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66.09 KB
- 文档页数:2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张翊萍【摘要】目的分析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经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采取中医治疗,副作用轻,安全性高,效果良好.【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6)029【总页数】2页(P130-131)【关键词】皮炎湿疹;皮肤病;中医【作者】张翊萍【作者单位】133300 珲春市中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3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临床皮肤科常见疾病,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常规西医治疗,多采用杀菌止痒类药物,效果好,但无法根治,病情反复。
通过联合中医治疗,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起到促进意义。
现笔者以40例患者为例,采取中医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75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均在皮肤科接受诊断与治疗,患者经诊断,确诊为皮炎、湿疹;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丘疹、红肿等;无其他皮肤疾病;凝血机制正常,无全身严重感染者;患者接受治疗时间2014年1月~2015年6月;男31例,女44例;年龄18~52岁,平均(36.5±6.7)岁;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两组患者就诊后,医师需告知患者谨遵医嘱用药,注意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取0.03%他克莫司软膏,涂抹于患处并完全覆盖,每天两次,共用药14 d。
治疗组在涂抹0.03%他克莫司软膏时联合中医治疗,根据临床用药,取自拟汤剂治疗,基本方:白鲜皮20 g,苦参12 g,白芷15 g,苍耳子10 g,三七18 g,黄柏、黄连、黄芩各9 g。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曹璐璐;刘春柳;王炳权;宋媛媛;赵凯乐;夏嘉川;刘小钰
【期刊名称】《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年(卷),期】2018(000)008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方法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实验组则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40例患者中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50%,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医治疗方法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页数】1页(P162-162)
【作者】曹璐璐;刘春柳;王炳权;宋媛媛;赵凯乐;夏嘉川;刘小钰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5.9
【相关文献】
1.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J], 张翊萍
2.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J], 孙大庆
3.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观察 [J], 曹桂娴
4.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观察 [J], 曹桂娴
5.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应用中药蒸熏方案的治疗方式与观察效果 [J], 张茜;冯莹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再顽固皮肤病中医也能一次治好?牛皮癣、皮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再顽固的皮肤病,神奇中医方也能让你一次断根!☆导读☆ 分享人数:98712人顽固的皮肤病不仅给人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春夏之季,牛皮癣、白癜风、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等皮肤病容易爆发并加剧恶化。
为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本文专门走访了中国的皮肤病泰斗佟老中医,教大家快速摆脱皮肤病。
顽固皮肤病,别拖!越拖越死!来找佟老中医的患者,绝大多数都是身患牛皮癣的人,让佟老觉得难过的是,很多人在早期都不重视,直到面积越来越大,病情越来越严重,烂痒的受不了了才想起来找医生。
下方的图片佟老曾经接手的一个患者,因为不当一回事,牛皮癣由小到大,在全身大面积蔓延。
对此,佟老说了3点:1、不怕你有皮肤病,越早着手越好2、就怕你夏天不治,冬天放弃,毒素长留身体3、时间再久病情再顽固的皮肤病,也不要绝望,到我手里包你药到病除拥有非物质文化验方的佟氏中医在中国中医皮肤界,佟氏中医是一块人尽皆知的金字招牌,医术高明全国闻名,佟老医师1953年生,是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皮肤除癣方的继承人,中国民族医药协会会员。
被誉为皮外科圣手,拥有50年行医经验,治愈皮肤科患者无数。
熟悉他的患者知道,佟氏医术精湛,尤其是治疗牛皮癣,白癜风,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经验宏富,造诣极深。
佟老中医医德崇高,为人耿直,他说:“人生不过百年,日食不过三餐,夜眠不过三尺。
我已至古稀之年,名誉、金钱之于我,不过是过眼云烟,解除病人痛苦才是我余生最大的功德和追求!”12年牛皮癣眼看着一天天消失,陈先生拍手叫绝!山西太原的搬运工人陈国斌患有牛皮癣很多年,想尽了办法就是没办法好,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佟医师,5个月的时间,老牛皮一天天消失,全好了,终于不再自卑,能像正常人一样处对象了,特地发来照片,跟佟老先生分享康复的喜悦。
神经性皮炎好了,苔藓消了跟正常皮肤一样厦门的张小姐自从患上神经性皮炎,痛苦不堪。
126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药物与临床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科疾病,临床治疗较为顽固,且疗程长,疗效差。
复方氟米松软膏由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是由0.02%氟米松和3%水杨酸组成的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组成中水杨酸成分可促进糖皮质激素渗透到角质层深部发挥作用,同时亦可增强糖皮质激素的药效[1],尤其适用于慢性角质肥厚部位皮损。
笔者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对144例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湿疹皮炎患者288例,临床表现均为局限性皮损,且皮损总面积均少于10%体表总面积[2]。
包括局限性慢性湿疹患者153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135例;其中男108例,女180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35.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病程4.5年。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2组患者均于清洁患处后将药膏均匀涂于患处,并轻柔地摩擦2min,每日2次,治疗周期为14d,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治疗结束后从患者瘙痒轻重、炎症程度、鳞屑肥厚程度及全身皮损面积4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估,按照0~4分的5级评分法进行评定,以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轻重程度与评分关系为:无症状:0分;极轻: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疾病积分即为各项指标对应分值相加,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疗效等级判定标准:痊愈:疗效指数高于90%;显效:疗效指数在60%~90%之间;有效:疗效指数在20%~60%之间;无效:疗效指数<20%。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且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中药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等中药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实验室各项指标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003%他克莫司软膏用在患处皮肤涂上一薄层,覆盖患处表面,一天两次,一周为一个疗程,用药一个疗程。
