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习题强化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2016 年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0.9 分,共 27 分。
下列每题绐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 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A.张之洞的《劝学篇》 B.康有为的《大同书》C.粱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救亡决论》2.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陶行知C.赞可夫 D.蔡元培3.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按照()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
A.加涅 B.布鲁姆C.奥苏伯尔 D.卢梭4. 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家是()A.杜威 B.谢弗勒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5.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A.1877 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 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 年詹姆斯《对教师的证话》 D.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6.发生在教学过程之中,旨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价是()A.初始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7.陈鹤琴的“五指活动”是“活教育”课程的形象表述。
“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日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A.差别性 B.整体性C.实践性 D.创造性8. 当小强改正了经常迟到的行为后,班主任取消了其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
这种做法属于()A.正强化 B.负强化C.正惩罚 D.负惩罚9. 游戏是否成功或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否得以充分的实现,根本上取决于()A.游戏是否充分体现儿童主人翁的地位 B.游戏是否让儿童愉快C.游戏是否进行顺利 D.儿童在游戏中是否获得成长的经验10.福禄贝尔重视发挥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他将游戏理解为()A.儿童的外部肢体活动 B.儿童创造性自我活动的表现C.对儿童实施基础教育的最佳形式 D.促进儿童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的手段11.某学生的数学总是考不及格,他认为自己没有数学细胞,不是学数学的料。
2016年6月19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试卷(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
A.张之洞的《劝学篇》B.康有为的《大同书》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严复的《救亡决论》解析: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2.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陶行知C.赞科夫D.蔡元培√解析:解析:“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和理想追求,人格健康、人格诸要素只有和谐发展,才能推动国家的强盛和社会的和谐。
3.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按照( )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
A.加涅B.布卢姆C.奥苏伯尔D.卢梭√解析:解析:18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创始人是巴西多,他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等极富新意的办校设想,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直观,学生常在游戏、表演、诵读、交流、心算等活动中学习。
4.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科学家是( )。
A.杜威√B.谢弗勒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解析: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
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影响2.师生关系表现在人格上的特征是()A.民主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C.授受关系D.思想交流关系3.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强调的德育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方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长善救失原则5.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启示教师应该()A.乐教善教,讲究教法B.严于律己,为人师表C.教学相长,相互尊重D.因材施教,教书育人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是()A.小组活动B.集体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部动机B.社会交往动机C.外部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10.教师通过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来帮助学生形成智力技能的阶段属于()A.原型定向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1.学生采用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记忆课文内容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冲突是()A.自主感对羞怯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3.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就撤除对他的惩罚。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原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B【图图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中心环节是选拔和培养班干部。
2.A【图图解析】师生关系表现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教学上是授受关系,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3.B【图图解析】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
4.C【图图解析】疏导原则又称循循善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5.B【图图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6.D【图图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7.C【图图解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表明学生和教师各有特写,他们之间应该互相学习。
8.A【图图解析】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9.A【图图解析】“乐之”即指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内部动机。
10.A【图图解析】教师通过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属于原型定向阶段。
11.C【图图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劣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12.C【图图解析】6-12岁的儿童属于童年期,主导活动是学习,要解决的主要冲突是勤奋对自卑。
13.B【图图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惩罚)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14.B【图图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正方形属于特殊的长方形,所以是下位学习。
15.D【图图解析】发泄是心理学中提倡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
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快,避免遭受挫折后可能产生的生理疾病,人们常常会采用各种防御机制,以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教育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A【图图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2.B【图图解析】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三种: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小组活动是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小组活动的特点是自愿组合、小型分散、灵活机动。
