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新旧规范轴载换算
- 格式:ppt
- 大小:7.69 MB
- 文档页数: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50-2004条文说明2004年9月16日1 总则1.0.1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交通量激增和重载车增多,对路面设计和施工是一个挑战。
为提高路面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减少早期损害,总结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吸纳新的科研成果,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1.0.3路面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纯地厚度计算。
因原材料性质决定沥青混合料或各种基层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各种混合料的性质决定了各结构层的路用性能,所以,材料直接影响路面质量与耐久性。
各结构层的组合与当地的气候、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组合,使路面获得经济、耐久效果。
厚度计算与材料设计参数取值直接相关,没有实测材料参数厚度计算缺乏依据。
若缺原材料调查,无合理材料单价,可导致变更设计,突破投资。
故设计人员应重视材料调查,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材料,防止简单地套用路面结构,把设计变成是厚度计算。
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 调查与收集有关交通量及其组成资料,积极开展轴载谱分布的调查、测试工作;2 收集当地气候、水文资料,了解沿线地质、路基填挖及干湿状况,通过试验或论证确定路基回弹模量;3 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路用各种材料的调查,并取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路面各结构层所需的材料;4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并测试、确定材料设计参数;5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采用专用程序计算厚度;6 对路面结构方案进行概算、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初期投资或长期成本寿命分析,提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初期投资、营运中的维修、养护费用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预估模型,希望有条件的设计、科研单位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资料。
7 认真做好路面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设计,使路面排水通畅,路面结构内部无积水滞留。
1.0.4 该条文仅增加了路面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设计中应注意废弃料的处理,不能污染环境。
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方法
你看啊,在马路上跑的车各种各样,车的重量、轴数都不一样。
这不同的轴载对沥青路面的损害程度也不同呢。
就像小蚂蚁踩在地上和大象踩在地上,留下的印子肯定不一样呀。
那轴载换算呢,就是想办法把这些不同的轴载都换算成一种标准的轴载,这样就方便咱们去评估路面到底能承受多少压力啦。
通常呀,咱们会把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作为标准轴载。
为啥选这个呢?这就像是在一群小伙伴里选了个代表,这个代表比较典型呗。
对于不同的轴载,换算的时候有个公式。
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魔法咒语一样。
简单来说呢,它会考虑轴载的大小、轴型这些因素。
比如说,一个很重的车轴,它对路面的破坏肯定比轻的车轴大很多。
这个公式就会根据这个道理,把重轴载换算成相当于多少个标准轴载。
这里面还有个指数,这个指数就像是一个小杠杆,它会根据路面的结构类型来调整换算的比例。
如果路面比较薄,比较脆弱,那这个指数就会让重轴载换算后的值变得更大,因为薄路面更容易被压坏嘛。
咱们再来说说轴型的影响。
单轴和双轴对路面的压力分布就不一样。
双轴就像是两个人一起踩在地上,和一个人踩在地上的脚印形状、深浅都有区别。
在换算的时候,也得把这个差别考虑进去。
知道了轴载换算方法,对修路、养路的人可太重要啦。
就像厨师得知道每种食材放多少量一样,修路的人得知道路面能承受多少轴载,这样才能把路修得又结实又耐用。
要是不换算好,路可能没修多久就坑坑洼洼的啦,到时候咱们开车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颠得难受。
新旧规范轴载换算对比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交通量的组成表1 交通量的组成和汽车数据参数2. 荷载等级的确定指标:根据规范1规定,以设计的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的拉应力作为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是,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规范3.1.7得,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1.2710根据规范规定,又以半刚性材料的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的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1.2710综合上面的2种情况,取最重的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1.2,该题按车型可分为1类车、2类车、3类车和5类车,1类车不需要考虑轴载换算;改建设计应采用水平一,新建路面设计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水平二是当地经验值,故采用水平三;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4,无实测数据时方向系数在0.5~0.6范围内选取,本题选用0.5;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5,车道系数取0.4;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6,该题TTC分类取TTC5,2类车类型分布系数取9.9%,3类车取42.4%,5类车取0.0%;根据规范,各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EALF——m类车辆中非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式中:mlmh EALF ——m 类车辆中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l PER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mh PER ——m 类车辆中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
