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火炸药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
- 格式:ppt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19
《公司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贮存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贮存、运输安全管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指公司生产和使用的某产品等易燃易爆品。
第二章一般要求第三条危险品生产、贮存、运输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组织均衡生产,不得出现“三超”。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第四条新、改、扩建项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和安装,严格执行“三同时”。
第五条应从设计、工艺、设备、操作、制度、劳动组织等方面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应贯彻执行“三少、三隔离”原则。
第六条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改造工艺、设备和装置努力实现自动化。
改善作业条件,增强防护能力,提高生产本质安全程度。
第七条直接从事危险品生产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教育,通过考核,取得安全操作合格证。
第三章生产安全管理规定第八条开工(一)新建厂或新、改、扩建生产线,应由公司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组织专门的检查验收小组检查、确认合格后,由公司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告,经上级检查验收方可投产;或新、改、扩建的工房,大修后或停产一个月以上重新开工的生产线,应由总工程师或生产副总经理组织生产、技术、安全、人力、设备、仪表等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经理签发开工生产许可证。
(二)检查验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建筑设施符合建设安装的有关规定和《安全规范》要求;2、电气设施符合《安全规范》要求;3、防雷及防静电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要求;4、各种设备装置符合安全要求,有完善的检测报告和试运行记录;5、通过、除尘、安全防护、消防、应急等完整有效;6、工艺技术文件和安全管理制度完整;7、操作人员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8、生产区域及工房内达到整洁生产要求(5s要求)第九条生产(一)从事易燃易爆危险品作业的人员,须认真学习掌握生产工艺、产品性质、设备性能和防火防爆知识,能正确使用消防和安全设施,能及时发现和排除不正常现象;中应做到严谨、细致、沉稳、准确、轻拿轻放。
兵器工业总公司关于颁发《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的通知兵总质[1990]2号,1990年3月26日各直属单位:《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由工程设计研究院修订完毕,并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审定,现予颁发。
自1990年5月1日起执行。
原第五机械工业部(78)五机安字第1009号文颁发的《火药、炸药、弹药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发的北总质(1989)579号通知同时作废。
这次颁发的规范是在总结了十年来执行原规范的实践经验和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的基础上修订的,其中危险性建筑物安全距离,比原规范的规定有所减少,但其设防标准,仍与原规范相同。
即外部安全距离的设防标准为住宅建筑物允许二级破坏;内部安全距离的设防标准为相邻建筑物允许达到四~五级破坏。
今后,凡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必须按本规范执行。
对于已建成的原有工厂,由于历史原因,其设计和建设不符合规范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加以改造,使其达到本规范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0]2号文件精神,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行使兵器工业行业(包括直属兵工单位、地方兵工、兵工动员线)的管理职能。
因此,各地方军工企业、事业单位,也要照此规范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
望各单位在执行中继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时参考。
