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安全经验分享
- 格式:pptx
- 大小:789.56 KB
- 文档页数:13
平安分享:夏季六防夏季是平安生产事故的多发期,据统计约占全年事故发生率的40%以上。
因而,在这个多事的季节必须严格做好平安生产的预防工作,尤其是在生产和施工交叉作业场所,需加强夏季平安管理。
下面结合东方实际情况,将夏季平安生产“六防〞的有关风险与经验进行分享:1、防触电夏季电器、仪表设备因高温易出现损坏、老化、失灵。
对生产现场的电力路线要按施工要求设置,对老化、破损线路要及时更新、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用电管理规定。
〔2〕电气设备进行专项的检查,确保漏保等措施有效。
〔3〕关键检修部位执行专人检修,专人监督,时刻做好防护与防范措施。
〔4〕设备维护保养、检修作业前,必须断电挂牌上锁、并有专人监护。
〔5〕电机等电气设施出现故障,及时上报安排专业电工进行检修,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检修。
2、防雷击夏季是雷雨频发的季节,做好防雷、防静电工作对平安生产至关重要。
防范措施:〔1〕确保厂区防静电设施〔接地线、避雷针、静电跨接、静电释放器〕齐全、有效。
〔2〕阴雨天气不得安排室外登高作业,特别是物流部和生产班组下雨前后不得站立物料垛顶部,以防雷击。
〔3〕请专业单位对厂区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
3、防洪防涝夏季雷雨多,做好防洪防涝工作,以防财产损失和造成人员伤亡。
防范措施:(1)逐一检查并理顺公司所有外排水系统,确保公司排水畅通,坚决杜绝雨季来临时厂内积水现象出现。
(2)对露天堆放原料做好防雨、防浸泡措施。
〔3〕实时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并通知相关单位,提前部署相应防洪准备措施。
〔4〕熟知现场应急处置预案,能够在第一时间正确处理事故事件。
4、防火防爆进入夏季,日照时间延长,阳光照射强度高,气温持续上升,是火灾的易发和高发季节,尤其在高温天气下,对所使用的容器、气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停止使用,以防事故。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平安管理规定。
〔2〕严禁在易燃易爆区域进行动火作业。
〔3〕易燃易爆介质防跑冒滴漏。
〔4〕加强对消防器材〔消防泵、水袋、消防栓、灭火器等〕的维护保养。
冬季安全用电安全经验分享冬季安全用电是每个家庭都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在冬季,由于气温下降,人们使用电器的频率较高,因此必须正确使用电器并注意安全。
下面我将分享冬季安全用电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定期检查家庭电路和电线是否破损或老化,及时更换。
2. 在使用电热毯时,不要将其插在延长线上,以免发生火灾。
3. 使用电暖器时,不要堆放物品在其周围,保持安全距离。
4. 插座不宜同时插入多个电器,以免超负荷使用。
5. 每天睡觉前要确认所有电器已经关闭,确保安全。
6. 使用电炉时,要将锅具稳定放在上面,避免翻倒引起火灾。
7. 当发现电器使用异常或异常发热时,应立即断电并找专业人士检修。
8. 防止电路过载,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它可以及时切断电流,防止触电事故。
9. 在电路发生漏电时,不要乱用电器,应立即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10. 在使用电器时,不要随意拔插电源线,以免被电击。
11. 家里有小孩的要设置安全插座,以免他们误碰电器。
12. 使用电热水壶时,不要让孩子接触热水,以免烫伤。
13. 在插拔电器时,要握住插头,而不是电线,以免电线断裂。
14. 使用电吹风时,不要同时接触金属物体,以免触电。
15. 经常清理电扇或空调的过滤器,以免积尘引起火灾。
16. 避免电器在潮湿地方使用,以免触电。
17. 在炉具上使用电热炉时,不要穿宽松的衣服,以免被引燃。
18. 需要修理电器时,应找专业维修人员,不要擅自动手修理。
19. 安装烟雾报警器和一氧化碳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危险。
20. 避免将电线暴露在外面,以免被小动物啃咬引起安全事故。
21. 避免使用劣质或假冒电器,选择正规品牌。
22. 使用电熨斗时,不要离开,以免引起火灾。
23. 不要在电器上堆放易燃物品。
24. 按照电器使用说明书来正确使用电器。
25. 使用不带保护接地的电器时,不要接触金属物体,以防静电产生触电事故。
26. 电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要进行保养和清洁,以保持其正常运转。
1 感应电的来源人们往往存在这样一种意识:只有接触到高压线路才会触电,因而对高压输电线路附近没有接触高压线却发生了触电事故的现象迷惑不解,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误区。
因为在高压输电线和高压配电装置周围存在着强大的电场,处在此电场内的导体会因静电感应作用而出现感应电压,当人们触及这些带有感应电压的物体时,就会有感应电流通过人体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电伤害。
