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7.00 KB
- 文档页数:11
管理会计习题一、复习思考题1.试说明决策的意义和种类。
2.什么是成本基础定价法?常用的成本定价方法有哪些3.什么是生产决策?它与成本决策有何区别?4.什么是差量分析法?应用差量分析法的关键是什么?5.应用线性规划法主要解决什么性质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哪些特点?6.怎样编制滚动预算?滚动预算方法简称滚动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脱离,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延伸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永远保持为一个固定期间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
7.一个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应符合哪些条件?(b卷考可看可不看)a.责任中心能通过一定的方式事先知道将要发生的成本b.能对发生的成本进行确切的计量c.能对所发生的成本进行调节控制8、怎样编制零基预算?a.确定费用项目b.排列费用项目开支的先后顺序;项目根据开支分为可避免和不可避免的,按开支必要性的大小确定各项费用预算的优先顺序c.分配资源,落实预算9、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是什么?全面预算体系是由一系列预算按其经济内容及相互关系有序排列组成的有机体,主要包括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三大部分10、产品成本与责任成本的主要区别?1.归集和分配的对象不同:a.责任成本:责任中心成本b.产品成本:产品成本2.分配的原则不同:a.责任成本:看是否为中心成本b.产品成本:以受益对象分配3.核算的基础条件不同:a.责任成本:以责任单位为基础b.产品成本:财会以会计科目分类归集,以产品为基础4.核算的主要目的不同:a.责任成本:考核业绩b.产品成本:正确计算期间损益11、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有何不同?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X”。
不需改错)1.为了扭亏为盈,凡是亏损的产品都应当停产。
( F )2.生产决策中,应用边际贡献分析法就是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所提供的单位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
( F )3.当期初存货量为零,而期末存货量不为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因素会使盈亏临界点发生变化。
A、销售量增加B、生产量增加减少C、变动成本总额增加D、由于增加设备而增加固定成本2.某产品的保本销售量为400台,此时的变动成本总额为4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元。
销售第401台产品能增加税前利润()元。
A、0B、0.50C、1D、1.503.某公司计划销售A产品20万台,每台售价2元,边际贡献率为25%。
该公司在这个销售水平上正好保本。
则固定成本总额为()元。
A、10万B、16万C、20万D、30万4.影响目标销售量的因素包括()。
A、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和目标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和安全边际C、销售单价、目标利润和生产量D、固定成本总额、销售单价、安全边际和目标利润5.计算综合保本销售额的依据是()。
A、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B、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重C、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D、固定成本总额、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各种产品的生产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6.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则该厂应当销售()单位产品。
A、800B、1280C、1333D、20007.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盈亏临界点产生影响的有()。
A、价格B、固定成本C、变动成本D、销售量8.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保本点的是()。
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9.边际贡献率与变动成本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A、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也高B、变动成本率高,则边际贡献率低C、变动成本率与边际贡献率二者没有关系D、变动成本率是边际贡献率的倒数10.若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保本作业率为100%,则可以断定该企业处于()状态。
第二章变动本钱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混合本钱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A、账户分析法B、上下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以下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本钱的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以下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本钱的是〔A〕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以下各种混合本钱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A、半固定本钱B延伸变动本钱C半变动本钱D阶梯式变动本钱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本钱时,通过目测在各本钱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本钱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本钱,斜率那么是变动本钱。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本钱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B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D标准差6、〔B〕是分解混合本钱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拟广泛的一种。
A上下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本钱区分为固定本钱、变动本钱和混合本钱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A本钱的可识别性B本钱的可盘存性C本钱的性态D本钱的时态8、〔B〕本钱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本钱A边际B漂浮C专属D时机9、造成“某期按变动本钱法与按完全本钱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本钱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本钱法与完全本钱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本钱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本钱之间的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本钱和生产本钱之间的区分不同11、在变动本钱法下,构成产品本钱的是〔A〕A、变动本钱本钱B、生产本钱C、变动本钱总额D、变动本钱与固定本钱之和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本钱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本钱40000元。
《管理会计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成本习性2.现金流量3.经济订货点4.利润中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标准成本按其标准的制订依据可以将其分割为____和____。
2.经营杠杆是指存在____的前提条件下,使____大于____的一种现象。
3.在不能考量期初存货的前提下,当____时,变动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比全然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必须小;当____时,两种成本制度下的利润计量结果刚好恰好相反。
