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规律
- 格式:pdf
- 大小:2.09 MB
- 文档页数:2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一、利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各基因型个体数求解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因总数×100%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体数×100%例1 已知人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体12000人。
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a基因频率和AA、Aa、aa基因型频率是多少?解析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个人中共有基因30000×2=60000个,蓝眼3600含a基因7200个,褐眼26400人,纯合体12000人含A基因24000个,杂合体14400人含(26400-12000)×2=28800个基因,其中A基因14400个,a 基因14400个。
则:A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0.64,a的基因频率=7200+14400)/60000=0.36AA的基因型频率=12000÷30000=0.4,Aa的基因型频率=14400÷30000=0.48,aa 的基因型频率=3600÷30000=0.12二、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例2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基因型Aa的个体占76%,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A和a频率分别是多少?解析 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12%+1/2×76%=50% ,a的频率=aa 的频率+1/2Aa的频率=12%=1/2×76%=50%例3 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 B X B(43.32%)、X B X b (7.36%)、X b X b(0.32%)、X B Y(46%)、X b Y(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解析 X B频率=42.32%+1/2×7.36%+46%=92% X b的频率=1/2×7.36%+0.32%+4%=8%三、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1 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以世代保持不变。
例2:人的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在人类群体中,男性中患色盲的概率约为8%,那么,在人类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以及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携带者的频率各是多少?※【分析过程】假设色盲基因X b的频率=q,正常基因X B的频率=p。
已知人群中男性色盲概率为8%,由于男性个体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X b的基因频率与X b Y的频率相同,故X b的频率=8%,X B的频率=92%。
因为男性中的X染色体均来自于女性,所以,在女性群体中X b的频率也为8%,X B的频率也为92%。
由于在男性中、女性中X B、X b的基因频率均相同,故在整个人群中X b也为8%,X B的频率也为92%。
在女性群体中,基因型的平衡情况是:p2(X B X B)+2pq(X B X b)+q2(X b X b)=1。
因此,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应为:q2=8%×8%=0.0064,携带者的概率应为:2pq=2×92%×8%=0.1472※【答案】在人类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0.08,在女性中红绿色盲的患病率是0.0064,携带者的频率是0.1472。
例3:让红果番茄与红果番茄杂交,F1中有红果番茄,也有黄果番茄。
(基因用R和r 表示)试问:(1)F1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显隐性关系是什么?(2)F1中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的比例是多少?(3)在F1红果番茄中杂合子占多少?纯合子占多少?(4)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在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其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多少?(5)如果让F1中的红果番茄种植后随机交配,在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其中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的比例是多少?※【分析过程】由题意可以简单地将(1)-(4)的结果分析如下:(1)红果为显性性状,黄果为隐性性状;(2)F1中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的比例是3:1;(3)在F1红果番茄中杂合子占2/3,纯合子占1/3;(4)如果让F1中的每一株红果番茄自交,在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RR:Rr:rr=3:2:1,其中红果番茄与黄果番茄的比例是5:1;(5)对于“如果让F1中的红果番茄种植后随机交配,然后再确定F2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以及其中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的比例是多少”的问题,如果按照常规分析方法,需要分析四种交配方式,即:①RR作为雄蕊分别为RR与Rr的雌蕊提供花粉;②Rr作为雄蕊分别为RR与Rr的雌蕊提供花粉。
基因频率计算题的整理、归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为此我把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如下:一、由基因型频率来计算基因频率(一)常染色体若已经确定了基因型频率,用下面公式很快就可以计算出基因频率。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例1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解:这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基因频率题:A=(AA的频率+Aa 的频率)=24%+72%÷2=60%,a=1-60%=40%(二)性染色体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注意:基因总数=女性人数×2 + 男性人数×1例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解:这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基因频率题:由XAXa:15, XaXa:5, XaY:11,得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5×2+15+11)/(200×2+200)=6%例2.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A 2.97%B 0.7%C 3.96%D 3.2%解析:该题稍有难度,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各基因型的频率,而且还要注意男性的Y染色体上是没有相关基因的。
培优讲堂 种群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题型归纳一、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二、基因频率的计算规律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1)已知基因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某基因的频率=[(纯合子个数×2+杂合子个数)÷(总个数×2)]×__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12×该 基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2.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时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可能成单存在,如红绿色盲基因,Y 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因此男性基因总数与女性体内等位基因总数有差别,在确定种群等位基因及其总数时应分别考虑。
如色盲基因频率=色盲基因总数2×女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100%。
3.遗传平衡定律(哈迪一温伯格定律)(1)成立前提①种群非常大;②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③没有迁入和迁出;④没有自然选择;⑤没有基因突变。
(2)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 、a),设p 表示A 的基因频率,q 表示a 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AA 的频率=p 2,基因型Aa 的频率=2pq ,基因型aa 的频率=q 2。
(3)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其基因频率应保持不变。
易错警示! 自交与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分析:(1)杂合子连续自交时,尽管基因频率不变,但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表现为纯合子的频率不断增大,杂合子的频率不断减小。
(2)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
三、计算类型归纳与典例 ,已知种群中各基因型个体数求基因频率从一个群体中抽取基因型为AA 、Aa 、aa 的个体数分别是40、50、10,求A 、a 的基因频率。
方法一 先求总基因个数,再分别求基因频率该群体总基因个数为200,A 的基因频率为2×40+50200=65%,a 的基因频率为2×10+50200=35%。
基因型频率计算方法1、通过基因型个数计算基因频率方法: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此种基因的个数/(此种基因的个数+其等位基因的个数)例1: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
求基因A与a的频率是多少?解析:就A与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2个基因。
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其中,A基因有2×30+60=120个,a基因有2×10+60=80个。
于是,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0÷200=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0÷200=40%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方法:某种基因的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例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
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18%、82%B.36%、64%C.57%、43%D.92%、8%该题答案为C。
[解析1]: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8% +78%×1/2=57%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78%×1/2=43%[解析2]:先把题目转化为基因型个数(即第一种计算方法)。
不妨设该种群为100个个体,则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18、78和4个。
就这对等位基因来说,每个个体可以看做含有2个基因。
那么,这100个个体共有200个基因,其中,A基因有2×18+78=114个,a基因有2×4+78=86个。
于是,在这个种群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14÷200=57%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6÷200=43%也可以先算出一对等位基因中任一个基因的频率,再用1减去该值即得另一个基因的频率。
例3:据调查,某地人群基因型为X B X B的比例为42.32%、X B X b为7.36%、X b X b为0.32%、X B Y为46%、X b Y为4%,求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解析]取100个个体,由于B和b这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微专题10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常用计算方法1.当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以A 、a 为基因、AA 、Aa 、aa 为三种基因型。
) ①已知调查的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总数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总数×100% A =2AA +Aa 2(AA +Aa +aa )×100% a =Aa +2aa 2(AA +Aa +aa )×100% ②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一个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如基因A 的频率=AA 的频率+12Aa 的频率,基因a 的频率=1-基因A 的频率=aa 的频率+12Aa 的频率。
