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设计共25页
- 格式:ppt
- 大小:5.28 MB
- 文档页数:25
幼儿园手工创意乐园:垃圾材料再利用艺术制作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手工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耐心。
而在手工活动中,利用垃圾材料进行再利用艺术制作更是一种环保的教育方法,能够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珍惜资源,关爱环境。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关于幼儿园手工创意乐园的垃圾材料再利用艺术制作案例。
1. 废旧塑料瓶花园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废旧的塑料瓶来制作小花园。
将废旧塑料瓶剪成不同的形状,然后让幼儿利用颜料和丝带来装饰。
教师可以将这些花园摆放在幼儿园的窗台或者操场上,让孩子们在日常活动中观赏,从中感受到环保和美的结合。
2. 废纸卷手工工艺品利用废纸卷来制作手工工艺品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手工活动。
教师可以将废旧的纸卷剪成不同的长度,然后让幼儿通过折叠、粘贴和涂饰来制作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小动物或者建筑物。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学会如何利用废旧材料来创造出新的东西。
3. 废弃布料拼贴画另外,教师还可以收集一些废弃的布料,让幼儿利用剪刀和胶水来进行拼贴画制作。
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布料的纹理和色彩,从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就这三个案例来说,通过利用废旧材料来进行再利用艺术制作,不仅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会珍惜资源,关爱环境。
这样的活动在幼儿园手工创意乐园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教师在实施这样的手工活动时,也需要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废旧材料进行巧妙利用,促进他们对环保和艺术的全面理解。
垃圾材料再利用艺术制作是幼儿园手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会关爱环境。
在幼儿园的手工创意乐园中,这样的活动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垃圾材料再利用艺术制作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方法,尤其适合在幼儿园中开展。
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让他们在玩耍中学会珍惜资源,关爱环境。
生活妙招废物利用100招1.用废弃的瓶子做花瓶。
2.利用废旧的衣物制作布艺手工。
3.使用废弃的纸张做手工折纸。
4.利用废弃的纸盒制作文件整理盒。
5.将废旧的书本制作成手工笔记本。
6.用废弃的玻璃瓶制作蜡烛台。
7.利用废弃的纸盒制作成彩虹书架。
8.用废旧的布料制作环保袋。
9.利用废旧的瓶盖做成创意冰箱贴。
10.使用废旧的杯子做成花盆。
11.利用废旧的橙皮做成香味袋。
12.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自制的灌溉器。
13.利用废弃的木板做成小型书架。
14.使用废旧的玻璃制作鸟屋。
15.用废旧的报纸制作包装纸。
16.利用废旧的纸盘制作成手工画板。
17.使用废旧的塑料瓶做成悬挂花盆。
18.用废旧的纸张制作成礼品卡。
19.利用废弃的布料制作成地垫。
20.使用废旧的木箱做成小茶几。
21.用废旧的衣架制作成创意挂钩。
23.使用废旧的玻璃瓶做成油灯。
24.用废弃的铁罐制作成花园灯。
25.利用废弃的木片做成木质标签。
26.使用废旧的塑料袋制作成编织袋。
27.用废旧的旧报纸制作成纸筒花瓶。
28.利用废弃的橡皮泥做成卡通模型。
29.使用废旧的磁带盒制作成手机支架。
30.用废旧的茶杯制作成烛台。
31.利用废弃的木棍做成花园栅栏。
32.使用废旧的衣服制作成布艺玩具。
33.用废旧的纸箱制作成儿童玩具。
34.利用废弃的金属罐做成悬挂花篮。
35.使用废旧的绳子制作成编织装饰。
36.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成植物灌溉器。
37.利用废旧的电线做成装饰画。
38.使用废弃的塑料袋制作成雨衣。
39.用废旧的橙皮制作成果皮鸟巢。
40.利用废弃的塑料瓶盖做成创意画。
41.使用废旧的书本制作成折叠花朵。
42.用废弃的纸盒制作成收纳盒。
43.利用废旧的玻璃瓶做成花瓶灯。
45.用废旧的布料做成织布艺术品。
46.利用废弃的木头做成小型家具。
47.使用废旧的纸盘做成宠物玩具。
48.用废弃的塑料袋制作成植物覆盖物。
49.利用废旧的铁丝做成雕塑作品。
50.使用废弃的饮料瓶做成创意花盆。
手工DIY的70个创意设计手工DIY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方式,通过自己动手创作,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还可以增加创造力和乐趣。
在拥有技巧和创意的同时,也能够为家居和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70个手工DIY的创意设计。
1. 钮扣缝纫画用各种颜色、大小、形状的纽扣缀成画面,将它们缝成一个惊人的艺术品。
2. 唱片挂饰将旧的唱片用剪刀和颜料更改,然后在墙上挂起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3. 手工钉珠包用彩色小珠子、线和针制作迷人的小包,令人惊叹。
4. 纸袋墙纸用不同的色彩和图案,制作自己喜欢的纸袋墙纸,可以塑造独特房间风格。
5. 塑料勺挂饰将一些炫耀的塑料勺子油漆成不同的颜色,然后在墙上挂起来。
一种色彩鲜艳的装饰品。
6. 瓶盖钢琴把废弃的瓶盖支架装置到一个板上,就可以上手琴。
7. 手工刺绣通过各种线和珠子,刺绣一个图案,就能够成为一个精美的装饰。
8. 画架提包能够制作一个具有储物空间的轻便画架,在户外能够快捷绘画。
9. 海绵刷刷刷画用海绵代替画笔,沾上颜色和水,就能够创造出一种迷人的效果面积。
10. 烟灰缸花瓶将旧的烟灰缸漆成喜欢的颜色,然后加上花瓶的瓶口,就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瓶。
11. 走廊霓虹灯利用霓虹灯条,在走廊中制造出一个华丽且高度显然的特效。
12. 橡胶刻图章制作自己的图章,可以刻上名字、标志或符号,可用于所有的文件、信件或卡片。
