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宿舍楼改建及绿化规划设计详解
- 格式:pptx
- 大小:24.96 MB
- 文档页数:30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调查分析作者:刘志红吴凡冯冰晶张丽芳解庆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9期摘要:以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为调查对象,对其配置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主要分为校门入口区、教学办公区、休闲娱乐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和道路与水体5大功能分区。
本文分别对各个功能区的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任何高校建设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其校园绿地进行建设。
校园绿地在校园的良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2],而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绿地的质量。
在当前流行的生态型高校的建设中,对绿地植物配置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合理科学的植物配置,可以使校园绿地拥有改善环境、美化校园的多重功能,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健康、美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3-5]。
山西农业大学以“花园式校园”著称,校园绿化率较高,树木种类较多。
随着学校长期的探索和当代高校校园植物配置要求的新变化,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是否合理,成为其建设发展首要关注的问题。
笔者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种类和配置情况做了分析探讨,为学校进一步改善校园绿地植物配置提供理论资料和参考依据,有利于学校构建以植物物种多样性、重视植物色彩和植物季相变化、突显配置的总体效果为特点的校园绿地;有利于学校对校园环境更好的管理。
1 校园自然环境山西农业大学校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处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春干夏热,秋凉冬冷,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9℃左右,1月平均气温-7℃左右,7月平均气温23℃左右。
年降水量540mm,无霜期为140~180d。
2 校园植物概况经调查,山西农业大学校园绿地植物总数为222种,分属50科132属。
其中蔷薇科植物41种,应用最广泛;次之为木犀科21种,豆科14种,忍冬科13种,松科、柏科、卫矛科各8种,其余科都在7种(包含7种在内)以下。
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一、背景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间的建筑竞争日趋激烈。
对于大学校园而言,绿化是其独特的一项优势,它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能够塑造校园的美学和人文特色。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全面的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1. 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 增强校园的人文特色和美学价值;3. 保护和提升校园自然资源;4. 创造良好的校园形象,提升学院声誉。
三、设计原则1. 保持生态平衡,倡导可持续发展;2. 注重生物多样性,引入多种植物物种;3. 考虑校园功能和使用需求;4. 结合学院发展规划;5. 引入现代科技,提升绿化管理效率。
四、设计内容1. 校园景观规划(1)建立起整体规划,在校园不同区域划分不同功能的景观空间,如休闲区、教学区、运动区等;(2)注重景观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便于师生活动;(3)考虑到四季变化,合理安排花卉植物种植的季节和位置。
2. 植物选择(1)注重引进多样性的花卉植物,根据其花期和观赏效果进行搭配;(2)引入耐旱、耐寒和抗病虫害的本地植物,减少对水资源和农药的依赖;(3)根据校园区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树木、灌木、草坪和花坛植物。
3. 绿化设施(1)增加校园内的休闲座椅、雨篷和树荫、小型景观等设施,方便师生休憩和活动;(2)规划自行车道和步行路线,鼓励师生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减少汽车污染;(3)在校园内合理设置垃圾桶、厕所等公共设施,维护校园卫生。
4. 绿化管理(1)建立专门的校园绿化管理团队,负责校园植物的养护和管理;(2)采用智能化系统,监测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水分需求,提供自动化的浇水和施肥控制;(3)开展定期的绿化检测和修剪,保持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五、实施步骤1. 制定详细的绿化规划方案,包括不同区域的景观设计和植物选择;2. 开展必要的土壤改良和绿化工程,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3. 引进适合的植物物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植栽;4. 设置绿化设施和管理系统,保障绿化管理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5. 进行绿化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6. 定期检查和评估绿化效果,根据需要进行修剪和改进;7. 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绿化工作的重视和参与度。
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绿化是很重要的,绿化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利的。
可以净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一】一、指导思想为绿化、美化校园,为师生创建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营造出浓厚的校园宁静气氛,合理分配校园绿化美化分布,环境育人,关心师生身心健康,建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目标全力将可绿化面积进行绿化,将精力放到新开辟出的新可绿化地带。
