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对细交链孢菌的室内抑菌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151.96 KB
- 文档页数:3
四种生防菌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菌的室内抑制试验作者:***来源:《南方农业·下》2024年第02期摘要當前人们对于果蔬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做好果蔬采后病害控制,此次以猕猴桃为例,通过病原菌提取、致病性检测、制作无菌液、病原菌抑制效果检测,分析不同生防菌对于猕猴桃中所含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探究现阶段在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学技术。
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抑制测试中,BAR1-5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对B1、B2、B3、B4病原菌的抑菌带宽度均在8.0 mm以上,尤其是对B1、B3病原菌的抑菌带宽度在11.5 mm及以上。
关键词生物学技术;采后病害控制;猕猴桃;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中图分类号:S436.3;S436.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4.001通过调查可知,在众多果蔬中,猕猴桃的采后病害情况尤为严重,在采后的运输、储存、售卖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批量猕猴桃出现腐烂情况[1]。
从当下国内外对猕猴桃采后病害的研究现状来看,普遍对采后病害的研究仅限于病原菌鉴定,如软腐病、灰霉病、黑星病等,对于如何采取生物学技术对猕猴桃采后病害进行有效控制,缺乏具体化的研究成果[2]。
此次试验通过分离猕猴桃果实上的4种病原菌,然后利用效果较好的生防菌进行测试,深入分析了不同环境下的防治效果差异,进而初步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为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控制猕猴桃采后病害提供有效的生物学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病菌材料。
此次试验通过病原菌分离法,从具有采后病害的眉县猕猴桃中分离出4种病原菌,分别编号为B1、B2、B3、B4。
2)生防材料。
采用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提取的X1、D3-2、GK、BAR1-5共4种生防菌种,放入-90 ℃的超低温冰箱储存。
3)培养基材料。
①生防菌培养基:分别配备黄豆粉培养基、发酵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
50种常用杀菌剂,都能防治什么病【1】代森锌广谱保护性杀菌剂。
触杀作用较强阻止病菌侵入植物体内,主要起预防作用。
防治对象:霜霉病、晚疫病、绵疫病、炭疽病、早疫病、叶霉病、斑枯病、褐纹病、锈病等。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及含铜药剂混用,安全间隔期为15天。
【2】代森锰锌杀菌谱广。
预防、保护作用为主。
病菌不易产生抗性,对作物安全。
防治对象:真菌性病害,如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褐纹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白菜白斑病、西葫芦根霉腐烂病。
注意事项:不可与含铜或碱性药剂混用;建议安全间隔期为15天。
【3】氢氧化铜预防、保护作用为主,并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
防治对象: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芹菜烂心病、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白菜白斑病等多种细菌或真菌性病害,尤其对细菌性病害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1)不能与强酸、强碱性农药混用(2)蔬菜幼苗期、对铜敏感的蔬菜、高温气候、高湿气候慎用(3)鱼类及水产动物有毒,使用时避免药液污染水源。
【4】百菌清对多种蔬菜真菌病害有较强预防作用,而治疗作用较小。
防治对象:预防多种真菌性病害,如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疫病、早疫病、晚疫病、绵疫病、灰霉病。
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百菌清对鱼类有毒,要避免药液污染池塘和水域。
【5】甲基硫菌灵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
防治对象:麦类黑穗病、赤霉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油菜菌核病;棉花病害;瓜类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菜豆灰霉病;豌豆白粉病、褐斑病。
注意事项:不能与含铜和碱性、强酸性农药混用。
连续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应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但不宜与多菌灵轮换使用。
不少地区用此药防治灰霉病、菌核病等已难奏效,需改用其他对路药剂防治。
【6】多菌灵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
防治对象: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菌核病、黄瓜黑星病、白菜白斑番茄叶霉病、枯萎病。
三十种常用杀菌剂
一、真菌
1、猝倒病、绵腐病、疫病、霜霉病(卵菌)
发病条件:1.潮湿、多雨 2.低温、冷凉
化学防治:金雷多米尔、普力克、霉多克、甲霜铜、乙膦铝、杀毒矾、安克、抑快净、克露
2.叶斑类病害、炭疽病(半知菌)
防治方法:多菌灵、代森锰锌、施佳乐、施保功、大生、安世高、福星、富力库、敌克脱