13. DIY棉绳饰品用不同颜色的棉绳编成首饰和项链,使您的衣服更耀眼。
14. 木质餐具用木头制作碗,盘子和刀叉,让餐厅变得更加自然和舒适。
15. 车轮花园钟将车轮涂上颜色,加上罗马数字和指针,可成为一台自制的花园时钟。
16. 由废弃铁件制作花芯使用废铁的变形部分制成花瓶,然后在里面插上鲜花。
17. 彩色带指南针制作一个指南针,轻松地寻找你想去的方向。
几根不同颜色的带子绕着针指针纺织,外加一个描绘方向的玻璃球,就可以上手了。
18. 枝条简易架子用枝条和一些麻绳绑成一个架子,可以放置杂志、书籍或其他小物品。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废物利用的作用和意义。
2.学会用变废为宝的方法进行发明构思。
3.培养学生节约、环保意识。
增强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想象的创造力。
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废旧材料,卡纸,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一、废物利用潜力大我国著名诗人和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在南京担任监察院长期间,其办公楼附近的公共厕所光线昏暗、坑洼不平,一些不雅之士或情急之人,为图方便,一进门便随地乱屙。
于先生身为院长,也不得不常来此地方便,见此情景,怒发冲冠。
回办公室后,取来宣纸一张,刷刷写下六个大字:“不可随处小便”,并签上大名,亲自贴在厕所内的醒目之处,以镇不洁气。
稍过片刻,一位年轻的职员看到了这幅告示,不禁心里一阵狂喜,趁浆糊未干将其揭下,匆匆而回。
过了几天,这位职员家中大厅悬挂着一幅院长亲笔书写的条幅,同事们观后,艳羡万分,夸之不绝。
原来,这位职员将于院长的真迹字幅作了技术处理,变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的条幅,并成了一句警世箴言。
一张不宜张扬的告示,一经拨弄,变成一幅哲理十足的墨宝。
这段艺坛趣话,令人玩味不止。
废物是指失去利用价值的东西。
废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失去特定功能的产物,如烧毁的电器、报废的设备、失效食品等;另一类是人类在创造有用物时,产生的无用物,如煤渣、污水、锯末、烟气等。
自古以来,废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当你碰到一堆废物时,你会想方设法减少或清除它;当你发现废物的一些有害现象时,你总是极力控制或回避。
这种反应固然无可非议,倘若我们把思路反转过来,经过人们的再次创造使之变废为宝、化弊为利,岂不是一件“一箭双雕”的美差?世界上本无绝对的废物。
实际上,通常所谓的“废物”仅是把资源放在不恰当的地方,进行不适当处理所造成的。
现实中,确有废物存在,只是人们尚未发现利用这些东西的可行方法罢了。
废物是摆错位置的财富,能把有害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可见废物利用的潜力巨大。
阅读课本P8,认识一些标志。
小学轮胎创意秀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轮胎大变身,创意无限多”二、活动目的。
1. 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发现生活中废旧物品再利用的乐趣。
2. 增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明白废旧物品也能变成宝贝。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创意制作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们共同协作。
三、活动主体。
全体小学生。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开始时间] 下午[结束时间]2. 地点:学校操场。
五、活动准备。
1. 轮胎收集。
发动全校师生收集废旧轮胎,可以从附近的汽车维修店、废品回收站等地方获取,保证收集到足够数量的轮胎供孩子们创意使用,大概收集[X]个轮胎。
2. 材料准备。
购买各种创意制作所需的材料,像颜料(各种颜色都来点,让孩子们能自由发挥)、刷子(大大小小的刷子,方便刷轮胎的不同部位)、绳子(用来捆绑或者编织)、螺丝螺母(如果要做一些组装的创意)、剪刀、胶水、废旧布料、闪粉(增加亮晶晶的效果,孩子们肯定超爱)等等。
3. 人员安排。
邀请美术老师、手工课老师担任评委,再找几位老师负责活动当天的组织和安全监督工作。
安排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志愿者,帮助低年级的小同学搬运轮胎和分发材料。
4. 场地布置。
在操场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比如创意制作区、展示区和休息区。
制作区要摆放好轮胎和各种材料,展示区用来展示完成的作品,休息区放一些椅子和饮用水,让孩子们累了能休息一下。
六、活动流程。
1. 活动开场(上午[开场时间])主持人(可以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师)走上台,热情洋溢地说:“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把那些黑乎乎、脏兮兮的轮胎变成超级酷炫的宝贝!就像魔法师一样,让废旧的东西焕发出新的生命。
现在,我宣布,轮胎创意秀活动正式开始!”2. 创意制作(上午[制作开始时间] 中午[午餐时间])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X]人(根据轮胎数量和学生人数合理分配)。
每个小组到制作区挑选自己想要的轮胎和材料,然后就可以开始发挥创意啦!老师们和志愿者在旁边巡视,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创意的点子或者技术上的帮助。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七课《布艺温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布艺小件在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受到青睐,给人以视觉上的温馨感、触觉上的舒适感。
在日常生活中,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手工活动。
可收集生活中的各种闲置材料,如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等,根据材料的质地、花色、品类,运用捆扎、填充、剪切、缝纫、装饰等手法进行制作。
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陶冶个性,提高审美和创造能力等。