3.C【图图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4.D【图图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5.A【图图解析】改善认知法是指通过改变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问题。
6.B【图图解析】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
7.C【图图解析】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
8.D【图图解析】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指的是在时间管理上,应做到:第一,统筹安排学习时间;第二,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第三,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9.B【图图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10.C【图图解析】科学研究权指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二、判断题1.X【图图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育的补充。
2.✔【图图解析】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河南省郑州市《中小学教师综合知识测试》教师教育招聘考试真题《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不决定于他们能力上的差异,而在于他们的()。
A、学习积极性B、智力水平C、学习自觉性D、学习时间【参考答案】D2. 协调整个出版市场体系的运转,目的在于实现出版资源的有效配置,并最终表现为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物;同时,出版资源价格受制于出版物市场价格。
因此,出版市场建设必须以出版物市场为中心。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协调整个出版市场体系的运转必须以出版物市场为中心 B.协调整个出版市场体系的运转,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出版物 C.出版资源价格受制于出版物市场价格 D.出版市场建设能有效地配置出版资源【参考答案】A3. 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有的群众观念淡薄,做群众工作;有的对群众没有感情,做群众工作,有的缺乏基层经验,做群众工作;有的明哲保身,做群众工作,甚至还有一些人漠视群众疾苦,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站到了群众的对立面。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会不屑不敢不愿B.不会不屑不愿不敢C.不屑不愿不会不敢D.不屑不愿不敢不会【答案】C4. 某点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
A、0°,0°B、180°,0°C、160°E,0°D、20°W,0°【参考答案】D5. 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
A、保罗•朗格朗B、耶克利斯C、瓦•根舍因D、布鲁纳【参考答案】A6.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十五天【参考答案】B7. 冻结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对法定机关委托的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要求冻结当事人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
2016年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全单选题1、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毛泽东思想中关于教育的学说C、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相结合产生的理论D、中国传统文化答案:A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 )A、《说文解字》B、《礼记·学记》C、《孟子·尽心上》D、《论语》答案:C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B4、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A、“兴趣选择”B、“价值取向”C、“成功秘笈”D、“工作需要”答案:A5、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答案:D6、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 )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答案:C7、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A、《学记》B、《论语》C、《理想国》D、《孟子》答案:A8、在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时,决定教育目的追求和价值倾向性的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B、价值取向C、教育功能D、教育方针答案:B9、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答案:D10、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答案:B11、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 )上。
A、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B、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C、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D、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答案:A1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2016年河南郑州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2.“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智力和情感。
()4.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6.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性作用。
()7.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8.学生在学习“四边形”的知识后,再学习长方形、等腰梯形,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
()9.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动机、需要、兴趣、情感和性格。
()10.对语法规则、公式符号、法律条文等知识的记忆属于形象记忆。
()二、单项选择题1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爱岗敬业D.团结协作12.根据我国教师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A.永远丧失B.宣告中止C.给予撤销D.公告无效13.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1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五、六B.五、七C.六、七D.六、八15.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A.自愿性B.强制性C.规范性D.随意性16.下列属于正迁移现象的是()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17.有人记忆英文单词“tiger”时,联想到泰山上一只老虎,这是使用了()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1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2016郑州市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考前检测1。
当今社会生活研究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的原因是()(郑州二七)①学生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②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都是通过课程为中介而达成的③以课程史出现过的社会中心课程为依据④社会过程与个性养成有必然联系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2。
教育活动中要结合发挥教育合力,三结合指的是()(郑州二七)①家庭②道德③学校④社会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3。
关于板书的设计策略,下列错误的是()(郑州管城)A。
形式标准B。
提炼准确C。
形象实用D。
形式美观4。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形成的是()(郑州管城)A。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赫尔巴特的教学五阶段论D。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5。
《学记》中的“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原则。
(郑州二七)A。
循序渐进B。
因材施教C。
启发式D。
巩固性6。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
这主要说明()(郑州管城)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④7。
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等步骤。
