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提示语不同位置时的标点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111.50 KB
- 文档页数:7
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一.提示语在前。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1.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练习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二.提示语在后。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1.“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练习1. 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3. 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三.提示语在中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接着写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1.“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练习1. 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2. 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4..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4、没有提示语。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正确使用提示语中的标点符号之马矢奏春创作一.提示语在前。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经常使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1.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练习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二.提示语在后。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1.“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练习1. 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 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3. 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三.提示语在中间。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接着写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1.“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练习1. 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2. 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和睦你们是一条道4..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4、没有提示语。
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口诀记忆法: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提示语的用法
(一)、提示语在前面(用冒号):
1.一个牧童说:“来,咱们把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2.一个孩子问那位不相识的姑娘:“你祝我们幸福。
请你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啊?”
3.一个孩子说:“让咱们分头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我往东走。
”
4.小姑娘说:“我可以喝你们井里的水吗?”
(二)、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1.“你们好,孩子们!”她说,“我可以喝你们井里的水吗?”
2.“你喝吧。
”孩子们说,“我们就是为了让人喝水才把井砌好
的。
”
3.“我留在村子里,”第三个孩子说,“也许我在这里就会弄
明白幸福是什么。
”
4.“你们知道这十年我做了些什么?”第一个青年说,“我们
分手以后,我就到一个城市里去了,进了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
”
(三)、提示语在后面(用句号):
1.“好!”他的同伴快乐地喊到。
2.“我为你们三个人的健康喝了三口。
”她微笑着说。
3.“我往西走。
”另一个孩子说。
4.“我是智慧的女儿。
”姑娘回答后就不见了。
提示语在前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
就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
例如:1.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 叔叔,您在看什么?”练习1.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提示语在后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
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
例如:1.“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练习1.你怎么来了她睁大眼睛一脸惊讶的问我2.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3.哈哈我就知道会这样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接着写人物继续说的话。
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例如:1. “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 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 书’!”练习1 . 什么她说你是说今天要就要出差了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2 . 我们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说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4 . 哈哈他顽皮的眨了眨眼说我就知道会这样没有提示语这种对话形式简洁、明快,但说话人的姓名必须是在前面交代过的,对话虽然不写是谁说的,但读者一看就明白是谁说的话。
这种没有提示语的句子只要加双引号就可以了。
例如:“ 我在看‘ 书’呢!” “ 哪里有书啊?” “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提示语在前先加冒号,后加双引号。
提示语在后先加双引号,后画句号。
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后加逗号。
没有提示语的直接加双引号,前文必说明。
标点符号练习题⼩胖⼩,像圆球,说完⼩句就停留→ ( )⼩蝌蚪,尾巴弯,暂时游在句中间→ ( )桃姑娘,爱跳舞,喜欢分开同类词→ ( )两只眼,张得⼩,遇它就有许多话→ ( )⼩⼩朵,真勤快,碰到疑难就发问→ ( )⼩顽⼩,⼩头⼩,喜怒哀乐都要尝→ ( )四⼩脸,有来历,引⼩名正⼩⼩顺→ ( )⼩圆饼,加逗点,并列分句要严明→ ( )⼩哑巴,不说话,省略词句都⼩它→ ( )⼩博⼩,提醒你,要紧的话别忘记→ ( )⼩条线,左边排,地名⼩名划⼩划→ ( )图书馆,专管书,千万不可弄胡涂→ ( )(分辨⼩下哪是提示语,哪是⼩物说的话。
提示语在前中后的标点符号口诀
答案:
提示语在前中后的标点符号口诀:提示语在前用冒号,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提示语在后用句号,无提示语只打双引号。
扩展:
1、提示语在前用冒号:
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2、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是说准了,猜错了就得卖我的糖。
”
3、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立即停船抢救!”他斩钉截铁地说。
写好对话中的提示语有以下方法与策略:
1、尽量少用“说”,让提示语更准确。
“说”是一个广义的词语,学生之所以习惯用“说”,归根到底是对词语的意义辨别不明,才会用词不够准确。
例如“问”和“答”都有“说”的意思,但内涵并不完全一样。
2、给提示语“加点料”,将提示语写具体。
在写提示语的时候,根据表达的需要给提示语“加点料”,将说话对象的神态、动作或心情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会更鲜明、更生动。
3、给提示语换个位,让重点更突出;不用提示语,让对话更流畅。
生在写提示语的时候往往习惯将提示语放在对话的前面,事实上,提示语的位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位置不同,表达重点也不一样。
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2015.10 塔小
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时的样子。
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
说明
1. 提示语在前使用冒号(:)
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2. 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3. 提示语在后使用句号(。
)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示范
1. 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妈?精彩极了!”