4.生产成本就是所指与产品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费用开支,其主要形成项目整体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管理财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是()a.服务对象b.财务会计原则c.财务会计方法d.财务会计假设2.下列()成本项目属于半固定成本范畴a.仓储用房屋租金b.直接人工c.固定资产直线法排序的固定资产d.出租设备的使用费3.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之和等于1d.后者大于前者4.多寡点法与重回直线法在展开成本预测时所彰显的差异就是()a.区分成本性质b.考量历史数据时间范围c.成本预测假设d.选用历史数据的标准5.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成本差异应当定期地转至()帐户中a.本年利润b.生产成本c.利润分配d.制造费用6.非弹性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是()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维修费用d.直接材料7.未知利率为8%的1元乘数现值系数如下:年1234系数0.9260.8570.7940.73550.681那么,6年后获得4000元的现值应属()a.4000×0.926×6b.4000×0.794×2c.4000×0.681×0.926d.不能确定8.为避免因素不确认可能将引致的缺货而创建的储备就是()a.季节性储备b.保险储备c.周转储备d.生产性储备9.就短期决策而言,下列()属于相关成本a.机会成本b.不可避免成本c.沉落成本d.历史成本10.按实际机器小时确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和按标准机器小时确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数之差为()a.财政预算差异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c.效率差异d.能量差异四、多项选择题(恰当答案错选、多挑选或空格符均不罚球。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第一章总论思考题: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具体内容见教材第4-5页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答案要点: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详细内容见教材第5页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答案要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详细内容见教材第7-8页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思考题: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案要点: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⑴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⑵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固定成本的分类⑴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
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⑵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案要点: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⑴变动成本总额(bx)的正比例变动性⑵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变动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⑴技术性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作业(一)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 B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A.变动成本法 B.经济增加值C.本量利分析 D.预算控制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D)。
A.成本控制 B.经营预测 C.预算管理 D.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财务管理 B.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C)。
A.责任人 B.个别产品C.总经理 D.个别部门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D)。
A.会计主体不同 B.核算依据不同C.法律效力不同D.最终目标不同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B)。
A.决策成本 B.预测成本C.控制成本 D.责任成本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A.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 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C.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 D.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8.租赁费属于(A)。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约束性固定成本C.技术性变动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C )。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A)。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C )。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C.制造费用 D.变动性制造费用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 贡献毛益 B.销售毛利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
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 )。
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ABC5. ABCD三、判断题1.√2. √3.×4.√5.×6.√第二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选题1. D2. C3. B4.A5.C6.D7.B8.D9.D 10. B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CD3. AB4. AB5. ABC6. BCD7. ABD 8.ABCD 9.BC 10.CD三、判断题1.×2.×3.√4.×5.√6.√7.×8.√四、实践练习题实践练习1某企业生产一种机床,最近五年的产量和历史成本资料如下:要求: (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解:(1)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460=a+50b550=a+70b, 故b=(550-460)÷(70-50)=4.5; a=460-50×4.5=235则 Y=235+4.5X(2)采用回归直线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b=(5×150925-300×2495)÷(5×18250-300×300)=4.9a=(2495-4.9×300)÷5=205(万元)则 Y=205+4.9X实践练习2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
解:变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2)期间费用=4000 +(4×600+1000)=7400元(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4)边际贡献=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完全成本法:(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2)期间费用=4×600+1000=3400元(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4)营业利润=(40×600-15600)- 3400=5000元实践练习3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第二章课后习题1。
解:(1)高低点法:b=△y/△x=(7000-4000)/(6—2)=750a=4000-2×750=2500故y=750x+2500(2)散布图法:0 1 2 3 4 5 6 7 产量(件)如图所示,a=2500 b=(7000-2500)/6=750故y=750x+2500(3)回归分析法:故y=742.86x+2714.29(4)当x=8时,高低点法:y=750×8+2500=8500散布图法:y=750×8+2500=8500回归分析法:y=742。
86×8+2714.29=8657。
173。
变动成本法下:第一年净利润=20000×(15—5)—180000—25000=-5000(元)第二年净利润=30000×(15—5)-180000—25000=95000(元)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净利润=20000×(15—5—180000/30000)—25000=55000(元)第二年净利润=30000×15—【10000×11+20000×(5+180000/24000)】-25000=65000(元)差异原因: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的存货10000件,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费用60000元,使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60000元,从而使税前利润增加60000元。
到第二年,由于第一年末结转的10000件存货成本60000元成了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增加了60000元;而第二年的存货4000件,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30000元,从而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共增加了30000元,税前利润减少了30000元.4.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4000+6=19(元/件)期末存货成本=500×19=9500(元)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4000+6+28000/4000=26(元/件)期末存货成本=500×26=13000(元)第二章课堂练习1.某车间一个月的业务量为20000小时,维修成本为5000元;在业务量降低为15000小时,维修成本减少为4000元.请求出该车间维修成本的一般公式,并预计业务量为18000小时的维修成本.解:设业务量为x小时,维修成本为y元,维修成本一般公式为y=a+bx则由题可知:5000=a+b×20000 4000=a+b×15000解得a=1000 b=0.2 故y=0.2x+1000当x=18000时,y=4600(元)2。