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口服,药用苦参12 g、白芷15 g、苍耳子10 g、白鲜皮20 g、三七18 g、黄芩9 g、黄连9 g、黄柏9 g。
血虚者可加当归15 g,气虚者可加人参20 g,血瘀可加桃仁5 g、红花5 g。
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连续治疗两个月,之后进行效果对比。
13 疗效判定[2] 显著有效:患者皮肤湿疹无红斑、红疹、水疱、皮肤瘙痒或有抓痕等症状显著改善或者完全消失,无复发情况;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复发率下降;无效:患者皮肤症状不减或略有加重,复发次数不减。
总有效率=(显著有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组患者显著有效1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显著有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变对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有显著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有显著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湿疹皮炎的治疗方法中医偏方见效快
导语:湿疹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是接触和服用了某些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东西,从而引起皮肤上出现红肿、小疙瘩,瘙痒等症状。
患有湿疹皮炎应
湿疹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是接触和服用了某些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东西,从而引起皮肤上出现红肿、小疙瘩,瘙痒等症状。
患有湿疹皮炎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远离过敏源,同时可以采用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
一:黄连蜂巢治疗湿疹
1:配方:川黄连6克,蜂巢3个,凡士林80克。
制用法:将黄连研极细;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搅拌成油膏,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后涂油膏。
注意不可用热水烫,越烫越坏。
功效:散风祛湿。
治疗湿疹。
二:鱼胆汁治皮肤湿疹
1:配方:青鱼胆、黄柏等份。
制用法:将青鱼胆剪破,取胆汁,与黄柏粉末调匀,晒干研细。
用纱布包裹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
用治皮肤湿疹久治不愈者。
三:绿豆粉香油治湿疹流水
1:配方:绿豆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绿豆粉炒成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功效:清热,祛湿。
用治湿疹流黄水。
四:蝉衣治湿疹
1:配方:蝉衣5克,苦参1O克,土茯苓15克,生苡仁10克,白蒺藜10克,地肤子10克,白鲜皮10克,焦山栀10克,生甘草5克,苍术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化湿。
用治小儿急性湿疹。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专家共识湿疹、皮炎等皮肤病在当今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已经日益受到重视,专家们也取得了一致的共识。
湿疹、皮炎等皮肤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皮肤发红、皮肤肿胀、皮疹等。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重视整体调理,而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外用抗炎药物。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综合利用中西医药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在治疗湿疹、皮炎等皮肤病时,常常能够较全面地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特点,采取中药内服或外敷的治疗方式。
而西医则可以利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进行局部治疗或者内服治疗。
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够更准确地抓住病情的关键,实现精准治疗。
其次,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常常会出现的问题包括激素依赖、皮肤变薄等情况,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负担。
而中药治疗多采用中草药材,药性温和,深受患者的欢迎。
在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可以逐步减少西药的用量,有效减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另外,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还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
中药具有温和又不失疗效的特点,可以缓解病症,促进皮肤的愈合。
西药则可以迅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药物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使疗效更加明显,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在湿疹、皮炎等皮肤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专家共识中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未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传承与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也会得到更多的推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37 期2018 Vol.5 No.3755管长度,大大减轻了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性,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降低了治疗失败的风险。
另外,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可以避免长时间治疗所带来的感染与复发风险。
总而言之,一次性根管方法是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理想新疗法,具有显著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1] 葛艳芳. 一次性根管与分次根管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7):1261-1263.本文编辑:雷巧云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谢志宏(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1)【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将12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60例,分别选择常规西医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
观察分析临床治愈情况。
