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分类
- 格式:pdf
- 大小:5.43 MB
- 文档页数:60
踝关节骨折1.《旋后内收型》SA: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强力内收,踝关节外侧受到牵拉,内踝受到距骨的挤压外力所致。
一度,骨折为单纯外踝骨折或韧带断裂。
二度,同时有内踝骨折。
2.《旋后外旋型》SE: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受到外旋应力以内侧为轴,发生向外后方的旋转移位,冲击外踝,使之向外后方脱位。
一度,下胫腓韧带损伤。
二度,同时有外踝斜形骨折。
三度,二度加后踝撕脱骨折。
四度,三度加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3.《旋前外展型》PA: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距骨受到强力外展或外翻外力。
踝关节内侧结构受到强力牵拉,外踝受到挤压外力。
一度,内踝撕脱骨折。
二度,同时有下胫腓韧带损伤。
三度,二度加外踝骨折。
4.《旋前外旋型》PE: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踝骨受到外旋应力,以外侧为轴,向前方旋转,踝关节内侧结构受到牵拉破坏。
一度,内踝撕脱骨折。
二度,一度加下胫腓间韧带损伤。
三度,二度加外踝骨折。
四度,三度加后踝骨折。
5.《垂直压缩型》VC:高处跌下等垂直暴力所致的损伤。
可根据受伤时足部处于跖屈或背伸位,分为跖屈型或背伸型,表现为前缘或后缘压缩性骨折,单纯垂直位则为胫骨下端粉碎骨折。
--------------------------------------------------------------------------------踝部骨折的Lauge-hensence分型一直搞不大明白,足的旋前旋后如何分?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的运动是联合的,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按1950年Lauge-Hansen报道,骨折类型取决于损伤时足产位置和外力作用方向,足旋前、旋后与足绕距下关节旋转,旋前、旋后表示损伤足的位置。
足内旋或外旋是足绕胫骨长轴旋转造成,足内旋、外旋、外展或内收表示损伤时外力作用方向。
Lauge-Hansen分类法将损伤机制与骨折特点相结合,每种类型再分为四个亚型旋后内收型(SA)⒈腓骨在踝关节平面以下横形撕脱骨折或者外侧副韧带撕裂⒉内踝垂直骨折旋后外翻型(外旋型)(SER)⒈前胫腓韧带断裂⒉腓骨远端螺旋斜形骨折⒊后胫腓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⒋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旋前外展型(PA)⒈内踝横形骨折或三角韧带撕裂⒉联合韧带断裂或其附着点撕脱骨折⒊踝关节平面以上腓骨短、水平、斜形骨折旋前外翻型(外旋型)(PER)⒈内踝横形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⒉前胫腓韧带断裂⒊踝关节面以上腓骨短斜形骨折⒋后胫腓韧带撕裂或胫骨后外侧撕脱骨折旋前背屈型(PD)⒈内踝骨折⒉胫骨前缘骨折⒊腓骨踝上骨折⒋胫骨下关节面后侧横型骨折Danis-Weber分类是根据腓骨骨折部位及其形态进行的。
A型骨折是由内旋和内收应力所致,平胫骨下关节面或其下的外踝横形骨折,伴有或不伴有内踝斜形骨折。
B型骨折是由外旋应力所致的外踝斜形骨折,骨折线始于前内侧面并向近侧延伸至后外侧;可伴有下胫腓前韧带断裂或撕脱、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C型骨折,分为外展型损伤,即下胫腓韧带断裂及该韧带近侧的腓骨斜形骨折(C-1型);外展外旋型损伤,即腓骨更靠近侧的骨折和更广泛的骨间膜撕裂(C-2型)。
C型损伤可有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三种类型骨折均可伴有后踝骨折AO分类法根据踝关节外侧损伤情况,进一步将Danis-Weber分类分为三个亚型A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A1-单纯腓骨骨折A2-合并内踝骨折A3-合并后内侧骨折。
