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心寒的是,子女一边依赖一边嫌弃
- 格式:docx
- 大小:10.21 KB
- 文档页数:10
最让子女心寒的三种老人
最让子女心寒的三种老人如下:
第一种,爱管别人的私事的老人。
作为老年人,的确是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日子,有很丰富的人生阅历。
很多老人喜欢去管别人家的私事,也喜欢插手儿女的问题。
但管闲事,只会让别人觉得你面目可憎,倚老卖老,这样的人是不会受欢迎的。
第二种,喜欢打压儿女,打压孙子孙女的老人。
中国老以前很多的教育方式是落后的,他们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觉得越说孩子差,孩子就会越努力,他们也喜欢比较,拿各种亲戚的孩子比,拿邻居的孩子比。
一直在说自己的孩子差,是在一个劲的让孩子承认自己很差,比任何人都差。
你们在一定程度上践踏着孩子的自尊心,让他变得没有自信,让他变得自卑,让他抬不起头。
但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差的人。
第三种,喜欢将家里面的私事全部告知于其他人的老人。
都说家丑不可外扬,人人家里面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有些事情你是说着开心了,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对子女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有些事情说出去,带不来好的结果反而会让子女在周围人的面
前根本抬不起头。
女儿与儿媳的区别心寒句子女儿与儿媳的区别心寒句子1. '女儿是我生命中最宝贝的人,但儿媳却让我感到陌生和疏远。
'2. '女儿总是愿意与我分享她的快乐与困扰,而儿媳却似乎将自己的家庭事务与我分隔开来。
'3. '女儿总是关心我是否需要帮助,而儿媳却似乎只顾着自己和丈夫的生活。
'4. '女儿懂得尊重和体谅我,而儿媳却常常让我感到被忽视和不被重视。
'5. '女儿总是愿意陪伴我度过孤独的时刻,而儿媳似乎更喜欢独自享受她的自由和空闲时间。
'6. '女儿对我言听计从,而儿媳往往会有自己的主张和意见,这让我感到心寒和无措。
'7. '女儿总是能够给予我温暖和安慰,而儿媳却让我感到孤独和被冷落。
'8. '女儿是我生命中最亲近的人,而儿媳却让我感到与她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9. '女儿总是用她的关心和爱来回报我,而儿媳似乎只顾着自己和她的家庭。
'10. '女儿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支撑,而儿媳却让我感到无助和失落。
'正文拓展:女儿和儿媳的区别不仅仅是亲情关系上的差异,更体现了两代人生活观念和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女儿作为亲生的血脉,与母亲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她们会更加愿意与母亲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关心母亲的需求,并尽可能多地陪伴在母亲身边。
而儿媳则是作为儿子的妻子进入家庭的,她们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丈夫和孩子身上,往往忽略了与公婆的关系。
这种差异导致了女儿与儿媳之间的疏远感和心寒感。
母亲可能会感到失落和被忽视,因为她们期望能够像对待女儿那样与儿媳建立亲密的关系,分享彼此的生活。
然而,儿媳多半会将自己的家庭事务与公婆分隔开来,优先关注自己的核心家庭。
这种家庭关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让母亲感到心寒和无措。
尽管女儿与儿媳有着不同的角色定位,但和睦的家庭关系和沟通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对父母偏心失望的句子小时候,父母的关心就如太阳的暖洋洋,温暖着我们,给了我们最放心的港湾,让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获得最大的支持。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视野也更加的开阔,父母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让孩子在安全又有担当的地方变得更加自信,但有时候却会遭遇父母偏心失望的挫折,那些大大小小的冷漠令自我自信受到巨大打击。