管理会计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已知某企业生产经营B产品,预计该产品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5000元,则当销售量为4000件时,安全边际率为()A、20%B、25%C、15%D、30%正确答案:B2、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为A、不随业务量的变动B、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C、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D、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正确答案:C3、下列各项中,属于零基预算编制程序第一步的是A、对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B、搜集历史资料C、择优安排项目,分配预算资金D、提出预算期内各种活动内容及费用开支方案正确答案:D4、现金预算的编制主要由()负责A、财务部门B、行政管理部门C、生产部门D、销售部门正确答案:A5、下列项目中,只能在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A、直接成本B、期间成本C、间接成本D、产品成本正确答案:D6、编制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期间通常是A、1个月B、半年C、1个季度D、1年正确答案:D7、标准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A、延期变动成本B、曲线式成本C、半固定成本D、半变动成本正确答案:D8、混合成本与业务量的关系按照其变动形态的不同,基本课分为()种类型。
A、四B、二C、三D、一正确答案:A9、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000元、12000元和110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A、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B、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C、第三年的销量最小D、第二年的销量最大正确答案:D10、从工作侧重点的角度而言,管理会计被称之为A、内部会计B、报账型会计C、外部会计D、经营性会计正确答案:A11、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直接分析法正确答案:C12、要想降低批别水平作业成本,只能设法减少()A、总成本B、单位成本C、作业的批次D、变动成本正确答案:C13、预测分析方法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定量分析和A、算术平均法B、定性分析法C、回归分析法D、平滑指数法正确答案:B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立简单条件下的采购经济批量控制模型必备条件的是A、不存在商业折扣B、一批内不存在分次到货C、不允许出现缺货现象D、不生产多品种正确答案:D15、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 000元,产品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数量为()件。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A )。
A.半固定成本B.半变动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D.曲线式成本2.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D )。
A.成本的目标B.成本的可辨认性C.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性态3.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法是( C )。
A.高低点法B.散布图法C.回归直线法D.直接分析法4.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围是指( B ) 。
A.成本的变动围B.业务量的变动围C.时间的变动围D.市场容量的变动围5.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 ) 。
A.最高的业务量B.最高的成本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6.企业根据经营针,由高层领导确定一定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成本,称之为( B )。
A.约束性固定成本B.酌量性固定成本C.混合成本D.变动成本7.某企业生产量在 10 000 件以时,只需质检员3名,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产量2000 件,需增加1名质检员。
则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属于( A )。
A.半固定成本B.半变动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D.曲线式混合成本8.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D )。
A.制造费用B.主要成本C.加工成本D.非生产成本二、多项选择题1.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AB ) 。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2.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CD ) 。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3.下列成本项目中,( AD )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A.新产品开发费B.房屋租金C.管理人员工资D.广告费4.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 AB )。
A.固定成本B.变动成本C.混合成本D.半变动成本5.成本性态分析的法有( ABD )。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练习题一、单选1、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A)A、账户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2、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金D、不动产税3、下列费用中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A)A、照明费B、广告费C、职工教育培训费D、业务招待费4、下列各种混合成本可以用模型y=a+bx表示的是(C)A、半固定成本B延伸变动成本C半变动成本D阶梯式变动成本5、采用散布图法分解混合成本时,通过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出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这条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就是固定成本,斜率则是变动成本。
理论上这条直线距各成本点之间的(C)最小。
A距离之和B离差之和C离差平方和D标准差6、(B)是分解混合成本诸方法中最为简便的一种,同时也是相关决策分析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A高低点法B账户分析法C回归直线法D工程分析法7、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C)A成本的可辨认性B成本的可盘存性C成本的性态D成本的时态8、(B)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A边际B沉没C专属D机会9、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B两种方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C两种方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D两种方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10、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B)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即使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水平不同D、两法对期间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区分不同11、在变动成本法下,构成产品成本的是(A)A、变动成本成本B、生产成本C、变动成本总额D、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和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月份生产并销售产品100件,单位产品售价1000元;发生的变动成本30000元,变动管理费用和变动销售费用20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固定成本40000元。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概念而存在的是()。
A.现代会计B.企业会计C.管理会计D.成本会计学2.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财务会计是报账型会计B. 财务会计是经营管理型会计,管理会计是报账型会计C.管理会计是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是对内报告会计4. 下列各项中,属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A.19世纪9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5. 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属于()。
A.服务部门B.生产部门C.领导部门D.非会计部门6.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C. 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D. 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7.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A.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B.外部会计C.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D.责任会计8.从服务对象上看,现代管理会计侧重服务于()。
