .B .. . ..,,,则下列不等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342018a =2019b =2020c =则翻转2022次后,点C 所对应的数是( )A .2020B .2021C .2022D .202310.一只小球落在数轴上的某点处,第一次从处向右跳1个单位到处,第二次从向左跳2个单位到处,第三次从向右跳3个单位到处,第四次从向左跳4个单位到处…,若小球按以上规律跳了次时,它落在数轴上的点处所表示的数恰好是,则这只小球的初始位置点所表示的数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5.已知、均为数轴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长度,且在的左边,则点表示的数为18.如果物体从A 点出发,按照A→B (第1步)→C (第二步)0P 0P 1P 1P 2P 2P 3P 3P 4P ()23n +23n P +3n -0P 4-5-6n +3n +A B A B A B三、解答题21.有20筐红萝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记正不足记负来表示,记录如下:(1)求m、n的值;(2)①情境:有一个玩具火车如图1所示,放置在数轴上,将火车沿数轴左右水平移AB参考答案: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的应用,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理解绝对值的意义,掌握距离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4.B【分析】由图可知,和实数之间的距离是6,因此要知道的值,只需要加6即可.【详解】解:将刻度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刻度尺上的和分别对应数轴上表示和实数的两点,∵0到6之间是6个单位,∴,∴,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数轴表示实数,题目较为简单,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如何根据一个已知点和两点的距离求另一个点.5.C【分析】分别根据有理数的分类以及正数和负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整数分为正整数、零和负整数,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 .有理数包括分数,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不带“-”号的数就是正数,说法错误,如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以及有理数,掌握相关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C【分析】用加上时差,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求解,然后解答即可.【详解】解:∵,∴如果北京时间是月日,那么巴黎时间是月日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理解时差的正、负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x x 2-1cm 0cm 6cm 2-x (2)6x --=4x =5()572+-=-1026500:102522:0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知识、绝对值的知识,难度不大,分情况讨论是解答的关键.13.【分析】根据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调高了℃后的温度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正负数的实际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分析】求出圆的周长,再根据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解答即可.【详解】解:由题意,该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则该圆沿数轴向左滚动1周时,点A 的对应点表示的数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实数与数轴、圆的周长公式,理解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是解答的关键.15.或【分析】根据题意得到点所表示的数是,根据两点间的距离,求得点所表示的数.【详解】∵点到原点的距离等于,∴点所表示的数是,∵点到点的距离是,且在的左边,∴点表示的数是:或,综上所述,点表示的数是或,故答案为:或.【点睛】此题考查数轴,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分类讨论.16.6【分析】在数轴上找出点和,找出两点之间的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依照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1-321-+=-3-21-1-1π-1π-+πA '1π-1π-15-A 3±B A 3A 3±B A 2B A B 321-=325--=-B 15-15- 2.1- 3.3在和两点之间的整数有:,,0,1,2,3,共6个,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解题的关键是画出数轴,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17.4或5或6【分析】由线段总长度及三条线段的长度之比,可得三条线段的长度,再分情况讨论即可.【详解】解:∵线段长为8,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为,,∴这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2,2,4,若剪下的第一条线段长为2,第2条线段长度也为2,则折痕表示的数为:;若剪下的第一条线段长为2,第2条线段长度为4,则折痕表示的数为:;若剪下的第一条线段长为4,第2条线段长度为2,则折痕表示的数为:;∴折痕表示的数为4或5或6,故答案为:4或5或6.【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与线段综合,列出三条线段所有可能的顺序是解题的关键.18.252【分析】先求出由A 点开始按照A→B (第1步)→C (第2步)→D→A→E→F→G→A→B→…的顺序循环运动走一圈所走的步数,再用2013除以此步数即可.【详解】解:∵如图物体从点A 出发,按照A→B (第1步)→C (第2步)→D→A→E→F→G→A→B→…的顺序循环运动,此时一个循环为8步,即一个循环经过B 一次,∴2013÷8=251…5.即2013=251×8+5∴经过第2013步后物体共经过B 处252次.故答案为:25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根据运动顺序找规律的题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找到规律是本题的重点.2.1-3.32-1-1:1:2()81122∴÷++=1214++=1225++=1416++=,。
七年级(上)数学培优试题(一)含答案说明:1.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4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填涂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不得在其它地方作任何标记。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案按要求填涂到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21-的倒数是A .–1B .–2C .21 D .22.2012年11月3日凌晨左右,“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对接时速达到28000公里以上。
将数据2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28×105 B .28×103 C .2.8×104 D .2.8×105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2a a 3=-B .2a + 3b = 5abC .()()326-=-÷-D .94322=⎪⎭⎫ ⎝⎛-4.下列事件属于确定事件的是A .任意掷出一枚硬币,落地后硬币一定正面朝上。
B .在电影院任意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奇数。
C .打开电视,它正在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画。
D .今年冬天深圳一定会下雪。