3. 灰霉病(半知菌)
发病条件:高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施佳乐、扑海因、速克灵
4. 白粉病
发病条件:低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粉锈宁、多硫悬浮剂、翠贝、福星、百里通、特富灵、世高、富力库、代森锰锌、施佳乐、施保功、大生、安泰生、敌力脱
5.枯萎病、蔓枯病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
传播途经:土壤、流水、粪肥
防治方法:施佳乐、扑海因、万兴、适乐时、
6.锈病、黑粉病
发病条件:低温低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粉锈宁、萎锈灵、烯唑醇、三唑酮、克黑净
二、细菌
•叶枯、青枯、褐腐、软腐
•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琥胶肥酸铜、络氨铜、可杀得、代森锰锌、波尔多液
三、线虫
•根结线虫病
•益舒宝、米乐尔、福气多
四、病毒
•病毒病
•预防:病毒必克、病毒灵、病毒A、病毒K 、植病灵、抗毒剂1 号
•治蚜防病:艾美乐、抗蚜威、吡虫啉。
农用细黄链霉菌使用说明书
农用细黄链霉菌(Bacillus subtilis)使用说明书
1. 产品介绍
农用细黄链霉菌是一种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制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病害防治。
2. 使用方法
2.1 喷雾
将适量的农用细黄链霉菌制剂溶解于适量的水中,按照农作物叶面的湿度和药液浓度的要求进行喷雾处理。
2.2 种植基质处理
在种植基质中添加适量的农用细黄链霉菌制剂,并与基质充分混合,确保农作物根系与制剂接触。
3. 使用剂量
根据不同的作物病害发生程度和作物生长阶段,以及制剂浓度可能的误差等因素进行适量的剂量调整。
4. 注意事项
4.1 使用前请先进行小范围试验,确保农用细黄链霉菌对目标
病原菌有有效的抑制作用,并不对作物产生明显的伤害。
4.2 适量使用,避免过量喷洒或过度浓度的种植基质处理,以
免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4.3 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
免降低制剂活性。
4.4 使用过程中请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
直接接触制剂。
5. 包装和保存
农用细黄链霉菌制剂按照标准包装,密封保存,避免潮湿和温度过高的环境。
请在保质期内使用,并在开封后尽快使用完毕。
6. 效果评估
为了评估产品的效果,请在施用后一定时间内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和病害的发展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进行效果评估。
7. 技术咨询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农用细黄链霉菌的技术信息和应用建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联系产品供应商。
稗;2、安全间隔期为20天,否则稻米具有异嗅味。
本品易燃,不能接近火源,以免引起火灾。
稻田使用时,喷撒不匀会产生褐色药斑;3、和防治叶蝉的杀虫剂混合使用,对抗性叶蝉效果更好。
4、稻瘟灵(富士一号):对稻瘟病特效。
稻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集中于穗轴和枝梗上,抑制病菌侵入和扩展,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兼治飞虱。
1、防治水稻叶瘟在田间出现叶瘟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60-75克,兑水30公斤喷雾,经常发生地区可在发病前7-10天,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60-100克,兑水30公斤泼浇。
2、防治穗颈瘟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在孕穗后期到破口和齐穗期各喷1次。
1、和稻瘟净、异稻瘟净等有正交互抗性;2、速效性不强,但持效期较长;3、鱼塘附近使用该药要慎重。
二甲酰亚胺:19 67年住友发现了菌核利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活性,但之后发现对人畜有致癌作用,随即停产。
1、乙烯菌核利(农利灵):保护剂,对核盘菌、灰葡萄孢菌、交链孢霉和长蠕孢霉有特效。
防治油菜菌核病,花卉、茄子、黄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每次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喷雾,间隔7-10天再喷1次,共3-4次。
1、可与多种杀虫、杀菌剂混用;2、施药植物要在4-6片叶以后,移栽苗要在缓苗以后才能使用;3、低湿、干旱时要慎用。
2、腐霉利(速克灵):经典性防治灰霉病特效药剂。
属于保护剂,但有弱内吸性。
对核盘菌、灰葡萄孢菌、交链孢霉和长蠕孢霉有特效。
1、防治油菜、番茄、黄瓜、向日葵菌核病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适量水喷雾;2、玉米大小斑病、樱桃褐腐病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75-10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喷药1-2次;3、葡萄、番茄、桃、黄瓜、1、最好和其它杀菌剂配合或混合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提高防效;2、但不能碱性药剂、有机磷药剂混合使用。
葱等灰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适量水喷雾,1周以后再喷1次。