A.企业的投资人B.企业的债权人C.企业内部各级经营管理者 C .A+B+C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
A.预测经济前景B.参与经济决策C.规划经营目标D.控制经济过程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2. 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管理会计内容的有()。
A.预测决策会计B.规划控制会计C.成本会计D.预算会计E.非营利组织会计3. 下列表述中,能够揭示管理会计特征的有()。
A.以责任单位为主体B.必须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C.工作程序性较差D.可以提供未来信息E.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4. 通过分析管理会计职能的时间特征,可以发现管理会计信息横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态的时间特征,其中能够体现未来时态特征的职能有()。
P15第三章变动成本法1、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计划年度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3500件,期初存货为零。
预计发生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6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28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计划年度的期末产品存货成本。
解:变动成本法=(20000+32000+6*4000)/4000*(4000-3500)=19*500=9500完全成本法=(20000+32000+6*4000+28000)/4000*(4000-3500)=26*500=130005.P16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50000元。
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发生额为65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剧以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3)具体说明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4)设立有关帐户,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以反映第一年和第二年发生的有关业务并通过“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帐户,在帐户体系中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确认第一年和第二年对外编制的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产成品项目列示的解析: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见表3-6单位:元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000/170000)×170000=660000(元)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000/140000)×140000=570000(元)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70000)×30000=116471(元)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40000)×10000=40714(元)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见表3--7。
一、多选(共计25分,每题2.5分,每题答案完全一样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有()A. 市场价格B. 合同价格C. 协商价格D. 双重内部转移价格错误:【A;C;D】2、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单位产品成本包括( )。
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的变动部分D. 制造费用的固定部分错误:【A;B;C】3、如某企业需用甲零件,外购单价20元,自制单位产品变动成本10元,若自制,需每年追加固定成本20000元,当需要量为()时,企业应如何决策()?A. ﹥2000,自制B. ﹤2000,外购C. =2000,均可D. ﹤2000,自制错误:【A;B;C】4、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有()A. 高低点法B. 散布图法C. 一元直线回归法D. 本量利法错误:【A;B;C】5、在现代管理会计的常规成本计算分类中,划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分类标志包括()。
A. 成本计算流程和计算的规范性B. 划分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口径C. 成本计算手段D. 成本计算时态E. 损益确定程序错误:【B;E】6、在经济订货模型中,存货成本包括()A. 采购成本B. 订货成本C. 储存成本错误:【A;B;C;D】7、执行性管理会计()。
A. 是管理会计的发展的一个阶段B. 解决执行过程中的问题C. 是一种执行性、局部性的管理会计D. 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错误:【A;B;C】8、下列企业中,不宜采用技术测定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的有()。
A. 新建企业B. 进行过技术改造的老企业C. 没有历史资料的企业D. 生产能力有重大变动的企业E. 无法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和直接分析法的企业错误:【B;D】9、下列成本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是()。
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折旧费用D. 管理人员工资错误:【A;B】10、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所包括的内容有( )A. 多层主体假设B. 理性行为假设C. 合理预期假设D. 会计分期假设E. 货币计量假设错误:【B;C】二、判断(共计25分,每题2.5分)11、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区别只在计算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第一章一、判断题1、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
(T )2、正确的信息必然精确,而精确的信息未必正确。
(F )3、在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管理会计更注重准确性,以确保信息的质量。
( F )4、管理会计受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约,同时企业亦可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
(F)5, 战略管理会计是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联系的,它利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并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 T )二、选择题(含单选、多选)1、能够作为管理会计原始雏型的标志之一,并于20世纪初在美国出现的是(D )。
A、责任会计B、预测决策会计C、科学管理理论D、标准成本计算制度2、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中,( A )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
A、相关性B、客观性C、灵活性D、及时性3、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中,( C )是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使用相同的规则、程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使企业本身各个年度的管理会计信息能够相互可比。
A、相关性B、客观性C、一贯性D、及时性4、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为(ACD )。
A、以企业为主体展开活动B、以市场为主体展开活动C、为企业管理当局的目标服务D、是一个信息系统E、为股东、债权人、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等非管理机构服务F、内容上,既包括财务会计,又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5、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对管理会计形成较大影响的理论学派有(ABC )。
A、官僚学派B、科学管理学派C、行政管理学派D、凯恩斯主义学派6、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BD )。
A、标准成本B、预算控制C、评价与考核D、差异分析7、在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
A、预算B、预测C、控制D、决策E、考核与评价8、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ABCDE )。
