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台市第三联盟2018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5
2018~2019学期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初一地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本大题共20分。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C.远航船舶的桅杆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2.某同学把某地的位置记作纬度0°、经度120°,这个地点在地球表面有A.1处B.2处 C.3处D.4处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高原D.丘陵4.比较图幅相同的江苏政区图和盐城政区图发现,盐城政区图具有的特点是A.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大B.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大C.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D.表示的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5.“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下列属于描述气候的是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6.“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我市,气温下降6-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与天气变化最为密切的是A.工业生产B.旅游 C.人们生活D.交通运输7.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十月,在赤壁大战中,诸葛亮预测将有东南风出现,联合孙权大军火攻曹操船队,大获全胜。
下图中表示东南风的符号是读“某地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完成8﹣9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 .日出前后B .约12时C .约14时D .午夜0时 9.该日的气温日较差是A .10.5℃B .9℃C .11.5℃D .66.5℃10.降水的主要形式是A .降雨B .降雪C .降霜D .降冰雹11.右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A .地形地势B .纬度位置C .海陆位置D .人类活动1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A .出生率和死亡率B .生活水平的高低C .经济的发达程度D .人口数量的多少 13.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列四个地区中一年四季分明的是A.热带B.北寒带C.南寒带D.北温带 14.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A .干旱的沙漠区B .地势高的高原山地C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D .热带雨林地区15.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有A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B .国防兵源充足C .劳动力资源过剩D .利于经济的增长某因素对降水影响示意图甲 乙气温(℃)时16.有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越快越好B.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越慢越好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D.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禁止人口生育17. 青藏高原艳阳高照,晴朗无云。
七年级(上)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8.101.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③④②①D .④①②③2.近几年,地球的“衣服”千疮百孔,有人想为地球做一件衣服,需要的布料大小是( ) A .约6371万平方千米 B .约6378万平方千米 C .约4万平方千米 D .约5.1亿平方千米 3.在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A .北极B .南回归线C .北极圈D .赤道 4.本初子午线是指( )A . 0°经线B .180°经线C .赤道D .北回归线 5.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B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C .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前走,最后能回到出发的地点D .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任何一条经线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 6.关于纬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 B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 .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相交的整圆D .任何一条纬线圈,都能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7.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正确说法是( )A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愈来愈大B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增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增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90°8. 23.5°N 的纬线叫作( )A .北回归线B .北极圈C .南回归线D .南极圈 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以20°W经线和160°E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 .以160°W 经线和20°E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 .以180°W 经线和180°E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 .以0°经线和180°E 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10.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 .赤道B .回归线C .极圈D .本初子午线 11.下列图中阴影部分同时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的是( )12.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 树县(33.10N ,96.70E)发生7.1级地震。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南京B.杭州C.苏州D.上海市2、中东最大的石油输出路线经过()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好望角 D.苏伊士运河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A.季节分配均匀 B.北多南少 C.夏秋多,冬春少 D.高原多平原少4、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A.B.C.D.6、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海岸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7、下列四幅地形剖面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A.B.C.D.8、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和其最负盛名的球类运动分别是()A.阿根廷足球B.美国篮球C.加拿大冰球D.巴西足球9、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10、纵贯美洲西部的著名山系是()A.喜马拉雅山系B.阿尔卑斯山系C.科迪勒拉山系D.阿特拉斯山系11、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 B.极点 C.地球公转轴 D.经线和纬线1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B.丘陵C.山地D.平原13、西亚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A.黑海 B.阿拉伯海 C.里海 D.红海14、下列农产品中,美国需要从巴西大量进口的是()A.咖啡豆B.苹果C.玉米D.大豆15、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千沟万壑﹣﹣﹣黄土高原C.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D.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16、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地形特点()A.中部较为低下,四周高B.地形以山地为主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南部较低,北部较高17、下图中甲所示的地形区是()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塔里木盆地D.东北平原18、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A.彝族的长鼓舞B.苗族的摔跤C.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D.壮族的泼水节19、中南半岛的主要大河,源头在我国境内,流入太平洋的是()A.红河湄公河 B.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C.湄公河湄南河 D.红河怒江20、关于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 B.台湾岛属于太平洋板块C.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2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A.黄土土质疏松,易溶于水 B.地势低平,河湖密布C.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人多地少,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植被遭到破坏22、在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穿长袍、戴头巾。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检测试题(卷)七年级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点不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 A. 环球航行 B. 日食 C. 月食 D. 登高望远 2.