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SBIs, EBIs, DMIs,三唑类抑制剂卵菌病害药剂beta-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杀菌剂,QoIs抑制剂U来自于嗜球果伞(Strobilurus tenacellus附胞球果菌)的天热抗生素Strobilurin A;优点:选择性高,几乎对所有作物和生态安全,符合人类对环境的要求;特别广谱、高效的杀菌活性,对卵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多有很高的杀菌活性,符合综合防治策略;具有保护、铲除、抗产抱和治疗作用,符合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良好的内吸输导和扩散性能,嘧菌酯比三唑类杀菌剂能更好地在植物体内均匀分布,并在植物冠层内通过气相扩散;独特的作用靶标,与其他杀菌剂无交互抗性;显著延缓植物衰老、促进植物生长;可以和多种杀菌剂混合使用,防止抗药性。
作用于真菌的线粒体呼吸,破坏能量合成,抑制真菌生长或将病菌杀死;药剂与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ni Cyt bc1复合物)中Cyt b的Qo位点结合,阻断电子由Cyt bc1复合物流向Cyt c。
真菌对呼吸电子传递中断的适应性生物进化是体内存在旁路氧化途径,此途径只有一个关键的旁路氧化酶alternative oxidase, AOX)复合物。
AOX 在不同真菌中存在固有型或诱导型表达,QoIs杀菌剂对存在固有型AOX表达的真菌,如灰霉和香蕉黑斑病菌的效果较差;超氧自由基浓度增加能够诱导AOX表达,故超氧自由基清除剂能够增强或延长QoIs抑制剂的抗菌活性;某些植物代谢过程中存在(类)黄酮类物质,可抑制AOX活性,在这类植物上QoIs抑制剂的抑菌活性比在离体条件下更高。
QoIs抑制剂易产生抗药性,故多与其他类型杀菌剂混用。
拜耳:肟菌酯+丙环唑;先正达:嘧菌酯+丙环唑。
嘧菌酯、嘧菌胺、氟嘧菌酯、醚菌酯、苯氧菌胺、肟嘧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1嘧菌酯,azoxystrobin,阿米西达,先正达开发:有保护、治疗、铲除和抗产抱作用;可内吸和跨层转移;可被根、叶、嫩茎吸收在质外体系输导; 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子囊菌、担子菌、卵菌和半知菌都有很高的活性;用于防治14-DMIs、苯基酰胺类、二甲基亚酰胺类、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病菌。
三十种常用杀菌剂
一、真菌
1、猝倒病、绵腐病、疫病、霜霉病(卵菌)
发病条件:1.潮湿、多雨 2。
低温、冷凉
化学防治:金雷多米尔、普力克、霉多克、甲霜铜、乙膦铝、杀毒矾、安克、抑快净、克露
2.叶斑类病害、炭疽病(半知菌)
防治方法:多菌灵、代森锰锌、施佳乐、施保功、大生、安世高、福星、富力库、敌克脱
3。
灰霉病(半知菌)
发病条件:高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施佳乐、扑海因、速克灵
4. 白粉病
发病条件:低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粉锈宁、多硫悬浮剂、翠贝、福星、百里通、特富灵、世高、富力库、代森锰锌、施佳乐、施保功、大生、安泰生、敌力脱
5。
枯萎病、蔓枯病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
传播途经:土壤、流水、粪肥
防治方法:施佳乐、扑海因、万兴、适乐时、
6.锈病、黑粉病
发病条件:低温低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粉锈宁、萎锈灵、烯唑醇、三唑酮、克黑净
二、细菌
•叶枯、青枯、褐腐、软腐
•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琥胶肥酸铜、络氨铜、可杀得、代森锰锌、波尔多液
三、线虫
•根结线虫病
•益舒宝、米乐尔、福气多
四、病毒
•病毒病
•预防:病毒必克、病毒灵、病毒A、病毒K 、植病灵、抗毒剂1 号
•治蚜防病:艾美乐、抗蚜威、吡虫啉。
三十种常用杀菌剂
1、猝倒病、绵腐病、疫病、霜霉病(卵菌)
发病条件:1.潮湿、多雨 2.低温、冷凉
化学防治:金雷多米尔、普力克、霉多克、甲霜铜、乙膦铝、杀毒矾、安克、抑快净、克露
2.叶斑类病害、炭疽病(半知菌)
防治方法:多菌灵、代森锰锌、施佳乐、施保功、大生、安世高、福星、富力库、敌克脱
3. 灰霉病(半知菌)
发病条件:高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施佳乐、扑海因、速克灵
4. 白粉病
发病条件:低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粉锈宁、多硫悬浮剂、翠贝、福星、百里通、特富灵、世高、富力库、代森锰锌、施佳乐、施保功、大生、安泰生、敌力脱5.枯萎病、蔓枯病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
传播途经:土壤、流水、粪肥
防治方法:施佳乐、扑海因、万兴、适乐时、
6.锈病、黑粉病
发病条件:低温低湿
传播途经:风雨,气流
防治方法:粉锈宁、萎锈灵、烯唑醇、三唑酮、克黑净
二、细菌
叶枯、青枯、褐腐、软腐
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琥胶肥酸铜、络氨铜、可杀得、代森锰锌、波尔多液
三、线虫
根结线虫病
益舒宝、米乐尔、福气多
四、病毒
病毒病
预防:病毒必克、病毒灵、病毒A、病毒K 、植病灵、抗毒剂1 号治蚜防病:艾美乐、抗蚜威、吡虫啉。
常用杀菌剂使用说明代森锌1.作用特点原药为灰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有臭鸡蛋味。
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多种病菌有较强的触杀作用。
其有效成分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直接杀死病菌孢子,阻止病菌侵入,对作物安全。
应掌握发病初期用药,持效期较短。
对高等动物低毒,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
2.制剂60%、65%、80%可湿性粉剂。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发病初期,用80%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可防治瓜类猝倒病、立枯病、角斑病、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
隔7~10 天再喷一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农药及铜制剂混用。