《管理会计》试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C2.C3.C4.C5.B6.B7.C8.D9.C10.A11.B12.C13.B14.B15.D16.B17.D18.A19.B20.C21.C22.A23.C24.C25.C26.B28.C 29.C 30.D 31.A 32.D 33.B 34.C 35.A 36.A 37.B 38.C 39.B 40.D 41.C 42.A 43.A 44.B 45.D 46.C 47.D 48.A 49.C 50.B 51.D 52.B 53.B 54.C 55.A 56.B58.A 59.C 60.A 61.D 62.C 63.D 64.C 65.B 66.D 67.A 68.B 69.C 70.D 71.B 72.C 73.B 74.D 75.B 76.C 77.D 78.B 79.B 80.D 81.A 82.D 83.D 84.A 85.C 86.B88.A 89.C 90.B 91.B 92.C 93.D 94.D 95.B 96.A 97.C 98.B 99.B 100.A 101.C 102.B 103.C 104.C 105.C 106.B 107.A 108.B 109.C 110.A 111.D 112.B 113.A 114.B 115.B 116.A118.A119.D12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BCDE2.AD3.AC4.ABD5.ABDE6.ABCDE7.AC8.BCDE9.BCD10.ABCE11.ABCDE12.ABCD13.ABDE14.ABC15.ABE16.ABE17.ABC18.ABCD19.BCE20.ABDE21.ABCDE22.ADE23.ACDE24.ABCE25.ABC26.DE27.ABCD28.ABCD29.ABCDE30.BC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3.×54.√55.√56.×57.×58.√59.×60.√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1.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总数的依存关系。
第1章管理会计概述一、选择题1、ABD2、AB3、D4、D5、A第2章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一、选择题1、ACD2、D3、B4、B5、BC6、B7、C8、B9、D 10、D四、计算题1、解:(1)单位变动维修费(b)=(2600-2000)÷(5000-3000)=0.30(元/小时)a=y-bx =2600-0.3×5000=1100(元)或:a=2000-0.3×3000=1100(元)(2)7月份的维修费为:1100+0.30×4600=2480(元)2、(1)收益表摘要第1年第2年第3年合计销售收入240000250000400000890000变动成本变动生产成本120000125000200000445000变动销售成本12000125002000044500变动成本合计132000137500220000489500贡献边际108000112500180000400500期间费用固定生产费用360003600036000108000固定销售费用30000300003000090000期间费用合计660006600066000198000税前净利4200046500114000202500(2)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中的单位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36000÷3000=12(元/件)第2年=36000÷2000=18(元/件)第3年=36000÷4000=9(元/件)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12×600=7200(元)第2年=18×100=1800(元)第3年=9×100=900(元)完全成本法下各期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生产成本如下:第1年=0(元)第2年=7200(元)第3年=1800(元)按利润差额简算法计算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各期营业利润差额如下:第1年=7200-0=7200(元)第2年=1800-7200=-5400(元)第3年=900-1800=-900(元)(3)利用简化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各期营业净利润如下:第1年=42000+7200=49200(元)第2年=46500-5400=41100(元)第3年=114000-900=113100(元)第3章本量利分析一、名词解释1、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也称边际贡献、贡献毛益、边际利润。
一单项选择题1.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包括下列DA. 直接材料B. 直接人工C. 制造费用D. 固定性制造费用2. 变动成本法的基本原则是将期间成本全部作为当期费用来处理;其主要依据在于DA. 期间成本是不可控的,不应分配计入特定产品的成本B. 期间成本一般数量不大,若将其计入产品成本,会得不偿失C. 期间成本的分配是主观,会导致错误的管理决策D. 无论是否生产,期间成本都会发生,所以将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将当期经营活动的成本递延是不合适的3.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都包括DA.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费用B.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C. 固定性生产成本D. 变动性生产成本4. 某厂生产乙产品,当月生产6000件,每件直接材料20元,直接工资1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2元,全月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12000元;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乙产品单位产品成本为A元元元元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完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必然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存货计价B.变动成本法下,本期生产并销售的产品成本中不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但本期生产未销售的产品成本中则负担了一部分制造费用C.由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定义的产品成本不同,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销售成本必然不同,从而两种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必然是不同的D.变动成本法下,当期扣除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品销售量有关6.在下面哪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大于按变动成本所确定的净收益BA.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C. 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D.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7.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能够提供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资料,有利于管理人员的决策分析B.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C.便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D.大大增加了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8.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广义营业利润之差为B;元元元元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本质区别的是C;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B.损益确定程度不同C.计算书出的营业利润不同D.销货成本水平不同10.已知20x5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500元,假定20x6年销量与20x5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A;A.必然等于13500元B.必然大于13500元C.必然小于13500元D.可能等于13500元二多项选择题1.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CDEA.变动管理费用B.变动销售费用C.变动制造费用D.直接材料E.直接人工2.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DEA.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制造费用D.销售费用E.管理费用3.在下列与变动成本法贡献式利润表三种格式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CDEA.在不同的利润表格式中,非生产成本没有改变其原有的的性质B.三种格式都能反映“营业毛利”这个中间指标C.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补偿顺序不同D.三种格式计算器出来的营业利润数额相同E.非生产成本在各表中的扣除位置不同4.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包括ABCDEA.产品成本组成不同B.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不同C.确定经营损益的程序不同D.存货计价上存在差异E.在盈亏计算方面存在区别5.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不等的情况存在于BCDA.产销平衡时B.产销不平衡时C.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D.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E.期末存货等于期初存货时6.下列关于变动成本法的优点表述正确的包括ABCA.能够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B.能提供短期决策有用的信息C.便于分清各部门的经济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D.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的要求E.所提供的成本数据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7.变动成本法所提供是我信息对强化企业管理又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比如可以ABD;A.加强成本管理B.促进以销定产C.调动企业增产的积极性D.简化成本计算E.满足对外报告的需要8.