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第一次统测生物质量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44.48 KB
- 文档页数:11
中学七年级学业水平检测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评价本次期末阶段性教学水平诊断检测生物试卷,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为依据,以教材的内容为基本素材,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努力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
并适当拓宽,灵活性较强,试题的编排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点分散等特点。
(一)试题考查本册教材所有内容。
(二)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命题以本册教材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点来设计试题,并力求将各知识点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考查,注重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与识别。
(三)重视基础知识、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淡化空间观念考察。
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对不同知识间的跨越以及难度进行控制。
(四)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
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为实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奠定了基础,对为什么要学习生物给予学生一个很好的诠释,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生物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五)此试题本身是一分非常有价值的试题,但是更多的是注重理解与应用,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尤其对我校考生实际来说难度更大。
二、考试基本情况统计分析(一)全卷基本情况三、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四、教学建议(一)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从答题情况看,填空题失分较多,导致成绩普遍偏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较弱、读图分析理解较差,空题、书写不认真,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
(二)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三)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内容没有真正掌握,导致例题的一些变式问题无法解决,因而得分率较低。
(四)整体表现为缺乏良好的思考和解题的习惯。
2022届云南省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一模)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祝考试顺利★(含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Zn 65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糖类和脂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下列关于这两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含有C、H、O三种元素B.与细胞膜发挥正常功能无关C.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D.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均发挥重要作用2.下列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预实验必须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B.制作物理模型时,科学性比模型的美观与否更重要C.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D.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的科学方法称为假说-演绎法3.下图是细胞中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模式图。
关于这两种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只在细胞核内合成B.彻底水解的产物不完全相同C.合成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ATPD.参与基因表达时都会发生氢键的断裂和形成4.加拉帕戈斯群岛是由火山爆发形成的,岛屿上生活着13种地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岛上发生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B.不同岛屿环境不同,使地雀产生了不同方向的变异C.各岛屿上的地雀祖先因地理隔离形成不同的种群D.若两只地雀相互杂交可以产生后代,则这两只地雀属于同一物种5.科学研究证明,接种疫苗后,疫苗激发的免疫反应及提供的保护作用都会随时间流逝而持续衰减。
为更好应对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国迅速启动了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人体的新冠疫苗作为抗原可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B.疫苗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因体内抗体量减少而消失C.接种疫苗加强针的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D.接种疫苗加强针后,浆细胞直接识别抗原产生大量抗体6.质子泵是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被活化的质子泵可催化ATP水解从而将H+从膜内转运到膜外,使细胞壁pH下降,酸化后的细胞壁变得松弛而有利于伸展。
2019年xx第一次统测生物试题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选择题部分学生丢分过多,导致最终的结果不理想。
选择题考察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而且做题时容易纠结。
二、考情分析选择题我校学生普遍第一题错误率较大。
第一题主要考察酶的相关知识,考点较细,而且不局限在必修二,对比必修一考察了扩展知识。
第二题主要从T细胞角度出发,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将课本知识与题意结合考察。
第三题考察高中阶段的实验细节。
第四题从实例出发考察基因重组的本质。
第五题考察了激素的相关知识,重记忆。
第六题结合题意考察学生对生态系统、群落的解读。
复习建议:1、重点知识多强调;2、注重抽查学生的听课情况;3、引导学生学会知识迁移。
29题结合实验考察为光合作用原理和影响因素,考查学生实验分析、控制变量能力,题目中部分信息错误。
试题目将实验探究与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紧密结合,立意新颖,考察内容灵活。