初始年设计车道日平均当量轴次1N式中:AADTT ——2轴6轮及以上车辆的双向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DDF ——方向系数; LDF ——车道系数;m ——车辆类型编号;m VCDF ——m 类车辆类型分布系数;m EALF ——m 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Asphalt Pavement2006- 1 - 1 发布 2006 - 1 - 1 实施目次1 总则2 术语及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一般规定3.1 交通量3.2 路用材料的技术要求4 结构层与组合设计4.1 结构层设计4.2 结构组合设计5 路基与垫层5.1 路基回弹模量5.2 垫层与抗冻设计6 基层、底基层6.1 半刚性基层6.2 柔性基层6.3 刚性基层7 沥青面层7.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7.2 沥青贯入式路面与表面处治8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9 改建路面设计9.1 一般规定9.2 沥青路面加铺层9.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10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11 排水设计及其他路面工程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其他路面工程附录A 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示例A.1 基本资料A.2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A.3 路面厚度设计附录B 气候区有关资料附录C 沥青面层矿料级配与沥青贯入式面层表C.1 各种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表表C.2- C.3 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表C.4 表面加铺拌和层时贯入层部分的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 表C.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附录D 无结合料材料的级配组成表D.1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表D.2 级配砾石结构层的级配组成附录E 材料设计参数参考资料表E.1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表E.2 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表E.3 碎砾石土设计参数附录F 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F.1 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表F.2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附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4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事业的需要,应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努力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使路面工程在设计年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耐久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JTG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Asphalt Pavement2006- 1 - 1 发布 2006 - 1 - 1 实施目次1 总则2 术语及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一般规定3.1 交通量3.2 路用材料的技术要求4 结构层与组合设计4.1 结构层设计4.2 结构组合设计5 路基与垫层5.1 路基回弹模量5.2 垫层与抗冻设计6 基层、底基层6.1 半刚性基层6.2 柔性基层6.3 刚性基层7 沥青面层7.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7.2 沥青贯入式路面与表面处治8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9 改建路面设计9.1 一般规定9.2 沥青路面加铺层9.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10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11 排水设计及其他路面工程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其他路面工程附录A 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示例A.1 基本资料A.2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A.3 路面厚度设计附录B 气候区有关资料附录C 沥青面层矿料级配与沥青贯入式面层表C.1 各种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表表C.2- C.3 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表C.4 表面加铺拌和层时贯入层部分的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 表C.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附录D 无结合料材料的级配组成表D.1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表D.2 级配砾石结构层的级配组成附录E 材料设计参数参考资料表E.1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表E.2 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表E.3 碎砾石土设计参数附录F 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F.1 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表F.2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附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4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事业的需要,应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努力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使路面工程在设计年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耐久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新老规范轴载换算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新旧规范轴载换算对比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1.交通量的组成表1 交通量的组成和汽车数据参数2. 荷载等级的确定指标:根据规范规定,以设计的弯沉值和沥青层层底的拉应力作为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是,)/(26.2792)(135.4211d P Pn C C N Ki i i 次==∑= 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规范得,)/(0118.14.026.2792365089.0]1)089.01[(365]1)1[(7151车道次⨯=⨯⨯⨯-+=⨯-+=ηγγN N t e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710⨯)根据规范规定,又以半刚性材料的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作为设计的指标:路面开通时第1年的双向的日平均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 24.3692)(182'1'1d P Pn C C N Ki i i 次==∑= 设计的年限内的1个车道上的累计的当量轴次,由公式计算得,)/(101.014.0 24.3692365089.0]1)089.01[(365]1)1[(7151车道次⨯=⨯⨯⨯-+=⨯-+=ηγγN N t e属中等交通等级。