如果不考虑其他限定条件,在下列对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各期损益的比较中,属于结论正确的有BE;A.当产销相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B.当产销绝对平衡时,则前者利润一定等于后者利润C.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小于前者利润D.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则后者利润一定大于前者利润E.当产量大于销量,无期初存货时,则后者利润小于前者利润9.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观点,在特定条件下,产品成本总额应当随着产品的产量成正比例变动,这些特定条件包括AB;A.生产工艺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B.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不变C.固定销售费用总额不变D.财务费用总额不变E.前后期销量不变10.如果某企业在某期发生了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就意味着该企业在该期发生了以下特殊事件,即ABE;A.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出现了差异B.两种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差异C.两种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出现了差异D.两种成本法的利润表的格式出现了差异E.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水平出现了差异三判断题1.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解释,期间程本只包括固定成本;F2.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成本就是变动成本,间接成本就是固定成本F3.当存货量不为零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货成本;T4.在相关范围内,不论各期产量是否相等,只要销售量相等,其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各期营业利润都必然相等;F5.在确定企业的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要所有的成本,而变动成本法只考虑变动成本;F6.变动成本法认为期间成本只包括固定成本;F7.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入利润表的期间费用,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同;F8.当产量绝对平衡时,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存货必然等于完全成本下的存货成本;T9.在任何条件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都与产销平衡关系有关;F10.无论哪种成本计算法,对非生产成本都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必须在发生的当期全额计入利润表;所不同的只是计入利润表的位置或补偿的顺序上有差别;T11.以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九三、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才计算;F1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T13.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出现不为零的利润差额,只有可能性,没有必然性;T14.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之间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两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用途不同;T15.变动成本法既有利于短期决策,也有利于长期决策;F四计算题1.设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第二两年的生产量分别为30000件和24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000件和30000件,第一年年初存货为0;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售价为15元;生产成本中,每件产品变动成本为5元,固定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8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假定是固定性费用,每年发生额为25000元;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计算法和完全成本计算法编制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收益表;2具体说明这两年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解:1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第一年变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一年完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二年变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第二年完全成本法收益表单位:元2第一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多60 000元55000--5000,这是因为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而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只包括变动成本;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中有固定性制造费用60 000元180 000元/30 000 X 10 000,所以它的当期冲减的成本就少60 000元,因而利润也就多60 000元;第二年,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少30 000元65000-95000,这是因为采用全部成本法计算的期初存货成本中吸收的上一年的固定制造费用的60 000元,而期末存货成本中只包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30 000元180 000/240 000 X 40 000,因此,本期多负担成本30 000元60 000-30 000,故营业利润比采用变动成本法少30 000元;2.假定某公司2009年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其产量、售价和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产量 8 000件销售 7 000件期初存货量 0件边际贡献率 50%直接材料 40 000元直接人工 48 000元制造费用:单位变动制造费用 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 56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4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42 000元要求:1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法计算2009年的期末存货价值;2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成本法来编制损益表;3比较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营业利润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原因;解:1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为:5+6+7+7=25,期末存货成本=25x1000=25 000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为:5+6+7=18期末存货成本=18x1000=18 0002单位变动成本为22元,边际贡献率为50%,所以,销售单价为44元;按变动成本计算的损益表按完全成本计算的损益表3完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净利润要比变动成本法计算出来的高7000元;原因在于期末有存货1000件,在完全成本法下,这些存货吸收了固定制造费用7000元56 000-8 000x1000;而这7000元的固定制造费用未从本期的销售收入中扣除;3.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解:计算表单位:元。
1、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D)。
A、责任会计B、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C、外部会计D、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2、(D)管理会计必须遵守A、会计法B、统一会计制度C、公认会计原则D、以上都不对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B)A、会计假设B、服务对象C、会计原则D、会计方法4、管理会计不要求(C)的信息。
A、相对精确B、及时C、绝对精确D、相关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基本职能的是(D)A、规划经营方针B、参与经营决策C、控制经济过程D、核算经营成果6、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D)A、股东B、外部集团C、债权人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7、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B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C、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D、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8、管理会计提供信息的质量特征中,(A)是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该具有对决策有影响或对预期产生结果有用的特征A、相关性B、客观性C、灵活性D、及时性9、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C)和控制与执行会计两大部分。