新增绿化带要和化格调一致,注重基础工作就是长期工作,抓基础要思长远,注重品种搭配,合理栽种,增加垂直绿化面积,建立完整的绿化体系。
将学校可利用的一切条件都挖掘出来,逐步发展、实施,完成规划任务与内容。
三、工作重点1、从我班环境区的实际出发,以我校下发的《关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月活动》的通知为要求进行工作。
2、紧紧以建设标准为依据工作,工作中合情合理调工作重点,将绿化工作的规划任务得以完善。
四、规划设计原则发挥环境区的特点,分块布局绿化,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体现分布均衡,突出重点,尽可能的增加绿地面积,加大覆盖率,没有死角。
阶梯教室的东北角和东南角可绿化,由于地势阴暗,所以要栽种向阴植物。
五、绿化措施1、学习文件,提高思想,统一认识。
结合班主任工作会议,先后传达学习了学校有关绿化美化环境建设的文件精神,及我校绿化方案内容。
认识到开展义务植树和搞好校园绿化,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把植树和育人结合起来,激发师生责任感和积极性,人人动手、个个出力,植树栽花改造学校环境。
2、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根据上级要求,成立绿化领导小组,定期讨论研究绿化美化工作,规划设计绿化方案,使绿化工作做到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组长:xx副组长:xx、xx负责人:xx、xx、xx、xx、xx执行者:xx矿通、矿建全体同学3、列入议事日程,落实措施。
定期把环境区绿化美化工作列入工作日程。
列入班会工作任务的会议内容,定期研究检查情况。
学校的绿色建筑改造方案学校的绿色建筑改造计划一、目标与范围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缺的背景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改造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责任,甚至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份计划的目标就是为学校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改造方案,旨在提升校园环境、提高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学校的运营费用。
目标1. 提高能效:通过引入节能设备和材料,降低学校的能耗。
2. 改善环境:提升校园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增加绿化面积。
3. 提升舒适度:改善教室和公共区域的舒适性,进而提高师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4.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节能措施,减少水电费用。
5. 教育示范作用:为学生提供绿色建筑的教育机会,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范围这个计划将涵盖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和食堂等主要建筑,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外立面的绿色改造2. 节能设备的引入与替换3. 绿色屋顶和墙体绿化4.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5.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和电池储能等)二、现状分析与需求1. 学校现状通过对学校现有建筑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能耗高:学校建筑的能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教学楼和宿舍的照明和空调系统效率偏低。
- 绿化不足:校园绿化面积不够,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导致热岛效应显著。
- 设施老旧:一些教学设备和设施使用多年,急需更新换代。
- 水资源浪费:校园内存在水龙头漏水和用水不当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
2. 需求分析基于现状分析,学校在绿色建筑改造中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提升建筑能效:需要采取措施降低能耗,特别是在照明和空调系统方面。
- 增加绿化面积:提升校园内的绿化水平,以改善空气质量。
- 更新老旧设施:替换旧有设备,引入新技术以提升使用效率。
- 优化水资源管理:引入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详细实施步骤和操作指南1. 建筑外立面的绿色改造实施步骤:- 评估现有外立面:对现有建筑外立面进行评估,确定需要改造的范围。
校园绿化美化规划方案1.绿化空地设计:-每个校区都应有绿地广场,供学生休息、娱乐和活动使用。
广场上可设置凉亭、长椅和草地,提供休闲场所。
-在校园内部的交通岔路口,可以建立绿化环岛,素雅的花卉和常绿植物可以形成美丽的景观,同时起到交通引导的作用。
-在校园的主要道路两旁种植乔木和灌木,为校园增添绿意同时也具有减少噪音等作用。
2.教学楼周边规划:-在教学楼周边设置绿化带,由花草、矮墙和坐凳等构成,提供休闲的场所,同时也可以改善教学楼外观。
-在教学楼的顶层和阳台上可以设置具有抗污染效果的绿化植物,如吊兰、虎尾兰等,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教学楼内部的公共区域,可以设计为类似庭院的绿色空间,种植绿植,让学生在学习间隙有地方放松身心。
3.垃圾桶与花坛结合:-在校园各处适当设置垃圾桶,并与花坛结合起来,给予别人更美的视觉享受。
-垃圾桶的设计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使用树木、花卉等植物作为垃圾桶的底座,以增加校园的绿化面积。
4.园林景观设计:-在校园内适度设置小型园林,如花园、假山、水池等景观,让学生在散步、休憩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合理利用校园内的湖泊和水面,绿化湖岸线,并设置休憩亭、长椅等设施,形成休闲娱乐的绿色空间。
5.绿化植物的选择:-在校园的绿化设计中,应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维护的植物为主。
推荐选择常见的苗木,如榆树、红枫、松树等,以增加校园的森林感。
-同时,可以选择具有季节性变化或者鲜艳花朵的植物作为点缀,如春天的樱花、夏天的杜鹃等,以增加校园的色彩和生机。
6.绿化管理与维护:-进行日常的绿化养护工作,包括浇水、修剪、施肥等,确保校园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