(3610⨯~710⨯)综合上面的2种情况,取最重的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该题按车型可分为1类车、2类车、3类车和5类车,1类车不需要考虑轴载换算;改建设计应采用水平一,新建路面设计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水平二是当地经验值,故采用水平三;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无实测数据时方向系数在~范围内选取,本题选用;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车道系数取;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该题TTC 分类取TTC5,2类车类型分布系数取%,3类车取%,5类车取%;根据规范,各类车辆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 ml ml mh mh =+EALF EALF PER EALF PER ⨯⨯式中: ml EALF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h EALF ——m 类车辆中满载车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ml PER ——m 类车辆中非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mh PER ——m 类车辆中满载车所占的百分比。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沥青路面轴载指的是沥青铺设的道路表面能够承受的车辆轴载荷重。
在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了解和计算沥青路面轴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确保道路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轴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 轴载定义:轴载是指车辆通过沥青路面时对路面产生的荷载。
它通常以单位轴重进行计量,单位轴重的定义是一辆车的重量除以车辆的轴数。
2. 轴载计算方法:轴载计算一般以等效单轴荷载计算为基础,即将多轴荷载等效为单轴荷载,根据裂缝和疲劳损伤的影响,确定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二、轴载计算的相关参考内容:1. 地面分类:根据道路使用和地面基础的不同,轴载计算通常需要分为不同的地面分类,例如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等。
2. 车辆类型和参数:不同类型车辆对沥青路面的轴载荷载有不同的影响。
主要考虑的车辆参数包括车辆重量、车辆轴数、轴距、轴重等。
3. 轴重分布:了解车辆轴重在轴距上的分布情况对轴载计算非常重要。
轴重分布一般分为集中荷载和均匀荷载两种情况。
4. 动态因素:轴载计算还需要考虑车辆通过路面时产生的冲击和振动力,这些力会对沥青路面的疲劳损伤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5.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不同类型的沥青路面结构对轴载的承载能力有所差异。
一般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两种类型,轴载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路面结构进行。
6. 轴载计算方法:轴载计算通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根据车辆类型和参数、轴距、轴重等输入数据,软件能够自动计算出沥青路面的轴载。
三、沥青路面轴载计算的意义:1. 安全性:合理计算和控制沥青路面的轴载是确保道路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和轴重分布等参数,可以预测和评估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防止超载和严重破坏路面结构的情况发生。
2. 耐久性:轴载对沥青路面的疲劳损伤和寿命有直接影响。
合理计算和控制轴载可以降低沥青路面的裂缝和变形风险,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避免频繁维修和更新。
3. 经济性:沥青路面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控制轴载的合理分配和计算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和经济浪费,提高沥青路面的经济效益。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50-2019条文说明2019 年9 月16 01.0.1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带來交通量激增和重载车增多,对路面设计和施工是一个挑战。
为提高路面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减少早期损害,总结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吸纳新的科研成果,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1.0.3路面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纯地厚度计算。
因原材料性质决定沥青混合料或各种基层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各种混合料的性质决定了各结构层的路用性能,所以,材料直接影响路面质量与耐久性。
各结构层的组合与当地的气候、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组合,使路面获得经济、耐久效果。
厚度计算与材料设计参数取值直接相关,没有实测材料参数厚度计算缺乏依据。
若缺原材料调查,无合理材料单价,可导致变更设计,突破投资。
故设计人员应重视材料调查,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材料,防止简单地套用路面结构,把设计变成是厚度计算。