下列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8千米 C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3.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 .我们三明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 .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 .我们会发现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 .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4.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级,长度相等C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长度相等5.读如图,可判断图中至少有一位的说法与它所在的位置不相符合( )A.喜羊羊不符合B.灰太狼不符合 C.美羊羊不符合 D.三个都不符合6.下列各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10°N、165°E B.50°S、10°W C.40°S、165°E D.30°N、10°W7.吃完午饭后,家住青岛的畅畅给远在美国的阿姨打电话,却吵醒了正在酣睡的阿姨,畅畅觉得自己莽撞了,没有考虑到()A.青岛和纽约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的自转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地球的公转8.下列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表示正确的是()A.B.C.D.9.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A.赤道B.北极圈C.南极点D.北回归线10.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20°S,160°W).下面经纬图上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的是()A.①B.②C.③D.④11.某地往北是北半球,往南是南半球,往西是西半球,往东是东半球,该地区位于()A.160°E,纬度0°B.20°W,纬度0°C.160°W,纬度0°D.20°E,纬度0°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完成12﹣13题.12.图中i、ii、iii、iv四个半球分别是()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13.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A.20°E B.160°WC.20°W D.160°E14.关于如图太阳照射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昼最长,夜最短D.这一天北半球是夏至15.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 周期B. 方向C. 绕转中心D. 产生的地理现象16.每年冬去春来,天气逐渐变暖。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近海中,四大临海自南向北依次为(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东海、南海、渤海C.东海、南海、渤海、黄海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2、在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A.夏季B.冬季C.秋季D.春季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4、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台湾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格陵兰岛 D.钓鱼岛5、下列大洲中,被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6、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位于下列哪个国家()A.智利 B.英国 C.印度 D.澳大利亚7、被称为世界“加油站”的国家是()A.俄罗斯 B.日本 C.伊朗 D.伊拉克8、目前对印度农业影响最大的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旱涝灾害9、假如你有机会去埃及看金字塔,你所听到的当地语言是()A.西班牙语 B.英语 C.阿拉伯语D.汉语10、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带是()A.赤道地带B.回归线附近C.中纬度地带D.两极地区11、读“地形雨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C.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没有差异 D.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多12、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A.黑色人种一欧洲B.白色人种一非洲中部C.黄色人种一亚洲西部D.混血人种一拉丁美洲13、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14、拉丁美洲是指()A.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B.墨西哥以南的美洲地区C.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地区D.整个南美洲15、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不是日本主要海外投资对象的是()A.东南亚 B.美国 C.东亚 D.澳大利亚16、台湾海峡属于下列哪个海域(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17、下图漫画《手下留情》,给我们的启示是()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禁止采伐森林,杜绝使用木材C.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保护森林资源 D.退耕还草,加快国土绿化18、日本人20岁时,要举行“成人节”仪式,这时她们会穿上心爱的A.唐装B.西装C.和服D.牛仔服19、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20、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2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A.西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东半球、南半球2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C.汉语、英语D.汉语、日语23、以下聚落中既属于中国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A.云南省丽江古城 B.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C.意大利威尼斯城D.西班牙托莱多24、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A.亚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25、日本占绝对优势的民族和传统民族服装是()A.高山族,西服 B.大和民族,和服C.朝鲜族,旗袍 D.汉族,牛仔服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阅读下面甲、乙、丙、丁四幅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精品】(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某一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则该地是()A.20ºN 120ºE B.40ºN 165ºE C.30ºN 90ºE D.50ºN 15ºW 2、以黑种人为主的大陆是()A.亚洲大陆B.南美大陆C.非洲大陆D.北美大陆3、我国在极地地区建立的四个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的是()A.黄河站 B.长城站 C.中山站 D.昆仑站4、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最典型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5、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6、世界上信仰宗教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7、下列大洲中,被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8、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本质的区别是()A.建筑样式B.生产活动C.降水多少D.交通方式9、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A.麦加城B.耶路撒冷C.麦地那D.大马士革10、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青海省11、为南亚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季风是()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西北季风D.东北季风12、下列图例中,表示长城的是()A.B.C.D.13、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152°、南纬74°,甲地位于乙地的()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14、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读图“台湾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湾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 B.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C.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D.台湾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15、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D.华北平原16、日本人20岁时,要举行“成人节”仪式,这时她们会穿上心爱的A.唐装B.西装C.和服D.牛仔服17、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18、关于马六甲海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B.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C.是东亚一些国家的重要“海上生命线”D.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19、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C.汉语、英语D.汉语、日语20、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海岸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2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22、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23、“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2021-2022学年江苏省东台市某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答题1. 