(郑州管城)A。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B。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C。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选择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D。
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8。
新时期执政党面临最大的危险是()(郑州二七)A。
决策失误B。
缺乏民主C。
脱离群众D。
脱离实际9。
以下情景属于自我提高的内容的内驱力的是()(郑州二七)A。
因过分重视成绩而学习B。
2016 年教师招聘新课改强化试题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 现代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即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智力()A. 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B.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C.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D. 大力培养精英人才2. 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3.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A. 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4.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5. 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 学科课程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 学科课程7. 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初中阶段()A. 以综合课程为主B. 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 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导8. 在“对话 - 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A. 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教师与学生都是客体D. 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9.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研究创建了()1A.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B. 有意义学习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 信息加工理论10. 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A. 人自身的B. 经济的C. 社会的D. 科学的二、多项选择题1.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包括()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C. 教育要面向世界D. 教育要面向未来E.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2.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包括()A.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B.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C. 注重以学生为本D.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E.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3. 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包括()A.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C. 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D.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E.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4.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是()A. 多样性B. 均衡性C. 综合性D. 选择性E. 地方性5 . 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A. 改变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B. 关注学生的兴趣C. 以学生以有的经验为基础D. 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E.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意识三、填空题1. 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和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2016年7月14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图图解析】√ .解析: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体制。
2.【图图解析】√,解析:“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是由马卡连柯提出来的,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3.【图图解析】x。
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图图解析】√. 解析: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5.【图图解析】x。
解析: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知识授受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6.【图图解析】x。
解析: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7.【图图解析】√。
解析: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研究性课程。
8.【图图解析】x。
解析:下位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学习“四边形”的知识后,再学习长方形、等腰梯形属于下位学习。
9.【图图解析】√。
解析: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
10.【图图解析】x。
解析:对语词、概念、规则和定律等抽象事物的记忆属于语义记忆。
ニ、单项选择题11.【图图解析】A。
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12.【图图解析】C.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2016教师招聘考试题库1000道D23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2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
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55(总分100,考试时间60分钟)单项选择题1. 1.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虽然提供了正确答案,但提供的答案不够深入,或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时,适宜的理答方式是( )A. 探究B. 提示C. 延伸D. 转引2. 2.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需要的是( )A. 认知内驱力B. 生理内驱力C.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 附属内驱力。
3.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社会活动4. 4.教育部将取消哪些高考加分项?( )①体育特长生②中学奥林匹克竞赛③科技类竞赛④省级优秀学生⑤思想品德突出事迹⑥烈士子女A. ①②③④⑥B. ①②③⑤⑥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5. 5.教案是指( )。
A. 学校教学计划B. 单元教学进度计划C. 课时计划D.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6. 6.“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是在( )中。
A. 《老子》B. 《学记》C. 《劝学篇》D. 《大学》7. 7.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称为( )。
A. 行为塑造B. 行为训练C. 行为矫正D. 行为强化8. 8.体育比赛中通常使用名次对运动员进行评价,这种做法属于( )A. 定名测量B. 定序测量C. 定距测量D. 比率测量9. 9.【2015河北石家庄】后学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 )。
A. 前摄抑制B. 中摄抑制C. 间摄抑制D. 后摄抑制10. 10.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 )A. 决定作B. 提供了多种可能C. 导向作D. 促进作用11. 11.法律调整的对象是( )A. 人的社会化的行为B. 政治经济文化C. 人的观念D. 人与人的关系12. 12.考试中高水平的学生得高分,低水平的学生得低分。
这是衡量测验题目质量指标中的( )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13. 13.某幼儿园派车接送学生上下学,途中一儿童要上厕所,司机告诉他给他5分钟时间,5分钟后司机未检查车内人数便开车离开,该学生发现后立即追赶,追赶过程中跌倒,磕掉两颗门牙。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4 分。