②本剂对人体皮肤、黏膜等有刺激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
③应贮存于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仓库中,以免分解。
代森锰锌(大生M45、大生富、喷克、新万生、山德生、丰收、大胜)1.作用特点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原药为灰黄色粉末,在高温时遇潮湿也易分解。
对高等动物低毒, 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
对鱼类有毒,在试验剂量下,未发现“三致”现象。
2.制剂70%、80%可湿性粉剂,42%悬浮剂,在各生产长家间因粉剂细度不同和药剂中增加黏胶剂等因素,防治效果各有千秋。
3.防治对象与使用技术防治瓜类的炭疽病、疫病、霜霉病、叶斑病、黑点病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施,隔7~10天后再喷施一次,共喷2~3 次。
也可选用80%大生M45或喷克、新万生等600~800倍,在发病初期喷施,隔6~7 天再喷施一次,共喷2~3次。
4.注意事项①不能与碱性物质或铜制剂混用,但可与多种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混用。
②高温季节, 中午避免用药。
③使用大生M45、喷克、新万生等宜雨前喷施, 雨后不必补喷,喷药要周到、均匀。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1.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
尹向田,杨立英,王超萍,等.不同种类杀菌剂对6种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3):99-104.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3.017不同种类杀菌剂对6种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尹向田,杨立英,王超萍,陈迎春,吴新颖(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省葡萄栽培与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为研究不同种类杀菌剂对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8种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对6种葡萄致腐病菌的室内毒力,以筛选出适合防治葡萄致腐病菌的杀菌剂。
结果表明,1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毒力,不同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己唑醇、氟硅唑、烯唑醇的抑菌能力较强,其EC50分别介于0.042~4.11、0.068~19.82、0.20~11.46mg/L。
多菌灵对灰霉菌、镰刀菌、交链格孢霉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均大于700mg/L,代森锰锌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活性较低,EC50为1621.06mg/L。
不同种类杀菌剂对6种病原菌的毒力为白腐病菌>溃疡病菌>交链格孢霉>灰霉病菌>炭疽病菌>镰刀菌。
研究结果可为防治葡萄果实腐烂药剂的田间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葡萄;致腐病菌;杀菌剂;药剂筛选;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S436.6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3-0099-06收稿日期:2020-06-22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才计划资金(编号:SDAIT-06-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19PC06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编号:CXGC2016D01)。
作者简介:尹向田(1985—),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农艺师,主要从事葡萄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
E-mail:yxt1985@163.com。
通信作者:吴新颖,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葡萄品种与栽培、病虫害综防研究。
稗;2、安全间隔期为20天,否则稻米具有异嗅味。
本品易燃,不能接近火源,以免引起火灾。
稻田使用时,喷撒不匀会产生褐色药斑;3、和防治叶蝉的杀虫剂混合使用,对抗性叶蝉效果更好。
4、稻瘟灵(富士一号):对稻瘟病特效。
稻株吸收药剂后累积于叶组织,特别是集中于穗轴和枝梗上,抑制病菌侵入和扩展,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兼治飞虱。
1、防治水稻叶瘟在田间出现叶瘟发病中心或急性病斑时,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60-75克,兑水30公斤喷雾,经常发生地区可在发病前7-10天,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60-100克,兑水30公斤泼浇。
2、防治穗颈瘟每亩用4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在孕穗后期到破口和齐穗期各喷1次。
1、和稻瘟净、异稻瘟净等有正交互抗性;2、速效性不强,但持效期较长;3、鱼塘附近使用该药要慎重。
二甲酰亚胺:19 67年住友发现了菌核利对核盘菌和灰葡萄孢菌的活性,但之后发现对人畜有致癌作用,随即停产。
1、乙烯菌核利(农利灵):保护剂,对核盘菌、灰葡萄孢菌、交链孢霉和长蠕孢霉有特效。
防治油菜菌核病,花卉、茄子、黄瓜灰霉病在发病初期,每次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喷雾,间隔7-10天再喷1次,共3-4次。
1、可与多种杀虫、杀菌剂混用;2、施药植物要在4-6片叶以后,移栽苗要在缓苗以后才能使用;3、低湿、干旱时要慎用。