读地球仪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属于经线或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连接b和c两极点的线叫纬线B.所有的经线都是长度相等的圆C.所有的纬线的长度都相等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图中a点的经纬度约为()A.东经30º、南纬66º34´B.东经30º、北纬66º34´C.西经30º、南纬66º34´D.西经30º,北纬66º34´(3)在地球仪上,经度30∘,纬度20∘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4)本初子午线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5)图中点位于点的什么方向()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6)某人从北极点b向正南走100千米,再向正西走100千米,最后此人位于出发点的()A.正南方B.西南方C.正东方D.东南方(7)某人向北跨一步进入北温带,向南跨一步进入热带,此人可能在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8)图中能与120ºE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A.60ºEB.60ºWC.120ºWD.0º(9)当北京的时间为傍晚时,美国纽约正值()A.黄昏B.半夜C.黎明D.正午(10)地球自转产生了()A.昼夜更替现象B.正午太阳高度变化C.四季更替D.昼夜长短变化2. 读经纬网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点的经纬度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点中,甲点位于乙点的________方向;按南北半球的划分,属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按地球五带的划分,两点都属于________。
3. 读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回答:(1)图中丙位置太阳光线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2)这一天是________节气.这一天,北半球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________,白昼时间最________,北极圈以内地区出现________现象。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一套】(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马六甲海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B.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C.是东亚一些国家的重要“海上生命线”D.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2、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C.纬度位置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3、既有“热带大陆”和“高原大陆”的称号,又有“富饶大陆”美誉的大洲是()A.北美洲B.亚洲C.非洲D.南美洲4、小光和小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东经30°和西经30°向北行进,那么()A.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B.他们在赤道上相距最近C.他们可能在北极相遇D.他们可能在南极相遇5、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海洋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6、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7、下列大洲中,被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8、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乡村聚落景观中,常见的民居建筑是()A.竹楼B.蒙古包C.高架屋D.茅草房9、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不包括()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C.马六甲海峡D.白令海峡10、我们所生活的亚洲有众多的大江大河,它们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由此可推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南高北低B.西高东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东低西高1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美国中部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A.B.C.D.12、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B.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C.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D.东西跨经度广,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13、陆地主要集中在()A.北半球与西半球 B.北半球与东半球C.南半球与西半球 D.南半球与东半球14、日本占绝对优势的民族和传统民族服装是()A.高山族,西服 B.大和民族,和服C.朝鲜族,旗袍 D.汉族,牛仔服15、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 )A.自西向东流入海洋B.自北向南流入海洋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16、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A.企鹅、鲸 B.企鹅、磷虾 C.磷虾、北极熊 D.企鹅、北极熊17、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加尔各答B.新德里C.班加罗尔D.孟买18、东南亚与中国陆界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A.内比都、曼谷、万象B.河内、金边、曼谷C.河内、万象、内比都D.万象、金边、河内19、下列农产品中,美国需要从巴西大量进口的是()A.咖啡豆B.苹果C.玉米D.大豆20、下列钢铁企业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太原钢铁 B.上海宝钢 C.北京首钢 D.辽宁鞍钢21、下列说法指气候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风和日丽22、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学好地理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熟练使用地图B.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C.死记硬背D.学以致用23、读图,示意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24、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A.4万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25、房屋建筑与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高脚屋”主要适应的自然条件是()A.多火山、地震 B.气候严寒 C.气候湿热 D.热带干旱草原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读下图经纬网并完成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2018年秋季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地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把试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在生活中哪种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A。
旭日东升B。
昼夜交替现象C。
水向低处流D。
站得高看的远2.一架飞机从广州起飞,如果途中不改变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沿同一经线飞行,最终可以回到广州B。
如果沿同一经线飞行可以经过两个极点C。
如果沿同一纬线飞行可以飞回广州D。
无论沿同一经线还是纬线飞行都不能飞回广州3.“坐地日行八万里,XXX看一千河”指的是:A。
地球B。
赤道C。
地方D。
地面4.下列关于地球和地球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仪是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的模型B。
地球里面真实存在着一根地轴,所以地球仪能绕地轴旋转C。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所以地球也是一个正球体D。
地球仪上有经线和纬线,所以地球上面真实存在着经纬网5.关于地轴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一根地轴B。
再过10年会消失C。
是倾斜的D。
地轴连接地球和月亮6.下面四条纬线,最长的是:A。
10°NB。
20°SC。
40°ND。
66.5°S7.有关经纬度的变化,正确的是:A。
以180度经线为界经度数向东向西都变大B。
东经度数,向东度数愈大C。
西经度数,向西度数愈小D。
纬度数向南度数愈大是北纬,向北愈大的是南纬8.下列国家本初子午线穿过了的是:A。
英国B。
美国C。
中国D。
印度9.该图甲、乙、丙、丁四区域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1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以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
以16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C。
以180W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
以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11.每条经线的形状是:A。
圆形B。
半圆形C。
直线D。
不一定12.下列地点,符合“南半球、西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初一年级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秦老师在自己的微信里上传了《地球的面貌》的课件。
学生们浏览课件之后纷纷留言,请你指出哪位学生的说法有误. ( )A. 玲玲说:“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B. 贝贝说:“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C. 齐齐说:“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D. 芳芳说:“只用纬度就可以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答案】D【解析】【详解】关于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和“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的…”都是正确的,要确定地球上的一个点,既要有纬度位置,也要有经度位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地球形状的有关知识,要知道地球形状及大小的几个重要数据。
