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左与右沪教版 (18)
- 格式:ppt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26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左与右一、教学目标1.了解左右的概念,认识左右方向;2.能够区分、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并进行简单的描述;3.开发孩子的左右模式思维,提高孩子的方向感和空间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左右概念的传授和模拟操作训练;2.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具备将左右概念转化为具象化的空间位置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1.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左右的概念和定义;•左右的区分和方位描述;•左右的操作模拟及训练。
2. 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堂表现课堂开始,教师通过自我介绍及询问孩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询问孩子认知的左右、示范孩子跳左脚、右脚,来引入左右的概念。
第二步:感性认知通过实物展示、教师模拟、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感性体验和掌握左右的概念。
可以选择儿童最为熟悉的自己身体的左右、方向标识、地球公转等事物进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多元化感受。
第三步:讲解定义和反复练习在学生建立起感性认知的基础后,可以进一步解释和讲解左右的定义和区分。
为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左右概念的掌握,教师可以辅以多种模拟操作和互动游戏训练,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左右的认知。
三、教学方法结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对数学感性认知的要求,采用感性认知、模拟操作、互动游戏等多种方法,帮助孩子全面理解并掌握左右的概念。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作业提交、口头表达、实物操作等多种方式,对一年级学生掌握左右概念和运用能力进行评估。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与指导,注重巩固与提高,通过审视与反思,不断优化授课方式与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左与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左右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辨认方向。
2.培养学生精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左右配合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过程中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思考和了解左右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左右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左右配合协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感知、领会和运用左右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拿出一个木头的三角木棒,让学生把它拿在手里,让学生感觉它的大小和形状。
然后老师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木头的三角木棒。
”老师再进一步问:“它的哪一边是左边,哪一边是右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左右的概念。
2. 游戏环节(1)左右挑大橘子游戏目的:让小朋友根据老师的指令,迅速找到大橘子。
游戏规则:老师准备好两种大小的橘子,然后将其中一个放在左边,将另一个放在右边,或者将两个放在同一侧(左边或右边)上。
然后,老师开始指令小朋友:“找一个大橘子,它在左边”、“找一个大橘子,它在右边”、“找一个小橘子,它在左边”……每个指令的时间限制为5秒钟。
小朋友听到指令后,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并拿起正确的橘子,拿起正确的橘子得一分,拿错的扣一分,时间到后,得分最高者为胜利者。
游戏结束后,老师请小朋友来整理橘子,并归纳讨论在游戏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2)左右比拼快游戏目的:培养小朋友们的左右配合协作能力。
游戏规则:老师拿出两个木棍,一个放在自己的左边,一个放在右边,小朋友们围成一圈排队依次经过老师面前,每个小朋友要快速地拿出与老师相反的那个木棍。
拿错或漏拿扣一分,拿对的得一分,时间到后得分最高的为胜者。
(3)左右塞物游戏目的:让小朋友们锻炼左右配合协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过程中的注意力。
游戏规则:老师将左右两边各放一个圆形硬币,要求小朋友迅速把左边的硬币拿起来,放在右边,右边的硬币拿起来,放在左边。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左与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左」和「右」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使用「左」和「右」知识来区分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能够简单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左右」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案、教辅资料。
2.学生准备:课本《新与右》、作业本、文具。
三、教学流程3.1 导入环节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以生动的例子介绍左右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2 学习环节1.通过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左」和「右」的概念。
2.向学生展示使用「左」和「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的具体方法,并进行一些示范。
3.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3 练习环节1.利用教辅资料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用实物去演练「左」和「右」的应用。
2.对学生的活动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其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3.4 总结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
2.学生自行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检查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活动处理能力。
2.通过课堂问答的形式,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对作业本上的作业进行评估,评估学生知识掌握深度。
五、教学重点1.点名及介绍「左」和「右」的概念。
2.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六、教学难点1.利用教辅资料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用实物演练「左」和「右」的应用。
2.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深度。
七、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左」和「右」的应用场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带领学生将所学知识延伸到其他相关知识点,例如上下、前后等方向的概念。
八、课后作业1.作业本 P12 - 14 页中的作业。
2.体验生活中「左」和「右」的应用,记录感受和思考。
九、教学体会在讲授本节课时,我发现学生对于「左」和「右」的概念和应用并没有很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而在本节课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让学生从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左与右》(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左与右”的概念,让学生能够辨别自己的左右手,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
同时,通过学习左右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左与右”的基本概念,能正确区分自己的左右手。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
3. 让学生了解左右对称的概念,培养审美观念。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左右概念的混淆。
2. 判断物体左右位置时的观察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左右手模型、左右对称的图片或实物。
2. 学具:左右手图片、左右对称的剪纸或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展示左右手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左右手。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左手右手”游戏,加深对左右概念的理解。
二、基本概念学习1. 老师讲解“左与右”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左右手的位置。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左右手”体操,巩固左右概念。
三、观察与判断1. 老师出示一些左右对称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判断其左右位置。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判断结果。
四、实践与应用1. 老师出示一些左右不对称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判断其左右位置。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左右概念。