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愈率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4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安全性,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过敏性皮肤病;辨证治疗【中图分类号】R24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7.55.02临床中也将过敏性皮肤病称之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体是指机体在受到半抗原物质或抗原物质的刺激后形成淋巴细胞或相应抗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导致细胞性或体液免疫反应,进而引起机体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1]。
过敏性皮肤病包括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药疹、荨麻疹等。
过敏性皮肤病迁延难愈,病程长,会严重困扰患者,所以选择合理的方法来治疗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就成为了现阶段临床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之一[2]。
本研究主要观察分析了中医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复方甘草酸苷和葡萄糖酸钙的结合治疗方式可用于皮炎湿疹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136例患者开展研究,并结合患者所用药物分为两组。
常规组单纯应用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和葡萄糖酸钙进行结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疾病症状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结果:实验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在治疗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瘙痒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价值,对比数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服务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和葡萄糖酸钙的结合治疗方式可用于皮炎湿疹患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疾病症状,有利于患者的远期康复,特别是对于疾病症状的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葡萄糖酸钙;皮炎湿疹;临床疗效在各类皮肤疾病当中,皮炎和湿疹属于治疗难度相对较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中的疾病发生原因相对较为复杂,其主要涉及到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的因素,但是在临床治疗期间很难实现对疾病发生原因的主次分辨[1]。
皮炎湿疹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皮肤病,疾病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但是在临床中均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在临床治疗期间的难度相对较高,再加上疾病复发风险较高,所以导致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存在严重影响。
目前来看,皮炎湿疹的疾病表现主要是以皮肤瘙痒、渗液、红肿以及脱屑等疾病症状,此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还会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2]-[3]。
伴随着近些年临床用药治疗的皮炎湿疹患者不断增多,其中许多患者的疗效并不理想,对于疾病症状的控制效率较低并且疗效较差,无法到患者的预期。
近些年有许多研究关于皮炎湿疹的治疗研究,其中许多研究提出了复方甘草酸苷可用于疾病的治疗,有利于控制疾病症状并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4]-[5]。
常见皮疹的中医治疗方法与小儿皮疹的康复经验皮疹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特别是在小儿群体中更为常见。
中医药对于皮疹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方法,这些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被证明是有效的。
本文将介紹常见皮疹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分享小儿皮疹的康复经验。
一、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疹,特别是在小儿中更为常见。
湿疹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瘙痒、红肿、糜烂、渗液等。
中医认为湿疹多与体内湿气过重有关,因此治疗湿疹的关键是清除湿气。
中医治疗湿疹通常采用草药内服和外用药物相结合的方式。
内服方面,可以选用熟地黄、玄参、黄柏等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的中药,以调理体内湿热。
外用方面,可以使用草药熏洗或者外敷,比如采用黄柏粉加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有助于止痒和干燥湿疹。
二、皮炎皮炎是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常表现为红肿、起疱、瘙痒等症状。
中医认为皮炎的发生与体内的热毒有关,因此治疗皮炎的关键在于清热解毒。
中医治疗皮炎一般采用草药外用为主,内服和外用结合。
内服方面,可以选用黄连、黄芩、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
外用方面,可以使用中药熏洗或者外敷,比如采用薄荷叶煮水洗患处,有助于清热解毒、止痒和消肿。
三、湿疹性皮肤病湿疹性皮肤病是一类以皮疹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中医认为湿疹性皮肤病多与体内湿热有关,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清热、燥湿。
中医治疗湿疹性皮肤病一般采用草药内服和外用药物相结合的方式。
内服方面,可以选用黄连、知母、川芎等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的中药,以调理体内湿热。
外用方面,可以使用中药洗剂、药膏等,比如采用黄芩提取物外敷患处,有助于清热解毒、止痒和干燥湿疹。
小儿皮疹的康复经验一、注意个人卫生小儿皮疹的康复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
定期洗澡,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洗发水。
避免用力搔抓患处,以防加重炎症。
二、饮食调理小儿皮疹的康复过程中,饮食也需要进行调理。
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9-27T11:08:39.54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1期作者:李凡
[导读] 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不仅药物副作用轻,而且用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
哈尔滨市平房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0
【摘要】目的:观察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医治疗方案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 - 2016年5月收治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进行西药治疗,观察者进行中医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不仅药物副作用轻,而且用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医治疗;效果观察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rmatitis and eczema treatment regimen