-定期组织园林工作人员对校园绿地进行整理和清理,保持绿化景观的整洁和美观。
-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参与到校园的绿化养护中,提高校园绿化管理和维护的合作意识。
通过以上的绿化美化规划方案,可以提高校园环境的美观性和舒适性,为学生和教职员工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学习和工作空间。
降噪型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配置设计——以山西农业大学家属区为例刘志红;解庆【摘要】绿化降噪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该研究针对山西农业大学家属区的噪音污染问题,结合影响绿化降噪的各因素,在低碳园林理念下,提出了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该区域绿化植物宜选用抗性较强,养护成本低,降噪效果好且固碳能力强的常绿植物,噪声污染源与居住小区间沿围墙种植不小于10 m宽的乔-灌-藤-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带,并合理利用原有大树(古树).注重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关系,注意植物颜色、形态、体量,用孤植、列植、点植、散植的手法合理栽植,使空间对比明显,过渡顺畅,以达到植物与生境的和谐统一.【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3页(P192-194)【关键词】居住小区;绿化降噪;低碳园林;植物配置【作者】刘志红;解庆【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5居住区绿化是居住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居住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1]。
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公路、高速路以及铁路线路越来越多,这些线路呈网状嵌合到城市中,与居民小区的距离愈发接近,由此带来了交通噪音污染问题。
长期处于噪音污染环境下,会损伤听力系统,损害心血管,造成内分泌失调等[2-5]。
绿化降噪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
除直接降噪外,植物的生态效益不容忽视,如净化水体,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净化土壤,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而且能使人消除紧张情绪,放松精神,这是其他消音措施难以匹敌的。
山西农业大学所在的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地理坐标112°28′~113°01′ E,37°12'~37°32′ N,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5~10 ℃,1月最冷,平均气温-6.2 ℃;7月最热,平均气温23.6 ℃。
绿色建筑宿舍的改造方案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减少与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关的污染物的释放。
宿舍楼是大学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供更舒适、健康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对宿舍楼进行绿色建筑的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步:能源效率改造为了提高宿舍楼的能源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智能照明系统和感应器:宿舍楼的走廊、公共区域和房间内安装智能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光照强度来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同时安装感应器,确保只在有人时才开启照明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
2.优化供暖和冷却系统:通过使用高效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宿舍楼的供暖和冷却,减少能源的消耗。
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源,减少对电力和燃气的依赖。
3.采用节能设备和电器:替换老旧的电器和设备为节能型产品,例如节能灯具、节能冰箱等,减少能源的消耗。
第二步:水资源的管理在宿舍楼的改造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节水设备:在卫生间和公共浴室中安装节水花洒、节水马桶等设备,减少用水量。
在公共区域安装感应式自动水龙头,确保水龙头在不使用时自动关闭。
2.收集和利用雨水:在宿舍楼的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然后用于植物的浇水、厕所的冲洗等方面,降低对自来水的依赖。
3.建立水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建立水资源管理系统,监测和控制水的使用量,及时修复漏水问题,减少水的浪费。
第三步: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再利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再利用对于绿色建筑宿舍的改造也至关重要。
1.选择可持续和环保的建筑材料:在宿舍楼的改造过程中,尽量选择可持续和环保的建筑材料,例如可再生材料、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料等,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推行建筑材料回收再利用:将旧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和再利用,例如将旧的木材用于制作家具、将废弃的砖块用于建筑修复等,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四步:建立绿色环境与创造健康空气1.提供室内植物:在宿舍楼的公共区域和房间内增加室内植物,能够增加氧气含量并吸收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概述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思考的场所,绿化规划设计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术氛围的培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详细讨论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包括设计原则、布局、植物选择等。