较好体现了生物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复习建议:(1)加强实验分析原因题解答思路的培养训练。
构建学生解答分析原因题的答题思维模式。
“在什么条件,发生什么变化,产生什么结果。
”(2)加强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基础知识背记及应用。
只有记得知识了才能答的出来。
强化基础知识默写。
(3)提高学生理解力,加强学生审题和规范答题能力。
训练学会找题眼,理解题意,答题不偏题。
不要写错字,练一练字,书写不潦草,否则扫描不清楚影响得分。
讲解阅卷的评分标准,要求学生用专业术语规范答题,答达得分点。
(4)加强学生训练。
多训练,多总结,熟能生巧。
进行专题训练,突破复习中的易错点。
提高分析材料、图形的能力,充分、有效利用材料、图形中的信息答题。
30题本次试题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体液调节,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以及对知识在毒品中的应用学生反映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神经递质的成因和特点理解不到位;已知条件中隐含信息的挖掘和提取的能力不强教学建议:1.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中基本概念的分析与理解2.教师要规范教学过程中生物专业术语的使用3.要更多的培养学生分析和提取题干信息的能力31题考察范围为必修三生态学知识:价值的判断、信息的类型及作用、能量的去路问题、种间关系、进化,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质量分析简介本文档旨在对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生物科目进行质量分析。
通过对考试内容和成绩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学生表现的评估,我们可以获得有关该科目的有价值的信息。
考试内容分析根据考试大纲,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生物科目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细胞和遗传-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生命活动与环境适应学生成绩分析通过对2023年考试的学生成绩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生物科目的平均分为X分(满分为100分),高于全省平均分(Y分)。
- X%的学生在生物科目中达到了优秀水平(成绩在90分以上)。
- X%的学生在生物科目中达到了及格水平(成绩在60分以上)。
- X%的学生在生物科目中未达到及格水平(成绩在60分以下)。
学生表现评估通过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进行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在细胞和遗传方面的理解较好,平均得分为X分。
- 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理解较为一般,平均得分为X分。
- 学生对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的理解较为薄弱,平均得分为X 分。
- 学生在生命活动与环境适应方面的理解较好,平均得分为X 分。
结论通过对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科目的质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生物科目整体表现较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 学生在细胞和遗传以及生命活动与环境适应方面的理解较好。
- 需要加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的理解。
以上是对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质量分析的简要报告,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决策提供参考和指导。
云南省第一次统测生物质量分析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统测(生物卷)质量分析报告 ------大关一中高三生物组一、试卷分析1、题型:6+4+1格式。
6个选择题共36分,5个非选择题(4个必考题39分,1个选考题15分)共计54分,总分90分。
2、主要内容及考点上表为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生物统测知识点分布下表为近5年高考必修部分在各模块分数分布情况与比较从以上2表可看出,本次统测生物试卷命题范围广,涵盖了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很多重点内容,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数分布: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两模块平分秋色,而重点依然是放在稳态与环境,这与近2年来全国卷的命题大体一致,也与现在国内和国际的环境热点问题接轨,希望通过一些手段来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问题。
3、试题评价本次统测理科综合卷生物试题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基础性强。
本次统测的试题基本上是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②能给学生备考增强信心。
正是由于试题涉及基础较多,较易得分,学生考后才对生物复习多了一份自信,这为备考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我校一尖子班(251班)学生全卷答题情况统计三、我校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为满分36分,第3、4、5题得分情况好一些,第1、2、6题得分率较低。
失分原因:1、对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课本第42页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3种举例理解不到位,对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Ca 2+、CO2等理解不到位,导致第1题丢分;2、对课本第41页中的小字部分(与生活的联系)这些内容不够上心,没看透彻,故第2题丢分严重;3、第6题是实验题,学生对一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不清楚,导致得分率很低。
(二)、非选择题第29题:通过细胞的结构,双子叶植物气孔的结构,考察了物质的跨膜运输(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及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内容。
生物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书标题:生物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书一、引言生物学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主要对某中学的生物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旨在评估教学水平、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准备情况良好的教学准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该中学的老师们在生物教学上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积极性。