2、腐霉利(速克灵):经典性防治灰霉病特效药剂。
属于保护剂,但有弱内吸性。
对核盘菌、灰葡萄孢菌、交链孢霉和长蠕孢霉有特效。
1、防治油菜、番茄、黄瓜、向日葵菌核病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克对适量水喷雾;2、玉米大小斑病、樱桃褐腐病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75克,兑水75-10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喷药1-2次;3、葡萄、番茄、桃、黄瓜、1、最好和其它杀菌剂配合或混合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提高防效;2、但不能碱性药剂、有机磷药剂混合使用。
葱等灰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30-50克对适量水喷雾,1周以后再喷1次。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3):148~152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3.022收稿日期:2022-06-15基金项目:天津市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ITTRRS2021100014)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人员创新研究与实验项目(2021004)作者简介:姚玉荣(1986 )ꎬ女ꎬ副研究员ꎬ主要从事作物病害研究ꎮE-mail:yyr1012@126.com通信作者:郝永娟(1971 )ꎬ女ꎬ研究员ꎬ主要从事作物病害防治及杀菌剂应用技术研究ꎮE-mail:tjzbshyj@163.com天津水稻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姚玉荣ꎬ霍建飞ꎬ贲海燕ꎬ郝永娟ꎬ杨秀荣ꎬ孙淑琴ꎬ王万立(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ꎬ天津㊀300384)㊀㊀摘要:近年来ꎬ水稻穗腐病在天津地区发生较重ꎬ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ꎮ本试验连续两年对天津地区水稻主产区穗腐病危害进行调查㊁病原菌分离鉴定ꎬ并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病原菌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ꎮ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ꎬ引起天津地区水稻穗腐病的病原菌为稻黑孢霉(Nigrosporaoryzae)ꎮ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ꎬ95%咯菌腈和95.3%丙环唑对稻黑孢霉抑菌效果最好ꎬ2020年EC50值分别为0.2776㊁1.3102μg/mLꎬ2021年EC50值分别为0.5171㊁2.0188μg/mLꎻ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两年菌株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ꎬ对2020年菌株EC50值为8.0151μg/mLꎬ对2021年菌株的EC50值为24.6704μg/mLꎮ75%三环唑对该病原菌无抑制作用ꎬ生产上不推荐使用ꎮ本研究明确了天津地区水稻穗腐病的致病菌株并筛选了高效抑菌药剂ꎬ为生产中该病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ꎮ关键词:水稻穗腐病ꎻ分离鉴定ꎻ稻黑孢霉ꎻ毒力测定中图分类号:S435.11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03-0148-05PathogenIdentificationofRiceSpikeRotDiseaseinTianjinandIndoorVirulenceDeterminationYaoYurongꎬHuoJianfeiꎬBenHaiyanꎬHaoYongjuanꎬYangXiurongꎬSunShuqinꎬWangWanli(InstituteofPlantProtectionꎬTianj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Tianjin300384ꎬChina)Abstract㊀InrecentyearsꎬthericespikerotdiseasehasbeenseriouslyoccurredinTianjinareaꎬandhasbecomeanimportantdiseaseaffectingtheyieldandqualityofrice.InthisexperimentꎬtheharmofspikerotinthemainriceproducingareainTianjinwasinvestigatedfortwoyearsꎬthepathogenwasisolatedandi ̄dentifiedꎬandthesusceptibilityofthepathogento9fungicideswasdeterminedbygrowthrateinhibitionmeth ̄od.TheresultsshowedthatNigrosporaoryzaewasthepathogencausingricespikerotinTianjinarea.There ̄sultsofsensitivitydeterminationshowedthat95%prochlorazand95.3%propiconazolehadthebestinhibitoryeffectonN.oryzaeandtheEC50valueswere0.2776μg/mLand1.3102μg/mLin2020ꎬand0.5171μg/mLand2.0188μg/mLin2021ꎬrespectively.Theinhibitoryeffectof80%mancozebwettablepowderonthestrainsobtainedinthetwoyearswasquitedifferentꎬandtheEC50valuein2020was8.0151μg/mLand24.6704μg/mLin2021.The75%tricyclazolehadnoinhibitoryeffectonthepathogenandwasnotrecommendedforuseinproduction.InthisstudyꎬpathogenicstrainsofspikerotinTianjinwereidentifiedandeffectiveantimicrobialagentswerescreenedoutꎬwhichprovidedsomereferences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inproduction.Keywords㊀RicespikerotdiseaseꎻIsolationandidentificationꎻNigrosporaoryzaeꎻVirulencedetermination㊀㊀近些年ꎬ天津市大力发展小站稻的种植ꎬ天津市农委编制出台了«天津小站稻振兴规划方案»ꎬ提出到2020年天津市小站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33万公顷ꎬ2022年达到6.67万公顷ꎮ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大ꎬ病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日益严重ꎬ水稻穗腐病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ꎬ主要症状为在水稻颍壳上形成褐色斑点ꎮ该病在我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1]ꎮ黄世文等[2]报道的引起杭州水稻穗腐病病原菌主要为细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tenuis)㊁层出镰刀菌(Fusariumprolif ̄eratum)㊁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及澳大利亚平脐孺孢菌(Bipolarisaustraliensis)ꎮ费丹等[3]报道安徽省水稻穗腐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㊁细交链格孢菌(A.tenuis)㊁新月弯孢菌(C.lunata)㊁稻黑孢霉(Nigrosporaoryzae)ꎮ胡颂平等[4]研究发现引起江西地区水稻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厚垣镰刀菌(F.chlamydosporum)和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ꎬ香茅弯孢菌(C.cymbopogonis)和稻黑孢霉(N.oryzae)两种病原菌也有发生ꎬ且病原菌种类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ꎮ马盾等[5]报道了新疆水稻穗腐病病原菌主要为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 ̄tum)ꎬ其次为新月弯孢菌(C.lunata)和细交链格孢菌(A.tenuis)ꎻ在水稻抽穗前5~7天采用50%咪鲜 稻瘟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500倍液㊁25%咪酰胺乳油稀释1600倍进行喷雾ꎬ能够有效预防该病害的发生ꎮ2016 2018年陈利军等[6]明确了河南信阳水稻穗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主要为镰孢菌(Fusariumspp.)㊁细极链格孢(A.tenuissi ̄ma)㊁球黑孢菌(N.sphaerica)㊁稻黑孢霉(N.oryzae)㊁棒弯孢(C.clavata)㊁新月弯孢(C.luna ̄ta)㊁稻平脐蠕孢(Bipolarisoryzae)和草酸青霉(Penicilliumoxalicum)ꎮ由于不同地区水稻穗腐病病原菌不同ꎬ使得该病害防治十分困难ꎮ本研究对天津水稻主产区穗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ꎬ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ꎬ并对病原菌的药剂敏感性进行测定ꎬ以期为研究该病原菌的致病机理㊁病害流行规律奠定基础ꎬ并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2020㊁2021年连续两年对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村水稻种植田水稻穗腐病病样进行采集ꎬ田间症状表现为水稻颍壳出现褐色斑点ꎬ发病严重时谷粒干瘪㊁结实率降低㊁稻米畸形ꎮ1.2㊀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将新鲜㊁发病的水稻穗冲洗干净ꎬ剪取穗颍壳上病健交界处5mm节段ꎬ用75%乙醇消毒30sꎬ无菌水清洗3次ꎬ无菌滤纸吸干水分后用镊子置于含有0.1g/L氨苄青霉素的PDA培养平板上ꎬ放入28ħ培养箱培养3~4dꎬ待长出菌丝后进行单孢纯化ꎬ保存备用ꎮ1.3㊀病原菌分子鉴定将病原菌接种到PDA培养基中ꎬ置于25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ꎮ收集菌丝用CTAB法提取总DNAꎮ用真菌ITS序列通用引物ITS1和ITS4(ITS1:5ᶄ-TCCGTAGGTGAACCTGCGG-3ᶄꎻITS4:5ᶄ-TCCTCCGCTTATTGATATGC-3ᶄ)[7]进行PCR扩增ꎮPCR扩增体系:2ˑEsTaqMasterMix(Dye)25μLꎬ上下游引物各2μLꎬDNA模板2μLꎬddH2O19μLꎮ扩增程序:94ħ4minꎻ94ħ30sꎬ58ħ30sꎬ72ħ50sꎬ共30个循环ꎻ72ħ10minꎮPCR扩增产物用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送天津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ꎮ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ꎮ1.4㊀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供试药剂:95.2%苯醚甲环唑ꎬ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ꎻ97%戊唑醇ꎬ江苏剑牌农药化工有限公司ꎻ95.3%丙环唑ꎬ天津市华宇农药有限公司ꎻ95.1%嘧菌酯ꎬ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ꎻ98%吡唑醚菌酯ꎬ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ꎻ95%咯菌腈ꎬ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ꎻ93