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选“B”;全部选“A”或全部选“B”,均记为 0 分。
)1.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
()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指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故本题错误。
2.封建社会出现了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出现了学校教育。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奴隶社会是使用以青铜器手工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的时代,这个时期出现了脑力劳动从体力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出现了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的第一次分离,于是作为独立社会过程的教育一学校教育出现了。
故本题错误。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答案解析:【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
并且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故本题正确。
4.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中,“虚拟关注”阶段指的是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甚至追溯到他的孩提时代的阶段。
()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非关注”阶段是指进入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可追溯到一个人进入接受正式教师教育前,甚至他的孩提时代。
这时虽谈不上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但在与教师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一般性能力,尤其是在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方面,都为正式执教打下了基础。
故本题错误。
5.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二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单选题] *A.正确(正确答案)B.错误答案解析:【解析】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65(总分100, 做题时间60分钟)单项选择题1.(2016)关于终身教育思想表达不正确的是( )。
SSS_SINGLE_SELA终身教育成为有效的、公正的、人道的事业B终身教育谋求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C终身教育不包括非正规教育D终身教育已被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提出2.(2012)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因素决定的。
SSS_SINGLE_SELA政治B经济C文化D人口3.(2010)一般而言,教育强制措施主要是采用( )等行政处分,或由司法机关做出裁判。
SSS_SINGLE_SELA警告、记过、降级、撤职、开除B警告、严重警告、记过、降级、开除C警告、记过、降级、停薪留职、开除D通报批评、警告、记过、降级、开除4.(201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是强调( )的重要性。
SSS_SINGLE_SELA说服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自我修养法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
SSS_SINGLE_SEL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SSS_SINGLE_SEL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7.行政授权者不可将自身不具有的职权或应当自己掌握的重大职权授予下级,这体现了行政授权的( )。
SSS_SINGLE_SELA逐级授权原则B适当授权原则C授权有限原则D授权监督原则8.教师从教课内容中选择一些关键性的词语或者概括总结一些准确反映教学内容的词语.随着教学的进展依次书写到黑板上的形式是( )。
SSS_SINGLE_SELA提纲式板书B演算式板书C线索式板书D词语式板书9.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临沂)SSS_SINGLE_SEL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科尔伯格D斯腾伯格10.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 )SSS_SINGLE_SEL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11.《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SSS_SINGLE_SEL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2.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该做法有违( )。
2016年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图图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2.D【图图解析】对蔡元培观点的考查。
3.D【图图解析】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其创始人是巴西多,他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等。
4.A【图图解析】实用主义强调学生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其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克伯屈。
5.D【图图解析】1903年桑代克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独立。
6.D【图图解析】题干中表述的是形成性评价。
7.B【图图解析】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追求将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学校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8.B【图图解析】取消厌恶刺激以提高行为发生的频率,属于负强化。
9.A【图图解析】略。
10.B【图图解析】考查福禄贝尔幼儿教育思想。
11.A【图图解析】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因素,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
12.A【图图解析】题干中表述的“有助于”即正向促进作用的迁移。
13.A【图图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期望效应。
14.C【图图解析】B选项为基本途径,A选项为重要途径。
15.D【图图解析】记忆过程为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16.A【图图解析】早晨学习效果好是因为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晚上学习是不受倒摄抑制的干扰,都是单一抑制。
17.C【图图解析】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18.C【图图解析】新课改强调关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19.B【图图解析】选项均为教师角色转变的具体体现,只有B选项表述与题干相符。
20.C【图图解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动态的,要尊重学生原有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并强调引导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即主动建构。
21.C【图图解析】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领会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5.11.使遗传提供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是()。
A.环境B.教育C.社会D.实践2.学生的社会地位属于学生的()问题。
A.法律B.权利C.责任D.义务3.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是在()。
A.1904年B.1922年C.1949年D.1986年4.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知识素养B.文化知识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5.夸美纽斯主张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A.“泛德教育”B.“泛体教育”C.“泛美教育”D.“泛智教育1.选A。
【解析】遗传提供的可能性无论多大,都必须通过环境才能实现。
2.选B。
【解析】学生从法律上讲,是一个责权主体,他们享有一定的合法权益,而这些权益从他们的社会地位上体现了出来。
3.选A。
【解析】1904年,清政府在《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中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4.选A。
【解析】教师要胜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教育教学技能,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学科知识素养的基础上。
5.选D。