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在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兼顾生态平衡,尊重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植物多样性。
2. 美学原则:注重景色的美感与整体协调,体现校园文化,并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形象。
3. 功能性原则:要结合校园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绿化空间,适合学生休闲、学习和活动的场所。
布局设计主入口绿化主入口是校园的门面,绿化设计要突出校园的特色和文化底蕴,可结合校训、校讲等元素进行设计。
中心广场绿化中心广场是学生集会、活动的场所,绿化要布局适宜,植物选择要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如四季常青的松柏等。
教学区室外绿化教学区域绿化要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宗旨,可选择多种花草植物进行布局,增加空气质量。
学生宿舍绿化学生宿舍绿化要兼顾私密性和交流性,可采用围合式绿化设计,保护学生的休息空间。
植物选择1. 乔木类:如梧桐、榉树等,可作为大学校园主体景观。
2. 灌木类:如丁香、月季等,可在小区域内进行点缀。
3. 花草类:如牵牛花、勿忘我等,可为校园增添色彩缤纷的景观。
4. 地被植物:如虎耳草、多肉植物等,适宜铺排在道路边缘或草坪绿地。
养护管理1. 定期修剪:保持植物的整洁,不影响周围环境。
2. 施肥浇水:根据植物需求,科学浇水施肥,保持植物健康生长。
3. 除草防虫:定期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保持植物的生命力。
大学校园绿化规划设计方案不仅仅是美化校园环境,更是营造健康、宜居的学习生活氛围。
本设计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绿化设计建议,希望能为各大学参考,并不断完善校园绿化环境,造福学生和整个校园社团。
学生宿舍绿化环境计划一、引言作为学生,我们的宿舍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宿舍缺乏绿化环境,使得宿舍楼变得单调乏味,也无法提供良好的生活氛围。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我们提出了学生宿舍绿化环境计划。
二、绿化的重要性1.1 提升宿舍环境绿化可以给宿舍增添色彩,并为居住者提供美观的视觉享受。
1.2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绿化环境可以净化空气,改善室内气氛,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可行性调查我们对学生意见进行了调查,并咨询了相关专家,得出以下结论:3.1 大部分学生支持绿化宿舍环境。
3.2 宿舍楼周边存在可用空地可以进行绿化。
3.3 绿化不会增加过多的经济负担。
四、绿化计划4.1 选择适宜的植物我们将选择适应室内环境的植物,如仙人掌、吊兰等,以确保它们能够在宿舍内良好生长。
4.2 制定细化的计划我们将根据宿舍楼的结构和空间进行合理的绿化布局,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受益于绿化。
4.3 建立志愿者团队我们将组建一个宿舍绿化志愿者团队,由学生负责绿化工作的实施和维护。
五、项目推进5.1 发起宿舍绿化倡议我们将发起一次宿舍绿化倡议,向全校学生宣传宿舍绿化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绿化计划中来。
5.2 向学校申请支持我们将向学校申请资金和资源支持,以便购买植物和相关绿化材料,并提供培训和指导。
5.3 实施绿化计划在获得资金和资源支持后,我们将根据计划购买植物和相关材料,并组织志愿者团队实施绿化工作。
六、宣传与教育6.1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我们将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向全校师生介绍绿化计划,并展示宿舍绿化的成果。
6.2 开展宣传活动我们将开展宿舍绿化主题的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等,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6.3 教育宿舍居民我们将组织培训班,教育宿舍居民如何正确照料和养护绿化植物,以保证绿化计划的持续发展。
七、效果评估7.1 定期检查和维护我们将定期检查宿舍绿化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以确保绿化环境的良好状态。
学校建筑绿化改造方案设计1. 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建筑的园林绿化变得愈发重要。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体验感。
因此,对学校建筑绿化进行改造和提升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2. 现状分析目前,学校建筑的绿化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校园绿化空间利用率低,很多角落被浪费、被忽视。
二是绿化植被种类单一,缺乏景观层次感和变化。
三是树木容易老化、病虫害较多,影响美观和健康。
因此,需要从规划、设计、种植、管理等方面全面优化学校的绿化。
3. 设计理念本次绿化改造方案的设计理念是“生态、可持续、美观”。
通过合理规划绿化空间、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植被、提高树木管理水平,打造一个宜人宜人的校园环境。
4. 方案设计4.1 绿化规划根据学校现有的建筑结构和地形地势,将学校整体空间分为几大区域,每个区域设立不同类型的绿化空间。
教学区设置花草丛、错落有致的大树、小径等,形成宁静优美的学习环境;运动区设置开阔的草坪、植被覆盖率高的地面,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生活区设置儿童游乐设施、休闲长廊、草坪等,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4.2 植被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校园绿化的植被种类。
比如,选择抗旱耐寒的树木、草坪覆盖率高的植被和优美花卉等,打造一个四季有景、绿意盎然的校园。
4.3 树木管理加强树木的管理工作,定期修剪、除虫、施肥等,确保树木的健康状态。