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调查与收集有关交通量及其组成资料,积极开展轴载谱分布的调查、测试工作;2收集当地气候、水文资料,了解沿线地质、路基填挖及干湿状况,通过试验或论证确定路基回弹模量;3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路用各种材料的调查,并取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路面各结构层所需的材料;4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并测试、确定材料设计参数;5拟定路面结构组合,釆用专用程序计算厚度;6对路面结构方案进行概算、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初期投资或长期成本寿命分析, 提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初期投资、营运中的维修、养护费用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预估模型,希望有条件的设计、科研单位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资料。
7认真做好路面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设计,使路面排水通畅,路面结构内部无积水滞留。
1.0.4该条文仅增加了路面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设计中应注意废弃料的处理,不能污染环境。
欢迎共阅新旧规范轴载换算对比
综合上面的2种情况,取最重的交通等级,即为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为中等交通等级。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1.2,该题按车型可分为1类车、2类车、3类车和5类车,1类车不需要考虑轴载换算;
改建设计应采用水平一,新建路面设计可采用水平二或水平三,水平二是当地经验值,故采用水平三;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4,无实测数据时方向系数在0.5~0.6范围内选取,本题选用0.5;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A.2.5,车道系数取0.4;
初始年设计车道日平均当量轴次
N
1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由公式计算得,N——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次);
式中:
e
t ——设计使用年限(年);
γ——设计使用年限内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1N ——初始年设计车道日平均当量轴次(次/d )。
根据规范,以沥青混合料层层底拉应变、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量作为设计指标:
1m m m=2=580.03N AADTT DDF LDF VCDF EALF ⨯⨯⨯⨯=∑()(次/d )
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上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由公式得:
()t e 11+1365=6167398.606N N γγ
⎡⎤-⨯⎣⎦=(次)
根据新规范3.0.4,属于中等交通等级。
(8.0610⨯~4.0610⨯)。
1、新规范的主要变化有六点:1)强调按实际情况做好交通荷载分析与预测,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路面设计;2)采取了防治早期损坏的技术措施,加强了材料、混合料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的要求,增强了柔性基层、贫混凝土基层等设计内容;3)细化了半刚性基层混合料级配类型,调整了集料级配范围,补充了二灰稳定集料的抗冻性设计要求;4)路面厚度计算方法在参数取值和旧路补强公式上有所改进;5)增加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设计内容;6)补充了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内容等。
2、轴载换算及交通分级1)原规范中,当以设计弯沉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小于25KN的不计;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小于50KN的不计。
而新规范要求都要计入;2)对于轴载换算系数,当以设计弯沉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对于轴重小于130KN时,取n=4.35,当轴重为130~220KN时,则取n=5.0;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对于轴重小于130KN 时,取n=8.0,当轴重为130~220KN时,取n=9.0。
3)增加了交通量等级划分,根据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将交通等级分为轻交通、中等交通、重交通、特种交通。
但是如何将交通等级用在路面设计中并没有说明,只是提出: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混合料设计、结构设计方面在考虑公路等级的同时,还要考虑交通等级的影响。
3、 设计指标及参数1) 一般沥青路面设计仍然采用弹性层状体系,以设计弯沉为设计指标;贫混凝土沥青路面设计方法借鉴RCC-AC 复合式路面的设计方法,荷载应力分析时,先利用三维有限元及正交异性接触单元计算无沥青层时贫混凝土基层层底的最大荷载应力(弯拉应力),再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沥青层对贫混凝土基层的影响。
2) 对于特殊路段或地区增加了剪应力指标,对山区高速公路或者纵坡较大、坡度较长路段,应考虑车辆荷载的水平分量所产生的路标剪应力,贫混凝土基层、旧水泥混凝土板上界面的剪应力,以及交叉口制动时剪应力等理论计算。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是指在不同轴载下,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的变化。
具体而言,它是指在不同的轴重下,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的承载能力是通过路面设计时的轴载标准来确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轴重的数值和分布方式对沥青路面承载能力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因此,轴载换算的目的是将实际的轴重转化为标准的轴重,以便于比较和分析。
轴载换算的方法有许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通过轴重系数进行换算。
这些系数是通过一系列试验获得的,并根据路面材料、结构和设计标准等因素进行了分类。
在进行轴载换算时,需要考虑路面的材料、结构、温度、湿度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轴载换算的结果会表现为一个等效的标准轴重,以便于与路面设计标准进行比较。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轴载换算只是一个近似值,实际承载能力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路面结构破坏、路面维护等。