2.当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时(以X B 、X b 为例)X B X b基因型频率=X B X b 个体数个体总数×100% X B基因频率=X B X B 个体数×2+X B X b 个体数+X B Y 个体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100% X b基因频率=X b X b 个体数×2+X B X b 个体数+X b Y 个体数雌性个体数×2+雄性个体数×100% 【典例1】 (2022·河北衡水金卷,改编)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107个个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得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 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aa 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3)已知果蝇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X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白眼受隐性基因(b)控制,随机抽取雌雄果蝇各100只,其中测得雌果蝇中X B X B(红眼)30只,X B X b(红眼)60只,X b X b(白眼)10只,雄果蝇中X B Y(红眼)60只,X b Y(白眼)40只,则B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X b X b个体在雌性中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高中生物基因频率的计算
高中生物基因频率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和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
定义法(基因型)计算:
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或a)% = 某种(A或a)基因总数 / 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 = (纯合子个体数× 2 + 杂合子个体数) / 总人数× 2。
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 =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 + 1/2 ×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 2 +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 + 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 / (雌性个体个体数×2 + 雄性个体个体数)。
需要注意的是,伴性遗传不算Y,因为Y上没有等位基因。
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A% = p,a% = q;p + q = 1;(p + q)² = p² + 2pq + q² = 1;AA% = p²,Aa% = 2pq,aa% = q²。
对于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 + q + r)² = p² + q² + r² + 2pq + 2pr + 2qr = 1,p + q + r = 1。
其中,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此外,基因频率也可以通过基因型的频率来计算,即基因频率 = 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 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生物教师。
基因频率计算公式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群体或种群中一些基因或等位基因的存在频率。
它可以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公式来计算得出。
p^2 + 2pq + q^2 = 1其中,p代表等位基因A的频率,q代表等位基因a的频率。
p^2代表基因型AA的频率,q^2代表基因型aa的频率,2pq代表基因型Aa的频率。
这个公式适用于大部分自由交配群体。
这个公式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大群体假设:考虑群体规模足够大,以至于随机交配的效应足够小。
2.随机交配假设:假设所有个体在交配时是完全随机的,没有选择配偶的偏好。
3.不变性假设:假设没有进化、突变、迁移、选择或遗传漂变等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基因频率计算的过程。
假设在一个大型人群中有1000个个体,其中600个人的基因型为AA,300个人为Aa,100个人为aa。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等位基因A和a的频率。
p=(2*AA的个体数+Aa的个体数)/(2*总个体数)=(2*600+300)/(2*1000)=0.75q = (2 * aa的个体数 + Aa的个体数) / (2 * 总个体数) = (2 * 100 + 300) / (2 * 1000) = 0.25接下来使用基因频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计算不同基因型的频率。
p^2=(AA的个体数)/总个体数=600/1000=0.6q^2 = (aa的个体数) / 总个体数 = 100 / 1000 = 0.12pq = (Aa的个体数) / 总个体数 = 300 / 1000 = 0.3验证这些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将p^2, 2pq和q^2相加,看看是否等于10.6+0.3+0.1=1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在这个人群中,基因频率计算公式是成立的。
基因频率计算公式的应用不仅限于人类,还可以用于其他物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
通过计算不同基因型的频率,我们可以获取有关基因共享、遗传倾向和群体进化等信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基因频率计算公式只是简化了理论模型,实际情况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选择压力、遗传漂变、突变等等,因此实际情况可能与理论计算结果有所不同。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群体或种群中特定基因的个体数目相对于总个体数目的比例。
基因频率的计算是通过观察和统计基因型在群体中的分布情况来实现的。
它可以反映基因在群体中的相对丰度,进而研究基因在种群中的分布和遗传性状的传递规律。
基因频率的计算涉及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数目和相对频率的统计。
根据遗传学原理,基因频率通常通过以下两种常用方法计算:1. 确定基因型频率:通过对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数目进行统计,计算出每种基因型的频率。
例如,在一些种群中,若AA基因型的个体数目为50,Aa基因型的个体数目为30,aa基因型的个体数目为20,总个体数目为100,则AA基因型的频率为50/100=0.5,Aa基因型的频率为30/100=0.3,aa基因型的频率为20/100=0.22.确定等位基因频率:即计算每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等位基因是指在相同位点上不同基因的具体表现。
在一对等位基因中,一个等位基因通常由大写字母表示,而另一个等位基因由小写字母表示。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若A等位基因的个体数目为80,a等位基因的个体数目为20,则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80/100=0.8,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20/100=0.2基因频率的计算对于估计种群遗传结构和推断种群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遗传学原理,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变化是由遗传漂变、基因突变、基因流动和自然选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计算和比较基因频率,可以分析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基因组选择和自然选择的作用等,为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基因频率的计算通常基于大样本的统计数据。