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建设物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 (4)第一节建筑物危险等级 (4)第二节计算药量 (10)第三章工厂规划和外部距离 (12)第一节工厂规划 (12)第二节危险品生产区外部距离 (13)第三节危险品总仓库区外部距离 (19)第四节转运站台外部距离 (22)第四章防护屏障 (23)第五章危险品生产工艺布置 (25)第一节工艺布置 (25)第二节火炸药生产中有关易燃液体部分 (27)第三节室外工艺管道 (27)第六章危险品生产区和危险品总仓库区的总平面布置 (28)第一节危险品生产区总平面布置 (28)第二节危险品生产区内最小允许距离 (29)第三节危险品总仓库区总平面布置 (37)第四节危险品总仓库区内最小允许距离 (37)第七章危险品储存和运输 (39)第一节危险品和储存 (39)第二节危险品的运输 (40)第八章危险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41)第一节一般规定 (41)第二节结构选型 (42)第三节结构构造 (43)第四节抗爆间室和抗爆屏院 (43)第五节建筑构造和室内装修 (44)第六节试验站中各种试验用塔 (44)第七节嵌入式和覆土式建筑物 (45)第八节危险品仓库 (45)第九节室外管架和通廊 (45)第九章消防给水 (46)第十章废水处理 (47)第十一章危险性建筑物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47)第一节一般规定 (47)第二节采暖 (47)第三节通风和空气调节 (48)第十二章危险场所的电气 (48)第一节危险场所的分类 (48)第二节电气设备 (49)第三节室内电气线路 (50)第四节室外电气线路 (51)第五节线路保护及接零 (51)第六节 10(6)kV变配电所和电气室 (51)第七节工厂电源和事故照明 (52)第八节防雷和接地 (52)第十三章危险品生产自动控制 (52)第一节一般规定 (52)第二节控制系统和联锁装置 (52)第三节仪表设备 (53)第四节控制、检测信号线路 (53)第五节仪表电源和气源 (53)第六节仪表系统接地 (53)第七节控制室 (53)第十四章靶场和试验场 (54)第一节适用范围 (54)第二节建筑物危险等级和最小允许距离 (54)第三节靶道和其外部距离 (54)第四节大中口径火炮和火箭试验靶场 (57)第五节火箭筒和炮弹的穿甲、破甲试验靶场 (58)第六节小口径火炮和轻武器试验靶场 (58)第七节试验场和试验台 (58)第十五章销毁场 (59)附录 (60)附录一仓库危险品分组存放规定 (60)附录二防护土堤的防护范围示例(略) (61)附录三卫生特征分级举例 (61)附录四安装雨淋系统的厂房或工序举例 (63)附录五危险场所电气类别和防雷类别举例 (64)附录六名词解释 (67)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 (68)附录八主要符号 (69)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建设,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炸药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炸药库安全管理,保持炸药库仓库免受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炸药库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安质部部长胡志朗为防火负责人,全面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其它仓库也要指定专人管理,落实防火措施。
第五条炸药库防火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对保管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二、组织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建立每日防火巡查制度并做好记录。
三、组织制定电源、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每个岗位的防火工作责任制。
四、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业务训练,开展自防自救工作。
五、建立健全消防档案,经常总结消防工作经验。
第三章消防管理第六条炸药库仓库的消防设施、器材,应当指定专人管理,负责检查、维修保养、更换和添置,保证完好有效,严禁圈占、埋压和挪用。
第七条消防器材应当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
第八条严禁将明火、火种带入炸药库仓库,绝对不允许在炸药库仓库和库房周围用火或进行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作业。
第九条库房内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不准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O瓦的白炽灯,照明灯具下方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____米。
第十条库区的消防车道和仓库的安全出口,库区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电源开关箱,保管人员离库时,必须拉闸断电。
第十一条在库区从事装卸、搬运、施工以及其它临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不服从管理的临工应马上予以辞退。
第十二条炸药库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消防用具。
第十三条认真做好消防器材的业务培训,了解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期限。
第十四条保持消防器材保持清洁无杂物,不准把矿灯带入药库,更不准把火种和无关人员带进药库,不准使用碰撞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化纤服装。