本课围绕“布艺”这个主题安排了两个相关的学习活动:活动一,利用各种旧布料展开联想,制作一件布艺小品,本活动更多的是涉及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自由性。
活动二,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则更多涉及到“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注重功能性。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较中年级学生要高。
本课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对布艺制作展开学习探讨,就性别差异而言,女孩更加喜欢参与布艺制作,要设法提高男孩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其动手能力,提高美术素养,陶冶情操,提高其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根据材质的特征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能通过各种方法运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件布玩偶。
3.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了解布的特征,运用捆扎、填充、剪裁、缝纫等方法制作一个布玩偶。
教学难点:灵活选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体现创意。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与动手的热情。
通过欣赏、制作等过程,获得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比较、触摸、制作中感受材质,产生丰富的联想,灵活运用各种制作方法进行制作,养成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察学习、方法探究——感受材质、展开想象——合作实践、自我表现——交流展示、评价总结。
40个发明原理图解(总4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 分割原理(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下图: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即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即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 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下图: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 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下图: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 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是不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下图: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摩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 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下图: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组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 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每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作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下图: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存储器功能。
7 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小班艺术活动《车轮滚滚》1.小班艺术活动《车轮滚滚》篇1一、设计意图小班幼儿由于刚刚适应幼儿园生活,情绪、常规等方面还不是特别稳定,因此我们尝试在班上开展了玩色活动,以这种有趣的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帮助幼儿分散不良情绪。
同时,我们发现班上幼儿无论男孩女孩大都喜欢小汽车,当提起小汽车的话题时,他们立刻回忆起自己快乐的生活经验,在开动玩具汽车时也是在大臂的带动下愉快地上坡下坡、拐弯、直行等,这种身体上的快乐进一步带给幼儿心理上的愉悦感,使幼儿转移和缓解了焦虑情绪,起到情绪宣泄转移的作用。
因此,我们把玩色和玩汽车结合起来,尝试开喂了这个活动。
二、活动目标1.探索车轮表面的纹理,尝试用波浪线、折线等线条装饰车。
2.能将宽纸条粘贴成圈,体验制作车轮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1.几种常见的汽车轮胎图片,具有不同纹理车轮的大玩具若干。
2.空白的宽纸条、各色油画棒、胶水。
3.幼儿用书第一册p24——25页。
四、活动过程1.开始部分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汽车玩具。
2.基本部分(1)观察轮胎(请幼儿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的,轮胎稍大的玩具汽车。
)师:好玩的玩具汽车,为什么可以走动呢?引导幼儿知道每辆车都有车轮。
师:拿起你的玩具汽车,看看车轮上面都有什么?它们像什么?引导幼儿用眼睛观察车轮的纹理,认识上面的波浪线和折线。
(2)欣赏宽纸车轮师:我是圆圆的车轮,骨碌骨碌我会滚。
教师出示用空白的宽纸条粘贴成圈的车轮作品向幼儿展示,放在桌面用嘴吹气使车轮滚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这样的车轮好看吗? 让幼儿认识到这样的车轮还需要我们用色彩和纹理装饰。
教师介绍车轮的制作方法。
空白的宽纸带使用各色油画棒涂画底色,再用其它颜色涂画纹理,最后用胶水粘接成圈。
这样,一个好看的车轮就做好了。
(3)制作车轮师:这两个轮胎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认识:波浪线和折线。
分别教幼儿辨别它们的不同,波浪线是弯弯曲曲上上下下,折线是直线上上下下。
再带领幼儿随着老师的手势来模仿练习绘画的方法。