大家在书本里都学过,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继而就存在一定的感应电压,当电压在36V 以下是不会对人体有危害,那么感应电到底是不是电?它和普通电流有什么区别?感应电到底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首先引入一个静电感应概念,所谓静电感应就是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这种现象就是静电感应。
当然感应电也是电,本质上与电没什么区别,只是产生电流的方式的区别,从名称上理解就可以了,感应电流是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流,它既然也是电流,就有电流的共性,感应电流是电流的一种,不过感应电流是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
人体所能承受的电压是36V以下,超过了都会对人体有害,只是有的人电阻高对36V以上的反应和电阻低的人不同而以。
2 感应电压对人体的风险就电压来讲,静电是直流电,超过50V就有危险。
但是静电是否危险还要看感应出的电荷的多少才知道,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如果是交流电器或设备上面带电的情况下,严格的讲那不叫静电,而是由漏电流或热接地产生的“泄漏电压”,这个电压一般量起来都在100V以上,但是危险与否要看泄露回路的内阻多大,静电压其实是电荷积累的电位,通常人体可以积累到上万伏的静电压,瞬间的放电最多也只是一个瞬间的电火花,人会有轻微的痛感,因为人体的电容200PF和电阻1500Ω,所谓危害程度也得根据带电物体的电容和电阻决定的。
防静电ESD管理程序培训ESD管理程序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员工了解静电问题的严重性,掌握预防和处理静电问题的技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
以下是一份针对ESD管理程序的培训内容,旨在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和实施ESD管理程序。
一、静电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静电?2. 静电的危害和影响3. 静电产生的原理4. 静电的传导和放电二、ESD管理的重要性1. 为什么需要ESD管理?2. 静电对设备和元件的影响3. 静电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三、ESD管理程序的基本原则1. 设备和元件的防护2. 人员的防护3. 工作环境的防护四、ESD管理程序的具体内容1. ESD工作区域的规划和布局2. ESD设备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3. 人员的静电防护装备和个人防护措施4. 静电检测和监控5. 静电防护培训和教育6. 静电灭除和应急处理五、ESD管理程序的实施和执行1. ESD管理责任人的角色和职责2. ESD管理程序的文件和记录3. ESD管理的例行检查和评估4. ESD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六、ESD管理程序的培训和考核1. ESD管理程序的培训计划和内容2. ESD管理程序的考核和评估3. 培训效果的跟踪和反馈七、ESD管理程序的案例分析和分享1. 典型的ESD管理案例和经验2. 静电事件的应对和解决方法3. 静电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八、ESD管理程序的宣传和推广1. ESD管理程序的宣传和推广活动2. ESD管理程序的宣传材料和宣传方式3. ESD管理程序的口碑和影响力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培训,员工可以全面了解ESD管理程序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掌握静电管理的技能和方法,提高对静电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从而减少静电事件的发生,保护设备和元件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同时,公司和组织也应不断加强对ESD管理程序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员工参与到ESD管理中来,共同为静电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做出贡献。
九、ESD管理程序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1. 针对静电事件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评估2. 建立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对其实施进行规划3. 对员工遵从预防措施与其效果进行检查与监控4. 建立预防措施不足造成的问题进行预案与预防措施5. 对静电风险进行不定时的检查、调整十、ESD管理程序的持续改进和评估1. 定期评估和审计ESD管理程序的执行情况2. 收集静电事件和事故的数据,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3. 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改进ESD管理4. 