【解析】这是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的具体体现5.21.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即()。
A.观察法B.家访法C.谈话法D.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E.调查访问2.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有()。
A.政治思想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学科知识素养D.广泛的文化素养E.教育专业素养3.遗传素质的成熟对身心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B.先天素质在发展中逐步成熟C.机体的成熟为一定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D.有些早期运动机能是直接建立在成熟基础上的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4.教育的阶级性在奴隶社会体现在()。
A.目的上培养统治人才B.对象上是奴隶主贵族子弟C.内容上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D.方法上是体罚和机械练习E.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5.根据课程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
2016年5月21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影响解析:解析:A项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B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C项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和D项统一多方面的影响均是班主任的工作。
2.师生关系表现在人格上的特征是( )。
A.民主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C.授受关系D.思想交流关系解析:解析:师生关系的内容有: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3.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 )。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解析:解析: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
4.“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强调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B.方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长善救失原则解析:解析: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此原则也称为循循善诱原则。
我国古代孔子很善于诱导他的学生,他的弟子颜回这样称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5.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是(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解析:解析:A项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B项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C项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评价。
2016年郑州招教考试基础班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2.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3.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课程目标4.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或解聘C.追究其他法律责任D.罚金或拘役5.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A.是积极的B.是消极的C.具有二重性D.是不确定的6.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A.教育B.教学C.教授D.学习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A.某教育局局长B.某市市长C.某市公安局D.某乡镇党委书记8.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A.心理教育B.心理评估C.心理测验D.心理辅导9.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A.社会地位B.经济地位C.文化地位D.政治地位10.当人处在群体中时,有时会做出平时不会做的破坏性行动,这是()A.从众现象B.社会干扰现象C.去个体化现象D.群体极化现象二、多项选择题1.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属于稳定归因的因素有()A.努力B.运气C.任务难度D.能力E.外界环境2.我国法律规定,中学生的身份是()A.国家公民B.国家和社会未成年公民C.国家和社会的成年公民D.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E.接受教育的成年公民3.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有利于()A.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B.进一步改善师生关系C.对各种关系的全面调节D.全面育人E.教授知识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E.道德力量5.我国中小学课程具体表现为()A.课堂教学B.课程计划C.教学目标D.课程标准E.教科书三、名词解释1.性格2.课程标准3.问题解决4.陈述性知识5.班级平行管理四、简答题1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2.课堂教学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六、论述题1.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在教育中如何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2.如何根据迁移的原理有效地组织教学?月光老师空间分享考试资料 QQ:250335651参考答案及解析(一)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郑州市2016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习题强化
1.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
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5个
B.6个
C.7个
D.最少8个
2.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 )
A.亮亮,明明起床了。
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
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
3.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A.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 如饥似(sì)渴崇(chónɡ)山峻岭
B.自怨自艾(yì) 屡见不鲜(xiǎn) 处(chù)心积虑随声附和(hè)
C.不屈不挠(náo)瞠(chēnɡ)目结舌茅塞(sāi)顿开从(cónɡ)容不迫
D.无的(dì)放矢揠(yè)苗助长宁(nìnɡ)死不屈买椟(dú)还珠
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 )
A.化险为夷
B.口蜜腹剑
C.前赴后继
D.阳奉阴违
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下列词语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 )
A.狗吠猿鸣
B.马嘶蝉噪
C.鹤啼虎啸
D.鸡叫狼嚎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好高务远兴国安邦再接再厉举世无双
B.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
C.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惊弓之鸟
D.一张一驰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举
7.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 )
A.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
B.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D.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
9.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高度重视考察学生的( )
A.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B.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C.策划、组织能力
D.协调、实施能力
10.整理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③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④那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⑤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⑥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A.②→①→④→⑤→⑥→③
B.①→④→⑤→⑥→③→②
C.②→③→①→④→⑤→⑥
D.①→④→⑤→⑥→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