教师们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辅助资料和多媒体设备,提前备课,确保教学内容的完备性和准确性。
然而,我们也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缺乏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应用实例,这导致了教学内容的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
三、课堂教学情况1.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们在规定课堂内时间内充分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大纲、考试内容等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较为模糊,很难明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另外,某些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在课堂教学中被忽略,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整体理解不够全面。
2.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们多采用讲解、演示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较为传统,缺乏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讨论。
此外,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较为简单,未能充分发挥其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3.学生参与度和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整体较高,积极回答问题和互动讨论。
但是,部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较为薄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质疑和评价学生答案时,也未能充分指导学生,容易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得不到纠正。
四、教育资源情况中学作为教育机构,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在该中学的生物教学中,教学资源相对较为齐全,包括教材、实验设备以及学生的练习册和参考书。
然而,由于中学的经费限制和场地限制,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和设备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
五、改进建议1.加强教师培训鉴于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的一些短板,学校可以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包括教学案例的借鉴和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多媒体设备的运用等方面。
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质量分析1. 概述本报告对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进行质量分析。
我们的目标是评估学生的整体表现,了解教学质量和考试难度的各个方面,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考试概况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云南省教育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评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业水平。
生物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生物学基本概念、生物学实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3. 质量分析3.1 学生表现在2023年的考试中,学生的整体表现如下:- 及格率:全省的平均及格率为85%,较202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及格率:全省的平均及格率为85%,较202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 优秀率:全省的平均优秀率为40%,与2022年基本持平。
优秀率:全省的平均优秀率为40%,与2022年基本持平。
- 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全省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32分,差距为66分,较2022年增加了8分。
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全省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32分,差距为66分,较2022年增加了8分。
3.2 教学质量和考试难度根据试卷分析,教学质量和考试难度如下:- 试卷难度:整体试卷难度适中,与2022年相比,难度系数提高了0.1。
试卷难度:整体试卷难度适中,与2022年相比,难度系数提高了0.1。
- 知识点覆盖:试卷覆盖了教学大纲中的大部分知识点,但部分学生反映部分题目较难。
知识点覆盖:试卷覆盖了教学大纲中的大部分知识点,但部分学生反映部分题目较难。
- 教学反馈:教师反馈表明,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和分析题目的能力上存在差距。
教学反馈:教师反馈表明,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但在实验操作和分析题目的能力上存在差距。
4. 改进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以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
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以应对考试中的相关题目。
精品范文-生物会考质量分析报告范文_工作报告生物会考质量分析报告范文(一)、命题的基本理念与原则命题的基本理念:2xx年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在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展的情况,要通过本次考试,进一步探讨教学评价的方法,以构建起教师充分引领、学生主体发挥,基于互动、基于探究、基于开放、基于发展的流动教学评价系统。
促进全市生物教师深入反思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全面深化我市生物课程改革。
命题的原则: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是检查、评价普通初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科是否能够达到《生物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贯彻国家课程方针、积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提升学生学科科学素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二)、试题的特点2xx年宜昌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生物学科试卷,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对《生物课程标准》中十大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对主干知识与核心概念的运用过程中,考查了“生命观点、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生物学科素养。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考查了学生核心概念与原理的理解与运用从试卷中可看出,本试卷中的多数试题都是考查学生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认知层次的考查。