《煤矿安全规程》(2016)二〇一六年三月目录第一编总则 (1)第二编地质保障 (4)第三编井工煤矿 (6)第一章矿井建设 (6)第一节一般规定 (6)第二节井巷掘进与支护 (6)第三节井塔、井架及井筒装备 (11)第四节建井期间生产及辅助系统 (12)第二章开采 (15)第一节一般规定 (15)第二节回采和顶板控制 (17)第三节采掘机械 (23)第四节建(构)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及主要井巷煤柱开采 (25)第五节井巷维修和报废 (25)第六节防止坠落 (26)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26)第一节通风 (26)第二节瓦斯防治 (33)第三节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37)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37)第一节一般规定 (37)第二节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40)第三节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41)第五章冲击地压防治 (43)第一节一般规定 (43)第二节冲击危险性预测 (44)第三节区域与局部防冲措施 (45)第四节冲击地压安全防护措施 (45)第六章防灭火 (46)第一节一般规定 (46)第二节井下火灾防治 (48)第三节井下火区管理 (50)第七章防治水 (51)第一节一般规定 (51)第二节地面防治水 (52)第三节井下防治水 (53)第四节井下排水 (55)第五节探放水 (56)第八章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 (57)第一节爆炸物品贮存 (57)第二节爆炸物品运输 (60)第三节井下爆破 (61)第九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 (66)第一节平巷和倾斜井巷运输 (66)第二节立井提升 (73)第三节钢丝绳和连接装置 (77)第四节提升装置 (82)第五节空气压缩机 (86)第十章电气 (87)第一节一般规定 (87)第二节电气设备和保护 (90)第三节井下机电设备硐室 (91)第四节输电线路及电缆 (91)第五节井下照明和信号 (93)第六节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94)第七节电气设备、电缆的检查、维护和调整 (95)第八节井下电池电源 (96)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 (97)第一节一般规定 (97)第二节安全监控 (97)第三节人员位置监测 (101)第四节通信与图像监视 (101)第四编露天煤矿 (103)第一章一般规定 (103)第二章钻孔爆破 (104)第一节一般规定 (104)第二节钻孔 (104)第三节爆破 (104)第三章采装 (107)第一节一般规定 (107)第二节单斗挖掘机采装 (107)第三节破碎 (109)第四节轮斗挖掘机采装 (109)2第五节拉斗铲作业 (109)第四章运输 (110)第一节铁路运输 (110)第二节公路运输 (111)第三节带式输送机运输 (112)第五章排土 (112)第六章边坡 (114)第七章防治水和防灭火 (115)第一节防治水 (115)第二节防灭火 (115)第八章电气 (115)第一节一般规定 (115)第二节变电所(站)和配电设备 (116)第三节架空输电线和电缆 (116)第四节电气设备保护和接地 (117)第五节电气设备操作、维护和调整 (118)第六节爆炸物品库和炸药加工区安全配电 (119)第七节照明和通信120第九章设备检修 (120)第五编职业病危害防治 (122)第一章职业病危害管理 (122)第二章粉尘防治 (122)第三章热害防治 (124)第四章噪声防治 (125)第五章有害气体防治 (125)第六章职业健康监护 (125)第六编应急救援 (127)第一章一般规定 (127)第二章安全避险 (128)第三章救援队伍 (129)第四章救援装备与设施 (130)第五章救援指挥 (130)第六章灾变处理 (131)附则 (134)附录主要名词解释 (135)3第一编总则 (3)第一条 (3)第二十一条 (8)第二编地质保障 (9)第二十二条 (9)第三十三条 (11)第三编井工煤矿 (12)第一章矿井建设 (12)第三十四条 (12)第八十五条 (26)第二章开采 (26)第八十六条 (26)第一百三十四条 (42)第三章通风、瓦斯和煤尘爆炸防治 (42)第一百三十五条 (42)第一百八十八条 (59)第四章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59)第一百八十九条 (59)第二百二十四条 (67)第五章冲击地压防治 (67)第二百二十五条 (68)第二百四十五条 (72)第六章防灭火 (72)第二百四十六条 (72)第二百八十一条 (81)第七章防治水 (81)第二百八十二条 (81)第三百二十五条 (91)第八章爆炸物品和井下爆破 (91)第三百二十六条 (92)第三百七十三条 (104)第九章运输、提升和空气压缩机 (104)第三百七十四条 (104)第四百三十四条 (131)第十章电气 (132)第四百三十五条 (132)第四百八十六条 (145)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 (146)第四百八十七条 (146)第五百零九条 (153)第四编露天煤矿 (154)第一章一般规定 (154)第五百一十条 (154)1第五百二十条 (156)第二章钻孔爆破 (156)第五百二十一条 (156)第五百三十八条 (160)第三章采装 (160)第五百三十九条 (160)第五百五十八条 (165)第四章运输 (165)第五百五十九条 (165)第五百七十三条 (169)第五章排土 (169)第五百七十四条 (169)第五百八十二条 (171)第六章边坡 (171)第五百八十三条 (171)第五百八十八条 (172)第七章防治水和防灭火 (173)第五百八十九条 (173)第五百九十六条 (174)第八章电气 (174)第五百九十七条 (174)第六百二十八条 (181)第九章设备检修 (181)第六百二十九条 (182)第六百三十六条 (183)第五编职业病危害防治 (184)第一章职业病危害管理 (184)第六百三十七条 (184)第六百三十九条 (184)第二章粉尘防治 (184)第六百四十条 (184)第六百五十四条 (188)第三章热害防治 (188)第六百五十五条 (188)第六百五十六条 (188)第四章噪声防治 (189)第六百五十七条 (189)第六百五十八条 (189)第六百五十九条 (189)第五章有害气体防治 (189)第六百六十条 (189)第六百六十一条 (190)第六百六十二条 (190)第六章职业健康监护 (190)2第六百六十三条 (190)第六百七十一条 (192)第六编应急救援 (193)第一章一般规定第六百七十二条 (193)第六百八十二条 (195)第二章安全避险第六百八十三条 (195)第六百九十二条 (197)第三章救援队伍第六百九十三条 (197)第六百九十八条 (198)第四章救援装备与设施第六百九十九条 (198)第七百零二条 (198)第五章救援指挥第七百零三条 (199)第七百零七条 (200)第六章灾变处理第七百零八条 (200)第七百一十九条 (203)附则 (204)第七百二十条 (204)第七百二十一条 (204)第一编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煤矿事故与职业病危害,根据《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制定本规程。
兵器工业总公司关于颁发《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的通知兵总质[1990]2号,1990年3月26日各直属单位:《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由工程设计研究院修订完毕,并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审定,现予颁发。
自1990年5月1日起执行。
原第五机械工业部(78)五机安字第1009号文颁发的《火药、炸药、弹药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以下简称原规范)、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发的北总质(1989)579号通知同时作废。
这次颁发的规范是在总结了十年来执行原规范的实践经验和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的基础上修订的,其中危险性建筑物安全距离,比原规范的规定有所减少,但其设防标准,仍与原规范相同。
即外部安全距离的设防标准为住宅建筑物允许二级破坏;内部安全距离的设防标准为相邻建筑物允许达到四~五级破坏。
今后,凡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必须按本规范执行。
对于已建成的原有工厂,由于历史原因,其设计和建设不符合规范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加以改造,使其达到本规范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0]2号文件精神,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行使兵器工业行业(包括直属兵工单位、地方兵工、兵工动员线)的管理职能。
因此,各地方军工企业、事业单位,也要照此规范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
望各单位在执行中继续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时参考。
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建设物危险等级和计算药量 (4)第一节建筑物危险等级 (4)第二节计算药量 (10)第三章工厂规划和外部距离 (12)第一节工厂规划 (12)第二节危险品生产区外部距离 (13)第三节危险品总仓库区外部距离 (19)第四节转运站台外部距离 (22)第四章防护屏障 (23)第五章危险品生产工艺布置 (25)第一节工艺布置 (25)第二节火炸药生产中有关易燃液体部分 (27)第三节室外工艺管道 (27)第六章危险品生产区和危险品总仓库区的总平面布置 (28)第一节危险品生产区总平面布置 (28)第二节危险品生产区内最小允许距离 (29)第三节危险品总仓库区总平面布置 (37)第四节危险品总仓库区内最小允许距离 (37)第七章危险品储存和运输 (39)第一节危险品和储存 (39)第二节危险品的运输 (40)第八章危险性建筑物和构筑物 (41)第一节一般规定 (41)第二节结构选型 (42)第三节结构构造 (43)第四节抗爆间室和抗爆屏院 (43)第五节建筑构造和室内装修 (44)第六节试验站中各种试验用塔 (44)第七节嵌入式和覆土式建筑物 (45)第八节危险品仓库 (45)第九节室外管架和通廊 (45)第九章消防给水 (46)第十章废水处理 (47)第十一章危险性建筑物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47)第一节一般规定 (47)第二节采暖 (47)第三节通风和空气调节 (48)第十二章危险场所的电气 (48)第一节危险场所的分类 (48)第二节电气设备 (49)第三节室内电气线路 (50)第四节室外电气线路 (51)第五节线路保护及接零 (51)第六节 10(6)kV变配电所和电气室 (51)第七节工厂电源和事故照明 (52)第八节防雷和接地 (52)第十三章危险品生产自动控制 (52)第一节一般规定 (52)第二节控制系统和联锁装置 (52)第三节仪表设备 (53)第四节控制、检测信号线路 (53)第五节仪表电源和气源 (53)第六节仪表系统接地 (53)第七节控制室 (53)第十四章靶场和试验场 (54)第一节适用范围 (54)第二节建筑物危险等级和最小允许距离 (54)第三节靶道和其外部距离 (54)第四节大中口径火炮和火箭试验靶场 (57)第五节火箭筒和炮弹的穿甲、破甲试验靶场 (58)第六节小口径火炮和轻武器试验靶场 (58)第七节试验场和试验台 (58)第十五章销毁场 (59)附录 (60)附录一仓库危险品分组存放规定 (60)附录二防护土堤的防护范围示例(略) (61)附录三卫生特征分级举例 (61)附录四安装雨淋系统的厂房或工序举例 (63)附录五危险场所电气类别和防雷类别举例 (64)附录六名词解释 (67)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 (68)附录八主要符号 (69)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建设,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424火炸药学报第42卷第4期GUO Ya-ing,XU Xu-ran,PAN Feng,et al*Study on safety of TATP and DADP[J*.