父母会偏心失望孩子,根源可能是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上做得更好,而孩子无力达到这一要求,所以父母会把失望也转移到另一个孩子身上,他们会非常看重一个孩子的度量,而忽略另一个孩子的自信心。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会给自己压力很大,要求自己必须表现出超出父母的期望,而不是真正把自己的梦想发挥到极致。
另一方面,在父母的偏心失望之下,孩子也可能会有放弃的焦虑,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根本不具备什么特别的能力,就算有能力,却仍然无法令父母满意。
这样的想法,可能会令孩子消沉,最终不敢尝试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是为达到另一种标准而努力,即使最终都是徒劳无功。
受父母的期望和偏心失望的影响,长大后的孩子们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在尝试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时,都会受到父母期望与偏心失望的影响,他们尝试过让自己符合标准,但终究还是没能跨越这一道坎,而这种悲剧性的失败,也会慢慢令他们放弃对自己梦想的追求,从新开始从现实而非理想出发,而这种不断重复的模式最终令他们终生无法再次追求自己曾经的热情。
所以说,虽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但他们也不能过于期望孩子,也不能过于偏心失望孩子,而是要多多了解孩子的兴趣,多多引导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在选择孩子的职业和学习等方面更应该让孩子自己主宰,也让孩子自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这样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可以有更大满足。
因此,父母应该多多提醒自己,不能因为片面的渴望而影响孩子的未来,而要能够接受孩子的不同,多多支持孩子,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这样才能够令孩子有自信,更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对家庭失望的句子心寒的句子1.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但有时却能给人带来失望。
当亲人之间的关系破裂,温情变得冰冷,心中的寒意无法消散。
2.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然而,当他们不顾孩子的感受,只顾自己的欲望和利益时,失望之情油然而生。
3. 家庭是爱的港湾,但当家人对你的存在视而不见,对你的付出漠不关心,你会感到心寒无比。
4. 当你付出了全部的爱和关怀,却只得到冷漠和嘲笑时,你会对家庭失望至极。
5. 无论是生活上的困难,还是情感上的需要,家庭都应该是我们最可信赖的依靠。
然而,当我们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只得到了冷漠的背影,这种失望感让人心如刀割。
6.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是我们的精神寄托。
然而,当家人不理解你的梦想和追求,甚至嘲笑你的努力时,你会对家庭的温暖感到心寒。
7. 在家庭中,亲人应该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可以分享喜怒哀乐。
然而,当我们的秘密被背叛,信任被破坏时,心中的失望无法弥补。
8. 家庭是一个相互扶持的小社会,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彼此的存在和感受。
然而,当家人对你的努力和付出视若无睹,你会对家庭的温暖感到心寒。
9. 在家庭中,孩子是最无辜的一方,他们期待着父母的关爱和呵护。
然而,当父母只顾自己的事业和忙碌,忽略了孩子的需求,心中的失望难以言表。
10. 家庭是一个温暖的港湾,是我们放松心情的地方。
然而,当家人之间的争吵和冷漠变得司空见惯,你会对家庭的温暖感到心寒。
11.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但有时却成为我们心灵的牢笼。