生物的最核心知识包括从细胞到生命体、生态系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遗传与变异、生物进化与适应、生物的多样性、人体自身健康知识,这些内容贯穿在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过程中,近几年的会考也得到了强化,希望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2)、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查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只有在真正动手操作实验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
如对显微镜操作(选择第2题)、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简答第37题)能力的考查,希望引导教师和学生从“背实验”转到正常的动手做实验上来,从简单的背知识转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理综生物生物学科质量分析福贡一中高中生物组:和永梅2016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的试题,参照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试卷结构命制,第Ⅰ卷选择题6题,共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1题,15分。
单科总分90分。
总体上看,本次复习统测试题试题符合教育部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测试,试题的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我省考生第一轮的复习实际。
一、考试的基本情况1.以下为我校两个理科班此次统考成绩全样统计数据的情况:81班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考试成绩:84班云南省第二次省统测考试成绩:从统计结果看,2016年第一次统测实考平均分为38.35分,及格率为12%,峰值为59~40分,在及格前一个分数段,较好地反映了我校高三年级考生的复习备考情况。
2.试题评价第一次省统测生物试题(1)基础性强。
本次主要考查《考纲》列出的基础知识、基本实验、基本技能。
(2)能力题多。
第2、3、29、考查识图、数据、坐标、曲线、信息转化、迁移,充分体现能力考查成为重点。
(3)难易适中,区分度好。
给学生增强了信心,从得分率、优秀率、及格率上鼓励学生,为下一步备考复习有促进作用。
(4)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灵活性强。
通过本次考试让学生发现自己再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5)本次突出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我省考生实际。
二、考情分析第1题:学生对淀粉、蛋白质和核酸的相关基础知识细化不够,掌握不牢而失分。
第2题:对图形的分析不到位,不会结合图像来审题。
第3题:对有染色体变异的原理记忆不准确。
第4题:对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的记忆混淆。
第5题:对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模糊。
第6题:对生物生物模型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掌握不熟练。
第29题:以柱形图的形式,考查考查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聚焦中高考2020年云南省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考试分析与教学建议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颜悦2020年云南省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考试,除昆明市 外,全省15个州、市均参加了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统一考 试。
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及格(60分以 上)以10分计人中考成绩。
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组织考试,各州、市统一阅卷。
一、考试的基本情况1.十五个州、市考试结果统计参考人數平均分难度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满分人数53205461.950.6259.371000532注:难度=通过率2.考生分数段分布柱状图(样本量532054人)2020年云南省初中生物学学业水平考试全省(除昆 明市外)15州、市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省参考人数532054 人,平均分61.95分,及格率59.37%,难度0.62,最髙分100 分,最低分0分,峰值70~79分,满分人数532人。
考试结果 符合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二、考试结果分析以下以平均分、及格率、分数段分布情况与全省考试结果较为接近的某州统计结果为例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一)第丨卷(选择题)试题分析及考生答题情况分析样本量满分平均分难度最高分最低分满分人数零分人数160276041.380.696002974第I卷(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满分60分。
以下选择考生答题情况较差的部分典型试题进行分析。
例1(2020年•云南省_2)下列关于显微铣的使用,操作不正确的是A•视野内光线较弱时,使用反光镋的凹面或较大的光圈B.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铣C.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D.物像位于右下方,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考点】本题考査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使用方法,涉及对光、下降镜筒时的注意事项、物像清晰度的调节、观察时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四个知识点。
【考试结果及分析】题号答案各选项选择人数所占比例(%)难度A B C D多选未选2D13.4319.598.3658.540.070.160.59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学习生物学、完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201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县一中生物质量分析2011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的试题,参照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试卷结构命制,第Ⅰ卷选择题5题,共3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4题,共42分,总分72分。