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42(2):103-106*蔡华强,黄辉,田莉,等•环状有机过氧化物-独特的新概念炸药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2011:20-24*CAIHua-qiang$HUANG Hui$TIANLi$etal*Annularor-ganic peroxides-unique new eoncept of explosives[C*$ProceedingsoftheNationalSymposiumonEmergencyTech-nologiesforHazardousSubstancesandSafety*Mianyang:InstituteofChemical Materials$China Academy OfEngi-neeringPhysics$2011:20-24*)*王同臻•液体炸弹的危害性及其探测技术和仪器浅析•警察技术,2010(5):67-69*WANG Tong-zhen*Harmfulne s of liquid bomb and its de-tectio n tech n o logy and in s trume n t[J*.Police Technology,2010(5):67-69*[6*Oxley J C,Smith J L,Bowden P R,et al*Factors influen-c-ng tr acetonetr perox-de(TATP)and t acetoned-perox-de(DADP)formaton:PartI[J**Prope l ants$Explos-ves$ Pyrotechn-cs$2013$38(2):244-254*)*GJB772A-1997,炸药试验方法[S*.1997*[8*WJ/T9038.2-2004,工业火工药剂试验方法[S*.2004*)*GJB770B-2005,火药试验方法[*.2005*[0*程家增•爆破过程高速摄像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CHENG Jia-zeng*The research ofhigh-speed photographtechniqueinblastengineering[D**Wuhan:Wuhan Uni-versityofTechnology$2010*[11*李秀丽,惠君明,解立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云团爆炸测温中的应用[J*•含能材料,200816(3):344-348*LIXiu-li$HUIJun-ming$XIELi-feng*Applicationofinfraredthermo-imagingtechnologyintemperature measurementofcloud explosion[J**Chinese Journal of Energetic Materials,2008$16(3):344-348*[12*顾垒,向文飞•爆炸空气冲击波超压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爆破,2002,19(2):15-17*GULei$XIANG Wen-fei*Analysesoninfluentialfactorsa-boutairblastoverpre s ure and its control[J**Blasting$ 2002$19(2):15-17*[13*彭亚晶,叶玉清•含能材料起爆过程“热点”理论研究进展[*•化学通报,2015,78(8):693-701*GUO Ya-jing,YE Yu-qing*Research progre ss of“HotSpot"theory in en e rgetic materials in itiati o n[J*.Chemistry201578(8):693-701*《火炸药燃烧热化学》新书简介由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燃烧与爆炸技术重点实验室徐司雨、姚二岗、裴庆和赵凤起共同译著的《火炸药燃烧热化学》一书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为火炸药技术系列译著之一,共485页。
《火炸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642010课程英文名称:Safety Technology of Powder and Explosive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安全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年8月26日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炸药越来越显得尤为重要了。
众所周知,火炸药是一种危险品,是一种危险源,所以在火炸药的加工、使用、贮存等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分解、燃烧、爆炸等不安全隐患。
因此,《火炸药安全技术》就更能体现本专业国防特色。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火炸药的基本概念;(2)火炸药的不安全因素分析;(3)火炸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4)火炸药产品的安全性检测;(5)火炸药装药安全性。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了解火炸药的基本概念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火炸药产品的安全性检测等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能够将所学知识,例如火炸药装药安全技术等应用至实际的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