当我们在家庭中被束缚和限制,无法自由发展时,心中的失望愈发沉重。
12.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是孩子的楷模和榜样。
然而,当他们的行为不符合道德和价值观,甚至违法犯罪时,孩子对家庭的失望难以抑制。
13. 家庭是爱的温床,是我们追求幸福的起点。
然而,当家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和矛盾不断升级时,你会对家庭的未来感到心寒。
14. 在家庭中,亲人应该是我们最可信赖的伙伴,可以共同面对生活的困难。
对儿女失望的句子心寒的句子
对儿女失望的句子心寒的句子:
1. 当我看到儿女们不顾家庭的努力,只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时,我感到心寒无比。
2. 儿女们在学业上的懒散和不负责任让我对他们的未来感到失望至极。
3. 我曾经期待儿女们能够担起家庭的重任,然而他们却选择了逃避和依赖。
4. 儿女们的不良行为和不尊重他人的态度让我感到对他们的教育失败了。
5. 我曾经期望儿女们能够遵守家庭的规则和价值观,然而他们却选择了违背和背叛。
6. 当我看到儿女们与家人疏离,只顾自己的欢乐时,我感到对他们的亲情失望至极。
7. 儿女们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这让我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8. 我曾经期待儿女们能够珍惜家庭的爱和支持,然而他们却选择了抱怨和埋怨。
9. 当我看到儿女们没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和才能的挖掘时,我感到对他们的潜力失望至极。
10. 儿女们对于家庭的期望和责任感缺失让我感到对他们的成长教
育失望不已。
女儿不懂感恩父母心寒的句子
以下是20条关于女儿不懂感恩父母心寒的句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
1. 女儿从小被父母宠爱,却不知道感恩。
2. 父母为女儿付出了一切,女儿却视为理所当然。
3. 父母供女儿读书,女儿毕业后却看不起父母的职业。
4. 父母年老体弱,女儿却不闻不问,让父母寒心。
5. 父母帮女儿解决了种种问题,女儿却不会说一声谢谢。
6. 父母为女儿筹备婚礼,女儿却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7. 父母生病住院,女儿不愿照顾,更没有感恩的心。
8. 父母给女儿买了新衣服,女儿却嫌弃不够时尚。
9. 父母节日送礼物,女儿只会嫌弃不够贵重。
10. 父母让女儿出国留学,女儿却把父母逐渐忘在脑后。
11. 父母支持女儿的婚姻选择,女儿却因为一点小事就责怪父母。
12. 父母规劝女儿不要走不良的道路,女儿却口出恶言。
13. 父母在儿时的祝福中,女儿却毫不珍惜。
14. 父母退休后,希望能和女儿有更多的时间相处,却被女儿冷落。
15. 父母买车买房,是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却得不到女儿的感激。
16. 父母为女儿打听工作,女儿却不关心父母的身体。
17. 父母照顾孙子孙女,女儿不给一分力。
18. 父母需要女儿帮忙,女儿却不情不愿。
19. 父母在女儿的失败和挫折面前给予支持和帮助,女儿却没有一点感恩之心。
20. 父母忙碌了一辈子,女儿却不知道自己要好好珍惜和感激。
父母的偏心让人心寒的句子
1. 老是受到父母偏心待遇的感觉真是让人心寒。
2. 父母明明知道我也需要关爱,却只顾着偏心待遇,让人心寒至极。
3. 父母总是重视兄弟姐妹,而对我只是冷冷淡淡,真是让人心寒透顶。
4. 父母明明知道我辛苦付出的一切,却都被他们的偏心无视,这种感觉实在是让人心寒。
5. 看着父母对兄弟姐妹的关爱,我心中的寒意愈发加深。
6. 无论我怎么努力,父母总是对我的努力无视,这种偏心让我感到心寒。
7. 兄弟姐妹得到了父母的一切爱和关怀,而我只是被他们的偏心所压制,这种感觉让我心寒至极。
8. 父母对我的冷漠和偏心让我感到无比的心寒和孤独。
9. 父母总是对我的一切事情不感兴趣,只顾着疼爱和关心兄弟姐妹,这种偏心的态度真是让人心寒透顶。
10. 父母对我无视的态度,让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寒意。
当父母老去,你会越发感到他们的“小心翼翼”作者:许红来源:《祝您健康》2018年第07期说一不二,这大概是所有小孩对父母的印象。
不过,当我们渐渐长大,父母逐渐老去之时,我们变得不在乎他们的情绪,他们也变得越来越依赖我们,开始对我们察言观色。
说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生活小例子——老妈是个“电视迷”,为了方便她追剧,我用iPad帮她收藏了好几部剧。