2.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半球的分界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 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 亚欧两洲的分界【答案】B【解析】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是东经与西经的分界;故答案选B。
3.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经度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答案】C【解析】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说法,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故选C。
4.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A图是自东向西,方向相反,错误;C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应该是逆时针,所以错误;D图是从南极上空看,应该是顺时针,所以错误,故选B。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学好地理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A.熟练使用地图B.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C.死记硬背D.学以致用2、旅游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被人们称为()A.综合服务业 B.信息服务业 C.无烟工业 D.无地农业3、乳品加工厂选址时,一般选靠近奶牛养殖场,主要是考虑靠近()A.原料产地B.能源基地C.水源地D.市场4、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都穿过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C.白令海峡D.黑海海峡5、关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降水都十分充沛,气候都比较湿润B.世界各地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降水多6、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A.魏格纳B.麦哲伦C.哥伦布D.加加林7、下列河流不注入北冰洋的是()A.伏尔加河B.叶尼塞河C.鄂毕河D.勒拿河8、欧洲河网的特点是()A.河网稠密,水流平稳B.顺地势呈放射状分流C.内流面和广大D.水流湍急,多峡谷9、“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是()A.日常生活B.交通运输C.工业生产D.农业生产10、目前对印度农业影响最大的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旱涝灾害11、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12、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A.4万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13、美洲国家中,领土濒临三大洋的是()A.美国B.墨西哥 C.巴西 D.阿根廷14、亚洲南面三大半岛从东向西依次是()A.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B.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C.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D.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15、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16、中纬度是指()A.0°~30° B.23.5°~66.5°C.30°~60° D.60°~90°17、下图是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18、下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原因的是()A.地壳的变动 B.海平而的升降 C.地球公转 D.人类活动19、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C.海洋性特征显著 D.大陆性气候广泛20、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丰富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C.三面临海 D.气候复杂多样21、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22、关于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 B.台湾岛属于太平洋板块C.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2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下面有关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竹竿舞—傣族 B.孔雀舞—维吾尔族C.跳板—朝鲜族 D.叼羊—高山族24、去青藏地区旅游,经常会看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A.牦牛 B.藏绵羊 C.藏山羊 D.骆驼25、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海洋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读气候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2.2012年3月13日欧洲航天局最大的民用地球观测卫星在太空庆祝它的第十个“生日”,它从太空中传回的大量精美地球卫星照片中,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A.圆饼状B.圆柱体C.正球体D.不规则球体3.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卫星拍摄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地球照片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使用4.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B.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事物C.地球仪就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D.地球仪能够精确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能反映()A.站得更高.看得更远B.大地是个曲面C.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D.高瞻远瞩的进取精神6.为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大致分布,可以()A.从太空俯视地球B.到世界各地考察C.借助地球仪D.阅读旅行家游7.认真观察地球仪,发现地球仪上的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A.66.5° B.90°C.23.5° D.60°8.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78千米B.6357千米C.6371千米D.4万千米9.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褐色10.本初子午线经过()A.中国北京 B.英国伦敦 C.美国纽约 D.法国巴黎11.假如你沿着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若每天走50千米,需要行走()A.80天B.800天C.1200天D.8000天12.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经线和纬线都有180条C.经线长都相等,纬线中赤道最长D.经线和纬线都是圆形的13.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线是()A.0°经线和180°经线构成的经线圈B.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C.30°E和150°W构成的经线圈D.20°E和160°W构成的经线圈14.我国首都北京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B.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15.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16.地球自转产生了()A.四季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1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18.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相同之处是()A.周期 B.方向 C.现象 D.没有相同之处19.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20.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元旦二、读图题21.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1)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判断A、B两点的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B点均位于______半球.(3)A点在B点的______方向.2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1)本图表示地球的______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______.(2)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3)当地球运动到______位置时(填字母),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___日(节气),大约是6月22日前后.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三教育联盟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解答】解:由于受观测条件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从天圆地方→据太阳、月球形状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后来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12年3月13日欧洲航天局最大的民用地球观测卫星在太空庆祝它的第十个“生日”,它从太空中传回的大量精美地球卫星照片中,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A.圆饼状B.圆柱体C.正球体D.不规则球体【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解答】解: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地球卫星照片中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正球体.