同时,根据校园实际情况,修建固定根系的树木保护装置,避免树木倒伏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4.4 绿化建设在设计中考虑到节水、节能、环保等因素,采用生态绿化材料、低耗水、抗旱的植被,并在校园中设置太阳能供电装置、雨水收集系统等,实现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 结果和成果通过对学校建筑绿化的改造,校园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更好地学习、生活和成长,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同时,学校的形象和吸引力也得到了加强,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这所学校。
学校宿舍绿化计划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绿化计划。
绿化能够美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宿舍绿化计划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一,绿化计划的背景与意义。
现代城市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使得城市空间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绿化计划可以改善宿舍环境,提供更多绿色空间,增加校园景观,让学生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绿化计划对学生健康的积极影响。
学生们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而学校宿舍是他们的家。
研究表明,绿化环境可以减少学生们的压力和疲劳感,提升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一片绿树葱茏的环境能够带来放松和舒缓的感觉,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休息和充电。
第三,绿化计划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绿化计划可以增加宿舍区域的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尘埃的积累。
树木和绿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益于空气的新陈代谢。
此外,绿化计划还可以增加降雨的滞留时间和量,起到一定的保水和防洪作用。
第四,绿化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方式。
学校宿舍绿化计划的实施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规划,确定可行的绿化方案。
其次,筹集资金和人力资源,组织相关的工作小组,并与相关部门合作。
最后,根据实施计划,逐步进行植树、草坪铺设等工作。
第五,绿化计划的具体内容与设计。
在确定绿化计划的具体内容时,应根据宿舍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可以选择适宜的乔木和灌木,植物的选择要根据宿舍区域的景观需求和植物的适应性进行合理搭配。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草坪铺设、花坛建设等,增加景观效果。
第六,绿化计划的管理与维护。
绿化计划的实施并非只限于植树造林,更重要的是后续的管理与维护。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绿化管理团队,负责植物养护、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工作,确保绿化效果的持久和良好。
第七,绿化计划对学生的教育启示。
校园建筑绿色化改造方案校园建筑绿色化改造方案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化建筑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趋势。
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应该承担起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责任,推进校园建筑的绿色化改造。
本文将从建筑材料、可再生能源、节能措施和建筑设计四个方面,提出校园建筑绿色化改造方案。
首先,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实施绿色化改造的基础。
目前,传统建筑材料中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应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
例如,在墙体的选择上,可以使用轻量、保温性能好、可回收的砖块代替传统的实心砖;在地板材料上,可以选择使用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木地板代替地板砖。
此外,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还应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维修方便性。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是校园绿色化改造的重要内容。
目前,太阳能和风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在校园建筑改造中,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来为建筑供电。
通过合理安装这些设备,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第三,节能措施是校园建筑绿色化改造的重点。
通过改进校园建筑的保温性能、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校园建筑的能源消耗。
例如,在保温方面,可以采用保温材料对建筑墙体、屋顶和地板进行绝缘处理,减少室内外热交换;在照明方面,可以使用节能灯具和感应开关来降低照明能耗;在空调系统方面,可以采用高效的新型空调设备,减少能耗。
此外,可以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对校园建筑的用电、用水和用气等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建筑设计也是校园绿色化改造的重要环节。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尽量减少土地利用和资源消耗。
例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可以选择植物多样性丰富的植被,增加绿色植物的面积,提升空气质量。
另外,在建筑形状和朝向的选择上,应根据太阳的高度和光线的方向来设计,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的效果。
学校建筑绿化改造方案学校建筑绿化改造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周边的建筑越来越多,导致很多学校的绿化面积日渐减少。