当我扬扬得意地向她介绍“以后想看哪部只要收藏夹里翻出来就行了”的时候,老妈连连点头,开心地说,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晚上做家务太晚错过头两集了。
“不过,从开机到点出来播放步骤是怎么样的,你现在有空吗?能教我一下吗?”老妈这样说。
于是“唰唰”地挥了几下手指我演示完了所有步骤。
过一会儿,老妈又来问:“你现在有空吗?刚才步骤我又忘了。
”于是我又演示了一遍,问她:“这下应该记住了吧?”老妈点点头,有点像老师对小学生的教诲。
晚饭后,我在一边看手机,老妈抹桌子,擦擦停停,朝我看了又看,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了:“你现在有空吗?我好像又不记得了。
”她声音很轻,几乎是含在嘴里说的。
我不情愿地放下手机,显然,老妈是感受到我的不耐烦了,她接过iPad,一句话也没讲。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老妈再没来问过我。
有一回周末,老妈戴着老花镜,捧着iPad追剧。
我走过她身边,看到电视剧里光有图像没声音,我问她:“不怎么不开声音,听不到里面的人说话,那怎么看啊?”一边说着一遍帮她按了音量键。
老妈这才告诉我:“我看你忙,也没敢问你,我想或许看看剧情也能懂,现在有声音就好了,谢谢你啊。
”老妈笑着说这句话,我的心里却刺得很痛!父母对曾经的我们来说那么强大,当韶华逝去的他们在我们面前表现出种种克制、迁就,甚至是小心翼翼地“讨好”时,你真的不会感到心酸吗?从家庭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老人之所以会在对待子女时越来越小心翼翼,其实是因为其处于心理弱势,这种现象在退休后通常会更为明显。
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退休也就意味着其社会地位基本丧失,原本在家庭中说一不二、强势的大家长角色在没有社会地位支撑的情况下,自然逐渐弱化。
关于父母偏心的说说关于父母偏心的说说11、对亲情非常淡漠的一家人,我也是无语了,兄弟姐妹不相助,父母偏心不讲理!也是醉了。
2、不偏心眼儿的父母。
我猜妙子是偏疼老二的。
3、人大多是自私的动物,全心全意为一个人,因为他们只有一颗心;或许会稍上另一个人,但多数是做给看,甚至是做给看。
就像两个的父母,他们总会偏心一个人。
4、是呀,没人爱我,我就自己爱自己,父母偏心,公婆不喜欢,唯有自强才是出路,妞加油。
5、从小到大从来没体会过父母偏心是什么感觉,现在我感受到了,就是不管你做什么,怎么做,她都别人好,别人买的东西好,别人带孩子的方法好,就连被别人使唤都是好的。
6、偏心的父母,的父母,从他们偏心的那一刻起,别再奢求公正对待!至死仍旧是偏心的。
7、在夫妻关系中,妻子对于丈夫对待他家人的事,完全属于瞎操心。
不管他的父母多偏心,他永远会觉得他才是爸妈的爱子。
8、生了好几个孩子的父母,怎么可能对每个孩子都,那只不过是父母自欺欺人的谎言。
我爸妈就是偏心的.没边了,还跟我讲公平。
9、大概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觉得自己不偏心吧,可惜只有那个不被偏心的孩子才知道真相。
10、跟表哥打完电话,觉得心里好复杂,当爱情面对父母的偏心,面对房车的压力,最重要的爱还禁得起多久的考验?11、子女多了就会有比较,总是觉得父母偏心,而今又总是觉得吃亏,不知道该怎样去解读父母得爱,也不知道该怎样去爱父母。
12、自古以来偏心的父母层出不群屡见不鲜,以致同室操戈也难悔改。
不合格的父母。
13、没有经历过偏心的人永远不会知道父母偏心对孩子有多大这一辈子给孩子带来的委屈和剧痛父母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只会要求你爱他那些说着父母所做都是为你好的人,你们知道个屁不过就是为了给自己偏心给自己推卸责任找的烂借口。
14、偏心父母都是偏向弱的一方,因为弱就操心更多,金钱、情感都是偏向那一方的,相反,越独立越懂事能干的往往就不被重视,肯定也就不操心,所以越来越觉得人要活得自私点,先得保证自己过的好,才能做到内心坦荡不计较,太独立懂事只会心理更失落,先小家才能大家!15、突然觉得父母偏心对孩子来说是毁灭性的伤害,孩子出生很依赖父母,父母在儿时是他们依靠的唯一,而父母因为自己的原因不能平等的对待他们,是极其不公平的。
亲情淡薄心寒的句子
1. 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如今却成了彼此的陌生人。
2. 父亲终日忙于工作,未曾关心过子女的成长。
3. 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冷淡,让家庭充满了压抑的气息。