故选:C.3.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卫星拍摄的多方位多角度的地球照片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使用【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发回的地球卫星照片,就能看清地球的真实形状.但是,在此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解答】解: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1522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最先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B.4.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B.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事物C.地球仪就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D.地球仪能够精确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分析】地球仪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按制作地球仪的目的是:更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解答】解:地球仪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故AC叙述正确;地球仪上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事物,故B叙述正确;地球仪不能能够精确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地球的真实形状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故D叙述错误.故选:D.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能反映()A.站得更高.看得更远B.大地是个曲面C.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D.高瞻远瞩的进取精神【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站的越高,人的视角就越大,对于球体的地球可视面就越大.【解答】解:A、站的越高,人的视角就越大,看得更远,故A不符合题意;B、站的越高,人的视角就越大,对于球体的地球可视面就越大,故B不符合题意;C、“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是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错误认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能反映这一现象,故C符合题意;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故D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C.6.为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大致分布,可以()A.从太空俯视地球B.到世界各地考察C.借助地球仪D.阅读旅行家游【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分析】地球仪是指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按制作地球仪的目的是:更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解答】解:制作地球仪的目的是:更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表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因此,最便捷的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的方法就是观察地球仪.故选:C.7.认真观察地球仪,发现地球仪上的地轴与桌面的夹角为()A.66.5° B.90°C.23.5° D.60°【考点】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分析】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解答】解:地球公转运动时,地轴是倾斜的,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故选:A.8.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6378千米B.6357千米C.6371千米D.4万千米【考点】地球的大小.【分析】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解答】解: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故选:C.9.在地球仪上,表示海洋的颜色是()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褐色【考点】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分析】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解答】解: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故选:C.10.本初子午线经过()A.中国北京 B.英国伦敦 C.美国纽约 D.法国巴黎【考点】重要的经、纬线.【分析】在地球仪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零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线就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解答】解: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特殊的经线,其经度是0°,该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该经线是一条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依据题意.故选:B.11.假如你沿着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若每天走50千米,需要行走()A.80天B.800天C.1200天D.8000天【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分析】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解答】解: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若每天走50千米,沿赤道步行绕地球一周需时间:40000千米÷50千米/天=800天.故选:B.12.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经线和纬线都有180条C.经线长都相等,纬线中赤道最长D.经线和纬线都是圆形的【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分析】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是指环绕地球仪一周并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纬线的特点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的形状是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解答】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A错误;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故B错误;经线长度都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其中赤道最长,故C正确;经线是半圆形,纬线是圆圈,故D错误.故选:C.13.东半球和西半球的界线是()A.0°经线和180°经线构成的经线圈B.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C.30°E和150°W构成的经线圈D.20°E和160°W构成的经线圈【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解答】解: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故选:B.14.我国首都北京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B.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C.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依据北京的经纬度116°E,40°N可知,北京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依据题意.故选:A.15.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解答】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故选:B.16.地球自转产生了()A.四季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或一天),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背太阳光的一面被称为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使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不停的交替.故选:C1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从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北.从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南.【解答】解:从北极点看,四周的方向都是南.所以要如果想建一栋四面窗户都朝南的房屋,则这栋房子应建在北极点上.故选:B.18.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相同之处是()A.周期 B.方向 C.现象 D.没有相同之处【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分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解答】解: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相同点是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转.故选:B.19.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解答】解:结合题意和图示,“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是在夏至日这天(即6月22日前后).故选:B.20.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元旦【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当3月21日左右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春分日.从今天起,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北运动,当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所有的各点达到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即夏至日.