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
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炸药毒性与防护1 绪论1.1目的:对炸药的毒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即了解炸药的毒性危害、中毒机理、症状、预防和急救措施,以要认识到只要采取相应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护,就能少受或免受其毒性危害。
1.2我国防毒研究的历史我国是防毒研究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殷商时代,在冶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元7~8世纪,对毒气的产生地点、浓度变化、测知方法、消除措施有了较系统的观察研究。
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
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
宋代,宋慈著《洗冤集录》(1247年),是世界上第一部法医书,先后译成荷兰、英、德、法文,书中专载有服毒、验毒、解毒方法。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木》(1533年)对铅工业中毒有详细记载。
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对汞工中毒有详细描述。
1979~1981年TNT中毒患病率3.78%,50年代为32.1 %。
2 毒物与毒性2.1 毒物2.1.1 概述估计目前各国市场拥有各类化学物约5万种,且每年约新增500种。
物质是否有毒,1.与本身物质有关。
2.与进入机体量有关。
古代毒理学家Daracelsus(1493~1591)说:“所有的物质者是毒物,一定的测量可以区别毒物或药物”。
定义:物质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者,称该物质的毒物。
简言之,凡作用于人体,能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并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2.1.2毒物的物理状态2.1.2.1固体如TNT等。
2.1.2.2液体如甲苯、CCl4、二甲基亚砜、废水废酸等。
2.1.2.3粉尘粉尘为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φ70.1μm,易在机械粉碎,辗磨等工艺过程中形成。
2.1.2.4烟尘以称烟或烟气,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φ<0.1μm。
2.1.2.5雾雾为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多系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散所形成,如HNO3雾,H2SO4雾等。
2024年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内容第一章:工作场所安全1.1 工作场所安全意识宣传工人应对工作场所安全问题的意识宣传,包括对工作环境、设备和材料存在的危险因素的认识,以及防范措施的学习。
1.2 工作场所救援方法工人应学习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逃生行动、发出求救信号以及正确使用救援设备的方法。
1.3 工作场所危险物品管理工人应学习正确使用和存放危险物品的方法,包括了解危险物品的性质和处理要求,以及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工具。
第二章:人身安全防护2.1 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工人应学习不同工种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口罩等的正确佩戴和使用方法。
2.2 高空作业安全对进行高空作业的工人,应学习相关安全操作规范,了解安全保护措施,包括使用安全绳索、安全带等设备,确保个人安全。
2.3 操作机械设备的安全工人应学习正确操作机械设备的方法,包括阅读设备操作手册、熟悉设备运行原理、正确使用安全开关等。
第三章:电气安全3.1 电气安全常识工人应学习基本的电气安全常识,包括电气事故的原因和后果,以及预防电击的方法等。
3.2 电气设备使用与维护工人应学习电气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包括定期检查绝缘状况、保护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使用等。
第四章:危险作业防范4.1 施工现场管理工人应学习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包括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清理现场杂物、放置扶手和防护栏杆等。
4.2 危险作业操作安全对进行危险作业的工人,应学习相关操作规范,了解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包括使用防护网、防护围挡、安全防护箱等。
4.3 高温作业防暑措施工人应学习高温作业防暑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适时喝水、穿戴透气防晒服装等。
第五章:应急救援5.1 急救常识工人应学习基本的急救常识,包括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术、止血等急救技能。