4. 弟弟一再挑战家规,让整个家庭都为之不安。
5. 姐姐对妹妹的敷衍和冷漠,让妹妹感到孤单和无助。
6. 父亲最重视的是家族的荣誉和利益,对于家人的情感却十分淡漠。
7. 父母的婚姻危机让家庭气氛变得越来越冷漠。
8. 兄弟姐妹间的争吵和嫉妒,让家庭关系越发紧张。
9. 父亲的暴躁脾气,让家庭成员都害怕接近他。
10. 母亲的溺爱和放任,让孩子们缺乏自我约束和责任心。
11. 家庭成员缺乏沟通和理解,让彼此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薄。
12. 长期以来的忽视和冷落,让亲情的火苗逐渐熄灭。
13. 父母的离异和重新组建家庭,让亲情的纽带被无情地撕裂。
14. 兄弟姐妹的自私和自利,让家庭的和谐感越来越遥远。
15. 家庭成员间的猜忌和敌视,让家庭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冷漠。
16. 父母的工作忙碌,让孩子们缺乏陪伴和关爱。
17. 子女的不孝和冷漠,让父母的心灵备受伤害。
18. 家庭成员的背叛和欺骗,让亲情的纽带越发松散。
19. 兄妹间的长期冷漠和疏离,让他们成为陌生人。
20. 母亲的严厉和苛责,让孩子们遭受了心灵的创伤。
21. 父亲的不负责任和虚伪,让家庭充满了冷漠和丑恶。
23. 兄弟姐妹间的恶言相向,让家庭成员都生活在互相猜忌的氛围中。
24. 家庭成员的无理取闹和敌意,让家庭关系变得异常紧张。
父母最心寒的是,子女一边依赖一边嫌弃
文|常相忆
01
邻居王姨突然从北京的女儿家跑了回来,说是再也不帮他们带娃了。
细问之下才知道,王姨遭女儿冰儿嫌弃了。
三年前,冰儿怀孕。
要求王姨到北京贴身伺候,说是自己没什么经验,有母亲在身边放心。
虽然舍不下老伴,但为了女儿,王姨还是义无反顾地答应了。
去北京之前,王姨与老伴都已退休。
每天除了早晚坚持健身外,还一起上老年大学,学书法和声乐。
没事的时候在家练练字、唱唱歌,或是跟着老年合唱团一起排练演出。
偶尔还会出门旅游,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
去北京照顾女儿就意味着将与这种安逸的生活暂时作别。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在儿女的要求面前,哪怕有再多的个人牺牲,他们都理所应当的认为,应该先成全子女。
这是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他们的悲哀,因为他们的牺牲和成全,往往换来的不是感恩和回报,而是嫌弃和不满。
王姨就是因为遭到女儿的嫌弃,才一怒之下回家的。
孩子没出生前,王姨只是帮女儿做做饭、收拾一下房间,女婿对自己也是以礼相待,一家人日子过得相安无事。
自从孩子出生后,爱子心切的冰儿坚持照书养是王道,动不动就对照经验养”的王姨各种嫌弃和指责。
嫌弃王姨给孩子做的饭营养搭配不合理,给孩子买的衣服质量不达标,教孩子背的儿歌太老土;
甚至就连对孩子说句话,冰儿也能挑出毛病,书上说了不能跟孩子这样说话,这样容易••…巴拉巴拉一堆说教。
王姨觉得非常委屈:
活了大半辈子了,连句话也不会说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大老远跑来帮你们带孩子,你们不感激也就算了,还挑三拣四,嫌这嫌那。
你们行,自己带,我回家去。
02
王姨赌气回了老家,冰儿两口抓瞎了,这该怎么办?
找保姆吧,黑心保姆事件满天飞,不放心;入托吧,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不靠谱;自己带吧,两人事业都处在关键的上升期,谁也不想放弃。
走投无路之际,冰儿才明白自己的小家是多么需要母亲,母亲的成全对他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而她不但不知感恩,还一边高高在上地指责母亲, 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的付出。
冰儿为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与懊悔,带着老公和儿子回来向母亲道歉。
王姨伤心地说:为了儿女,我们不怕苦、不怕累, 就怕你们嫌弃。
付出那么多,却得不到你们的认可,心寒啊。
”
冰儿极力道歉,王姨又乖乖地回北京带娃去了。
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像冰儿一样,对父母一边嫌弃一边依赖。
父母对子女是竭尽所能地付出,而子女却总是心安理得地接受。
因为没有感恩、不懂珍惜,自以为自己的能力和取得的成就,早已超过了年迈的父母,动不动对他们百般挑剔、横加指责。
那我们在嫌弃他们时,有没有为自己对他们的依
赖羞愧过呢?