五、总结与反思1.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左右概念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老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左与右的概念2. 左右手的区分3. 左右对称的观察与判断4. 实践与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左与右》练习题。
2. 观察家里的物品,判断其左右位置,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左右概念,并能正确判断物体的左右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上、中、下、左、中、右》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上、中、下、左、中、右六个方位词。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上、中、下、左、中、右六个方位词。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方位词。
2.实物或图片,用于让学生辨别方位。
3.小组活动准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玩具,提问:“这个玩具在哪里?”引导学生用“上、中、下”等方位词回答。
(二)基本概念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圆圈,分别标出上、中、下、左、中、右六个方位。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出这六个方位词,让学生熟悉这些词汇。
3.教师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演示,让学生辨别方位。
(三)实践操作1.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进行活动。
2.活动内容:学生在教室里找到上、中、下、左、中、右六个方位,并用这些方位词描述教室里的物品。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
(五)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用上、中、下、左、中、右六个方位词描述家里的物品。
2.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反馈给教师。
五、教学反思2.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方位词的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3.小组活动时,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仍需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4.作业布置环节,要求家长签字确认,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家校合作。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中,多使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针对方位词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知识。
3.在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刻理解并准确运用上、中、下、左、中、右六个方位词。
左与右(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左、右的概念。
2.能够准确地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够应用左、右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左、右的概念。
2.左、右的应用练习。
三、教学重点
1.左、右的概念。
2.能够准确地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四、教学难点
能够应用左、右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1. 热身阶段
先向学生介绍一些物体的位置,然后提问:“这个物体在哪里?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引导学生观察和判断物体位置。
2. 讲解阶段
1.认识左、右的概念。
通过展示物体的不同位置,引导学生了解左边和右边的概念。
2.左、右的应用练习。
通过小组活动和个人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左、右的概念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3. 结束阶段
给学生留作业,要求他们在家里观察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位置,并用左、右来描述。
下节课再进行相关练习和讲解。
七、教学评估
1.课堂练习,观察学生掌握情况。
2.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左、右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概念。
在下节课中,可以继续加强学习,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左、右的应用。
沪教版小学数学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浩瀚的知识海洋伴你成长,每天都有新的进步!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吧!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⑴能说出自身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
⑵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2. 教学重点/难点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游戏:认识自身躯干左右位置关系。
⑴规则:听口令,做动作举右手,举左手;伸出右手指指右边;伸出左手指指左边;伸出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右眼;伸出你的左手,拉拉你的左耳;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
⑵问:刚才我们做了什么游戏呀?小结:左和右是表示位置的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位置有关的知识。
(出课题)“左与右”二、新课探索:探究一1、师:我们每个人在平时生活、学习、劳动中都有自己的习惯,那你平时在活动中使用哪只手次数比较多呢?(或者说习惯用哪只手)师:老师这里有两幅图:仔细观察并说说哪个是左?哪个是右?学生交流、讨论2、师:那么我们怎样判断左与右,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交流、讨论师小结:将自身的位置调整到与照片中的位置相同,再判断。
3、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位置,以自己为参照物分别左与右然后说一说你的左边是谁,你的右边是谁?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学生交流师归纳小结:确定左右的位置要看你站立的方向,方向不同的时候,所指的左右也不同。
左与右是相对的。
探究二师:我们现在围成一个圈,有没有找到老师坐哪里?我的左边坐着谁,我的右边坐着谁?每个人的左边和右边分别坐着谁?小组合作交流师:摄影师叔叔把许多小朋友的身体部位都拍了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照片,好不好?师:请你仔细观察,看一看都拍了图上小朋友的哪一部分?想一想是左还是右?想好了就请填一填。
师小结:观察物体左与右,可以借助自己的身体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再判断.三、课内练习1、练习一⑴通常情况下,我们用()手写字。
⑵通常情况下,男同学衣服的钮扣在()边,女同学衣服的钮扣在()边。
左与右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P46~P47教学目标:1、认识自身躯干上的左右位置。
2、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3、能说出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4、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能从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过渡到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
教学难点:能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歌曲引入听歌曲,找方位词,引出课题。
二、获取新知1、初步感知左右。
(1)出示图片“小朋友在写字”,判断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2)请学生举起拿铅笔的手,介绍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拿铅笔,把这只手称为右手,和右手同方向的这一边叫做右边,和左手同方向的这一边就叫做左边。
2、认识自身躯干上的左右位置。
(1)认一认出示图片“小亚在吃饭”,判断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出示图片“小丁丁穿上了鞋”,判断哪只是右脚?哪只是左脚?(2)说一说师: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像左手右手、左脚右脚这样成对出现的左与右吗?(3)P46练习带做第一幅图,第二、三两幅独立完成,校对:将自身的位置调整到与照片中的位置相同,再判断。
(4)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右手,举左手;向左看,向右看;伸出右手指右边;伸出左手指左边;伸出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右眉毛;伸出你的左手,拉拉你的右耳;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
3、认识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像这样介绍:我是________,我的左边是________,我的右边是________。
4、认识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
(1)小丁丁过马路:哪些物体是向左看看到的?哪些物体是向右看看到的?(2)小巧过马路:哪些物体是向左看看到的?哪些物体是向右看看到的?三、拓展练习1、上楼左转是小巧家,小巧家的门牌号是多少?2、小巧的玩具柜火车的右边是(),左边是()。
篮球在()的右边,在()的左边。
木马在()的左边,()的右边是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