然而,学校建筑的绿化对于学校的环境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改善学校的绿化状况,提高学校的环境质量,我制定了以下的学校建筑绿化改造方案。
首先,应该在学校建筑的周边进行绿化改造,增加绿化面积。
根据学校周边的空地和条件,可以采取种植草坪、花坛、树木等方式进行绿化。
草坪可以用来为学生提供活动和休息的场地,花坛可以种植各种各样的花卉,增加学校美化的效果,而树木可以为学校的环境提供阴凉和净化空气的功能。
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可以使学校的环境更加宜人,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其次,应该加强学校建筑的绿色设计和绿色建材的使用。
在学校建筑的设计和装修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绿色环保的原则。
比如,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设计师也可以考虑将建筑和绿化结合起来,比如在建筑物的顶部设置绿化屋顶,或者使用透明材料来增加自然采光。
这样不仅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美丽的环境,还可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此外,还可以在学校建筑中设置各种各样的绿化设施,提高学校的绿化水平。
比如,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墙上设置垂直绿化系统,增加绿色的面积。
垂直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建筑外观,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此外,还可以在学校建筑的屋顶上建设花园,供学生休息和观赏。
最后,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绿化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组织绿化志愿者团队,定期进行绿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绿色环保的意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绿色科普讲座,向学生普及绿化知识,让他们了解到绿化对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爱护学校的绿化环境,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绿化建设中去。
总之,学校建筑的绿化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加强建筑的绿色设计和绿色建材的使用,设置绿化设施以及加强绿化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环境质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山西农业大学新建学生公寓设计概况
王霞玉;王比君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02(028)010
【摘要】根据山西农业大学的地理条件和现状,在新建的学生公寓楼设计中进行合理选址,强调功能设计的运用性,在造型和色彩设计上做到与周边建筑协调,并充分考虑了结构的可靠性和保温、节能效果,成为校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总页数】2页(P3-4)
【作者】王霞玉;王比君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1.2
【相关文献】
1.山西农业大学新建职工住宅楼室内流场的CFD分析 [J], 刘艳红
2.“书院”模式下学生公寓的建筑设计--浅析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1~13#学生公寓楼设计 [J], 彭敏;万莉
3.浅谈山西农业大学新学生公寓设计 [J], 王比君
4.现代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公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J], 李龙
5.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概况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城高校校园绿地规划浅析孙凤萍(山西省林业干部学校,山西太原030012)应用生态学原理阐述高校校园绿化的重要性,针对省城部分高校校园绿地规划现状,提出在新形势下高校校园绿地规划以及文化广场设计的一些见解,高校校园绿地规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校园绿地;规划设计对调节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
1.3调节气候1.3.1调节气温。
树木在有效减少阳光对地面直射的同时,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来的水分、制造养分。
尤其在夏季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低3~5℃,而较建筑地区可低10℃,在浓密成荫的行道树下效果更为显著。
据测定:炎夏裸露地表温度远超气温,空旷广场在1.5m 高度气温为31.2℃时,地面最高温度达43℃,而绿地中的地温要比空旷广场低的多,一般可低10~17.8℃。
1.3.2提高空气湿度。
树木能蒸腾水分,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据统计,1hm 2阔叶树林在夏季能蒸腾2500t 的水,相当于同等面积的水库蒸发量。
另据数据显示,森林中空气的湿度比校园高38%,公园中空气的湿度也比校园其他地方高27%,足见校园绿化的重要性。
1.4减低噪音茂密的树林能吸收和阻挡噪音。
据测定,40m 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
且树叶表面粗糙的毛孔和气孔具有吸收噪音的功能。
1.5杀死细菌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方面是由于绿化地区空气中的灰尘减少,从而减少细菌;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植物本身有杀菌作用,如地榆、刺柏林等。
2省城高校校园绿地环境现状2.1与周边地区相比,大部分高校校园绿化水平相对较高绿地覆盖率达到50%以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环境亮点。
2.2绿地环境用地总量不足,布局不均特别是部分学校新建校区缺乏一定规模的集中绿化用地,使生态效应不能有效发挥。
一些学校将高品质、上规模的绿化集中于教学区、活动区,而宿舍区缺乏绿地面积。
一些空间节点缺乏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