5.2 事故应急处理工人应学习各类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包括事故现场的评估、报警流程和救援程序等。
5.3 火灾逃生和灭火方法工人应学习火灾逃生和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避免烟雾中毒等。
Q/BGP 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SY BGP·G0201—2011代替Q/SY BGP·G0201-2007 物探作业民爆物品安全管理规定2011-XX-XX发布2011-XX-XX实施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采购 (4)6 运输 (4)7 储存 (6)8 使用 (10)9 工序清线 (12)10 销毁 (13)附录A(规范性附录)炸药进出库班报格式 (14)附录B(规范性附录)雷管进出库班报格式 (15)附录C(规范性附录)工地炸药交接班报格式 (16)附录D(规范性附录)工地雷管交接班报格式 (17)附录E(规范性附录)钻井班报格式 (18)附录F(规范性附录)爆炸班报格式 (20)附录G(规范性附录)小折射与微测井班报格式 (21)附录H(规范性附录)清线班报格式 (23)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标准代替Q/SY BGP·G0201-2007《物探作业民爆物品安全管理规定》。
与Q/SY BGP·G0201-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废炮的概念(见3.7);——对哑炮的定义进行了修订(见3.8);——增加了涉爆人员的审查要求(见4.2);——进一步明确了涉爆人员持证要求(见4.3);——增加了涉爆船只的电台管理要求(见4.13);——增加了涉爆记录资料的上交与备案要求(见4.17);——对民爆物品运输车灭火器配备规格进行了修订(见6.14);——对民爆物品临时库设置要求进行了修订(见7.1);——对民爆物品临时库管理进行了修订(见7.3);——对民爆物品班报记录管理要求进行了修订(见8.1.1.2);——对主要涉爆岗位的分工进行了修订(见8.1.2);——取消了雷管测试;——对炸药包制作进行了修订(见8.1.3);——对炸药包下井进行了修订(见8.1.4);——对爆破作业进行了修订(见8.1.5);——对山地、黄土塬地区作业进行了修订(见8.3);——对水域地区作业进行了修订(见8.4);——增加了废炮处理方法(见9.2);——对哑炮排除方法进行了修订(见9.3);——对民爆物品班报记录格式进行了修订(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H);——增加了小折射与微测井班报格式(见附录G)。
火炸药标准火炸药(Explosive)是指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迅速释放大量能量和产生高压力的化学物质。
由于其极高的爆炸威力和危险性,火炸药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都受到严格的监管和标准控制。
以下是关于火炸药的标准的一些基本要求。
1. 安全性要求火炸药标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其使用和操作的安全性。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火炸药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正常处理和储存条件下长期保持其化学和物理稳定性。
- 火炸药应具备适当的起爆能力和起爆性能,以确保在需要时可可靠地引发爆炸。
- 火炸药应具备适当的抗外界刺激能力,如抗撞击、摩擦等,避免意外引爆的风险。
- 火炸药的制备、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应设有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生产车间的防爆要求、火灾和泄漏的应急处理等。
2. 性能指标火炸药的性能指标是评估其爆炸能力和威力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爆速和压力:衡量火炸药的爆速和爆压的数据,这决定了火炸药在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大小和冲击力。
- 火焰温度:火炸药爆炸时释放出的热量会导致火焰的产生,其温度对于不同应用场景有不同的要求。
- 比冲:火箭推进剂中常用的性能指标,表示单位质量的火炸药能提供的推力。
- 稳定性:火炸药应具备适当的稳定性,使其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时能长期保持其性能指标。
3. 检测和分析方法为了确保火炸药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各项检测和分析。
常用的检测和分析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化学分析:通过分析火炸药的成分和组成,确定其物质的含量和纯度。
- 物理性能测试:通过实验方法测量火炸药的爆炸速度、爆炸压力、比冲等性能指标。
- 安全性评估:通过模拟火炸药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和操作,评估其安全性能。
- 火灾风险评估:对火炸药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分析其可能引发的火灾、爆炸和环境影响。
4. 标准化组织火炸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由标准化组织负责,以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火炸药标准化组织包括以下几个: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火炸药的国际标准,为全球各国和地区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