Abstract:Object:Observe the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skin diseases dermatitis and eczema. Methods:Our hospital in May 2015 - dermatitis and eczema patients in May 2016 admitted 100 patients for the study,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wo groups,a control group of western medicine,TCM treatment observer,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Treatment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5%,th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8%,the resul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ignificant contras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At the same tim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no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After dermatitis and eczema in patients with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not only mild side effects of drugs,and drug safety,to good effect,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Dermatitis and eczema;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Effect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皮肤病中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西医治疗,但西医治疗并不能根治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虽然见效快,但反复发作。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了中医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 - 2016年5月收治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符合皮炎湿疹性皮肤病的诊断标准,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丘疹、红肿等;均无其他的皮肤病及感染。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后,医师需告知患者谨遵医嘱用药,注意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使用的药物为0.03%他克莫司软膏,将药膏涂于患处,1天使用2次,连续用药2周。
观察组则使用中药疗法,口服中药汤剂,其组成为:白鲜皮20g、白芷15g、苍耳10g、黄连9g、苦参12 g、黄柏9g、三七18g、黄芩9g。
若患者气血不足可加入15g当归,若患者血气虚弱可添加人参20g,若患者血瘀气滞则可添加红花与桃仁5g,用水煎服,1剂/d,2
次/d,早晚服用。
在治疗期间患者禁食过敏类食物,例如螃蟹、鱼以及虾等。
1.3 疗效观察
治疗痊愈表现为:患者的皮肤红斑、红疹、水疱等消失,患者的其他不良反应消失,同时在一段时间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反复发作。
治疗显效表现为:患者皮肤瘤痒消失,红斑、红疹、水疤等症状消失,治疗期间无复发。
治疗有效表现为:患者的皮肤红斑、红疼、水泡等有所减少,患者的其他不良反应有所减少,同时在短时间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没有出现反复发作。
治疗无效表现为: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是加重,在治疗的过程中复发数次。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2.0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若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CRP、RF以及ESR三项临床指标结果分别是(32.99±14.12)mg/L、(79.89±58.42)U/mL以及(35.38±19.20)mm/h,和对照组治疗后的CPR、RF以及ESR三项临床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两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显著,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逐渐进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且水平获得提升,越多越多人开始使用化妆品,且重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在日益加剧,粉尘或者细菌等污染性物质在空气中聚集越来越多,导致越来越多居民感染上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该皮肤病瘙痒难忍,且皮肤会存在损伤与发炎现象,在急性期会出现丘疱疹并且有液体渗出,慢性期则会出现病变,例如苔藓状、肥大以及浸润等。
该病病理机制复杂,难以彻底根治。
临床上对于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常给予西药药膏涂抹,虽在短时间内能够起到止痒的效果,但不能彻底地治愈,且容易反复发作,得不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因此,西医治疗不能作为该病的长远治疗方法。
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及对中药的不断研究,在临床中应用中医治疗的范围越来越广,且临床疗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中医认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发生,与机体心火过旺,脏腑虚弱,外邪侵入,湿热相斥所致。
而中医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时,多是辨证论治,以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根据多年临床治疗经验,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本研究中中药汤剂成分为白鲜皮、
白芷、苍耳子、黄连、苦参、黄柏、三七以及黄芩,其中苦参可减轻肝损伤程度,且可抗过敏;白芷可杀菌抑菌,尤其对大肠杆菌效果显著,且可通血;苍耳子可镇静抗菌;三七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消炎镇静;黄连、黄柏、黄芩可祛风止痒。
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可止痒、消毒与泻火,在治疗瘙痒症效果明显。
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需采用辩证疗法,若患者为风热则需清热,若患者为湿热型则需利尿祛湿;若患者为脾湿型则需除湿健脾;若患者血虚则需养血;若患者阴虚则需滋阴补气。
从本研究结果可看出,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总有效率高96.8%,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75.5%,且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
而在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中医治疗后,治疗效果显著,其不仅药物副作用轻,而且用药安全性高,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冰凌. 苦参等中药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3,(10):87-88.
[2] 季蔚青,李惠仙.氯地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疫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药房,2013,(6):532-533.
[3] 王少英,曹克平.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3):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