总体上说,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测试,试题的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我省考生的实际。
一、考试的基本情况二、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一)、选择题部分本部分共五个小题,在这五个题中有四道题是判断A、B、C、D四个选项叙述正确或是错误,对这样的题审题很重要。
往往很多学生在审题时把题目的判断方向刚好搞反,而大部分学生都担心不能完成整个理综的试题,这部分学生很可能四个选项都不会完全读完就跳到下一题,所以一旦审题错误那就必错无疑了。
另外选择题也是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的题目,往往一道题就涉及到了三本教材的内容,比如说这次考试的选择题第五题,这道题既涉及到了第一册课本的遗传物质存在的位置和第二册课本的基因的表达,又涉及到的第三册课本的基因的结构和病毒的生活特性。
面对这样的题目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一定的知识框架和一定的分析能力。
特别是现在高考要求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这种类型的题目会越来越基础和综合。
(二)、非选择题部分对于本部分我是综合了各个评卷老师在改卷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下面分别对各题进行分析。
第31题总体难度不大,较为基础,部分学生基础不牢固,如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不清楚。
本题的第一小题是考察生物工程的类型,很多学生对生物工程包括那些类型和各个工程的应用范围都很混乱。
第二小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针对的对象和各自所起的作用记忆不清,本小题的毒素和抗毒素所存在的场所分析不清最终导致控制它们合成的基因结构混乱丢分。
高三生物一统考试质量分析高三生物组谢松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采用与高考相同的模式,实行理综考试。
生物部分满分90分,考查范围是全部高考内容。
试题整体难度中等,有部分试题偏难。
试题特点如下:1、考查高中生物全部内容,主要知识点均有涉及。
2、重视信息提取和问题分析能力的考查。
3、一半的题目中涉及了图文图表分析。
4、体现出一定的生物实验能力考查。
生物部分各题平均分和得分率如下:试卷中错误率比较高的试题有:选择题4、5、6题,其中第4题得分率仅有0.48。
填空题得分率普遍偏低,第30题得分率为0.3,第31题、38题,得分率在0.3以下。
从得分率情况看,非选择题得分率普遍偏低,第38题选修三部分得分率严重偏低。
在非选择题中的文字叙述和表达仍是今后需要强化训练的重点方向,此外还要重点加强选修三部分的复习训练。
二、成绩分析本次生物一本线划线为57分,本校生物过线217人,目标生过入围线167人。
与高三以来的前四次考试相比,人数明显减少。
还需从本次考试中找准问题所在并加强分析,全面在后阶段的复习备考中。
平行班各班过线人数情况如下:衔接班过线人数情况如下:各班生物小题得分率情况如下:总体来看,本次生物科目整体普遍考的较差,均没有达到计划上线的指标人数。
三、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不佳很多学生仍存在着简单题得不到分的情况,在理综中选择题一题6分的情况下,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必然将会进一步放大,形成梯度式落差。
本次生物错两个选择题已基本没有过一本线的可能性,因此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加强仍然是贯穿在整个复习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2、理综试卷的整体规划不够合理本次生物题的选择题部分阅读量大,有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欠佳,一上场就开始慌乱,影响了整个理综的做题规划。
非选择题部分有能得分的内容,但是不少学生已经没有时间来分析,慌乱的完成了其中的部分填空,有一些能力范围内的分也没有得到。
3、生物选修三的题目失分严重本次试卷中,我们的学生所做的是选修三第38题。
2014年3月省统测生物试卷质量分析一、总体评价2014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已经结束,试卷批改也已完成,结合《2014年考试大纲》基本体现了考纲特别强调的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生物学知识在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再结合2011、2012、2013年的高考试题,这次省统测生物试题难度适中,同时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试题总体以能力立意,注重基础。
二、考点分布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生物选择题问题反馈:选择题总体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知识点含盖内容较全面,也非常突出“新课标”重点章节知识的考查(新陈代谢、酶)、遗传与变异(主干知识)、细胞分裂(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生物进化、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植物激素调节(生长素)。
学生错误较多的是第4、5两题。
具体统计如下:1、满分人数:326人。
2、0分人数:37人。
3、用碳素笔(0分记)13人。
4、划“√”“O”“·”1人(用碳素笔打点)。
5、划“|||||”(不扣分)5人。
6、涂得过淡(不扣分)10人。
7、漏选(个别题)10人。
8、更改擦得不干净2人。
(二)、生物第29题问卷情况分析:1、本题满分人数:85人。
2、本题0分人数:6人。
3、估计平均分:5分。
4、给分标准:(1)CO2浓度(或含量)。
(2)斐林砖红色升高CO2浓度(或增加CO2浓度,高浓度Co2)。
(3)高(4)叶绿体基质CO2(或CO2浓度)。
ATP和[H] (或能量和[H],能量和还原氢)5、学生普遍出现错误(1)写了气孔开度,还原糖含量,Rubisco酶论性中的一个或多个。
(2)第一空斐林试剂重复填了试剂;斐字错写成裴、菲、婓、辈第二空砖红色错写成专红色、转红、红砖色、仅填Cu2O第三空误答CO2;CO2含量;改变CO2浓度,答法中没有体现升高CO2浓度的意思;部分答成还原糖。
(3)错答:低。
2019届高三一统考试生物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张试卷比较平稳,没有太难、太怪、太偏的题目,比较适合我们学生的口味。
试卷整体特点如下:1、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全面,符合考纲要求。
2、题目信息简洁明了,考点突出。
3、重难点突出,突显能力考查。
在理综试卷中,生物满分90分。
其中包含6个选择题(36分)、4个必做大题(39分)和一个选做题(15分)。
(1)选择题第1题:看似本题是对细胞结构考查,但每个选项都涉及一个章节的内容,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包括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细胞特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细胞特点、基因表达的细胞特点和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特点。
(2)选择题第2题:有关转运RNA特点考查。
注重理解转运RNA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及种类。
很多学生不记得转运RNA的种类,并且将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的种类混淆。
(3)选择题第3题:对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考查。
本题对抗体能否直接消灭抗原的判断正误比较明显,学生普遍正确率比较高。
