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编制依据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1.新建汉十铁路设计文件和图纸;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2015);

3.《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修订版)

4.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2014]92#)

5.《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1.2 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规范、验标、施工规程和铁总最新规章制度等。

(2)以控制工程为主体,高度重视,合理组织,充分利用施工季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组织生产,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3)根据本工程特点,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类似工程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国外隧道施工和管理的成熟技术,结合以往施工经验,选择技术成熟、方法可行、措施可靠、风险可控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并快速完成。

(4)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比选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资源,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从而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满足规范要求的目标。

(5)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保卫、健康体系,以人为本,维护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施工过程实施GB/T28001标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控制程序并严格执行,保证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

1.3编制范围

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孝感至十堰段HSSG-9标段本管段里程为DK285+627.28~DK311+700,起于崔家营,后经襄阳南跨G207国道、二广高速,然后过黄家湾村、卧龙镇、杨家山隆中站往谷城北。汉十铁路HSSG-9标负责监控量测的隧道包括岘山一号隧道、岘山二号隧道、岘山三号隧道和黄家湾隧道。

1.4设计概况

1.4.1建筑限界及衬砌轮廓

汉十铁路为双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350km/h,隧道建筑限界采用《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图1.0.6“高速铁路隧道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隧道衬砌内轮廓采用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时速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双线隧道复合衬砌》(通隧[2008]0301)内轮廓,主要有:

(1)隧道内轨顶面有效面积为100m2;

(2)隧道内设置贯通的双侧救援通道,救援通道宽1.5m (自线同侧线路中线外2.3m起算),净高2.2m;

(3)隧道内设置安全空间,安全空间应设在距线路中

线3.0m以外,双侧设置,宽度不应小于0.8m,高度不应小于2.2m;

(4)隧道内设置双侧电缆槽,外侧电缆槽结构外缘距同侧线路中线距离为2.2m;

(5)曲线地段及接触网下锚段衬砌内轮廓不考虑加宽。

1.4.2开挖方法

隧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根据各围岩级别施工时采用的施工方法主要有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Ⅳ级围岩采用三台阶法、Ⅴ级围岩三台阶临时仰拱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