A、预算会计B、预测与决策会计C、规划与决策会计D、决策会计10、下列会计子系统中,能够履行管理会计“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职能的是(B)A、预测决策会计B、执行控制会计C、对外报告会计D、财务会计11、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ABCDE)A、企业整体B、分厂C、车间D、班组E、个人12、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ABCDE)。
A、预测企业前景B、参与经济决策C、规划经营目标D、控制经济过程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13、在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包括(ACD)A、标准成本B、考核与评价C、预算控制D、差异分析1、在相关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是(A)。
A、固定成本B、单位固定成本C、半变动成本D、混合成本2、在相关范围内,变动成本总额(A)A、随产量减少而增加B、不随产量减少而减少C、在不同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D、同一产量水平下不相同3、下列费用中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是(B)A、房屋及设备租金B、技术开发费C、行政人员的薪酬D、不动产税4、在下列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有(A)A、定期支付的广告费B、计件工资C、单耗稳定的直接材料成D、按产量计提的折旧费5、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A、边际贡献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6、在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导致营业净利润出现狭义差额的根本原因是(D)A、销售收入B、非生产成本C、变动生产成本D、固定性制造费用7、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变动成本的差额称为(C)A、单位收入B、单位利润C、单位边际贡献D、单位边际贡献率8、下列有关变动成本法论述不正确的是(A)A、各期营业净利润的多少只与销售呈多少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B、产品成本不受产量的影响C、提供的产品成本不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D、提供的资料不适于长期决策的需要9、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其它条件不变,则可断定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B)A、一定等于上期B、一定大于上期C、应当小于上期D、可能等于上期10、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C)A、直接材料B、变动制造费用C、推销及管理成本D、固定制造费用11、下列各项中,一般应纳入变动成本的有(ABCD)A、直接材料B、职工的工资C、按产品核算的包装物成本D、按产量法计提的折旧E、临时发生的职工培训费12、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中属于变动成本的有(ABD)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设备租赁费D、产量法下的折旧费E、财产保险费3、完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期间成本包括(CDE)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D、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E、财务费用14、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D)A、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净利润定较低B、如果期末增加库存,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成本一定较低C、变动成本法简化了成本核算D、变动成本法有利于以销定产E、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成本一定较低15、变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期间成本包括(AC)A、固定性制造费用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D、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E、直接材料1、(1)填空题:试判别下列图形的成本模型(1)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或固定总成本(2)变动成本总额(3)单位产品国定成本(4)标准式混台成本(5)步增成本(6)变动总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外的情况2、(2)计算题:某工厂生产日历,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虽然所有的销售都发生在第四季度,但工厂必须全年从事生产日历,销售单价为20元每本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每本每年固定制造成本为20万元,管理费用全部固定每年8000元,本年营业状况如表所示。
管理会计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关于财务备用金管理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范围由总行设定B、根据上收行规模、年均费用水平等核定C、单笔支出不需要设定限额D、可以循环使用,不需要收回正确答案:D2、担保承诺业务中,每月末,客户部门根据表外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类结果,对()测算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
A、担保承诺类业务B、资产减值损失C、资产减值支出D、非担保承诺类业务正确答案:A3、下面哪一项不是费用后评价的主要目的。
()A、确定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到B、客观公正的评价项目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高未来决策水平C、提高员工积极性D、了解投入产出情况,提高未来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业务正确答案:C4、下列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的是()。
A、可靠性B、可比性C、可理解性D、重要性正确答案:D5、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应先在“研发支出”科目中归集,每月末,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转入当期()。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销售费用D、以上均不对正确答案:B6、下列哪种情况适合用历史合同价格编制预算A、商业银行从未开展过的支出事项B、前期合同有约定的支出事项C、前期合同未约定的支出事项D、服务具有连续性且物价稳定的项目正确答案:B7、在费用成本归集中,对多个受益对象的共同成本,一般应根据()分解归集。
A、成本动因B、费用预算情况C、平均分配原则D、成本收入比情况正确答案:A8、下列关于商业银行费用管理组织实施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费用管理实行行长负责制B、各级行行长是费用管理的主责任人,在董事会(或上级行)授权范围内对费用管理负全面责任C、财务主管行长在行长授权范围内,负责组织辖内费用管理工作D、各级行应组建财务审查委员会(或财务审查小组),对辖属所有费用开支进行集体审议正确答案:D9、《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银监发[2012]3号),对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提出了“七不准、四公开”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课后习题1. 解:(1)高低点法:b=△y/△x=(7000-4000)/(6-2)=750 a=4000-2×750=2500 故y=750x+2500 (2)散布图法:如图所示,a=2500 b=(7000-2500)/6=750 故y=750x+2500 (3)回归分析法:故y=742.86x+2714.29(4)当x=8时,高低点法:y=750×8+2500=8500 散布图法:y=750×8+2500=8500回归分析法:y=742.86×8+2714.29=8657.17 3.变动成本法下:0 1 2 3 4 5 6 7 产量(件)29.271441586.74222000=⨯-=∑-∑=n x b y a 86.742156542200015890004)(222=-⨯⨯-⨯=∑-∑∑∑-∑=x x n y x xy n b第一年净利润=20000×(15-5)-180000-25000=-5000(元)第二年净利润=30000×(15-5)-180000-25000=95000(元)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净利润=20000×(15-5-180000/30000)-25000=55000(元)第二年净利润=30000×15-【10000×11+20000×(5+180000/24000)】-25000=65000(元)差异原因:完全成本法下,第一年的存货10000件,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费用60000元,使第一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60000元,从而使税前利润增加60000元。
到第二年,由于第一年末结转的10000件存货成本60000元成了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增加了60000元;而第二年的存货4000件,吸收了固定性制造费用30000元,使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减少了30000元,从而第二年的产品销售成本共增加了30000元,税前利润减少了30000元。