他们牺牲掉晚年的幸福,默默地为我们操心劳累, 我们却觉得这一切天经地义、理所应当,对他们既没有感恩,也缺乏尊重。
03
曾看过一个访谈节目,话题是如何看待个人成功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其中一个叫阿雷的受访者,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
毕业后在深圳打工,月收入近万元。
以下是他与主持人的对话:
这样的收入在你们老家是不是很高了?
差不多顶父母一年的收入。
你觉得今天取得的一切成绩,包括考取大学和所谓的高收入,和父母有多大关系?
主要还是个人努力吧,他们只是做了父母应该做的,比如养我长大、供我读书,所有的父母都会这样做。
那你的未来还需要父母参与吗?比如结婚买房之类的。
那肯定需要,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没办法。
房价那么高,有几个年轻人凭自己的能力买房,不都是父母帮忙。
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没什么合不合适,大家都这样,这是由国情决定的,我一个人也无能为力。
说实话,没等看完这个采访我就换台了。
不知道阿雷的父母听到儿子这样说会作何感想。
在我看来,这个阿雷真不是一般的冷血无耻。
父母养我长大,供我读书,都是理所应当,不值得感激,我考上大学,月入万元,全凭自己努力,和
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虽然现在我本事大,能力强,但买不起房不是我的错,是国家和政府的错,是高房价的错。
既然不是我的错,这个单就不该我来买,只能父母买。
没办法,谁让他们生下我呢。
生下我就该对我负责、给我买房,因为大家都这样。
04
瞧,读了几天书,赚了点小钱,就自以为比父母强了
多少倍。
不但不把父母看在眼里,还把他们的养育之恩抹杀得一干二净,把所谓的出息”全归功于自己。
就像网友们笑称的,你那么能,咋不上天呢?
你那么能,还不是要依靠打心眼里看不上、瞧不起的父母。
如此的漠视、嫌弃,该让一心为你付出的父母多么心寒?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骨子里不像阿雷那般冷血无情,可其不经意间表现出的行为却和冰儿、阿雷如出一辙,对父母一边嫌弃一边依赖。
究其原因无非是对父母习惯索取、不懂感恩,这似乎成了一种通病。
嘲讽父母观念落后,取笑父母打扮老土,抱怨父母小气抠门,嫌弃父母没有本事。
一边对父母居高临下地嫌弃着,一边又心安理得地依靠着。
依靠父母买房买车、照顾孩子,甚至有人一把年纪了,还要跟着父母蹭吃蹭喝蹭零花钱。
或许有人会说,这种事情是两相情愿,谁也没逼父母这么做。
说得没错,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心甘情愿的付出
作为子女,在接受他们的付出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应一份感激、珍惜、知足、尊重呢?
05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个特权提示录”的视频
一群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年轻人参加一个跑步比
赛的游戏,胜出者将获得奖励。
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等候指令,组织者说:
如果你父母婚姻持续至今,请向前两步。
如果你成长中有父亲参与,请再向前两步。
如果有机会接受私人教育的,请继续向前两步。
如果你从不担心手机欠费,请向前两步。
如果你从不担心下一顿饭,请向前两步。
有的人依然在起跑线上,有的人却因为这些条件, 离终点越来越近,组织者对离终点最近的人说:
这就是人生,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凭你的能力获得的,和你做的任何决定无关,你却因此有更优越的起跑线,更容易得到奖励。
如果不好好利用,你就是个十足的蠢货。
这个视频想告诉我们的无非是,人生路上,和那些依然站在原点的人相比,我们已凭空获得了太多的优势和资源,没有不好好努力的理由。
而我想说的是,能让我们站到更高起跑线上的这些特权”,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受教育的机会,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都是父母给予的。
仅凭这些,他们就应该获得更多的尊重、体谅、感激和关爱,更何况他们给予我们的远不止这些。
莎士比亚说,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痛噬人心。
别再让父母越年迈越无助,越付出越心寒
在他们一心为你付出时,别忘了给他们一个爱的抱抱和更多关于爱的实际行动,让他们心生温暖,虽苦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