小样本数据可能会引入统计偏差,从而导致基因频率的误差。
此外,基因频率的不断变化也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才能获得准确和可信的结果。
因此,在进行基因频率计算时,需要仔细选择样本和注意数据采集的可靠性,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基因频率计算方法基因频率是指一些基因在给定族群中的频度或比例。
它反映了该基因在该族群中的分布情况。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1.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指在给定族群中对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量进行计数,然后计算其比例。
例如,如果一个族群中总共有100个个体,其中有40个个体携带纯合子基因型AA,30个个体携带杂合子基因型Aa,那么AA基因型的频率为40/100=0.4,Aa基因型的频率为30/100=0.32.等位基因频率法:等位基因频率法是指在给定族群中统计一些基因等位基因的数量,并计算其频率。
等位基因频率可以通过基因型频率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一个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AA基因型频率为0.4,Aa基因型频率为0.3,那么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2*0.4+0.3=1.1,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1-1.1=-0.13.硬件频率法:硬件频率法是指在给定族群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断基因频率。
例如,当一个基因座上只有两个等位基因时,根据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当该基因座处于平衡态时,纯合子频率(p^2)、杂合子频率(2pq)和纯合子频率(q^2)的比例应为1:2:1、通过观察到的基因型频率,可以根据这个比例推断等位基因频率。
4.孟德尔比例法:孟德尔比例法是指根据孟德尔遗传学原理推断基因频率。
根据孟德尔遗传学,当两个纯合子基因型交配形成杂合子基因型时,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应为1:2:1、通过观察到的基因型频率,可以反推推断基因频率。
5.遗传距离法:遗传距离法是指根据族群间基因型差异的大小推断基因频率。
通过衡量不同族群间基因型差异的大小,可以间接推断基因频率。
总结起来,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直接计数法、等位基因频率法、硬件频率法、孟德尔比例法和遗传距离法进行。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会根据研究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计算方法来推断基因频率。
与“基因频率”有关的计算例析及总结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
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一、哈代--温伯格公式(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当种群较大,种群内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新基因加入和自然选择时,存在以下公式:(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p2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纯合子(aa)的频率。
例1: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
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解析:由于本题不知道具体基因型的个体数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所以问题变得复杂化,此时可以考虑用哈代----温伯格公式。
由题意可知aa的频率为1/10000,计算得a的频率为1/100。
又A+a=1,所以A的频率为99/100,Aa的频率为2×(99/100)×(1/100)=99/5000。
答案:1/100,99/5000例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性及比例应该为( )解析:按遗传平衡定律: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粉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F2中红色、粉红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为1:2,即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子代中AA占(2/3)×(2/3)=4/9,Aa占2((2/3)×(2/3)=4/9,aa占(1/3)×(1/3)=1/9答案: 红色:粉红色:白色=4:4:1二、几种计算类型(一).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已知各基因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
高中生物必修二计算公式总结作为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难点和每年高考中必考的考点,参透生物计算题的奥秘意义重大,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计算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计算公式(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⑴设二倍体生物个体的某一基因座上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假设种群中共有N个个体,而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n3,那么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①A基因的频率=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a基因的总数)=2n1+n2/2N或n1/N+n2/2N②AA基因型的频率=AA基因型的个体数/该二倍体群体总数=n1/N.⑵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关系,由上述①②推得:A基因的频率=n1/N+1/2·n2/N=AA基因型的频率+1/2Aa基因型的频率.[例]一个种群中AA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60%,aa的个体占10%.计算A、a基因的频率.[剖析]A基因的频率为30%+1/2×60%=60%a基因的频率为10%+1/2×60%=40%[答案]60%40%结论: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基因频率的变化,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变迁,所以说,生物进化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