(4)选择题第4题: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考查,这是考纲中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学生容易出错,但本题信息明确,考查偏易。
(5)选择题第5题:以基因突变为信息连带考查了基因的结构特点以及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选项设置明确,一目了然。
(6)选择题第6题:本题关于顶端优势的理解应用。
此题比较简单。
(7)填空题第29题:本题对酶作用特点的考查。
其中涉及要求学生对坐标图的识别,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学生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答案。
此题看似对知识点的考查不难,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
(8)填空题第30题:本题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考查,其中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本题知识点明确,问题设置简单,此题是填空题中得分率最高的题。
(9)填空题第31题:本题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考查。
遗传题一般是生物试卷中的拔高题,大多学生比较害怕,得分率不高。
其实本题考查的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能看出3:1、9:7这样特殊比值,这个题是可以得全分的。
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质量分析1. 引言本文旨在对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生物学科进行质量分析。
通过对考试内容、考生表现和成绩分布进行分析,以便提供对考试质量的评估。
2. 考试内容分析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生物学科考试涵盖以下内容:- 基本概念:生物学的基础概念,包括生物的定义、细胞结构、遗传等。
- 生物过程:生物学中的重要生物过程,如新陈代谢、细胞分裂等。
- 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的特点、分类和保护。
- 环境和生态: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等。
3. 考生表现分析根据对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考生的表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大部分考生对生物学的基础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细节方面存在薄弱之处。
- 生物过程的掌握程度:考生对生物学中的重要生物过程有一定的掌握程度,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 物种多样性的理解:考生对不同物种的特点、分类和保护有一定了解,但对物种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还需进一步加强。
- 环境和生态意识:大部分考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认识,但在理解生物圈结构和功能方面还有待提高。
4. 成绩分布分析根据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的成绩分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优秀:约20%的考生成绩达到优秀水平,对生物学知识有较全面的掌握。
- 良好:约40%的考生成绩达到良好水平,对大部分生物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 中等:约30%的考生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仍需加强。
- 较差:约10%的考生成绩较差,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研究和理解。
5. 结论综合上述分析,2023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的整体质量较好,大部分考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然而,在细节和实践应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建议学生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研究,提高对生物过程和物种多样性的理解,同时增强环境和生态意识。
2012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2012年是云南省进入高中课改后的第一届高考,云南省采用的高考方案(宁夏模式)中,理科综合生物部分选择题6题共36分(全为必修内容), 非选择题54分(其中必修占39分,选修占15分), 总分90分。
选修部分的试题分别依据选修模块I《生物技术实践》与选修模块III《现代生物技术专题》两个模块命制,由考生根据自己选学的模块从中任选一题作答。
新课程给生物学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分值较旧课程卷提高了18分,题量也随之增加了(6分的选择题和12分的非选择题),同时还增加了选考内容。
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学科的试题,参照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试卷结构命制,第Ⅰ卷选择题6题,共3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必考题4题,共39分,选考题1题,15分。
单科总分90分。
总体上看,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测试,试题的易、中、难比例设计合理,符合我省考生的实际。
一、考试的基本情况(一)全样统计数据1(二)抽样统计数据(样本量1048)2二、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一)第Ⅰ卷(选择题)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1.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经协助扩散进入线粒体B.Mg2+和水分子经被动运输进入叶绿体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产生的[H]向叶绿体基质转移D.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CO2经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D.乙酶对X的分解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答案】C【分析】答题情况统计直方图如下:3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发生场所等相关知识。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被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吸收,导致水光解生成氧气、[H]和A TP,故选C。
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因此葡萄糖不会进入线粒体;Mg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生成CO2,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故A、B、D叙述错误。
云南省第一次统测生物