.4%噻呋酰胺ꎬ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ꎻ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ꎬ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ꎻ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ꎬ江苏耘农化工有限公司ꎮ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ꎮ配制系列梯度浓度(100㊁10㊁1㊁0.1μg/mL)的含药PDA平板ꎬ以等体积无菌水为对照ꎮ将直径5mm的病原菌菌饼接种到上述平板上ꎬ每处理3个重复ꎬ恒温25ħ培养4dꎮ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ꎬ并计算抑菌率ꎮ941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姚玉荣ꎬ等:天津水稻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抑菌率(%)=(空白对照菌落直径-药剂处理菌落直径)/(空白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ˑ100ꎮ1.5㊀数据处理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ꎬ计算不同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㊁相关系数㊁抑制中浓度(EC50值)等ꎮ采用MEGA5.0软件对真菌ITS序列进行遗传分析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水稻穗腐病病原菌形态特征连续两年病原菌分离结果一致ꎮ如图1所示ꎬ分离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疏松呈白色ꎬ放射状扩展ꎬ后期呈墨绿㊁灰黑色ꎬ最后为黑色ꎮ菌丝分隔明显ꎻ分生孢子顶生在一个透明的瓶状细胞上ꎬ近球形ꎬ后期呈黑色ꎬ大小为(22.7~30.28)μmˑ(18.2~25.3)μmꎮA:水稻穗腐病田间发病症状ꎻB:病原菌菌落形态ꎻC:病原菌菌丝及成熟分生孢子(40ˑ)ꎮ图1㊀水稻穗腐病发病症状及病原菌形态特征2.2㊀水稻穗腐病病原菌分子鉴定结果通过对测序结果进行BLAST序列比对发现ꎬ分离菌株SDSF与稻黑孢霉(Nigrosporaoryzae)的同源性达100%(图2)ꎬ结合菌株形态特征ꎬ将菌株鉴定为N.oryzaeꎮNigrosporaoryzae:稻黑孢霉ꎻFusariumoxysporum:尖孢镰刀菌ꎮ图2㊀真菌ITS序列遗传进化分析2.3㊀水稻穗腐病的抗性2020年和2021年两年稻黑孢霉菌株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1)显示ꎬ9种杀菌剂中ꎬ95%咯菌腈㊁95.3%丙环唑对对稻黑孢霉抑菌效果最好ꎬ2020年EC50值分别为0.2776㊁1.3102μg/mLꎬ2021年EC50值分别为0.5171㊁2.0188μg/mLꎻ98%吡唑醚菌酯㊁93.4%噻呋酰胺对稻黑孢霉抑菌效果较好ꎬ且两个药剂抑菌效果相当ꎻ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差异较大ꎬ2020年EC50值为8.0151μg/mLꎬ2021年EC50值为24.6704μg/mLꎻ95.2%苯醚甲环唑㊁97%戊唑醇及95.1%嘧菌酯对稻黑孢霉的抑菌效果均较差ꎻ75%三环05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唑可湿性粉剂对稻黑孢霉无抑制作用ꎮ㊀㊀表1㊀几种杀菌剂对稻黑孢霉菌室内毒力菌株药剂相关系数回归方程EC50值(μg/mL)2020年菌株95.2%苯醚甲环唑0.9992y=2.1479+2.2138x19.424097%戊唑醇0.9029y=0.9721+2.9417x23.401195.3%丙环唑0.9866y=4.8062+1.6517x1.310295.1%嘧菌酯0.9882y=4.4415+0.4198x21.394698%吡唑醚菌酯0.9440y=4.4641+1.0379x3.283695%咯菌腈0.9114y=5.4281+0.7691x0.277693.4%噻呋酰胺0.9841y=4.4632+0.8379x4.3717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9992y=4.2820+0.7944x8.0151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21年菌株95.2%苯醚甲环唑0.9988y=4.4916+0.4281x15.399697%戊唑醇0.9961y=4.1381+0.5383x39.936895.3%丙环唑0.9996y=4.6091+1.2812x2.018895.1%嘧菌酯0.9978y=4.0914+0.5505x44.728198%吡唑醚菌酯0.9613y=4.2582+0.8006x8.443395%咯菌腈0.9851y=5.2483+0.8671x0.517193.4%噻呋酰胺0.9597y=4.0690+0.8696x11.7628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0.9755y=4.0179+0.7054x24.6704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㊀㊀注: - 表示无抑制作用ꎮ3㊀讨论与结论本研究首次确定引起天津水稻主产区穗腐病的病原菌为稻黑孢霉(N.oryzae)ꎬ与台莲梅[8]㊁胡颂平[4]㊁费丹[3]等报道的稻黑孢霉是引起黑龙江㊁江西㊁安徽水稻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结果相一致ꎬ今后在生产中应加强稻黑孢霉的监控和防治ꎮ除水稻穗腐病外ꎬ稻黑孢霉(N.oryzae)还会引起叶斑病[9ꎬ10]㊁穗梗腐病[11]㊁鞘枯病[12]ꎮ本试验中的苯醚甲环唑㊁戊唑醇㊁丙环唑㊁三环唑均为三唑类杀菌剂ꎬ能够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ꎬ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孢子的产生ꎮ稻黑孢霉对丙环唑的敏感性较高ꎬEC50值分别为1.3102μg/mL和2.0188μg/mLꎻ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ꎬ两个药剂的抑菌效果相当ꎻ由于生产中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