B型:韧带联合平面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B1-单纯腓骨骨折B2-合并内侧损伤(踝或韧带)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
C型:韧带联合平面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C1-单纯腓骨干骨折C2-复合性腓骨干骨折C3-近端腓骨骨折。
踝关节骨折桌关节骨折多数由间接暴力所引起,不仅骨性结构遭受破坏,而且常包含韧带和软组织复合损伤,属关节内骨折,因此骨折复位要求高。
【分类】踝关节骨折分类方法很多,可根据解剖部位分为单踝、双踝和三踝骨折。
而目前最常用,也最具治疗指导意义的是Lauge-Hansen分类法,此分类重视韧带的损伤、受伤时患足所处的位置和暴力方向。
一、旋前外展型(Pronation-abduction):足在旋前位(外翻位)受到外展暴力所致。
(一)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
(二)上述损伤加胫排下韧带不完全或完全损伤。
(三)上述损伤加外踝骨折。
二、旋后内收型(supinatioabdution):足在旋后位(内翻位)受外旋暴力致伤,是最常见的类型。
(一)胫排下韧带损伤,或胫骨的排骨切迹前结节撕脱骨折。
(二)上述损伤加外踝冠状面斜形骨折。
(三)上述损伤加胫骨后唇骨折。
(四)上述损伤加内踝或三角韧带损伤。
四、旋前外旋型(pronation-external rotation):足在旋前位(外翻位)受外旋暴力致伤。
(一)内踝骨折或三韧带损伤。
(二)上述损伤加下胫排前韧带及骨间韧带损伤。
(三)上述损伤加骨间膜撕裂和腓骨螺旋骨折,骨折平面在外踝上7-8cm处。
(四)上述损伤加胫骨后唇骨折。
五、垂直压缩型:以垂直压缩暴力为主,有时可伴内收外展或外旋暴力,造成胫骨前后关节面或整个关节面的压缩骨折。
【诊断】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表现与踝关节扭伤相类似,均表现踝关节疼痛、肿胀、瘀斑、畸形、功能障碍。
正确诊断与分类需依靠踝关节X 线正侧位片,必要时可加拍踝关节踝穴摄片(小腿内旋25度位,踝关节正位片),或双侧应力摄片以排除韧带损伤和距骨移位。
【治疗】一、无移位骨折,可用小腿石膏或支具固定3-4周,去固定后锻炼踝关节,6-8周后开始部分负重。
二、闭合复位外固定,一般的移位骨折均可采用闭合复位,如证实复位良好,石膏筒或U形石膏固定伤踝于复位后位置,2周后更换功能位石膏,外固定时间为6-8周。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型1、旋后内收型(内翻内收型,SA):
I度:外踝撕脱骨折,或者外侧副韧带损伤
II度:I度+内踝骨折(由于内踝受内翻的距骨挤压作用,骨折线倾内垂直)
2、旋后外旋型(内翻外旋型,SE):
I度:胫腓下联合前韧带撕裂,或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或同时伴有骨间韧带损伤;
II度:I度+腓骨螺旋型骨折(骨折线:前下—后上);
III度:II度+下胫腓联合后韧带撕裂,或韧带在排骨后结节附着点撕脱,或在胫骨附着点有撕脱骨折;
IV度:III度+内踝撕脱骨折或者三角韧带撕裂
3、旋前外旋型(外翻外旋型,PE):
I度:内踝撕脱骨折或者三角韧带断裂;
II度:I度+胫腓下联合前韧带和骨间韧带或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
III度:II度+腓骨螺旋型骨折(骨折线:前上—后下);
IV度:III度+下胫腓联合后韧带撕脱,或韧带附着点骨片撕脱;
4、旋前外展型(外翻外展型,PA):
I度:内踝撕脱骨折或三解韧带断裂;
II度:I度+下胫腓联合前、后韧带撕裂,或韧带附着点骨片撕脱,骨间韧带、骨间膜撕裂(下胫腓联合分离);III度:II度+腓骨干短斜形骨折(骨折线基本为横行,带伴有三角形小骨片);
5、旋前背屈型(外翻背屈型):
I度:胫骨内踝骨折;
II度:I度+胫骨前唇骨折;
III度:II度+腓骨骨折;
IV度: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线进入踝关节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