2.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3.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练习四下
1.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p37
2. 天哪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P37
3. 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 P53
4.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P127
5. 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P129
6. 别再啰嗦了魔鬼说道反正你是非死不可的 P156
作业
提示语在不同位置各写两句。
四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如何正确运用课文中的标点符号在语文学习中,标点符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使文字更具有表达力和准确性。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如何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重点预习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标点使用技巧。
一、句号(。
)句号是我们日常写作中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用于表示陈述句、命令句、说明句等句子的结束。
在写作时,我们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意思,合理运用句号。
句号处于句子的最后,后面没有任何符号。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
”、“请你帮我拿一本书来。
”等。
二、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是用于提问和表示强烈感情的标点符号。
问号可以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表示询问的意思。
例如:“你几点起床?”、“今天天气好吗?”等。
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例如惊讶、喜悦、怀疑等。
例如:“多么美丽的花园!”、“我太累了!”等。
三、逗号(,)逗号是连接句子成分、分隔句子成分或句子之间的常见标点符号。
它在写作中起到分隔和连接的作用,可以使句子更清晰、易懂。
逗号的使用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不能滥用。
例如:“小明很勤奋,成绩一直很好。
”、“那只小猫又小,又可爱。
”等。
四、双引号和引号双引号和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语或表示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使用双引号和引号。
在引用别人的话语时,需要用双引号将其括起来。
例如:“她说:‘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那个单词的意思是“快乐”。
”等。
五、顿号(、)顿号是用于列举句中成分的标点符号。
在写作中,当我们需要列举多个事物或成分时,使用顿号进行分隔,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我喜欢的运动有游泳、跑步、篮球。
”、“他会唱歌、跳舞、画画。
”等。
六、分号(;)分号是用来分隔句中具有一定意义的成分的标点符号。
分号比逗号停顿长,句子之间的关系紧密。
在写作中,我们需要注意使用分号使句子更加连贯。
提示语在前面、在中间、在后面标点的使用一、教学目标了解语言描写中提示语位置的三种情况,会给这三种情况下的语句加上合适的标点。
二、教学过程(一)寻找课文中的提示语,导入新课安排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提示语,总结提示语的特点。
提示语就是“某人说”或“某人怎样地说”等之类的句子。
(二)提示语的定义语言描写中的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
(三)举例分析提示语位置的三种情况的标点使用1.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的后面加冒号,后面的话语用引号(“”)引起来。
例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分析略)2.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的后面加逗号,两头的话语用引号(“”)引起来。
例“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分析略)3.提示语在后面提示语在后面,提示语的后面加句号,前面的话语用引号(“”)引起来。
例“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分析略)注意:说话人的语言要根据停顿和语气等加上恰当的顿号(、)、逗号(,)等句中点号和句号(。
)、感叹号(!)、问号(?)等句末点号。
(四)练习巩固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2.□啊□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3.□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里穷啊□我激动地说□(五)课堂小结三、布置作业分别给提示语位置的三种情况写一句话。
四、板书设计句子的前面提示语后加冒号 句子的中间 提示语后加逗号句子的后面 提示语后加句号黔江区黄溪镇中心小学校 向业兴 2017年5月9日。
提示语在不同位置标点符号变化规则一.如果是直接引用,那么:提示语在前,后面用冒号和双引号(:“”)小明说:“今天好热啊,你都出汗了。
”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后用逗号,前后都要用双引号(“”,“”)“今天好热啊,”小明说,“你都出汗了。
”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
)“今天好热啊,你都出汗了。
”小明说。
二.练习题。
1.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3.小华说□□我的《儿童时代》先借给你看□□4.妈妈对我说□□我今晚要加班,不回家吃饭了□□5.小华对小丽说□□明天我们班要参加区文艺会演,我得早点到校排演□□6. □还不快去写作业?又要找打啊□□妈妈对着看电视的我大吼,眼睛里流露出愤怒□7. □差一点就写完了,烦不烦□□这样的老妈真让我郁闷,我气急败坏地喊着□8. □烦我了,是不是?花我钱的时候烦不烦啊□□妈妈又拿这句我深恶痛绝的话来刺激我□9. □老师,我要上厕所□□小新把手高高举起,屁股也离开了凳子,大声对老师说□10. □不行,现在是上课时间,刚才下课怎么不去□□老师显然很生气,质问道□11. □下课时间那么宝贵,用来上厕所多可惜呀□□小新竟然把歪理说得理直气壮□1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妈妈顿了顿又说□□要好好保护眼睛呀□□13. □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14. □安静□□老师大声说□□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15. □不,安利柯□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吧□□16. □去,我也去□□伯父笑着说□□她没见过柚子,我也40年没吃过柚子了,我们都得了思柚病□□17. □用处可大了□□服务员说□□客人在这里一登记,电脑就把他记住了□□18. □回去不用着急了□□巴果茨基说□□我们不必走那条险路了□□19.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20.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21. □小明,你要认真想想□□王老师严肃地说□□你这样做,应该吗□□。
提示语位置不同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教学目的:了解句子中说话人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并学会使用。
教学重难点:了解句子中说话人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并学会使用。
教学过程:一、读句子,发现规律。
1、出示说话人分别在前、在中、在后的三个句子。
我说:“这里的好!”“喂!”她轻轻地对我说,“我们的乐队里又增加了一只口琴,你听见了吗?”“我们不能无谓地死。
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
”杨靖宇深情地说。
2、师提示:注重一下这几个句子,它们都是写人物的语言,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之处?3、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试着发现规律。
4、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生:我发现,说话人在前面的时候,提示语后面用的是冒号。
生:我还发现,说话人在中间的时候,提示语后面用的是逗号,而且要把人物前后说的话分别加上引号。
生:我还发现,说话人在后面的时候,提示语后面用的是句号。
5、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是的,引用人物的话有三种常用的不同方式,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语句我们能够叫它们为提示语。
提示语的位置能够在前,能够在后,能够在中间,提示语后面的标点是有变化的。
6、出示儿歌,齐读: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
二、巩固并使用。
1、巩固。
(1)出示提示语位置不同的几个句子,学生试着加上标点符号。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2)学生判断,并说出理由。
2、使用: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创设情境,试着使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写一两句人物的对话。
三、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提示语位置不同的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板书设计:提示语位置不同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