药剂主要为三环唑ꎬ导致该病原菌抗性强ꎬ不适宜作为稻黑孢霉引起的水稻穗腐病防治的候选药剂ꎮ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ꎬ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阻止细胞色素间的电子传递ꎬ阻止三磷酸腺苷的形成ꎬ从而抑制线粒体的呼吸ꎬ达到杀菌的作用[13]ꎮ本试验中吡唑醚菌酯对稻黑孢霉的抑菌效果好于嘧菌酯ꎬ这可能与生产中药剂使用频率相关ꎮ咯菌腈为苯基吡咯类杀菌剂ꎬ主要通过抑制病原菌葡萄糖磷酰化的转移ꎬ抑制病原菌的正常生长和代谢ꎬ导致病菌死亡ꎻ同时还能阻碍蛋白质与核酸的合成及细胞正常生物氧化过程[14]ꎬ该药剂对稻黑孢霉抑菌效果显著ꎬEC50值<1μg/mLꎬ生产中推荐使用ꎮ噻呋酰胺是新型的噻唑酰胺类杀菌剂ꎬ通过抑制病原真菌三羟酸循环中的琥铂酸脱氢酶ꎬ抑制病原菌的正常生长ꎮ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为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ꎬ作用机理为抑制病原菌细胞内丙酮酸氧化ꎮ噻呋酰胺与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稻黑孢霉抑菌效果相当ꎮ冯爱卿等[15]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稻黑孢霉的敏感性ꎬ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㊁25%吡唑醚菌酯乳油及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对稻黑孢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好ꎮ李戌清等[16]研究发现75%肟菌 戊唑醇水分散粒剂㊁325g/L苯甲 嘧菌酯悬浮剂㊁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稻黑孢霉菌菌丝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ꎮ综上ꎬ咯菌腈和丙环唑对稻黑孢霉抑菌效果最好ꎬ其次为吡唑醚菌酯和噻呋酰胺ꎬ该4种杀菌剂均可作为生产中防治稻黑孢霉的候选药剂ꎮ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两年的抑菌效果差异较大ꎮ苯醚甲环唑㊁戊唑醇及嘧菌酯由于在生产中使用较为频繁ꎬ效果略差ꎻ75%三环唑对稻黑孢霉无抑制作用ꎮ本试验为天津地区由稻黑孢霉引起的水稻穗腐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李路ꎬ刘连盟ꎬ王国荣ꎬ等.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稻科学ꎬ2015ꎬ29(2):215-222.[2]㊀黄世文ꎬ王玲ꎬ刘连盟ꎬ等.水稻穗腐病病原分离㊁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中国水稻科学ꎬ2012ꎬ26(3):341-350.[3]㊀费丹ꎬ檀根甲ꎬ罗道宏.安徽省水稻穗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ꎬ2014ꎬ41(5):777-782.[4]㊀胡颂平ꎬ余建ꎬ魏开发ꎬ等.江西水稻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ꎬ2019ꎬ41(2):234-242.[5]㊀马盾ꎬ王奉斌ꎬ吴强ꎬ等.新疆水稻穗腐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防控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ꎬ2017ꎬ54(6):1093-1098.[6]㊀陈利军ꎬ王春生ꎬ田雪亮ꎬ等.河南信阳地区水稻穗腐病病原多样性[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ꎬ2019.151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姚玉荣ꎬ等:天津水稻穗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7]㊀钟珊ꎬ张涛ꎬ杨俊ꎬ等.草莓丝核菌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ꎬ2016ꎬ46(3):289-293. [8]㊀台莲梅ꎬ姜小玉ꎬ靳学慧ꎬ等.黑龙江省水稻穗褐变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ꎬ2020ꎬ47(6):1776-1786.[9]㊀LiuYLꎬTangJRꎬLiYꎬetal.FirstreportofleafspotscausedbyNigrosporaoryzaeonwildriceinChina[J].PlantDiseaseꎬ2021ꎬ105(10):3293.[10]冯爱卿ꎬ汪文娟ꎬ曾列先ꎬ等.一种引致水稻稻叶褐条斑的病原鉴定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ꎬ2013ꎬ40(12):78-79ꎬ85ꎬ237.[11]LiuLMꎬZhaoKHꎬZhaoYꎬetal.NigrosporaoryzaecausingpaniclebranchrotdiseaseonOryzasativa(rice)[J].PlantDiseaseꎬ2021ꎬ105(9):2724.[12]孙宇ꎬ白庆荣.吉林省水稻鞘枯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敏感性[J].农药ꎬ2018ꎬ57(10):757-761ꎬ767. [13]毛连纲ꎬ徐冬梅ꎬ田梦倩ꎬ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我国的登记用量分析[J].农药ꎬ2019ꎬ58(12):870-874. [14]苏静.新型咯菌腈结构类似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ꎬ2021.[15]冯爱卿ꎬ陈深ꎬ朱小源ꎬ等.10种杀菌剂对水稻稻叶褐条斑病菌的室内毒力[J].植物保护ꎬ2014ꎬ40(4):193-197. [16]李戌清ꎬ傅鸿妃ꎬ李红斌.稻黑孢菌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筛选[J].长江蔬菜ꎬ2016(6):80-84.25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