5.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1所示,则原正方体中字母“A ”所在面的对面所标的字是A .深B .圳C .大D .运6.若21m y x2+-与1n 3y x 3-是同类项,则m+n 的值A .3B .4C .5D .67.已知x=2是关于x 的方程2x+3a -1=0的解,则a 的值是A .-1B .0C .1D .2 8.时钟9点30分时,分针和时针之间形成的角的度数等于 A .75º B .90º C .105º D .120º9.下列四个说法:①射线有一个端点,它能够度量长度;②连结两点之间的直线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③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④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利用一副三角尺不能..画出的角的度数是 A .67º B . 75º C . 90º D .105º 11.已知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2所示,则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 . B .0>+ba 0b a <-0b图2深圳 圳圳 大圳 运圳 会圳A 图1C .0<abD .12.如图3,某长方形广场的长为a ,宽为b ,它的中间是半径为r 的圆形草地,四角也都是半径为r 的扇形草地,则用代数式表示广场空地的 面积是A .2r ab π-B .2r 2ab π-C . 2r 3ab π-D .r 4ab π-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请把答案填到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13.一只不透明口袋中装有2只黄球、5只红球、3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以外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摸到的球可能性最大的是(答案填到答题卷)。
14.如图4是一个数值转换机,若输入a 的值为 –1,则输出的结果应为(答案填到答题卷)。
15.如图5,M 为线段AB 的中点, N 为线段MB 上一点,且2M N =A M 3,若MN=2,则线段AB 的长度为(答案填到答题卷) 。
16.已知2222211,132,1353,13574,135795,=+=++=+++=++++=……根据前面各式的规律可猜测:1+3+5+7+…+(2n -1)=(答案填到答题卷)。
三、解答题(共52分。
)17.计算(本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3分,第二小题5分,共8分。
) (1)()()5312-+-- (2)15954362--+⎪⎭⎫⎝⎛-⨯-18.(本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4分,第二小题5分,共9分。
) (1)化简:()()b 3a 2b 2a 3a ---+ba >输入图4A B M N 图5ab 图3(2)张老师让同学们计算 “当x=2011,y=-2012时,代数式()⎪⎭⎫⎝⎛-+-+1y 32x 316y 2x 2的值。
”由于小明抄题时粗心大意,把“x=2011,y=-2012”写成了“x=-11,y=12”,但他求出来的结果却是正确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请说明。
19.解方程:(本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4分,第二小题5分,共9分。
) (1)3x 42x 3+=- (2)142x 31x -+=-20.(每小题2分,共4分。
)如图6,在网格中,有一只小船,点A 、B 、C 、D 均在格点上, 请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1)过点C 画直线CE 与AB 平行,并用平行.... 符号表示....出来..___________。
(2分) (2)过点B 画AD 的垂线BF ,并用垂直符号......表示..出来..___________。
(2分)21.(本题4分)今年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某校为了了解本校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喜好,随机抽取该校七年级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种书籍)。
图7是整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了______名学生; (2)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他”所在扇形圆心角等于______度;图6 AB C D(3)补全条形统计图;(4)若该年级有8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喜欢“科普”的学生人数约是____人。
22.(本题6分)如图8-1,AO ⊥OB ,OC 在∠AOB 的内部,OD 、OE 分别是∠AOC 和∠BOC 的角平分线。
(1)当∠BOC=60°时,求∠DOE 的度数?(3分)(2)如图8-2,当射线OC 在∠AOB 内绕O 点旋转时,∠DOE 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DOE 的度数?(3分)BBO ADCE图7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课外阅读调查的条形统计图23.(本题6分)一家商店将一件西装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后因节日促销按标价的8折优惠出售,每件以960元卖出,则这件西装的成本价是多少元?24.(本题6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调查了高峰时段深圳的深南大道、北环大道、滨海大道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观测点的汽车车辆数),三位同学汇报高峰时段的车流量情况如下:甲同学说:“深南大道车流量为每小时8500辆”;乙同学说:“滨海大道比北环大道车流量每小时多3000辆”;丙同学说:“北环大道车流量的3倍与滨海大道车流量的差是深南大道车流量的2倍”。
请你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求出高峰时段北环大道、滨海大道的车流量每小时各是多少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BCDDB CACDA C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红球 14.7 15.6 16. 2n三、解答题(共52分) 17.(1)解:原式 =12+3-5= 10(2)解原式 =6954336-+⎪⎭⎫⎝⎛-⨯- = 695364336+⨯+⨯-=-27+20+6=-118.(1)解:原式=b 3a 2b 2a 3a +--+ =b a 2+(2)解:因为()⎪⎭⎫⎝⎛-+-+1y 32x 316y 2x 2=6y 4x 2y 4x 2+--+=6故代数式化简后结果是6,无论x ,y 为何值时,结果都是一样,所以小明抄题粗心大意,但他求出来的结果却是正确的。
(其他解法参照给分) 19.(1)解:3x -4x = 3 + 2-x = 5 x = -5(2)解:4(x -1) = 3(x+2) -124x -4 = 3x+6-12 4x -3x = 6-12+4 x =-220.(1)解: CE ∥AB (2)解: BF ⊥AD21. 解:图6ABCDEF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课外阅读调查的条形统计图(1)300;(2)36;(3)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 (4)240人22.(1)解:∵AO ⊥OB ,∴∠AOB=90°又∵∠BOC=60°∴∠AOC=∠AOB-∠BOC=90°-60°=30° 又∵OD 、OE 分别平分∠AOC 和∠BOC .∴306021COB 21COE =⨯=∠=∠153021AOC 21COD =⨯=∠=∠∴∠DOE=∠COD+∠COE =30°+15°=45°(2)解:∠DOE 的大小不变,等于45° 理由:∵AO ⊥OB ,∴∠AOB=90°∵OD 、OE 分别平分∠AOC 和∠BOC . ∴12C O E C O B ∠=∠,12C OD A O C ∠=∠ ∴∠DOE =∠COE+∠COD =1122C O B A O C ∠+∠=1()2C O B A O C ∠+∠=12A OB ∠=45°23.解:设这件西装的成本价是x 元,根据题意得:(1+50%)x×0.8=960 解之得 x=800答:这件西装的成本价是800元。
24.解:设高峰时段北环大道的车流量每小时是x 辆,则滨海大道的车流量每小时是(x+3000)B图8-2BOADCE辆,根据题意得:3x-(x+3000)=2×8500解之得x=10000则滨海大道车流量:x+3000=13000答:高峰时段北环大道的车流量每小时是10000辆,滨海大道的车流量每小时是13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