对ESD管理程序的改进措施进行实施与检查5. 不断提升ESD管理水平,确保ESD管理程序持续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十一、ESD管理程序的培训与落实1. 对员工进行定期的ESD管理程序培训,包括静电知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2. 通过模拟演练,增强员工处理静电事件的能力3. 设立明确的ESD管理程序执行标准,确保员工严格按照执行标准操作4. 加强对新员工的ESD管理程序的培训与教育5. 对培训的成果进行跟踪和评估,确保培训取得预期效果十二、ESD管理程序的文档化1. 建立并完善ESD管理程序的相关文件,包括ESD管理手册、标准操作程序、培训材料等2. 对ESD管理的文件与记录进行统一管理和归档3. 对ESD事件和事故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原因分析4. 建立ESD管理程序执行的文档化体系,确保每一项措施都有明确的记录5. 对ESD管理程序执行情况的文件化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十三、ESD管理程序的监督与执行1. 设立专门的ESD管理团队,负责ESD管理程序的执行、监测和评估2. 建立ESD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对ESD管理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3. 增设ESD管理的监控设备,实时监测静电环境及静电事件4. 建立ESD事件的回报和处置机制,确保ESD事件得到及时处理5. 严格执行ESD管理程序,对违反管理规定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罚与教育十四、ESD管理程序的风险预案与整改1. 建立ESD事件的风险预案,对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ESD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及整改2. 严格执行ESD管理的整改措施,对发生的ESD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与改进3. 加强对ESD整改措施执行情况的监控与评估4. 收集整改措施的效果与成果,在发生ESD事件的时候快速应对5. 在实际中不断积累经验,完善风险预案,并为未来类似事件的应对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最后,公司和组织应该将ESD管理程序视为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对ESD管理程序的宣传和推广,培养员工的ESD管理意识和技能,确保ESD管理程序的有效执行,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静电带来的危害
某君饭局后夜归.。
拍打自家防盗门,在等待了一会进屋,看见夫人捂着鼻子面对后,怒:没喝酒哪有酒气,嫌弃?夫人笑答:不是…在给你开门看门镜时鼻子触碰防盗门被静电给电了一下….。
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静电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若产生的静电没有得到及时的释放,便可能积聚起来最大的危害可产生火花放电、在易燃易爆炸场所会导致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
美国的石化工业从1960年到1975年由于静电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达116次。
日本的全国火灾统计从1962年到1971年10年间每年因静电引起火灾事故约为100起。
我国近年来在石化企业曾发生30多起较大的静电事故:上海某石化公司的甲苯罐、山东某石化公司的胶渣罐及抚顺某石化公司的航煤罐都因静电造成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
静电危害的特点:
1、静电危害的范围较广在静电危险物资的储运过程中。
一旦因静
电放电而引发燃烧、爆炸事故,会造成某一场所、区域、甚至
更大范围内的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2、静电危害的危险大。
静电敏感材料生产、使用、运输过程中,
构成静电危害的条件比较容易形成,一个火花就有可能引发一
次严重灾害。
3、静电危害瞬间即完成,无法阻止,故只能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4、静电的产生与积聚即看不见,也摸不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静电危害的预防:
鉴于以上特点。
杜绝静电危害应以预防为主,把灾害控制在事发以前。
即积极采取各种防静电危害的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在存放易燃易爆炸气体、化学材料、爆炸物等工作环境门口安装防爆人体静电消除器,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演练、和安全防护。
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1.引言1.1 概述静电是在物体表面积聚的静电电荷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