从这一天开始,太阳光的直射点转向南运动,当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即秋分日.此后,太阳光的直射点继续向南运动,当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的直射点到达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所有的各点达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即冬至日.所以“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都是昼比夜长,而元旦(1月1日)是昼比夜短.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二、读图题21.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列内容.(1)读出A、B两点的经纬度:A.10°N,10°W;B.10°S,10°E.(2)判断A、B两点的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B点均位于东半球.(3)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纬度,向北纬度数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纬度数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经度,向东经度数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向西经度数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经线为界,即20°W 向东到160°E之间为东半球,160°E向东到20°W之间为西半球.【解答】解:(1)纬度,向北纬度数增大则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纬度数增大则为南纬,用S表示;经度,向东经度数增大则为东经度,用E表示;向西经度数增大则为西经度,用W表示,据图A点经纬度为10°N,10°W;B点经纬度为10°S,10°E;(2)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 经线为界,即20°W 向东到160°E之间为东半球,160°E向东到20°W之间为西半球.故从南北半球看,A点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B点均位于东半球;(3)根据纬线指示东西,经线指示南北,故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故答案为:(1)10°N;10°W;10°S;10°E;(2)北、东;(3)西北.2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1)本图表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2)在地球运动轨道处的短线上补绘箭头,以正确表示地球此种运动的方向.(3)当地球运动到C位置时(填字母),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节气),大约是6月22日前后.【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1)本图表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地球在轨道上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是一年.(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3)当地球运动到C即夏至日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大约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故答案为:(1)公转;一年;(2)(3)C;夏至.2016年10月6日。
2018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地理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2. 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天圆地方B、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C、地球是正圆形的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3.本初子午线是(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欧亚两洲的分界4.在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B、本初子午线C、160°E和20°WD、160°W和20°E5.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90°纬线6.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 B C D7.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 B.0°经线上C.北纬80° D.南极点8.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9.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1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北极圈D、南回归线1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24小时B、12小时C、365日D、一年12.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地方时差13.北半球的春季是()A、4、5、6三个月B、2、3、4三个月C、5、6、7三个月D、3、4、5三个月14.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15.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16.下列地点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北极点17.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C. D.A B C D18.当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A、冬季B、春季C、夏季D、秋季19.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A、北极圈B、南极圈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20.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 、周期B 、方向C 、绕转中心D 、产生的地理现象 21.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 、四季的变化B 、昼夜长短C 、二分二至D 、地方时差22、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了,小明想知道伊拉克在哪里,他应该查找( )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世界气候图 D 、世界人口图 23、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和夜B 、昼夜更替C 、四季交替D 、昼夜长短 24、看地图, 面对地图, 通常是( ) A. 上南下北, 左西右东 B. 上南下北, 左东右西 C. 上北下南, 左东右西D.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25、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 A 、1:30 B 、1:3000 C 、1:3000000 D 、1:30000 26、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1/50000B 、五十万分之一C 、1/5000000D 、一百万分之一27、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福建省地图D.泉州市地图28、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29、下列节日中,东莞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 A .“五一”劳动节 B .“六一”儿童节 C .“八一”建军节 D .元旦30、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 .23.5°S —冬至日 B .23.5°S —夏至日 C .23.5°N —冬至日 D .23.5°N —夏至日二. 综合题( 共40分)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4分)指出图中A 、C 两地的地理位置:A 、 C 、(2)在图中A 、B 、C 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 地, 位于东半球的是 地,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我国濒临的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C.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D.渤海、琼州海峡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南京B.杭州C.苏州D.上海市3、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A.袋鼠、鸸鹋 B.考拉、袋鼠 C.鸭嘴兽、鸸鹋 D.河马、大象4、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住房、食物、烧柴等需要增加B.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善会变得困难C.会带来大量劳动力,有利于发展经济D.会破坏耕地、森林、草原,使环境恶化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A.960平方千米 B.997万平方千米C.960万平方千米 D.1707万平方千米6、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窑洞B.华北平原——竹楼C.青藏高原——冰屋D.云贵高原——蒙古包7、濒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8、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