4. 变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4000+6=19(元/件)期末存货成本=500×19=9500(元)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20000+32000)/4000+6+28000/4000=26(元/件)期末存货成本=500×26=13000(元)第二章课堂练习1.某车间一个月的业务量为20000小时,维修成本为5000元;在业务量降低为15000小时,维修成本减少为4000元。
请求出该车间维修成本的一般公式,并预计业务量为18000小时的维修成本。
解:设业务量为x小时,维修成本为y元,维修成本一般公式为y=a+bx则由题可知:5000=a+b×20000 4000=a+b×15000解得a=1000 b=0.2 故y=0.2x+1000当x=18000时,y=4600(元)2.某彩电生产厂连续两年亏损,去年亏损30万元,若今年不能扭亏,金融机构将不再贷款。
该厂彩电售价2500元/台,去年生产与销售500台,生产能力只利用了一半。
每台彩电变动成本1000元,全年固定制造费用80万元,固定推销和管理费用25万元。
财务经理建议满负荷生产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即使不扩大销售、不提价也可以通过完全成本计算法将部分固定成本以存货方式结转到下期,以实现“扭亏为盈”,以应付目前贷款所需。
然后追加5万元的广告宣传费和10万元的销售奖励一扩大销售,真正做到扭亏为盈。
问:(1)财务经理建议如何?按这个建议今年将实现多少利润?(2)去年为什么亏损30万元?追加固定成本后,销量要达到多少以上才能真正盈利?解:(1)财务经理建议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并满负荷生产,此时可获得利润P=500×(2500-1000-800000/1000)-250000=100000(元)(2)去年由于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使得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计入当年期间费用,造成销售收入无法弥补企业成本费用,所以亏损:P=500×(2500-1000)-800000-250000=-300000(元)设销售量为x台,则有x(2500-1000)-800000-250000-150000≥0解得x≥800故销售量要达到800台以上才才能真正盈利。
第三章课后习题2.(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20000/(50-30)=6000(件)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6000/8000×100%=75%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8000-6000=2000(件)安全边际率=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75%=25%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25%×40%=10%(2)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率的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目标利润率)=120000/(50-30-50×16%)=10000(件)3.(1)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收入=(400000-220000)/400000=45%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200000+100000)/45%=666666.67(元)(2)实现税前目标利润销售额=(税前目标利润+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20000+200000+100000)/45%=711111.11(元)4.单价期望值=30×0.7+28×0.2+25×0.1=29.1(元/件)单位变动成本期望值=15×0.6+18×0.4=16.2(元/件)固定成本期望值=50000×0.8+55000×0.2=51000(元)利润P=10000×(29.1-16.2)-51000=78000(元)第三章课堂练习1.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预计正常销售量4000件。
求:盈亏临界点销售量、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率、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销售利润和销售利润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解: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60000/(80-50)=3000(件)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80-50=30(元)贡献毛益率=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100%=30/80×100%=37.5%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4000-3000=1000(件)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100%=1000/4000×100%=25%销售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贡献毛益=1000×30=30000(元)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25%×37.5%=9.375%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3000/4000×100%=75%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单价56元,要是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件A 400B 222C 143D 5003.某公司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2007年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变动成本总额为60000元,共获得税前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2008年维持销售单价不变,变动成本率仍维持2007年的40%求(1)该企业2008年的保本销售量?(2)若2008年企业税前目标利润为25200元,计算实现税前目标利润的销售量?解:(1)销售量=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60000/12=5000(件)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12/40%=3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税前利润=5000×(30-12)-18000=72000(元)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72000/(30-12)=4000(件)(2)实现税前目标利润销售量=(税前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25200+72000)/18=5400(件)4.甲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的企业,当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000件,产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0元,实现利润70000元,计划年度目标利润100000元。
求(1)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2)计算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解:(1)实现税前目标利润销售量=(税前目标利润+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100000+50000)/30=5000(件)(2)销售量的敏感系数=V(SP-VC)/P=4000×(80-50)/70000=1.71 单价的敏感系数=V ·SP/P=4000×80/70000=4.57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V ·VC/P=-4000×50/70000=-2.86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FC/P=-50000/70000=-0.71 第四章课后习题1.自制零件单位成本=3+1+0.5=4.5<外购零件单价5由于甲公司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论零件自制与否,都将继续发生,与决策无关,所以甲公司应自制零件。
2.故,该公司应继续生产丁产品。
3.企业正常生产能力=400000/80%=500000(件) 方法一: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直接 间接 合计利润项 目继 续 生 产停 产130 86 44 19 12 31 13110 71 39 16 12 28 11由于接受这一订货获得利润80000元<不接受订货的利润100000元,所以该公司不应接受订货。
方法二:差量收入=200000×4.5=900000(元) 差量成本:生产成本=100000×4=400000(元) 机会成本=100000×5=500000(元) 专属成本=20000(元)差量损益=900000-920000=-20000(元)<0 故,该公司不应接受这一订货。
第四章课堂练习1.设某企业生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完成一定加工工序后,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进一步深加工之后再出售。
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工后出售,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加工费9500元,则继续进行深加工的机会成本为( B )元,立即出售的机会成本为( C )元A.48000B.30000C.38500D.180002.企业在6年前购置一台机床,原价18000元,拟报废清理或修理后作价出售,假定报废后得残值1200元,进行修理则需花费4000元,修理后作价8000元,那么(A )是沉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