因此,在进行轴载换算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Asphalt Pavement2006- 1 - 1 发布 2006 - 1 - 1 实施目次1 总则2 术语及符号2.1术语2.2符号3 一般规定3.1 交通量3.2 路用材料的技术要求4 结构层与组合设计4.1 结构层设计4.2 结构组合设计5 路基与垫层5.1 路基回弹模量5.2 垫层与抗冻设计6 基层、底基层6.1 半刚性基层6.2 柔性基层6.3 刚性基层7 沥青面层7.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7.2 沥青贯入式路面与表面处治8 新建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9 改建路面设计9.1 一般规定9.2 沥青路面加铺层9.3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10 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设计11 排水设计及其他路面工程设计11.1 一般规定11.2 其他路面工程附录A 沥青路面结构厚度计算示例A.1 基本资料A.2 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A.3 路面厚度设计附录B 气候区有关资料附录C 沥青面层矿料级配与沥青贯入式面层表C.1 各种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表表C.2- C.3 沥青贯入式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表C.4 表面加铺拌和层时贯入层部分的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 表C.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材料规格和用量(方孔筛)附录D 无结合料材料的级配组成表D.1 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级配组成表D.2 级配砾石结构层的级配组成附录E 材料设计参数参考资料表E.1 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表E.2 基层、底基层材料设计参数表E.3 碎砾石土设计参数附录F 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表F.1 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表F.2 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附件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2004 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事业的需要,应贯彻“精心设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努力提高路面设计质量,使路面工程在设计年限内满足各级公路相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耐久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GD50-2004JTGDJT条文说明2004年9月16日1总则1.0.1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交通量激增和重载车增多,对路面设计和施工是一个挑战。
为提高路面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减少早期损害,总结工程实践的经验教训,吸纳新的科研成果,有必要对原规范进行修订。
1.0.3路面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纯地厚度计算。
因原材料性质决定沥青混合料或各种基层混合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各种混合料的性质决定了各结构层的路用性能,所以,材料直接影响路面质量与耐久性。
各结构层的组合与当地的气候、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密切相关,合理的结构组合,使路面获得经济、耐久效果。
厚度计算与材料设计参数取值直接相关,没有实测材料参数厚度计算缺乏依据。
若缺原材料调查,无合理材料单价,可导致变更设计,突破投资。
故设计人员应重视材料调查,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经济合理材料,防止简单地套用路面结构,把设计变成是厚度计算。
设计工作包括以下具体内容:1调查与收集有关交通量及其组成资料,积极开展轴载谱分布的调查、测试工作;2收集当地气候、水文资料,了解沿线地质、路基填挖及干湿状况,通过试验或论证确定路基回弹模量;3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路用各种材料的调查,并取样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路面各结构层所需的材料;4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并测试、确定材料设计参数;5拟定路面结构组合,采用专用程序计算厚度;6对路面结构方案进行概算、技术经济比较,进行初期投资或长期成本寿命分析,提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初期投资、营运中的维修、养护费用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预估模型,希望有条件的设计、科研单位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积累资料。
7认真做好路面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和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设计,使路面排水通畅,路面结构内部无积水滞留。
1.0.44该条文仅增加了路面设计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设计中应注意废弃1.0.料的处理,不能污染环境。
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是指将不同类型的车辆轴载转换成标准轴载的计算过程。
这种转换是为了更好地评估路面的承载能力,以确保路面的安全性和寿命。
在进行路面工程设计和施工时,了解和应用轴载换算是非常重要的。
1. 轴载概念轴载是指车辆通过其轴传递给路面的垂直荷载。
不同类型的车辆轴载大小不同,对路面的影响也不同。
一般来说,货车、卡车等重型车辆的轴载要比小型轿车大得多。
因此,在进行轴载换算时,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车辆进行分类和计算。
2. 轴载换算方法轴载换算方法根据鼓型和平型两种不同的路面结构进行计算。
鼓型路面是指中间凸起的路面结构,而平型路面则是指平坦的路面结构。
根据不同的路面结构,计算轴载的方法也不同。
(1) 鼓型路面轴载换算鼓型路面的轴载换算一般是采用静负荷换算法。
该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类型车辆通过鼓型路面时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变化来计算轴载。
常用的静负荷换算法有朗纳德换算法和移动负荷换算法。
- 朗纳德换算法是根据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长度进行计算的。
根据不同类型车辆的轮胎接触长度,可以将实际轴载转换成标准轴载。
- 移动负荷换算法是通过计算轮胎接触面积与轮胎承载力的比值来计算轴载。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较高轮胎负载的交通工具。
(2) 平型路面轴载换算平型路面的轴载换算一般是采用动力换算法。
该方法通过观察不同类型车辆通过平型路面时产生的动态效应来计算轴载。
常用的动力换算法有钉板振动换算法和梯度换算法。
- 钉板振动换算法是根据车辆通过钉板产生的振动频率和振幅进行计算的。
根据不同类型车辆通过钉板时的振动参数,可以将实际轴载转换成标准轴载。
- 梯度换算法是通过计算车辆通过道路时道路坡度的变化来计算轴载。
该方法适用于具有较大坡度的道路。
3. 轴载换算的应用轴载换算的应用在道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道路设计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类型车辆的轴载。
通过轴载换算,可以将不同类型车辆的实际轴载转换成标准轴载,从而确定道路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