虽然静电可能看起来无害,但它实际上有许多潜在的危害和负面影响。
当静电电荷在物体表面积聚过多时,它可以引发许多问题,包括引发火灾、损坏电子设备、干扰通信信号、影响人体健康等。
为了有效地应对静电危害,人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防止静电的基本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第一,要保持良好的环境湿度。
相对湿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通过使用加湿器等设备,我们可以控制环境湿度,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
第二,要正确选择和使用防静电材料。
在静电敏感的工作环境中,人们应选择防静电材料来避免静电电荷的积聚和释放。
这些材料能够通过导电或抗静电的特性来有效地降低静电的风险。
第三,要正确使用和接地静电消除装置。
静电消除装置可以通过释放静电电荷来减少静电的积聚。
通过正确地使用和接地这些装置,我们可以降低静电对设备和人体的威胁。
第四,要加强静电的预防教育和培训。
人们应该了解静电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防护方法。
通过加强静电的预防教育和培训,我们可以提高人们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从而减少静电风险的发生。
综上所述,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环境湿度、选择和使用防静电材料、正确使用和接地静电消除装置以及加强静电的预防教育和培训。
通过采取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静电的危害,保护设备和人体的安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进行介绍,旨在引导读者了解文章的主要部分和内容安排。
以下是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2. 文章结构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和呈现:2.1 静电的危害:在本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静电对人体、电子设备、化学品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危害。
通过列举真实案例和研究结果,我们将深入探讨静电危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引起读者对静电问题的重视。
2.2 防止静电的基本方法:本节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止静电的基本方法,包括接地、消除静电电荷、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生活静电的产生、危害及消除之我见开门、上下车静电受害者的福音本人深受静电困扰,入冬以来尤为严重。
决定对如何消除静电烦恼展开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永远消除了静电烦恼!决定把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深受静电困扰的同志们!为了给大家的信心和兴趣,我先肯定地告诉大家:别相信所谓的专家提出的貌似合理的建议,说是衣服材质间摩擦、衣服与车座椅摩擦、空调吹气与脱衣服摩擦等导致静电,要求大家更换衣服、座椅材质、下车关门前先摸地等。
实则这些建议一点用都没有,根本没法消除静电的影响,是没有抓住根源,没有抓住重点。
按照专家们的说法难不成开车出门前还得选一套不起静电的衣服换上?下车后先摸地再关车门,难道摸地瞬间就不会受到电击吗?现在我告诉大家如何有效地避免静电伤害-----鞋,鞋是关键,鞋是静电无法消除的根源!你仔细回想一下,是不是你受静电严重困扰时都是困为穿了高绝缘的橡胶鞋?换一双不太绝缘的鞋即可解决!就这么简单!下面我帮大家分析一下我的理论根据。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1、衣服、座椅材质间摩擦产生静电。
我们上小学时就学过,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极电荷。
2、走路时鞋子与地面摩擦也会在人身体上积累电荷。
3、做车时衣物与座椅间摩擦也会产生电荷。
4、空调出风口吹出的干燥空气也会产生电荷。
5、皮肤干燥也会积累电荷。
二、静电为什么会对人体产生困扰:当人体因为各种原因积累了电荷后,身体的某部位去接触另一个导体时就会产生高压放电。
这种放电,虽然电流不大,但电压是极高的,能达到几万伏,瞬间的放电会使人体产生火花电击,让人感觉极不舒服甚至会导致精神压力,比如下车后不敢关车门,不敢去碰单位或商场的金属门把手等。
三、那么如何来消除静电的危害呢?静电的产生是自然现象,无处不在,无法避免,要想研制某种材料全身武装不产生静电那就象研究永动机一样不现实。
所以我们要研究如何让静电释放才是关键!怎样释放?做功,让静电做功!只有让身体积累的高压静电做功,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而不是转化成火花能,就不会对人体产生电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