读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①—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B.②—内蒙古高原—我国最平坦的高原C.③—四川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D.④—华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9、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玉米B.小麦C.水稻D.谷子10、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不包括是()A.南部地形平坦B.南部气温相对北部而言要高C.南部城市、人口相对北部更多D.南部有丰富的矿产11、西安、武汉、长沙等城市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落户,此举对城市发展的益处不包括()A.提高城市科技创新力B.提升城市人口素质C.加快城市人口老龄化D.拉动城市消费增长1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3、西亚地区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A.黑海 B.阿拉伯海 C.里海 D.红海14、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千沟万壑﹣﹣﹣黄土高原C.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D.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15、我国近海中,四大临海自南向北依次为(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东海、南海、渤海C.东海、南海、渤海、黄海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16、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赤道 B.极点 C.地球公转轴 D.经线和纬线17、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A. B.C. D.18、山西太原的降水类型属于()A.夏雨型B.雨型C.冬雨型D.无雨型19、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A.亚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20、有比例尺①1:100000②1:10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比例尺最大 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C.③图表示范围最大 D.若其中一幅是校园平面图,最适用的是③图21、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假如真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大约是()A.4万平方千米 B.6371平方千米C.5.1亿平方千米 D.960万平方千米22、在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穿长袍、戴头巾。
江苏省东台市三校2012-2013学年七年级地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新人教版考试范围:第1章第1节~第3节 分值:30分 考试形式:闭卷A .郑和B .麦哲伦C .哥伦布D .加加林 2.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北回归线D .南回归线 3.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A .赤道B .地球公转轴C .极点D .经线和纬线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 .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 5.下列纬线中,长度最长的是A .20°SB .30°NC .40°SD .50°N 读甲、乙两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第6题。
6.有关甲、乙两点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 .甲位于北半球B .乙位于南半球C .甲位于西半球D .乙位于东半球7.在同一时间,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太阳在运动D .人为规定 8.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它在A .赤道B .30°纬线圈C .60°纬线圈D .90°纬线圈 9.本初子午线是A .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B .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 .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纬线D .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0.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 )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 .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 .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 .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11.与30°E 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是A .150°EB .150°WC .30°ND .30°S甲 乙 40° 45° 20° 23.5° 40° 45° 23.5° 20°12.如右图,地理坐标为40°N ,20°E 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 13.如右图,丙地在甲地的A .东北方向B .东南方向C .正东方向D .正西方向14.下列不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一天中的昼夜交替B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 .四季的更替D .昼夜长短的变化15.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人们将这一天称为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16.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期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7.家乡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8.小华到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旅游时,他两脚跨在本初子午线地标的两侧,张开双手表示东经和西经,此时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变化的规律是A .没有变化B .度数减少C .度数增大D .变化无规律 19.任意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这种说法是A .正确B .不正确C .无法确定D .以上答案皆不对 20.地球自转时是指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1.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1)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 . ①→②→③B . ①→③→②C . ③→②→①(2)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表面积约为()A . 5.1亿平方千米B . 4万千米C . 6371千米2. 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环绕地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为()A . 太平洋一大西洋一印度洋B . 大西洋一印度洋一太平洋C . 大西洋一太平洋一印度洋3.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 . 北极点B . 南极点C . 赤道D . 地球上任一点4. 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证据的是()A . 麦哲伦环球航行B . 地球卫星照片C . 日食、月食现象D .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5.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是因为()A . 地球的形状造成的B . 观察者的位置造成的C . 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D . 观察者的错觉造成的6. 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A . 赤道B . 北回归线C . 南极圈7. 我们以1天为单位的起居和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的什么因素密切相关()A . 自转轴B . 方向C . 周期8.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A . 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B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 . 地球自东向西自转D .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9. 本初子午线是指()A . 赤道B . 0°经线C . 180°经线D . 20°W经线10.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题.(1)关于地球的公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公转的中心是地轴B . 自东向西不停的公转C . 公转的周期是一年(2)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A .赤道之上B . 北回归线C . 南回归线11. 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 . 0°纬线上B . 0°经线上C . 南极点D . 北纬80°12. 观察如图,回答下题.(1)C点的经纬度是()A . 20°W、20°NB . 20°E、20°NC . 20°E、20°S(2)下列有关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点位于B点的西北B . A点位于C点的东北C . C点位于A点的西南13. 有关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 .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 .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D . 所有纬线的长度都相等14. 与西经120゜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A . 西经160°B . 东经120°C . 东经60°D . 0°经线15. 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A . 东B . 西C . 南D . 北16. 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下题(1)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自西向东不停自转B . 自转一周约25小时C . 自转的中心是太阳(2)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 . 白天与黑夜交替B . 春夏秋冬的更替C . 太阳直射点变化17. 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的度数是()A . 0°B . 30°C . 60°D . 90°18. 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是()A . 80°NB . 40°NC . 60°SD . 10°S19. 本初子午线是()A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 .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C . 划分南北纬的起始线D . 也就是180度经线20. 分析经线、纬线图,完线下题.(1)有关经线和纬线形状的正确叙述是()A . 都是半圆B . 都是圆C . 经线是圆,纬线是半圆D . 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2)关于经线和纬线长度的正确说法是()A . 经线、纬线的长度都不相等B . 经线、纬线的长度都相等C . 经线的长度有长有短,纬线的长度相等D . 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的长度有长有短21. 