质量分析报告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统测(生物卷)质量分析报告 ------大关一中高三生物组
一、试卷分析
1、题型:6+4+1格式。
6个选择题共36分,5个非选择题(4个必考题39分,1个选考题15分)共计54分,总分90分。
2、主要内容及考点
上表为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生物统测知识点分布
下表为近5年高考必修部分在各模块分数分布情况与比较
从以上2表可看出,本次统测生物试卷命题范围广,涵盖了高中生物考纲要求的很多重点内容,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分数分布: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两模块平分秋色,而重点依然是放在稳态与环境,这与近2年来全国卷的命题
大体一致,也与现在国内和国际的环境热点问题接轨,希望通过一些手段来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问题。
3、试题评价
本次统测理科综合卷生物试题表现出以下特点:①基础性强。
本次统测的试题基本上是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②能给学生备考增强信心。
正是由于试题涉及基础较多,较易得分,学生考后才对生物复习多了一份自信,这为备考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我校一尖子班(251班)学生全卷答题情况统计
三、我校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为满分36分,第3、4、5题得分情况好一些,第1、2、6题得分率较低。
失分原因:
1、对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多样,课本第42页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3种举例理解不到位,对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淋巴
因子、C
a 2+、CO
2
等理解不到位,导致第1题丢分;
2、对课本第41页中的小字部分(与生活的联系)这些内容不够上心,没看透彻,故第2题丢分严重;
3、第6题是实验题,学生对一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不清楚,导致得分率很低。
(二)、非选择题
第29题:通过细胞的结构,双子叶植物气孔的结构,考察了物质的跨膜运输(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及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内容。
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偏难,立意较新。
失分原因(1)对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113页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已经遗忘,导致选材错误和原因分析错误丢分;(2)对高中必修一中“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午自变量和因变量不清楚丢分;(3)从第(2)小题的答题情况看,我们的学生答题经验欠缺,还没有真正领悟“答案要在题目中找”的道理丢分。
第30题:考查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难度偏难。
失分原因:(1)没有对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与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进行比较记忆,导致语言表述不清丢分;(2)对特异性免疫为什么不易复发领悟不清丢分。
第31题:考察种群和群落,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难度适中,失分原因:(1)题目没看清楚,导致错答丢分;(2)课本中的原因分析,学生没有记忆到位,导致语言表述不清楚丢分。
第32题:考察基因的基本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生物的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题目难度很难。
失分原因:(1)没有审清问题意,导致错答丢分;(2)对解答遗传题中,不会应用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丢分;(3)基因型书写不规范丢分;(4)原因分析中,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应用不到位,语言表述不够简练丢分。
第38题:考基因工程及PCR技术,题目难度偏难。
失败原因:还没复习PCR技术。
四、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从阅卷中看出,考生存在的典型问题是:
1、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根基不够扎实;
2、对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到位,对规律的应用还有欠缺;
3、解决问题的规范培养和训练落实不到位,文字表达能力差,导致丢失得分点;
4、考试经验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
一部分学生到考试的最后10分钟生物题还一点儿没做,紧迫的时间造成很大的失误。
五、下一阶段生物学科备考复习的策略
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二轮复习即将开始。
但二轮复习的时间很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好二轮复习才能有效提高复习的效能,我的策略如下:
1、明确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二轮复习是建立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根据上述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即基本掌握高考所要求掌握的考点,初步形成学科知识体系,但知识存在遗漏,知识间的联系不够清晰,知识体系不完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2、抓本固基、查漏补缺:对全部知识点进行梳理,寻找知识联结点,构建知识网络图。
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弄清各章节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学科的整体认识。
3、学会方法:使学生学会正确解答生物学试题的方法和解题规范。
二轮复习要使学生能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的方法,形成应试的技巧。
4、获取经验: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取应试的经验,调整好心态,搞懂理科综合卷的答题要求,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5、提升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解答综合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6、组织好专题复习:课本知识的课堂教学组织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选点带面,突出主干知识,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课本知识,同时兼顾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7、强化题型的专题训练:选择题限时专题训练、填空题限时专题训练、简答题(实验题)限时专题训练。
高三生物组仝蔚斌(组长)、吴华、兰祖凤
2017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