关于地球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南纬的地方,一定位于南半球B . 属于西半球的地方,经度一定是西经度C . 本初子午线位于西半球D . 度数相同的经线或纬线,一定位于同于半球22. 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A . 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B . 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C . 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D .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23. 有关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昼夜更替现象B . 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C . 昼夜现象D . 季节变化现象24. 如图当北半球是夏天时,南半球的季节是()A . 夏季B . 春季C . 冬季D . 秋季25. 一年中,我们洪泽县黑夜最长的一天是()A . 夏至日B . 秋分日C . 春分日D . 冬至日26. 秋分日前后,全球()A . 昼长夜短B . 昼短夜长C . 昼夜等长D . 北半球昼长,南半球夜长27.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时间是2016年8月5日2 0时00分(当地夏令时),家住北京的小明收看开幕式直播时间却是2016年8月6日早上7时00分(北京时间).导致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 地球自转B . 地球公转C . 两地季节不同D . 两地时间不同28. 夏至日前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A . 昼长夜短B . 昼短夜长C . 昼夜等长D . 北半球昼短,南半球昼短29. 在南美洲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耸立着一座著名的赤道纪念碑.据此回答下题.(1)站在纪念碑附近,可以两脚跨()A . 东西半球B . 东经西经C . 南北半球D . 南纬和东经(2)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并证实地球是球体的著名航海家是()A .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B . 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C . 中国航海家郑和D . 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30. 地球表面的某一点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仔细阅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题.(1)图中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的是()A . 0°经线B . 0°纬线C . 20°W经线D . 40°E经线(2)图中M点的经纬度是()A . 40°N、20°EB . 23.5°N、0°C . 40°S、20°WD . 40°W、20°W31. 淮安白昼时间最长出现在夏至日,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在()A . 40°S纬线B . 20°S纬线C . 北回归线D . 赤道32. 读地球仪图,回答下题.(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A . 纬线B . 经线C . 等高线D . 等温线(2)在同一个地球仪上表示的地理事物,说法错误的是()A . 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后制成B . 用不同的颜色、文字、符号表示地理事物C . 地球仪能真实的反映地球形状D .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模型。
江苏省东台市第五联盟【精品】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是()A.我国抗日战争进行了多少年?B.朱自清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哪些?C.新疆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什么?D.流行性感冒主要有哪些症状?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下列不能说明地球形状为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麦哲伦环球航行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流星现象3.有关地球形状与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B.地球的赤道直径是4万千米C.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是个标准的球体4.关于90°E,40 °N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西半球、高纬度、北半球B.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中纬度D.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5.【精品】4月25日14时11分,某国发生8.1级地震,震源位于北纬28.2度,东经84.7度。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此次地震震源位置的是:A.B.C.D.6.下面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B.经线长度不相等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本初子午线7.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对说法正确的是()A.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B.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C.D在E的东北方,D位于东半球D.C在E的东北方,C位于西半球8.莱芜某中学的小明听爷爷述说夏日的星空:黎明时东方的“启明星”与傍晚时西方的“长庚星”是同一颗星,这种现象主要与什么有关()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公转D.四季冷暖差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如图所示,下列地点昼短夜长的是( )A.甲B.乙C.丙D.丁10.下列地点,一天中最晚迎来日出的是( )A.甲B.乙C.丙D.丁小明的爸爸是名船员,最近他从印度尼西亚回国休假。
江苏省东台市第三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
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宇航员从太空中拍摄照片中的蔚蓝色球体是( ) A 、金星 B 、地球 C 、土星 D 、火星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漫长和艰辛的探索过程,下列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 )
A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 、人造卫星上天拍摄到地球的照片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3.下列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最大的纬度是180°
B 、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 、本初子午线是经线中最长的
D 、0°经线是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界线
4.读图,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
B .极半径是6378千米
C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 .赤道直径为4万千米 5.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B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长度相等
C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 .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相等 6.关于赤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西半球的分界 B .南北半球的分界 C .东西经的分界 D .东经度与西经度的界线。
7.地球自转的中心是()
A. 地轴
B. 太阳
C. 赤道
D. 北极点
8.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9.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24小时
10.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11.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昼夜 B.昼夜更替 C.季节的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12.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13.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以上各带都有
14.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界线是( )
A.23.5°S和66.5°N B.23.5°S和23.5°N
C.66.5°S和66.5°N D.23.5°N和66.5°S
15.提出日心说的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魏格纳D.爱因斯坦
16.地图的三要素包括()
A.图片、高度、距离 B.指向标、地名、数字
C.比例尺、方向、图例
D.比例尺、图例、指向标
17.小敏要到成都动物园游玩,她应查找()
A.世界政区图B.中国地形图
C.四川省地图D.成都市区旅游交通图
18.王家镇在李家村的()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19.绘制本地图所采用的比例尺为1:4000000,在地图上量算出李家村和张家店两村的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村的实地距离为()
A.80千米B.8千米C.40千米D.800千米
20.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 000 B.C.110 000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图中A、C位于(“南半球”或“北半球”)
(2)我国位于(填南半球或北半球)
2.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12分)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北极圈内有___________现象。
2,说出下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______ 米.
3(1)河流大致流向________方。
(2)村庄在小河的_______面,林地在村庄的____ ____面。
(3)这幅地图缺少了地图“语言”中的_________。
七地理答案
一BCBCD BADAC CBCCA CDAAD 二
1.北半球北半球
2. 自西向东的方向 12.22 极夜
3. 10米
4. 北西东南比例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